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为官
太极宫的两仪殿是大周历代皇帝的寝宫。李青岚登基以后,秦太后便命人按照女儿的喜好重新布置了两仪殿。轻柔的帐幔间飘着清甜的安神梨花香,武德女帝李青岚着一身月白色的便服,正眉头紧皱的对着一盘棋局。对面的平康翁主李青书脸上都是得意满满的赢家神色。
“论下棋,朕还真不如你。左不过长夜漫漫,要你陪朕消磨时光了。”
“圣上哪里的话,能陪伴圣上是臣女的荣幸。”
“现在新朝初定,明诚和玉淑也有了他们各自合适的位置,朕还发愁呢,究竟该如何安置你?皇宫的别苑想来你是住的腻烦了吧。”
“臣女听圣上安排。”
“那你觉得朕会如何安排你?”
“臣女不知。”
“还记得当年你的那篇《论吏治》吗?”
“是臣女当年莽撞,幸而圣上大度,并未怪罪臣女。”
“这样的策论想必你写过的不止一篇,去把你的那些文章整理整理,朕可以帮你拿去碰碰运气。记得不要署你自己的名字。”
第二日,李青书果然呈上来一本册子,里面都是她这些年所写的策论诗文。
“这些文章怎么样?”
“不得不说,平康翁主如果是男人,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治世之能臣,这完全不像一个闺阁女子写出来的东西。”李明诚对着这一册子文章啧啧称奇。
李青岚看过那些文章以后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些文章拿去参加科举,拿个殿试前三甲完全不是问题。
“如果把这些拿给柳长言会怎样?”
“圣上这是要挑战那群老头子的底线啊。大周帝国哪怕神武女帝那会儿朝堂上都没有出现过女官。”
这个事实李明诚明白,李青岚更明白。如果拒绝迎娶皇夫朝堂上那群老头会让步,那么让朝堂出现女官确实是大周百年未有之事。
“圣上,臣都能想象的到那群老顽固会说什么,他们肯定会说治国安邦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就应该安于后宅繁衍子嗣主持中馈,怎么能牝鸡司晨?再说了,即使那群老头子答应了让李青书入朝为官,也有的是法子排挤她,女人想要当官那是多难的事情。”
“朕一向是觉得有些事就算千难万难也要试试。”
过了几日,李青岚趁着把宰相宣过来议事的时机,将文集拿给了柳长言,秦公明等人。众大臣翻看文集以后,脸上均是赞叹的神色。
“圣上,不知这本文集的作者是何须人也?”
“柳卿只需告诉朕,文章好还是不好?”
“简直太好了。确实是个有才之士。”
“朕的要求也不高,只想给这人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位置。”弘文馆校书是正九品。
“如此一来是否屈才啊?”柳长言一时搞不懂皇帝是怎么想的,这等文章就是拿个殿试前三甲都没问题,拿给他们看肯定是很欣赏此人才华,却只肯给这么低的官阶。
“出来吧。”
众大臣抬头一看,一个二十上下的妙龄女子从帷幕后面走出,身量高挑,一身文秀气。
“这是朕的表姐平康翁主李青书。也就是你们手里这本文集的作者。朕想着翁主一身才华留在后院过于可惜,让她去弘文馆也不算埋没了她。”
众大臣顿时心情复杂起来,特别是柳长言,他平日里最不喜的就是性格放荡、不守妇道的舞阳大长公主,如今她的女儿竟有如此之才,他心中百感交集。
“圣上,大周历来没有女子在朝为官的道理。”
“柳相,刚才你还说朕只想着给一个正九品弘文馆校书郎的位置是埋没人才,怎么突然一下子改口了,莫不是因为翁主是女子,她的才华就要遭你们嫌弃?”
“臣没有这个意思。”这下柳长言有些骑虎难下了,其他的大臣特别是秦公明等着看他笑话。
“如今,新朝初定,百废待兴,朕的想法是只要是对朝廷有用之才,无论豪门寒门,是男是女都可以任用。这九州并非我大周一国独大,国境周边强敌环伺,你看看她写的《边关论》,往年的殿试三甲之中可有能写出这般见地的?”
