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盛集团,透明观光电梯直升36楼,向上箭头消失后,磨砂质感的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工作人员上前按住感应区。
身量高大的男人踏出,侧脸线条利落,鼻梁英挺,眼眸深邃。熨烫妥帖的西装裤笔挺。
气场卓然。
时隔许久,程晔再次出现在公司,张远山和两位助理随之走出。
他甫一出现,许多人立马看过去,目光随着他走的路线,周围很快响起窸窸窣窣的八卦声。
国际大咖,名模,救一女子,挡刀。
不怪大家八卦,这几个词太劲爆了。
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当初可是爆了十多个词条,全民讨论,干废了几个搜索引擎的服务器。
太传奇了,太戏剧了。
程晔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是低调,神秘,贵气。除了工作很少公开露面,这次的事件后,在公众的舆论中,整个人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
太他妈爷们了,魅力值Max。
大家边做事边津津乐道,吃瓜的吃瓜,犯花痴的犯花痴。
还有小部分最开始冲在消息前线的人看过流出的监控画面。虽然看不太清,但能看个大概,程晔中了刀还紧紧地护住那个女子。
可惜当时没保存,后来想搜来细看又没了。
大家讨论他们认不认识,最后没得出个结果。
一个人啧啧叹道:“总之那女的肯定这辈子都忘不了程晔了。”
……
接连开了两个会议。
第一个是关于丛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新增业务板块,重点偏向培养的新人类型。
程晔和张远山都是丛盛的股东,按照流程表了态。
第二个就是程晔个人复工后的安排,联系他的合作方太多,他拒绝了所有短期内需要跨城市,跨国的工作。
张远山挑了挑眉,这段时间慢慢了解下来,把他和钟秋的事弄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不用问也知道他这是为了谁。
默默把文件上的几个合作方划掉。
其他几个高层都有些不理解,划掉的这几个品牌,放眼整个圈子,哪怕加上娱乐圈,也只有口碑好,能长期维持流量的顶流才能接触到。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是都没说什么,只叮嘱:“好好养身体。”
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吃饭。
张远山带程晔去了家私房菜馆,笑说:“你出院出的匆忙,后面没找着人影,都没给你庆祝,想吃什么,随便点!”
程晔莞尔,点了几样。
不出他所料,大差不差又是那几样。
程晔的喜好少的可怜,只喜欢吃固定的几样菜,怎么吃都不会腻似的。
喜欢的人也是。
张远山作为金牌级别经纪人,带过的人不少,程晔无疑是最出色也最省心的。
出道以来,没弄出过一点花边绯闻。
哪知道,藏了个大的。
现在用餐的人少,他们点的菜很快就上来了。
私房菜馆在一栋临江的小楼里,大落地窗外可见江景。
张远山烫着瓷碗竹筷,见程晔望着外面,也看了过去。
江边五六个背着乐器的年轻人,看样子像地下乐队。可能晚上有表演,忙着铺场调乐器。
他感叹:“还是年轻好呀,多有活力,你看”
程晔不置可否,收回目光。
***
书房,晚上。
钟秋和程晔一起工作,她盘腿坐在他膝上看片子,调滤镜调色,偶尔问他两句关于配色的问题。
他拢着她,敲键盘打字。
BIANDE策划了一次百年庆营销,要拍摄一支微电影,在海内外同步推出,请了专业的编剧团队。
因为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投放,涉及多元文化尊重,请了两位相关方面的专家旁听。
主创在线上聊了一会关于剧本的可接受程度,提炼了十多个关键议点,接下来通过视频会议细聊。
八点整,程晔收到跨洋弹来的视频请求,拍了拍钟秋。
他提前给她说过会议的事。
钟秋“哦”了一声,抱着平板挪开。
周边没别的椅子,她随手按着书桌一撑坐上去。
参会的有好几个不同国家的人,方便起见,默认用英语交流。
钟秋在瑞士时住在德语区,德语好过英语,英语处于会听不太会说的水平。
本来在认真琢磨工作,突然听到程晔讲英语,抬头看他。
不知是不是人说非母语的语言时声音都有点改变。他嗓音更低哑了些,磁性更甚。
话音落下,像有羽毛拂过她心间,酥酥麻麻的。
Cheng,他的英文名就叫Cheng.
