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回到家中,暮色沉沉。
宋琼留宋瑶在自己院中吃饭,顺便叫上她的夫郎。
宋瑶应了,准备回院子叫陆润之,宋琼叫住了她,“差下人去请不就行了,你何必跑一趟。”
宋瑶:“不行,我得自己去。”
说完便匆匆离去。
宋琼瞧着她略显急切的步伐,忍不住笑着摇摇头,年轻人啊。
小院的灯光昏黄,宋瑶踩在石子路上,心情飘飘的,像是踩在云端。书房的灯也亮着,光线透过窗户洒出来,映照着石子路。
快到房间时,宋瑶脚下一转,拐去了书房,敲了敲门。
屋内的人道:“马上就来了。”
宋瑶一挑眉,听他的声音便猜到,他许是将她当作青连了,估计是在书房呆了一天,还未曾吃晚饭。
宋瑶直接推门而进,果然看到陆润之伏案作文,脚下落了废纸也未曾察觉,再一瞧,他盯着笔下的文章,眉头轻蹙,像是对写出的东西不太满意,又想不到更好的修改方式,纠结得不行。
不知怎么,她见不得他这幅为难的模样。
宋瑶轻轻走进去,捡起桌角下落下的宣纸。
“青连,我说过了,待会儿再吃。”从宋瑶进来开始,他都未曾抬起头,这会儿还将她当作青连呢。
宋瑶折起宣纸,放在他手边。
陆润之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抬起头,宋瑶溢满笑意的双眸映入眼帘,思绪猛地从繁文中抽出,他握住笔的手顿住。
宋瑶笑着道:“傻掉了?”
陆润之这才放下毛笔,摇摇头,眼底是一片倦色,鲜少见的模样。
宋瑶可见不得他这样,按着他的肩膀,叫他坐在椅子上,语气不自觉染上了疼惜,“怎么了这是,让我瞧瞧。”
她一贯是懒得费心思去看这些繁体字,读起来晦涩难懂,却见不得他这幅烦恼的模样。
陆润之没说话,靠在椅背上,单手撑着额头,半合着眼,像是累极,也未曾阻止宋瑶去看他写的文章。
宋瑶仔细地阅读他写的内容,说实话,读起来脑壳疼,她曾在博物馆见过古时状元所做文章,文章逻辑严谨,论证有据,字体飘逸潇洒,而他所作文章与那些状元写的不相上下。
只是未曾真正涉足朝堂,一些想法稍显理想,若是日后加以打磨,必时将相之才。
只是这读起来也太费劲了些,她宁愿看一百本账本,也不愿读这些令人头疼的繁体字。
宋瑶眉头紧皱。
陆润之瞧着她的神色,好似有些骑虎难下,于是站起来,道:“本就是瞎写的,不值一看,也不必为此费心,我们吃饭去吧。”
一番话颇为照顾宋瑶的面子。
宋瑶觉得他是个长得好看又很体贴的夫郎,从未瞧不起人,真是妙人,眼中的笑意更深,放下宣纸,握住他的手,捏了捏,“子澈这双手,不仅长得好,还写的一手好文章。”
陆润之在她温柔的视线下,垂下了头,似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宋瑶指着文章中段的内容,“可是在为此处烦恼?”
陆润之眼中滑过错愕,宋瑶所指正是他烦恼了一下午的问题。
见他错愕的神色,宋瑶笑了笑,
指尖在纸上点了点,“子澈通篇所论皆站在庙堂的角度,论述严谨,辞藻华丽,子澈位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忘记了民为邦本,若子澈有时间与京中百姓聊一聊,或许有新的启发。”
位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
民为邦本。
陆润之定定地看着宋瑶,心跳忽然慢慢加速,一直堵塞的思路忽然打开,眼前的思路开阔,他未曾想到宋瑶不仅读懂了他写的文章,还能一阵见血,却委婉地指出他通篇文章从一开始立意就偏离实际。
除此之外。
陆润之深深地望进宋瑶的眼中,从始至终,她并未对他身为男子,却作出这种文章做出任何评价,仿佛这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甚至还为他解决困惑,明明他在做的事情,对男子来说,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了。
她给他一种感觉,仿佛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陆润之滚了滚喉咙,低声,“为什么?”
