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古道,车行辘辘。
此时时节正好,放眼葱葱郁郁、奇花异草如锦,偶尔侧耳听去,还能闻得暖风中传来一两声当地的山歌。
而公孙清平落下了这一道上第十三声叹息。
“大娘这叹了一路的气,但又何必如此烦忧?”宁子清自膝头书卷间抬眸,含着笑对同车之人说道,“且瞧这一路风景,山川秀丽,将入苗疆,更是奇绝。”
“你隐匿了这么多年,刚出霁月居,便要涉入五仙之事……这背后无论是血月教还是黄泉巷,都牵扯颇多。”公孙清平依旧皱着眉头,说着说着又叹出一口气来,“唉……早知如此,那时我不去寻你便是。”
宁子清却是失笑,随后摇了摇头,慢悠悠将书卷掩上:“无论大娘来与不来,我都是要走这一遭的。大娘这来了,便能让我早些得知消息,先做准备,如此说来,宁某倒要谢谢大娘成全。”
“你……”公孙清平偏过头去看他,竟也说不出什么话来驳他,可看他如今虽清俊依旧,却分明业已见些许暮态,那一句“你这孩子”便卡在喉咙,再吐不出来了。
但他又分明与当初一般无二,虽少了外放的锐气,却内敛着锋芒,仍如出鞘便雪亮的风月剑般。
“我知你素来是个拗的,既是陪你走了这一遭,我也是希望此行能够顺遂。”公孙清平抬手轻轻撩开车帘,往外瞧了一眼,“不过这风雅楼的确能耐……从成都至苗疆一路,竟也有颇多驿点。”
他们当时虽走得匆忙,却也是凭宁子清手中的风雅令一路畅行无阻,不过十日,已抵苗疆地域。而再往前,则是凭风雅令唤了有些许门道的风雅楼弟子相帮——如今那正帮着驾车的便是。
宁子清复又展开书卷,温声接道:“若是五仙之事顺利,风雅楼或也能于这苗疆之内设立几座驿点。根扎得越远……才能立得越稳。”
他仍还是在打算着为自己的弟子们铺路的。
风雅楼如今崛起太快,势必是遭人忌惮,暗中不知多少眼睛盯着,当得起一句“虎狼环伺”;而这五仙教向来与中原往来甚少,却也是盘踞一方的大宗,若是风雅楼能得五仙教点头,将自己的驿点和私道往苗疆一带深入,一来多一分助力,二来也可为制衡之术。
宁子清当年一朝跌落云端,自是清楚中原各门各派之间多少波诡云谲,若是他这大徒弟的根基尽数扎在中原,他可是相当的不放心。
更何况,他同样清楚风雅楼背后的东家自有谋划,同样清楚这是一场明目张胆的阳谋,沈亦之身在局中央,是一颗再重要不过也再好用不过的棋子。
所以,无论如何,纵然沈亦之自己孤身行此路、连阿碧也安排妥当,他也要亲手给铺出一条退路来。
不错,他铺的并非“前路”,而是“退路”。
至少,真到了最凶险的一刻,也能让沈亦之活着自局中抽身。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是他的弟子,也是他的“孩子”。
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如今尚且活着的两个,他定然不会教他们再出事。
正如当年,他收到何子规独身赴信中之约的消息,撑着这副破烂残躯而去,自机关轮椅之上摔落,就那样“跪”在了郭子仪面前。
什么清风朗月艳绝无双的虚名,什么风霜不可摧折的傲骨,那一刻,在他眼里大抵都是一文不值的。
而如今何子规再携红尘入世,此去路途固然艰难险阻,但那是她亲自所选的“前路”,他目送那孩子而去,所能做的,也只是为她留好退路。
哪怕她其实也用不着他来操心。
她一向都比沈亦之更有分寸,而她那如谜团般的身世背景,也一样比沈亦之深厚复杂。换句话来讲,她这潭水,比沈亦之要深得多。
就连独步天下半生、又沉淀了这许多年的宁子清,都摸不透她的来历。
然而这些也只不过是瞬间的杂念,于宁子清而言,无论何子规是和身份,她在他眼里,永远都是那个雪天里在霁月居门口捡到的孤女。
……也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只是这话,他应当也从未与她说过。又或许她自始至终也固执着,那死去的师姐,才当得起这个评价。
但她与她本是不同路的人。
正当二人都静默着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了。随后只听得车外一声惊讶的呼唤:“庚辰统领?!”
