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内宫
南境的战事打的极其顺利,隔几日就会有前线的战报传回来。靖南军的先锋部队一登陆便攻下了一城。尉迟言没有想到大周军队会渡过乌江在后方袭击他们。起义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等他分兵驰援边境城池的时候,张成指挥的南梁军队派了几百兵士从丰城出来对起义军叫阵。尉迟言就算再笨也知道此时不宜和南梁军队对抗,只是紧闭城门龟缩在叶城不敢出来。
“此时要是军师在就好了,她一定有办法为我们解围的。”起义军的几个主要人物纷纷感叹。李玉仪被大周军队绑架的时候,他们可都是赞成尉迟言将玉娘当成弃子的,如今被两面夹击,他们又想起了玉娘。
“妈的,老子就不信,没了玉娘咱们就完蛋。”尉迟言犹在嘴硬。没过几天他就得意不起来了,派去驰援边境的那部分人马被靖南军在月之城全歼,短短几天,大周靖南军占领了三座城池。
南梁这边,张成每日派几百人前去叶城城门口叫阵。整个叶城表面看起来平静,其实人人心里都很慌张。
对于南方的战事,李青岚不是很担心,秦文斌的能力她很清楚,更何况南境前线还有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纪王李茂。捷报几日一传,整个朝堂都很振奋。
后宫之中,李玉淑每日除了处理各种事务,一有空就跑去陪伴李玉仪。在李玉淑的耐心陪伴下,李玉仪心情好了很多,她不再提尉迟言,每日该吃吃该喝喝,终于恢复了一些精神。
“圣上,臣这几日和元尚宫仔细复盘了一下宫里的开支。新朝初立,圣上的后宫无人,后宫的开支比往年少了五成。”
先帝有八十几个妃嫔,他对自己的后妃都不错,凡是有品级的妃嫔待遇都很丰厚。那些被临幸过没给过名分的,坤宁宫也批准每年给一定的补贴。如今后宫没了妃嫔,这笔开支一下子没了。
“开支减少不是好事吗?现在皇宫里只有朕、太后、太皇太后、两位太妃,太后和太皇太后又素来节俭,确实用不了那么多钱。”
“可是圣上不觉得宫里人还是太多了?以前宫里娘娘多需要伺候的人多,现在大部分宫人都守着空空荡荡的宫殿。”
“你的意思是想裁减宫人?”
“臣是这么想的。”
“若你裁减了宫人,这些被裁的人你打算如何安置?是不是因为觉得这个问题令人头疼才迟迟不肯行动?”
“是这个顾虑,之前被先帝临幸过的那些女官宫女,臣也不知道如何处置。”
“那就不要单单是裁减宫人,干脆改革一下内廷的制度吧。”其实这个问题李青岚也想到了,但是她忙于外朝的事务,实在抽不出时间管内宫的事,如今李玉淑有这个想法,李青岚就顺水推舟。
“圣上可是有什么良策?”
“嗯,我朝内廷制度不论女官还是宫女一旦入宫就终身不能出宫只能在宫里终老,朕觉得这个制度未免太不人道了些。女官宫女也是人,凭什么因为她们服务内廷就要与家人永远隔绝。朕觉得不如改为让她们到一定年龄就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出宫。如果愿意一辈子留在内廷那就在内廷终老,如果想出宫与家人团聚,到了年纪也可以出宫。你之前将先帝的妃嫔放出宫与家人团聚,朕就觉得做的很好。”
“宫里的宫女女官一般是从民间选进来良家女子,十四岁入宫,那多少岁放她们出宫合适?”
