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外的小竹林深处,一脸羞愤的小甲正被几个人团团围在中间进行“逼供”。
小甲今日是跟着叶颜过来的,闲坐了小半个时辰实在无聊,照例上了屋顶打算掀瓦偷听姑娘同那几人在聊什么,结果被阿紫带来的一名暗卫抓了个正着。
由于两人数年未见,那人一时没认出小甲,只当哪里来的探子,二话不说便出手了。
傻乎乎的小甲也没认出对方是自己人,倒牢牢记着公子曾叮嘱过不可随意伤人,接了几招闪身就跑。
那名暗卫自知不敌,毫不犹豫发出信号召出帮手,五人合力终将小甲擒住,这才看清小甲的模样。
没办法,小甲那身法太快,打斗时压根看不清他的模样。
几人忙给他赔不是,好言好语哄了一通。
闹了这么一出,叶颜他们早走了。
小甲很生气,不过主要是气他们耽误了自己看好戏。
几人又一通赔礼道歉,最后将小甲拉进悠然居后的小竹林,拿出一堆吃食诱哄他说说姑娘与公子的八卦。
叶颜很喜欢看小甲吃东西,所以常常投喂他,把他的嘴巴养刁了,如今哪还瞧得上这些普通吃食,再加上挨了几下,死活不愿开口。
他高兴才说话,不高兴都板着个脸不搭理人。
就这样,无辜的小甲一直被扣留到现在。
利诱不成几人又开始威逼。
“你若再不说,咱们就把你偷听的事儿告诉公子!”
“对,让公子打你屁股!”
“打屁股那都是轻的,像你这种不懂规矩的一般还要罚抄书。”
“搞不好把你赶回营里去养猪!”
营里还真有专门种菜养猪的后勤人员,有学员犯了错,公子倒也真罚过他们去锄地、挑水浇菜、喂猪、打扫猪圈等。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小甲脑袋晕乎乎的,想走走不掉,这么多人又打不过,却不想屈服,双唇紧抿就是不吱声。
直到放风的人来通报:“别闹了,别闹了,公子来了!”
小甲一听公子来了,“哇”一声哭了起来,抹着眼泪控诉:“我要告诉公子去,你们几个合起伙来欺负我……让公子打你们屁股……把你们赶回营里养猪……”
几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小甲好像变聪明了呢!
这要让公子知道还得了,打屁股、养猪倒不至于,但铁定要被丢进悠然居前的月泽里去。
几人又开始轮番劝说小甲别冲动,毕竟是他上房揭瓦在先,大家肯定要一起挨罚的。
小甲这才气呼呼地离去,倒没忘记顺走一堆吃食。
小竹林里的闹剧终于落幕。
马车在悠然居外停下,车夫身手利落跳下地,放好踏脚凳,公子打开门,徐徐走下马车。
“公子。”阿紫迎上来,这回没有蒙面,露出一张英气逼人的脸,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嘴唇纤薄,哪怕笑着也掩不住那股隐藏在眉宇间的锋芒。
只听公子轻轻“嗯”了一声,瞧上去有点儿心不在焉,径直走入悠然居。
茶室里窗门紧闭,竹帘也都放了下来,光线昏暗。
阿紫偏头仔细打量了公子一眼,见他面色有些泛白,顿感忧心:“公子最近可有好转?”
“还好。”公子漫不经心回道,似又怕她多想,多说了一句,“有阿月在,放心。”
阿紫语气淡了些:“那便好。”
也没再多说什么,她性情本就比较清冷,再加上天生一副攻性十足的容貌,哪怕笑起来也常让人误以为她在冷笑或讥笑或皮笑肉不笑,于是更懒得与人交谈了。
一踏入后院,热浪扑面而来,强烈的关照晃得人不由自主眯起眼。
正厅门口一人来回踱着方步,听见动静蓦地顿足,扭头望过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风先是给公子请安,而后看向阿紫略带拘谨地唤了句“阿紫姐姐”。
阿紫眸中难得染上一丝温意,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
屋里的古庭君闻声走出来,拱手行礼:“长卿兄。”又以询问的目光望向阿紫。
阿紫向来不似女子那般欠身行礼或行女子揖礼,而是如男子那般左手于外行揖礼,道:“正是我。”
几人先后进了屋,不消片刻陶老板过来奉上茶点,随即退出去带上了大门。
寒暄完毕,言归正传,阿紫为古庭君讲解起进入藏卷阁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天眼阁的具体情况。
藏卷阁为天眼阁中最机密的核心,一共有六层,里面收录的不只有天下各大人物的卷宗,还有各国诸多宫廷秘史、朝廷官员私密,暗营里所有人员的详细信息,如代号(编号)、身份来历(大多为孤儿)、容貌特征、加入天眼阁的日期、所擅长的知识或技能领域、在何地进行何种任务、对外的身份等等。
可想而知,藏卷阁里所收录的信息如此重要,阁内外必定设下重重机关。
藏卷阁越往上,机密越重大,因此每进入下一层之前必须通过一次考核。