宋瑶不明所以,“什么为什么?”接着伸手弹了下他的额头,“我也不太懂,瞎说的啊,你自己斟酌斟酌,别被我带跑偏了,毕竟你们这文章也太难了。”
陆润之摇摇头,“没有,你帮了我很大忙。”她能说出那样的点评,定然是读懂了文章,并且一言道出问题所在,她远远比他想的要聪慧很多。
“那就好,我就见不得你愁眉苦脸的模样。”宋瑶努了努桌上的宣纸,“这些先放放吧,也不急于这一时,日后好好修改便是了,天色已晚,先吃饭吧。”
本就是为这篇文章发愁,眼下得了解决办法,这篇文章还需细细打磨,多半是要重写,陆润之脑海中已经有新的思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写出来,况且他也已累极,不打算再继续,于是应了。
“你来找我还有什么事吗?”陆润之担心她只顾说自己的文章,还有别的事,于是提醒道。
宋瑶摊手,“没别的事,娘亲叫我们去他们那里吃饭。”
陆润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叫母亲父亲等着。”
宋瑶拉住他,笑,“别着急,她们两个哪里会是饿着自己的性子,想来这会已经在吃了,我们自己吃好了。”
陆润之不赞同,“这怎么好?”
宋瑶:“没事的,我差人去与他们二老说声就好。”
他这才放下心来。
宋瑶把陆润之带出书房时,青连都吃了一惊,要知道以前未出嫁时,公子写起文章,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直至熬到写出满意的文章或者想出明确的思路才肯休息,没想到宋瑶竟然劝服了公子。
青连可不认为宋瑶能有什么好的主意给到公子,只觉得她是死缠烂打才把公子叫出来吃饭,毕竟她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下人去到主院禀告宋瑶二人在自己院子吃饭时,果然如宋瑶所料,她母亲与父亲已经在吃饭了,丝毫没有让自己饿着,果真知母莫若女。
吃饭的时候,宋瑶与陆润之说起白天在店铺的事情。
陆润之听着,觉得她的做法没错,再听到宋瑶就此不追究郑掌柜的责任时,忍不住放下筷子,看向她,“郑掌柜此人懒散惯了,若是不稍加约束,恐怕日后依旧懒散倦怠。”
宋瑶眨了眨眼,“我自由办法,实行绩效考核制。”
随后她解释了什么叫绩效考核制。
陆润之听完赞道:“好办法。”
两人吃饭的时候,气氛如同普通妻夫一般,轻松自在,对一些家常琐事还有商有量。
青连瞧着公子眉眼间的放松,是从前在丞相府未曾出现的神色,偶尔被宋瑶逗得眼中滑过温暖的笑意,抿唇轻笑,身上染了一些烟火气,让人觉得更加真实,这个冬天的夜晚,公子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与书海度过。
青连从前觉得公子嫁给宋瑶是下嫁,现下想来,若是公子按照原定的人生轨迹,嫁与太女,恐怕也不会像如今发自内心的放松愉悦。
或许,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哪里也找不到像宋瑶这般纵容夫郎的女子了。
吃完饭后,宋瑶懒懒散散地歪在榻上,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盘算着宋琼交予她的铺子。
屋内炭火旺盛,暖洋洋的。
陆润之端了茶过来,给了宋瑶一杯。
宋瑶随口道:“谢谢。”
陆润之在她对面坐下,与她商量,“我方才想了一下你说的话,确实是我不知民情,可若是我去考察民情,势必要男扮女装,多有不便之处,一是担心母亲与父亲那边有意见,二是就算我亲自外出,也恐怕难以探测到实情。”
不知不觉,他已经将宋瑶当做可以倾诉的对象。
宋瑶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此时他还是闺中的小公子,信任你时,在你面前心思就会写在脸上,很轻易地就相信了她。
此时的他,处于迫切成长的阶段,需要人支持和鼓励,她可以充当那个助他高飞的角色,也可以哄骗他一直待在后院,折断他还未丰满的翅膀,牢牢将他绑在身边,一直做她的漂亮的夫郎。
宋瑶眸中的神色深了深,久久未曾言语。
陆润之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宋瑶?”
