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传说这一日鬼门大开,地府里的鬼魂可暂时回到阳间,与亲人一聚。
祭典从傍晚开始举行,地点在叶家宗祠里,叶家人齐整整跪在几排先人牌位前,双手合十态度虔诚,身子挺直跪姿标准。
还有一部分人跪在祠堂外面,如妾室所生的子女,妾室则连参加祭典的资格都没有。
主持祭典的明释法师是从太清寺请来的,念了长长一篇祭文,总结起来差不离也就两个意思:一愿先人安息,二愿先人庇佑后人。
听完祭文,众人集体行跪拜礼。
接下来按辈分轮流敬香,敬香的礼仪叶颜倒用心学了,以免在众目睽睽下丢人现眼。
敬香礼毕还需听几个僧人诵经。
饶是有跪垫,连续跪一个时辰下来也有些吃不消,叶颜眼珠子转了一圈,见周围人个个双目紧闭聚精会神,于是悄咪咪地在裙摆下抻了抻腿。
这场祭典一共耗时两个时辰,也就跪了近乎两个时辰,所幸听和尚诵经时无需时刻保持直挺的跪姿,可以小幅度活动一下身体,或出去喝个水、如个厕。
临结束时明释法师烧了一篇不知谁抄写的什么经——叶颜昏昏欲睡完全没听进去,若非跪在她旁边的堂兄叶朝昙时不时推她一把,估计早睡过去了——只见释明法师接过一名僧人呈上的瓷瓶,将瓷瓶中的不明液体倒入灰烬中,摇晃几下。
叶颜顿时小脸煞白,小声问身边她觉得有点面熟但又记不住名字的仁兄:“这玩意儿该不会是拿来分给我们喝的吧?”
叶朝昙拼命忍住笑意,同样压低声音解释:“堂妹说笑了,此乃赐福所用,可不能喝。”
原来所谓“赐福”是以天竺叶沾上无根水与经文灰烬的混合液,在人手心里(男左女右)轻点一下,据说可驱凶避邪,保人安康。
祭典结束回到汀兰院,叶颜匆匆洗了个战斗澡,倒头就睡,兴许太累了,竟一夜无梦。
天未亮又被绿俏喊起来,今日要去城外先人墓前祭祀先祖。
祭祖之前还要去土地庙给土地公公献供,而后才前往墓园。
又是一套繁琐冗长的流程:为守墓神献供、烧纸钱,为先人献供、烧纸钱包、敬香跪拜磕头……给附近游荡的孤魂野鬼撒纸钱……
把叶颜一个现代人折腾得够呛。
这还没完,下午又去宗祠里跪听僧人诵经两个时辰;吃过晚饭全家人集体去河边放灯。
据说游荡在人间的孤魂野鬼可搭载这些河灯顺利进入鬼门转世投胎,免得留在人间作乱。
无数河灯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蜿蜒的火龙,场面颇为壮观。
放过河灯,意味着这个中元节终于过完了。
然而接下来几天,叶颜依旧过得跟上班打卡似的,每日一大早被孟瑾年叫起来,接她去侯府跟着教习嬷嬷学宫廷礼仪。
若只是学礼仪也就罢了,关键孟瑾年那厮总借机揩油,打着纠正她姿态的名义摸一下她的手、偷亲她一下……太无耻了!
教习嬷嬷都不好意思瞧他俩。
期间孟瑾年还三番五次叫停,说叶小姐累了需要歇息片刻,实则将她拉到屋里玩亲亲抱抱举高高。
责怪他吧,他还振振有词:“顾长卿可以当街抱你,凭什么我这个未婚夫抱一下都不让?”
任她如何解释,他总摆出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无赖嘴脸。
还别说,一连几日下来她竟也习惯多了,起码能做到面不改色。
真是见鬼了,她好歹是个见识过某种“动作电影”的现代人外加曾观摩过男性身体的法医学学生,偏偏在孟瑾年面前总不由自主害臊,尤其无法适应他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公然“秀恩爱”的可耻行径,恨不能学顾长卿来一句“男女授受不亲”!
