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主君一家用完膳,香月回房翻出一双鞋,侧边绣有绿竹,做工精致,她低着头出门,廊间差点与迎面来的人相撞,“三郎。”
卢世昌注意到她手里的东西,笑道:“是给兄长做的吧,兄长真有福气,能有你这么个知心人在旁陪侍。”
她默默把东西藏到身后,垂眸浅笑:“二郎待我们这些丫鬟好,我自然也要记在心里,不打扰三郎了。”
香月欠身离去,卢世昌望着她的背影,嘴角渐隐,欲走时,见地上躺了只耳环,拾起一看便认出是香月之物,他犹豫了一下,收入袖中离去。
书房中,卢纪中正在温书,接过香月的鞋子后,面色动容,却叹气道:“你伴我八年有余,用心之致,叫我如何回报?”
她摇摇头,柔声道:“都是香月自愿的,二郎不必放在心上,只要能陪着你一辈子,香月、香月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脸颊爬上两抹红云,低头间尽显娇羞。一只手搭上肩头,香月顺势靠在了他怀中。
“二郎,天后派女官来了……”
奶娘赶来,抬头见了两人亲密模样,愣在门口说不出话来,细看下,身子在发抖。
香月慌乱从怀中脱身,卢纪中也是满面尴尬,掩唇咳嗽,故作镇定道:“我这就去迎接。”
香月头也不敢抬跟在后脚走了,独留奶娘站在原地,她晃了晃,扶住门,眉间染上凄哀:“造孽哟……”
杜檀昔奉天后之命前来送礼,见一挺拔郎君走来,朝她施礼道:“卢纪中见过女官。”
这位就是崔侍郎要为嘉宁定的夫婿了,她心中暗道,细细打量几眼,眉目温润,端的是谦谦君子模样,比前两个强了太多。
她笑道:“状元郎多礼了,这些是天后命我送来的,那就不多打扰,告辞。”
“女官不留下喝杯茶再走么?”
她婉拒了,卢纪中送她到门外,等人在拐角消失才进入府中。
每任新科进士都会留有画像,这些画像由司纪女官保管,杜檀昔找到司纪想借卢纪中的画像一用。
司纪嘱咐道:“别弄丢了。”
“知道,下午就还回来。”
.
相国寺。
侍卫依旧不敢放她进去,转头喊道:“郡主,杜女官来了。”
嘉宁像花蝴蝶从屋里飞出,“怎么样,我爹是不是同意放我出去了?”
“那倒没有。”见她露出失望的神色,杜檀昔笑道:“别急,不过我带了新科状元的画,你先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难不成是潘安——”她恹恹接过,展开见了画上的郎君后,眼前亮了亮,转口道:“还真不赖。那也不行,长得好就能为所欲为吗?谁知道是好是孬,万一是个爱赌博□□、外头养了一群莺莺燕燕的呢。不行不行。”
杜檀昔也只是来瞧瞧她态度,怕将来后悔,听她这样说了,把画收回:“行,那我再想想办法。”
“诶诶,等等,檀昔姐。”嘉宁叫住她,难得面露羞意,拉着她袖子小声道:“你帮我多打听打听这位状元,看看人品怎么样,是不是洁身自好,最关键的,不许告诉我爹。”
“成。”
杜檀昔不戳破她那点小心思,笑着走了,刚回到宫中还完画,被召到上阳宫。
天后坐在案前,潜心抄写佛经,杜檀昔在侧研墨,等天后搁笔,便朝外喊了声,宫女端着银盆、丝帕进来。
“今天你去相国寺了?”
“是。”杜檀昔没有隐瞒。
“听闻新科状元卢纪中的双亲来了京城,明日要去相国寺上香,拿我令牌去趟崔府,告诉崔爱卿一声,人关久了容易生病,总要出来透透气。”
杜檀昔明白天后的意思,转头传达给崔侍郎,崔侍郎喜忧参半,派人到相国寺去了。
翌日,天后让她把抄完的佛经送去相国寺交给主持,在主持念经祈福时,卢纪中一家来了。
“女官,你也在这。”他有些意外,施了个禅礼。
“奉天后命令出宫办事,想来二位便是令尊令堂吧?”
卢海道笑道:“正是,女官有礼了。”
她点点头,打趣道:“二老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有这么个优秀的儿郎,想来什么辛苦也忘了不是?”
