心思都是一样的。

    永嘉也好,郑丽婉也罢,都想把关系搞好,维系这个大家庭的安宁。

    所以一来二去,聊得就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陈远回头看见,疑惑道:“你姑姑跟丽婉怎么回事,关系有那么好吗?”

    长乐已经换了桶,闻言笑道:“谁知道呢,不过如果心思都在陈大哥身上,那关系好也是理所应当的。”

    陈远想想,还是摇头:“不是很懂,在我们那个时代,这种事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眼下也一样啊,如果陈大哥是普通百姓,可没有这样的机会。”长乐笑着说道。

    陈远一想也对,纳妾纳妾,妾可不是随便纳的,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便连纳妾的资格都不会有。

    也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身份地位。

    身份地位到了,很多事情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只是当下这一切合乎法理,可以摆在明面上,而现代社会不行。

    这时郑丽婉也与永嘉携手而来,目光与陈远一对上,便红着脸低下头去,盈盈矮身:“妾身见过夫君。”

    陈远摆手,笑道:“行了行了,都说了家里没那么多规矩。”

    语落又问:“好些了没,早饭都吃过没有?”

    “好多了,也吃过了,多谢夫君挂念。”高门出身,从小就被灌输知书达理的理念,一时半会郑丽婉也随意不起来。

    但是心里又很受用,毕竟她是真的喜欢仰慕这个男人,如此,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于她而言意义也是格外不一样的。

    陈远笑道:“那就行,行了,想干什么自己看着办,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提,总而言之,随意一些,别拿自己当外人。”

    说完,转身弯腰,继续抓鱼。

    鱼情不是一般的好。

    尽管从未专门投喂食物,可这稻田里,肥美的鲫鱼有的是,尺长的鲤鱼亦不在少数。

    时不时的,有三四斤甚至更大的青鱼鲶鱼被抓住,欢呼声,笑声,更是停不下来。

    而在此之外,甲鱼,鳝鱼,泥鳅,还有河虾,螃蟹,都不在少数。

    这也算是丰收内容的一项。

    虽然没有投喂饲料,可很多鱼苗都是放养进去的,当初也想好了,到时候就收。

    为此,村里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盐,酱油,桂皮花椒等调味料,就等着弄上来之后做成咸鱼,熏鱼。

    陈远也没老在这里摸。

    瘾过够了,他也就撤了,之后不久,就在水边搭起了灶,权当野炊,秋游。

    这个时候河边还有螃蟹,石头搬开,到处爬,虽然没海里的大,却也不失为一道美味。

    关键还好玩,不是兴奋得哇哇大叫,便是被吓得哇哇大叫。

    时间就这么过去两天。

    两天后的上午,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待晨露散尽,一声令下,稻谷开收。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大戏,身为主母,这个时候永嘉也拿了把镰刀,似模似样。

    长安城听到消息,李二也兴冲冲赶了过来,还带来了第一台唐版手搓电动机。谷與

    看上去还不错。

    对外观分明没什么要求的电动机,工匠们显然是当工艺品来制作打磨了,看着居然还挺漂亮。

    等上上润滑油,通上电,居然也没冒烟,工况十分稳定。

    “怎么样贤弟,我大唐工匠的实力可还行?”看到东西转起来,李二跟随行的工匠们也松了口气。

    陈远竖起大拇指,“好,有了这玩意,这活就简单多了。”

    说完,当场命人搬来一台看上去跟缝纫机差不多,靠人力踏踩驱动带齿滚轮转动的脱粒机。

    就这东西,加上电动机,捣鼓结合,很快大唐第一台电动脱粒机成功出炉。

    不过是丐版的。

    试验了一下,效果不错,尽管做不到全自动,不能连稻草一起丢进去,可至少不用人踩了,力道也更足,脱得更干净。

    比起传统的连盖,一下一下拍打,又或者石碾,牲口拉着费劲的拖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李二亦颇为振奋:“好东西啊,贤弟这脱粒机,便是不用电力,以人力踏踩驱动,亦可称之为秋收神器。”

    陈远笑道:“谬赞谬赞,秦兄要觉得还行,可以命人试制推广,毕竟这电力要想普及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李二大笑:“正有此意,不过先不急,走,收稻谷去。”

    稻谷目前还是采用人力收割,不过因为材料的进步,使用的工具镰刀比过去坚固锋利多了。

    李二也不含糊,来到田边,摆往腰上一系,拎起镰刀就上。

    主要还是重视程度不一样。

    现代人已经吃饱了,吃撑了,早已经忘了饥饿是什么滋味,可古代社会,稍不注意就能饿死人,农为国之本,农为家之本,上到天子宰相,下至黎民百姓,没人敢轻视。

    也因此,这个时候不光李二永嘉,便连长乐,便连刚刚过门的郑丽婉,也都认真挥舞着镰刀,而无丝毫不悦。

    此情此景,作为一个吃饱饭的,作为一个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的,陈远也只能跟着上。

    好在时间也不是很长。

    这场收割,光村里参与的人就破五百,再加上李二带来的一票人,直接就六百多号人。

    六百多号人,不足三百亩水稻,到下午三点,基本上就收工了。

    这个时候,村里的小孩子入场,开始捡稻穗,争取颗粒归仓。

    而收工的人们则开始搬运,用车马把水稻往村里运。

    村里有个大广场,水泥地,转为集体活动和晾晒粮食谷物棉花准备的。

    就在这里,几台人力脱粒机排开,开脱。

    另一边,陈远则组织人手,把特意提前弄过来晾晒的不同品种水稻用电动脱粒机脱粒,顺便进行亩产评估。

    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

    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良好,根据评估结果,产量最高的杂交稻,亩产有六百多斤,便连香米这种产量不怎么高的,也有三百多斤。

    如玉米一样,这样的亩产放到现代社会就是渣,搞不好还要亏本,可在当下,已经是难得的高产。

    而接下来,就是尝一尝这新米了。

    70250sy

章节目录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红色小雨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色小雨伞并收藏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