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松月亲手为刘煜昭戴上眼纱,指腹碰触到他脸颊的那一刻,二人默契地远离了彼此,仿佛指尖有电流滑过。
刘煜昭披麻戴孝,眼纱也该是素白的才好看,但孔松月偏不让他如意,固执地拿了一条窃蓝色的眼纱给他绑上。
在她手下,刘煜昭宛如一只乖顺的小动物,一动不动地任她摆弄,和前几日那副疯戾模样截然不同。
出于一霎时的恶念,她手下使劲,狠狠扯动了眼纱。突如其来的疼痛刺激让刘煜昭不自觉攥紧了衣角。
不够,这不够。她眸色渐沉,如此稀薄的疼痛,根本无法偿还她的牢狱之苦,更抵不过兄长车裂之刑下万分之一的痛苦。
而给他们兄妹二人带来灭顶之灾的元凶,此刻却是一副纯良忠诚的虚伪做派,简直令她恶心。
在监牢里,他还是那么的阴狠,可在“宋则霖”面前,又收敛了全部锋芒。孔松月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有多恨孔氏兄妹?恨到把自己扭曲成了恶鬼的模样。
她松下手中的眼纱,软滑的料子安安分分垂落在刘煜昭脑后,正如刘煜昭安安分分地受控于她一般。
他吞吞开口,“天家现在可以把想干的事告诉臣了吗?臣想尽早去打理。”
应对无法回答的疑问时,最佳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早春风大,情有可原,尽管他们屋子里静的吓人,甚至她能听见刘煜昭时紧时慢的呼吸声。
她知道,这是因为眼睛上的伤,但她不会有一丝半点的愧疚或后悔,她不仅冷眼旁观,还要笑他罪有应得。
“天家?”他的声音多了一丝颤抖,好似在害怕什么。
可他并不需要害怕宋则霖,善良仁慈的君主对待下臣一向很友善,就连久居漱州筝摇山的孔松月都知道宋则霖的美名。
作为宋则霖忠诚的臣子,刘煜昭哪怕当面讽谏,宋则霖八成也只会欣然采纳,所以,他根本没必要害怕。
除非……
孔松月神色一变,除非刘煜昭和宋则霖不是单纯君臣关系。
二人面前是一扇半人高的紫檀缠枝座镜,镜子的目光不带偏颇,孔松月把目光移过去,镜中的刘煜昭嘴唇发白、手指抽搐。男人的嘴唇比她的要薄上很多,不仅薄,还冷冰冰的,直叫人以为他生性凉薄。
指尖按上那已经失去光彩的眼球,依稀还能感受到旧日的余温,和尚未僵硬的柔软。
他又怎么会分不清自己和宋则霖呢,孔松月如是想着。
指尖上刺目的腥红,闻起来满是凄哀,而失明男人的手腕上,脖颈上,更有未愈的疤痕。
她不瞎,也记得很清楚。一天前,刘煜昭身上还没有这样的痕迹。
联想到刘府异样的寂静,她大起胆子,又带着愤恨的质疑,“你怎么可能分不清我和宋则霖?”
他怎么可能分不清自己和宋则霖,他又怎么可能会对自己言听计从?他的恨来的莫名其妙,去的更是无影无踪,如果是为了再使阴计,也根本不必如此。
“天家是谁,我又是谁,你看看,你仔细看看!”孔松月一把扯下了刚系上的眼纱,上下扫视他脖颈上的伤疤,那里刚翻出了新愈合的皮肤,颜色和旁边格格不入,“刘煜昭,你是得了心疾,目妄耳也妄,还是天生疯病,癫血青身?!”