“圣上,臣与柳相一样的想法,觉得女子应安于后宅。”
“秦相,既是如此,那么朕这个皇帝是否也应该安于后宅?朕也是女子。”
“陛下是天子,是先帝认定的帝国继承人,自然不能跟普通女子相提并论。”
“翁主确实才华横溢,如果陛下实在爱才,臣提议陛下可以给翁主一个皇宫内廷女官的职位,让翁主效力于内廷。”礼部尚书孟同权试图出来打圆场。
“你们身为大周的宰相,竟然气量如此狭小,就因为是女子你们一个个都容不下吗?还是你们担心有朝一日,在朝堂之上会输给女子?”
“臣等惶恐。”
这第一次尝试就算失败了。没过几日,立政殿里皇帝和众大臣的争论不仅传遍朝堂,连正在清净安养的皇太后秦氏和太皇太后韦氏都知晓了。
太皇太后韦氏在福宁宫组织了一场小家宴,将儿媳妇秦太后、女儿舞阳大长公主、皇帝李青岚、翁主李青书都叫到跟前。席间太皇太后斥责舞阳大长公主没有教育好女儿,女子就应该安于闺阁,哪能去朝堂与男人争锋。在场的另外三个大周最有权势的女人都沉默了。
“母后啊,媳妇的想法和皇帝是一样的,如今的大周外有群敌环伺,内有豪族肆虐,想要安定江山就要唯才是举,怎么能因为青儿是女子就强行要求她安于后宅。我的女儿能成为皇帝,别人家的女儿为什么不能上朝堂?为什么不能和男人一起安邦定国?”
“珍儿,你的女儿要上朝堂,你这个做母亲的倒是说话呀?”珍儿是舞阳大长公主的小名。见秦太后和她意见相左,太皇太后看向舞阳大长公主。
“回禀母后,有这么聪明的女儿,儿臣还有何话可说。如今倒是担心我这个做母亲的是否拖累她。”
“母亲,您怎么能这么说呢?”见舞阳大长公主如此支持她,李青书十分动容。
“也许是哀家真的太老了,可是要说服朝堂上那群老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太皇太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从福宁宫出来,舞阳大长公主就直奔纪王府。意思很明确,为了李青书能入朝为官,舞阳大长公主愿意放下所有身段去向弟弟求助。
武德元年的中秋宴依旧如往年那般热闹。新朝初定,秦太后在清宁宫安养,这宴会主持举办工作自然落在李玉淑头上。第一次组织皇家大型宴会,李玉淑尽心尽力。她入宫的前几年都留在东宫没怎么见过家人,今年终于还是要同家里人见面的。在她晋升为正一品大尚宫的时候,李青岚曾允许她出宫省亲,她却拒绝了。李青岚想要封赏她的生母白氏,她也拒绝了,直言不想让嫡母纪王妃难堪,只是答应了中秋夜宴让她的母亲入宫与她相见。
和往年一样,李青岚领着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起在德霖殿大宴宗亲,接受完宗亲朝拜以后,年轻一辈的自行散去游玩。
早已有宫人领着纪王府妾氏白夫人去见李玉淑。
“纪王府妾白氏见过李尚宫。”
“姨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几年不见,白氏的脸上多了一些沧桑。乍一见生母,李玉淑激动的落下了眼泪。
“今日是高兴的日子,尚宫大人怎么能哭泣。”白氏看着通身珠翠琳琅,恍若仙女的女儿心里又是激动又是难过。“当年你就这么跟着圣上入宫了,如今见你一切都好,姨娘我就放心了。”
“是女儿不孝,女儿入宫了,玉仪到现在都不见人影,留姨娘一个人孤孤单单在王府。”
“尚宫大人千万别这么说,这些年王爷和王妃都待我很好,只是每每想到我那失踪多时的玉仪,心中不是滋味。”说着,白氏也落泪,母女二人哭作一团。
“玉仪从小武艺不凡,听哥哥说走的时候带足了傍身的银钱,想来没事,只是不肯回家,姨娘且放宽心。”
“你父王这些年派出了许多人马去寻找,可就是寻不见她。”
“她只是贪玩,总会回来的。”
母女二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李玉淑才命人将白氏送出宫。送走了白氏,她独自一人在御花园的回廊上行走,默默擦去眼角的泪水,恢复了往日的气韵。走着走着,之见前面一个两三岁大的小男孩向她奔来,一下子扑在她的怀里。
“娘娘恕罪。”跟在小男孩身后的乳母见撞上的是一个通身华丽宫装的女子,以为是哪宫的娘娘,连忙下跪请罪。
“起来吧,不碍事的。”
“郜儿,你在哪儿啊,阿爹来看你了。”李玉淑循着声音望去,是姐姐清河郡主李青荷,身边跟着的还能是谁?自然是秦文斌。
“是玉淑啊。”见到妹妹,李青荷愣了一下,“你这丫头,自从入了宫怎么连父母家人都不见,郜儿,这是你玉淑姨娘。”
“原来这是姐姐和姐夫的孩子,都这么大了。第一次见面,我也没什么礼物,要不这个项圈就送给孩子当见面礼了。”说着,李玉淑从身上拿下一个翡翠镶金的项圈和一包金骰子塞到孩子手里,“这金骰子是宫里今年流行的小玩意,拿着玩吧。”
听到一声“姐夫”,一旁的秦文斌神色黯然。
“妹妹可否见过父王和母妃?”
