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嘟。”手机提示音在我即将进入浅眠之前好巧不巧的出了声。
晚十二点整。
寂静之中顿感的声响显得格外突兀,打碎了房间中主人用尽全力拼凑维系出的平静,我翻了个身,却是预感到了什么,并不想去查看。
手机像是看穿了我的心理,那一声咕嘟后,隔了几个呼吸,像是憋了大招,忽然咕嘟咕嘟咕嘟咕嘟个不停,像是催命。
我忍无可忍,解锁了屏幕。
“上级通知:因疫情严峻,请大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但高考在即,时间紧迫,希望同学们的学习小组仍互帮互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将自习地点改为小区家中。”
“小家伙们,明天自习地点改为我家哦,这是具体地址......”阿姨虽然气质是个温婉如白瓷般的美人,但性格上却更为活泼一些,像是从来没受过苦的温室花朵,有着小姑娘似的娇俏和可爱。
下面已经排了一列的收到,可见高中生这个点睡觉的还算早的。
我这才觉得那一声声的咕嘟真的在催命,骨子里带出的卑微让我不想走进另一个世界,但心里却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那个能熏陶出这样不同凡响的一家的地方。
我自诩不凡,自以为出淤泥而不染,自以为是的成绩傲人,也自觉出身的卑微,自觉自身的无知麻木而敏感。这样的两种矛盾尖锐的特质让我整个人都有些分裂,我喜欢鲁迅,喜欢看他批判愚昧麻木的社会,却越深入越发现自己也是这样社会的一份子。
当然,今夜无眠。
“阿姨好!”我和王函在云谙家楼下集合,我只带了三本习题集,而王函却另外带了个礼盒。
“这是?”我打了个问号。
“哦,你说这个,我妈不是和云谙他妈是同事嘛,非要让我捎给阿姨。”
正交谈着,云谙远远地跑了过来。他身上穿着一身运动服,口中呼着的白气氤氲,汗水隐隐约约顺着衣襟缓慢留下,勾勒着略显单薄却挺拔苍劲的身姿。我眼神发直,顿觉口渴,堪堪转移了视线。
“歆雨,发什么呆呢?走啦。”王函拍拍我的肩,催促我向前走。我这才回神,发现刘筠曦也已经来了,两个男生走前面,我们俩跟在后面。
“云谙为什么全身湿漉漉的?他早上也运动吗?”我没话找话。 “刚刚你这是走了个大神啊,他不是说去晨跑了吗。”王函是个母胎solo,也仿佛天生对男孩子没什么感觉,让我这个看到晨跑后样子都要脑补n篇小短文的无地自容。
“快来小家伙们!”阿姨居家倒是没在外穿的那么正式,未施粉黛,也没有戴首饰,长发用檀木簪松松的挽着,一身素色的直裾改良。
明明是极为朴素的穿着,却更衬得她清风朗月。
“妈。”云谙稍稍欠身,我们几个这才反应过来,说着阿姨好。阿姨却摆摆手,笑语嫣然的请我们入坐。
“阿姨,我妈说上次你夸她做的茶点好吃,又让我带了些过来。”王函将手中的一小盒精致的点心拿给她,阿姨笑着让云谙去拿碟子给我们分享,同时煮上热茶,茶香氤氲。
“阿姨,初次到访,这是一点心意,您收好。”刘筠曦人模狗样的呈上一盒包装便能看出华贵的茶,说着他还没练明白的客套话,一看就是生意人的做派。阿姨道谢后却婉言退回,说来自习带什么礼品,你们来便是阿姨最开心的事情。
我却是窘迫,毕竟我只带了三本练习册,迟钝的并不知道上门拜访是需要准备礼物的。阿姨仿佛洞穿了我的难堪,亲昵的拉着我的手,还教导着我们不要随便乱花钱,小孩子不需要那么多讲究,生活就应该随性些。
我当然知道她是在为我解开难堪,毕竟,云谙倒茶的顺序和手法都满是讲究,每一帧都仿佛能反复斟酌。
云谙的生活无疑是悠闲惬意的,雅致也需要充裕的时间。
“哎呀,光顾着和小可爱们聊天了,谙谙,快带你同学们上楼学习吧,别耽误了进度。”阿姨起身目送我们上楼,她也察觉到我们的拘谨,便把时间留给了我们自己。
楼梯盘旋蜿蜒,因为大吊顶,所以楼梯也很漫长,却并不劳累,楼梯旁的墙壁是镂空的,摆着各式摆件,精致而古朴,仿佛诉说着千年耳语。
“云谙,你家这装修看起来比我家还豪啊。”刘筠曦小声嚷嚷着。云谙瞥了他一眼,倒也不带任何含义,解释道: “我祖父和爷爷都是下海经商发家的,可能是有些本金吧,不过我爸妈都不在乎这些,他们倒是更看重这些古物的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个小区,我还是第一次来他家,这和我家差的也太大了吧。”王函在我耳边叫嚣着不公,我的心却像是坠入海底。
