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对账单(下)

    德川家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身处劣势,也说不出有底气的话,最后只能说了句:“愿闻其详。”

    他感觉这句话算是挤兑,你林天帅张口胡扯一个三百万石,能有什么根据?

    但半个时辰后,德川家康就后悔了.

    林天帅听到后,立刻就开始进行计算,滔滔不绝的说:“三百万石赔偿真不算过分,大纳言你听我说来。

    首先,我军一年日常饷银价值四十万石,这是最基本的。”

    “等等!”德川家康觉得不对劲,立刻反驳说:“我听说你们明国在收支方面有折色和本色的区别。折色为银,本色为米,饷银应该是折色为银两,哪来的米石?”

    林天帅想也不想的回答说:“这不是为了方便你们倭国理解和计算么?你们倭国的财政不是以大米为基础么?”

    知道你们倭国大米价格贵,索要赔偿那当然以大米为价格单位了。

    德川家康觉得不对劲,还想说什么,林天帅却不耐烦的说:“我这也是尊重你们倭国的习惯,你怎么还不领情?

    而且能不能先听我说完?不然你动辄打断,那我就只能就视为你们没有诚意,回去各整军备战就是!”

    德川家康深吸了一口气,只好暂且忍耐,反正他现在没得到授权,没权力同意,就先听着呗。

    如果连这都忍不了,那他德川家康还叫松平竹千代的时候就消失在战国时代了。

    于是林天帅又继续说:“第二,我们十万大军一年的军粮,再加上长途运输军粮的损耗,再要你们赔偿四十万石并不算多吧?”

    德川家康默默的算了一下,十万大军一年军粮加上千里转运的损耗,四十万石似乎并不算多。

    但是这个石能不能换成明石?用倭石来计量,就属实有点过分了啊。

    而后又听到林天帅继续说:“第三,其他物资损耗,比如造船修船、赈济朝鲜地方、租用购买骡马费用、后方各种支出,要个四十万石赔偿,不过分吧?

    你看,只是我们天兵的这三大项开销账单,就已经有一百二十万石了,不该由你们倭国赔偿么?”

    德川家康没有争辩这些开支的数字合理不合理,只是质问道:“这也才一百二十万石,远不到阁下先前所声称的三百万石。”

    林天帅吃惊的说:“不会吧?大纳言你不考虑釜山地区七万五千兵将的性命吗?

    总不能让我们大明天兵平白无故的放这七万五千兵将回国吧?不应该支付赎金吗?

    每人二十石买命钱不算多吧?七万五千人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万石!也该由你们倭国来支付。”

    德川家康争辩道:“这不合理!如果我国赔偿了你们明军的开支,你们就该解围了!”

    林泰来挥了挥砂锅大的拳头,“你说不合理?你们这些即将灭亡的败军,居然想跟胜利者讲理?

    再次提醒你,请你正视自己的立场,你们没有平等说话的资格。”

    德川家康已经完全丧失了“谈判”的欲望,他之所以没有走人,主要是想看看林天帅还能有多离谱。

    所以德川家康故意挑刺说:“一百二十万加一百五十万,那也只是二百七十万石,何来三百万之说?”

    林天帅疑惑的说:“难道本多忠胜、井伊直政、立花宗茂、福岛正则、蜂须贺家政、浅野幸长、长宗我部元亲这些人,能和普通足轻一个价位?

    我也不多要,以上七人打包价三十万石换走。这样赔偿账单加起来,不就是三百万石了么?

    所以我并没有骗你,三百万石并非我信口开河,实乃有理有据也。”

    德川家康:“.”

    所以名为谈判,实为勒索对吧?自己为什么嘴贱说了句“愿闻其详”?

    难怪先前自己对使者有心理阴影,想要跟林天帅亲自谈的时候,大明使者的表情那么奇怪。

    而后德川家康微微躬身,行礼告辞。

    他觉得今天的“非正式会晤”只能到此为止了,他怕再谈下去,自己会承受不住。

    林天帅却拦住了德川家康,“慢着,别急着走啊,我还没有将条件说完,刚才的三百万石账单只是基础赔偿。”

    德川家康不由瞪大了眼睛,难道三百万石只是开胃菜,你林天帅还能更离谱?

