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黑夜最暗的时分,叛军再次启程了。
两三个时辰的休整,足以让这支难以入眠的军队恢复体力,正午便可兵围崇丘皇陵。
叛军有充足的装备配置,禁军从京城出发时已全副武装,萧云行的萧家军久经实战,更比禁军出色。在这一点上,目前护卫皇陵的力量既是无源之水,又必定大感惶然,景选的胜算实在七成之上。
除非,有人前去崇丘大营借兵,并赶在叛军屠尽皇陵之前回援……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景选握着缰绳的手紧了又松,青黑的眼底让他布满血丝的双目更添了几分阴鸷。
以父皇的风格,此情此景,宁信孟晗,也不会放心将兵符交给太子。所以此刻,必然是太子镇守皇陵,孟晗前去调兵。崇丘大营调兵回援,最早也要子夜方可抵达皇陵,除非孟晗插翅飞去。
景选仰头,望向东方明晃晃的白日。
天光亮了,照得人头昏目眩。
萧贼……母妃……父子……女奴……
盛霓的话像梦魇,缠住他,令他胸口块垒难消,几乎透不过气。
理性告诉景选她当然是在骗他,可是记忆深处那些碎片,不合时宜地拼凑起来,刺得他额角剧痛。
多年来母妃为何一直与萧云行互通有无?每每提起萧云行时,并不像是在说一个政治伙伴,更像是……熟稔的挚友。
他的母妃,如何会与边匪做挚友!
母妃对父皇百般小意奉承,可是那双慧黠的美目中有多少真情?景选看得懂,母妃对父皇只是费尽心思地讨好,并不似嘉仪刚嫁入王府时那般——羞怯、真实。
母妃对父皇,总是利用大于爱慕。可是父皇一世英明,却好像从未察觉出这点细微的分别。
景选回过神时,眼前迎面撞来黄土,接着身子重重摔在地上,本能地滚出两圈卸开力道,好险未被马蹄踏中,只是跌得肩膀生疼。
“殿下!”
近卫连忙勒缰下马,将头昏脑涨的景选搀起来。
萧云行本在最前方探路,听到动静,已纵马奔到近前。骏马原地打了个转,不耐地原地踏着碎步。
“燕京将你们养得如此娇贵。”萧云行嗤笑。
景选头昏坠马,仰头便见逆光里萧云行居高临下地嘲笑,只垫了几口胡饼的胃里一阵翻腾,俯身便吐了。
“不会是从牢里沾了什么病吧?”萧云行下马,神色稍正,上前查看景选的情况。
景选余光瞥见他靠近,抬手挡住,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无碍。”
这个塞外夷人,怎么可能是自己的生父!
小贱人竟想出如此恶心的招数来祸乱他的心神,景选胡乱抹了抹嘴,按捺下反感,勉强上马,心里却愈发火烧一般,真想立刻抓着小贱人彻底问个清楚,奈何眼下必须与援军争速度。
盛霓步行无法跟上行军的速度,个子又小,齐纲弄了匹马给她,把脸遮一遮,混在后面并不显眼。
距皇陵三十里的时候,日头升到头顶,叛军与皇陵禁军首次交战。
皇陵禁军人数有限,利用崇丘一带的地形优势早早布好了埋伏,虽是虚晃一枪,却着实给叛军当头来了一棒震慑。
盛霓远在后方,也跟着出了一身冷汗。估摸,景迟此刻大约返程走了一半,不知皇陵守军能否撑到景迟回来。
这一场遭遇战只持续了大半个时辰,以皇陵禁军撤退告终,双方伤亡数目相近,但叛军人多,只能算略有折损。
“雕虫小技,不知前面还准备了什么阴招,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萧云行冷哼,连刀上的血都懒得擦,直接收刀入鞘。
景选早预备着自己带领的禁军中人忠于总统领孟晗,出京时便给他们洗过脑,一场遭遇战后,景选借题发挥,又将孟晗的“居心叵测”和对昔日部下的“心狠手辣”强调一通。
萧云行在旁听得暗自发笑。这些个中原人,阴谋诡计灌满肚肠,最擅蛊惑人心,皇长子景选是愚钝了些,腹内倒还有些墨水,颠倒黑白起来头头是道。
这支叛军队伍里,萧云行只当那些禁军是摆设,燕京城里富贵子弟组成的军队,能有什么战力,大局握在他萧云行手中。等到功成,萧嫱的儿子登基,自己便不能当上摄政王,好歹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一品大将军。