独孤听了,脸上带了抹傲色,嘴上谦虚道:“不敢不敢,也就是比常人多用功罢了。”
杜檀昔笑道:“那我就不打扰状元一家了,告辞。”
辞别卢家,她并未就此离开,转头到了嘉宁住处,这次侍卫没有阻拦。
侍女们在为她梳妆打扮,她抓起头饰看了又看,在一支红宝石镶玉凤穿牡丹发钗和两支粉玉嵌珍珠金丝坠珠发梳间犹豫不决。
“发梳好看,衬你的粉色罗裙。”
杜檀昔悄声走近,拿起发梳簪在她两边的鬓发中,垂下的珍珠坠在眉尾两边,娇俏动人,当真好看极了。
“卢状元现在在大殿,卢父卢母也在。”
嘉宁点了点粉扑扑的脸蛋,眉头凝起:“这样会不会显得我太贪色了。”
杜檀昔笑出声:“见一见而已,这是什么说法,我想卢状元来也是为了见你。”
哪有父母一来京城就要烧香的,还一来就来这相国寺,只能是和崔侍郎早通过气了。
嘉宁走后,她独在屋中着实无趣,生了要看看寺中景色的兴致,起身前往。
相国寺这几年发展颇好,古树参天,佛音袅袅,偶有画眉啼叫,处处透着禅意。走累了,见前方有一处亭子,进去歇脚,转头见刚刚走过的月拱门后来个娘子。
娘子没看见她,瞧着像哭过,擦着泪跑远了,不久,月拱门又下来一人,是卢纪中。
此处园景偏僻,怎么一个个都往这来?
杜檀昔觉得蹊跷,起身藏在柱后,见他追着那个娘子去了。
“香月。”
娘子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背对着道:“二郎来做什么,郡主不在这。”
她的声音里带了哭腔,卢纪中上前,伸出指腹在她脸上柔柔擦过,叹道:“你知道,在我心里,你和她是不一样的……”
藏在花坛后的杜檀昔听的一清二楚,在见了两人相拥后,无声离去。
嘉宁回到屋满脸春色,坐在窗边时不时发出几声痴笑,杜檀昔看着越发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她。
那个娘子她认出来了,是上次送礼时跟在卢纪中后头的丫鬟,一个丫鬟而已,就算真和卢纪中有什么也威胁不到嘉宁,但越想越膈应。
“檀昔姐,檀昔姐。”嘉宁见她发起呆,过来晃她肩膀:“状元郎还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看来我爹这次眼光还不错。”
崔侍郎眼光果然一如既往的不行,她默默道。
“敏之,如果,我是说如果,卢纪中有心上人,这个心上人是个丫鬟,你会介意吗?”杜檀昔试探道。
嘉宁在屋里踱步来踱步去,认真思考起来:“如果他有心上人,心上人是丫鬟的话,那我和他在一起,他不开心,丫鬟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弄不好丫鬟还会被处死,那我不成罪人了吗?不成不成。”她摇了摇头,又道:“但我看卢郎君看着不像是那种不洁身自好的人,应该不会发生这种事。”
杜檀昔偷偷叹气,人不可貌相,要不说嘉宁还小呢,她还是决定说出实情:“其实——”
“杜女官,天后招你速速回宫。”内侍火急火燎赶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杜檀昔猜测该是十万火急的事了,把没说完的话收回腹中,同内侍匆匆走了。
上阳宫,一干朝臣在内,还有几个蓝眼睛高鼻子异域人,她隐约知道是什么事了,心不由一沉,面上不显,躬身问安道:“天后。”
“大食使者说你在长安故意为难大食商人,致使这些商人被迫跳河而亡,可有此事?”天后道。
“子虚乌有之事,微臣从未做过。”
使者道:“我这里有长安其他大食商人的来信,共五封,都是这样说的,如果不是,为什么他们在被关进大牢后就都死了?”
“本来不想把事情闹大,既然到了如今我也急不得不实话实说了。我抓大食商人不假,可那几个大食商人勾结大唐几个百姓走私货物,偷税漏税,还私自种罂粟制成香料售卖,哪一样不值得抓起来,可没想到被人从狱中劫走丢了性命,此事有长安官员和百姓为我作证。”
使者不依不饶:“无论怎么说,他们是我大食的人,你要处理他们也应该和我们说一声,却私自做主,这让我们感到不被尊重。”
朝臣附和道:“杜檀昔立功不假,可这样越过天后、私自处理友邦人士确实有损大唐颜面。”
又接连有几个朝臣附和,明里暗里说她耍威风,滥用职权。
这几个大臣杜檀昔太熟悉了,是李唐党的人。这次太子被贬,所有人都猜是她在天后跟前说了什么,被李唐党忌恨在所难免,但为了对付她不惜和外邦勾结,这是想鱼死网破也要拉她下水。
杜檀昔露出一丝苦笑,可惜有口不能言,只坚持道:“当时大食商人已经惹了众怒,百姓都让微臣立即处置,所以不得不先审判,本来写好奏报第二日就要送往京城,谁知第二天大牢失火犯人被劫走,所以才耽搁下来。后为了查失火一事又费了不少心力,微臣在办完长安案子后一并写在奏报中命人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天后明查。”
卢世昌注意到她手里的东西,笑道:“是给兄长做的吧,兄长真有福气,能有你这么个知心人在旁陪侍。”
她默默把东西藏到身后,垂眸浅笑:“二郎待我们这些丫鬟好,我自然也要记在心里,不打扰三郎了。”
香月欠身离去,卢世昌望着她的背影,嘴角渐隐,欲走时,见地上躺了只耳环,拾起一看便认出是香月之物,他犹豫了一下,收入袖中离去。
书房中,卢纪中正在温书,接过香月的鞋子后,面色动容,却叹气道:“你伴我八年有余,用心之致,叫我如何回报?”