这日照旧在侯府吃的晚饭,孟瑾年照旧挽留一番,叶颜照旧拒绝。
叶夫人也学精了,等到差不多时辰便差人催景行去侯府接叶颜——叶夫人无意间瞧出来的,小侯爷私底下有点怵景行这位“大舅哥”,听上去十分不可思议,但看起来确有其事。
叶府的马车已在信远侯府大门外等候多时,车夫见小侯爷拉着姑娘的手走出来,连连咳嗽,直到小侯爷依依不舍松开手。
小侯爷照旧嘲讽几句:“这位小兄弟,你一连咳了几日也不见好转,不知这咳疾是否传染,要不还是让你家公子换个人来吧?”
这位小兄弟照旧对小侯爷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只笑着对叶颜道:“姑娘请上马车,当心脚下。”
景行照旧站在一旁看会儿热闹,随即跃上马车,丢给孟瑾年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
孟瑾年挥着手依依不舍目送心上人离去,旋即沉下了脸。
也不知顾长卿如何办到的,近几日叶府增添了一大批护卫、家仆,全是天眼阁的人,害得叶颜眼皮子直跳,总感觉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问天眼阁的小哥哥,他们只让她今后别同陌生人接触,如有任何需要也别找叶府的人,找他们即可,尤其是入口的东西。
问景行可猜到顾长卿的用意,景行让她乖乖听话,切不可私自外出,还说她带回来的那位陈娘子十分可疑,最好找个由头将人打发走。
华阳初到汀兰院,景行便开始留意她了,凭他敏锐的观察力自然不难发现异样。
穷苦人如何分辨出各种名贵茶叶,如何知晓何种茶叶配何种茶具;穷苦人为何连生个火都不会,连煮个饭放多少水都要问?
如此明显的疑点,叶颜岂会瞧不出问题,事实上打从见到“翠花”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怀疑对方的身份来历。
可叶颜留下“翠花”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翠花”虽拖欠人房租,但她一直在努力尝试还债,找工作、立借据、以劳动力抵债,她所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只可惜没有成效;有人帮她还债,还给她金叶子,可她谢绝了,反而主动提出立拮据、以劳动力抵债。
当然了,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叶颜放松警惕,最主要的是——天眼阁的人居然从始至终没有提醒过她一句!
这在她看来比“翠花”的身份来历更可疑,毕竟顾长卿连景行都信不过,又怎么可能放任一个疑点重重的人留在汀兰院里?
除非顾长卿认为“翠花”对她造不成威胁。
回到叶府,景行将叶颜送到汀兰院门口,目送她进去后才回自己屋。
今晚他的屋里来了位不速之客,歪着身子站在桌前,手举一幅画凑近烛光端详着。
听到他的脚步声头也不抬道:“画功尚可,可惜神韵差之千里。”
景行微眯了眯眼,眸中掠过一抹杀意,冷冷开口:“滚!”
那人毫不在意,仔细收起画,缓步走到景行面前,躬身双手奉上,笑得那叫一个慈眉善目:“公子仍不愿随属下回去么?”殿下不准人称呼他为“殿下”,他只好从善如流改唤“公子”了。
倘若孟瑾年在此,定然认得此人,正是他农庄里的齐管事!
齐管事名叫有道,不过并非真实姓名,他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来自何处、父母是谁。
他的代号为“孤刃”,来到齐云已有二十余载,最初的任务是监视孟玄武的一举一动,以及寻找两样十分重要的物件。
他如普通人一般过日子,从不动用武艺,为免引人怀疑,还娶了个农妇,养育儿女。
孟玄武自禁足农庄不曾有任何异常举动,齐有道也一直没找到主子想要的东西,他甚至无法确定那两样东西到底被孟玄武藏在这农庄里还是别的地方。
孟玄武死后,主子并未召他回去,让他继续留在齐云打探消息。
后来,主子差人送来一幅画像,让他找寻画中人,一旦发现立即带回去。
没多久,人找到了,也顺利抓住送回去了。
然而数月前,齐有道偶然发现小侯爷的未婚妻竟是主子之前让他寻找的画中人!