宋瑶忽然勾起嘴角,视线落在他脸上,拍了拍身侧的位置,盯着陆润之,“过来。”
她的眼神不似以往温和,像是盯着猎物一般,透着不知名的情绪,叫陆润之看不懂,却觉得很危险,他藏在袖中的手握了握。
宋瑶就这么盯着他,也不催促,像是拿着枪的猎人,耐心地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过来。
最终,陆润之还是走了过去,在她拍的位置坐下,身体紧绷。
宋瑶笑了,却没做任何事,只拉了他的手,察觉到他手心微微濡湿,只当做不知。
她只是握住他的手,便没有任何动作。
猎物以为猎人拿着枪准备伤害他,却得到了一个轻轻的安抚。
宋瑶徐徐道来,“我早就与你说过,母亲父亲那边不用担心,你知道我一向不骗人,如果你出去的话,最开始可以多倾听周围人怎么说的,习惯了以后,可与人闲聊交谈,走的地方多了,总有所获。”
“你的书已经读的够多了,有句话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
宋瑶不伦不类地说了一句,比起日后他跌跌撞撞的自己摸索,她愿意让他的路顺一点。
她喜欢的,希望一直好好的,闪闪发光。
说完,宋瑶看向他,问道:“你觉得呢?”
陆润之反握住了她的手,他觉得她真的很不一样。
回到家中,暮色沉沉。
宋琼留宋瑶在自己院中吃饭,顺便叫上她的夫郎。
宋瑶应了,准备回院子叫陆润之,宋琼叫住了她,“差下人去请不就行了,你何必跑一趟。”
宋瑶:“不行,我得自己去。”
说完便匆匆离去。
宋琼瞧着她略显急切的步伐,忍不住笑着摇摇头,年轻人啊。
小院的灯光昏黄,宋瑶踩在石子路上,心情飘飘的,像是踩在云端。书房的灯也亮着,光线透过窗户洒出来,映照着石子路。
快到房间时,宋瑶脚下一转,拐去了书房,敲了敲门。
屋内的人道:“马上就来了。”
宋瑶一挑眉,听他的声音便猜到,他许是将她当作青连了,估计是在书房呆了一天,还未曾吃晚饭。
宋瑶直接推门而进,果然看到陆润之伏案作文,脚下落了废纸也未曾察觉,再一瞧,他盯着笔下的文章,眉头轻蹙,像是对写出的东西不太满意,又想不到更好的修改方式,纠结得不行。
不知怎么,她见不得他这幅为难的模样。
宋瑶轻轻走进去,捡起桌角下落下的宣纸。
“青连,我说过了,待会儿再吃。”从宋瑶进来开始,他都未曾抬起头,这会儿还将她当作青连呢。
宋瑶折起宣纸,放在他手边。
陆润之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抬起头,宋瑶溢满笑意的双眸映入眼帘,思绪猛地从繁文中抽出,他握住笔的手顿住。
宋瑶笑着道:“傻掉了?”