二楼正中是一个可纳几十个人开会的大长桌,两头微翘,侧面雕刻着繁复花纹,中间四个位子铺上了软糯糯的坐垫,卡通的,和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咳,这是我妈让我买的,怕我们寒气入体。”云谙不自然的微微偏了头,不太理解自家妈妈为什么觉得同学会喜欢这个样式。我们三个不客气的笑了,坐在这张长桌上的忐忑因为可爱的坐垫而少了很多。
云谙转身去他的卧室换衣服,又简单的冲洗了一下,换上了一身居家柔软舒适的圆领袍,暗纹凑近了才能发现,远看便是一个道骨仙风却又内敛温润的公子。
作为一个资深爱好汉服却又苦于贫穷的吃土人士来说,每次云谙的出场都会让我驻足很久。
专心向学时的我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至于刘筠曦抱着手机联机刘墨羲打排位,云谙因为枯燥的数学而昏昏欲睡,一旦沉入书海,我都视而不见。
但因为自身职责,我需要帮助同学学习,我直接没收了刘筠曦的手机顺带着敲了他的脑门,又隔着长桌敲了下云谙的书本,刘筠曦直呼不公。我却存着私心,觉得心中明月不可触碰。
云谙也因为提醒而强迫自己清醒,孜孜不倦的询问我题目的解法,我讲题不自然的带着脾气,说话也很冲,刘筠曦躲着我,当然也是因为他不想学。
云谙却忍耐力极强,我讲着讲着拍桌而起,他也只是无奈的笑笑,有时也会鲜活的怼我一句,不过他像是天生不会骂人,只是用些无伤大雅的暗戳戳的怼我。有时面对我实在爆粗口上瘾,上升至父母长辈,他就会用手轻轻隔着衣服拍或是掐我一下,不疼不痒,带着点提醒与警告的意味。
我喜欢极了他对我的不同,哪怕是因为我的暴躁粗鄙。渐渐的,我因为他的反应而在日常对话时也怼他,我知道这个行为不当,却控制不住,像是中了毒,上了瘾。
“小家伙们,下来吃饭喽!”阿姨活泼的嗓音传入耳畔,我们便急忙下楼。
已经看到餐桌,我却不小心踩空了一格,预想中的滑稽场面并没发生,走在最后的云谙伸手拉住了也走后面的我的衣袖,避免了一场小灾难。我有心道谢,却因尴尬与激动而不知所云,云谙倒是无波无惊,只是善意的提醒我注意小心。
当然,我也明白,差点摔在他面前的若是别人,他也照样会伸手相助,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和善良。可那颗跳动缓慢的心脏总是会因为这一件又一件不经意、对他而言顺手做来的小事而猛烈悸动,一个从没受过男孩子关照的姑娘也会因此而倾心,只不过一般都是一厢情愿罢了。
插曲一翻而过,铺着桌旗的雕花餐桌上摆了六个餐盘,六个人依次入坐。一上午不见踪迹的叔叔从厨房里端着盘子走出来,只见他穿着一身中山装,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像是从民国私塾穿越来的先生,又像是从宋朝帛画中走出来的儒者。
“久等了,我刚从学校回来,准备饭菜匆忙了些,同学们将就着吃。”叔叔看起来也十分温和,但他的面部棱角十分鲜明,有种宝剑出鞘的锋利感,是不怒自威的上位者的面相。云谙便融合了父母的基因,温润而又挺拔。
我和王函战战兢兢,刘筠曦倒是自来熟,和叔叔阿姨打得火热。六种菜品是纯正的中式口味,但摆盘借鉴了西式,精致中又透露着熟悉,漂亮的让人舍不得吃,但只要尝上一口,便食髓知味,忍不住想要全部吃完。
“叔叔太会做饭了吧,我父母特别忙,都是厨师做饭,味道不及您做的一半。”刘筠曦抱怨着,我抿了口汤,想到了那个经常没有饭等我的家。阿姨抢着说到: “你别看他现在做的不错,我嫁给他之前他可是手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根本连面条都煮不熟。”叔叔不可置否,微笑着,还为阿姨又夹了菜: “是啊,我家大小姐可是一点饭都不做,只能我学咯。”
一桌子的单身狗直面狗粮冲击,一脸菜色,无奈饭太好吃,还是妥协了再加三大碗狗粮的附加菜品。只有云谙已经平常心,平静的吃着菜,嘴角的弧度却能证明这家人的和谐温馨。
下午依然做着习题集,忙碌充实的假期有条不紊的拉着进度条。
雪装点着这个平静的世界,月光被雪不由分说地送进千家万户。