不错,早在叶颜去农庄之前,齐有道便已盯上了她。
经过多日暗中观察,齐有道发现叶小姐住的汀兰院内外埋伏着不少暗卫,不过他只以为这些暗卫是小侯爷派来保护叶小姐的;又发现一件既荒诞又有趣的事,叶小姐在私底下竟称呼她身边的贴身护卫为“兄长”,就连小侯爷对那护卫的态度也明显与众不同。
因着好奇,齐有道派人去查了景行的底细,又近距离细细观察了景行一番,想看看此人与叶小姐的容貌是否相似,到底是不是一对兄妹。
这一看之下简直惊到无以加复。
太像了,这青年人与圣上年轻时太像了!无论哪位皇子的容貌都不及此人肖似圣上!!!
齐有道心下惊疑,拿到景行的详细资料后赶紧发了封密信向主子汇报此事。
打死他都想不到,叶小姐的护卫竟当真是位皇子!
然而他更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不愿做皇子!任他好说歹说,殿下怎么也不肯随他回去。
齐有道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殿下之所以不愿回去,极可能是因为舍不得叶小姐。
依他之见,既然殿下如此珍视叶小姐,不如索性以叶小姐性命来要挟殿下回去。
但主子不允许他们动叶小姐,只派人传话过来:只要景行肯回去,即刻保他坐上皇位,还可以帮他得到想要的女人。
可景行却把传话那人杀了,只丢下一句“谁若再提‘殿下’二字,我便亲手送他去见阎王”。
下手如此狠辣果决,令人胆寒。
齐有道却对此颇感欣慰,毕竟在人吃人的皇宫里,手段不够狠、心肠不够冷的人通常短命。
只不过任务迟迟无法完成,主子的耐心已所剩无多,齐有道只得冒险过来劝一劝。
“公子啊,难道您甘心将所爱之人拱手让给孟瑾年?只要您肯随属下回去,一旦登上皇位,区区小侯爷在九五之尊面前何足挂齿?”
“赶紧滚!”景行丝毫不为所动,拉开房门,不耐烦地下逐客令。
哪知他话音刚落,一蒙面红衣女子自屋檐翩然落下,那姿态犹如青楼里挽留恩客的花娘:“来都来了,别急着走啊。”
女子挥袖间香气扑面而来,二人察觉到异常再掩口鼻为时已晚,只觉浑身发软,难以站立。
“小女子自知不敌二位,无奈出此下策,得罪了,”女子望向景行莞尔一笑,“太子殿下。”
听到这个称呼,心理素质一贯良好的景行不由怔住了。
“你是何人?”齐有道也是惊骇不已,一手撑住桌子勉强维持站姿,有气无力地问。
对方已然中招,红袖无所顾忌,又因蒙着脸,登时原态毕露,冷哼一声,语气十分倨傲:“你还不配知道本姑奶奶的名号。”
齐有道:“……”
“奉劝你老实点,别妄想寻死,否则……”她刻意拉长语调,忽而伸出纤纤玉手捏住景行的脖子,“姑奶奶扭断你家殿下的脖子!”
“姑奶奶!”齐有道“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求您高抬贵手,万事好商量!”
