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的日子如期而至。
巍峨的启元殿高耸入云,厚重云层笼罩天穹,风中夹着凛冽寒意,隐约有种不祥的意味。
一名秦镜使快步驱上,在延帝身后一步处停下,低声道:“臣该死,还是没能找到白夜的踪迹。”
“什么?”延帝瞪向来者。
长长石阶的下方,众皇室和百官整齐列队,正中间两路礼仪官隔出一条长道,盛霓身披一袭锦绣长裙,已经缓缓登上石阶。
裙身的金银丝线艳丽夺目,珍珠宝石发簪插在乌发之间,只消从人群中远远地望上一眼,便会惊叹其娇艳动人。
然而今日群臣和众妃嫔窃窃私语讨论最多的,并非盛霓,而是立于延帝身侧的景选。
这位庶出的皇长子,从前不显山不露水,今日与延帝比肩而立,才使人惊觉,属于太子景迟的时代似乎当真过去了。今日一别,再归来,只怕便会入主东宫。
再看嫔妃之首萧贵妃,也是同样的明艳华服、贵不可言,那一双狐媚眼中,野心和希冀根本不需要再遮掩。
高高的阶上,延帝景源负手而立,居高临下地望着走上阶前的小公主。
珠冕微晃,隔绝了帝王神色。
金陵祭天大典之日,便是小公主的死期。前前朝的最后一点血脉,也将被清理干净,从今往后,这天下便是独掌于大延景氏的天下。
而白夜,是金陵祭天大典最大的秘密。到了金陵,谨王景选会逼嘉琬以命祭天,如若不成,就会启动备用计划,命白夜让嘉琬“意外”身亡。
出于对秦镜司的绝对信任,延帝在整件事的安排上并未多加过问,放手交给秦镜司安排,却不成想出了天大的纰漏——一个大活人,竟凭空消失了。
不仅是延帝,延帝身侧的景选也不禁面色阴沉。
景选很清楚,父皇命他带领嘉琬公主南下祭天,祭天只是顺便,其中最关键的任务便是盛霓的性命。盛霓是他最好的投名状,只要带着盛霓的尸身回京,大延储君的位子便是他的了。
为了助他一臂之力,父皇特地从秦镜司中选调了一名秦镜使,安插在公主府的卫队之中。
他记得很清楚,此人名叫白夜。
“父皇,白夜突然失踪,南下路上如何是好?是否紧急加派一名秦镜使顶上?”景选沉声请示。
延帝极不赞同地瞥了景选一眼。
他这庶长子,办差妥当,又隐忍听话,可惜半点不及太子的敏慧。
“朕之所以将白夜插进钟慧公主府的卫队,便是要他取得嘉琬的信任。如今若贸然往南下队伍中安插秦镜使,嘉琬岂能不生疑?”
景选自知说了蠢话,压下心中乱麻,硬着头皮道:“父皇放心,即便没有秦镜使相助,儿臣也定不辱使命,确保完成任务。”
帝王强压住怒气,朝秦镜使吩咐下去:“再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三日内若找不到,叫你们掌镜御使提头来见。”
那秦镜使便如一道阴影,迅速领命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这厢几句话的功夫,盛霓已走到近前。
延帝敛起眸中火气,眼角弯了弯,挤出几道皱纹,笑得仁慈。
“来,嘉琬。”延帝伸出手,颇为亲切地虚扶了盛霓一把。“朕瞧你面色有些发白,可是不豫?”
“谢陛下关心,嘉琬无碍,只是正值隆冬,今日又格外阴冷,有些畏寒而已。”盛霓的对答无懈可击,听上去只是个懂事又天真的少女。
这样的乖巧,是延帝最喜闻乐见的。
盛霓在礼部的主持下,当着众皇室与百官的面与延帝交接了祭天信物。
“臣女嘉琬,奉天命赴盛氏祖地金陵祭天,以祈大延国泰民安。虽将历经千难万险,身临重厄,然心怀至诚,恭敬祭祀,期盼天地灵气,降福大延,护佑百姓。”
她双手高捧信物,嗓音铿锵悦耳,如清风拂堂。
延帝满意地微笑,振臂扬声道:“嘉琬代朕之意,致敬天地诸神,祈求繁荣昌盛,百姓安康幸福!”