这家温馨团聚、共赏人间三种绝色;那家只是一人捧着水杯、对影成三人。
晚十二点整。
寂静之中顿感的声响显得格外突兀,打碎了房间中主人用尽全力拼凑维系出的平静,我翻了个身,却是预感到了什么,并不想去查看。
手机像是看穿了我的心理,那一声咕嘟后,隔了几个呼吸,像是憋了大招,忽然咕嘟咕嘟咕嘟咕嘟个不停,像是催命。
我忍无可忍,解锁了屏幕。
“上级通知:因疫情严峻,请大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但高考在即,时间紧迫,希望同学们的学习小组仍互帮互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将自习地点改为小区家中。”
“小家伙们,明天自习地点改为我家哦,这是具体地址......”阿姨虽然气质是个温婉如白瓷般的美人,但性格上却更为活泼一些,像是从来没受过苦的温室花朵,有着小姑娘似的娇俏和可爱。
下面已经排了一列的收到,可见高中生这个点睡觉的还算早的。
我这才觉得那一声声的咕嘟真的在催命,骨子里带出的卑微让我不想走进另一个世界,但心里却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那个能熏陶出这样不同凡响的一家的地方。
我自诩不凡,自以为出淤泥而不染,自以为是的成绩傲人,也自觉出身的卑微,自觉自身的无知麻木而敏感。这样的两种矛盾尖锐的特质让我整个人都有些分裂,我喜欢鲁迅,喜欢看他批判愚昧麻木的社会,却越深入越发现自己也是这样社会的一份子。
当然,今夜无眠。
“阿姨好!”我和王函在云谙家楼下集合,我只带了三本习题集,而王函却另外带了个礼盒。
“这是?”我打了个问号。
“哦,你说这个,我妈不是和云谙他妈是同事嘛,非要让我捎给阿姨。”
正交谈着,云谙远远地跑了过来。他身上穿着一身运动服,口中呼着的白气氤氲,汗水隐隐约约顺着衣襟缓慢留下,勾勒着略显单薄却挺拔苍劲的身姿。我眼神发直,顿觉口渴,堪堪转移了视线。
“歆雨,发什么呆呢?走啦。”王函拍拍我的肩,催促我向前走。我这才回神,发现刘筠曦也已经来了,两个男生走前面,我们俩跟在后面。
“云谙为什么全身湿漉漉的?他早上也运动吗?”我没话找话。 “刚刚你这是走了个大神啊,他不是说去晨跑了吗。”王函是个母胎solo,也仿佛天生对男孩子没什么感觉,让我这个看到晨跑后样子都要脑补n篇小短文的无地自容。
“快来小家伙们!”阿姨居家倒是没在外穿的那么正式,未施粉黛,也没有戴首饰,长发用檀木簪松松的挽着,一身素色的直裾改良。
明明是极为朴素的穿着,却更衬得她清风朗月。
“妈。”云谙稍稍欠身,我们几个这才反应过来,说着阿姨好。阿姨却摆摆手,笑语嫣然的请我们入坐。
“阿姨,我妈说上次你夸她做的茶点好吃,又让我带了些过来。”王函将手中的一小盒精致的点心拿给她,阿姨笑着让云谙去拿碟子给我们分享,同时煮上热茶,茶香氤氲。
“阿姨,初次到访,这是一点心意,您收好。”刘筠曦人模狗样的呈上一盒包装便能看出华贵的茶,说着他还没练明白的客套话,一看就是生意人的做派。阿姨道谢后却婉言退回,说来自习带什么礼品,你们来便是阿姨最开心的事情。
我却是窘迫,毕竟我只带了三本练习册,迟钝的并不知道上门拜访是需要准备礼物的。阿姨仿佛洞穿了我的难堪,亲昵的拉着我的手,还教导着我们不要随便乱花钱,小孩子不需要那么多讲究,生活就应该随性些。
我当然知道她是在为我解开难堪,毕竟,云谙倒茶的顺序和手法都满是讲究,每一帧都仿佛能反复斟酌。
云谙的生活无疑是悠闲惬意的,雅致也需要充裕的时间。
“哎呀,光顾着和小可爱们聊天了,谙谙,快带你同学们上楼学习吧,别耽误了进度。”阿姨起身目送我们上楼,她也察觉到我们的拘谨,便把时间留给了我们自己。
楼梯盘旋蜿蜒,因为大吊顶,所以楼梯也很漫长,却并不劳累,楼梯旁的墙壁是镂空的,摆着各式摆件,精致而古朴,仿佛诉说着千年耳语。
“云谙,你家这装修看起来比我家还豪啊。”刘筠曦小声嚷嚷着。云谙瞥了他一眼,倒也不带任何含义,解释道: “我祖父和爷爷都是下海经商发家的,可能是有些本金吧,不过我爸妈都不在乎这些,他们倒是更看重这些古物的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个小区,我还是第一次来他家,这和我家差的也太大了吧。”王函在我耳边叫嚣着不公,我的心却像是坠入海底。
