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除了呼吸声再无回应,他的呼吸很微弱,像一阵低过一阵的浅风,风临小心地后退一点去看他,细观之下,惊觉他整个人都褪了色。
他面容白得近乎透明,唇色淡去大半,仿佛两瓣褪色的浅樱花,通身白无血色,衣袍落色,整个人似水洗过的美人画,又仿佛将碎的雪瓷器,层层叠叠的包扎,是将他粘合的胶纸。
风临伸手轻触他面容,碰他时都怕他碎了,动作轻至极点。
她哽声问:“徽仪,愿不愿意醒一醒?”
眼前人静默依旧,双目合闭,在雪淡的肤色下,眉睫愈衬得黑浓,长睫于眼下投落暗影,风临无声看着,发现了他掩于沉默中的一抹憔悴色。
风临哽咽低头,抬指轻拂过他脖颈上已结痂的伤痕,低头去看他的手。她将他小心地放倚至车座,半蹲下来,轻拉起他的袖口,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悄悄向袖里去看。
两只被污脏白布裹的手,就这么闯进她视线。即使做了心理准备,当看到这两只渗血发肿的手时,风临还是崩溃了。
她用尽全力抿唇,也不能止住双唇的颤抖,眼前一阵阵昏暗,晃动的视野满是那双伤痕累累的手。
她捧起他的双手,眼泪忍不住往下掉。
这是子徽仪的手吗?
她从七岁起就识得他那双手,见他抄经,见他抄书,见他用那双手行礼,绘画,翻花绳,为她拿伞拿扇,在夏日的夜下给她剥荔枝。那是一双天下最好看的手,十指修长,冰骨清灵,皙白如玉。指尖微粉若花,剥荔枝时,都分不清荔枝与手谁更润莹剔透,执玉杯时,连玉都不如他的长指皎白。
可现在看看眼前,这被污布缠绕、满是陈血的十指,她要怎么接受这是子徽仪的手!
心脏传来的阵阵疼痛使呼吸都艰难,风临悲痛难捱,颤捧他的指尖,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风临缓慢起身,伸指抚理他额前乌发,哽咽道:“我会把你养好的。”
一滴眼泪落到子徽仪脸颊,缓慢淌下。风临怕水碰到他伤口,飞快伸手擦去,可不知怎的,擦去一滴,又有一滴落在他面上,风临用手继续擦,越擦越多,越擦越多。
到最后,泪像雨点一样落在他脸上。风临受惊似的后退一步,在情绪即将失控之前,踉跄退出车厢。
她轻跳下车,装作无事绕车查看,弯腰去检查车辕、车轮。宁歆此时带人追来唤她,风临应了声,抬手指了下车说:“车辕断了,这车用不了了。”
宁歆见她神情有异,忙令旁人在周围止步警戒,自己独个跑来,“殿下怎么了?”
风临摇摇头,强稳声音说:“一会儿派人去近处州府寻辆车来。”
宁歆见她双手隐隐颤抖,眼角更是殷红,不由担心拉住她:“殿下……云逸!”
风临被她拉住,泪倏然砸落,转过身来,忽地抓住宁歆成串掉下眼泪。宁歆慌神,赶忙上前一步挡住,手忙脚乱去擦她的脸。
泪水成串掉下,渐如决堤之水,风临身躯因忍耐而颤抖,肩不停起伏,她低下头,忽再也支撑不住,抓着宁歆衣服,失声痛哭:“我还是来晚了!”
宁歆听着风临的哭声,眼眶也红了起来,使劲搂住她,用身躯挡下她所有的眼泪。
后方赶来的众人看不到她的身影,只能听到风临满浸痛意的悲鸣,如凄号之雁,盘旋回荡于林木之间。
-
不久后,赶来的二十来个明州士兵和城门吏被徐雪棠拦下,她们收到了风临的命令,与东宫属官一道折返回明州城,去知会官署,准备马车与囚车。
而在另一端,赶路一夜的魏冲、慕归雨等人,也终于在梦麟西外官道碰见留守的亲兵。裴怀南等人亦留在此处。
裴怀南看到慕归雨时并不意外,仰头笑道:“哦哟,倷来哉。”
“就知道你坐不住。”
慕归雨上下打量她,道:“你倒坐得住。”
裴怀南一笑:“我不坐不行啊,被人捆起来了。”
慕归雨没接茬,淡问:“殿下呢?公子——”
闻人言卿此时也走来急问:“人找到了么?”
裴怀南噙笑在她们二人脸上看了一圈,复看向身旁的士兵,沉声道:“你们若是来找殿下,殿下在东边。若是来寻人,那么你们来晚了,相府那位公子已经找到了。”
她扬起下巴对旁侧一位骑兵点了点,“刚刚到的消息。”
慕归雨没多说什么,只道:“人寻到就好。”后询问士兵风临来时有没有备马车,得知没有后,便命心腹玄棋往梦麟去,行止淡定。
倒是一旁的闻人言卿听后先是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凝眉消沉,重重叹了一声。
魏冲不知该为这消息喜还是忧,她昨夜略听殿下近来事后,便觉自己闯了大祸,这才不顾伤情奔驰而来,现下听见人找到,心也没放下,忙唤来士官询问详情,准备去寻风临。
她们让那位传信的骑兵引路,如此一路无休赶去,抵达风临所在野林时,已是近一个时辰后。她四周由宁歆与张通鉴的人围着,相隔一段距离,只远远的见她人影,与一辆小马车。
等魏冲、慕归雨、闻人言卿三人得允近前时,风临正倚在马车旁的树上,头抵在树干,眼睛望着面前的车。她面上没什么表情,眼眶却留存着明显的红,像座残留泪痕的木像。
跟随而来的张通鉴见到此情此景,当场愣住。难怪那宁家女不许别人近前……
张通鉴很震惊。她想象过太多次风临找到子徽仪会是什么样子,却都没有想到风临会哭。
她见过风临流血,断骨,见过她因伤痛到半夜在床上疯一样抓得指甲崩裂,都没有见过她的眼泪。
同为北军出身,魏冲的震惊丝毫不逊张通鉴。她瞪大眼睛看向风临发红的眼角,一股复杂情绪混着伤心涌来,像粗砺的石子剌过心口。
她的泪太私密,太滚烫,惊诧了下属的眼,也灼伤了那个理智得近乎冷酷的臣子。
但没容她们打量多久,风临便开口了:“你们怎么会来?”