陆润之这才放下毛笔,摇摇头,眼底是一片倦色,鲜少见的模样。
宋瑶可见不得他这样,按着他的肩膀,叫他坐在椅子上,语气不自觉染上了疼惜,“怎么了这是,让我瞧瞧。”
她一贯是懒得费心思去看这些繁体字,读起来晦涩难懂,却见不得他这幅烦恼的模样。
陆润之没说话,靠在椅背上,单手撑着额头,半合着眼,像是累极,也未曾阻止宋瑶去看他写的文章。
宋瑶仔细地阅读他写的内容,说实话,读起来脑壳疼,她曾在博物馆见过古时状元所做文章,文章逻辑严谨,论证有据,字体飘逸潇洒,而他所作文章与那些状元写的不相上下。
只是未曾真正涉足朝堂,一些想法稍显理想,若是日后加以打磨,必时将相之才。
只是这读起来也太费劲了些,她宁愿看一百本账本,也不愿读这些令人头疼的繁体字。
宋瑶眉头紧皱。
陆润之瞧着她的神色,好似有些骑虎难下,于是站起来,道:“本就是瞎写的,不值一看,也不必为此费心,我们吃饭去吧。”
一番话颇为照顾宋瑶的面子。
宋瑶觉得他是个长得好看又很体贴的夫郎,从未瞧不起人,真是妙人,眼中的笑意更深,放下宣纸,握住他的手,捏了捏,“子澈这双手,不仅长得好,还写的一手好文章。”
陆润之在她温柔的视线下,垂下了头,似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宋瑶指着文章中段的内容,“可是在为此处烦恼?”
陆润之眼中滑过错愕,宋瑶所指正是他烦恼了一下午的问题。
见他错愕的神色,宋瑶笑了笑,
指尖在纸上点了点,“子澈通篇所论皆站在庙堂的角度,论述严谨,辞藻华丽,子澈位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忘记了民为邦本,若子澈有时间与京中百姓聊一聊,或许有新的启发。”
位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
民为邦本。
陆润之定定地看着宋瑶,心跳忽然慢慢加速,一直堵塞的思路忽然打开,眼前的思路开阔,他未曾想到宋瑶不仅读懂了他写的文章,还能一阵见血,却委婉地指出他通篇文章从一开始立意就偏离实际。
除此之外。
陆润之深深地望进宋瑶的眼中,从始至终,她并未对他身为男子,却作出这种文章做出任何评价,仿佛这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甚至还为他解决困惑,明明他在做的事情,对男子来说,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了。
她给他一种感觉,仿佛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陆润之滚了滚喉咙,低声,“为什么?”
宋瑶不明所以,“什么为什么?”接着伸手弹了下他的额头,“我也不太懂,瞎说的啊,你自己斟酌斟酌,别被我带跑偏了,毕竟你们这文章也太难了。”
陆润之摇摇头,“没有,你帮了我很大忙。”她能说出那样的点评,定然是读懂了文章,并且一言道出问题所在,她远远比他想的要聪慧很多。
“那就好,我就见不得你愁眉苦脸的模样。”宋瑶努了努桌上的宣纸,“这些先放放吧,也不急于这一时,日后好好修改便是了,天色已晚,先吃饭吧。”
本就是为这篇文章发愁,眼下得了解决办法,这篇文章还需细细打磨,多半是要重写,陆润之脑海中已经有新的思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写出来,况且他也已累极,不打算再继续,于是应了。
“你来找我还有什么事吗?”陆润之担心她只顾说自己的文章,还有别的事,于是提醒道。
宋瑶摊手,“没别的事,娘亲叫我们去他们那里吃饭。”
陆润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叫母亲父亲等着。”
宋瑶拉住他,笑,“别着急,她们两个哪里会是饿着自己的性子,想来这会已经在吃了,我们自己吃好了。”
陆润之不赞同,“这怎么好?”