她摇摇头,柔声道:“都是香月自愿的,二郎不必放在心上,只要能陪着你一辈子,香月、香月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脸颊爬上两抹红云,低头间尽显娇羞。一只手搭上肩头,香月顺势靠在了他怀中。
“二郎,天后派女官来了……”
奶娘赶来,抬头见了两人亲密模样,愣在门口说不出话来,细看下,身子在发抖。
香月慌乱从怀中脱身,卢纪中也是满面尴尬,掩唇咳嗽,故作镇定道:“我这就去迎接。”
香月头也不敢抬跟在后脚走了,独留奶娘站在原地,她晃了晃,扶住门,眉间染上凄哀:“造孽哟……”
杜檀昔奉天后之命前来送礼,见一挺拔郎君走来,朝她施礼道:“卢纪中见过女官。”
这位就是崔侍郎要为嘉宁定的夫婿了,她心中暗道,细细打量几眼,眉目温润,端的是谦谦君子模样,比前两个强了太多。
她笑道:“状元郎多礼了,这些是天后命我送来的,那就不多打扰,告辞。”
“女官不留下喝杯茶再走么?”
她婉拒了,卢纪中送她到门外,等人在拐角消失才进入府中。
每任新科进士都会留有画像,这些画像由司纪女官保管,杜檀昔找到司纪想借卢纪中的画像一用。
司纪嘱咐道:“别弄丢了。”
“知道,下午就还回来。”
.
相国寺。
侍卫依旧不敢放她进去,转头喊道:“郡主,杜女官来了。”
嘉宁像花蝴蝶从屋里飞出,“怎么样,我爹是不是同意放我出去了?”
“那倒没有。”见她露出失望的神色,杜檀昔笑道:“别急,不过我带了新科状元的画,你先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难不成是潘安——”她恹恹接过,展开见了画上的郎君后,眼前亮了亮,转口道:“还真不赖。那也不行,长得好就能为所欲为吗?谁知道是好是孬,万一是个爱赌博□□、外头养了一群莺莺燕燕的呢。不行不行。”
杜檀昔也只是来瞧瞧她态度,怕将来后悔,听她这样说了,把画收回:“行,那我再想想办法。”
“诶诶,等等,檀昔姐。”嘉宁叫住她,难得面露羞意,拉着她袖子小声道:“你帮我多打听打听这位状元,看看人品怎么样,是不是洁身自好,最关键的,不许告诉我爹。”
“成。”
杜檀昔不戳破她那点小心思,笑着走了,刚回到宫中还完画,被召到上阳宫。
天后坐在案前,潜心抄写佛经,杜檀昔在侧研墨,等天后搁笔,便朝外喊了声,宫女端着银盆、丝帕进来。
“今天你去相国寺了?”
“是。”杜檀昔没有隐瞒。
“听闻新科状元卢纪中的双亲来了京城,明日要去相国寺上香,拿我令牌去趟崔府,告诉崔爱卿一声,人关久了容易生病,总要出来透透气。”
杜檀昔明白天后的意思,转头传达给崔侍郎,崔侍郎喜忧参半,派人到相国寺去了。
翌日,天后让她把抄完的佛经送去相国寺交给主持,在主持念经祈福时,卢纪中一家来了。
“女官,你也在这。”他有些意外,施了个禅礼。
“奉天后命令出宫办事,想来二位便是令尊令堂吧?”
卢海道笑道:“正是,女官有礼了。”
她点点头,打趣道:“二老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有这么个优秀的儿郎,想来什么辛苦也忘了不是?”