“宫女就二十二岁,女官就二十五岁。先帝前半生都在平定七王之乱,国家连年战争,我大周人口本就稀少。这些宫女放出去的年龄正是适合生育的年龄。她们自小在宫里受过良好的训练,礼仪技能均比普通民间女子强很多,一旦出宫会有很多人家想要礼聘她们。大好的青春年华,不去诞育子嗣,享受人生乐事,何苦在宫里寂寞的苦熬。”
“女皇陛下圣明。臣这就写成方案呈给太后过目。”
“你先等等,想要改革宫规,不能只改变这一条。”
“臣明白了,比如皇城教坊司之前只招收男子入宫当乐工,现在可以开放限制招收女子。凡是原先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臣都会仔细斟酌,再写成方案呈给太后。”
“朕还有一个想法,宫里的女官原本的提拔制度是长官提拔,上官觉得这个人好就提拔上来,这就导致了女官的素质层次不齐。朕觉得可以创立一套女官考核制度,通过考试来挑选女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
“这不就和外朝的科举一样吗?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女皇陛下实在圣明,臣这就记下来,回去和元尚宫仔细思索,研究考试章程。这么一来既能达到宫里裁减人员的目的,还能选贤任能,还能促进生育,一石三鸟。”
经过李青岚的点拨,李玉淑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几日她都拉着元存菊仔细研究内宫制度,试图进行改良。初步的改良思路呈给清宁宫以后,秦太后看了也直点头称赞。
武德二年九月,内宫大尚宫李玉淑上书给武德女帝,呈上了一整套完整的内宫改革方案,并且亲自在朝堂上陈述改革细节,分析利弊。主要改革内容有五点:实行女官晋升考核制度;内宫宫女和四品以下内宫女官到年龄可以出宫回家;裁减宫里宦官人数并且控制每年宦官入宫数量;内宫相关部门凡是之前只招收男子的改为男女皆可招收;提升四品以上内宫女官的俸禄。这套改革方案在朝堂上得到了外朝大臣们一致的赞成,这一次没有人站出来以祖宗规矩的说法反对了。在实际的利害面前,宗族家法规矩也显得很无力。
改革方案通过后,李青岚便颁下圣旨,令改革正式实行。那些宫女知道自己到了年纪有出宫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皆奔走相告,感动泣涕,感恩女皇的仁德。
由于宫里宫女数量实在太多,年满二十二岁的宫女很多,年满二十五岁的女官也很多。新的宫规实行的第一年,李玉淑分三批将她们放回。很快第一批出宫的宫人名单就出来了,有六百人之多。
“大部分到了年纪的宫人都选择出宫,也有少部分不愿意出宫选择永远留在宫里的。太后特意嘱咐臣,那些被先帝临幸过的就不放在放出宫的名额里。如果这些人都放出去实在有损先帝的威严。”
“母后考虑的很对。”一旦成了皇帝的女人便终身是皇家的女人。
“这样一来便节约下来一大笔开支,国库又能多一笔钱做别的用途。”李玉淑现在几乎是要抱着账册和算盘睡觉了,一提到钱她两眼放光。
武德二年十月,李青岚收到南境呈上来的最后的战报:秦文斌率领靖南军与南梁军队形成合围之势,攻下叶城,大破起义军,活捉了尉迟言和他的妻儿。南梁这场起义军叛乱国祸,彻底得以平复。
按照大周与南梁的谈好的约定,被活捉的叛军首领尉迟言极其家人将要交由大周处置。
“圣上,臣愿意前往南境押解尉迟言入帝都。”李明诚深恨这个叛军头子,听到消息以后主动向李青岚请缨。
“这次押解人犯朕让陈若蕴去。你未来的岳父北境大将军裴东来即将入帝都向朕述职,趁此机会让他好好看看你这个未来女婿。等这个尉迟言入了帝都,你想让朕怎么处置他都行。”
“玉仪好好的一个女儿家被他祸害成这幅模样,把他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泄臣心头之愤。”
军报传来的第二日,纪王李茂就回到了帝都,听李明诚说李玉仪在宫里静养,身为父亲的他也只能轻叹一声。
李玉仪孕中情绪极其不稳定,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便会陷入忧思忧虑中。最后,李玉淑不得不去向秦太后请懿旨,宣纪王府妾氏白姨娘入宫。
白氏在翔鸾阁看到了阔别多年的女儿,又看到她隆起的肚子,一样哭成了泪人,母女三人哭成一团。
“我的儿,你怎么这么傻,看上了那么个负心人。”
“姨娘,我已经向太后请了懿旨,准许你这几个月在翔鸾阁照顾玉仪,对外就说是我生病宣你入宫照顾。”
“尚宫大人想的很是周到。”看着一个女儿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另一个却端庄持重,光彩照人,连身为生母的白姨娘都不得不感叹命运,真是造化弄人。叛军头子尉迟言即将被押解入帝都的消息已经传的整个大周都知晓,可是李玉淑和白姨娘谁都不想告诉李玉仪。在这场情伤中,遗忘才是最好的选择。
又过去了一个月,陈若蕴终于将人犯押解到了帝都,仍旧是将人犯交给大理寺。南梁也信守承诺,将益州和淮州交还给了大周,并且割让了月之城。靖南军也依约撤出南梁回到随州大营。
“月之城邻近淮州,朕打算将月之城并入淮州,由淮州府管辖。只是这刚收回的两州派谁去担任地方长官呢?”