“姑奶奶”相当满意,冲门外招呼一句:“下来把人带回去。”
屋顶上又跃下几人,手脚麻利地将齐有道捆了个结结实实,开始在他身上仔细搜查起来。
搜查完毕扛起人走了。
在这期间红袖已将景行扶到床边坐下,这会儿又客气起来:“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景兄弟见谅。”称呼也变了,代表天眼阁无意与景行交恶。
见景行似乎并无开口的打算,红袖又道:“我家公子说他近日下午都会去和笙楼,景兄弟若有空不妨过去一叙。”
景行不置可否,面上虽不显,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任务完成,红袖该回去复命了,临走前在床头点燃一支香,解释到:“此为解药,不出一盏茶你便可行动自如,否则需等上十二个时辰。”
“等等——”景行在红袖走到门口之际叫住了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红袖转身望着景行,静候他开口。
良久,景行踌躇着问:“你方才叫我……”他宁愿这女子只是为了威胁齐有道就范而诈他的,可从齐有道毫不犹豫就范的态度来看,整件事似乎同他一直以来的推测有很大出入。
“景行兄弟?”红袖疑惑,再看景行那脸色,她恍然,“哦…太子殿下?”她点点头,“您若有任何疑问可去和笙楼,不收钱的。”
祭典从傍晚开始举行,地点在叶家宗祠里,叶家人齐整整跪在几排先人牌位前,双手合十态度虔诚,身子挺直跪姿标准。
还有一部分人跪在祠堂外面,如妾室所生的子女,妾室则连参加祭典的资格都没有。
主持祭典的明释法师是从太清寺请来的,念了长长一篇祭文,总结起来差不离也就两个意思:一愿先人安息,二愿先人庇佑后人。
听完祭文,众人集体行跪拜礼。
接下来按辈分轮流敬香,敬香的礼仪叶颜倒用心学了,以免在众目睽睽下丢人现眼。
敬香礼毕还需听几个僧人诵经。
饶是有跪垫,连续跪一个时辰下来也有些吃不消,叶颜眼珠子转了一圈,见周围人个个双目紧闭聚精会神,于是悄咪咪地在裙摆下抻了抻腿。
这场祭典一共耗时两个时辰,也就跪了近乎两个时辰,所幸听和尚诵经时无需时刻保持直挺的跪姿,可以小幅度活动一下身体,或出去喝个水、如个厕。
临结束时明释法师烧了一篇不知谁抄写的什么经——叶颜昏昏欲睡完全没听进去,若非跪在她旁边的堂兄叶朝昙时不时推她一把,估计早睡过去了——只见释明法师接过一名僧人呈上的瓷瓶,将瓷瓶中的不明液体倒入灰烬中,摇晃几下。
叶颜顿时小脸煞白,小声问身边她觉得有点面熟但又记不住名字的仁兄:“这玩意儿该不会是拿来分给我们喝的吧?”
叶朝昙拼命忍住笑意,同样压低声音解释:“堂妹说笑了,此乃赐福所用,可不能喝。”
原来所谓“赐福”是以天竺叶沾上无根水与经文灰烬的混合液,在人手心里(男左女右)轻点一下,据说可驱凶避邪,保人安康。
祭典结束回到汀兰院,叶颜匆匆洗了个战斗澡,倒头就睡,兴许太累了,竟一夜无梦。
天未亮又被绿俏喊起来,今日要去城外先人墓前祭祀先祖。
祭祖之前还要去土地庙给土地公公献供,而后才前往墓园。
又是一套繁琐冗长的流程:为守墓神献供、烧纸钱,为先人献供、烧纸钱包、敬香跪拜磕头……给附近游荡的孤魂野鬼撒纸钱……
把叶颜一个现代人折腾得够呛。
这还没完,下午又去宗祠里跪听僧人诵经两个时辰;吃过晚饭全家人集体去河边放灯。
据说游荡在人间的孤魂野鬼可搭载这些河灯顺利进入鬼门转世投胎,免得留在人间作乱。
无数河灯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蜿蜒的火龙,场面颇为壮观。
放过河灯,意味着这个中元节终于过完了。
然而接下来几天,叶颜依旧过得跟上班打卡似的,每日一大早被孟瑾年叫起来,接她去侯府跟着教习嬷嬷学宫廷礼仪。
若只是学礼仪也就罢了,关键孟瑾年那厮总借机揩油,打着纠正她姿态的名义摸一下她的手、偷亲她一下……太无耻了!
教习嬷嬷都不好意思瞧他俩。
期间孟瑾年还三番五次叫停,说叶小姐累了需要歇息片刻,实则将她拉到屋里玩亲亲抱抱举高高。
责怪他吧,他还振振有词:“顾长卿可以当街抱你,凭什么我这个未婚夫抱一下都不让?”
任她如何解释,他总摆出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无赖嘴脸。
还别说,一连几日下来她竟也习惯多了,起码能做到面不改色。
真是见鬼了,她好歹是个见识过某种“动作电影”的现代人外加曾观摩过男性身体的法医学学生,偏偏在孟瑾年面前总不由自主害臊,尤其无法适应他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公然“秀恩爱”的可耻行径,恨不能学顾长卿来一句“男女授受不亲”!