众臣跪拜。
盛霓滴水不漏地完成了践行仪程,清透的眼眸望向正南方的苍芎,娇美的面庞上不露半点心绪。
此番南下,不论是谁想加害于她,她都绝不会让其得逞。不仅如此,待到归来之日,便是姐姐的枉死之案水落石出之时。
金碧辉煌的宫城正门徐徐打开,禁军骑兵营整齐列队开道,彩旗飞扬,鼓乐随行。
燕京城已多年不曾有过这般盛景。
主街上沿街挂满了彩旗灯笼,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后面围了两三排百姓,沿街茶肆、酒肆座无虚席,十里九坊几乎万人空巷。
燕京上至权贵下至布衣,都翘首盼着一睹前朝小公主盛装出行的仪仗与芳姿,却意外发现一向低调慎行的谨王景选峨冠博带,竟也是这般丰神如玉。
盛霓对外面的一切毫不关心,她将车帘挑起一道极窄的缝隙望出去——马车旁挺胸拔背纵马陪护的,是阿七。
那个人,自那场雪后,就消失了。
从前那个人的心机费尽、百般讨好,似乎只是她的一场梦。
“小殿下……”晚晴坐在盛霓对面,担忧地握住了她冰凉的手。
“别怕,相信阿七,也相信我们自己,这一路定能平平安安。”盛霓回握住晚晴的手,四手紧紧不妨,“来年春日回京以后,我们去买飘香阁最好的点心,到那时,想必又出了不少新品呢。”
“奴婢都听小殿下的,”晚晴迅速抹了一把眼角的泪珠,也挤出一个笑来,“对,这一路,定会平平安安。”
“这才是本宫的好晚晴。”盛霓也笑了,眸色中透出超越年龄的温柔坚定。
不论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她一定要平安回到京城,带着姐姐枉死的真相,回来亲手为姐姐复仇。
至于那个人……
盛霓眸色微黯。
-
东宫内室的寝床上,景迟双目紧阖,没有半点苏醒的迹象。
太子这般模样已有整整三日了,如若不是眉宇间微微的凝蹙,整个人几乎便如一桩无声无息的木头。
漆黑的深渊,沉重的迷雾,身体仿佛被无形的锁链牢牢束缚,无法挣脱。
每一次努力撑开眼皮,都像是身在茫茫黑夜,混沌中无法找到一丝光明。
无尽的梦魇里,一个小小的、如梨花般娇弱又纤柔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景迟很想追上去瞧一眼她的面容,可是四肢沉重如灌铅,仿佛永远也无法赶上前去。
他用尽全力试图张口唤出那个名字,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呢喃,连自己都无法听清。
付春立在床边蹙眉瞧了主子许久,方才落手放下了床帷。
“主子怎样了?”
内侍元吉关切地问道,紧盯着大总管付春的神色,生怕错过一丁点信息。
“还是老样子。”付春把空药碗放到元吉托着的方盘上,“就保持这个药量,再连煎五日,相信会有起色。”
“是,干爹。干爹亲自请来的太医,开的药方自然也是最好的,主子的贵体定会好转。”
元吉拍完了马屁,托着药碗退下。
“最好的药方……”付春低声自语,又神色复杂看向床帷,透过帷帐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轮廓。
“付总管!付总管!我知道你在里面!放我进去!”
外间突然吵起来,无明推开几个拦路的下人,怒发冲冠地闯到付春面前,胸膛剧烈起伏。
“何事这么大火气?当心惊扰了主子静养。”付春悠悠地道。
无明目光如炬地盯着付春,好半晌,才将手中一张焚了一半的药方甩到付春脸上,也不知是从哪个火堆里抢出来的。
“付总管,你谋害主子!”无明爆喝道。
屋内下人俱都唬了一跳,极有眼色地飞快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小子,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付春不紧不慢地反问,鹤发衬托下的脸色露出几分阴鸷。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付总管同样知道!”少年瞧着付春那副油盐不进的米样,近乎歇斯底里。
付春讥笑,眼中露出一丝悲凉无奈。
无明双目猩红,箭步上前掐住付春雪白的脖颈,“我无明,此生只会听从主子的吩咐,绝不会偷偷摸摸在他的药碗里下毒!”