“正打算去拜见呢。”
李玉淑说着便行礼拜别了这对年轻夫妻,继续向前头走去,却见不远处的假山后面,李青书正看着这一幕好戏。
“打算看多久?还不快出来。”
“见到他们心情如何?”李玉淑入宫的原因,李青书也是知道的。
“没什么心情,都过去了。听说姐姐与秦大哥很是恩爱,这个是他们的长子吧,今年又新添了一个小女儿。”
“看来是真的放下了。”
“你还是顾好你自己吧,平康翁主。陛下为了让你入朝真是费尽心思。舞阳大长公主为了你三番两次往纪王府跑。若你真有一日以女子之身入朝为官,可敢面对世人的质疑、猜忌?可有勇气走下去?这条路可十分不好走。”
“我不敢问前程,但求问心无愧。”
中秋夜宴过后的早朝上,李青岚下旨,擢升镇远侯秦文斌为南梁节度使,总领大周南方边境八州;擢升纪王世子李明杰为泯北节度使,统辖大周泯江边境四州;授平康翁主李青书正八品弘文馆校书。
这一次,柳长言又带着一帮文官站出来反对。纪王李茂却选择了站在女皇李青岚这一边,直言朝廷用人应当破旧革新,不光建议要允许女子入朝为官参加科举,还建议科举考试应当实行封名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只有这样真正的人才才能被发掘。这两个建议在朝堂上又引起不小的震动。
“纪王爷是武将,武将难道来管文官的事情吗?”柳长言神情激愤。
“我们武将卫边疆护百姓,亦有容人之量,容得下有才华的女子站在朝堂上,岂不闻战场上花木兰还巾帼不让须眉。”站出来和柳长言分辩的是神策军大将军左怀凌。
“启奏圣上,臣虽然没有诸位大人那样学富五车,也认为女子既可以安于后宅也可以入朝为官。臣觉得柳大人看女子的眼光似乎单调了些。”云麾将军韩让是个大大咧咧的粗人,他是纪王旧部,自然与纪王站一个立场。
“既然陛下坚持要提拔翁主入朝为官,臣觉得也不妨一试,大周虽未有这样的先例,也不能说这就是错的。倘若翁主之才真的为国造福,是我大周之幸事。”
就在朝堂上文官和武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宰相秦公明最后站出来。柳长言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在政见上与他相合的秦相也会向小皇帝妥协。
“秦相为何答应这种破坏规矩的事情?”下朝后,柳长言立马追上秦公明,定要问个缘由。
“规矩是人定的,一个担任下等官吏的女娃娃而已,柳相何必如临大敌。也许过不了多久这平康翁主受不了为官的艰辛自己打退堂鼓呢。”秦公明的意思很明白,要是平康翁主为官后受不了艰辛吃不了苦自然自己退却,这样皇帝日后都没理由坚持提拔女子为官。与其现在在朝堂上和新皇针锋相对,不如让对手自己知难而退。
圣旨下来以后,李青书就应该离开皇宫内苑回到公主府。自己的女儿成了大周第一个入朝为官的女子,这让舞阳大长公主十分欣喜,精神都好了不少,亲自入宫来接回女儿。
“朕只能帮你到这儿,往后的路怎么走下去就看你自己。李青书,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臣谨遵圣上之意。”
“论下棋,朕还真不如你。左不过长夜漫漫,要你陪朕消磨时光了。”
“圣上哪里的话,能陪伴圣上是臣女的荣幸。”
“现在新朝初定,明诚和玉淑也有了他们各自合适的位置,朕还发愁呢,究竟该如何安置你?皇宫的别苑想来你是住的腻烦了吧。”
“臣女听圣上安排。”
“那你觉得朕会如何安排你?”