他刚成一个瞎子,无甚还手之力,孔松月亦不用有所顾忌,“我想问我哥哥的事,既然你刚才自愿听话,那这儿也最好老实交代。”
“我……”他沉沉地闭上了眼,一片漆黑彻底困住了他的目光,也因此,昨日姗姗来迟的绝笔和言语,一次又一次在他眼前徘徊踟蹰。
这也是他昨天匆匆离开监牢的原因。
昨日,太后急召他入宫。
不是为了宋则霖的替身代死之事,他早已准备好了替身,派人从棠州边境带着已死的替身赶回洙邑。
所谓的让孔松月当这个代死替身,只不过是懒得给她交代太多罢了。
为了那个阴邪的巫术,他必须留孔松月多活一段时间。
现在想来,他反而庆幸自己没有心急手快的杀人灭口。
太后找他,是为刘家之事。
他从小就是宋则霖的伴读,还未登基前的宋则霖便有惊才绝艳的治世之能,更是礼贤下士的贤德君子。
在刘家人尽数斩首之后,宋则霖更许下诺言,说有朝一日一定助他翻案。
他深信不疑,对宋则霖深信不疑,更对刘家的清白深信不疑。
直到太后把刘家某表亲叛国的铁证扔在他面前,直到他发现,他景仰企慕的忠良父亲,也不过是个弄权耍势的短目庸人罢了。
他依然憎恨孔松曦造假出一场科举作弊案,将他刘氏,满门抄斩,只留他一人苟活于世。
可如今却告诉忠君到了骨子里的他,他刘家,虽然没参与科举作弊案,但却参与比之恶劣万分、祸国殃民的叛国细作案中。
他脑中顿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他早点发现,会不会检举自家……
随后他长吸一口气,是初春的寒气,冷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想,他会检举,一定会,他会为了大周,背叛父亲与家族。
他浑浑噩噩地回到府中。
太后没有怪罪,她一直是目光最清明的一个人,庙堂山野,她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最知道刘煜昭忠心可鉴,杀之可惜。
只是他自己无法接受这从天而降的意外之罪,无力承担曾经为家族平反正名的祈愿。
刘煜昭听着风,恍如阴风相召。
斩衰尚未服完,他心死身惫,骨头像是一下子被人打折了,怎么也直不起腰。
叛国罪人之子,这样的木枷,太重了。
回府后,他自寻匕首一把,本想自绝以明志,却又被人救下。
他行将就木地看着刘家家训,上面写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无声默念,可是父亲,荣,不该只是荣华富贵、高门大户和家传家业。荣,应该是忠鲠不挠、是碧血丹心、是捐身徇义。
他枯坐许久,久到孔松月寻仇而来。
他怎么会分不清孔松月和宋则霖呢,从孔松月踏过八角门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她不是宋则霖。
说服自己这是宋则霖,只不过是希望“天家”能赐自己一死罢了。
这样,他也算死的安心。
忘掉昨天惨白的真相,像还恨着孔松曦、还信着父亲忠心如故,像从前一样,听“天家”的话……
再次睁开疲惫的眼皮,眼前依然是一片黑暗,只有孔松月急促的呼吸把他从回忆中捞起。
他张着灰黯的双眼,心亦如死灰,“我分得清,你不是天家。”
剩下半句话被他咽进了心里,“你也没办法赐我正当一死。”
没有血色的薄唇还在费力的张张合合,“若你想问孔松曦,他对不起刘家,害刘家满门血溅刑场,只留我这浊流当中一芥草,苟活于世,可刘家,也不值得他手下留情。我依然认为孔松曦做错了,依然无法彻底放下仇恨,他错在用假罪名害死刘家,用科举作弊案的污名染脏刘氏家谱,倘若他揭穿的是……是刘家叛国罪证,那我,便没有半点理由去怨他了。”
他苦笑道:“我说这些,你大概也听不明白,朝堂上的事,离你和筝瑶山太远了。你只当我真的是癫病犯了吧,临终犹然狂诉。”
“临终?”孔松月疑道。
他又一次合上眼皮,重复默念:“临终。对,临终,若你为兄报仇,杀了我,也算了解一段因果。”
每一个字落在孔松月耳朵里,都陌生而沉重。
从刘煜昭破碎的话语里,她渐渐知晓了孔松曦和刘家剪不断的怨恨。
眼前人心字成灰,她能看出,他没说谎。
原来,兄长可能参与了一场坑害别人的冤假错案?
她突然沮丧地垂下了手,无力再扯着刘煜昭斩衰裳,或许,兄长也做了错事?