说完,她眼睛在慕归雨、闻人言卿面上扫了一眼,忽淡笑道:“倒也不意外。”
慕归雨行礼,另几人恍然跟随行礼。慕归雨问:“殿下,公子如何?”
风临直起身,缓慢走向她,“在回答你的问题前,请你先解答孤的一个困惑。”
她抬指轻挥,身后宁歆立刻打了个响指,几个士兵从树丛中拽出一个捆绑住的人,押至她们面前,扯下堵嘴的布,慕归雨微微蹙眉,看着乌素跪在地上咳了几声,沙哑唤道:“家主……”
风临走到乌素身旁,看向慕归雨:“她怎么会在这?”
闻人言卿脸色顿变,忙看向慕归雨,后者皱眉望着乌素身上的绳索,遂缓缓抬眼看向风临。
其实只是一息之时,可风临却似无法忍受她的沉默般,脸色陡然阴下来。
“又不说是吧……”风临微笑转身,突然探手夺过宁歆腰上弩弓,回身以迅雷之速,照着慕归雨面扣动扳机!
千钧一发之际,闻人言卿奋不顾身扑上前去,正迎弓弩,使劲把风临的手往左一推,风临惊而转箭,弩箭在射出瞬间被推转一大截,歪射出去。
嗖一声劲风呼啸穿过,慕归雨鬓边风起,只听得咚一声闷响,弩箭钉在身后树干,几缕被划断的发丝飞起,在一片寂静中,悠悠飘落。
众皆色,宁歆握刀犹豫难决。闻人言卿惊魂未定,使劲夺过风临手中弓弩,快步走到一边。
慕归雨望着风临,双眼微微圆睁,一言不发。
乌素惊而回头,面色铁青地看向树干上还在晃动的弩箭,两拳攥得发红,忍不住回头道:“您——”
一只手突然挡在她面前,挡住了她所有的话。乌素猛地抬头,意外地看向面前慕归雨。
慕归雨站在她侧前方,手就拦在她嘴前,红袍长袖于半空微微晃动,散出一点唯有乌素等人熟悉的微苦淡香。她一言不发地盯着风临。在她的动作下,乌素止住了所有的话,难受地低下头。
风临没有罢休,她手探至身后握住短刀,一步一步走向前,嘴上挂着冰冷的笑:“你有他的消息为什么不告诉孤?慕大人,又在盘算什么?你派人跟着他想做什么,是想灭口吗?怕他回来成为你的阻碍,怕他影响你的计划?慕归雨,你——”
就在短刀将出鞘之时,闻人言卿冲至她面前,一把拦住她的手,当场跪下:“臣恳请殿下先查后杀!”
谁都未想到这具纤弱的身躯能爆发出这样大的喊声。风临被她的跪姿刺痛,凛声道:“让。”闻人言卿就像是赌上一切:“恳请殿下念及先太女!听其一辩!”
风临脚步停下了,她没法不停下。耳边传来的声音那样凄厉,恍惚间,风临觉得好像是她把人逼到这地步。
她不想做这样的人,可,是她吗?
闻人言卿说恳请她,她该恳请谁?
闻人言卿恳请她,她会回应。她去恳请,谁会回应?
谁会?
“殿下。”
一个声音倏尔响起,平缓冷静,风临一寸寸抬眼,见是慕归雨。
她还是那幅样子,迈上前来的姿态依旧得体,仿佛刚才差点被射死的人不是她。
慕归雨走上前,站停在风临面前,伸手握住风临的手,抓着她的手拔出那把短刀,对准自己心口。
闻人言卿焦急:“慕霁空——”
“殿下,臣没有。”
慕归雨直视风临双眼,抓着她的手把刀尖抵在心脏位置,使劲向里扎,一字一句道:“臣没有。”
风临惊愕地看着抵在她心口的刀,凤眸微圆,心境大受震荡,一时竟微微怔住,被抓着前送的刀也收住力道,用力止停于半空。
刀尖刺破红官袍,渗出一点点微薄难察的血迹。跪在地上的乌素看着这一幕,几番情绪激涌,突然哭了:“凭什么啊……我们怎么了……”
风临停住动作,眼睛直望着手中刀。刀尖终究没有再进。却也没有撤下。
四下人皆敛声屏息紧张观望。宁歆亦在犹豫难择,不敢贸然插手。
正此时,闻人言卿悄悄起身,趁那两人因乌素短暂分心瞬间,飞跑去手忙脚乱地夺下了短刀,使劲丢远!众皆愕然。
听到刀落地声后,她大松口气,一身冷汗,宁歆上前扯住她,她没有挣脱,只是看向风临急切道:“殿下,她并没有瞒您!这消息她是昨晚才知道的,送信的人昨晚才抵达京中,所以我们才昼夜无休奔赶而来啊!慕霁空你愣着做什么,说话啊!”