独孤听了,脸上带了抹傲色,嘴上谦虚道:“不敢不敢,也就是比常人多用功罢了。”
杜檀昔笑道:“那我就不打扰状元一家了,告辞。”
辞别卢家,她并未就此离开,转头到了嘉宁住处,这次侍卫没有阻拦。
侍女们在为她梳妆打扮,她抓起头饰看了又看,在一支红宝石镶玉凤穿牡丹发钗和两支粉玉嵌珍珠金丝坠珠发梳间犹豫不决。
“发梳好看,衬你的粉色罗裙。”
杜檀昔悄声走近,拿起发梳簪在她两边的鬓发中,垂下的珍珠坠在眉尾两边,娇俏动人,当真好看极了。
“卢状元现在在大殿,卢父卢母也在。”
嘉宁点了点粉扑扑的脸蛋,眉头凝起:“这样会不会显得我太贪色了。”
杜檀昔笑出声:“见一见而已,这是什么说法,我想卢状元来也是为了见你。”
哪有父母一来京城就要烧香的,还一来就来这相国寺,只能是和崔侍郎早通过气了。
嘉宁走后,她独在屋中着实无趣,生了要看看寺中景色的兴致,起身前往。
相国寺这几年发展颇好,古树参天,佛音袅袅,偶有画眉啼叫,处处透着禅意。走累了,见前方有一处亭子,进去歇脚,转头见刚刚走过的月拱门后来个娘子。
娘子没看见她,瞧着像哭过,擦着泪跑远了,不久,月拱门又下来一人,是卢纪中。
此处园景偏僻,怎么一个个都往这来?
杜檀昔觉得蹊跷,起身藏在柱后,见他追着那个娘子去了。
“香月。”
娘子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背对着道:“二郎来做什么,郡主不在这。”
她的声音里带了哭腔,卢纪中上前,伸出指腹在她脸上柔柔擦过,叹道:“你知道,在我心里,你和她是不一样的……”
藏在花坛后的杜檀昔听的一清二楚,在见了两人相拥后,无声离去。
嘉宁回到屋满脸春色,坐在窗边时不时发出几声痴笑,杜檀昔看着越发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她。
那个娘子她认出来了,是上次送礼时跟在卢纪中后头的丫鬟,一个丫鬟而已,就算真和卢纪中有什么也威胁不到嘉宁,但越想越膈应。
“檀昔姐,檀昔姐。”嘉宁见她发起呆,过来晃她肩膀:“状元郎还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看来我爹这次眼光还不错。”
崔侍郎眼光果然一如既往的不行,她默默道。
“敏之,如果,我是说如果,卢纪中有心上人,这个心上人是个丫鬟,你会介意吗?”杜檀昔试探道。
嘉宁在屋里踱步来踱步去,认真思考起来:“如果他有心上人,心上人是丫鬟的话,那我和他在一起,他不开心,丫鬟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弄不好丫鬟还会被处死,那我不成罪人了吗?不成不成。”她摇了摇头,又道:“但我看卢郎君看着不像是那种不洁身自好的人,应该不会发生这种事。”
杜檀昔偷偷叹气,人不可貌相,要不说嘉宁还小呢,她还是决定说出实情:“其实——”
“杜女官,天后招你速速回宫。”内侍火急火燎赶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杜檀昔猜测该是十万火急的事了,把没说完的话收回腹中,同内侍匆匆走了。
上阳宫,一干朝臣在内,还有几个蓝眼睛高鼻子异域人,她隐约知道是什么事了,心不由一沉,面上不显,躬身问安道:“天后。”
“大食使者说你在长安故意为难大食商人,致使这些商人被迫跳河而亡,可有此事?”天后道。
“子虚乌有之事,微臣从未做过。”
使者道:“我这里有长安其他大食商人的来信,共五封,都是这样说的,如果不是,为什么他们在被关进大牢后就都死了?”
“本来不想把事情闹大,既然到了如今我也急不得不实话实说了。我抓大食商人不假,可那几个大食商人勾结大唐几个百姓走私货物,偷税漏税,还私自种罂粟制成香料售卖,哪一样不值得抓起来,可没想到被人从狱中劫走丢了性命,此事有长安官员和百姓为我作证。”
使者不依不饶:“无论怎么说,他们是我大食的人,你要处理他们也应该和我们说一声,却私自做主,这让我们感到不被尊重。”
朝臣附和道:“杜檀昔立功不假,可这样越过天后、私自处理友邦人士确实有损大唐颜面。”
又接连有几个朝臣附和,明里暗里说她耍威风,滥用职权。
这几个大臣杜檀昔太熟悉了,是李唐党的人。这次太子被贬,所有人都猜是她在天后跟前说了什么,被李唐党忌恨在所难免,但为了对付她不惜和外邦勾结,这是想鱼死网破也要拉她下水。
杜檀昔露出一丝苦笑,可惜有口不能言,只坚持道:“当时大食商人已经惹了众怒,百姓都让微臣立即处置,所以不得不先审判,本来写好奏报第二日就要送往京城,谁知第二天大牢失火犯人被劫走,所以才耽搁下来。后为了查失火一事又费了不少心力,微臣在办完长安案子后一并写在奏报中命人快马加鞭送到了京城,天后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