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鸢呼了口气,转身走到李凭云面前:“你不住观音殿了么?”
“几日前寺里新修了屋舍,我不该再扰观音清净了。”
“修屋舍?哪里来的银子?”
“我卖了旧时的宅子。”
赵鸢错愕:“你...不回去了么?”
“恐怕你想问的,不是我回不回去,而是还不还俗。”
赵鸢道:“其实我不该为你操心的,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她也为他不甘。明明是城府深厚的权臣,却只能以僧身活着。即使赵鸢不再信任李凭云,也想看他享受无人能及的荣华富贵,仿佛他越奢靡,越能讽刺踩高捧低的世态。
赵鸢踮脚摸摸李凭云的脑袋:“只是李大人长发更好看些。”
“嫌我难看,那你为何还要连夜赴约?”
若他不好看,怎配误她终身姻缘。
“你我有约,我便来了。”
两只手不知不觉就握在一处,李凭云牵着赵鸢走到老槐树下,在环绕的香火中,赵鸢忘却烦恼。
李凭云见她靠在树干上,做势倾身吻她,赵鸢未躲,在离她咫尺时,他忽转移目标,吮了下她珠圆玉润的耳垂。
“今日朝堂集会,为何特意躲我?”
赵鸢道:“不围在你身旁阿谀奉承,就是躲你了?”
李凭云单手圈住赵鸢:“是不是在躲我,你心中清楚。”
赵鸢道:“你不知坊间如何传闻你我么?”
李凭云抬起头,明知故问,“如何?”
赵鸢本不愿说那些无稽之谈,但见他少年人一般清亮调皮的眼眸,心神不知荡去何处,纵是带了一百个心眼过来,也都选择充当睁眼瞎了。
她带了真情,恼怒道:“说我龙阳之癖,与你有一腿,你的发妻撞破奸情,为我所害,你为保全我,于是,将我发配陇右肃州,如今大权在握,接我回长安。”
古槐肃穆,梵香无声,一句笑语,抵消千怨。
赵鸢敛了神色,正经道:“李大人,太子尚不知我就是贺乾坤,陛下出殡之日,恐怕他难以信任我,我想先见他一面,秉明实情。”
“太子仍在鱼观楼,你想见他,随时都可以,不必过问我。”
“只怕裴夫人防我,不愿让我单独去见太子。”
“赵大人...这是吃味儿了么。”
赵鸢矢口否认:“没有。”
她也察觉自己回答太快,泄露真心,于是半真半假找补:“我不嫉妒她,只是想到他们都是李大人的盟友,而我不是,心中有所失落。”
“赵鸢,我这样的人,万事万物皆可利用抛弃,仅有一个例外,那便是我的对手。”
他一句“对手”,令赵鸢生出被捧上云端之感。
她笑骂道:“李大人真是老奸巨猾。”
“你骂我老奸巨猾也好,骂我狗娘养的也罢,能让赵大人心悦,便是我的功德。”
他的嗓音如一捧醇酒,赵鸢全然沉醉其中,任他抚着,任他吻着,任他把她融化成一滩没有方向的水。
第二日是沐休日,赵鸢在李凭云怀中躺到日上三竿,李凭云仍在半梦半醒里。她望着他轻抿的嘴唇,柔柔一笑,在他耳边说:“李大人再不起来,我就要偷您的鱼符了。”
“偷吧,我恕你无罪。”
赵鸢赤脚下榻,在地上堆积的衣物里翻找出李凭云的鱼符。回头时,李凭云半身赤裸,眼神里色欲氤氲,叫人难以悟透他的真实想法。
赵鸢握住鱼符,“不怕我拿着丞相鱼符做坏事,栽赃嫁祸于你么?”
李凭云似是倦了,他闭上眼,“你尽管去做,我李凭云最不怕的就是坏事了。”
李凭云的话如芒刺背,若不是她,李凭云遭遇的坏事也许能少一些。她淡淡道:“宜文和林芫已于几日前抵长安城外。她们寄来的信里,有裴元尉的遗书。”
李凭云抬手搓着皱起的眉心:“他还是死了么?”
“我原以为他要为陆木生殉情,只是一时冲动,所以当初与他做了笔交易,若他肯说出歧天来历,我便让他生死由己,实则是想救他一命,等悲恸随时间消弭,求死的欲望便会消弭。”
“赵大人,天下贼匪叛军何其之多,为何如此执着于歧天?”