公孙清平伸出手去挑开了车帘,正见马车前停了两骑,前头的那位正低头和驾车的风雅楼弟子吩咐着什么,一抬眼瞧过来,伸手抱拳一礼。
“在下风雅楼影客庚辰。”他朗声道,“本该早几日时候便追上,奈何路上有些许楼内事务耽搁。幸而二位一直在用风雅令,能留些踪迹。”
说来也是,他与何方较这二人晚一夜启程,期间打探去向,本该在第三四日之时便能追得上来,奈何中间在其他驿点又遇上些棘手的事情,他作为影客留下来处理、又往楼内去了消息,便是拖慢了数日行程。
而那些事情,或多或少与那“血月教”以及“黄泉巷”有关,虽说都不是什么大事,追查下去也顶多是一些蛛丝马迹,但仍是让他不能有分毫的掉以轻心。
当然,这些事情发生的时机和频率都太巧,简直是故意有人作出这些来让风雅楼分散人力一般,庚辰在江湖上行走多年,又怎会看不出?期间便一封密信去往候雪亭,与楼主提了此事了。
随后他便一边留意着这些情况,一边有条不紊地寻着这二位贵客的踪迹,总算是在进了苗疆地界后追了上来。
公孙清平偏过头朝宁子清看去,宁子清借着这掀起的车帘已然看到外面另一匹马上垂落的墨色衣角,便也温声招呼道:“何方也来了?”
“……是。前辈。”
何方垂眸恭恭敬敬地朝那马车行了一礼。不知不觉他随何子规离开长安已有一年,如今在这霁月居千里之外再遇见宁子清,他心中千般感慨,最终却随着呼出的一口气轻轻落了去。
来时沈亦之与庚辰都与他说了这一行的去向。如今何子规那边的事情,他半分都插不上手,也深知自己能做的只有不给她添乱,眼下有这么个机会能够帮得上宁前辈、或者能够自己出来历练一番,自然都是极好的。
更何况,他又从自己沈大哥那里听说,这个由头,实际上是宁子清自己提出来的。
那他自是欣然而往。
“你们两个一路上,想必也没怎么好好休息罢?前面将入五仙统辖地界,路口应当有个寨子,是苗疆人与外界易物之处,可在那里稍作休整。”
宁子清声音温和关切,但这番话却已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无需再多作什么商量。如今在场的几个人,便只有他对于苗疆最为了解——当然,毕竟已过去许久,世事变迁、自称不上如十几年前那般了如指掌,但那些记忆尚未褪色,更何况他在离开霁月居之前,又将如今苗疆的情况盘了一遍。
“如今五仙局势尚不明朗,这寨子……当真安稳么?”
公孙清平的担心不无道理。五仙教是盘踞苗疆的第一势力,或者说,整片苗疆都在五仙教的掌控下都不为过。而五仙教常年与外界联系甚少,近来更是与世隔绝,宁子清早早便与老友乌木兰断了联系,上一次有消息,怕还是乌木兰刚刚接任教主之时。
那时五仙教也刚经历过一次大乱,前任教主溯明月力挽狂澜,以铁腕手段将苗疆形势迅速稳固下来,但最终却被各方势力绞杀身死,而后她的弟子乌木兰被推上教主之位,却也仅仅称得上是“苦苦支撑”而已。
他自知没有师尊的智计和手段,但身在其位,纵使庸庸碌碌,也决计不能让她挽回的这一切在自己手中又衰败下去。
可是,他终究是斗不过环绕着五毒的这群“豺狼虎豹”,
好在五仙教内部还有一些老人,更有甚者因此从多年的闭关中出山现世,让他最终不至于如此狼狈、以至于真沦为各方势力手中企图掌控苗疆的棋子和傀儡。
但也仅是如此了。
那么,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五仙教对于苗疆的掌控力大幅度削弱,这本应是苗疆乃至五仙教对外交流窗口的寨子,其中究竟又藏着哪些妖魔鬼怪,已是不得而知。
如此贸然前往,实在不算是个好主意。
“苗疆内多五仙阵法,自也多迷瘴。如今情况不明,又联系不上乌木兰,原本安全的路,怕也不那么安全了。”宁子清叹了口气,“两害相形,则取其轻。这个寨子多方往来,又在明面上,相比之下,已是最好的选择。若是到了那处,还能寻得故人客店,一切便都好说了。”
何方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说起来……原本女郎打算自己前来,那么,是否要与她知会一声?”