浑浊的眼中言说着痛苦,“我应该恨你,你也应该恨我,我差点杀了你,差点祸害了你死后的灵魄,我已经算是发泄完了怨恨,算是报仇了……接下来,该你了,你杀我,我不会反抗。”
“杀你?”她脱力地后退了两步,喃喃道:“我想过杀你,现在也想,但还不到时间。”
“什么时候算是到了时间。”
“至少,你死之前,要帮我找回兄长的尸身。”她再次抬起头,杏眼中泪光惨惨,垂下的唇角拦不住滚落的热泪,“我要带兄长,回筝瑶山,带他回家……”
想起兄长,无论他做过什么恶事,无论他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她都只剩心头一抹辛酸。
一家人,荣辱与共,兄长若是好人,她就陪好人行侠仗义;若是恶人,她边为恶人收尸哭坟。
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她都会陪着兄长,陪着自己的家人。
行错了路,就该纠正,纠正不及,那就去祭奠吧。
刘煜昭哑声应道:“去找尸身吗?好,之后你就报仇雪恨吧。”
“好。”她把刘煜昭从颓唐中拽起,手腕间仍存剑客逍遥,“该去哪儿?你得先动起来,我可没办法跟着一具尸体,去找另一具尸体。”
刘煜昭披麻戴孝,眼纱也该是素白的才好看,但孔松月偏不让他如意,固执地拿了一条窃蓝色的眼纱给他绑上。
在她手下,刘煜昭宛如一只乖顺的小动物,一动不动地任她摆弄,和前几日那副疯戾模样截然不同。
出于一霎时的恶念,她手下使劲,狠狠扯动了眼纱。突如其来的疼痛刺激让刘煜昭不自觉攥紧了衣角。
不够,这不够。她眸色渐沉,如此稀薄的疼痛,根本无法偿还她的牢狱之苦,更抵不过兄长车裂之刑下万分之一的痛苦。
而给他们兄妹二人带来灭顶之灾的元凶,此刻却是一副纯良忠诚的虚伪做派,简直令她恶心。
在监牢里,他还是那么的阴狠,可在“宋则霖”面前,又收敛了全部锋芒。孔松月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有多恨孔氏兄妹?恨到把自己扭曲成了恶鬼的模样。
她松下手中的眼纱,软滑的料子安安分分垂落在刘煜昭脑后,正如刘煜昭安安分分地受控于她一般。
他吞吞开口,“天家现在可以把想干的事告诉臣了吗?臣想尽早去打理。”
应对无法回答的疑问时,最佳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早春风大,情有可原,尽管他们屋子里静的吓人,甚至她能听见刘煜昭时紧时慢的呼吸声。
她知道,这是因为眼睛上的伤,但她不会有一丝半点的愧疚或后悔,她不仅冷眼旁观,还要笑他罪有应得。
“天家?”他的声音多了一丝颤抖,好似在害怕什么。
可他并不需要害怕宋则霖,善良仁慈的君主对待下臣一向很友善,就连久居漱州筝摇山的孔松月都知道宋则霖的美名。
作为宋则霖忠诚的臣子,刘煜昭哪怕当面讽谏,宋则霖八成也只会欣然采纳,所以,他根本没必要害怕。
除非……
孔松月神色一变,除非刘煜昭和宋则霖不是单纯君臣关系。
二人面前是一扇半人高的紫檀缠枝座镜,镜子的目光不带偏颇,孔松月把目光移过去,镜中的刘煜昭嘴唇发白、手指抽搐。男人的嘴唇比她的要薄上很多,不仅薄,还冷冰冰的,直叫人以为他生性凉薄。
指尖按上那已经失去光彩的眼球,依稀还能感受到旧日的余温,和尚未僵硬的柔软。
他又怎么会分不清自己和宋则霖呢,孔松月如是想着。
指尖上刺目的腥红,闻起来满是凄哀,而失明男人的手腕上,脖颈上,更有未愈的疤痕。
她不瞎,也记得很清楚。一天前,刘煜昭身上还没有这样的痕迹。
联想到刘府异样的寂静,她大起胆子,又带着愤恨的质疑,“你怎么可能分不清我和宋则霖?”
他怎么可能分不清自己和宋则霖,他又怎么可能会对自己言听计从?他的恨来的莫名其妙,去的更是无影无踪,如果是为了再使阴计,也根本不必如此。
“天家是谁,我又是谁,你看看,你仔细看看!”孔松月一把扯下了刚系上的眼纱,上下扫视他脖颈上的伤疤,那里刚翻出了新愈合的皮肤,颜色和旁边格格不入,“刘煜昭,你是得了心疾,目妄耳也妄,还是天生疯病,癫血青身?!”