风临闻言微愣,立刻去看慕归雨,对方没有什么波澜,只静静垂眸而立。风临心里生出股愧,转而看向地上委屈而泣的乌素,心内愧意更甚,可想起子徽仪所遭遇种种,她又无法释怀。
她暗自咬牙,也不愿扭捏,索性对此事坦荡认错,对着慕归雨与乌素作一揖,道:“这件事是孤错怪你们,抱歉。”她这般,乌素反而愣住。
慕归雨摇头,对她还以更深一揖。
只是一揖做完,风临却也难对慕归雨前事释怀,直接转身,请她们去阴凉处稍作休息,以待归京。
几人行礼离开,乌素亦得释离开。走出一段距离后,闻人言卿猛把慕归雨拉到一边,压着怒意问她:“刚刚你为什么不解释?”
慕归雨没答,只说:“就这样吧。这样也很好。”
身后魏冲与张通鉴缓慢走着,一步三回头,望着风临的身影,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低声呢喃:“我从没见过殿下哭……”
慕归雨如尊青灰石像停立在前,缓慢张口,像自言自语,极轻地说:“我见过几次了。”
-
一个时辰后,慕归雨联系的车马先到。
风临道了谢,将子徽仪小心地从旧车抱出来,轻手轻脚放到新车驾里。其间唤了唤他名字,人仍未醒。
命人将车平稳地驶至平坦处后,风临就在车外边坐守着,等囚车一到,便拉人回京。
自梦麟赶回的玄棋寻到慕归雨,边复命,边把她嘱咐的东西递来,那是一盒梦麟糕点名坊所制的玉露团。慕归雨垂眸望向这盒点心,苦笑后,无声地叹了口气,走去寻还在生气的闻人言卿,说:“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把这个拿给她,不要说是我给的。”
闻人言卿伸手刚要接过,复又板着脸推回去:“你自己去。”
慕归雨拉住她,有点歉然地笑道:“如果说是我给她的,她就不肯吃了。”
闻人言卿听后心里微有酸涩,道:“好吧……”
“多谢。”
闻人言卿抱着食盒立刻就去找风临,彼时风临正在与属下商量怎么处置那几个楠安探子和那个南陈暗桩。风临说:“先审,等她们把有价值的东西吐干净,就把她们剁成十五块。”
在远处等到她们议完,闻人言卿鬼鬼祟祟的溜过去,像贼一样把东西递给风临:“殿下,这是臣托人捎过来的点心,您赏光尝一尝好吗?”
风临说:“是吗,什么点心?”
闻人言卿立刻把盒子打开,风临探头去望,只见盒内躺着圆滚滚四个玉露团。
滚圆可爱的点心皮薄馅大,外皮用樱桃汁染得淡粉,散发浓郁果香,薄薄糯米皮晶莹,透着里面满满的奶酥油,一颗颗樱桃肉在雪白的奶酥油里若隐若现,像一只只挥红帕的小手招着她过来。
闻人言卿问:“殿下,吃不吃嘛?”
风临说:“要吃。”遂接过点心,悄悄分了两个给宁歆。
闻人言卿完成任务就回去复命,慕归雨立刻要去瞧,等二人溜到树后看时,风临正坐在车边大口大口在吃玉露团。
她屈膝坐在车轮边的影下,食盒就放在她的膝盖上。风临站起来很高,但像这样抱膝坐起来时,乍看过去就只有很小一团。她一手拿着玉露团,一手拿着张舆图,认真地在看,边看边吃,居然有种很乖的感觉。
此刻日头正好,照得人脸亮光光的,两人躲在树丛里望去,觉得风临脸看起来只有十六七,拿着点心吃的样子,恍惚让人觉得她甚至更小。
闻人言卿惊觉于此,正生出她还是个孩子的念头时,忽地看到风临拿点心的手——手上五指有三指缠着包扎,一处指甲裂而未愈,虎口与指甲皆有擦伤,一道细长的疤痕横于手背,在阳光下狰狞刺目。
闻人言卿心一下子就沉下去了,不觉间自嘲念头,苦笑低语:“那哪是孩子的手……”
慕归雨轻声说:“她过得很辛苦。一直都是。”
闻人言卿转过头,深深看了她一眼。
前头风临仍在吃着玉露团,单手把舆图折了一下,细看下一处。忽而车处有一点动静,她立刻起身趴到车窗边向里看。子徽仪仍睡着。
风临嘴角慢慢沉下去了。这时头顶传来扑棱棱的声音,她仰头瞧,原来刚刚是鸟落到车顶。
她没说话,慢慢地蹲坐回去,很久都没碰玉露团。
-
待囚车至,诸犯押上,众启程返京。其间风临收到梦麟刺史的信件,密阅后焚。
回京的路上,风临与子徽仪同车。在她的嘱咐下,车驶得很稳。风临坐在车内无声望着子徽仪,手伸到他衣襟处,内心几番挣扎煎熬,终还是没有拨开去看。
车马隆隆前行,车窗外光影流动,风临放下手,蜷坐在车厢角落,两手抓着头发,痛苦难当,却异常坚定地于心中道:不必去看。无论怎样,他都是我唯一的夫,我对他的心永不会变。
傍晚将抵京城时,风临没有让子徽仪直接入城,而是先让宁歆带人在城外等候,自己先骑马入京,命人极速入宫,请来验身内官。她则亲自奔赴京中名寺,跑去半闯半求地见寺中高僧,亦是华京内有名德僧慧觉大师。
二人于禅房内私谈。风临此前从不登足佛门,是以慧觉也颇感意外,道:“尊驾到访,不知有何事?”