一旦进入藏卷阁,除非通过全部考核,否则不得离开,只能留在里面当守阁人。
不过这个考核没有期限,一次通过不了可申请第二次,直至通过所有考核即可离开,因此从古帝初建暗营到如今的天眼阁,没有通过考核的人数寥寥无几。
不过藏卷阁里也不缺守阁人,那些退位的职掌大多自愿进入藏卷阁当守阁人,除了日常打扫卫生、整理卷宗、带带新人,过得相当清闲,他们可自由出入藏卷阁,还有轮休呢。
天眼阁分多个部门,训练营占地面积最广,在南易国一处深山里,退位的老一辈专门负责教导新人。营地周围同样设有重重机关,还有守卫把守巡逻,没有守卫带路的话阁内弟子无法进出。
营地里训练生活虽然辛苦又枯燥,但好在都是些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倒也不寂寞,老师一般不会去管弟子在非训练时间段说笑打闹,因此天眼阁里的人虽无血缘关系却也亲如一家人,感情非常深厚。
消息部也是个大部门,能胜任这份差事的无一不是记忆力非凡、头脑高度灵活者,负责整理各地暗桩发来的密报,进行收录、分析归类等事项。分析出密报的重要等级,决定有无收录进藏卷阁的价值;分析某件事该交由何地的职掌或大组长处理,只有重大消息才会传到公子手里由他做决定。
并非阁内所有人都可以发消息给公子的,否则他不得忙死。
当然了,消息部收到的也不只有密报,还有兄弟姐妹们发来闲聊的家书。这类普通信件须署名收信人与发信人,只需转交给指定人即可,如若不然公子与姑娘的八卦怎会迅速传播到阁里人尽皆知的地步。
消息部各城都有,再加上天眼阁在各地都有商号,商号与商号之间又多多少少有点生意往来,传递消息十分便捷。
另外还有行政部、生活部、财政部等部门,类别详细简直堪比一个小型国家。
这些部门大多沿用暗营所设,包括训练营里的训练设施、训练方法等也是基于古帝所创进一步改良的。
正如叶颜所猜,古帝的确是一位穿越者,穿越前在军方特种部队当教官,因此他才有突出的军事能力、领导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觉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政府政权稳定、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抢险救灾、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军人最基本的职责与使命。
古帝创立暗营的初衷正是要将其打造成一支具有现代化军事风格的特种部队。
然而天眼阁不同,天眼阁被顾长卿整改得更像间谍组织,更注重挖掘学员的专长——武不成那就学文,实在不行学做生意,学各种技艺,学唱歌跳舞也行,做暗桩的总得有个一技之长以便在外立足,反正最低级别的暗桩只要会掩藏身份、打探消息、传递消息即可;实在文不成武不就头脑又不灵活的,那就留在生活部做勤务员、炊事员那些。
同时天眼阁也更注重经济发展,毕竟如今的天眼阁规模比暗营要大很多,如此庞大的组织缺少银子可运转不下去。
以上这些同古庭君在方外谷内看过的古籍里的记载有很大出入,毕竟这个组织经营了那么多年,历代执印者多多少少都进行过整改。
而顾长卿接管天眼阁后不但大刀阔斧的整改,还废除了很多规矩,譬如学员在非训练期间也不可嬉笑打闹,譬如许多不必要的繁琐礼节,譬如可随时向比自身排名高的人下战帖且对方不得拒绝,譬如一些残酷的刑罚等等。
老一辈的暗营成员说过,顾长卿定是历代执印者中最最平易近人、最最温和的。
以前的暗营简直堪比地狱!历代的执印者则堪比阎罗王!以前营里的老师全是凶神恶煞的牛头马面!
暗营中内部斗争从未停止过,失手打残人那都是轻的,还发生过不少暗算同门的事。
而今的天眼阁同门则亲如一家,空前团结,因此顾长卿也格外受下属敬重爱戴。
等阿紫介绍完天眼阁,古庭君礼貌请离了风、紫二人,将今日所见所闻说了一下,并将心中疑虑对顾长卿一一言明。
顾长卿听了并未作任何解释解释,只说他自有安排,让古庭君安心去南易,无需操心这些。
听上去委实有点敷衍,古庭君哪肯轻易罢休:“事关祖陵以及方外谷的安危,我如何安得了心?当初我只以为你与若华两情相悦终究会在一起,这才答应你让她留下,可她若真嫁给小侯爷,我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族人们也会反对。”
顾长卿只得道:“她不是若华。”
“什么?”
“阿颜恢复了一些记忆,她与若华是一对双生姊妹。”
古庭君双目怔忡,喃喃道:“怎么可能……她……她身上那——”
“那个平安锁不是阿颜的。”顾长卿自然清楚他想说什么,提前给出解释,“若华如今人在兹兰国,我也是前几日才收到的消息。”
“她在兹兰何处?”