付春并不反抗,任由自己被无明掐得满脸涨紫,而后嗤地一声艰难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无明甚觉荒唐,手上用力,恨得几乎便要握段这疯子的脖子。
然而就在下一刻,无明身子一僵,双目圆睁,而后青眼上翻,身子向前一栽,直挺挺地趴在了地上。
“睡吧,好好睡一觉,和主子一起,乖乖守在东宫,什么乱子也。”
付春神色冷冷地睨着倒在地上的少年。
“咱家早就说过,愚忠不是忠。主子一心系在那个小妖精的身上,咱家只能帮主子一把,替主子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巍峨的启元殿高耸入云,厚重云层笼罩天穹,风中夹着凛冽寒意,隐约有种不祥的意味。
一名秦镜使快步驱上,在延帝身后一步处停下,低声道:“臣该死,还是没能找到白夜的踪迹。”
“什么?”延帝瞪向来者。
长长石阶的下方,众皇室和百官整齐列队,正中间两路礼仪官隔出一条长道,盛霓身披一袭锦绣长裙,已经缓缓登上石阶。
裙身的金银丝线艳丽夺目,珍珠宝石发簪插在乌发之间,只消从人群中远远地望上一眼,便会惊叹其娇艳动人。
然而今日群臣和众妃嫔窃窃私语讨论最多的,并非盛霓,而是立于延帝身侧的景选。
这位庶出的皇长子,从前不显山不露水,今日与延帝比肩而立,才使人惊觉,属于太子景迟的时代似乎当真过去了。今日一别,再归来,只怕便会入主东宫。
再看嫔妃之首萧贵妃,也是同样的明艳华服、贵不可言,那一双狐媚眼中,野心和希冀根本不需要再遮掩。
高高的阶上,延帝景源负手而立,居高临下地望着走上阶前的小公主。
珠冕微晃,隔绝了帝王神色。
金陵祭天大典之日,便是小公主的死期。前前朝的最后一点血脉,也将被清理干净,从今往后,这天下便是独掌于大延景氏的天下。
而白夜,是金陵祭天大典最大的秘密。到了金陵,谨王景选会逼嘉琬以命祭天,如若不成,就会启动备用计划,命白夜让嘉琬“意外”身亡。
出于对秦镜司的绝对信任,延帝在整件事的安排上并未多加过问,放手交给秦镜司安排,却不成想出了天大的纰漏——一个大活人,竟凭空消失了。
不仅是延帝,延帝身侧的景选也不禁面色阴沉。
景选很清楚,父皇命他带领嘉琬公主南下祭天,祭天只是顺便,其中最关键的任务便是盛霓的性命。盛霓是他最好的投名状,只要带着盛霓的尸身回京,大延储君的位子便是他的了。
为了助他一臂之力,父皇特地从秦镜司中选调了一名秦镜使,安插在公主府的卫队之中。
他记得很清楚,此人名叫白夜。
“父皇,白夜突然失踪,南下路上如何是好?是否紧急加派一名秦镜使顶上?”景选沉声请示。
延帝极不赞同地瞥了景选一眼。
他这庶长子,办差妥当,又隐忍听话,可惜半点不及太子的敏慧。
“朕之所以将白夜插进钟慧公主府的卫队,便是要他取得嘉琬的信任。如今若贸然往南下队伍中安插秦镜使,嘉琬岂能不生疑?”
景选自知说了蠢话,压下心中乱麻,硬着头皮道:“父皇放心,即便没有秦镜使相助,儿臣也定不辱使命,确保完成任务。”
帝王强压住怒气,朝秦镜使吩咐下去:“再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三日内若找不到,叫你们掌镜御使提头来见。”
那秦镜使便如一道阴影,迅速领命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这厢几句话的功夫,盛霓已走到近前。
延帝敛起眸中火气,眼角弯了弯,挤出几道皱纹,笑得仁慈。
“来,嘉琬。”延帝伸出手,颇为亲切地虚扶了盛霓一把。“朕瞧你面色有些发白,可是不豫?”
“谢陛下关心,嘉琬无碍,只是正值隆冬,今日又格外阴冷,有些畏寒而已。”盛霓的对答无懈可击,听上去只是个懂事又天真的少女。
这样的乖巧,是延帝最喜闻乐见的。
盛霓在礼部的主持下,当着众皇室与百官的面与延帝交接了祭天信物。
“臣女嘉琬,奉天命赴盛氏祖地金陵祭天,以祈大延国泰民安。虽将历经千难万险,身临重厄,然心怀至诚,恭敬祭祀,期盼天地灵气,降福大延,护佑百姓。”
她双手高捧信物,嗓音铿锵悦耳,如清风拂堂。
延帝满意地微笑,振臂扬声道:“嘉琬代朕之意,致敬天地诸神,祈求繁荣昌盛,百姓安康幸福!”