赵鸢倚在门口,将走不走。
“歧天是引起西洲动乱、害死皇帝,让我承受弑君罪名的始作俑者,徐燕方和陆木生两个活生生的人,皆死于歧天的教唆,我如何放得过歧天?”
“她们是为心中道义牺牲,死得其所。”
“歧天的道义有多深重,并非我所在乎。我身为朝廷命官,铲除邪道,扶正百姓心智,是我本份。”赵鸢挑眉,缓缓道来:“李大人,你不好奇那歧天的来历么?”
李凭云挪开手,对视烈阳下赵鸢的目光。
“你说说看啊。”
“裴元尉的遗书里,只写了‘江淮海’三字。关外歧天,暗中坐靠北凉王庭,关内扶云,通过北凉的和亲公主控制长安第一世族,江淮海也好,北凉公主也好,李大人对他们的了解,远比我更多。”
李凭云胳膊撑着床板,颇为艰难地支起上半身,似若闲聊地问赵鸢:“若我是歧天,赵大人要如何惩办我?”
李凭云以一句玩笑默认他是歧天,并不在赵鸢意料之外,他从来这般坦荡,做了就是做了,从不狡辩。
赵鸢也似若闲聊地答道:“你大权在握,朝臣尽被你所蛊惑,太子对你深信不疑,我空口无凭指认你,没人信我。”
“你已知道我有不臣之心,于我虚情假意了这么久,为何此时突然坦白?不怕我对你出手么?”
赵鸢无畏道:“你来吧,你最不怕的就是坏事,我亦如此。”
明明是一次割席,可李凭云只记得赵鸢隐于阳光里的笑容,而他被满室恶心的佛香包裹,困于佛下,一袖空洞,怪谁?
他不能怪罪自己的出身,不能怪罪人们心中的偏狭,更不能怪赵鸢,只能怪年轻时的他管不住自己的心。
赵鸢带着李凭云的鱼符来到位于平康坊的鱼观楼,还不入夜,门口已聚满王公贵族们的车马,车夫们守着各自马车,插科打诨地聊着自家主人的事。还不到歌舞升平的时辰,楼内不闻歌舞声,只是时而传来一些女子的笑骂和跑堂动静。
鱼观楼是扶云道的容身处,而扶云道的人,多为以前“盗门”的江湖人士,歌舞升平的背后,卧虎藏龙。
甭管是朱门里的贵胄,朝堂做官的,还是所谓的江湖侠士,都有善恶之分。江淮海虽为盗贼出身,于关外创教歧天,关内开道扶云,但他侠肝义胆,一心忠于自己的信仰,死不入朝堂。
赵鸢多次受他和扶云道相救,她意不在铲除扶云道,可如今是昭哥登基的关键时候,若由扶云道送昭哥登基,那么李凭云一党则独占朝政。
她信李凭云的善,可不信李凭云的忠。
女皇也好,刘颉也好,还有被他设计毒杀的长吉...他从未真正忠于他们,又如何会忠于昭哥呢?
赵鸢身着京兆尹官服,立身马背:“鱼观楼聚众□□,危害长安治理,封馆七天,馆中人尽数带回衙门受审。”
负责办事的衙差不明就里:“可这鱼观楼,本就是风月之地,何来聚众□□一说?”
“平康坊的风月场所,都要有官署批文,可咱们衙门从未给过批令,不知鱼观楼背靠哪座大山,竟敢无视咱们衙门?”
衙差们当然不知道鱼观楼里住着未来的皇帝,赵鸢一番引导,他们便认为查封鱼观楼一举,是这位新任长官的下马威。
衙差们受令破门而入,赵鸢则在坐在马上等候。暮色渐远,黑夜已至,平康坊正是一震怒的女子声音由远而近:“赵鸢,你忘恩负义!”
怒冲出馆内与赵鸢赵鸢对峙之人,正是男装打扮的沮渠。
赵鸢道:“太宁年间,裴侯夫人受我不少恩惠,何来我忘恩负义一说?”
“赵鸢,我以为我们是同路人。”
“既然裴侯夫人以为我们是同路人,今日我得一切利益,亦是你的利益,何必与我相争呢。”
“你...”