顾长卿蹙了蹙眉,“你无需知晓,若华暂时不能回方外谷,待我查清一些事再说。”
见古庭君似仍有疑虑,怕他再生事端,顾长卿心思一转,卖了个关子:“一旦进入藏卷阁,便有览阅天眼阁内部分消息的权限,说不定这其中便有若华的。况且,以若华如今的身份,想必藏卷阁中也录有她的卷宗了。”
“录入卷宗?”
“不错,藏卷阁自二层开始,收录的是各国贵族的资料。”
“贵族……”古庭君拧紧双眉沉思片刻,“也就是说,只要我通过第一层的考核,进入第二层,极可能见到属于若华的个人卷宗?”
顾长卿点点头。
“若我想看叶姑娘的卷宗呢?”古庭君又问。
顾长卿笑笑,倒还真回答他了。
古庭君不再追问若华的事,对顾长卿郑重行了个大礼:“长卿兄,入阁之前,我有一事相求,以族亲的名义,可否?”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亲情绑架的成分,顾长卿反应也不慢,侧身避开这一礼,垂眸望着跪在地上的人。
古庭君不待他发问,径自道:“方外谷中的确有些不轨之徒,这就好比悠然居后的竹林里每年总会出那么几根歹笋,但不至于影响其它竹子的生长。”
顾长卿微有些吃惊,他方才只以为古庭君是为了若华相求,心里原本还有几分失望,“说下去。”他倒想听听古庭君所求为何。
于是古庭君如实道:“我二叔他野心勃勃,这些年来所作所为确实上不了台面,可他不曾威逼过谁,更不曾沾染过一条人命,您断了他的人脉、抄了他的家产都可,还望您饶过我二叔一命。”
顾长卿沉吟片刻,问:“这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意思?我想听实话。”
“是我个人的意思。”
临出谷前,父亲曾叮嘱他,将古弘翌这些年来的罪证统统交给公子,由公子决定发落。
话说古弘翌也真是个人才,别人不相信暗营已解散,可他仗着对暗营的了解,经过数年暗中观察,终是确信,这才放心在外发展自己的势力。后来天眼阁成立了,势力稍一壮大就被古弘翌敏锐地察觉到了,那时他已在准备谋夺族长之位,只当顾家重启了暗营,不得不搁置计划。
可惜古弘翌到底低估了他兄长,忘了昔日意气风发的兄长有多优秀,眼里只看到一个安于现状整日窝在屋里读死书的无能者,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概被兄长了若指掌,亦不知兄长因惦念手足之情才没有揭露他。
可如今方外谷已进入天眼阁的监察视野,古弘翌的异心迟早会被顾长卿察觉到,俗话说狗急跳墙,古弘翌急了会做出何事,古弘泰差不多可以预想到,因此只能在二弟铸下大错之前阻止,以免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按照族规,古弘翌所犯之事当以死刑处之,古弘泰之所以选择将二弟的罪证交给顾长卿,而不是交给族中的执刑长老,一来不想将古弘泰的罪行公之于众,因为一旦将此事摆上台面处理,牵连甚广,谷中必定闹到人心惶惶,事态发展难以预料;二来有他的一点私心,推出一个罪魁祸首,或可保全其他族人,毕竟其他人只是受到古弘翌蛊惑听其吩咐罢了,只需抽掉古弘翌这个主心骨,这个因利益结合起来的势力自然也就分崩离析了,想来顾长卿不至于大义灭亲到将古弘翌的一众党羽尽数铲除。
古庭君知他父亲心中所想,时至今日仍不忍亲手揭露古弘翌的罪行,但又无法姑息,只得将此事全权交由顾长卿处理。
因此他斗胆作主,以族亲之名,望顾长卿免去古弘翌死罪,好全了他父亲的良苦用心。
古庭君虽不赞同二叔的所作所为,却认为二叔罪不至死。
规矩无情,人却有情。
何况这规矩只是一人定下的。
以先祖当时的心境,认为不掺与权势之争便是对后人最好的保护,可那只是先祖一人的想法,古庭君心底是不认可的。
这与先祖说的“人人都该有追求自主生活方式的权利”也截然相悖。
既然人人都该有追求理想的权利、该有选择以何种方式生活的权利,那又为何定下条条框框的规矩来约束后代?
从古至今,古家有此想法的人其实不少,也曾有人如古庭君这般当面提出来的,可占比终究太少,被族规一打压,那些声音就消失了。
再加上外有暗营这一震慑在,谁也不敢有违抗之举。
古弘翌是个例外,也算是顾家当年解散暗营误打误撞造成的弊端。
顾长卿听了古庭君一番话,对这个人的了解又进一层,反倒愈发欣赏古庭君了。
古家人大多认可古帝定下的规矩,依命行事,不守规矩者一律被视为异类,视为不忠不孝不义。
可古帝再强大也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即便是神,也可能犯错不是?先辈做了错误的决定,凭什么后人想纠正就要被指责成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就要被按上背叛家族的罪名处以极刑?