很少有人会把姓直接当英文名。
互相打过招呼后开始进入正题。
钟秋坐在电脑旁边,镜头里只看得到程晔。
她趿着拖鞋,裙子包裹着臀部曲线,因为坐姿裙摆上移,露出脚踝和一截细细的小腿。
心不在焉地走神,脚尖勾着的拖鞋一下下晃着。
程晔神情专注,听到重点处,挽起一截衬衫袖口打手势,微微皱眉,或者点头表示同意。
编剧团队是美国的,延续了美式的一贯大场景风格,对面的主笔问:“Okay, then, Cheng. Can you accept the possibility of explosions and suspensions?”
(大概会有爆破、吊威亚需要,你可以吗?)
“sure.”
和他这声同时响起的还有拖鞋从脚尖滑落,掉下地毯闷闷的一声。
钟秋给朋友回消息,拖鞋掉了没当回事,掉了就掉了,懒洋洋踩他膝上。
丝毫没意识到这动作有多惹人。
她涂了墨绿色指甲油,把足背衬得更白。
清新的颜色此刻显得艳丽无比。
程晔顿了下,“Sure, whatever you need.”
剧本以城市崩坏为背景,主角在爆破中驾车驶来,经历灾难中的奇遇,彰显车的性能,输出品牌价值观。
特效师简单地搭建了模型展示,出示他们的方案。
程晔询问特效师细节。
特效师兴奋地介绍自己的作品,“Cheng,这个红点代表你和杰森的位置,到时候我们会在这里,做出一个空中水墙,当然,我们想营造的是末世感......”
她在和陈洁梵聊天,聊了两句又看他。
察觉到他俩的姿势,突然想到高中时,她去1班找他玩,经常坐他课桌上,就跟现在一样。
然后说些有的没的。
忘了是哪一年,大概是高二,刚入夏,按学校要求从春装统一换夏装。
她嫌弃太丑,改短了百褶裙,改猛了,很短。
不过比起她私服的短裙还是长许多。
他呆呆地看她,耳尖红红的。
问他话他也跟没听见似的,她不满地轻轻踢了踢他,“程晔,你学傻了?”
哪知这一踢他耳朵更红了,脱下自己的外套起身系在她腰上。
彼时他还没这么高,但站起来也高过坐在课桌上的她,俯着身。
她纳闷,腿不安分地翘了翘,陡然触到奇怪硬度的东西。
顿时,他俩都是一僵。
她好奇大过尴尬,抓住他准备问他什么情况。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一个人的脸连着脖颈肉眼可见地霎时爆红,然后胀成紫色。
仿佛她再不松开他就要一命呜呼了。
她讷讷地松手。
奇怪地是,他都成了那样了却并没有走,而是——本就放在她腰后的手慢慢收拢,轻轻抱住了她。
很轻很轻,她都怀疑他的手臂到底有没有落下,但旁侧真真切切受到了他脸上热和烫,如辐射开的烘烤。
她被烫得心慌,偏着头躲开了点。
脑子里乱糟糟的,最大的想法就是他果然是个变态,还没谈恋爱就敢对她动手动脚,看她不狠狠地......
可嗅到他身上好闻的气息,望到午后教室窗边隔着梧桐漏进的大片阳光,她莫名其妙地忍了,没推开。
于是呆傻的成了她,就那么一动不动地陪他干等着,等他冷静下来。
......
她走神走着走着一瞥,发现程晔在看她。
他的会议仍在继续。
她没出声,眨眨眼。
心情不错地指了指磨砂玻璃茶盏。
——喝水吗?