风临自觉时间紧急,开门见山道:“大师,孤想恳请你相帮,救一个人。”
“哦?”
“孤的未婚夫子徽仪失踪之事,大师应有耳闻。得上天眷佑,孤于今日找寻到他,两心重逢,佳缘在望,却有一事横阻在面前,不得不思计,便是爱人之声名。人言可畏,公子清名不可污损,孤今夜接他入城之时,想请大师与内官正验其身。”
风临直视对方,一字一句道:“无论他有无守宫砂,孤都想请你视作有贞,证其清白。”
慧觉眉眼一凝,声音沉了下来:“您是在叫我作谎么?”
“是求你救人。”
慧觉不语,起身抬手送客。风临却不走。
她道:“大师,你也是男子,恳请你设身处地为他体谅。他孤身被抓走半月,京内已流言纷纷,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清白无证,他就只有去死了!”
“殿下金尊玉贵,自有许多人愿意帮您这个忙。贫僧告辞了。”
见她不肯去,慧觉便要走,风临飞快阻拦,恳求道:“大师容禀,若非逼得无法,孤岂会来叨扰清修?此事即使皇城内官应允,仍不足以平息流言,须得有一德高望重之人,方可平事啊。大师,对你来说只是一句话,一句话就能救一条命!”
“他还那么年轻……”
风临死死抓住他的袈裟袖,声音颤抖道:“不能让这十五天,毁了他的人生。”
“无论什么条件,孤都愿答应,请你救救他!”
慧觉停住脚步,不由愣住。
不是为颜面,而是为一条性命。他的慈悲心被唤起,心绪怆然,其人声音如叶浪层层叠叠涌来,混着遥远钟声与袅袅檀烟,入耳入心。他回过头,看向这个年轻人,终于重重点头。
-
风临秘密出京。不久后京外士兵来报与京兆府及诸司,太女返京。
是日酉时,风临率部,携子徽仪入京。
道两旁群臣侯立,子南玉与风依云亦赶来。风临命人停车于道正中,先下车与父亲郑重行礼告罪,复向子丞相行礼,告与将公子带回。
随后,在她的要求和皇夫、子丞相的允准下,内官与慧觉当众入车,于车内秘密查验宫砂。
风临紧张地盯看合闭的车门,手指深扣在掌心,渗血不觉。旁侧子南玉与风依云都暗暗看来,眼神里蕴着忧心。时间煎熬流逝,风临心焦至极,只觉有如年长。焦虑之中,她已开始思考若一会儿那个内官或僧人反复,她该怎样收尾,怎样惩治时,忽听得车门吱呀推启,她心咯噔一下,左手暗握紧刀柄。
只见二人自车内走出,向皇夫与太女、丞相、及诸官行礼。风临五指用力握住刀柄,听见那两人道:
“禀诸位贵人,公子仍为守贞之躯。”
“禀皇夫、殿下、丞相,清华公子是清白人。”
一颗心重重落地,风临上前一步,环视四周,凛声道:“劳谢二位。为公子虑,不得已行此查验,今既清白分明,足证其节,若来日胆敢生出什么污言蔑谣传入孤耳中,绝不饶过!”
此事毕,风临立刻命属下速将子徽仪送去王府医治。子南玉与风依云及丞相等人,随车赴王府看望,风临须得先去军衙处理此趟离京之军务,耽搁不得。
车马各分,风临正要走时,忽见慧觉对她悠悠一笑,遥遥合掌。风临还不解其意,正疑惑时,方才验身的内官走来,悄将金锭袖中返还给她,低声道:“殿下,没作伪的事,便不受金禄了。”
风临心脏阵阵缩紧,拦住他问:“何意?”
那内官说:“公子确系清白。”
-
是日夜,子徽仪一入王府,便被送至映辉殿内救治。秋怀慈与其师父忙碌近两个时辰方休。其间风临一直守在殿内,寸步未离。
得知性命暂无忧虑后,风临悬着的心方落,遂送父亲与弟弟与丞相离府。子徽仪在无言间被她留下,众人神情各异,却都欲言又止。
送走众人后,风临在府门前回身欲入府,不想看见寒江站在身后,又伤心又怨地望着她。
寒江道:“您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风临站了会儿,忽说:“寒江,我饿了。”
寒江愣住,忽喜极生悲,眼中水光微起,捂着嘴连连点头,“我……这就去给您准备晚膳!”
当晚,风临吃了三大碗饭。
吃饱后风临沐浴更衣,把手上的血洗得干干净净,又使香膏盖住药味,这才轻手轻脚走进寝殿。
殿内一个老医士正在守着,微打瞌睡,见风临到了连忙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风临走到床前,撩开纱帐向里看,容颜皎美的人正躺在床中,静静沉睡。
子徽仪已经由男侍从服侍沐浴过了,一头乌黑长发重现光泽,柔软地铺在床上。他身上所有伤口都被细致处理过,双手也重新涂药包扎,此刻正安静放在被上。
不知是不是喂了药,服了参汤的缘故,风临觉得他的唇色好像没那么淡了。
风临悄悄上了床,坐在他身边,安静凝望他的容颜。望着望着,风临忽而靠近了些,俯下身,将耳朵轻轻贴到他胸膛,屏息聆听。
在静谧的夜中,一声声缓而稳健的心跳声传入耳中,顺她的心传震至整座映辉殿。
这座大殿被他的心跳声唤醒,温热的心跳声带动了冰冷殿宇的脉搏,殿宇如冬山解冻,慢慢复苏入春。
映辉殿变得暖和了。
他面容白得近乎透明,唇色淡去大半,仿佛两瓣褪色的浅樱花,通身白无血色,衣袍落色,整个人似水洗过的美人画,又仿佛将碎的雪瓷器,层层叠叠的包扎,是将他粘合的胶纸。
风临伸手轻触他面容,碰他时都怕他碎了,动作轻至极点。
她哽声问:“徽仪,愿不愿意醒一醒?”