苦心经营二十年,阿嫱果然没令他失望。
自从当年看到阿嫱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阿嫱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那个可以帮他实现伟业之人。
可惜阿嫱的儿子并未继承阿嫱的聪慧,否则,何至于连一个不受宠的太子都除不掉,还落到今日这般逼宫谋反的地步。
盛霓身在军队后方,自是无从知晓萧云行的心思,这大半日甚至连萧贼的影子都没望见,但瞧叛军中的北戎子弟,个个精悍野蛮,平日里觉着训练有素的禁军竟被比下去了,显得文弱不堪。不难想象萧家军的当家人是何等勇武精悍。
又前进了不足十里,前方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兵器重重磕碰的声音混成一片冰冷刺耳的尖锐嗡鸣,盛霓被齐纲拎到一边,以免被前冲的军士们挤倒踩踏,而后齐纲纵马往前方去了。
正面硬拼这么快就开战了。
身在刀剑无眼的前线,盛霓的心却静得出奇。她能做的都已做了,叛军若成,她便是俘虏;叛军若败,她可能也会死在乱军之中。
就在盛霓准备伺机走脱的时候,一阵马嘶从身后响起,令盛霓骤然后颈发麻。
她回头看过去,意识尚未反应过来,身体已作出了反应,本能向后一缩,居然堪堪避开了当头而下的刀刃。
森然寒光一闪而过,景选那张恶鬼般的脸现出来,双目猩红。
“想跑?”他像是看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
都是这个小贱人,将他一步步逼到这般田地,人不人鬼不鬼,还想逃走?
盛霓跌坐在地,双腿发软一时无法站起,剪水明眸却倔强地对反贼怒目而视,未曾流露丝毫惧意。
“怎么,”她讥笑,沙尘脏痕在她白皙的面上显出恰如其分的厉色,“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世,无法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曾经以及当下,所以,你要杀了我,以为便能抹去一切,逃避一切?”
景选高举的的刀迟迟没有落下,暴喝和惨叫在他身后交织,盛霓缩在那身铠甲里柔弱得仿佛不堪一击,可是景选的刀顿在了半空。
盛霓的话像一把狠绝无比的匕首,直刺入他的胸膛。
就如那年,盛霜在他耳畔轻叹:“王爷求娶妾身,原来只是因为这个。”
刺得又准又深,让景选直面自己灵魂中的丑恶。
盛霓的脸与记忆中王妃的面孔重合,却比王妃多了一抹复仇的快意讥笑。
“你杀了我,便能终止一切吗?你已经万劫不复了,景选!”盛霓直到此刻,才觉得自己真正为姐姐报了仇。
现在的景选,胜也是败,败也是败,已经没有前路。
“本王怎么可能听信你的胡言乱语,与萧叔父反目呢?”景选披散的长发被风拨乱,在他猩红的双目前乱拂,“你还太嫩了,嘉琬。”
皇陵守军看似拿出了背水一战的骁勇,但寡不敌众,攻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至于援军,远水救不了近火。
景选的刀再次高高举起,“盛氏血脉原就不该活下去了,当年景氏救了你们性命,如今将这条命交还回来也是应当,非是本王无情。”
盛霓仰起头,看逆光里的刀影直直地劈下来。
但求无愧于心。
盛霓心头忽然浮现这句话。
她尽力了,为复仇,为守护,尽力拼了这一场。
只是,没能再见到阿夜。
他一定能赶在叛军攻破皇陵前回来。
他会扫清叛军,坐稳太子之位,来日登上那无人之巅。
他永远会记得,在他曾经易容南下的时候,与她携手共度的时光。
盛霓眯起眼,刀光在日头下有些刺目。
铮然一声利器猛撞的脆响,那柄长刀飞上天空,划出一道弧线。
盛霓身子一轻,被人一个旋身与景选拉开丈许距离,护在身后。
“谁给你的胆子,”景迟一身利落轻甲,冲景选冷笑,“敢动嘉琬公主。”
他回来了!
提前赶回来了!