宋瑶:“没事的,我差人去与他们二老说声就好。”
他这才放下心来。
宋瑶把陆润之带出书房时,青连都吃了一惊,要知道以前未出嫁时,公子写起文章,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直至熬到写出满意的文章或者想出明确的思路才肯休息,没想到宋瑶竟然劝服了公子。
青连可不认为宋瑶能有什么好的主意给到公子,只觉得她是死缠烂打才把公子叫出来吃饭,毕竟她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下人去到主院禀告宋瑶二人在自己院子吃饭时,果然如宋瑶所料,她母亲与父亲已经在吃饭了,丝毫没有让自己饿着,果真知母莫若女。
吃饭的时候,宋瑶与陆润之说起白天在店铺的事情。
陆润之听着,觉得她的做法没错,再听到宋瑶就此不追究郑掌柜的责任时,忍不住放下筷子,看向她,“郑掌柜此人懒散惯了,若是不稍加约束,恐怕日后依旧懒散倦怠。”
宋瑶眨了眨眼,“我自由办法,实行绩效考核制。”
随后她解释了什么叫绩效考核制。
陆润之听完赞道:“好办法。”
两人吃饭的时候,气氛如同普通妻夫一般,轻松自在,对一些家常琐事还有商有量。
青连瞧着公子眉眼间的放松,是从前在丞相府未曾出现的神色,偶尔被宋瑶逗得眼中滑过温暖的笑意,抿唇轻笑,身上染了一些烟火气,让人觉得更加真实,这个冬天的夜晚,公子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与书海度过。
青连从前觉得公子嫁给宋瑶是下嫁,现下想来,若是公子按照原定的人生轨迹,嫁与太女,恐怕也不会像如今发自内心的放松愉悦。
或许,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哪里也找不到像宋瑶这般纵容夫郎的女子了。
吃完饭后,宋瑶懒懒散散地歪在榻上,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盘算着宋琼交予她的铺子。
屋内炭火旺盛,暖洋洋的。
陆润之端了茶过来,给了宋瑶一杯。
宋瑶随口道:“谢谢。”
陆润之在她对面坐下,与她商量,“我方才想了一下你说的话,确实是我不知民情,可若是我去考察民情,势必要男扮女装,多有不便之处,一是担心母亲与父亲那边有意见,二是就算我亲自外出,也恐怕难以探测到实情。”
不知不觉,他已经将宋瑶当做可以倾诉的对象。
宋瑶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此时他还是闺中的小公子,信任你时,在你面前心思就会写在脸上,很轻易地就相信了她。
此时的他,处于迫切成长的阶段,需要人支持和鼓励,她可以充当那个助他高飞的角色,也可以哄骗他一直待在后院,折断他还未丰满的翅膀,牢牢将他绑在身边,一直做她的漂亮的夫郎。
宋瑶眸中的神色深了深,久久未曾言语。
陆润之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宋瑶?”
宋瑶忽然勾起嘴角,视线落在他脸上,拍了拍身侧的位置,盯着陆润之,“过来。”
她的眼神不似以往温和,像是盯着猎物一般,透着不知名的情绪,叫陆润之看不懂,却觉得很危险,他藏在袖中的手握了握。
宋瑶就这么盯着他,也不催促,像是拿着枪的猎人,耐心地等待着猎物自己走过来。
最终,陆润之还是走了过去,在她拍的位置坐下,身体紧绷。
宋瑶笑了,却没做任何事,只拉了他的手,察觉到他手心微微濡湿,只当做不知。
她只是握住他的手,便没有任何动作。
猎物以为猎人拿着枪准备伤害他,却得到了一个轻轻的安抚。
宋瑶徐徐道来,“我早就与你说过,母亲父亲那边不用担心,你知道我一向不骗人,如果你出去的话,最开始可以多倾听周围人怎么说的,习惯了以后,可与人闲聊交谈,走的地方多了,总有所获。”
“你的书已经读的够多了,有句话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
宋瑶不伦不类地说了一句,比起日后他跌跌撞撞的自己摸索,她愿意让他的路顺一点。
她喜欢的,希望一直好好的,闪闪发光。
说完,宋瑶看向他,问道:“你觉得呢?”
陆润之反握住了她的手,他觉得她真的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