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坐着马车回府时天色已晚,远远的瞧见大门前的身影,昏黄的烛光将胤祥的身影拉得老长,白日里在府中听闻年福晋骤然小产的事,无端想起历史上年福晋的事,她的心里就像是堵着一块石头。
“今日这般晚。”胤祥握住她的手。
“四嫂多留了一会儿,我还去瞧了弘历和弘昼两个孩子。”云裳垂着眉“便耽搁了些。”
“你对弘历倒是很上心”胤祥扶着她,云裳的性子与四嫂、八嫂都不同,没四嫂隐忍,没八嫂张扬,凡事都藏在心里,却自有成算。
可弘历、弘昼两个孩子出生以来,云裳倒是喜欢,暾儿有的小玩意儿,弘历和弘昼都是会有的。
“嗯”云裳点点头“就是觉得合眼缘吧,再者,四爷和四嫂待咱们的两个孩子极好,总要报答些什么才行。”
她总不能说。
这弘历是未来的乾隆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做父母的,总要为自己孩子打算打算。
“坐一会儿吧”云裳拉着胤祥坐在长廊尽头处“有些累了”
胤祥倒是没坐,就站在云裳面前,低眸瞧着她隆起的肚子,一张脸蛋红通通的,如今她的身子愈发重了些,若是一日不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便担心得不行。
“明日咱们请大夫再来瞧瞧。”胤祥不放心道。
“现在也才六个月呢”云裳微微蹙眉“每两日便让大夫跑一趟麻烦了些。”
“有什么麻烦的。”胤祥笑着拍她的脑门儿“这些事都不需要你操心,你好好的就行。”
“我知道。”云裳拉着他的手“我明白的。”
“你明白就好”胤祥笑着,将她轻轻的拥入怀里。
……
云裳也是在府中筹备老爷子寿礼时,听闻大阿哥日日在宗人府为皇父祈祷,请求皇父,只愿能在他大寿之日,远远地向他祝寿,皇父或许感念自己孩子一番孝心,便允了大阿哥这一番请求。
云裳听罢,放下手中的针线,心中怅然。
胤祥在一旁教暾儿练字,云裳起身走过去瞧着,即便是来这里许久,日日练字,她的字也只是将将入目,比不得胤祥的字迹。
“你且来写一写?”胤祥松开暾儿的手,抬眸望向她。
“不想写”云裳嘟着嘴不愿意,又转身走开。
“不写就不写”胤祥道“起身走走也是好的,皇父的寿礼已齐备,哪里就需要你这般上心,伤着身子可怎么好?”云裳妊娠在即,他只想她平平稳稳地诞下孩儿,其他的事都是其次。
“话虽是这么说,可也是一番孝心。大阿哥在宗人府尚且如此恳切,我们自然也是如此。”胤祥如今被皇父挑错,在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云裳虽来自现代,可也知天子之怒便是非常人能承受的灾祸。
大阿哥一番孝心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皇父祝寿的态度。
胤祥闻言,没出声,唇角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笑。
大阿哥如此做,八爷一党,比如九阿哥早已表现出不满,不过对于他和四哥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
“额娘”暾儿在一旁,张开手要下地,小脑袋在她和胤祥之间,几乎摇成拨浪鼓了。
“怎么了?”云裳走过去,抬手摸摸他的脑门。
暾儿糯糯地说“要抱抱,下来”
云裳笑出声,都忘记暾儿如今不过才三岁,还是小短腿,被胤祥抱着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上不去也下不来,模样十分讨喜。
“阿玛抱”胤祥瞧着暾儿圆滚滚肉嘟嘟的身形,云裳怎么能受得住?索性上前将他抱在怀里“阿玛明日带你和哥哥骑马去。”
暾儿喜欢骑马,四爷对这个侄子也是格外上心,去马场挑了好些小马驹送过来,这些天日头正好,把孩子带出去散散心总好过整日将他们拘在府中。
云裳如今身子不便又近临盆,自然是在府中安生待着,闲暇时看看话本子,在练练字,一日一日的也就这般过去了。
如今的她似乎很少回想起自己还是谢与还时的生活,仿若灵魂回窍般,她如今也算是真正成为了胤祥的妻子,兆佳云裳。
若说是喜欢,其实也不是。
只是觉得,这样生活下去,是她能选择的,最好的方式。
谢与还这个名字,似乎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消弥……
……
“今日日头正好呢,福晋要不要去花园里晒晒太阳?”翠橘走进来,见着云裳正坐在西厢给未出生的孩子绣小衣。
“福晋别把眼睛伤着了,奴才幼时瞧着额娘也是这般怀着孩子给弟弟妹妹秀衣裳,眼睛都熬坏了。”翠橘是真心心疼云裳的,他们这些做奴才的,身世比飘萍好不了多少,遇上好主子,日子便好过一些。若是遇上不好的,只怕是这一辈子都得搭进去。
十三福晋便是那顶顶好的主子,为人和善包容,性情柔顺,跟着她要比其他主子松快许多,若是到了出嫁的年纪,还会好好的择一门婚事……
“哪就这么娇弱了”云裳笑了笑,平日里胤祥也不会让她做这些,总说是仔细伤了眼睛。
姲姲和暾儿的衣裳,雅如是做的最多的,件件都是极好的,她的亲手做的衣裳也是一份心意,等他们都长大了看见这些衣裳,能十分坚定且自豪地说“我额娘很爱我们呢!”
