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内容记载了大概,叶元让一边给她在上面指出,一边细细讲来。
“两月前报过来的,被盗的是镇寺之宝——庆昭寺得道高僧所化之舍利。住持说这舍利一直都放在宝殿佛像下,且不论白日晚间,都有罗汉武僧寸步不离把守。失窃前一日还在佛像底下的檀盒中,不过一个晚上过去,檀盒还在,舍利却不见。”
宋幼安支颐,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是当着罗汉武僧的面偷走的。”
他颔首:“嗯,那夜看守的罗汉武僧一直清醒着。”
“庆昭寺的罗汉武僧武力不必说,五感亦是超于常人。能在他们面前盗走舍利……”她顿觉新奇,放下支颐的手看向他问道:“既已立卷宗,便是抓到了盗窃的人,是谁?”
他却摇头:“报大理寺后的第三日,住持便遣人来告知,舍利已在大殿找到。说是当夜窗未关紧,有风袭入将舍利吹落在地,滚到他们未曾仔细寻找的地方。”
她一脸始料不及,循话深思片刻,旋即蹙起眉头道:“我怎么觉得怪怪的。先不说窗未关紧导致风吹舍利落地,就算当真被风吹落地,那声音把守的罗汉武僧怎么可能没听见?何况这样的镇寺之宝不见了,他们不把大殿翻来覆去找个几遍也就算了,居然还能没找全?”
他解释道:“河大人觉得,哪怕舍利真的失窃过,也已被寺中人找回。不论是他们自己人监守自盗,还是后面找到了盗舍利的人,既然住持已经给出了解释,庆昭寺又是国寺,大理寺不好得罪。便两厢放过,直接结案了。”
她这才恍然点点头道:“倒也是。若是监守自盗,作为国寺自然是选择自行处理,不让寺丑外扬。若是外人盗取,能在罗汉武僧眼底下盗走,也是对庆昭寺金刚罗汉的一种羞辱。无论是哪一种,我猜他们之所以会报给大理寺,大约是一开始实在找不到,过于慌乱所致。后面回过神来,便知不当之处了。”
若是这样,那这案子便没有什么可聊的了。
她两手一叠趴在桌案上,目光自纸上随意扫过,蓦地想到了什么,从腰间挂着的荷包捏出一颗圆珠来,细细打量。
“之前空明大师曾赠予我这颗珠子以作及笄之礼,让我必定要随身带着。”说着将珠子递到叶元让面前道:“这会不会也是一颗舍利?钻石哥哥你看看,和那颗镇寺之宝可有相像?”
他仔细看了一眼这檀珠,与记忆中曾见过的那颗镇寺之宝对比一番,不由眉头一动,讶道:“确实极为相像。”
她莞尔道:“那便也是舍利了。”
只是一想到那日收到这份礼物时,她只是浅浅的道了谢,深觉不妥,懊悔道:“却没想到,空明大师居然赠我如此贵重之物,我当日应该郑重拜谢才是。”
他的注意力却转到另一处,问道:“我记得殿下的及笄之日似乎还有许久?”
她“嗯”了一声,盯着这舍利解释道:“空明大师离寺去游习佛法了,归期不知,所以便将这及笄之礼提前给了我。”
叶元让回了句:“原来如此。”便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他走过去开了门,是银粟。
“叶大人,靖王殿下回来了。”
他侧首去瞧宋幼安,她也听到了银粟的话,将舍利放回荷包后,目光看了过来,故作淡定道:“银粟,你和玉沙进来吧。”
两个丫鬟便一齐进来,自动到她身边,一左一右立着。
她又看向叶元让,眼底流露出不舍,正欲开口,便听到外面传来宋阙询问的声音:“纯安可是在这?”
未说出口的话只好作罢。
叶元让迅速收敛好情绪,面上又是一贯的平淡无波,冲已经走到门前的宋阙行礼道:“殿下回来了。”
宋阙一步跨进,见他在这里,并无半分惊讶,点头道:“元让,劳烦你照顾纯安了。”
说完往内看去,瞧见宋幼安正在桌案后坐着,不由抱着胳膊调笑道:“耽误公主殿下回宫了,今日玩得可开心?”
她应声道:“今日遇见了临表哥还有筠夷表姐,便一同游了玉带河,不久才到这里。”
宋阙眉一挑:“明川和你们一起游河?看来他很闲,待我明日便约他一起喝酒去。”
又回头问叶元让:“元让也来吧,正好介绍你与明川认识。”
宋幼安眉头一蹙,不等叶元让回答,便朝宋阙数落道:“四哥你怎么每次邀人家都是喝酒,都说借酒消愁,你是有多少愁等着消?”
后者立即反驳回去:“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一个喝不了酒的人哪里知道!”