他居然在这里找到了她!
盛霓四下望去,援军不知何时涌入阵中,叛军彻底混乱。
景迟抬脚踹在景选胸口,将他踹得身子飞出,重重落在地上。不等景选起身,景迟一脚踏在他胸口上,长刀架在他颈旁。
“记得幼时,父皇教导,燕京武者以脚踢为粗鲁。”景迟冷冷地道,“对嘉琬不敬之人,孤一向动脚。”
景选被景迟踩在地上,呼吸艰难,半个字都吐不出来,瞪大的双眼难以置信地盯着面前之人,难掩惊惧,仿佛在看一个鬼魂。
太子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回来!?
这不可能!
“反王景选已拿下!”景迟从胸腔发出一声爆喝,仿佛响彻云霄,“尔等速速投降,降者不杀!”
风拂过面颊,带走浓重的血腥气,盛霓被景迟的亲兵护在当中,朝景迟看去,正迎上他灼灼的视线。
他的眸子如古井,幽邃不可见底,望向她的时候,却漾着春水般的暖意。
“去等孤。”他对她无声开口。
盛霓点了点头,抿唇一笑。
他会去收拾好残局,挽狂澜于既倒,她只需耐心等他回来便是。
盛霓跟着景迟的亲兵,到附近一处小庙歇脚。
守庙的和尚一见几个军爷护送着一个美貌女子而来,战战兢兢地收了塞过来的银子,关严嘴巴麻溜收拾出一间干净的禅房,亲兵守在外面,盛霓便躺到了榻上。
一闭眼便沉沉睡去。
醒来时天已黑尽,唤了一声,进来的是无明。
盛霓又惊又喜,“皇陵守住了?”
无明笑着颔首,只是太子收拾完叛军,又带兵先行回京了。反王景选和边匪萧云行已俘获,宫城中却还有一个鸠占鹊巢的萧夫人。
延帝竟放心放太子回京讨伐宫城中的逆贼,盛霓唇角浮出一丝笑意。真想看看延帝见到景选时的表情。
盛霓在这远离是非的小庙中住下,亲兵从附近村中雇了十来个机灵年轻的女孩子来服侍盛霓,特殊时期条件有限,也只得委屈了公主。
但盛霓经过先前南下之行,早已能应对各种艰辛的环境,并不挑剔,也不觉辛苦。她见过的反王的恶毒眼神,也见过两军交战的血腥残忍,相比之下,眼前的一时简陋根本不算什么。
亲兵唯恐对公主照顾不周,回头被太子责罚,却见自幼养尊处优的嘉琬公主竟异常随和,亲兵们暗自松了口气,愈加勤勉周到。
听闻公主之所以落到叛军之中,乃是孤身前去扰乱反王之心的,所以援军赶到时,叛军军心不稳,一击即溃。先前还以为盛氏公主低调谨慎,性子必定也绵软温柔,没想到竟有这般胆识,亲兵们私下里禁不住赞叹不已,却也不敢议论太多,恐有不敬公主之嫌。
盛霓每日借阅庙中经书诵读,默默算着景迟大约行进到什么地步了,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思来想去,又想到反王与边匪都已俘获,萧夫人和那些乌合之众又岂会是景迟的对手?
盛霓便转而开始想象景迟如何将他们各个击破,延帝在皇陵提心吊胆等待时,又会是何等模样。
盛霓忽然放下手中书卷,望向窗外。
他明明可以等到皇陵被叛军包围,绝望心死之时,再出手的。
室内服侍的女孩子们敛声屏气,不敢搅扰贵人的思绪。
盛霓抚着经卷的玉指收紧。等到延帝亲身感受到最宠爱的儿子妄图弑君弑父的真实,或许是对景迟最有利的情况。
以景迟的慧心和谋算,自然明白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是他并未这样做。
他将叛军拦截在了尚未抵达皇陵之时。
想明白了这一点,盛霓心头涌起一股热流,淌入四肢百骸。
阿夜,是真正的君子。
到得第三日一早,传来有人声马嘶,守在禅房外的亲兵并无警戒的反应,盛霓便知是景迟大事已毕,派人来接她了。
这三日好漫长,盛霓恨不得立刻赶到景迟身边,看看他受伤了没有,安全与否。
盛霓才一出门,便险些与一人撞上,她还没来得及站稳,便被那人张臂揽入怀中。
若隐若无的青柏冷香,掺着尘土的气息。
“阿夜!”