想到这里,云裳心中的烦闷烟消云散,窗外的景致正好,阳光透过云层懒懒的洒下如梦似幻。
“出去走走吧。”她起身笑了笑“十三爷带着孩子们去马场了,我倒是落了清静。”
说罢,云裳将衣料放在一旁,起身往外走,花园里春光正好,拂面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脾,翠橘瞧着福晋的气色愈发好些,这才放下心来。
“福晋今日好兴致啊。”云裳回过头才发现安分许久的乌苏氏朝她走过来,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海棠花纹旗装,眼角眉梢都带着浅淡的笑意。
她的身后,是她娘家的妹妹。
是了,前些日子她的娘家人送来帖子,说是家中幼妹无比思念胞姐,特地求十三爷允准,让家中二小姐到府上小住一段时间。
胤祥同她说过此事,只是近日来精神不济,又操劳皇父的寿礼,她也便也忘了。
“福晋安好”
云裳打眼瞧过去,这小姑娘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模样生得格外出挑,比她的姐姐还要动人些。
“你叫什么名字?”云裳问她
“回福晋,奴才名唤清宜”
“在府上可还住的习惯?若是缺什么物件只管吩咐大嬷嬷去取。”云裳温柔道,乌苏氏除最开始入府时颇不懂规矩外,其余时候倒是一个安分的人,她的妹妹客居在此,她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这些倒不用麻烦福晋了。”清月笑意愈发明显“爷之前吩咐过妾,说是福晋如今有了身子,这些小事便不必叨扰您,让您费心了。”
“行吧。”云裳点点头,清月都这般说了,她自然不必再多说些什么。
翠橘要比玉瑶机灵一些,见到云裳神色郁郁,便也知她家福晋不甚喜欢乌苏格格,索性扶着云裳的手,轻言细语地说“福晋,那边池子里的鱼儿如今都长大了许多,二格格在府上时日日都缠着奴婢带她来看,要不您也去瞧瞧?”
云裳点点头“走吧。”
等彻底看不见乌苏氏姐妹二人之后,云裳才问翠橘“那个清宜,是何时来府上的?”
“大约是半个月前吧,那时福晋身子有恙,爷便吩咐奴才们说这些小事暂且交给侧福晋打理。”翠橘扶着她沿着小路往回走。
“虽说是亲姊妹,可姐妹二人性子倒是截然不同,清月格格孤高,对待我们这些奴才是半分好脸色都不肯给的,可清宜格格为人和善,倒是个好相与的。”
“那便好。”云裳的的确确是无暇顾及其他,只要清宜别在府上捅出什么篓子来,她在这里住多久都是可以的。
云裳同翠橘在湖心亭中坐着闲聊许久,直到太阳缓缓西下,这才慢悠悠地回了自己院子。
“福晋”玉瑶推开门,脸色看起来不算太好。
“怎么了这是?”玉瑶今晨带着暾儿同胤祥去了马场,出门时还兴致勃勃的,如今回家看起来不甚欢喜。
“大阿哥带着暾儿阿哥骑马,不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好在十三爷身手不错,接住了暾儿阿哥,奴婢都快吓死了。”
“那昌儿呢?”云裳站起身来,她自问自己对昌儿和满满有所不同,但他毕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总归是惹人怜爱的。
如今他也不过是7岁孩童,若是在现代社会,还会因为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开心的学生。
“大阿哥受了些皮肉伤,只是被十三爷训斥了。刚刚回府时耷拉着脑袋,被乌苏格格接走了。”玉瑶道。
“请大夫瞧过没有?”