倏然,脚踝传来温热触感。
他一边扣住她脚踝,一边捡起地上的拖鞋给她穿上。
“小心着凉。”他说,温声道:“困吗?困就先去睡觉。”
她非常乖地笑了下,摇头,晃了晃手机示意要出去跟人打电话。
走之前十分殷勤地给他倒了杯热水。
钟秋说是不困,打完电话倒在沙发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她很认床的,到新地方会失眠睡不着,但在这里,从第一晚就睡得很好。
她是在程晔怀里醒的。
他这场会议结束得晚,出来看见她睡在沙发上,把她抱到床上。
她太困了,一陷入睡眠就意识全无,被放在床上时清醒了点,耷拉着眼皮,软手软脚地扒开他衣服检查伤口。
他背后的伤也拆了线,没有不良反应。
她草草瞄了眼就躺下,本想象征性地说‘你会开完了?’‘快点睡’之类的,太困了,话在嗓子眼里打了个转唔唔两声睡着了。
只是梦里还停留着他柔和的眼神,身上有被抚摸的触感。
过了会儿,程晔拿了烟和打火机去露台,在外面点了支烟。
外面一片黑暗,吐出烟雾的时候,他想,其实他们现在可以说的上幸福。
不是么。
然而他们有太多幸福的时光了。
夏日夜晚,他们考完了专业课考试,牵着手在灯光璀璨的街头闲逛,街边有流浪歌手弹吉他唱歌。
晚风吹拂,她拉着他挤进喧嚷的人群,笑眯眯问:“程晔,你想听什么歌?”
他不太听歌,也没有喜欢的歌,说:“不知道。”
“傻子。”她很嫌弃,撒开手跑去歌手身边说了几句。
歌手把吉他和立麦都给了她。
然后她拨着吉他,给他唱了首生日快乐。
他在人群里望着她,在没人看到的地方,泪梢然而下。
其实他很少哭,小时候被打,淹没在闲言碎语中,被亲生父母轮流抛弃,他都没有哭。
可是遇到她以后,她轻而易举就能让他流泪。
“你是不是以为我忘了你生日呀?”唱完后她跑回来找他,发现他怔怔的,得意地嘴角快扬到天上去了。
......
关于她的瞬间,每一个都够他回味好多年。
她爱他吗,或许有一点。
愧疚大约更多。
愧疚、乍然重逢的新鲜,多年相处的熟悉......一层堆着一层,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情。
她可以好像很爱他,也可以在下一刻毫不犹豫说离开就离开。
她反复在最幸福的时候推开他,他就像只电击训练的白鼠。每一次的幸福都是鱼咬饵,刚吃到食物,下一秒就被尖钩贯穿下颚。
所有的幸福都间杂着让心脏难忍的痛。
程晔已经对她的爱不抱希望了,她只会对家人有永久的感情。
所以,只有结婚这一条路。
身量高大的男人踏出,侧脸线条利落,鼻梁英挺,眼眸深邃。熨烫妥帖的西装裤笔挺。
气场卓然。
时隔许久,程晔再次出现在公司,张远山和两位助理随之走出。
他甫一出现,许多人立马看过去,目光随着他走的路线,周围很快响起窸窸窣窣的八卦声。
国际大咖,名模,救一女子,挡刀。
不怪大家八卦,这几个词太劲爆了。
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当初可是爆了十多个词条,全民讨论,干废了几个搜索引擎的服务器。
太传奇了,太戏剧了。
程晔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是低调,神秘,贵气。除了工作很少公开露面,这次的事件后,在公众的舆论中,整个人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
太他妈爷们了,魅力值Max。
大家边做事边津津乐道,吃瓜的吃瓜,犯花痴的犯花痴。
还有小部分最开始冲在消息前线的人看过流出的监控画面。虽然看不太清,但能看个大概,程晔中了刀还紧紧地护住那个女子。
可惜当时没保存,后来想搜来细看又没了。
大家讨论他们认不认识,最后没得出个结果。
一个人啧啧叹道:“总之那女的肯定这辈子都忘不了程晔了。”
……
接连开了两个会议。
第一个是关于丛盛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新增业务板块,重点偏向培养的新人类型。
程晔和张远山都是丛盛的股东,按照流程表了态。
第二个就是程晔个人复工后的安排,联系他的合作方太多,他拒绝了所有短期内需要跨城市,跨国的工作。
张远山挑了挑眉,这段时间慢慢了解下来,把他和钟秋的事弄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不用问也知道他这是为了谁。
默默把文件上的几个合作方划掉。
其他几个高层都有些不理解,划掉的这几个品牌,放眼整个圈子,哪怕加上娱乐圈,也只有口碑好,能长期维持流量的顶流才能接触到。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是都没说什么,只叮嘱:“好好养身体。”
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吃饭。
张远山带程晔去了家私房菜馆,笑说:“你出院出的匆忙,后面没找着人影,都没给你庆祝,想吃什么,随便点!”
