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可曾见过一位身着紫衣的姑娘路过?”应寒接过徐秋水递来的一碗清茶,清凉的口感却没能让他紧崩的眉宇舒展。

    徐秋水微微一笑,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她早已听出应寒所寻之人正是宋玉,而宋玉方才闻其声便悄然隐入厨房,显然不愿相见。她便说:“今日倒是有几位镖师在此歇脚,却未见有女子同行。”

    似想起了什么,徐秋水眉梢微挑,故作恍然道:“对了,午时我在门外为客人的马匹添水时,倒是瞥见一位女子策马疾驰而过。我本想招呼她进店歇息,可她好像有十万火急之事,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就绝尘而去。”

    徐秋水神色如常,语气真挚,又故作关切地问道:“你寻的,可是她?”

    应寒并未作答,又喝了一口茶,反问道:“她往何处去了?”

    徐秋水故作思索,道:“应是往七风城方向去了。”她语气笃定,毕竟,此地往来之人,不是从七风城来,就是往七风城去。

    她的话语滴水不漏,应寒未有疑虑。待马匹饮足草料,他翻身上马,扬鞭疾驰,直奔七风城方向。

    马蹄声渐远而没了动静时,宋玉才从厨房中缓步走出,神色间带着几分感激,轻声道:“多谢老板娘替我掩饰。”

    徐秋水好奇问道:“仇家?”她早已看出宋玉修为不凡,寻常地痞流氓绝非其对手。能让她避之不及的,想必是修为更高的强敌。

    宋玉摇了摇头,轻叹一声,“不过是个麻烦罢了。”

    徐秋水没有再细问,看了看天色渐晚,笑嘻嘻说道:“既然如此,今晚你就到我家住一晚吧。”

    “打扰了,老板娘。”宋玉说着,立马递上几粒碎银。

    徐秋水也不客气,拿了钱,笑盈盈,“好说,好说!你也不要叫我老板娘这样生份,跟无忧一样,叫我‘徐姨’。”接着又问:“还不知姑娘怎么称呼,是哪里人士?”

    宋玉拱手一礼,“晚辈潇渔,平州城人士。”

    ‘啪嗒’一声,徐秋水手中的扫帚突然脱手掉落,发出清脆的声响。脸色忽地僵住,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徐姨?”宋玉看她神色有异,心中疑惑。

    徐秋水‘啊’了一声,“没事,没事……水要烧干了!”她转身就往厨房跑,脚步略显凌乱。

    宋玉见状,心中疑虑更深,便跟了上去。刚到厨房门口,便见灶上的锅炉正冒着白花花的热气,水声咕噜作响,显然已经沸腾多时。

    徐秋水手忙脚乱地将灶火封好,又用湿布垫着,将锅盖掀开一条缝,让热气缓缓散去。待火势控制妥当,她才长舒一口气,转身见到宋玉站在门口,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姑娘别见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偶尔会有点冒失。”

    引着宋玉来到外间,徐秋水沏上了一杯茶,茶香袅袅,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歉意,“你看,你来了这么久,我还没给你上茶,真是招呼不周。”

    宋玉表示并不介意。

    随即像唠家常一般,将话题引向了平州城。“平州现在可不太平啊。”徐秋水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宋玉想这两年也没去过平州,不知详细境况,便说:“我已两年没回去了。”

    徐秋水脱口问道:“怎么呢?难道你也走镖……”话未说完,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闭嘴,神色有些慌乱。

    宋玉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并未接话。

    徐秋水干笑两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连忙解释道:“我这茶舍来来往往,大多数都是走镖的镖师,男镖师很多,女镖师也不少。我刚刚看你修为高强,又是江湖打扮,才这样猜的。”

    宋玉沉默片刻,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深意,“是啊,从前我是走镖的,在英雄镖局。”

    话音一落,徐秋水脸色白了白,她不再说话,屋内一时陷入沉默,茶香依旧弥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似乎是有人踏上了茶舍的门槛。徐秋水忙对宋玉说:“有客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她匆匆转身,快步走向门口。宋玉望着她有些慌乱的背影,虽不解但也浑不在意。

    宋玉睡了一个好觉,醒来时天光大亮,徐秋水早已去茶舍,客厅里有她留下的早餐。虽只是一些清粥小菜,但也足矣。

    这间小屋内部陈设简朴,一张木桌,几把竹椅,窗边一盆幽兰静静绽放。

    打开屋门,阳光正好。

    这间屋子青瓦覆顶,檐角微翘,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鹤。门前挂着一盏古旧的青铜灯,当夜时便会照亮归家人的路途。

    昨夜来时已经天黑,如今才得见小镇风貌。青石板街铺得整整齐齐,街道干净得仿佛刚被雨水冲刷过一般。路边的几家店铺已经张罗起来,卖早点的摊贩正忙着招呼客人,空气中弥漫着油条和豆浆的香气。