“臣女不知。”
“还记得当年你的那篇《论吏治》吗?”
“是臣女当年莽撞,幸而圣上大度,并未怪罪臣女。”
“这样的策论想必你写过的不止一篇,去把你的那些文章整理整理,朕可以帮你拿去碰碰运气。记得不要署你自己的名字。”
第二日,李青书果然呈上来一本册子,里面都是她这些年所写的策论诗文。
“这些文章怎么样?”
“不得不说,平康翁主如果是男人,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治世之能臣,这完全不像一个闺阁女子写出来的东西。”李明诚对着这一册子文章啧啧称奇。
李青岚看过那些文章以后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些文章拿去参加科举,拿个殿试前三甲完全不是问题。
“如果把这些拿给柳长言会怎样?”
“圣上这是要挑战那群老头子的底线啊。大周帝国哪怕神武女帝那会儿朝堂上都没有出现过女官。”
这个事实李明诚明白,李青岚更明白。如果拒绝迎娶皇夫朝堂上那群老头会让步,那么让朝堂出现女官确实是大周百年未有之事。
“圣上,臣都能想象的到那群老顽固会说什么,他们肯定会说治国安邦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就应该安于后宅繁衍子嗣主持中馈,怎么能牝鸡司晨?再说了,即使那群老头子答应了让李青书入朝为官,也有的是法子排挤她,女人想要当官那是多难的事情。”
“朕一向是觉得有些事就算千难万难也要试试。”
过了几日,李青岚趁着把宰相宣过来议事的时机,将文集拿给了柳长言,秦公明等人。众大臣翻看文集以后,脸上均是赞叹的神色。
“圣上,不知这本文集的作者是何须人也?”
“柳卿只需告诉朕,文章好还是不好?”
“简直太好了。确实是个有才之士。”
“朕的要求也不高,只想给这人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位置。”弘文馆校书是正九品。
“如此一来是否屈才啊?”柳长言一时搞不懂皇帝是怎么想的,这等文章就是拿个殿试前三甲都没问题,拿给他们看肯定是很欣赏此人才华,却只肯给这么低的官阶。
“出来吧。”
众大臣抬头一看,一个二十上下的妙龄女子从帷幕后面走出,身量高挑,一身文秀气。
“这是朕的表姐平康翁主李青书。也就是你们手里这本文集的作者。朕想着翁主一身才华留在后院过于可惜,让她去弘文馆也不算埋没了她。”
众大臣顿时心情复杂起来,特别是柳长言,他平日里最不喜的就是性格放荡、不守妇道的舞阳大长公主,如今她的女儿竟有如此之才,他心中百感交集。
“圣上,大周历来没有女子在朝为官的道理。”
“柳相,刚才你还说朕只想着给一个正九品弘文馆校书郎的位置是埋没人才,怎么突然一下子改口了,莫不是因为翁主是女子,她的才华就要遭你们嫌弃?”
“臣没有这个意思。”这下柳长言有些骑虎难下了,其他的大臣特别是秦公明等着看他笑话。
“如今,新朝初定,百废待兴,朕的想法是只要是对朝廷有用之才,无论豪门寒门,是男是女都可以任用。这九州并非我大周一国独大,国境周边强敌环伺,你看看她写的《边关论》,往年的殿试三甲之中可有能写出这般见地的?”