眼前人静默依旧,双目合闭,在雪淡的肤色下,眉睫愈衬得黑浓,长睫于眼下投落暗影,风临无声看着,发现了他掩于沉默中的一抹憔悴色。
风临哽咽低头,抬指轻拂过他脖颈上已结痂的伤痕,低头去看他的手。她将他小心地放倚至车座,半蹲下来,轻拉起他的袖口,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悄悄向袖里去看。
两只被污脏白布裹的手,就这么闯进她视线。即使做了心理准备,当看到这两只渗血发肿的手时,风临还是崩溃了。
她用尽全力抿唇,也不能止住双唇的颤抖,眼前一阵阵昏暗,晃动的视野满是那双伤痕累累的手。
她捧起他的双手,眼泪忍不住往下掉。
这是子徽仪的手吗?
她从七岁起就识得他那双手,见他抄经,见他抄书,见他用那双手行礼,绘画,翻花绳,为她拿伞拿扇,在夏日的夜下给她剥荔枝。那是一双天下最好看的手,十指修长,冰骨清灵,皙白如玉。指尖微粉若花,剥荔枝时,都分不清荔枝与手谁更润莹剔透,执玉杯时,连玉都不如他的长指皎白。
可现在看看眼前,这被污布缠绕、满是陈血的十指,她要怎么接受这是子徽仪的手!
心脏传来的阵阵疼痛使呼吸都艰难,风临悲痛难捱,颤捧他的指尖,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风临缓慢起身,伸指抚理他额前乌发,哽咽道:“我会把你养好的。”
一滴眼泪落到子徽仪脸颊,缓慢淌下。风临怕水碰到他伤口,飞快伸手擦去,可不知怎的,擦去一滴,又有一滴落在他面上,风临用手继续擦,越擦越多,越擦越多。
到最后,泪像雨点一样落在他脸上。风临受惊似的后退一步,在情绪即将失控之前,踉跄退出车厢。
她轻跳下车,装作无事绕车查看,弯腰去检查车辕、车轮。宁歆此时带人追来唤她,风临应了声,抬手指了下车说:“车辕断了,这车用不了了。”
宁歆见她神情有异,忙令旁人在周围止步警戒,自己独个跑来,“殿下怎么了?”
风临摇摇头,强稳声音说:“一会儿派人去近处州府寻辆车来。”
宁歆见她双手隐隐颤抖,眼角更是殷红,不由担心拉住她:“殿下……云逸!”
风临被她拉住,泪倏然砸落,转过身来,忽地抓住宁歆成串掉下眼泪。宁歆慌神,赶忙上前一步挡住,手忙脚乱去擦她的脸。
泪水成串掉下,渐如决堤之水,风临身躯因忍耐而颤抖,肩不停起伏,她低下头,忽再也支撑不住,抓着宁歆衣服,失声痛哭:“我还是来晚了!”
宁歆听着风临的哭声,眼眶也红了起来,使劲搂住她,用身躯挡下她所有的眼泪。
后方赶来的众人看不到她的身影,只能听到风临满浸痛意的悲鸣,如凄号之雁,盘旋回荡于林木之间。
-
不久后,赶来的二十来个明州士兵和城门吏被徐雪棠拦下,她们收到了风临的命令,与东宫属官一道折返回明州城,去知会官署,准备马车与囚车。
而在另一端,赶路一夜的魏冲、慕归雨等人,也终于在梦麟西外官道碰见留守的亲兵。裴怀南等人亦留在此处。
裴怀南看到慕归雨时并不意外,仰头笑道:“哦哟,倷来哉。”
“就知道你坐不住。”
慕归雨上下打量她,道:“你倒坐得住。”
裴怀南一笑:“我不坐不行啊,被人捆起来了。”
慕归雨没接茬,淡问:“殿下呢?公子——”
闻人言卿此时也走来急问:“人找到了么?”
裴怀南噙笑在她们二人脸上看了一圈,复看向身旁的士兵,沉声道:“你们若是来找殿下,殿下在东边。若是来寻人,那么你们来晚了,相府那位公子已经找到了。”
她扬起下巴对旁侧一位骑兵点了点,“刚刚到的消息。”
慕归雨没多说什么,只道:“人寻到就好。”后询问士兵风临来时有没有备马车,得知没有后,便命心腹玄棋往梦麟去,行止淡定。
倒是一旁的闻人言卿听后先是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凝眉消沉,重重叹了一声。
魏冲不知该为这消息喜还是忧,她昨夜略听殿下近来事后,便觉自己闯了大祸,这才不顾伤情奔驰而来,现下听见人找到,心也没放下,忙唤来士官询问详情,准备去寻风临。
她们让那位传信的骑兵引路,如此一路无休赶去,抵达风临所在野林时,已是近一个时辰后。她四周由宁歆与张通鉴的人围着,相隔一段距离,只远远的见她人影,与一辆小马车。
等魏冲、慕归雨、闻人言卿三人得允近前时,风临正倚在马车旁的树上,头抵在树干,眼睛望着面前的车。她面上没什么表情,眼眶却留存着明显的红,像座残留泪痕的木像。
跟随而来的张通鉴见到此情此景,当场愣住。难怪那宁家女不许别人近前……
张通鉴很震惊。她想象过太多次风临找到子徽仪会是什么样子,却都没有想到风临会哭。
她见过风临流血,断骨,见过她因伤痛到半夜在床上疯一样抓得指甲崩裂,都没有见过她的眼泪。
同为北军出身,魏冲的震惊丝毫不逊张通鉴。她瞪大眼睛看向风临发红的眼角,一股复杂情绪混着伤心涌来,像粗砺的石子剌过心口。
她的泪太私密,太滚烫,惊诧了下属的眼,也灼伤了那个理智得近乎冷酷的臣子。
但没容她们打量多久,风临便开口了:“你们怎么会来?”