沮渠半个字都说不出来。曾经的赵鸢是多么纯善的姑娘啊,是他们,一步一步把她推到今天的地步。
沮渠颤抖道:“你想带走太子,阻止李凭云送太子登基,得先问过扶云道的人。”
赵鸢抬起右手,打了个手势,战鼓的脚步声打破市井的安乐,近百名黑衣甲兵持陌刀涌入平康坊,好似任何反抗的人,都会被他们的皮靴踩成泥泞。
沮渠见不能和她硬来,转了个口气,走向马前,仰头与赵鸢私语:“你对李凭云痴情,李凭云亦对你痴情,李凭云登高,亦是你登高,争权夺势、冲锋陷阵,这些事让男人做就好,为何非得自己来呢。”
其实当她认真看一看赵鸢,就知道这些年赵鸢一成未变。她还是和当初一样固执,一样刚正,只是她的对手变成了他们。
赵鸢道:“万山之巅,向来只容一人,否则你们也不会筹谋多年。若是你们站在那里,我命由你们说了算,而我站在那里,你们的命由我说了算。”
沮渠见赵鸢心意已定,软硬不吃,只能把她当敌人看待,她高声道:“太子在此,谁敢造次!”
“本官受丞相之令,护驾太子回宫,丞相鱼符在此,阻拦者,杀无赦。”
沮渠确认那是李凭云的鱼符无异,她惊讶道:“李凭云的鱼符怎会在你手上?”
赵鸢也万分不解,她用鱼符带走太子,必会让扶云道质疑李凭云,他明明料得到后果,为何还要任她带走鱼符?
赵鸢弯腰在沮渠耳边说:“这鱼符也就是拿来威胁你,如果让扶云道的人知道,李凭云的鱼符在我手上,他们要么认为李凭云色令智昏,要么认为李凭云背叛他们。而若现在你退一步,我迎接太子回宫这事儿,就变成了咱们的一场戏,而我将你们收监的,其实是在保全扶云道。结果如何,全看你怎么做了。”
“赵鸢,你令人害怕。”
“我始终记得自己要做一个好官,做官不易,要让百姓敬、帝王信,敌人惧,才称得上是个好官。”
沮渠若此时和赵鸢硬碰硬,在裴家多年的处心积虑,都将化为乌有,她不能不退。
“来人,带殿下来见贺府尹。”
赵鸢见她让步,把李凭云的鱼符收于怀中。片刻后,两个小厮带着昭哥而来。
赵鸢下马跪地:“臣贺乾坤,拜见太子殿下。”
赵鸢和她身后的黑甲士兵满身肃杀,昭哥尚小,难免露怯,他向沮渠身后躲去。
赵鸢抓住昭哥的手:“殿下,不认得我了么?”
昭哥怯怯点头:“你是鸢姐。”
赵鸢道:“那您为何如此怕我?”
“我...我怕你身后的那些黑甲士兵。”
“只要殿下有勇气跟我走,这些黑甲士兵,以后都是您的人 。”
沮渠再度震惊不已。赵鸢身后的黑甲士兵,是赫赫有名的梁国公府兵。女皇在位半百年,未能废除世族私兵制,在刘颉的光复之战中,梁国公名义上是向刘颉借兵、光复宗室,实为除去女皇,保全私兵制。
欲废除私兵制,谁还敢说赵鸢不是野心勃勃?
昭哥见过太原之战的残酷,亦见过这些黑甲士兵是如何欺负东宫那些老臣的,他深知这些人的力量。那份对力量的向往,促使他迈出脚步,走向赵鸢。
“他们,真的能归我么?”
赵鸢道:“他们归殿下,殿下能不能赏下官一个恩赐?”
“亚父说,一报还一报,可以是报复的报,也是报恩的报。你要什么恩赐?”
“臣的朋友淳于,为殿下牺牲,至今不知凶手是谁,臣想为他讨个公道。”
昭哥正要开口,沮渠忽然打断,“贺府尹,一来殿下尚未登基,二来殿下少不更事,你若真想知道真相,大可等殿下御极之后,亲自放手去查。”
赵鸢无奈一笑:“泱泱大邺,想为一个人讨求公道,竟如此之难,正是因有裴夫人这样私心作祟之人,殿下...你我任重道远。”
“几日前寺里新修了屋舍,我不该再扰观音清净了。”
“修屋舍?哪里来的银子?”