“陛下可记得先帝朝最后一届科举。”宰相秦公明明显是想好了人选。
“朕记得,那一届的状元叫王敏之,是琅琊王氏的子弟;榜眼叫崔缇,出身清河崔氏;探花叫薛崇训,已经被朕贬去楠县。”
“这个王敏之倒是个有能力的,原本在礼部孟大人手下工作,孟大人很是看好他。”
“做京官和做地方官可不一样。不如这样吧,把梧州刺史石崇调任到淮州去做刺史,梧州长史曹容晋升为梧州刺史,明州刺史徐临渊调任益州刺史。这个王敏之就调任明州长史吧。另外,新归还给我大周的两州和月之城暂时划入南梁节度使秦文斌的军事管辖范围。”
“圣上知人善用,老臣深感佩服。”秦公明看着这个年轻的女皇帝,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极力推自己的外孙女为储君真是明智的选择,李青岚是天生的帝王之材。他这一生一共辅佐过三位帝王,昭节皇帝性格懦弱扛不起一国重担所以导致七王之乱;先帝是马上天子,擅长打仗不擅长治国,但是他从谏如流所以国家也出不来什么大乱子;只有李青岚,于治国之道似乎天生精通。秦公明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帝国应该交到下一代手里了。
武德二年十一月,尉迟言及其妻儿被秘密处决与大理寺监狱之中。他的余党全部都由南梁处理。自此,大周南境的祸乱总算平息,帝国又进入了平稳的状态。
关于乌江上的水利工程,南梁态度很是积极。战事一结束,南梁皇帝就派了掌管国家水利的官员前来大周与华榕山商议。最后的结果是兴修水利的费用大周出四成,南梁出六成。
“这场战争还真是把南梁朝廷打怕了,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不在意边境百姓安危。”工事谈判结束后,华榕山几乎天天心情都很好,脸上乐开了花。由于冬季太冷,两国协商好水利工程于来年开春动工,冬日的最后几个月华榕山就开始积极的筹备征招民工的事宜。
武德三年二月,乌江江水疏散工程正式开始。
“此时要是军师在就好了,她一定有办法为我们解围的。”起义军的几个主要人物纷纷感叹。李玉仪被大周军队绑架的时候,他们可都是赞成尉迟言将玉娘当成弃子的,如今被两面夹击,他们又想起了玉娘。
“妈的,老子就不信,没了玉娘咱们就完蛋。”尉迟言犹在嘴硬。没过几天他就得意不起来了,派去驰援边境的那部分人马被靖南军在月之城全歼,短短几天,大周靖南军占领了三座城池。
南梁这边,张成每日派几百人前去叶城城门口叫阵。整个叶城表面看起来平静,其实人人心里都很慌张。
对于南方的战事,李青岚不是很担心,秦文斌的能力她很清楚,更何况南境前线还有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纪王李茂。捷报几日一传,整个朝堂都很振奋。
后宫之中,李玉淑每日除了处理各种事务,一有空就跑去陪伴李玉仪。在李玉淑的耐心陪伴下,李玉仪心情好了很多,她不再提尉迟言,每日该吃吃该喝喝,终于恢复了一些精神。
“圣上,臣这几日和元尚宫仔细复盘了一下宫里的开支。新朝初立,圣上的后宫无人,后宫的开支比往年少了五成。”
先帝有八十几个妃嫔,他对自己的后妃都不错,凡是有品级的妃嫔待遇都很丰厚。那些被临幸过没给过名分的,坤宁宫也批准每年给一定的补贴。如今后宫没了妃嫔,这笔开支一下子没了。
“开支减少不是好事吗?现在皇宫里只有朕、太后、太皇太后、两位太妃,太后和太皇太后又素来节俭,确实用不了那么多钱。”
“可是圣上不觉得宫里人还是太多了?以前宫里娘娘多需要伺候的人多,现在大部分宫人都守着空空荡荡的宫殿。”
“你的意思是想裁减宫人?”