这日照旧在侯府吃的晚饭,孟瑾年照旧挽留一番,叶颜照旧拒绝。
叶夫人也学精了,等到差不多时辰便差人催景行去侯府接叶颜——叶夫人无意间瞧出来的,小侯爷私底下有点怵景行这位“大舅哥”,听上去十分不可思议,但看起来确有其事。
叶府的马车已在信远侯府大门外等候多时,车夫见小侯爷拉着姑娘的手走出来,连连咳嗽,直到小侯爷依依不舍松开手。
小侯爷照旧嘲讽几句:“这位小兄弟,你一连咳了几日也不见好转,不知这咳疾是否传染,要不还是让你家公子换个人来吧?”
这位小兄弟照旧对小侯爷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只笑着对叶颜道:“姑娘请上马车,当心脚下。”
景行照旧站在一旁看会儿热闹,随即跃上马车,丢给孟瑾年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
孟瑾年挥着手依依不舍目送心上人离去,旋即沉下了脸。
也不知顾长卿如何办到的,近几日叶府增添了一大批护卫、家仆,全是天眼阁的人,害得叶颜眼皮子直跳,总感觉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问天眼阁的小哥哥,他们只让她今后别同陌生人接触,如有任何需要也别找叶府的人,找他们即可,尤其是入口的东西。
问景行可猜到顾长卿的用意,景行让她乖乖听话,切不可私自外出,还说她带回来的那位陈娘子十分可疑,最好找个由头将人打发走。
华阳初到汀兰院,景行便开始留意她了,凭他敏锐的观察力自然不难发现异样。
穷苦人如何分辨出各种名贵茶叶,如何知晓何种茶叶配何种茶具;穷苦人为何连生个火都不会,连煮个饭放多少水都要问?
如此明显的疑点,叶颜岂会瞧不出问题,事实上打从见到“翠花”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怀疑对方的身份来历。
可叶颜留下“翠花”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翠花”虽拖欠人房租,但她一直在努力尝试还债,找工作、立借据、以劳动力抵债,她所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只可惜没有成效;有人帮她还债,还给她金叶子,可她谢绝了,反而主动提出立拮据、以劳动力抵债。
当然了,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叶颜放松警惕,最主要的是——天眼阁的人居然从始至终没有提醒过她一句!
这在她看来比“翠花”的身份来历更可疑,毕竟顾长卿连景行都信不过,又怎么可能放任一个疑点重重的人留在汀兰院里?
除非顾长卿认为“翠花”对她造不成威胁。
回到叶府,景行将叶颜送到汀兰院门口,目送她进去后才回自己屋。
今晚他的屋里来了位不速之客,歪着身子站在桌前,手举一幅画凑近烛光端详着。
听到他的脚步声头也不抬道:“画功尚可,可惜神韵差之千里。”
景行微眯了眯眼,眸中掠过一抹杀意,冷冷开口:“滚!”
那人毫不在意,仔细收起画,缓步走到景行面前,躬身双手奉上,笑得那叫一个慈眉善目:“公子仍不愿随属下回去么?”殿下不准人称呼他为“殿下”,他只好从善如流改唤“公子”了。
倘若孟瑾年在此,定然认得此人,正是他农庄里的齐管事!
齐管事名叫有道,不过并非真实姓名,他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来自何处、父母是谁。
他的代号为“孤刃”,来到齐云已有二十余载,最初的任务是监视孟玄武的一举一动,以及寻找两样十分重要的物件。
他如普通人一般过日子,从不动用武艺,为免引人怀疑,还娶了个农妇,养育儿女。
孟玄武自禁足农庄不曾有任何异常举动,齐有道也一直没找到主子想要的东西,他甚至无法确定那两样东西到底被孟玄武藏在这农庄里还是别的地方。
孟玄武死后,主子并未召他回去,让他继续留在齐云打探消息。
后来,主子差人送来一幅画像,让他找寻画中人,一旦发现立即带回去。
没多久,人找到了,也顺利抓住送回去了。
然而数月前,齐有道偶然发现小侯爷的未婚妻竟是主子之前让他寻找的画中人!