程晔莞尔,点了几样。
不出他所料,大差不差又是那几样。
程晔的喜好少的可怜,只喜欢吃固定的几样菜,怎么吃都不会腻似的。
喜欢的人也是。
张远山作为金牌级别经纪人,带过的人不少,程晔无疑是最出色也最省心的。
出道以来,没弄出过一点花边绯闻。
哪知道,藏了个大的。
现在用餐的人少,他们点的菜很快就上来了。
私房菜馆在一栋临江的小楼里,大落地窗外可见江景。
张远山烫着瓷碗竹筷,见程晔望着外面,也看了过去。
江边五六个背着乐器的年轻人,看样子像地下乐队。可能晚上有表演,忙着铺场调乐器。
他感叹:“还是年轻好呀,多有活力,你看”
程晔不置可否,收回目光。
***
书房,晚上。
钟秋和程晔一起工作,她盘腿坐在他膝上看片子,调滤镜调色,偶尔问他两句关于配色的问题。
他拢着她,敲键盘打字。
BIANDE策划了一次百年庆营销,要拍摄一支微电影,在海内外同步推出,请了专业的编剧团队。
因为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投放,涉及多元文化尊重,请了两位相关方面的专家旁听。
主创在线上聊了一会关于剧本的可接受程度,提炼了十多个关键议点,接下来通过视频会议细聊。
八点整,程晔收到跨洋弹来的视频请求,拍了拍钟秋。
他提前给她说过会议的事。
钟秋“哦”了一声,抱着平板挪开。
周边没别的椅子,她随手按着书桌一撑坐上去。
参会的有好几个不同国家的人,方便起见,默认用英语交流。
钟秋在瑞士时住在德语区,德语好过英语,英语处于会听不太会说的水平。
本来在认真琢磨工作,突然听到程晔讲英语,抬头看他。
不知是不是人说非母语的语言时声音都有点改变。他嗓音更低哑了些,磁性更甚。
话音落下,像有羽毛拂过她心间,酥酥麻麻的。
Cheng,他的英文名就叫Cheng.
很少有人会把姓直接当英文名。
互相打过招呼后开始进入正题。
钟秋坐在电脑旁边,镜头里只看得到程晔。
她趿着拖鞋,裙子包裹着臀部曲线,因为坐姿裙摆上移,露出脚踝和一截细细的小腿。
心不在焉地走神,脚尖勾着的拖鞋一下下晃着。
程晔神情专注,听到重点处,挽起一截衬衫袖口打手势,微微皱眉,或者点头表示同意。
编剧团队是美国的,延续了美式的一贯大场景风格,对面的主笔问:“Okay, then, Cheng. Can you accept the possibility of explosions and suspensions?”
(大概会有爆破、吊威亚需要,你可以吗?)
“sure.”
和他这声同时响起的还有拖鞋从脚尖滑落,掉下地毯闷闷的一声。
钟秋给朋友回消息,拖鞋掉了没当回事,掉了就掉了,懒洋洋踩他膝上。
丝毫没意识到这动作有多惹人。
她涂了墨绿色指甲油,把足背衬得更白。
清新的颜色此刻显得艳丽无比。
程晔顿了下,“Sure, whatever you need.”
剧本以城市崩坏为背景,主角在爆破中驾车驶来,经历灾难中的奇遇,彰显车的性能,输出品牌价值观。
特效师简单地搭建了模型展示,出示他们的方案。
程晔询问特效师细节。
特效师兴奋地介绍自己的作品,“Cheng,这个红点代表你和杰森的位置,到时候我们会在这里,做出一个空中水墙,当然,我们想营造的是末世感......”
她在和陈洁梵聊天,聊了两句又看他。
察觉到他俩的姿势,突然想到高中时,她去1班找他玩,经常坐他课桌上,就跟现在一样。
然后说些有的没的。
忘了是哪一年,大概是高二,刚入夏,按学校要求从春装统一换夏装。
她嫌弃太丑,改短了百褶裙,改猛了,很短。
不过比起她私服的短裙还是长许多。
他呆呆地看她,耳尖红红的。
问他话他也跟没听见似的,她不满地轻轻踢了踢他,“程晔,你学傻了?”