“在上一个驿点,我已经托风雅楼传信过去,想来也该到了。”
何方点了点头,随后便调转马头,与庚辰一起一左一右护在马车之旁,一行人沿着路,往那重重雾霭深处去了。
此时时节正好,放眼葱葱郁郁、奇花异草如锦,偶尔侧耳听去,还能闻得暖风中传来一两声当地的山歌。
而公孙清平落下了这一道上第十三声叹息。
“大娘这叹了一路的气,但又何必如此烦忧?”宁子清自膝头书卷间抬眸,含着笑对同车之人说道,“且瞧这一路风景,山川秀丽,将入苗疆,更是奇绝。”
“你隐匿了这么多年,刚出霁月居,便要涉入五仙之事……这背后无论是血月教还是黄泉巷,都牵扯颇多。”公孙清平依旧皱着眉头,说着说着又叹出一口气来,“唉……早知如此,那时我不去寻你便是。”
宁子清却是失笑,随后摇了摇头,慢悠悠将书卷掩上:“无论大娘来与不来,我都是要走这一遭的。大娘这来了,便能让我早些得知消息,先做准备,如此说来,宁某倒要谢谢大娘成全。”
“你……”公孙清平偏过头去看他,竟也说不出什么话来驳他,可看他如今虽清俊依旧,却分明业已见些许暮态,那一句“你这孩子”便卡在喉咙,再吐不出来了。
但他又分明与当初一般无二,虽少了外放的锐气,却内敛着锋芒,仍如出鞘便雪亮的风月剑般。
“我知你素来是个拗的,既是陪你走了这一遭,我也是希望此行能够顺遂。”公孙清平抬手轻轻撩开车帘,往外瞧了一眼,“不过这风雅楼的确能耐……从成都至苗疆一路,竟也有颇多驿点。”
他们当时虽走得匆忙,却也是凭宁子清手中的风雅令一路畅行无阻,不过十日,已抵苗疆地域。而再往前,则是凭风雅令唤了有些许门道的风雅楼弟子相帮——如今那正帮着驾车的便是。
宁子清复又展开书卷,温声接道:“若是五仙之事顺利,风雅楼或也能于这苗疆之内设立几座驿点。根扎得越远……才能立得越稳。”
他仍还是在打算着为自己的弟子们铺路的。
风雅楼如今崛起太快,势必是遭人忌惮,暗中不知多少眼睛盯着,当得起一句“虎狼环伺”;而这五仙教向来与中原往来甚少,却也是盘踞一方的大宗,若是风雅楼能得五仙教点头,将自己的驿点和私道往苗疆一带深入,一来多一分助力,二来也可为制衡之术。
宁子清当年一朝跌落云端,自是清楚中原各门各派之间多少波诡云谲,若是他这大徒弟的根基尽数扎在中原,他可是相当的不放心。
更何况,他同样清楚风雅楼背后的东家自有谋划,同样清楚这是一场明目张胆的阳谋,沈亦之身在局中央,是一颗再重要不过也再好用不过的棋子。
所以,无论如何,纵然沈亦之自己孤身行此路、连阿碧也安排妥当,他也要亲手给铺出一条退路来。
不错,他铺的并非“前路”,而是“退路”。
至少,真到了最凶险的一刻,也能让沈亦之活着自局中抽身。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是他的弟子,也是他的“孩子”。
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如今尚且活着的两个,他定然不会教他们再出事。
正如当年,他收到何子规独身赴信中之约的消息,撑着这副破烂残躯而去,自机关轮椅之上摔落,就那样“跪”在了郭子仪面前。
什么清风朗月艳绝无双的虚名,什么风霜不可摧折的傲骨,那一刻,在他眼里大抵都是一文不值的。
而如今何子规再携红尘入世,此去路途固然艰难险阻,但那是她亲自所选的“前路”,他目送那孩子而去,所能做的,也只是为她留好退路。
哪怕她其实也用不着他来操心。
她一向都比沈亦之更有分寸,而她那如谜团般的身世背景,也一样比沈亦之深厚复杂。换句话来讲,她这潭水,比沈亦之要深得多。
就连独步天下半生、又沉淀了这许多年的宁子清,都摸不透她的来历。
然而这些也只不过是瞬间的杂念,于宁子清而言,无论何子规是和身份,她在他眼里,永远都是那个雪天里在霁月居门口捡到的孤女。
……也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只是这话,他应当也从未与她说过。又或许她自始至终也固执着,那死去的师姐,才当得起这个评价。
但她与她本是不同路的人。
正当二人都静默着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了。随后只听得车外一声惊讶的呼唤:“庚辰统领?!”