古帝一统天下后不就颁布了一系列新法,为的正是纠正错误的陈规,实现“人权平等”的理念。
抱守陈规等于固步自封,永远无法前进,推陈革新才是明智的选择,何况是错误的规矩。
古帝年轻时何等的英勇无畏,敢说天下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这是何等的气魄!
结果临终却勒令后人不可学他,岂不等同于承认他当初的所作所为全是错的?
可顾长卿从不认为古帝是知错了,古帝或许别有用心,否则为何留下一道古家人每逢乱世出山择一明主助其平定战事的遗命。
古帝始终放不下天下苍生。
而暗营虽有平定战乱之能,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帝王。
古帝当年就是个好皇帝,只可惜他被七大家族联手暗算,精心培养的继承人也先他而去,心灰意冷之下,潦草认输。
可古帝不该认输的,就像他始终没有放弃天下苍生一样。他早该带领暗营杀回皇城,灭掉那七大家族,收复江山,只不过是重走一遍老路而已,他怎么就没了勇气呢?
古家后人大概也难以理解吧,于是将古帝的失败归结于他那时伤势过重,自知时日无多,终是看开了。
古家后人大概也不甘心的吧,因此有古庭君这样敢说的,也有古弘翌这样敢做的。
顾长卿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他在顾家也算个“异类”,他认为帝王之位理当如天眼阁选拔执印者一样,能者居之。
皇位为何非皇族中人不可?皇位为何非嫡长子继承不可?否则就名不正言不顺,受世人指责唾骂?
谁规定的?还不是那些贵族自个儿定的!
可惜世人匍匐在强权之下太久,早已直不起脊梁骨;也被贵族摆布太久,早已没了清醒的认知。
那些贵族甚至抹去了一些真相,比如古帝并非出自任何贵族。
否则古帝一统天下后为何想要推翻贵族统治,不就是想还天下百姓真正的自由吗?
古帝虽失败了,但他并非没有重新开始的能力,只因他唯一认可的继承人没了,彼时无人可接下他的重担,毕竟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难,而他所剩寿数已不足以支撑到重新培养出一个继承人。
不过好在他还有后人在。
然而这些后人鲜少有真正明白古帝用心的,无论选择隐居亦或辅佐君王治世,皆不是古帝想看到的。
若连打破他一人所定之规矩的勇气都没有,更遑论去推翻贵族旧弊?
暗营维存近百年,一朝解散如同未曾存在一般,乱世依旧会重启,这是为何?
可笑古家人努力近百年,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作为!
因为这个世道依旧是百年前那个世道,世人依旧如百年前的世人。
当然了,以上都是顾长卿的个人感悟,古帝心中所想从未道与任何人听,自然也就无人知晓。
顾长卿曾想过推翻这个世道,重新制订规则,就像南易皇族无能,天眼阁便挑了个可用之人坐上皇位一样。
在他的计划里,周国是第二个,部署已久,时机即将成熟。
启国其实排在第三,但彼时形势所逼,他不得不选择暗中襄助煜王。
总之一个接一个来,等到彻底掌控七大国之后,再一举推出新政。
明面上仍是七大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天眼阁。
既然先祖不让古家人做帝王,那么从今往后一律由天眼阁来决定谁来当皇帝好了,既不违背祖训,又可完成先祖未尽之事。
这个想法听上去多疯狂啊,可长安却说公子比古帝机灵多了。
“皇帝统领国家,咱们统领皇帝,这可比当皇帝有意思多了!”彼时长安如是道。
顾长卿不喜跟人动嘴皮子起冲突,但他也敢说世人不敢说的话,敢做世人不敢做的事。
只可惜他也同古帝一样寿数不长,或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不过古庭君是棵好苗子,他的想法又与顾长卿有些契合,顾长卿对此颇感欣慰,又遗憾这样的人才生长在小小方外谷中,局限了他的眼界。
但没关系,想必藏卷阁内收录的某些惊世骇俗的秘闻足够古庭君长见识了,心境自会有所升华。
顾长卿也挺理解古弘翌的不甘。
但是吧,尽管古弘翌只想施展心中抱负,行事手段也不残暴,却走错了路子。
古弘翌不该企图挑起各国纷争,再以古帝后人这一身份现世,平定战事,最终完成他所谓的“收复古家江山”的美梦。
因为这样做更可能引起另一种反效果——各国群起攻之!
古弘翌的计划终将带领整个古家走向灭亡之路,此乃不可姑息的大罪!
不得不说,古弘泰踢了一脚好球,自己不想干得罪人的事,便将决定权转交给顾长卿,谁让顾长卿的权限比古家族长还大呢?
顾长卿当然无法坐视不理,只好接管此事,对于古庭君所求,他也一并应下。
看在古弘泰主动提供古弘翌罪证、在事发前阻止一场大乱的份上,可以饶古弘翌不死,但终身监.禁却免不了的。
而且,古弘翌还不能死。
方外谷隐世百年,虽说也一直在暗中关注天下局势,可哪怕古家倾全族之力也没那个本事将手伸到各国朝堂之中,何况古弘翌个人?且是在短短十数年!