哪知这一踢他耳朵更红了,脱下自己的外套起身系在她腰上。
彼时他还没这么高,但站起来也高过坐在课桌上的她,俯着身。
她纳闷,腿不安分地翘了翘,陡然触到奇怪硬度的东西。
顿时,他俩都是一僵。
她好奇大过尴尬,抓住他准备问他什么情况。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一个人的脸连着脖颈肉眼可见地霎时爆红,然后胀成紫色。
仿佛她再不松开他就要一命呜呼了。
她讷讷地松手。
奇怪地是,他都成了那样了却并没有走,而是——本就放在她腰后的手慢慢收拢,轻轻抱住了她。
很轻很轻,她都怀疑他的手臂到底有没有落下,但旁侧真真切切受到了他脸上热和烫,如辐射开的烘烤。
她被烫得心慌,偏着头躲开了点。
脑子里乱糟糟的,最大的想法就是他果然是个变态,还没谈恋爱就敢对她动手动脚,看她不狠狠地......
可嗅到他身上好闻的气息,望到午后教室窗边隔着梧桐漏进的大片阳光,她莫名其妙地忍了,没推开。
于是呆傻的成了她,就那么一动不动地陪他干等着,等他冷静下来。
......
她走神走着走着一瞥,发现程晔在看她。
他的会议仍在继续。
她没出声,眨眨眼。
心情不错地指了指磨砂玻璃茶盏。
——喝水吗?
倏然,脚踝传来温热触感。
他一边扣住她脚踝,一边捡起地上的拖鞋给她穿上。
“小心着凉。”他说,温声道:“困吗?困就先去睡觉。”
她非常乖地笑了下,摇头,晃了晃手机示意要出去跟人打电话。
走之前十分殷勤地给他倒了杯热水。
钟秋说是不困,打完电话倒在沙发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她很认床的,到新地方会失眠睡不着,但在这里,从第一晚就睡得很好。
她是在程晔怀里醒的。
他这场会议结束得晚,出来看见她睡在沙发上,把她抱到床上。
她太困了,一陷入睡眠就意识全无,被放在床上时清醒了点,耷拉着眼皮,软手软脚地扒开他衣服检查伤口。
他背后的伤也拆了线,没有不良反应。
她草草瞄了眼就躺下,本想象征性地说‘你会开完了?’‘快点睡’之类的,太困了,话在嗓子眼里打了个转唔唔两声睡着了。
只是梦里还停留着他柔和的眼神,身上有被抚摸的触感。
过了会儿,程晔拿了烟和打火机去露台,在外面点了支烟。
外面一片黑暗,吐出烟雾的时候,他想,其实他们现在可以说的上幸福。
不是么。
然而他们有太多幸福的时光了。
夏日夜晚,他们考完了专业课考试,牵着手在灯光璀璨的街头闲逛,街边有流浪歌手弹吉他唱歌。
晚风吹拂,她拉着他挤进喧嚷的人群,笑眯眯问:“程晔,你想听什么歌?”
他不太听歌,也没有喜欢的歌,说:“不知道。”
“傻子。”她很嫌弃,撒开手跑去歌手身边说了几句。
歌手把吉他和立麦都给了她。
然后她拨着吉他,给他唱了首生日快乐。
他在人群里望着她,在没人看到的地方,泪梢然而下。
其实他很少哭,小时候被打,淹没在闲言碎语中,被亲生父母轮流抛弃,他都没有哭。
可是遇到她以后,她轻而易举就能让他流泪。
“你是不是以为我忘了你生日呀?”唱完后她跑回来找他,发现他怔怔的,得意地嘴角快扬到天上去了。
......
关于她的瞬间,每一个都够他回味好多年。
她爱他吗,或许有一点。
愧疚大约更多。
愧疚、乍然重逢的新鲜,多年相处的熟悉......一层堆着一层,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情。
她可以好像很爱他,也可以在下一刻毫不犹豫说离开就离开。
她反复在最幸福的时候推开他,他就像只电击训练的白鼠。每一次的幸福都是鱼咬饵,刚吃到食物,下一秒就被尖钩贯穿下颚。
所有的幸福都间杂着让心脏难忍的痛。
程晔已经对她的爱不抱希望了,她只会对家人有永久的感情。
所以,只有结婚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