说完,她眼睛在慕归雨、闻人言卿面上扫了一眼,忽淡笑道:“倒也不意外。”
慕归雨行礼,另几人恍然跟随行礼。慕归雨问:“殿下,公子如何?”
风临直起身,缓慢走向她,“在回答你的问题前,请你先解答孤的一个困惑。”
她抬指轻挥,身后宁歆立刻打了个响指,几个士兵从树丛中拽出一个捆绑住的人,押至她们面前,扯下堵嘴的布,慕归雨微微蹙眉,看着乌素跪在地上咳了几声,沙哑唤道:“家主……”
风临走到乌素身旁,看向慕归雨:“她怎么会在这?”
闻人言卿脸色顿变,忙看向慕归雨,后者皱眉望着乌素身上的绳索,遂缓缓抬眼看向风临。
其实只是一息之时,可风临却似无法忍受她的沉默般,脸色陡然阴下来。
“又不说是吧……”风临微笑转身,突然探手夺过宁歆腰上弩弓,回身以迅雷之速,照着慕归雨面扣动扳机!
千钧一发之际,闻人言卿奋不顾身扑上前去,正迎弓弩,使劲把风临的手往左一推,风临惊而转箭,弩箭在射出瞬间被推转一大截,歪射出去。
嗖一声劲风呼啸穿过,慕归雨鬓边风起,只听得咚一声闷响,弩箭钉在身后树干,几缕被划断的发丝飞起,在一片寂静中,悠悠飘落。
众皆色,宁歆握刀犹豫难决。闻人言卿惊魂未定,使劲夺过风临手中弓弩,快步走到一边。
慕归雨望着风临,双眼微微圆睁,一言不发。
乌素惊而回头,面色铁青地看向树干上还在晃动的弩箭,两拳攥得发红,忍不住回头道:“您——”
一只手突然挡在她面前,挡住了她所有的话。乌素猛地抬头,意外地看向面前慕归雨。
慕归雨站在她侧前方,手就拦在她嘴前,红袍长袖于半空微微晃动,散出一点唯有乌素等人熟悉的微苦淡香。她一言不发地盯着风临。在她的动作下,乌素止住了所有的话,难受地低下头。
风临没有罢休,她手探至身后握住短刀,一步一步走向前,嘴上挂着冰冷的笑:“你有他的消息为什么不告诉孤?慕大人,又在盘算什么?你派人跟着他想做什么,是想灭口吗?怕他回来成为你的阻碍,怕他影响你的计划?慕归雨,你——”
就在短刀将出鞘之时,闻人言卿冲至她面前,一把拦住她的手,当场跪下:“臣恳请殿下先查后杀!”
谁都未想到这具纤弱的身躯能爆发出这样大的喊声。风临被她的跪姿刺痛,凛声道:“让。”闻人言卿就像是赌上一切:“恳请殿下念及先太女!听其一辩!”
风临脚步停下了,她没法不停下。耳边传来的声音那样凄厉,恍惚间,风临觉得好像是她把人逼到这地步。
她不想做这样的人,可,是她吗?
闻人言卿说恳请她,她该恳请谁?
闻人言卿恳请她,她会回应。她去恳请,谁会回应?
谁会?
“殿下。”
一个声音倏尔响起,平缓冷静,风临一寸寸抬眼,见是慕归雨。
她还是那幅样子,迈上前来的姿态依旧得体,仿佛刚才差点被射死的人不是她。
慕归雨走上前,站停在风临面前,伸手握住风临的手,抓着她的手拔出那把短刀,对准自己心口。
闻人言卿焦急:“慕霁空——”
“殿下,臣没有。”
慕归雨直视风临双眼,抓着她的手把刀尖抵在心脏位置,使劲向里扎,一字一句道:“臣没有。”
风临惊愕地看着抵在她心口的刀,凤眸微圆,心境大受震荡,一时竟微微怔住,被抓着前送的刀也收住力道,用力止停于半空。
刀尖刺破红官袍,渗出一点点微薄难察的血迹。跪在地上的乌素看着这一幕,几番情绪激涌,突然哭了:“凭什么啊……我们怎么了……”
风临停住动作,眼睛直望着手中刀。刀尖终究没有再进。却也没有撤下。
四下人皆敛声屏息紧张观望。宁歆亦在犹豫难择,不敢贸然插手。
正此时,闻人言卿悄悄起身,趁那两人因乌素短暂分心瞬间,飞跑去手忙脚乱地夺下了短刀,使劲丢远!众皆愕然。
听到刀落地声后,她大松口气,一身冷汗,宁歆上前扯住她,她没有挣脱,只是看向风临急切道:“殿下,她并没有瞒您!这消息她是昨晚才知道的,送信的人昨晚才抵达京中,所以我们才昼夜无休奔赶而来啊!慕霁空你愣着做什么,说话啊!”