若说没有大势力在古弘翌背后襄助,顾长卿是万万不信的。
小甲今日是跟着叶颜过来的,闲坐了小半个时辰实在无聊,照例上了屋顶打算掀瓦偷听姑娘同那几人在聊什么,结果被阿紫带来的一名暗卫抓了个正着。
由于两人数年未见,那人一时没认出小甲,只当哪里来的探子,二话不说便出手了。
傻乎乎的小甲也没认出对方是自己人,倒牢牢记着公子曾叮嘱过不可随意伤人,接了几招闪身就跑。
那名暗卫自知不敌,毫不犹豫发出信号召出帮手,五人合力终将小甲擒住,这才看清小甲的模样。
没办法,小甲那身法太快,打斗时压根看不清他的模样。
几人忙给他赔不是,好言好语哄了一通。
闹了这么一出,叶颜他们早走了。
小甲很生气,不过主要是气他们耽误了自己看好戏。
几人又一通赔礼道歉,最后将小甲拉进悠然居后的小竹林,拿出一堆吃食诱哄他说说姑娘与公子的八卦。
叶颜很喜欢看小甲吃东西,所以常常投喂他,把他的嘴巴养刁了,如今哪还瞧得上这些普通吃食,再加上挨了几下,死活不愿开口。
他高兴才说话,不高兴都板着个脸不搭理人。
就这样,无辜的小甲一直被扣留到现在。
利诱不成几人又开始威逼。
“你若再不说,咱们就把你偷听的事儿告诉公子!”
“对,让公子打你屁股!”
“打屁股那都是轻的,像你这种不懂规矩的一般还要罚抄书。”
“搞不好把你赶回营里去养猪!”
营里还真有专门种菜养猪的后勤人员,有学员犯了错,公子倒也真罚过他们去锄地、挑水浇菜、喂猪、打扫猪圈等。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小甲脑袋晕乎乎的,想走走不掉,这么多人又打不过,却不想屈服,双唇紧抿就是不吱声。
直到放风的人来通报:“别闹了,别闹了,公子来了!”
小甲一听公子来了,“哇”一声哭了起来,抹着眼泪控诉:“我要告诉公子去,你们几个合起伙来欺负我……让公子打你们屁股……把你们赶回营里养猪……”
几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小甲好像变聪明了呢!
这要让公子知道还得了,打屁股、养猪倒不至于,但铁定要被丢进悠然居前的月泽里去。
几人又开始轮番劝说小甲别冲动,毕竟是他上房揭瓦在先,大家肯定要一起挨罚的。
小甲这才气呼呼地离去,倒没忘记顺走一堆吃食。
小竹林里的闹剧终于落幕。
马车在悠然居外停下,车夫身手利落跳下地,放好踏脚凳,公子打开门,徐徐走下马车。
“公子。”阿紫迎上来,这回没有蒙面,露出一张英气逼人的脸,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嘴唇纤薄,哪怕笑着也掩不住那股隐藏在眉宇间的锋芒。
只听公子轻轻“嗯”了一声,瞧上去有点儿心不在焉,径直走入悠然居。
茶室里窗门紧闭,竹帘也都放了下来,光线昏暗。
阿紫偏头仔细打量了公子一眼,见他面色有些泛白,顿感忧心:“公子最近可有好转?”
“还好。”公子漫不经心回道,似又怕她多想,多说了一句,“有阿月在,放心。”
阿紫语气淡了些:“那便好。”
也没再多说什么,她性情本就比较清冷,再加上天生一副攻性十足的容貌,哪怕笑起来也常让人误以为她在冷笑或讥笑或皮笑肉不笑,于是更懒得与人交谈了。
一踏入后院,热浪扑面而来,强烈的关照晃得人不由自主眯起眼。
正厅门口一人来回踱着方步,听见动静蓦地顿足,扭头望过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风先是给公子请安,而后看向阿紫略带拘谨地唤了句“阿紫姐姐”。
阿紫眸中难得染上一丝温意,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
屋里的古庭君闻声走出来,拱手行礼:“长卿兄。”又以询问的目光望向阿紫。
阿紫向来不似女子那般欠身行礼或行女子揖礼,而是如男子那般左手于外行揖礼,道:“正是我。”
几人先后进了屋,不消片刻陶老板过来奉上茶点,随即退出去带上了大门。
寒暄完毕,言归正传,阿紫为古庭君讲解起进入藏卷阁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天眼阁的具体情况。
藏卷阁为天眼阁中最机密的核心,一共有六层,里面收录的不只有天下各大人物的卷宗,还有各国诸多宫廷秘史、朝廷官员私密,暗营里所有人员的详细信息,如代号(编号)、身份来历(大多为孤儿)、容貌特征、加入天眼阁的日期、所擅长的知识或技能领域、在何地进行何种任务、对外的身份等等。
可想而知,藏卷阁里所收录的信息如此重要,阁内外必定设下重重机关。
藏卷阁越往上,机密越重大,因此每进入下一层之前必须通过一次考核。
一旦进入藏卷阁,除非通过全部考核,否则不得离开,只能留在里面当守阁人。