他刚成一个瞎子,无甚还手之力,孔松月亦不用有所顾忌,“我想问我哥哥的事,既然你刚才自愿听话,那这儿也最好老实交代。”
“我……”他沉沉地闭上了眼,一片漆黑彻底困住了他的目光,也因此,昨日姗姗来迟的绝笔和言语,一次又一次在他眼前徘徊踟蹰。
这也是他昨天匆匆离开监牢的原因。
昨日,太后急召他入宫。
不是为了宋则霖的替身代死之事,他早已准备好了替身,派人从棠州边境带着已死的替身赶回洙邑。
所谓的让孔松月当这个代死替身,只不过是懒得给她交代太多罢了。
为了那个阴邪的巫术,他必须留孔松月多活一段时间。
现在想来,他反而庆幸自己没有心急手快的杀人灭口。
太后找他,是为刘家之事。
他从小就是宋则霖的伴读,还未登基前的宋则霖便有惊才绝艳的治世之能,更是礼贤下士的贤德君子。
在刘家人尽数斩首之后,宋则霖更许下诺言,说有朝一日一定助他翻案。
他深信不疑,对宋则霖深信不疑,更对刘家的清白深信不疑。
直到太后把刘家某表亲叛国的铁证扔在他面前,直到他发现,他景仰企慕的忠良父亲,也不过是个弄权耍势的短目庸人罢了。
他依然憎恨孔松曦造假出一场科举作弊案,将他刘氏,满门抄斩,只留他一人苟活于世。
可如今却告诉忠君到了骨子里的他,他刘家,虽然没参与科举作弊案,但却参与比之恶劣万分、祸国殃民的叛国细作案中。
他脑中顿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他早点发现,会不会检举自家……
随后他长吸一口气,是初春的寒气,冷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想,他会检举,一定会,他会为了大周,背叛父亲与家族。
他浑浑噩噩地回到府中。
太后没有怪罪,她一直是目光最清明的一个人,庙堂山野,她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最知道刘煜昭忠心可鉴,杀之可惜。
只是他自己无法接受这从天而降的意外之罪,无力承担曾经为家族平反正名的祈愿。
刘煜昭听着风,恍如阴风相召。
斩衰尚未服完,他心死身惫,骨头像是一下子被人打折了,怎么也直不起腰。
叛国罪人之子,这样的木枷,太重了。
回府后,他自寻匕首一把,本想自绝以明志,却又被人救下。
他行将就木地看着刘家家训,上面写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无声默念,可是父亲,荣,不该只是荣华富贵、高门大户和家传家业。荣,应该是忠鲠不挠、是碧血丹心、是捐身徇义。
他枯坐许久,久到孔松月寻仇而来。
他怎么会分不清孔松月和宋则霖呢,从孔松月踏过八角门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她不是宋则霖。
说服自己这是宋则霖,只不过是希望“天家”能赐自己一死罢了。
这样,他也算死的安心。
忘掉昨天惨白的真相,像还恨着孔松曦、还信着父亲忠心如故,像从前一样,听“天家”的话……
再次睁开疲惫的眼皮,眼前依然是一片黑暗,只有孔松月急促的呼吸把他从回忆中捞起。
他张着灰黯的双眼,心亦如死灰,“我分得清,你不是天家。”
剩下半句话被他咽进了心里,“你也没办法赐我正当一死。”
没有血色的薄唇还在费力的张张合合,“若你想问孔松曦,他对不起刘家,害刘家满门血溅刑场,只留我这浊流当中一芥草,苟活于世,可刘家,也不值得他手下留情。我依然认为孔松曦做错了,依然无法彻底放下仇恨,他错在用假罪名害死刘家,用科举作弊案的污名染脏刘氏家谱,倘若他揭穿的是……是刘家叛国罪证,那我,便没有半点理由去怨他了。”
他苦笑道:“我说这些,你大概也听不明白,朝堂上的事,离你和筝瑶山太远了。你只当我真的是癫病犯了吧,临终犹然狂诉。”
“临终?”孔松月疑道。
他又一次合上眼皮,重复默念:“临终。对,临终,若你为兄报仇,杀了我,也算了解一段因果。”
每一个字落在孔松月耳朵里,都陌生而沉重。
从刘煜昭破碎的话语里,她渐渐知晓了孔松曦和刘家剪不断的怨恨。
眼前人心字成灰,她能看出,他没说谎。
原来,兄长可能参与了一场坑害别人的冤假错案?
她突然沮丧地垂下了手,无力再扯着刘煜昭斩衰裳,或许,兄长也做了错事?
浑浊的眼中言说着痛苦,“我应该恨你,你也应该恨我,我差点杀了你,差点祸害了你死后的灵魄,我已经算是发泄完了怨恨,算是报仇了……接下来,该你了,你杀我,我不会反抗。”
“杀你?”她脱力地后退了两步,喃喃道:“我想过杀你,现在也想,但还不到时间。”
“什么时候算是到了时间。”
“至少,你死之前,要帮我找回兄长的尸身。”她再次抬起头,杏眼中泪光惨惨,垂下的唇角拦不住滚落的热泪,“我要带兄长,回筝瑶山,带他回家……”
想起兄长,无论他做过什么恶事,无论他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她都只剩心头一抹辛酸。
一家人,荣辱与共,兄长若是好人,她就陪好人行侠仗义;若是恶人,她边为恶人收尸哭坟。
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她都会陪着兄长,陪着自己的家人。
行错了路,就该纠正,纠正不及,那就去祭奠吧。
刘煜昭哑声应道:“去找尸身吗?好,之后你就报仇雪恨吧。”
“好。”她把刘煜昭从颓唐中拽起,手腕间仍存剑客逍遥,“该去哪儿?你得先动起来,我可没办法跟着一具尸体,去找另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