“爷已经让大夫瞧过了,说是没有伤及筋骨,多修养几日便好。”
“好。”云裳自顾自点头,又吩咐玉瑶“给昌儿送些他爱吃的点心,让照顾他的嬷嬷这几日再细心些。”
“还有,大夫也要日日请来瞧瞧,好生照顾着。”
“今日这般晚。”胤祥握住她的手。
“四嫂多留了一会儿,我还去瞧了弘历和弘昼两个孩子。”云裳垂着眉“便耽搁了些。”
“你对弘历倒是很上心”胤祥扶着她,云裳的性子与四嫂、八嫂都不同,没四嫂隐忍,没八嫂张扬,凡事都藏在心里,却自有成算。
可弘历、弘昼两个孩子出生以来,云裳倒是喜欢,暾儿有的小玩意儿,弘历和弘昼都是会有的。
“嗯”云裳点点头“就是觉得合眼缘吧,再者,四爷和四嫂待咱们的两个孩子极好,总要报答些什么才行。”
她总不能说。
这弘历是未来的乾隆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做父母的,总要为自己孩子打算打算。
“坐一会儿吧”云裳拉着胤祥坐在长廊尽头处“有些累了”
胤祥倒是没坐,就站在云裳面前,低眸瞧着她隆起的肚子,一张脸蛋红通通的,如今她的身子愈发重了些,若是一日不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便担心得不行。
“明日咱们请大夫再来瞧瞧。”胤祥不放心道。
“现在也才六个月呢”云裳微微蹙眉“每两日便让大夫跑一趟麻烦了些。”
“有什么麻烦的。”胤祥笑着拍她的脑门儿“这些事都不需要你操心,你好好的就行。”
“我知道。”云裳拉着他的手“我明白的。”
“你明白就好”胤祥笑着,将她轻轻的拥入怀里。
……
云裳也是在府中筹备老爷子寿礼时,听闻大阿哥日日在宗人府为皇父祈祷,请求皇父,只愿能在他大寿之日,远远地向他祝寿,皇父或许感念自己孩子一番孝心,便允了大阿哥这一番请求。
云裳听罢,放下手中的针线,心中怅然。
胤祥在一旁教暾儿练字,云裳起身走过去瞧着,即便是来这里许久,日日练字,她的字也只是将将入目,比不得胤祥的字迹。
“你且来写一写?”胤祥松开暾儿的手,抬眸望向她。
“不想写”云裳嘟着嘴不愿意,又转身走开。
“不写就不写”胤祥道“起身走走也是好的,皇父的寿礼已齐备,哪里就需要你这般上心,伤着身子可怎么好?”云裳妊娠在即,他只想她平平稳稳地诞下孩儿,其他的事都是其次。
“话虽是这么说,可也是一番孝心。大阿哥在宗人府尚且如此恳切,我们自然也是如此。”胤祥如今被皇父挑错,在朝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云裳虽来自现代,可也知天子之怒便是非常人能承受的灾祸。
大阿哥一番孝心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皇父祝寿的态度。
胤祥闻言,没出声,唇角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笑。
大阿哥如此做,八爷一党,比如九阿哥早已表现出不满,不过对于他和四哥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
“额娘”暾儿在一旁,张开手要下地,小脑袋在她和胤祥之间,几乎摇成拨浪鼓了。
“怎么了?”云裳走过去,抬手摸摸他的脑门。
暾儿糯糯地说“要抱抱,下来”
云裳笑出声,都忘记暾儿如今不过才三岁,还是小短腿,被胤祥抱着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上不去也下不来,模样十分讨喜。
“阿玛抱”胤祥瞧着暾儿圆滚滚肉嘟嘟的身形,云裳怎么能受得住?索性上前将他抱在怀里“阿玛明日带你和哥哥骑马去。”
暾儿喜欢骑马,四爷对这个侄子也是格外上心,去马场挑了好些小马驹送过来,这些天日头正好,把孩子带出去散散心总好过整日将他们拘在府中。
云裳如今身子不便又近临盆,自然是在府中安生待着,闲暇时看看话本子,在练练字,一日一日的也就这般过去了。
如今的她似乎很少回想起自己还是谢与还时的生活,仿若灵魂回窍般,她如今也算是真正成为了胤祥的妻子,兆佳云裳。
若说是喜欢,其实也不是。
只是觉得,这样生活下去,是她能选择的,最好的方式。
谢与还这个名字,似乎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消弥……
……
“今日日头正好呢,福晋要不要去花园里晒晒太阳?”翠橘走进来,见着云裳正坐在西厢给未出生的孩子绣小衣。
“福晋别把眼睛伤着了,奴才幼时瞧着额娘也是这般怀着孩子给弟弟妹妹秀衣裳,眼睛都熬坏了。”翠橘是真心心疼云裳的,他们这些做奴才的,身世比飘萍好不了多少,遇上好主子,日子便好过一些。若是遇上不好的,只怕是这一辈子都得搭进去。
十三福晋便是那顶顶好的主子,为人和善包容,性情柔顺,跟着她要比其他主子松快许多,若是到了出嫁的年纪,还会好好的择一门婚事……
“哪就这么娇弱了”云裳笑了笑,平日里胤祥也不会让她做这些,总说是仔细伤了眼睛。
姲姲和暾儿的衣裳,雅如是做的最多的,件件都是极好的,她的亲手做的衣裳也是一份心意,等他们都长大了看见这些衣裳,能十分坚定且自豪地说“我额娘很爱我们呢!”