风临闻言微愣,立刻去看慕归雨,对方没有什么波澜,只静静垂眸而立。风临心里生出股愧,转而看向地上委屈而泣的乌素,心内愧意更甚,可想起子徽仪所遭遇种种,她又无法释怀。
她暗自咬牙,也不愿扭捏,索性对此事坦荡认错,对着慕归雨与乌素作一揖,道:“这件事是孤错怪你们,抱歉。”她这般,乌素反而愣住。
慕归雨摇头,对她还以更深一揖。
只是一揖做完,风临却也难对慕归雨前事释怀,直接转身,请她们去阴凉处稍作休息,以待归京。
几人行礼离开,乌素亦得释离开。走出一段距离后,闻人言卿猛把慕归雨拉到一边,压着怒意问她:“刚刚你为什么不解释?”
慕归雨没答,只说:“就这样吧。这样也很好。”
身后魏冲与张通鉴缓慢走着,一步三回头,望着风临的身影,心中百般不是滋味,低声呢喃:“我从没见过殿下哭……”
慕归雨如尊青灰石像停立在前,缓慢张口,像自言自语,极轻地说:“我见过几次了。”
-
一个时辰后,慕归雨联系的车马先到。
风临道了谢,将子徽仪小心地从旧车抱出来,轻手轻脚放到新车驾里。其间唤了唤他名字,人仍未醒。
命人将车平稳地驶至平坦处后,风临就在车外边坐守着,等囚车一到,便拉人回京。
自梦麟赶回的玄棋寻到慕归雨,边复命,边把她嘱咐的东西递来,那是一盒梦麟糕点名坊所制的玉露团。慕归雨垂眸望向这盒点心,苦笑后,无声地叹了口气,走去寻还在生气的闻人言卿,说:“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把这个拿给她,不要说是我给的。”
闻人言卿伸手刚要接过,复又板着脸推回去:“你自己去。”
慕归雨拉住她,有点歉然地笑道:“如果说是我给她的,她就不肯吃了。”
闻人言卿听后心里微有酸涩,道:“好吧……”
“多谢。”
闻人言卿抱着食盒立刻就去找风临,彼时风临正在与属下商量怎么处置那几个楠安探子和那个南陈暗桩。风临说:“先审,等她们把有价值的东西吐干净,就把她们剁成十五块。”
在远处等到她们议完,闻人言卿鬼鬼祟祟的溜过去,像贼一样把东西递给风临:“殿下,这是臣托人捎过来的点心,您赏光尝一尝好吗?”
风临说:“是吗,什么点心?”
闻人言卿立刻把盒子打开,风临探头去望,只见盒内躺着圆滚滚四个玉露团。
滚圆可爱的点心皮薄馅大,外皮用樱桃汁染得淡粉,散发浓郁果香,薄薄糯米皮晶莹,透着里面满满的奶酥油,一颗颗樱桃肉在雪白的奶酥油里若隐若现,像一只只挥红帕的小手招着她过来。
闻人言卿问:“殿下,吃不吃嘛?”
风临说:“要吃。”遂接过点心,悄悄分了两个给宁歆。
闻人言卿完成任务就回去复命,慕归雨立刻要去瞧,等二人溜到树后看时,风临正坐在车边大口大口在吃玉露团。
她屈膝坐在车轮边的影下,食盒就放在她的膝盖上。风临站起来很高,但像这样抱膝坐起来时,乍看过去就只有很小一团。她一手拿着玉露团,一手拿着张舆图,认真地在看,边看边吃,居然有种很乖的感觉。
此刻日头正好,照得人脸亮光光的,两人躲在树丛里望去,觉得风临脸看起来只有十六七,拿着点心吃的样子,恍惚让人觉得她甚至更小。
闻人言卿惊觉于此,正生出她还是个孩子的念头时,忽地看到风临拿点心的手——手上五指有三指缠着包扎,一处指甲裂而未愈,虎口与指甲皆有擦伤,一道细长的疤痕横于手背,在阳光下狰狞刺目。
闻人言卿心一下子就沉下去了,不觉间自嘲念头,苦笑低语:“那哪是孩子的手……”
慕归雨轻声说:“她过得很辛苦。一直都是。”
闻人言卿转过头,深深看了她一眼。
前头风临仍在吃着玉露团,单手把舆图折了一下,细看下一处。忽而车处有一点动静,她立刻起身趴到车窗边向里看。子徽仪仍睡着。
风临嘴角慢慢沉下去了。这时头顶传来扑棱棱的声音,她仰头瞧,原来刚刚是鸟落到车顶。
她没说话,慢慢地蹲坐回去,很久都没碰玉露团。
-
待囚车至,诸犯押上,众启程返京。其间风临收到梦麟刺史的信件,密阅后焚。
回京的路上,风临与子徽仪同车。在她的嘱咐下,车驶得很稳。风临坐在车内无声望着子徽仪,手伸到他衣襟处,内心几番挣扎煎熬,终还是没有拨开去看。
车马隆隆前行,车窗外光影流动,风临放下手,蜷坐在车厢角落,两手抓着头发,痛苦难当,却异常坚定地于心中道:不必去看。无论怎样,他都是我唯一的夫,我对他的心永不会变。
傍晚将抵京城时,风临没有让子徽仪直接入城,而是先让宁歆带人在城外等候,自己先骑马入京,命人极速入宫,请来验身内官。她则亲自奔赴京中名寺,跑去半闯半求地见寺中高僧,亦是华京内有名德僧慧觉大师。
二人于禅房内私谈。风临此前从不登足佛门,是以慧觉也颇感意外,道:“尊驾到访,不知有何事?”