“我卖了旧时的宅子。”
赵鸢错愕:“你...不回去了么?”
“恐怕你想问的,不是我回不回去,而是还不还俗。”
赵鸢道:“其实我不该为你操心的,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她也为他不甘。明明是城府深厚的权臣,却只能以僧身活着。即使赵鸢不再信任李凭云,也想看他享受无人能及的荣华富贵,仿佛他越奢靡,越能讽刺踩高捧低的世态。
赵鸢踮脚摸摸李凭云的脑袋:“只是李大人长发更好看些。”
“嫌我难看,那你为何还要连夜赴约?”
若他不好看,怎配误她终身姻缘。
“你我有约,我便来了。”
两只手不知不觉就握在一处,李凭云牵着赵鸢走到老槐树下,在环绕的香火中,赵鸢忘却烦恼。
李凭云见她靠在树干上,做势倾身吻她,赵鸢未躲,在离她咫尺时,他忽转移目标,吮了下她珠圆玉润的耳垂。
“今日朝堂集会,为何特意躲我?”
赵鸢道:“不围在你身旁阿谀奉承,就是躲你了?”
李凭云单手圈住赵鸢:“是不是在躲我,你心中清楚。”
赵鸢道:“你不知坊间如何传闻你我么?”
李凭云抬起头,明知故问,“如何?”
赵鸢本不愿说那些无稽之谈,但见他少年人一般清亮调皮的眼眸,心神不知荡去何处,纵是带了一百个心眼过来,也都选择充当睁眼瞎了。
她带了真情,恼怒道:“说我龙阳之癖,与你有一腿,你的发妻撞破奸情,为我所害,你为保全我,于是,将我发配陇右肃州,如今大权在握,接我回长安。”
古槐肃穆,梵香无声,一句笑语,抵消千怨。
赵鸢敛了神色,正经道:“李大人,太子尚不知我就是贺乾坤,陛下出殡之日,恐怕他难以信任我,我想先见他一面,秉明实情。”
“太子仍在鱼观楼,你想见他,随时都可以,不必过问我。”
“只怕裴夫人防我,不愿让我单独去见太子。”
“赵大人...这是吃味儿了么。”
赵鸢矢口否认:“没有。”
她也察觉自己回答太快,泄露真心,于是半真半假找补:“我不嫉妒她,只是想到他们都是李大人的盟友,而我不是,心中有所失落。”
“赵鸢,我这样的人,万事万物皆可利用抛弃,仅有一个例外,那便是我的对手。”
他一句“对手”,令赵鸢生出被捧上云端之感。
她笑骂道:“李大人真是老奸巨猾。”
“你骂我老奸巨猾也好,骂我狗娘养的也罢,能让赵大人心悦,便是我的功德。”
他的嗓音如一捧醇酒,赵鸢全然沉醉其中,任他抚着,任他吻着,任他把她融化成一滩没有方向的水。
第二日是沐休日,赵鸢在李凭云怀中躺到日上三竿,李凭云仍在半梦半醒里。她望着他轻抿的嘴唇,柔柔一笑,在他耳边说:“李大人再不起来,我就要偷您的鱼符了。”
“偷吧,我恕你无罪。”
赵鸢赤脚下榻,在地上堆积的衣物里翻找出李凭云的鱼符。回头时,李凭云半身赤裸,眼神里色欲氤氲,叫人难以悟透他的真实想法。
赵鸢握住鱼符,“不怕我拿着丞相鱼符做坏事,栽赃嫁祸于你么?”
李凭云似是倦了,他闭上眼,“你尽管去做,我李凭云最不怕的就是坏事了。”
李凭云的话如芒刺背,若不是她,李凭云遭遇的坏事也许能少一些。她淡淡道:“宜文和林芫已于几日前抵长安城外。她们寄来的信里,有裴元尉的遗书。”
李凭云抬手搓着皱起的眉心:“他还是死了么?”
“我原以为他要为陆木生殉情,只是一时冲动,所以当初与他做了笔交易,若他肯说出歧天来历,我便让他生死由己,实则是想救他一命,等悲恸随时间消弭,求死的欲望便会消弭。”
“赵大人,天下贼匪叛军何其之多,为何如此执着于歧天?”