眼看着互相怼了几轮。
叶元让忍不住扬起唇角,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如此不见外的样子,心思一动,出声提议:“不若去冬猎吧,三日后正逢休沐,大家都有时间。”
兄妹两立时安静下来,一齐看过来。
宋阙赞同道:“好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
宋幼安之前因为身体原因没参与过,对此十分有兴趣,拉住宋阙的胳膊道:“我也要去!”
宋阙无奈的看了她一眼,叹气道:“好——,我去同父皇说。”转念又道:“既如此,就由靖王府下帖子,邀盛京四品以上官员家中的公子小姐一起来吧,人多也热闹些。”
叶元让垂眸道:“当由永安公府下帖方为合适。”
宋阙一时沉默,随即点头允了:“也罢,到时记得也递一张帖子到我府上。”跟着看向宋幼安道:“走吧,我送你回宫。”
她乖乖跟在宋阙身后,经过叶元让身旁时,朝他莞尔一笑,擦身走出了卷宗室。
这一日,宋幼安在东宫陪小侄女玩,过了午膳后,才顺着御花园悠哉散着步,慢慢回宫。
途径南角时,碰到宫中禁卫君巡逻,为首的居然是方令勤。
猝不及防见他这样一身禁卫的装扮,辟去了公子端方,看起来更为正肃。
令他们起身后,她开口问道:“方公子何时进的禁卫军?”
方令勤俯首答:“回殿下,前些日子家父向陛下求了这个差事,微臣昨日入的禁军。”
她若有所思的点头,想起在扬州时,那样恣意潇洒的少年,虽有愁思,心中却尽是自在逍遥。
余光瞧见前方人影步来,是太子宋煦,便打招呼道:“大哥!”
禁卫君一群人复又跪地行礼。
等宋煦扬手,他们才退下继续巡逻。
“从东宫过来的?”
她嗯了声,“和大嫂一起用的午膳,又坐了一会儿,准备回宫去。”
宋煦颔首,又道:“昨日我见了明川,听他说你们一起去游河了?”
她不自觉弯了眉眼:“是啊,冬日游河,河上风景叫人赞叹。”
那眼底亮堂的光彩,却叫宋煦看出了另一层意思来,想起宋临和他说的其中过程,不由低低轻叹一声,关怀道:“马上要过年了,需得格外注意一点身子,武成王还等着见你。”
“知道啦!”她信誓旦旦的点头应下,见他身后还跟后东宫近臣,当是有事,便主动道了别:“大哥,你先去忙吧,我再闲逛一会儿也回宫了。”
宋煦便又嘱咐了一遍她身边的侍女,才领着一众人先行离开了。
永安公府的冬猎帖一发出,这场冬猎瞬间变成了过年前最热闹的盛事。
其中最大的噱头,便是四王俱至,大公主清慈殿下和三公主纯安殿下也会亲赴。
太子虽然拒了帖子,依旧坐镇东宫,却亲自向懿德帝开口,借出了城东南的皇家猎场作为此次冬猎的场地。
故而这场冬猎还未开始,便已气氛轰然。
等到冬猎这日,恰是一个朗日高照、清风和煦的上好天色。
辰时末,接了帖子的各府公子小姐陆续而至,随着此起彼伏的寒暄,空旷的猎场霎时热闹起来。
待巳时即至,有下人报四王、清慈公主夫妇皆到,竟是一同而来。
于是众人起身相迎。
清慈公主宋绾慈于五年前嫁回荆州外祖康平侯府,驸马乃是康平侯膝下次子宁麒。自出嫁后,每年唯有懿德帝与宁贵妃寿诞,她才会和丈夫一道回盛京。今年懿德帝早早令下,夫妻俩这才从荆州赶回过年,于冬至后几日抵达盛京。
故而今日出席冬猎,也算罕见了。
等他们都落座,叶元让才意有所指地低声问宋阙:“我记得那日纯安公主说要来?”
后者露出一抹无奈道:“她正陪着武成王,应当要晚些了。”
他讶然:“武成王已经到了?”