不过这个考核没有期限,一次通过不了可申请第二次,直至通过所有考核即可离开,因此从古帝初建暗营到如今的天眼阁,没有通过考核的人数寥寥无几。
不过藏卷阁里也不缺守阁人,那些退位的职掌大多自愿进入藏卷阁当守阁人,除了日常打扫卫生、整理卷宗、带带新人,过得相当清闲,他们可自由出入藏卷阁,还有轮休呢。
天眼阁分多个部门,训练营占地面积最广,在南易国一处深山里,退位的老一辈专门负责教导新人。营地周围同样设有重重机关,还有守卫把守巡逻,没有守卫带路的话阁内弟子无法进出。
营地里训练生活虽然辛苦又枯燥,但好在都是些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倒也不寂寞,老师一般不会去管弟子在非训练时间段说笑打闹,因此天眼阁里的人虽无血缘关系却也亲如一家人,感情非常深厚。
消息部也是个大部门,能胜任这份差事的无一不是记忆力非凡、头脑高度灵活者,负责整理各地暗桩发来的密报,进行收录、分析归类等事项。分析出密报的重要等级,决定有无收录进藏卷阁的价值;分析某件事该交由何地的职掌或大组长处理,只有重大消息才会传到公子手里由他做决定。
并非阁内所有人都可以发消息给公子的,否则他不得忙死。
当然了,消息部收到的也不只有密报,还有兄弟姐妹们发来闲聊的家书。这类普通信件须署名收信人与发信人,只需转交给指定人即可,如若不然公子与姑娘的八卦怎会迅速传播到阁里人尽皆知的地步。
消息部各城都有,再加上天眼阁在各地都有商号,商号与商号之间又多多少少有点生意往来,传递消息十分便捷。
另外还有行政部、生活部、财政部等部门,类别详细简直堪比一个小型国家。
这些部门大多沿用暗营所设,包括训练营里的训练设施、训练方法等也是基于古帝所创进一步改良的。
正如叶颜所猜,古帝的确是一位穿越者,穿越前在军方特种部队当教官,因此他才有突出的军事能力、领导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觉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政府政权稳定、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抢险救灾、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军人最基本的职责与使命。
古帝创立暗营的初衷正是要将其打造成一支具有现代化军事风格的特种部队。
然而天眼阁不同,天眼阁被顾长卿整改得更像间谍组织,更注重挖掘学员的专长——武不成那就学文,实在不行学做生意,学各种技艺,学唱歌跳舞也行,做暗桩的总得有个一技之长以便在外立足,反正最低级别的暗桩只要会掩藏身份、打探消息、传递消息即可;实在文不成武不就头脑又不灵活的,那就留在生活部做勤务员、炊事员那些。
同时天眼阁也更注重经济发展,毕竟如今的天眼阁规模比暗营要大很多,如此庞大的组织缺少银子可运转不下去。
以上这些同古庭君在方外谷内看过的古籍里的记载有很大出入,毕竟这个组织经营了那么多年,历代执印者多多少少都进行过整改。
而顾长卿接管天眼阁后不但大刀阔斧的整改,还废除了很多规矩,譬如学员在非训练期间也不可嬉笑打闹,譬如许多不必要的繁琐礼节,譬如可随时向比自身排名高的人下战帖且对方不得拒绝,譬如一些残酷的刑罚等等。
老一辈的暗营成员说过,顾长卿定是历代执印者中最最平易近人、最最温和的。
以前的暗营简直堪比地狱!历代的执印者则堪比阎罗王!以前营里的老师全是凶神恶煞的牛头马面!
暗营中内部斗争从未停止过,失手打残人那都是轻的,还发生过不少暗算同门的事。
而今的天眼阁同门则亲如一家,空前团结,因此顾长卿也格外受下属敬重爱戴。
等阿紫介绍完天眼阁,古庭君礼貌请离了风、紫二人,将今日所见所闻说了一下,并将心中疑虑对顾长卿一一言明。
顾长卿听了并未作任何解释解释,只说他自有安排,让古庭君安心去南易,无需操心这些。
听上去委实有点敷衍,古庭君哪肯轻易罢休:“事关祖陵以及方外谷的安危,我如何安得了心?当初我只以为你与若华两情相悦终究会在一起,这才答应你让她留下,可她若真嫁给小侯爷,我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族人们也会反对。”
顾长卿只得道:“她不是若华。”
“什么?”
“阿颜恢复了一些记忆,她与若华是一对双生姊妹。”
古庭君双目怔忡,喃喃道:“怎么可能……她……她身上那——”
“那个平安锁不是阿颜的。”顾长卿自然清楚他想说什么,提前给出解释,“若华如今人在兹兰国,我也是前几日才收到的消息。”
“她在兹兰何处?”