“臣是这么想的。”
“若你裁减了宫人,这些被裁的人你打算如何安置?是不是因为觉得这个问题令人头疼才迟迟不肯行动?”
“是这个顾虑,之前被先帝临幸过的那些女官宫女,臣也不知道如何处置。”
“那就不要单单是裁减宫人,干脆改革一下内廷的制度吧。”其实这个问题李青岚也想到了,但是她忙于外朝的事务,实在抽不出时间管内宫的事,如今李玉淑有这个想法,李青岚就顺水推舟。
“圣上可是有什么良策?”
“嗯,我朝内廷制度不论女官还是宫女一旦入宫就终身不能出宫只能在宫里终老,朕觉得这个制度未免太不人道了些。女官宫女也是人,凭什么因为她们服务内廷就要与家人永远隔绝。朕觉得不如改为让她们到一定年龄就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出宫。如果愿意一辈子留在内廷那就在内廷终老,如果想出宫与家人团聚,到了年纪也可以出宫。你之前将先帝的妃嫔放出宫与家人团聚,朕就觉得做的很好。”
“宫里的宫女女官一般是从民间选进来良家女子,十四岁入宫,那多少岁放她们出宫合适?”
“宫女就二十二岁,女官就二十五岁。先帝前半生都在平定七王之乱,国家连年战争,我大周人口本就稀少。这些宫女放出去的年龄正是适合生育的年龄。她们自小在宫里受过良好的训练,礼仪技能均比普通民间女子强很多,一旦出宫会有很多人家想要礼聘她们。大好的青春年华,不去诞育子嗣,享受人生乐事,何苦在宫里寂寞的苦熬。”
“女皇陛下圣明。臣这就写成方案呈给太后过目。”
“你先等等,想要改革宫规,不能只改变这一条。”
“臣明白了,比如皇城教坊司之前只招收男子入宫当乐工,现在可以开放限制招收女子。凡是原先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臣都会仔细斟酌,再写成方案呈给太后。”
“朕还有一个想法,宫里的女官原本的提拔制度是长官提拔,上官觉得这个人好就提拔上来,这就导致了女官的素质层次不齐。朕觉得可以创立一套女官考核制度,通过考试来挑选女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
“这不就和外朝的科举一样吗?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女皇陛下实在圣明,臣这就记下来,回去和元尚宫仔细思索,研究考试章程。这么一来既能达到宫里裁减人员的目的,还能选贤任能,还能促进生育,一石三鸟。”
经过李青岚的点拨,李玉淑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几日她都拉着元存菊仔细研究内宫制度,试图进行改良。初步的改良思路呈给清宁宫以后,秦太后看了也直点头称赞。
武德二年九月,内宫大尚宫李玉淑上书给武德女帝,呈上了一整套完整的内宫改革方案,并且亲自在朝堂上陈述改革细节,分析利弊。主要改革内容有五点:实行女官晋升考核制度;内宫宫女和四品以下内宫女官到年龄可以出宫回家;裁减宫里宦官人数并且控制每年宦官入宫数量;内宫相关部门凡是之前只招收男子的改为男女皆可招收;提升四品以上内宫女官的俸禄。这套改革方案在朝堂上得到了外朝大臣们一致的赞成,这一次没有人站出来以祖宗规矩的说法反对了。在实际的利害面前,宗族家法规矩也显得很无力。
改革方案通过后,李青岚便颁下圣旨,令改革正式实行。那些宫女知道自己到了年纪有出宫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皆奔走相告,感动泣涕,感恩女皇的仁德。
由于宫里宫女数量实在太多,年满二十二岁的宫女很多,年满二十五岁的女官也很多。新的宫规实行的第一年,李玉淑分三批将她们放回。很快第一批出宫的宫人名单就出来了,有六百人之多。
“大部分到了年纪的宫人都选择出宫,也有少部分不愿意出宫选择永远留在宫里的。太后特意嘱咐臣,那些被先帝临幸过的就不放在放出宫的名额里。如果这些人都放出去实在有损先帝的威严。”
“母后考虑的很对。”一旦成了皇帝的女人便终身是皇家的女人。
“这样一来便节约下来一大笔开支,国库又能多一笔钱做别的用途。”李玉淑现在几乎是要抱着账册和算盘睡觉了,一提到钱她两眼放光。