宋阙点头,凑近他耳旁压低了声音:“昨日傍晚到的,只带了些亲信和护卫,策马而至。大部队还在后面。今日一大早便急不可耐地入宫觐见父皇,然后就去了承光殿。”
宋幼安自幼便有不足,不可远行。武成王又镇守琼州,轻易离开不了。故而这十余年来,作为嫡亲舅舅,他见过侄女的次数,一只手尚且数的过来。
可以想见,这一路只怕是鲜少停歇,若不是抵达之时已是傍晚,不便入宫,他昨日就去看宋幼安了。
叶元让了然笑道:“公主想必很开心。”
“是啊。所以……”宋阙扫了一眼场上的人道:“若是时辰到了,便开始吧,不必等她了。”
叶元让应了声“好”,便去准备了。
“两月前报过来的,被盗的是镇寺之宝——庆昭寺得道高僧所化之舍利。住持说这舍利一直都放在宝殿佛像下,且不论白日晚间,都有罗汉武僧寸步不离把守。失窃前一日还在佛像底下的檀盒中,不过一个晚上过去,檀盒还在,舍利却不见。”
宋幼安支颐,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是当着罗汉武僧的面偷走的。”
他颔首:“嗯,那夜看守的罗汉武僧一直清醒着。”
“庆昭寺的罗汉武僧武力不必说,五感亦是超于常人。能在他们面前盗走舍利……”她顿觉新奇,放下支颐的手看向他问道:“既已立卷宗,便是抓到了盗窃的人,是谁?”
他却摇头:“报大理寺后的第三日,住持便遣人来告知,舍利已在大殿找到。说是当夜窗未关紧,有风袭入将舍利吹落在地,滚到他们未曾仔细寻找的地方。”
她一脸始料不及,循话深思片刻,旋即蹙起眉头道:“我怎么觉得怪怪的。先不说窗未关紧导致风吹舍利落地,就算当真被风吹落地,那声音把守的罗汉武僧怎么可能没听见?何况这样的镇寺之宝不见了,他们不把大殿翻来覆去找个几遍也就算了,居然还能没找全?”
他解释道:“河大人觉得,哪怕舍利真的失窃过,也已被寺中人找回。不论是他们自己人监守自盗,还是后面找到了盗舍利的人,既然住持已经给出了解释,庆昭寺又是国寺,大理寺不好得罪。便两厢放过,直接结案了。”
她这才恍然点点头道:“倒也是。若是监守自盗,作为国寺自然是选择自行处理,不让寺丑外扬。若是外人盗取,能在罗汉武僧眼底下盗走,也是对庆昭寺金刚罗汉的一种羞辱。无论是哪一种,我猜他们之所以会报给大理寺,大约是一开始实在找不到,过于慌乱所致。后面回过神来,便知不当之处了。”
若是这样,那这案子便没有什么可聊的了。
她两手一叠趴在桌案上,目光自纸上随意扫过,蓦地想到了什么,从腰间挂着的荷包捏出一颗圆珠来,细细打量。
“之前空明大师曾赠予我这颗珠子以作及笄之礼,让我必定要随身带着。”说着将珠子递到叶元让面前道:“这会不会也是一颗舍利?钻石哥哥你看看,和那颗镇寺之宝可有相像?”
他仔细看了一眼这檀珠,与记忆中曾见过的那颗镇寺之宝对比一番,不由眉头一动,讶道:“确实极为相像。”
她莞尔道:“那便也是舍利了。”
只是一想到那日收到这份礼物时,她只是浅浅的道了谢,深觉不妥,懊悔道:“却没想到,空明大师居然赠我如此贵重之物,我当日应该郑重拜谢才是。”
他的注意力却转到另一处,问道:“我记得殿下的及笄之日似乎还有许久?”
她“嗯”了一声,盯着这舍利解释道:“空明大师离寺去游习佛法了,归期不知,所以便将这及笄之礼提前给了我。”
叶元让回了句:“原来如此。”便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他走过去开了门,是银粟。
“叶大人,靖王殿下回来了。”
他侧首去瞧宋幼安,她也听到了银粟的话,将舍利放回荷包后,目光看了过来,故作淡定道:“银粟,你和玉沙进来吧。”
两个丫鬟便一齐进来,自动到她身边,一左一右立着。
她又看向叶元让,眼底流露出不舍,正欲开口,便听到外面传来宋阙询问的声音:“纯安可是在这?”
未说出口的话只好作罢。
叶元让迅速收敛好情绪,面上又是一贯的平淡无波,冲已经走到门前的宋阙行礼道:“殿下回来了。”
宋阙一步跨进,见他在这里,并无半分惊讶,点头道:“元让,劳烦你照顾纯安了。”
说完往内看去,瞧见宋幼安正在桌案后坐着,不由抱着胳膊调笑道:“耽误公主殿下回宫了,今日玩得可开心?”
她应声道:“今日遇见了临表哥还有筠夷表姐,便一同游了玉带河,不久才到这里。”
宋阙眉一挑:“明川和你们一起游河?看来他很闲,待我明日便约他一起喝酒去。”
又回头问叶元让:“元让也来吧,正好介绍你与明川认识。”
宋幼安眉头一蹙,不等叶元让回答,便朝宋阙数落道:“四哥你怎么每次邀人家都是喝酒,都说借酒消愁,你是有多少愁等着消?”
后者立即反驳回去:“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一个喝不了酒的人哪里知道!”