盛霓闭上眼,回抱住来者。
男人似是没料到小公主的直白回应,身体一僵,继而将人搂得更紧,在场军士和女孩子们赶紧背过身去,眼观鼻鼻观心。
守庙的和尚面色慈祥,垂眼念了一声“善”,欣慰一笑。
虽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庙,到底是佛门清净地,景迟并未多扰,捐了许多香火钱,又厚赏了那十来个服侍盛霓的女孩子,带盛霓登车启程。
晚晴和云朱都在马车旁翘首盼着公主,见那抹丽影走出小庙,两人都顾不得礼数仪容,携手小跑过去,没大没小地紧紧抱住了盛霓。其余随行而来的公主府婢女也都红了眼眶,跟着二人快步围上去,仔细打量着主子,恨不得连发丝都数一数,看是不是少了一根。
“小殿下!”
晚晴和云朱一开口便双双泣不成声。
盛霓也眼眶一热,落下泪来,却还是佯作嗔道:“瞧你们,哭什么?本宫不是好端端地在你们眼前吗?”
不提这个还好,盛霓话音未落,晚晴和云朱一齐跪倒在地,眼泪汪汪地揪着盛霓的衣襟,求道:“小殿下万万不要再做这般危险之事了,奴婢们这些时日食不下咽,睡不安寝,梦里都是小殿下,生怕小殿下出了什么差错,叫我们如何能安心!”
围在一旁的小婢女们也个个掩面而泣,一个胆大的不顾尊卑位次,直言泣道:“若是小殿下有什么三长两短,奴婢也不活了!”
“呸呸呸!”盛霓一面用力扯起晚晴和云朱两个,一面冲其余婢女做了个撇嘴的表情,“你们的主子最是福泽天佑,怎会有事?莫忘了,本宫可是‘天女’!”
说着,盛霓本想冲她们笑笑,可是自己的眼泪却断线珠子似的滚过脸颊。
盛霓只得收起嘴硬,“是本宫不好,让你们担心了……”
晚晴和云朱连忙摇头,“不,小殿下是大延的有功之臣,奴婢们都听太子殿下说了,陛下还亲口承诺要给小殿下论功行赏呢。只是,奴婢们恳请小殿下,若再要以身犯险,千万带着奴婢们同去,奴婢们死也要同小殿下在一起!绝不分开!”
“好了好了,越说越没个体统,”盛霓顾不得拭自己的脸颊,忙不迭地给两个大婢女拭泪,“什么‘死’不‘死’的,咱们度过了一劫又一劫,日后在一起好好活着!”
“正是呢。”婢女们忙应下。
景迟在旁十分耐心地等钟慧府的主仆们互诉了衷肠,这才亲手扶盛霓登车。
“对了,太子哥哥怎会亲自来接臣妹?”盛霓在车厢里坐稳,眼睛还红着,笑意盈盈地问向车厢外伫立的男人。
是他有心,肯允这些婢女一同来接她,甚至在大事方息的时候便亲自抽身赶了过来。
“在阿霓心中,孤会将此等要事假手他人?”景迟唇角微勾,墨眸温柔。
“可是,京中定有许多事需要太子哥哥亲自……”
“可是阿霓也很需要阿夜。”景迟压低了嗓音。
盛霓微怔。
他的脸颊在晌午温暖日光的照耀下愈显棱角分明,双眸仿佛两汪春水,令盛霓几乎想不起初见时的冷漠幽森之感。
经此一遭,他好像有什么地方与从前不大一样了,从前的他哪会流露出这般温软的神情。
盛霓双颊发热,率先撂下了车帘,“咱们走吧,免得耽搁京中事务。”
见阿霓没有邀他共乘马车的意思,景迟眼底透出一丝失落。也罢,这里还有许多外人,他们之间也只在父皇面前口头定了终身,到底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共乘,倒显得轻薄于阿霓一般。
景迟便没再说什么,有些落寞地走向自己的宝马。
这时,副将一脸凝重地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官,附耳低声禀道:“殿下,圣上病情恶化,怕是不好,请殿下速回。”
两三个时辰的休整,足以让这支难以入眠的军队恢复体力,正午便可兵围崇丘皇陵。
叛军有充足的装备配置,禁军从京城出发时已全副武装,萧云行的萧家军久经实战,更比禁军出色。在这一点上,目前护卫皇陵的力量既是无源之水,又必定大感惶然,景选的胜算实在七成之上。