“圣上,臣与柳相一样的想法,觉得女子应安于后宅。”
“秦相,既是如此,那么朕这个皇帝是否也应该安于后宅?朕也是女子。”
“陛下是天子,是先帝认定的帝国继承人,自然不能跟普通女子相提并论。”
“翁主确实才华横溢,如果陛下实在爱才,臣提议陛下可以给翁主一个皇宫内廷女官的职位,让翁主效力于内廷。”礼部尚书孟同权试图出来打圆场。
“你们身为大周的宰相,竟然气量如此狭小,就因为是女子你们一个个都容不下吗?还是你们担心有朝一日,在朝堂之上会输给女子?”
“臣等惶恐。”
这第一次尝试就算失败了。没过几日,立政殿里皇帝和众大臣的争论不仅传遍朝堂,连正在清净安养的皇太后秦氏和太皇太后韦氏都知晓了。
太皇太后韦氏在福宁宫组织了一场小家宴,将儿媳妇秦太后、女儿舞阳大长公主、皇帝李青岚、翁主李青书都叫到跟前。席间太皇太后斥责舞阳大长公主没有教育好女儿,女子就应该安于闺阁,哪能去朝堂与男人争锋。在场的另外三个大周最有权势的女人都沉默了。
“母后啊,媳妇的想法和皇帝是一样的,如今的大周外有群敌环伺,内有豪族肆虐,想要安定江山就要唯才是举,怎么能因为青儿是女子就强行要求她安于后宅。我的女儿能成为皇帝,别人家的女儿为什么不能上朝堂?为什么不能和男人一起安邦定国?”
“珍儿,你的女儿要上朝堂,你这个做母亲的倒是说话呀?”珍儿是舞阳大长公主的小名。见秦太后和她意见相左,太皇太后看向舞阳大长公主。
“回禀母后,有这么聪明的女儿,儿臣还有何话可说。如今倒是担心我这个做母亲的是否拖累她。”
“母亲,您怎么能这么说呢?”见舞阳大长公主如此支持她,李青书十分动容。
“也许是哀家真的太老了,可是要说服朝堂上那群老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太皇太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从福宁宫出来,舞阳大长公主就直奔纪王府。意思很明确,为了李青书能入朝为官,舞阳大长公主愿意放下所有身段去向弟弟求助。
武德元年的中秋宴依旧如往年那般热闹。新朝初定,秦太后在清宁宫安养,这宴会主持举办工作自然落在李玉淑头上。第一次组织皇家大型宴会,李玉淑尽心尽力。她入宫的前几年都留在东宫没怎么见过家人,今年终于还是要同家里人见面的。在她晋升为正一品大尚宫的时候,李青岚曾允许她出宫省亲,她却拒绝了。李青岚想要封赏她的生母白氏,她也拒绝了,直言不想让嫡母纪王妃难堪,只是答应了中秋夜宴让她的母亲入宫与她相见。
和往年一样,李青岚领着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起在德霖殿大宴宗亲,接受完宗亲朝拜以后,年轻一辈的自行散去游玩。
早已有宫人领着纪王府妾氏白夫人去见李玉淑。
“纪王府妾白氏见过李尚宫。”
“姨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几年不见,白氏的脸上多了一些沧桑。乍一见生母,李玉淑激动的落下了眼泪。
“今日是高兴的日子,尚宫大人怎么能哭泣。”白氏看着通身珠翠琳琅,恍若仙女的女儿心里又是激动又是难过。“当年你就这么跟着圣上入宫了,如今见你一切都好,姨娘我就放心了。”
“是女儿不孝,女儿入宫了,玉仪到现在都不见人影,留姨娘一个人孤孤单单在王府。”
“尚宫大人千万别这么说,这些年王爷和王妃都待我很好,只是每每想到我那失踪多时的玉仪,心中不是滋味。”说着,白氏也落泪,母女二人哭作一团。
“玉仪从小武艺不凡,听哥哥说走的时候带足了傍身的银钱,想来没事,只是不肯回家,姨娘且放宽心。”
“你父王这些年派出了许多人马去寻找,可就是寻不见她。”
“她只是贪玩,总会回来的。”
母女二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李玉淑才命人将白氏送出宫。送走了白氏,她独自一人在御花园的回廊上行走,默默擦去眼角的泪水,恢复了往日的气韵。走着走着,之见前面一个两三岁大的小男孩向她奔来,一下子扑在她的怀里。
“娘娘恕罪。”跟在小男孩身后的乳母见撞上的是一个通身华丽宫装的女子,以为是哪宫的娘娘,连忙下跪请罪。
“起来吧,不碍事的。”
“郜儿,你在哪儿啊,阿爹来看你了。”李玉淑循着声音望去,是姐姐清河郡主李青荷,身边跟着的还能是谁?自然是秦文斌。
“是玉淑啊。”见到妹妹,李青荷愣了一下,“你这丫头,自从入了宫怎么连父母家人都不见,郜儿,这是你玉淑姨娘。”
“原来这是姐姐和姐夫的孩子,都这么大了。第一次见面,我也没什么礼物,要不这个项圈就送给孩子当见面礼了。”说着,李玉淑从身上拿下一个翡翠镶金的项圈和一包金骰子塞到孩子手里,“这金骰子是宫里今年流行的小玩意,拿着玩吧。”
听到一声“姐夫”,一旁的秦文斌神色黯然。
“妹妹可否见过父王和母妃?”