    宋玉沿着路往前走,脚步轻快。小镇不大,却处处透着古朴的气息。

    柳树的枝条随风轻摆,在这里充斥着一群孩童的声音。

    树下是一条小河,河水浅浅,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盛夏时节,这里便是小风镇居民纳凉的地方。也是小孩子们最爱玩乐的地点。

    一座石桥直通对岸,宋玉没有走过去,只是看了看,河的对岸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未成熟的青麦如浪一般随风起伏。

    她想,以后能住在这里也是不错的。

    潺潺河水边,几位大婶正于岸边浣洗衣物,木棒敲击声在空旷的河畔回荡。

    树脚下一张红木躺椅安然摆放着,仿佛与景致融为一体。

    宋玉见这椅雕刻繁复,好奇地伸出手触碰。

    “姑娘!”河边洗衣的一位大婶突然叫住了她,笑着问她:“你是刚来小风镇的吧。”

    宋玉笑着点头应是。

    见她态度温和,大婶们不再拘谨,那位又说:“那是我们小风镇老祖宗的专属位置,您可慎坐。”

    既然能叫老祖宗,那便是一位老人家,宋玉也不是那不尊老的人。

    继又点头表示了解。

    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另一位阿姨问她:“姑娘,刚才可是从徐姐的屋里出来的?”

    宋玉淡然答道:“正是。”

    此言一出,大婶们窃窃私语,手中的木棒也放缓了节奏。

    “徐姐不是说家中已无亲眷了吗?怎的突然冒出个亲戚来?”

    “徐姐虽丧了夫,但未必没有其他亲族。”

    “真是怪事,她来这儿两年了,从未见有人探望过她。”

    一位大婶忍不住转头追问:“姑娘,你是徐姐的……”

    话音未落,众人眼前一花,那雪青衣衫的女子竟如幻影般消散于无形,仿佛从未存在过。

    大婶们面面相觑,随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

    “哟,这姑娘竟是个身怀绝技的!”

    “瞧她那气度,绝非寻常之辈。”

    “如今外头兵荒马乱的,莫不是哪方势力的探子混进来了?”

    “怕什么,有老祖宗坐镇,任她是何方神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宋玉踏入秋水茶舍时,店内已是人声鼎沸。

    偌大的茶舍中,只有徐秋水一人穿梭各桌客人之间,手中提着一只沉甸甸的茶壶。

    宋玉目光一扫,未见沈无忧那傻小子的踪影,想必又是溜到何处偷闲去了。

    “欸,潇姑娘,你来了。”徐秋水见她进门,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手中的茶壶却未曾放下,“先找个位置坐吧,我稍后为你上茶。”

    话音未落,一旁的客人已高声催促:“老板娘,馒头还没蒸好吗?快些吧!”

    徐秋水面露难色,正欲回应,宋玉已悄然上前,轻巧地从她手中接过茶壶,“我来帮你吧。”

    “这……”徐秋水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却因客人催促得紧,只得匆匆道了声谢,转身快步进了厨房。

    宋玉虽未曾做过跑堂的活计,但行走江湖多年,见多识广,也难不倒她。初时虽有些生疏,不过片刻,便就已经应付自如。

    正当宋玉送走两桌客人,茶舍内稍显清闲时,沈无忧才姗姗来迟。

    他一进门,见宋玉正提着茶壶为客人沏茶,顿时慌了神,急匆匆跑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安,“你是徐姨请来的新跑堂吗?她是不是不要我了?”

    宋玉知这傻小子心思单纯,容易钻牛角尖,便温声安抚道:“不是的,我只是见她忙不过来,才顺手帮个忙。我不是她请的新跑堂。”

    沈无忧虽听了解释,心中仍是不安,赶忙从宋玉手中接过茶壶,却并未立即去招呼客人,而是站在原地,眉头紧锁,口中嘀咕:“完了完了,今天来晚了,徐姨肯定又要生气了。她要是真辞退我,我可怎么办……”说着,眼眶竟微微泛红,仿佛下一刻就要急哭出来。

    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急忙转身去为客人沏茶,边倒茶边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位客官,请问你们路上有没有见过一位女镖师?二十岁出头的样子,大概这么高……”说着,他还用手比划了一下身高体型。

    有的客人摆摆手表示没见过,有的则不耐烦地挥手赶他走。

    眼看一位客人面露愠色,宋玉连忙上前将沈无忧拉开,低声提醒道:“你再这样打扰客人,徐姨可真的要生气了!”

    沈无忧满脸委屈,低声道:“我只是想帮徐姨打听她女儿的下落。要是能打听到一点消息。就看这份上,她就不会辞退我了。”

    宋玉好奇,“徐姨的女儿?”

    话音未落,沈无忧突然眼前一亮,目光直直望向店门口,脸上浮现出欣喜之色。

    “老祖宗!”他一边喊着,一边快步迎了出去。

    店门外,阳光洒落,映得那一袭白衣格外耀眼。

章节目录

劈山竞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羽明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羽明明并收藏劈山竞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