赵鸢倚在门口,将走不走。
“歧天是引起西洲动乱、害死皇帝,让我承受弑君罪名的始作俑者,徐燕方和陆木生两个活生生的人,皆死于歧天的教唆,我如何放得过歧天?”
“她们是为心中道义牺牲,死得其所。”
“歧天的道义有多深重,并非我所在乎。我身为朝廷命官,铲除邪道,扶正百姓心智,是我本份。”赵鸢挑眉,缓缓道来:“李大人,你不好奇那歧天的来历么?”
李凭云挪开手,对视烈阳下赵鸢的目光。
“你说说看啊。”
“裴元尉的遗书里,只写了‘江淮海’三字。关外歧天,暗中坐靠北凉王庭,关内扶云,通过北凉的和亲公主控制长安第一世族,江淮海也好,北凉公主也好,李大人对他们的了解,远比我更多。”
李凭云胳膊撑着床板,颇为艰难地支起上半身,似若闲聊地问赵鸢:“若我是歧天,赵大人要如何惩办我?”
李凭云以一句玩笑默认他是歧天,并不在赵鸢意料之外,他从来这般坦荡,做了就是做了,从不狡辩。
赵鸢也似若闲聊地答道:“你大权在握,朝臣尽被你所蛊惑,太子对你深信不疑,我空口无凭指认你,没人信我。”
“你已知道我有不臣之心,于我虚情假意了这么久,为何此时突然坦白?不怕我对你出手么?”
赵鸢无畏道:“你来吧,你最不怕的就是坏事,我亦如此。”
明明是一次割席,可李凭云只记得赵鸢隐于阳光里的笑容,而他被满室恶心的佛香包裹,困于佛下,一袖空洞,怪谁?
他不能怪罪自己的出身,不能怪罪人们心中的偏狭,更不能怪赵鸢,只能怪年轻时的他管不住自己的心。
赵鸢带着李凭云的鱼符来到位于平康坊的鱼观楼,还不入夜,门口已聚满王公贵族们的车马,车夫们守着各自马车,插科打诨地聊着自家主人的事。还不到歌舞升平的时辰,楼内不闻歌舞声,只是时而传来一些女子的笑骂和跑堂动静。
鱼观楼是扶云道的容身处,而扶云道的人,多为以前“盗门”的江湖人士,歌舞升平的背后,卧虎藏龙。
甭管是朱门里的贵胄,朝堂做官的,还是所谓的江湖侠士,都有善恶之分。江淮海虽为盗贼出身,于关外创教歧天,关内开道扶云,但他侠肝义胆,一心忠于自己的信仰,死不入朝堂。
赵鸢多次受他和扶云道相救,她意不在铲除扶云道,可如今是昭哥登基的关键时候,若由扶云道送昭哥登基,那么李凭云一党则独占朝政。
她信李凭云的善,可不信李凭云的忠。
女皇也好,刘颉也好,还有被他设计毒杀的长吉...他从未真正忠于他们,又如何会忠于昭哥呢?
赵鸢身着京兆尹官服,立身马背:“鱼观楼聚众□□,危害长安治理,封馆七天,馆中人尽数带回衙门受审。”
负责办事的衙差不明就里:“可这鱼观楼,本就是风月之地,何来聚众□□一说?”
“平康坊的风月场所,都要有官署批文,可咱们衙门从未给过批令,不知鱼观楼背靠哪座大山,竟敢无视咱们衙门?”
衙差们当然不知道鱼观楼里住着未来的皇帝,赵鸢一番引导,他们便认为查封鱼观楼一举,是这位新任长官的下马威。
衙差们受令破门而入,赵鸢则在坐在马上等候。暮色渐远,黑夜已至,平康坊正是一震怒的女子声音由远而近:“赵鸢,你忘恩负义!”
怒冲出馆内与赵鸢赵鸢对峙之人,正是男装打扮的沮渠。
赵鸢道:“太宁年间,裴侯夫人受我不少恩惠,何来我忘恩负义一说?”
“赵鸢,我以为我们是同路人。”
“既然裴侯夫人以为我们是同路人,今日我得一切利益,亦是你的利益,何必与我相争呢。”
“你...”