    随即就听到林天帅继续说:“近百年来,你们倭国的九州岛一直在为祸我大明!

    尤其数十年前我大明东南倭寇之祸,贼寇主要就是九州岛上各藩的浪人!

    而这次你们倭国入侵朝鲜,大部分主力又是九州岛上各藩!

    所以为永绝后患,倭国须得割让九州岛给大明,九州岛上的大名全部移封。”

    德川家康感觉胸口简直要炸了,对天帅大声呵斥道:“狂妄!”

    面对面呵斥林天帅,可能是德川家康这辈子做过的最冒险的事情之一,由此可见德川家康受了多大刺激。

    割让整个九州岛,也真敢想!

    林天帅阴影重新笼罩住了德川家康的身躯,只用凶狠的眼神就让所有倭人侍从不敢妄动。

    “到底是谁狂妄?”林天帅没有动手,却先反问道。

    然后又道:“你是后来朝鲜的,在你登船之前,一定拜见过丰臣秀吉吧?

    丰臣秀吉一定也对你耳提面命过,就朝鲜问题跟你交流了吧?

    那么你告诉我,丰臣秀吉心里有什么条件?”

    距离林天帅这么近,德川家康不知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呼哧呼哧的喘着气,但没有开口回答。

    林天帅冷笑道:“即便你不说,我也能知道!

    丰臣秀吉的想法是,第一,他想迎娶我大明公主;第二,割让半个朝鲜给倭国;第三,与我大明通商;第四,朝鲜臣服倭国;第五,我大明要与倭国永誓盟好”

    德川家康龟躯巨震,又一次瞪大了眼睛!

    这些都是太阁最近的私自想法,林天帅又是怎么知道的?

    说实话,就目前这战争态势,太阁的那些想法简直就是疯子的呓语。

    都被打成这逼样了,前前后后损失了十来万大军了,还发什么痴?

    如果只是国内关起门来说话,也就罢了,丢人丢不到外面去。

    但是被明国人知道了,那可就有点羞耻了啊!

    林天帅戳破了丰臣秀吉狂人臆想后,大声的对德川家康质问道:

    “现在你告诉我,到底是谁狂妄?比起丰臣秀吉的妄想,我只是要个九州岛,很过分吗?

    所以你们倭人连指责我狂妄的资格也没有,谁能跟你们太阁比狂妄啊?

    啧啧,居然还想让我大明公主去和亲?他这样一个老猴子,怎么敢想的啊?不知道羞耻二字怎么写么?”

    德川家康涨红了脸,像是气急败坏了,对着林天帅狂喷了一大通话。

    林天帅愕然,很久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如此胆肥了。

    不过他听不懂倭语,担心误判,就对充当翻译的沈惟敬问道:“德川说了什么?”

    沈惟敬面无表情,很敬业的一板一眼的翻译说:

    “天帅你对太阁那傻比去说啊,我德川踏马的只是一个关东的领主,你对我说个几把。”

    这个翻译完美的做到了信达雅,林天帅久久无语。

    好端端的谈判,咋还破防了呢?德川家康不是心理素质超稳的么?

    于是林天帅很体谅的说:“要不今天就谈到这里吧,各自得了朝廷授权,再签字画押?”

    这意思就是,下次谈都不谈了,上来直接签字画押吗?

    沈惟敬同情的看向德川家康,早劝你别直接和天帅打交道,这不是找虐么?