顾长卿蹙了蹙眉,“你无需知晓,若华暂时不能回方外谷,待我查清一些事再说。”
见古庭君似仍有疑虑,怕他再生事端,顾长卿心思一转,卖了个关子:“一旦进入藏卷阁,便有览阅天眼阁内部分消息的权限,说不定这其中便有若华的。况且,以若华如今的身份,想必藏卷阁中也录有她的卷宗了。”
“录入卷宗?”
“不错,藏卷阁自二层开始,收录的是各国贵族的资料。”
“贵族……”古庭君拧紧双眉沉思片刻,“也就是说,只要我通过第一层的考核,进入第二层,极可能见到属于若华的个人卷宗?”
顾长卿点点头。
“若我想看叶姑娘的卷宗呢?”古庭君又问。
顾长卿笑笑,倒还真回答他了。
古庭君不再追问若华的事,对顾长卿郑重行了个大礼:“长卿兄,入阁之前,我有一事相求,以族亲的名义,可否?”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亲情绑架的成分,顾长卿反应也不慢,侧身避开这一礼,垂眸望着跪在地上的人。
古庭君不待他发问,径自道:“方外谷中的确有些不轨之徒,这就好比悠然居后的竹林里每年总会出那么几根歹笋,但不至于影响其它竹子的生长。”
顾长卿微有些吃惊,他方才只以为古庭君是为了若华相求,心里原本还有几分失望,“说下去。”他倒想听听古庭君所求为何。
于是古庭君如实道:“我二叔他野心勃勃,这些年来所作所为确实上不了台面,可他不曾威逼过谁,更不曾沾染过一条人命,您断了他的人脉、抄了他的家产都可,还望您饶过我二叔一命。”
顾长卿沉吟片刻,问:“这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意思?我想听实话。”
“是我个人的意思。”
临出谷前,父亲曾叮嘱他,将古弘翌这些年来的罪证统统交给公子,由公子决定发落。
话说古弘翌也真是个人才,别人不相信暗营已解散,可他仗着对暗营的了解,经过数年暗中观察,终是确信,这才放心在外发展自己的势力。后来天眼阁成立了,势力稍一壮大就被古弘翌敏锐地察觉到了,那时他已在准备谋夺族长之位,只当顾家重启了暗营,不得不搁置计划。
可惜古弘翌到底低估了他兄长,忘了昔日意气风发的兄长有多优秀,眼里只看到一个安于现状整日窝在屋里读死书的无能者,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概被兄长了若指掌,亦不知兄长因惦念手足之情才没有揭露他。
可如今方外谷已进入天眼阁的监察视野,古弘翌的异心迟早会被顾长卿察觉到,俗话说狗急跳墙,古弘翌急了会做出何事,古弘泰差不多可以预想到,因此只能在二弟铸下大错之前阻止,以免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按照族规,古弘翌所犯之事当以死刑处之,古弘泰之所以选择将二弟的罪证交给顾长卿,而不是交给族中的执刑长老,一来不想将古弘泰的罪行公之于众,因为一旦将此事摆上台面处理,牵连甚广,谷中必定闹到人心惶惶,事态发展难以预料;二来有他的一点私心,推出一个罪魁祸首,或可保全其他族人,毕竟其他人只是受到古弘翌蛊惑听其吩咐罢了,只需抽掉古弘翌这个主心骨,这个因利益结合起来的势力自然也就分崩离析了,想来顾长卿不至于大义灭亲到将古弘翌的一众党羽尽数铲除。
古庭君知他父亲心中所想,时至今日仍不忍亲手揭露古弘翌的罪行,但又无法姑息,只得将此事全权交由顾长卿处理。
因此他斗胆作主,以族亲之名,望顾长卿免去古弘翌死罪,好全了他父亲的良苦用心。
古庭君虽不赞同二叔的所作所为,却认为二叔罪不至死。
规矩无情,人却有情。
何况这规矩只是一人定下的。
以先祖当时的心境,认为不掺与权势之争便是对后人最好的保护,可那只是先祖一人的想法,古庭君心底是不认可的。
这与先祖说的“人人都该有追求自主生活方式的权利”也截然相悖。
既然人人都该有追求理想的权利、该有选择以何种方式生活的权利,那又为何定下条条框框的规矩来约束后代?
从古至今,古家有此想法的人其实不少,也曾有人如古庭君这般当面提出来的,可占比终究太少,被族规一打压,那些声音就消失了。
再加上外有暗营这一震慑在,谁也不敢有违抗之举。
古弘翌是个例外,也算是顾家当年解散暗营误打误撞造成的弊端。
顾长卿听了古庭君一番话,对这个人的了解又进一层,反倒愈发欣赏古庭君了。
古家人大多认可古帝定下的规矩,依命行事,不守规矩者一律被视为异类,视为不忠不孝不义。
可古帝再强大也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即便是神,也可能犯错不是?先辈做了错误的决定,凭什么后人想纠正就要被指责成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就要被按上背叛家族的罪名处以极刑?
古帝一统天下后不就颁布了一系列新法,为的正是纠正错误的陈规,实现“人权平等”的理念。
抱守陈规等于固步自封,永远无法前进,推陈革新才是明智的选择,何况是错误的规矩。
古帝年轻时何等的英勇无畏,敢说天下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这是何等的气魄!