沮渠半个字都说不出来。曾经的赵鸢是多么纯善的姑娘啊,是他们,一步一步把她推到今天的地步。
沮渠颤抖道:“你想带走太子,阻止李凭云送太子登基,得先问过扶云道的人。”
赵鸢抬起右手,打了个手势,战鼓的脚步声打破市井的安乐,近百名黑衣甲兵持陌刀涌入平康坊,好似任何反抗的人,都会被他们的皮靴踩成泥泞。
沮渠见不能和她硬来,转了个口气,走向马前,仰头与赵鸢私语:“你对李凭云痴情,李凭云亦对你痴情,李凭云登高,亦是你登高,争权夺势、冲锋陷阵,这些事让男人做就好,为何非得自己来呢。”
其实当她认真看一看赵鸢,就知道这些年赵鸢一成未变。她还是和当初一样固执,一样刚正,只是她的对手变成了他们。
赵鸢道:“万山之巅,向来只容一人,否则你们也不会筹谋多年。若是你们站在那里,我命由你们说了算,而我站在那里,你们的命由我说了算。”
沮渠见赵鸢心意已定,软硬不吃,只能把她当敌人看待,她高声道:“太子在此,谁敢造次!”
“本官受丞相之令,护驾太子回宫,丞相鱼符在此,阻拦者,杀无赦。”
沮渠确认那是李凭云的鱼符无异,她惊讶道:“李凭云的鱼符怎会在你手上?”
赵鸢也万分不解,她用鱼符带走太子,必会让扶云道质疑李凭云,他明明料得到后果,为何还要任她带走鱼符?
赵鸢弯腰在沮渠耳边说:“这鱼符也就是拿来威胁你,如果让扶云道的人知道,李凭云的鱼符在我手上,他们要么认为李凭云色令智昏,要么认为李凭云背叛他们。而若现在你退一步,我迎接太子回宫这事儿,就变成了咱们的一场戏,而我将你们收监的,其实是在保全扶云道。结果如何,全看你怎么做了。”
“赵鸢,你令人害怕。”
“我始终记得自己要做一个好官,做官不易,要让百姓敬、帝王信,敌人惧,才称得上是个好官。”
沮渠若此时和赵鸢硬碰硬,在裴家多年的处心积虑,都将化为乌有,她不能不退。
“来人,带殿下来见贺府尹。”
赵鸢见她让步,把李凭云的鱼符收于怀中。片刻后,两个小厮带着昭哥而来。
赵鸢下马跪地:“臣贺乾坤,拜见太子殿下。”
赵鸢和她身后的黑甲士兵满身肃杀,昭哥尚小,难免露怯,他向沮渠身后躲去。
赵鸢抓住昭哥的手:“殿下,不认得我了么?”
昭哥怯怯点头:“你是鸢姐。”
赵鸢道:“那您为何如此怕我?”
“我...我怕你身后的那些黑甲士兵。”
“只要殿下有勇气跟我走,这些黑甲士兵,以后都是您的人 。”
沮渠再度震惊不已。赵鸢身后的黑甲士兵,是赫赫有名的梁国公府兵。女皇在位半百年,未能废除世族私兵制,在刘颉的光复之战中,梁国公名义上是向刘颉借兵、光复宗室,实为除去女皇,保全私兵制。
欲废除私兵制,谁还敢说赵鸢不是野心勃勃?
昭哥见过太原之战的残酷,亦见过这些黑甲士兵是如何欺负东宫那些老臣的,他深知这些人的力量。那份对力量的向往,促使他迈出脚步,走向赵鸢。
“他们,真的能归我么?”
赵鸢道:“他们归殿下,殿下能不能赏下官一个恩赐?”
“亚父说,一报还一报,可以是报复的报,也是报恩的报。你要什么恩赐?”
“臣的朋友淳于,为殿下牺牲,至今不知凶手是谁,臣想为他讨个公道。”
昭哥正要开口,沮渠忽然打断,“贺府尹,一来殿下尚未登基,二来殿下少不更事,你若真想知道真相,大可等殿下御极之后,亲自放手去查。”
赵鸢无奈一笑:“泱泱大邺,想为一个人讨求公道,竟如此之难,正是因有裴夫人这样私心作祟之人,殿下...你我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