风临自觉时间紧急,开门见山道:“大师,孤想恳请你相帮,救一个人。”
“哦?”
“孤的未婚夫子徽仪失踪之事,大师应有耳闻。得上天眷佑,孤于今日找寻到他,两心重逢,佳缘在望,却有一事横阻在面前,不得不思计,便是爱人之声名。人言可畏,公子清名不可污损,孤今夜接他入城之时,想请大师与内官正验其身。”
风临直视对方,一字一句道:“无论他有无守宫砂,孤都想请你视作有贞,证其清白。”
慧觉眉眼一凝,声音沉了下来:“您是在叫我作谎么?”
“是求你救人。”
慧觉不语,起身抬手送客。风临却不走。
她道:“大师,你也是男子,恳请你设身处地为他体谅。他孤身被抓走半月,京内已流言纷纷,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清白无证,他就只有去死了!”
“殿下金尊玉贵,自有许多人愿意帮您这个忙。贫僧告辞了。”
见她不肯去,慧觉便要走,风临飞快阻拦,恳求道:“大师容禀,若非逼得无法,孤岂会来叨扰清修?此事即使皇城内官应允,仍不足以平息流言,须得有一德高望重之人,方可平事啊。大师,对你来说只是一句话,一句话就能救一条命!”
“他还那么年轻……”
风临死死抓住他的袈裟袖,声音颤抖道:“不能让这十五天,毁了他的人生。”
“无论什么条件,孤都愿答应,请你救救他!”
慧觉停住脚步,不由愣住。
不是为颜面,而是为一条性命。他的慈悲心被唤起,心绪怆然,其人声音如叶浪层层叠叠涌来,混着遥远钟声与袅袅檀烟,入耳入心。他回过头,看向这个年轻人,终于重重点头。
-
风临秘密出京。不久后京外士兵来报与京兆府及诸司,太女返京。
是日酉时,风临率部,携子徽仪入京。
道两旁群臣侯立,子南玉与风依云亦赶来。风临命人停车于道正中,先下车与父亲郑重行礼告罪,复向子丞相行礼,告与将公子带回。
随后,在她的要求和皇夫、子丞相的允准下,内官与慧觉当众入车,于车内秘密查验宫砂。
风临紧张地盯看合闭的车门,手指深扣在掌心,渗血不觉。旁侧子南玉与风依云都暗暗看来,眼神里蕴着忧心。时间煎熬流逝,风临心焦至极,只觉有如年长。焦虑之中,她已开始思考若一会儿那个内官或僧人反复,她该怎样收尾,怎样惩治时,忽听得车门吱呀推启,她心咯噔一下,左手暗握紧刀柄。
只见二人自车内走出,向皇夫与太女、丞相、及诸官行礼。风临五指用力握住刀柄,听见那两人道:
“禀诸位贵人,公子仍为守贞之躯。”
“禀皇夫、殿下、丞相,清华公子是清白人。”
一颗心重重落地,风临上前一步,环视四周,凛声道:“劳谢二位。为公子虑,不得已行此查验,今既清白分明,足证其节,若来日胆敢生出什么污言蔑谣传入孤耳中,绝不饶过!”
此事毕,风临立刻命属下速将子徽仪送去王府医治。子南玉与风依云及丞相等人,随车赴王府看望,风临须得先去军衙处理此趟离京之军务,耽搁不得。
车马各分,风临正要走时,忽见慧觉对她悠悠一笑,遥遥合掌。风临还不解其意,正疑惑时,方才验身的内官走来,悄将金锭袖中返还给她,低声道:“殿下,没作伪的事,便不受金禄了。”
风临心脏阵阵缩紧,拦住他问:“何意?”
那内官说:“公子确系清白。”
-
是日夜,子徽仪一入王府,便被送至映辉殿内救治。秋怀慈与其师父忙碌近两个时辰方休。其间风临一直守在殿内,寸步未离。
得知性命暂无忧虑后,风临悬着的心方落,遂送父亲与弟弟与丞相离府。子徽仪在无言间被她留下,众人神情各异,却都欲言又止。
送走众人后,风临在府门前回身欲入府,不想看见寒江站在身后,又伤心又怨地望着她。
寒江道:“您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风临站了会儿,忽说:“寒江,我饿了。”
寒江愣住,忽喜极生悲,眼中水光微起,捂着嘴连连点头,“我……这就去给您准备晚膳!”
当晚,风临吃了三大碗饭。
吃饱后风临沐浴更衣,把手上的血洗得干干净净,又使香膏盖住药味,这才轻手轻脚走进寝殿。
殿内一个老医士正在守着,微打瞌睡,见风临到了连忙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风临走到床前,撩开纱帐向里看,容颜皎美的人正躺在床中,静静沉睡。
子徽仪已经由男侍从服侍沐浴过了,一头乌黑长发重现光泽,柔软地铺在床上。他身上所有伤口都被细致处理过,双手也重新涂药包扎,此刻正安静放在被上。
不知是不是喂了药,服了参汤的缘故,风临觉得他的唇色好像没那么淡了。
风临悄悄上了床,坐在他身边,安静凝望他的容颜。望着望着,风临忽而靠近了些,俯下身,将耳朵轻轻贴到他胸膛,屏息聆听。
在静谧的夜中,一声声缓而稳健的心跳声传入耳中,顺她的心传震至整座映辉殿。
这座大殿被他的心跳声唤醒,温热的心跳声带动了冰冷殿宇的脉搏,殿宇如冬山解冻,慢慢复苏入春。
映辉殿变得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