除非,有人前去崇丘大营借兵,并赶在叛军屠尽皇陵之前回援……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景选握着缰绳的手紧了又松,青黑的眼底让他布满血丝的双目更添了几分阴鸷。
以父皇的风格,此情此景,宁信孟晗,也不会放心将兵符交给太子。所以此刻,必然是太子镇守皇陵,孟晗前去调兵。崇丘大营调兵回援,最早也要子夜方可抵达皇陵,除非孟晗插翅飞去。
景选仰头,望向东方明晃晃的白日。
天光亮了,照得人头昏目眩。
萧贼……母妃……父子……女奴……
盛霓的话像梦魇,缠住他,令他胸口块垒难消,几乎透不过气。
理性告诉景选她当然是在骗他,可是记忆深处那些碎片,不合时宜地拼凑起来,刺得他额角剧痛。
多年来母妃为何一直与萧云行互通有无?每每提起萧云行时,并不像是在说一个政治伙伴,更像是……熟稔的挚友。
他的母妃,如何会与边匪做挚友!
母妃对父皇百般小意奉承,可是那双慧黠的美目中有多少真情?景选看得懂,母妃对父皇只是费尽心思地讨好,并不似嘉仪刚嫁入王府时那般——羞怯、真实。
母妃对父皇,总是利用大于爱慕。可是父皇一世英明,却好像从未察觉出这点细微的分别。
景选回过神时,眼前迎面撞来黄土,接着身子重重摔在地上,本能地滚出两圈卸开力道,好险未被马蹄踏中,只是跌得肩膀生疼。
“殿下!”
近卫连忙勒缰下马,将头昏脑涨的景选搀起来。
萧云行本在最前方探路,听到动静,已纵马奔到近前。骏马原地打了个转,不耐地原地踏着碎步。
“燕京将你们养得如此娇贵。”萧云行嗤笑。
景选头昏坠马,仰头便见逆光里萧云行居高临下地嘲笑,只垫了几口胡饼的胃里一阵翻腾,俯身便吐了。
“不会是从牢里沾了什么病吧?”萧云行下马,神色稍正,上前查看景选的情况。
景选余光瞥见他靠近,抬手挡住,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无碍。”
这个塞外夷人,怎么可能是自己的生父!
小贱人竟想出如此恶心的招数来祸乱他的心神,景选胡乱抹了抹嘴,按捺下反感,勉强上马,心里却愈发火烧一般,真想立刻抓着小贱人彻底问个清楚,奈何眼下必须与援军争速度。
盛霓步行无法跟上行军的速度,个子又小,齐纲弄了匹马给她,把脸遮一遮,混在后面并不显眼。
距皇陵三十里的时候,日头升到头顶,叛军与皇陵禁军首次交战。
皇陵禁军人数有限,利用崇丘一带的地形优势早早布好了埋伏,虽是虚晃一枪,却着实给叛军当头来了一棒震慑。
盛霓远在后方,也跟着出了一身冷汗。估摸,景迟此刻大约返程走了一半,不知皇陵守军能否撑到景迟回来。
这一场遭遇战只持续了大半个时辰,以皇陵禁军撤退告终,双方伤亡数目相近,但叛军人多,只能算略有折损。
“雕虫小技,不知前面还准备了什么阴招,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萧云行冷哼,连刀上的血都懒得擦,直接收刀入鞘。
景选早预备着自己带领的禁军中人忠于总统领孟晗,出京时便给他们洗过脑,一场遭遇战后,景选借题发挥,又将孟晗的“居心叵测”和对昔日部下的“心狠手辣”强调一通。
萧云行在旁听得暗自发笑。这些个中原人,阴谋诡计灌满肚肠,最擅蛊惑人心,皇长子景选是愚钝了些,腹内倒还有些墨水,颠倒黑白起来头头是道。
这支叛军队伍里,萧云行只当那些禁军是摆设,燕京城里富贵子弟组成的军队,能有什么战力,大局握在他萧云行手中。等到功成,萧嫱的儿子登基,自己便不能当上摄政王,好歹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一品大将军。
苦心经营二十年,阿嫱果然没令他失望。