众臣跪拜。
盛霓滴水不漏地完成了践行仪程,清透的眼眸望向正南方的苍芎,娇美的面庞上不露半点心绪。
此番南下,不论是谁想加害于她,她都绝不会让其得逞。不仅如此,待到归来之日,便是姐姐的枉死之案水落石出之时。
金碧辉煌的宫城正门徐徐打开,禁军骑兵营整齐列队开道,彩旗飞扬,鼓乐随行。
燕京城已多年不曾有过这般盛景。
主街上沿街挂满了彩旗灯笼,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后面围了两三排百姓,沿街茶肆、酒肆座无虚席,十里九坊几乎万人空巷。
燕京上至权贵下至布衣,都翘首盼着一睹前朝小公主盛装出行的仪仗与芳姿,却意外发现一向低调慎行的谨王景选峨冠博带,竟也是这般丰神如玉。
盛霓对外面的一切毫不关心,她将车帘挑起一道极窄的缝隙望出去——马车旁挺胸拔背纵马陪护的,是阿七。
那个人,自那场雪后,就消失了。
从前那个人的心机费尽、百般讨好,似乎只是她的一场梦。
“小殿下……”晚晴坐在盛霓对面,担忧地握住了她冰凉的手。
“别怕,相信阿七,也相信我们自己,这一路定能平平安安。”盛霓回握住晚晴的手,四手紧紧不妨,“来年春日回京以后,我们去买飘香阁最好的点心,到那时,想必又出了不少新品呢。”
“奴婢都听小殿下的,”晚晴迅速抹了一把眼角的泪珠,也挤出一个笑来,“对,这一路,定会平平安安。”
“这才是本宫的好晚晴。”盛霓也笑了,眸色中透出超越年龄的温柔坚定。
不论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她一定要平安回到京城,带着姐姐枉死的真相,回来亲手为姐姐复仇。
至于那个人……
盛霓眸色微黯。
-
东宫内室的寝床上,景迟双目紧阖,没有半点苏醒的迹象。
太子这般模样已有整整三日了,如若不是眉宇间微微的凝蹙,整个人几乎便如一桩无声无息的木头。
漆黑的深渊,沉重的迷雾,身体仿佛被无形的锁链牢牢束缚,无法挣脱。
每一次努力撑开眼皮,都像是身在茫茫黑夜,混沌中无法找到一丝光明。
无尽的梦魇里,一个小小的、如梨花般娇弱又纤柔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景迟很想追上去瞧一眼她的面容,可是四肢沉重如灌铅,仿佛永远也无法赶上前去。
他用尽全力试图张口唤出那个名字,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呢喃,连自己都无法听清。
付春立在床边蹙眉瞧了主子许久,方才落手放下了床帷。
“主子怎样了?”
内侍元吉关切地问道,紧盯着大总管付春的神色,生怕错过一丁点信息。
“还是老样子。”付春把空药碗放到元吉托着的方盘上,“就保持这个药量,再连煎五日,相信会有起色。”
“是,干爹。干爹亲自请来的太医,开的药方自然也是最好的,主子的贵体定会好转。”
元吉拍完了马屁,托着药碗退下。
“最好的药方……”付春低声自语,又神色复杂看向床帷,透过帷帐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轮廓。
“付总管!付总管!我知道你在里面!放我进去!”
外间突然吵起来,无明推开几个拦路的下人,怒发冲冠地闯到付春面前,胸膛剧烈起伏。
“何事这么大火气?当心惊扰了主子静养。”付春悠悠地道。
无明目光如炬地盯着付春,好半晌,才将手中一张焚了一半的药方甩到付春脸上,也不知是从哪个火堆里抢出来的。
“付总管,你谋害主子!”无明爆喝道。
屋内下人俱都唬了一跳,极有眼色地飞快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小子,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付春不紧不慢地反问,鹤发衬托下的脸色露出几分阴鸷。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付总管同样知道!”少年瞧着付春那副油盐不进的米样,近乎歇斯底里。
付春讥笑,眼中露出一丝悲凉无奈。
无明双目猩红,箭步上前掐住付春雪白的脖颈,“我无明,此生只会听从主子的吩咐,绝不会偷偷摸摸在他的药碗里下毒!”
付春并不反抗,任由自己被无明掐得满脸涨紫,而后嗤地一声艰难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无明甚觉荒唐,手上用力,恨得几乎便要握段这疯子的脖子。
然而就在下一刻,无明身子一僵,双目圆睁,而后青眼上翻,身子向前一栽,直挺挺地趴在了地上。
“睡吧,好好睡一觉,和主子一起,乖乖守在东宫,什么乱子也。”
付春神色冷冷地睨着倒在地上的少年。
“咱家早就说过,愚忠不是忠。主子一心系在那个小妖精的身上,咱家只能帮主子一把,替主子做出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