    非正式会晤结束后,林天帅向朝廷急报,阐述当前的最新形势。

    不出意外的,兵部代表朝廷向林天帅授权,是战是和可临机决断,不过最后结果需要朝廷批准。

    这就是朝廷中没有人掣肘的好处,如果不是首辅和兵部尚书都是自己人,林天帅还未必敢放心入朝。

    而倭军总大将德川家康在得到“可放行一船”的允许后,派了浅野长政坐船回国,向丰臣秀吉禀报情况。

    甚至浅野长政回来的速度,比大明朝廷的授权旨意更快。

    毕竟从釜山过了海就到九州岛,而丰臣秀吉最近正好在九州岛名护屋城。

    “太阁可有命令?”德川家康迫不及待的对浅野长政问道。

    浅野长政回答说:“太阁有令,可以与明军议和。

    但要达成两个目的,一是让剩余兵将回国,二是被俘虏众将被放回。”

    德川家康闻言松了口气,太阁能清醒过来,认清现实肯退兵就好。

    他就怕太阁继续疯批,让他们在釜山死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估计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太阁侧室怀孕了,太阁注意力开始从朝鲜移开,期待新继承人诞生。二是被打怕了,太阁也彻底失去了信心。

    “有劳了。”德川家康点了点头说,“明日就帮你联系明军,或者你直接去明营。”

    浅野长政脸色古怪的看着德川家康,“太阁还有指令,由大纳言负责谈判并签押。”

    德川家康:“.”

    太阁不但清醒了,而且还踏马的太过于清醒了!

    他派浅野长政回国去禀报情况,显然是让浅野长政代表太阁谈判的意思。

    浅野长政作为丰臣家的家老笔头、首席家臣,绝对有这个资格出面与明军进行谈判。

    结果太阁这个该死的,死活赖上他德川家康了是吧?

    可以想见,要想达成目的,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签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

    让他德川家康出面签约,岂不等同于让他德川家康背锅,甚至承担骂名?

    太阁你想要剩余兵将回国,想要被俘众将被放回,很明显是为了重新收拾人心。

    但这黑锅和骂名,一定要他德川家康来分担吗?

    可以说,征朝惨败肯定让太阁威望大失,所以太阁才会想着拉他德川家康这个“天下第二人”一起“下水”,要丢人就一起丢人?

    浅野长政微微躬身,点头示意道:“有劳了,能否将大家都平安带回国内,就靠大纳言了!”

    德川家康还能怎么办,只能一边在心里咒骂太阁生个儿子就夭折,一边愤愤的派人去明营联络。

    只怕见林天帅一次,就要折寿五年。

    但他目前又没有能力反抗太阁,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命令了。

    又过数日,金海城外,还是上次会晤的地方,林天帅和德川大纳言第二次会晤。

    这次双方都得到了授权,随时可以先订约签字了,所以谈判现场正规了许多。

    现场搭起了帐篷,设置了桌椅,还各自有书手在旁边记录。

    林天帅坐在定制的大交椅上,主动开口道:“关于我上次列出的账单,大纳言没什么意见吧?”

    德川家康回答说:“完全无法同意。”

    林天帅也不着急,又问道:“哪里不能接受?

    德川家康说:“不接受以大米为赔偿形式,不能接受以石为赔偿单位!”

    林天帅强调说:“这是尊重你们的财政习惯!”

    德川家康辩解说:“这就像养孩子,既想让他成长,又不给他喂养,最终的结果就是竭泽而渔!

    贵国有句古话是,民以食为天。大米于我国而言,乃是性命之根本,完全无法作为赔偿物支付与贵国!

    所以请折为银两,代替大米作为赔偿!我国愿意为此支付一个合理数目,以达成和解!”

    林天帅挥了挥手,无奈的说:“真拿你们这些物资匮乏的小国没办法,三百万石大米就跟要了你们的命似的。

    那就改为赔偿银两吧,三百万石大米改为三百万两银子!单位是我们明国的两,不是你们倭国的两!”

    德川家康:“.”

    你踏马的这改不改有多大区别?你家大米一石卖一两银子,又不是大灾荒年份!

    三百万两银子,那是多大的数目,也亏你说得出口,撑不死你!

    林天帅似笑非笑的说:“我已经退让了一步,你似乎还不满意?

    怎么?还想对账单?其实告诉你吧,如果从大米折算过来,三百万两银子还是我善心大发的少要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话事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随轻风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轻风去并收藏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