公孙清平伸出手去挑开了车帘,正见马车前停了两骑,前头的那位正低头和驾车的风雅楼弟子吩咐着什么,一抬眼瞧过来,伸手抱拳一礼。
“在下风雅楼影客庚辰。”他朗声道,“本该早几日时候便追上,奈何路上有些许楼内事务耽搁。幸而二位一直在用风雅令,能留些踪迹。”
说来也是,他与何方较这二人晚一夜启程,期间打探去向,本该在第三四日之时便能追得上来,奈何中间在其他驿点又遇上些棘手的事情,他作为影客留下来处理、又往楼内去了消息,便是拖慢了数日行程。
而那些事情,或多或少与那“血月教”以及“黄泉巷”有关,虽说都不是什么大事,追查下去也顶多是一些蛛丝马迹,但仍是让他不能有分毫的掉以轻心。
当然,这些事情发生的时机和频率都太巧,简直是故意有人作出这些来让风雅楼分散人力一般,庚辰在江湖上行走多年,又怎会看不出?期间便一封密信去往候雪亭,与楼主提了此事了。
随后他便一边留意着这些情况,一边有条不紊地寻着这二位贵客的踪迹,总算是在进了苗疆地界后追了上来。
公孙清平偏过头朝宁子清看去,宁子清借着这掀起的车帘已然看到外面另一匹马上垂落的墨色衣角,便也温声招呼道:“何方也来了?”
“……是。前辈。”
何方垂眸恭恭敬敬地朝那马车行了一礼。不知不觉他随何子规离开长安已有一年,如今在这霁月居千里之外再遇见宁子清,他心中千般感慨,最终却随着呼出的一口气轻轻落了去。
来时沈亦之与庚辰都与他说了这一行的去向。如今何子规那边的事情,他半分都插不上手,也深知自己能做的只有不给她添乱,眼下有这么个机会能够帮得上宁前辈、或者能够自己出来历练一番,自然都是极好的。
更何况,他又从自己沈大哥那里听说,这个由头,实际上是宁子清自己提出来的。
那他自是欣然而往。
“你们两个一路上,想必也没怎么好好休息罢?前面将入五仙统辖地界,路口应当有个寨子,是苗疆人与外界易物之处,可在那里稍作休整。”
宁子清声音温和关切,但这番话却已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无需再多作什么商量。如今在场的几个人,便只有他对于苗疆最为了解——当然,毕竟已过去许久,世事变迁、自称不上如十几年前那般了如指掌,但那些记忆尚未褪色,更何况他在离开霁月居之前,又将如今苗疆的情况盘了一遍。
“如今五仙局势尚不明朗,这寨子……当真安稳么?”
公孙清平的担心不无道理。五仙教是盘踞苗疆的第一势力,或者说,整片苗疆都在五仙教的掌控下都不为过。而五仙教常年与外界联系甚少,近来更是与世隔绝,宁子清早早便与老友乌木兰断了联系,上一次有消息,怕还是乌木兰刚刚接任教主之时。
那时五仙教也刚经历过一次大乱,前任教主溯明月力挽狂澜,以铁腕手段将苗疆形势迅速稳固下来,但最终却被各方势力绞杀身死,而后她的弟子乌木兰被推上教主之位,却也仅仅称得上是“苦苦支撑”而已。
他自知没有师尊的智计和手段,但身在其位,纵使庸庸碌碌,也决计不能让她挽回的这一切在自己手中又衰败下去。
可是,他终究是斗不过环绕着五毒的这群“豺狼虎豹”,
好在五仙教内部还有一些老人,更有甚者因此从多年的闭关中出山现世,让他最终不至于如此狼狈、以至于真沦为各方势力手中企图掌控苗疆的棋子和傀儡。
但也仅是如此了。
那么,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五仙教对于苗疆的掌控力大幅度削弱,这本应是苗疆乃至五仙教对外交流窗口的寨子,其中究竟又藏着哪些妖魔鬼怪,已是不得而知。
如此贸然前往,实在不算是个好主意。
“苗疆内多五仙阵法,自也多迷瘴。如今情况不明,又联系不上乌木兰,原本安全的路,怕也不那么安全了。”宁子清叹了口气,“两害相形,则取其轻。这个寨子多方往来,又在明面上,相比之下,已是最好的选择。若是到了那处,还能寻得故人客店,一切便都好说了。”
何方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说起来……原本女郎打算自己前来,那么,是否要与她知会一声?”
“在上一个驿点,我已经托风雅楼传信过去,想来也该到了。”
何方点了点头,随后便调转马头,与庚辰一起一左一右护在马车之旁,一行人沿着路,往那重重雾霭深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