不错,早在叶颜去农庄之前,齐有道便已盯上了她。
经过多日暗中观察,齐有道发现叶小姐住的汀兰院内外埋伏着不少暗卫,不过他只以为这些暗卫是小侯爷派来保护叶小姐的;又发现一件既荒诞又有趣的事,叶小姐在私底下竟称呼她身边的贴身护卫为“兄长”,就连小侯爷对那护卫的态度也明显与众不同。
因着好奇,齐有道派人去查了景行的底细,又近距离细细观察了景行一番,想看看此人与叶小姐的容貌是否相似,到底是不是一对兄妹。
这一看之下简直惊到无以加复。
太像了,这青年人与圣上年轻时太像了!无论哪位皇子的容貌都不及此人肖似圣上!!!
齐有道心下惊疑,拿到景行的详细资料后赶紧发了封密信向主子汇报此事。
打死他都想不到,叶小姐的护卫竟当真是位皇子!
然而他更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不愿做皇子!任他好说歹说,殿下怎么也不肯随他回去。
齐有道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殿下之所以不愿回去,极可能是因为舍不得叶小姐。
依他之见,既然殿下如此珍视叶小姐,不如索性以叶小姐性命来要挟殿下回去。
但主子不允许他们动叶小姐,只派人传话过来:只要景行肯回去,即刻保他坐上皇位,还可以帮他得到想要的女人。
可景行却把传话那人杀了,只丢下一句“谁若再提‘殿下’二字,我便亲手送他去见阎王”。
下手如此狠辣果决,令人胆寒。
齐有道却对此颇感欣慰,毕竟在人吃人的皇宫里,手段不够狠、心肠不够冷的人通常短命。
只不过任务迟迟无法完成,主子的耐心已所剩无多,齐有道只得冒险过来劝一劝。
“公子啊,难道您甘心将所爱之人拱手让给孟瑾年?只要您肯随属下回去,一旦登上皇位,区区小侯爷在九五之尊面前何足挂齿?”
“赶紧滚!”景行丝毫不为所动,拉开房门,不耐烦地下逐客令。
哪知他话音刚落,一蒙面红衣女子自屋檐翩然落下,那姿态犹如青楼里挽留恩客的花娘:“来都来了,别急着走啊。”
女子挥袖间香气扑面而来,二人察觉到异常再掩口鼻为时已晚,只觉浑身发软,难以站立。
“小女子自知不敌二位,无奈出此下策,得罪了,”女子望向景行莞尔一笑,“太子殿下。”
听到这个称呼,心理素质一贯良好的景行不由怔住了。
“你是何人?”齐有道也是惊骇不已,一手撑住桌子勉强维持站姿,有气无力地问。
对方已然中招,红袖无所顾忌,又因蒙着脸,登时原态毕露,冷哼一声,语气十分倨傲:“你还不配知道本姑奶奶的名号。”
齐有道:“……”
“奉劝你老实点,别妄想寻死,否则……”她刻意拉长语调,忽而伸出纤纤玉手捏住景行的脖子,“姑奶奶扭断你家殿下的脖子!”
“姑奶奶!”齐有道“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求您高抬贵手,万事好商量!”
“姑奶奶”相当满意,冲门外招呼一句:“下来把人带回去。”
屋顶上又跃下几人,手脚麻利地将齐有道捆了个结结实实,开始在他身上仔细搜查起来。
搜查完毕扛起人走了。
在这期间红袖已将景行扶到床边坐下,这会儿又客气起来:“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景兄弟见谅。”称呼也变了,代表天眼阁无意与景行交恶。
见景行似乎并无开口的打算,红袖又道:“我家公子说他近日下午都会去和笙楼,景兄弟若有空不妨过去一叙。”
景行不置可否,面上虽不显,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任务完成,红袖该回去复命了,临走前在床头点燃一支香,解释到:“此为解药,不出一盏茶你便可行动自如,否则需等上十二个时辰。”
“等等——”景行在红袖走到门口之际叫住了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红袖转身望着景行,静候他开口。
良久,景行踌躇着问:“你方才叫我……”他宁愿这女子只是为了威胁齐有道就范而诈他的,可从齐有道毫不犹豫就范的态度来看,整件事似乎同他一直以来的推测有很大出入。
“景行兄弟?”红袖疑惑,再看景行那脸色,她恍然,“哦…太子殿下?”她点点头,“您若有任何疑问可去和笙楼,不收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