结果临终却勒令后人不可学他,岂不等同于承认他当初的所作所为全是错的?
可顾长卿从不认为古帝是知错了,古帝或许别有用心,否则为何留下一道古家人每逢乱世出山择一明主助其平定战事的遗命。
古帝始终放不下天下苍生。
而暗营虽有平定战乱之能,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帝王。
古帝当年就是个好皇帝,只可惜他被七大家族联手暗算,精心培养的继承人也先他而去,心灰意冷之下,潦草认输。
可古帝不该认输的,就像他始终没有放弃天下苍生一样。他早该带领暗营杀回皇城,灭掉那七大家族,收复江山,只不过是重走一遍老路而已,他怎么就没了勇气呢?
古家后人大概也难以理解吧,于是将古帝的失败归结于他那时伤势过重,自知时日无多,终是看开了。
古家后人大概也不甘心的吧,因此有古庭君这样敢说的,也有古弘翌这样敢做的。
顾长卿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他在顾家也算个“异类”,他认为帝王之位理当如天眼阁选拔执印者一样,能者居之。
皇位为何非皇族中人不可?皇位为何非嫡长子继承不可?否则就名不正言不顺,受世人指责唾骂?
谁规定的?还不是那些贵族自个儿定的!
可惜世人匍匐在强权之下太久,早已直不起脊梁骨;也被贵族摆布太久,早已没了清醒的认知。
那些贵族甚至抹去了一些真相,比如古帝并非出自任何贵族。
否则古帝一统天下后为何想要推翻贵族统治,不就是想还天下百姓真正的自由吗?
古帝虽失败了,但他并非没有重新开始的能力,只因他唯一认可的继承人没了,彼时无人可接下他的重担,毕竟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难,而他所剩寿数已不足以支撑到重新培养出一个继承人。
不过好在他还有后人在。
然而这些后人鲜少有真正明白古帝用心的,无论选择隐居亦或辅佐君王治世,皆不是古帝想看到的。
若连打破他一人所定之规矩的勇气都没有,更遑论去推翻贵族旧弊?
暗营维存近百年,一朝解散如同未曾存在一般,乱世依旧会重启,这是为何?
可笑古家人努力近百年,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作为!
因为这个世道依旧是百年前那个世道,世人依旧如百年前的世人。
当然了,以上都是顾长卿的个人感悟,古帝心中所想从未道与任何人听,自然也就无人知晓。
顾长卿曾想过推翻这个世道,重新制订规则,就像南易皇族无能,天眼阁便挑了个可用之人坐上皇位一样。
在他的计划里,周国是第二个,部署已久,时机即将成熟。
启国其实排在第三,但彼时形势所逼,他不得不选择暗中襄助煜王。
总之一个接一个来,等到彻底掌控七大国之后,再一举推出新政。
明面上仍是七大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天眼阁。
既然先祖不让古家人做帝王,那么从今往后一律由天眼阁来决定谁来当皇帝好了,既不违背祖训,又可完成先祖未尽之事。
这个想法听上去多疯狂啊,可长安却说公子比古帝机灵多了。
“皇帝统领国家,咱们统领皇帝,这可比当皇帝有意思多了!”彼时长安如是道。
顾长卿不喜跟人动嘴皮子起冲突,但他也敢说世人不敢说的话,敢做世人不敢做的事。
只可惜他也同古帝一样寿数不长,或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不过古庭君是棵好苗子,他的想法又与顾长卿有些契合,顾长卿对此颇感欣慰,又遗憾这样的人才生长在小小方外谷中,局限了他的眼界。
但没关系,想必藏卷阁内收录的某些惊世骇俗的秘闻足够古庭君长见识了,心境自会有所升华。
顾长卿也挺理解古弘翌的不甘。
但是吧,尽管古弘翌只想施展心中抱负,行事手段也不残暴,却走错了路子。
古弘翌不该企图挑起各国纷争,再以古帝后人这一身份现世,平定战事,最终完成他所谓的“收复古家江山”的美梦。
因为这样做更可能引起另一种反效果——各国群起攻之!
古弘翌的计划终将带领整个古家走向灭亡之路,此乃不可姑息的大罪!
不得不说,古弘泰踢了一脚好球,自己不想干得罪人的事,便将决定权转交给顾长卿,谁让顾长卿的权限比古家族长还大呢?
顾长卿当然无法坐视不理,只好接管此事,对于古庭君所求,他也一并应下。
看在古弘泰主动提供古弘翌罪证、在事发前阻止一场大乱的份上,可以饶古弘翌不死,但终身监.禁却免不了的。
而且,古弘翌还不能死。
方外谷隐世百年,虽说也一直在暗中关注天下局势,可哪怕古家倾全族之力也没那个本事将手伸到各国朝堂之中,何况古弘翌个人?且是在短短十数年!
若说没有大势力在古弘翌背后襄助,顾长卿是万万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