“正打算去拜见呢。”
李玉淑说着便行礼拜别了这对年轻夫妻,继续向前头走去,却见不远处的假山后面,李青书正看着这一幕好戏。
“打算看多久?还不快出来。”
“见到他们心情如何?”李玉淑入宫的原因,李青书也是知道的。
“没什么心情,都过去了。听说姐姐与秦大哥很是恩爱,这个是他们的长子吧,今年又新添了一个小女儿。”
“看来是真的放下了。”
“你还是顾好你自己吧,平康翁主。陛下为了让你入朝真是费尽心思。舞阳大长公主为了你三番两次往纪王府跑。若你真有一日以女子之身入朝为官,可敢面对世人的质疑、猜忌?可有勇气走下去?这条路可十分不好走。”
“我不敢问前程,但求问心无愧。”
中秋夜宴过后的早朝上,李青岚下旨,擢升镇远侯秦文斌为南梁节度使,总领大周南方边境八州;擢升纪王世子李明杰为泯北节度使,统辖大周泯江边境四州;授平康翁主李青书正八品弘文馆校书。
这一次,柳长言又带着一帮文官站出来反对。纪王李茂却选择了站在女皇李青岚这一边,直言朝廷用人应当破旧革新,不光建议要允许女子入朝为官参加科举,还建议科举考试应当实行封名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只有这样真正的人才才能被发掘。这两个建议在朝堂上又引起不小的震动。
“纪王爷是武将,武将难道来管文官的事情吗?”柳长言神情激愤。
“我们武将卫边疆护百姓,亦有容人之量,容得下有才华的女子站在朝堂上,岂不闻战场上花木兰还巾帼不让须眉。”站出来和柳长言分辩的是神策军大将军左怀凌。
“启奏圣上,臣虽然没有诸位大人那样学富五车,也认为女子既可以安于后宅也可以入朝为官。臣觉得柳大人看女子的眼光似乎单调了些。”云麾将军韩让是个大大咧咧的粗人,他是纪王旧部,自然与纪王站一个立场。
“既然陛下坚持要提拔翁主入朝为官,臣觉得也不妨一试,大周虽未有这样的先例,也不能说这就是错的。倘若翁主之才真的为国造福,是我大周之幸事。”
就在朝堂上文官和武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宰相秦公明最后站出来。柳长言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在政见上与他相合的秦相也会向小皇帝妥协。
“秦相为何答应这种破坏规矩的事情?”下朝后,柳长言立马追上秦公明,定要问个缘由。
“规矩是人定的,一个担任下等官吏的女娃娃而已,柳相何必如临大敌。也许过不了多久这平康翁主受不了为官的艰辛自己打退堂鼓呢。”秦公明的意思很明白,要是平康翁主为官后受不了艰辛吃不了苦自然自己退却,这样皇帝日后都没理由坚持提拔女子为官。与其现在在朝堂上和新皇针锋相对,不如让对手自己知难而退。
圣旨下来以后,李青书就应该离开皇宫内苑回到公主府。自己的女儿成了大周第一个入朝为官的女子,这让舞阳大长公主十分欣喜,精神都好了不少,亲自入宫来接回女儿。
“朕只能帮你到这儿,往后的路怎么走下去就看你自己。李青书,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臣谨遵圣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