二楼正中是一个可纳几十个人开会的大长桌,两头微翘,侧面雕刻着繁复花纹,中间四个位子铺上了软糯糯的坐垫,卡通的,和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咳,这是我妈让我买的,怕我们寒气入体。”云谙不自然的微微偏了头,不太理解自家妈妈为什么觉得同学会喜欢这个样式。我们三个不客气的笑了,坐在这张长桌上的忐忑因为可爱的坐垫而少了很多。
云谙转身去他的卧室换衣服,又简单的冲洗了一下,换上了一身居家柔软舒适的圆领袍,暗纹凑近了才能发现,远看便是一个道骨仙风却又内敛温润的公子。
作为一个资深爱好汉服却又苦于贫穷的吃土人士来说,每次云谙的出场都会让我驻足很久。
专心向学时的我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至于刘筠曦抱着手机联机刘墨羲打排位,云谙因为枯燥的数学而昏昏欲睡,一旦沉入书海,我都视而不见。
但因为自身职责,我需要帮助同学学习,我直接没收了刘筠曦的手机顺带着敲了他的脑门,又隔着长桌敲了下云谙的书本,刘筠曦直呼不公。我却存着私心,觉得心中明月不可触碰。
云谙也因为提醒而强迫自己清醒,孜孜不倦的询问我题目的解法,我讲题不自然的带着脾气,说话也很冲,刘筠曦躲着我,当然也是因为他不想学。
云谙却忍耐力极强,我讲着讲着拍桌而起,他也只是无奈的笑笑,有时也会鲜活的怼我一句,不过他像是天生不会骂人,只是用些无伤大雅的暗戳戳的怼我。有时面对我实在爆粗口上瘾,上升至父母长辈,他就会用手轻轻隔着衣服拍或是掐我一下,不疼不痒,带着点提醒与警告的意味。
我喜欢极了他对我的不同,哪怕是因为我的暴躁粗鄙。渐渐的,我因为他的反应而在日常对话时也怼他,我知道这个行为不当,却控制不住,像是中了毒,上了瘾。
“小家伙们,下来吃饭喽!”阿姨活泼的嗓音传入耳畔,我们便急忙下楼。
已经看到餐桌,我却不小心踩空了一格,预想中的滑稽场面并没发生,走在最后的云谙伸手拉住了也走后面的我的衣袖,避免了一场小灾难。我有心道谢,却因尴尬与激动而不知所云,云谙倒是无波无惊,只是善意的提醒我注意小心。
当然,我也明白,差点摔在他面前的若是别人,他也照样会伸手相助,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和善良。可那颗跳动缓慢的心脏总是会因为这一件又一件不经意、对他而言顺手做来的小事而猛烈悸动,一个从没受过男孩子关照的姑娘也会因此而倾心,只不过一般都是一厢情愿罢了。
插曲一翻而过,铺着桌旗的雕花餐桌上摆了六个餐盘,六个人依次入坐。一上午不见踪迹的叔叔从厨房里端着盘子走出来,只见他穿着一身中山装,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像是从民国私塾穿越来的先生,又像是从宋朝帛画中走出来的儒者。
“久等了,我刚从学校回来,准备饭菜匆忙了些,同学们将就着吃。”叔叔看起来也十分温和,但他的面部棱角十分鲜明,有种宝剑出鞘的锋利感,是不怒自威的上位者的面相。云谙便融合了父母的基因,温润而又挺拔。
我和王函战战兢兢,刘筠曦倒是自来熟,和叔叔阿姨打得火热。六种菜品是纯正的中式口味,但摆盘借鉴了西式,精致中又透露着熟悉,漂亮的让人舍不得吃,但只要尝上一口,便食髓知味,忍不住想要全部吃完。
“叔叔太会做饭了吧,我父母特别忙,都是厨师做饭,味道不及您做的一半。”刘筠曦抱怨着,我抿了口汤,想到了那个经常没有饭等我的家。阿姨抢着说到: “你别看他现在做的不错,我嫁给他之前他可是手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根本连面条都煮不熟。”叔叔不可置否,微笑着,还为阿姨又夹了菜: “是啊,我家大小姐可是一点饭都不做,只能我学咯。”
一桌子的单身狗直面狗粮冲击,一脸菜色,无奈饭太好吃,还是妥协了再加三大碗狗粮的附加菜品。只有云谙已经平常心,平静的吃着菜,嘴角的弧度却能证明这家人的和谐温馨。
下午依然做着习题集,忙碌充实的假期有条不紊的拉着进度条。
雪装点着这个平静的世界,月光被雪不由分说地送进千家万户。
这家温馨团聚、共赏人间三种绝色;那家只是一人捧着水杯、对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