自从当年看到阿嫱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阿嫱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那个可以帮他实现伟业之人。
可惜阿嫱的儿子并未继承阿嫱的聪慧,否则,何至于连一个不受宠的太子都除不掉,还落到今日这般逼宫谋反的地步。
盛霓身在军队后方,自是无从知晓萧云行的心思,这大半日甚至连萧贼的影子都没望见,但瞧叛军中的北戎子弟,个个精悍野蛮,平日里觉着训练有素的禁军竟被比下去了,显得文弱不堪。不难想象萧家军的当家人是何等勇武精悍。
又前进了不足十里,前方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兵器重重磕碰的声音混成一片冰冷刺耳的尖锐嗡鸣,盛霓被齐纲拎到一边,以免被前冲的军士们挤倒踩踏,而后齐纲纵马往前方去了。
正面硬拼这么快就开战了。
身在刀剑无眼的前线,盛霓的心却静得出奇。她能做的都已做了,叛军若成,她便是俘虏;叛军若败,她可能也会死在乱军之中。
就在盛霓准备伺机走脱的时候,一阵马嘶从身后响起,令盛霓骤然后颈发麻。
她回头看过去,意识尚未反应过来,身体已作出了反应,本能向后一缩,居然堪堪避开了当头而下的刀刃。
森然寒光一闪而过,景选那张恶鬼般的脸现出来,双目猩红。
“想跑?”他像是看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
都是这个小贱人,将他一步步逼到这般田地,人不人鬼不鬼,还想逃走?
盛霓跌坐在地,双腿发软一时无法站起,剪水明眸却倔强地对反贼怒目而视,未曾流露丝毫惧意。
“怎么,”她讥笑,沙尘脏痕在她白皙的面上显出恰如其分的厉色,“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世,无法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曾经以及当下,所以,你要杀了我,以为便能抹去一切,逃避一切?”
景选高举的的刀迟迟没有落下,暴喝和惨叫在他身后交织,盛霓缩在那身铠甲里柔弱得仿佛不堪一击,可是景选的刀顿在了半空。
盛霓的话像一把狠绝无比的匕首,直刺入他的胸膛。
就如那年,盛霜在他耳畔轻叹:“王爷求娶妾身,原来只是因为这个。”
刺得又准又深,让景选直面自己灵魂中的丑恶。
盛霓的脸与记忆中王妃的面孔重合,却比王妃多了一抹复仇的快意讥笑。
“你杀了我,便能终止一切吗?你已经万劫不复了,景选!”盛霓直到此刻,才觉得自己真正为姐姐报了仇。
现在的景选,胜也是败,败也是败,已经没有前路。
“本王怎么可能听信你的胡言乱语,与萧叔父反目呢?”景选披散的长发被风拨乱,在他猩红的双目前乱拂,“你还太嫩了,嘉琬。”
皇陵守军看似拿出了背水一战的骁勇,但寡不敌众,攻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至于援军,远水救不了近火。
景选的刀再次高高举起,“盛氏血脉原就不该活下去了,当年景氏救了你们性命,如今将这条命交还回来也是应当,非是本王无情。”
盛霓仰起头,看逆光里的刀影直直地劈下来。
但求无愧于心。
盛霓心头忽然浮现这句话。
她尽力了,为复仇,为守护,尽力拼了这一场。
只是,没能再见到阿夜。
他一定能赶在叛军攻破皇陵前回来。
他会扫清叛军,坐稳太子之位,来日登上那无人之巅。
他永远会记得,在他曾经易容南下的时候,与她携手共度的时光。
盛霓眯起眼,刀光在日头下有些刺目。
铮然一声利器猛撞的脆响,那柄长刀飞上天空,划出一道弧线。
盛霓身子一轻,被人一个旋身与景选拉开丈许距离,护在身后。
“谁给你的胆子,”景迟一身利落轻甲,冲景选冷笑,“敢动嘉琬公主。”
他回来了!
提前赶回来了!