眼看着互相怼了几轮。
叶元让忍不住扬起唇角,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如此不见外的样子,心思一动,出声提议:“不若去冬猎吧,三日后正逢休沐,大家都有时间。”
兄妹两立时安静下来,一齐看过来。
宋阙赞同道:“好主意!我怎么没有想到!”
宋幼安之前因为身体原因没参与过,对此十分有兴趣,拉住宋阙的胳膊道:“我也要去!”
宋阙无奈的看了她一眼,叹气道:“好——,我去同父皇说。”转念又道:“既如此,就由靖王府下帖子,邀盛京四品以上官员家中的公子小姐一起来吧,人多也热闹些。”
叶元让垂眸道:“当由永安公府下帖方为合适。”
宋阙一时沉默,随即点头允了:“也罢,到时记得也递一张帖子到我府上。”跟着看向宋幼安道:“走吧,我送你回宫。”
她乖乖跟在宋阙身后,经过叶元让身旁时,朝他莞尔一笑,擦身走出了卷宗室。
这一日,宋幼安在东宫陪小侄女玩,过了午膳后,才顺着御花园悠哉散着步,慢慢回宫。
途径南角时,碰到宫中禁卫君巡逻,为首的居然是方令勤。
猝不及防见他这样一身禁卫的装扮,辟去了公子端方,看起来更为正肃。
令他们起身后,她开口问道:“方公子何时进的禁卫军?”
方令勤俯首答:“回殿下,前些日子家父向陛下求了这个差事,微臣昨日入的禁军。”
她若有所思的点头,想起在扬州时,那样恣意潇洒的少年,虽有愁思,心中却尽是自在逍遥。
余光瞧见前方人影步来,是太子宋煦,便打招呼道:“大哥!”
禁卫君一群人复又跪地行礼。
等宋煦扬手,他们才退下继续巡逻。
“从东宫过来的?”
她嗯了声,“和大嫂一起用的午膳,又坐了一会儿,准备回宫去。”
宋煦颔首,又道:“昨日我见了明川,听他说你们一起去游河了?”
她不自觉弯了眉眼:“是啊,冬日游河,河上风景叫人赞叹。”
那眼底亮堂的光彩,却叫宋煦看出了另一层意思来,想起宋临和他说的其中过程,不由低低轻叹一声,关怀道:“马上要过年了,需得格外注意一点身子,武成王还等着见你。”
“知道啦!”她信誓旦旦的点头应下,见他身后还跟后东宫近臣,当是有事,便主动道了别:“大哥,你先去忙吧,我再闲逛一会儿也回宫了。”
宋煦便又嘱咐了一遍她身边的侍女,才领着一众人先行离开了。
永安公府的冬猎帖一发出,这场冬猎瞬间变成了过年前最热闹的盛事。
其中最大的噱头,便是四王俱至,大公主清慈殿下和三公主纯安殿下也会亲赴。
太子虽然拒了帖子,依旧坐镇东宫,却亲自向懿德帝开口,借出了城东南的皇家猎场作为此次冬猎的场地。
故而这场冬猎还未开始,便已气氛轰然。
等到冬猎这日,恰是一个朗日高照、清风和煦的上好天色。
辰时末,接了帖子的各府公子小姐陆续而至,随着此起彼伏的寒暄,空旷的猎场霎时热闹起来。
待巳时即至,有下人报四王、清慈公主夫妇皆到,竟是一同而来。
于是众人起身相迎。
清慈公主宋绾慈于五年前嫁回荆州外祖康平侯府,驸马乃是康平侯膝下次子宁麒。自出嫁后,每年唯有懿德帝与宁贵妃寿诞,她才会和丈夫一道回盛京。今年懿德帝早早令下,夫妻俩这才从荆州赶回过年,于冬至后几日抵达盛京。
故而今日出席冬猎,也算罕见了。
等他们都落座,叶元让才意有所指地低声问宋阙:“我记得那日纯安公主说要来?”
后者露出一抹无奈道:“她正陪着武成王,应当要晚些了。”
他讶然:“武成王已经到了?”
宋阙点头,凑近他耳旁压低了声音:“昨日傍晚到的,只带了些亲信和护卫,策马而至。大部队还在后面。今日一大早便急不可耐地入宫觐见父皇,然后就去了承光殿。”
宋幼安自幼便有不足,不可远行。武成王又镇守琼州,轻易离开不了。故而这十余年来,作为嫡亲舅舅,他见过侄女的次数,一只手尚且数的过来。
可以想见,这一路只怕是鲜少停歇,若不是抵达之时已是傍晚,不便入宫,他昨日就去看宋幼安了。
叶元让了然笑道:“公主想必很开心。”
“是啊。所以……”宋阙扫了一眼场上的人道:“若是时辰到了,便开始吧,不必等她了。”
叶元让应了声“好”,便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