想到这里,云裳心中的烦闷烟消云散,窗外的景致正好,阳光透过云层懒懒的洒下如梦似幻。
“出去走走吧。”她起身笑了笑“十三爷带着孩子们去马场了,我倒是落了清静。”
说罢,云裳将衣料放在一旁,起身往外走,花园里春光正好,拂面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脾,翠橘瞧着福晋的气色愈发好些,这才放下心来。
“福晋今日好兴致啊。”云裳回过头才发现安分许久的乌苏氏朝她走过来,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海棠花纹旗装,眼角眉梢都带着浅淡的笑意。
她的身后,是她娘家的妹妹。
是了,前些日子她的娘家人送来帖子,说是家中幼妹无比思念胞姐,特地求十三爷允准,让家中二小姐到府上小住一段时间。
胤祥同她说过此事,只是近日来精神不济,又操劳皇父的寿礼,她也便也忘了。
“福晋安好”
云裳打眼瞧过去,这小姑娘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模样生得格外出挑,比她的姐姐还要动人些。
“你叫什么名字?”云裳问她
“回福晋,奴才名唤清宜”
“在府上可还住的习惯?若是缺什么物件只管吩咐大嬷嬷去取。”云裳温柔道,乌苏氏除最开始入府时颇不懂规矩外,其余时候倒是一个安分的人,她的妹妹客居在此,她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这些倒不用麻烦福晋了。”清月笑意愈发明显“爷之前吩咐过妾,说是福晋如今有了身子,这些小事便不必叨扰您,让您费心了。”
“行吧。”云裳点点头,清月都这般说了,她自然不必再多说些什么。
翠橘要比玉瑶机灵一些,见到云裳神色郁郁,便也知她家福晋不甚喜欢乌苏格格,索性扶着云裳的手,轻言细语地说“福晋,那边池子里的鱼儿如今都长大了许多,二格格在府上时日日都缠着奴婢带她来看,要不您也去瞧瞧?”
云裳点点头“走吧。”
等彻底看不见乌苏氏姐妹二人之后,云裳才问翠橘“那个清宜,是何时来府上的?”
“大约是半个月前吧,那时福晋身子有恙,爷便吩咐奴才们说这些小事暂且交给侧福晋打理。”翠橘扶着她沿着小路往回走。
“虽说是亲姊妹,可姐妹二人性子倒是截然不同,清月格格孤高,对待我们这些奴才是半分好脸色都不肯给的,可清宜格格为人和善,倒是个好相与的。”
“那便好。”云裳的的确确是无暇顾及其他,只要清宜别在府上捅出什么篓子来,她在这里住多久都是可以的。
云裳同翠橘在湖心亭中坐着闲聊许久,直到太阳缓缓西下,这才慢悠悠地回了自己院子。
“福晋”玉瑶推开门,脸色看起来不算太好。
“怎么了这是?”玉瑶今晨带着暾儿同胤祥去了马场,出门时还兴致勃勃的,如今回家看起来不甚欢喜。
“大阿哥带着暾儿阿哥骑马,不慎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好在十三爷身手不错,接住了暾儿阿哥,奴婢都快吓死了。”
“那昌儿呢?”云裳站起身来,她自问自己对昌儿和满满有所不同,但他毕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总归是惹人怜爱的。
如今他也不过是7岁孩童,若是在现代社会,还会因为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开心的学生。
“大阿哥受了些皮肉伤,只是被十三爷训斥了。刚刚回府时耷拉着脑袋,被乌苏格格接走了。”玉瑶道。
“请大夫瞧过没有?”
“爷已经让大夫瞧过了,说是没有伤及筋骨,多修养几日便好。”
“好。”云裳自顾自点头,又吩咐玉瑶“给昌儿送些他爱吃的点心,让照顾他的嬷嬷这几日再细心些。”
“还有,大夫也要日日请来瞧瞧,好生照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