他居然在这里找到了她!
盛霓四下望去,援军不知何时涌入阵中,叛军彻底混乱。
景迟抬脚踹在景选胸口,将他踹得身子飞出,重重落在地上。不等景选起身,景迟一脚踏在他胸口上,长刀架在他颈旁。
“记得幼时,父皇教导,燕京武者以脚踢为粗鲁。”景迟冷冷地道,“对嘉琬不敬之人,孤一向动脚。”
景选被景迟踩在地上,呼吸艰难,半个字都吐不出来,瞪大的双眼难以置信地盯着面前之人,难掩惊惧,仿佛在看一个鬼魂。
太子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回来!?
这不可能!
“反王景选已拿下!”景迟从胸腔发出一声爆喝,仿佛响彻云霄,“尔等速速投降,降者不杀!”
风拂过面颊,带走浓重的血腥气,盛霓被景迟的亲兵护在当中,朝景迟看去,正迎上他灼灼的视线。
他的眸子如古井,幽邃不可见底,望向她的时候,却漾着春水般的暖意。
“去等孤。”他对她无声开口。
盛霓点了点头,抿唇一笑。
他会去收拾好残局,挽狂澜于既倒,她只需耐心等他回来便是。
盛霓跟着景迟的亲兵,到附近一处小庙歇脚。
守庙的和尚一见几个军爷护送着一个美貌女子而来,战战兢兢地收了塞过来的银子,关严嘴巴麻溜收拾出一间干净的禅房,亲兵守在外面,盛霓便躺到了榻上。
一闭眼便沉沉睡去。
醒来时天已黑尽,唤了一声,进来的是无明。
盛霓又惊又喜,“皇陵守住了?”
无明笑着颔首,只是太子收拾完叛军,又带兵先行回京了。反王景选和边匪萧云行已俘获,宫城中却还有一个鸠占鹊巢的萧夫人。
延帝竟放心放太子回京讨伐宫城中的逆贼,盛霓唇角浮出一丝笑意。真想看看延帝见到景选时的表情。
盛霓在这远离是非的小庙中住下,亲兵从附近村中雇了十来个机灵年轻的女孩子来服侍盛霓,特殊时期条件有限,也只得委屈了公主。
但盛霓经过先前南下之行,早已能应对各种艰辛的环境,并不挑剔,也不觉辛苦。她见过的反王的恶毒眼神,也见过两军交战的血腥残忍,相比之下,眼前的一时简陋根本不算什么。
亲兵唯恐对公主照顾不周,回头被太子责罚,却见自幼养尊处优的嘉琬公主竟异常随和,亲兵们暗自松了口气,愈加勤勉周到。
听闻公主之所以落到叛军之中,乃是孤身前去扰乱反王之心的,所以援军赶到时,叛军军心不稳,一击即溃。先前还以为盛氏公主低调谨慎,性子必定也绵软温柔,没想到竟有这般胆识,亲兵们私下里禁不住赞叹不已,却也不敢议论太多,恐有不敬公主之嫌。
盛霓每日借阅庙中经书诵读,默默算着景迟大约行进到什么地步了,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思来想去,又想到反王与边匪都已俘获,萧夫人和那些乌合之众又岂会是景迟的对手?
盛霓便转而开始想象景迟如何将他们各个击破,延帝在皇陵提心吊胆等待时,又会是何等模样。
盛霓忽然放下手中书卷,望向窗外。
他明明可以等到皇陵被叛军包围,绝望心死之时,再出手的。
室内服侍的女孩子们敛声屏气,不敢搅扰贵人的思绪。
盛霓抚着经卷的玉指收紧。等到延帝亲身感受到最宠爱的儿子妄图弑君弑父的真实,或许是对景迟最有利的情况。
以景迟的慧心和谋算,自然明白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是他并未这样做。
他将叛军拦截在了尚未抵达皇陵之时。
想明白了这一点,盛霓心头涌起一股热流,淌入四肢百骸。
阿夜,是真正的君子。
到得第三日一早,传来有人声马嘶,守在禅房外的亲兵并无警戒的反应,盛霓便知是景迟大事已毕,派人来接她了。
这三日好漫长,盛霓恨不得立刻赶到景迟身边,看看他受伤了没有,安全与否。
盛霓才一出门,便险些与一人撞上,她还没来得及站稳,便被那人张臂揽入怀中。
若隐若无的青柏冷香,掺着尘土的气息。
“阿夜!”