武德二年十月,李青岚收到南境呈上来的最后的战报:秦文斌率领靖南军与南梁军队形成合围之势,攻下叶城,大破起义军,活捉了尉迟言和他的妻儿。南梁这场起义军叛乱国祸,彻底得以平复。
按照大周与南梁的谈好的约定,被活捉的叛军首领尉迟言极其家人将要交由大周处置。
“圣上,臣愿意前往南境押解尉迟言入帝都。”李明诚深恨这个叛军头子,听到消息以后主动向李青岚请缨。
“这次押解人犯朕让陈若蕴去。你未来的岳父北境大将军裴东来即将入帝都向朕述职,趁此机会让他好好看看你这个未来女婿。等这个尉迟言入了帝都,你想让朕怎么处置他都行。”
“玉仪好好的一个女儿家被他祸害成这幅模样,把他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泄臣心头之愤。”
军报传来的第二日,纪王李茂就回到了帝都,听李明诚说李玉仪在宫里静养,身为父亲的他也只能轻叹一声。
李玉仪孕中情绪极其不稳定,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便会陷入忧思忧虑中。最后,李玉淑不得不去向秦太后请懿旨,宣纪王府妾氏白姨娘入宫。
白氏在翔鸾阁看到了阔别多年的女儿,又看到她隆起的肚子,一样哭成了泪人,母女三人哭成一团。
“我的儿,你怎么这么傻,看上了那么个负心人。”
“姨娘,我已经向太后请了懿旨,准许你这几个月在翔鸾阁照顾玉仪,对外就说是我生病宣你入宫照顾。”
“尚宫大人想的很是周到。”看着一个女儿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另一个却端庄持重,光彩照人,连身为生母的白姨娘都不得不感叹命运,真是造化弄人。叛军头子尉迟言即将被押解入帝都的消息已经传的整个大周都知晓,可是李玉淑和白姨娘谁都不想告诉李玉仪。在这场情伤中,遗忘才是最好的选择。
又过去了一个月,陈若蕴终于将人犯押解到了帝都,仍旧是将人犯交给大理寺。南梁也信守承诺,将益州和淮州交还给了大周,并且割让了月之城。靖南军也依约撤出南梁回到随州大营。
“月之城邻近淮州,朕打算将月之城并入淮州,由淮州府管辖。只是这刚收回的两州派谁去担任地方长官呢?”
“陛下可记得先帝朝最后一届科举。”宰相秦公明明显是想好了人选。
“朕记得,那一届的状元叫王敏之,是琅琊王氏的子弟;榜眼叫崔缇,出身清河崔氏;探花叫薛崇训,已经被朕贬去楠县。”
“这个王敏之倒是个有能力的,原本在礼部孟大人手下工作,孟大人很是看好他。”
“做京官和做地方官可不一样。不如这样吧,把梧州刺史石崇调任到淮州去做刺史,梧州长史曹容晋升为梧州刺史,明州刺史徐临渊调任益州刺史。这个王敏之就调任明州长史吧。另外,新归还给我大周的两州和月之城暂时划入南梁节度使秦文斌的军事管辖范围。”
“圣上知人善用,老臣深感佩服。”秦公明看着这个年轻的女皇帝,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极力推自己的外孙女为储君真是明智的选择,李青岚是天生的帝王之材。他这一生一共辅佐过三位帝王,昭节皇帝性格懦弱扛不起一国重担所以导致七王之乱;先帝是马上天子,擅长打仗不擅长治国,但是他从谏如流所以国家也出不来什么大乱子;只有李青岚,于治国之道似乎天生精通。秦公明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帝国应该交到下一代手里了。
武德二年十一月,尉迟言及其妻儿被秘密处决与大理寺监狱之中。他的余党全部都由南梁处理。自此,大周南境的祸乱总算平息,帝国又进入了平稳的状态。
关于乌江上的水利工程,南梁态度很是积极。战事一结束,南梁皇帝就派了掌管国家水利的官员前来大周与华榕山商议。最后的结果是兴修水利的费用大周出四成,南梁出六成。
“这场战争还真是把南梁朝廷打怕了,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不在意边境百姓安危。”工事谈判结束后,华榕山几乎天天心情都很好,脸上乐开了花。由于冬季太冷,两国协商好水利工程于来年开春动工,冬日的最后几个月华榕山就开始积极的筹备征招民工的事宜。
武德三年二月,乌江江水疏散工程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