盛霓闭上眼,回抱住来者。
男人似是没料到小公主的直白回应,身体一僵,继而将人搂得更紧,在场军士和女孩子们赶紧背过身去,眼观鼻鼻观心。
守庙的和尚面色慈祥,垂眼念了一声“善”,欣慰一笑。
虽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庙,到底是佛门清净地,景迟并未多扰,捐了许多香火钱,又厚赏了那十来个服侍盛霓的女孩子,带盛霓登车启程。
晚晴和云朱都在马车旁翘首盼着公主,见那抹丽影走出小庙,两人都顾不得礼数仪容,携手小跑过去,没大没小地紧紧抱住了盛霓。其余随行而来的公主府婢女也都红了眼眶,跟着二人快步围上去,仔细打量着主子,恨不得连发丝都数一数,看是不是少了一根。
“小殿下!”
晚晴和云朱一开口便双双泣不成声。
盛霓也眼眶一热,落下泪来,却还是佯作嗔道:“瞧你们,哭什么?本宫不是好端端地在你们眼前吗?”
不提这个还好,盛霓话音未落,晚晴和云朱一齐跪倒在地,眼泪汪汪地揪着盛霓的衣襟,求道:“小殿下万万不要再做这般危险之事了,奴婢们这些时日食不下咽,睡不安寝,梦里都是小殿下,生怕小殿下出了什么差错,叫我们如何能安心!”
围在一旁的小婢女们也个个掩面而泣,一个胆大的不顾尊卑位次,直言泣道:“若是小殿下有什么三长两短,奴婢也不活了!”
“呸呸呸!”盛霓一面用力扯起晚晴和云朱两个,一面冲其余婢女做了个撇嘴的表情,“你们的主子最是福泽天佑,怎会有事?莫忘了,本宫可是‘天女’!”
说着,盛霓本想冲她们笑笑,可是自己的眼泪却断线珠子似的滚过脸颊。
盛霓只得收起嘴硬,“是本宫不好,让你们担心了……”
晚晴和云朱连忙摇头,“不,小殿下是大延的有功之臣,奴婢们都听太子殿下说了,陛下还亲口承诺要给小殿下论功行赏呢。只是,奴婢们恳请小殿下,若再要以身犯险,千万带着奴婢们同去,奴婢们死也要同小殿下在一起!绝不分开!”
“好了好了,越说越没个体统,”盛霓顾不得拭自己的脸颊,忙不迭地给两个大婢女拭泪,“什么‘死’不‘死’的,咱们度过了一劫又一劫,日后在一起好好活着!”
“正是呢。”婢女们忙应下。
景迟在旁十分耐心地等钟慧府的主仆们互诉了衷肠,这才亲手扶盛霓登车。
“对了,太子哥哥怎会亲自来接臣妹?”盛霓在车厢里坐稳,眼睛还红着,笑意盈盈地问向车厢外伫立的男人。
是他有心,肯允这些婢女一同来接她,甚至在大事方息的时候便亲自抽身赶了过来。
“在阿霓心中,孤会将此等要事假手他人?”景迟唇角微勾,墨眸温柔。
“可是,京中定有许多事需要太子哥哥亲自……”
“可是阿霓也很需要阿夜。”景迟压低了嗓音。
盛霓微怔。
他的脸颊在晌午温暖日光的照耀下愈显棱角分明,双眸仿佛两汪春水,令盛霓几乎想不起初见时的冷漠幽森之感。
经此一遭,他好像有什么地方与从前不大一样了,从前的他哪会流露出这般温软的神情。
盛霓双颊发热,率先撂下了车帘,“咱们走吧,免得耽搁京中事务。”
见阿霓没有邀他共乘马车的意思,景迟眼底透出一丝失落。也罢,这里还有许多外人,他们之间也只在父皇面前口头定了终身,到底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共乘,倒显得轻薄于阿霓一般。
景迟便没再说什么,有些落寞地走向自己的宝马。
这时,副将一脸凝重地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官,附耳低声禀道:“殿下,圣上病情恶化,怕是不好,请殿下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