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归借着屋外投射进来的月光,拿起桌上的火折子点了灯,他转身去关门,我却被桌子上摆放着一碗粥和几个馒头吸引了视线。
这是,他特意为我留的吗?
“饿了吗?”
我脑子有点懵,“啊?”
“我拿去热热。”他伸手去端馒头。
“不用…”我阻止他,捏住了他的手腕,触手冰凉。他低眸,我猛地收回手拿起一个馒头,施了点术法,掌心温热,还散发着阵阵香味。我举起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忘了吗?”
他轻笑,放下装着馒头的瓷碟,“好。”
我拉开凳子坐下,细细的品尝着手里的馒头,“这些都是给我留的吗?”
“是。”
“谢谢。”我抬头看他,他的背不像之前那般挺拔,眼睛低垂着,有些疲惫,“如果累的话可以先去休息。”
他搬开另一张凳子,坐下,说:“不累。”
我热了个馒头,递给他,“你要吃吗?”
他接过,“好。”
叶归吃东西的动作很斯文,一口一口的像是品尝着珍馐美馔。
我静静地看着,不知道说些什么,突然想起许大娘的托付的事,将属于叶归的盒子拿了出来,“这是许大娘要我交给你的。昨日事多忘记了。”
他打开看了一眼,“银子?”
我说:“是你小时候给她的,她都给你存着了,说你大了,该用银子的地方很多。虽然我擅自替你拿回来很是不妥,但她的临终遗言也不好拒绝。”
“嗯,好。”他问:“她都跟你说了什么?”
“很多,她把她知道的都告诉我了。”
叶归:“那还有什么是需要我补充的吗?”
我看着他,觉得他跟之前有些不同,“如果你愿意说的话。”
叶归道:“我答应的,不食言。”
我点点头,“有。”
他放下手中的馒头,抬头看向我。
我说:“你娘…叶夫人她…被封棺后没有死,你也平安降生。那她在棺中,是怎么把你生出来的?”我忽然想到叶归作为唯一的当事人,可那时尚在腹中,也不知有没有记忆,“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算了,我不过随口一问。”
“不是生。”他说:“不是生,是剖腹。”
“剖腹?她自己?”
叶归道:“后山的路本就不好走,抬着棺材又下着雨,更是增加了难度,所以棺材在半路,从坡上滚了下去,她手上的玉镯断裂扎在身上…”他的语气毫无波澜,只客观的陈述着,不掺夹其他感情,“她醒了后,很绝望,哭喊声被湮没在雨声里,没有人听到。但又不想我死,所以拿起断裂的镯子,自己划开了肚子,将我剖了出来…”
我轻咳了两声,理了理情绪,“那三天…你…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问得有些迟疑,叶归弯了弯嘴角,以表安慰,他说:“血。她的血。刚开始是手腕,后来手腕的血流不出来了,就是心口,一下一下,将心血喂到了我嘴里。”
棺中产子的那三日,我想过绝不平凡,却没想过如此惨烈。从棺中醒来的哭喊,到绝望,而后为救腹中孩子,用并不算十分锋利的镯子剖腹取子,再以鲜血喂养,三日不断。一桩桩一件件,需要多大的决心与毅力。
而此举,非执念不得已续。
可执念太重,会化作厉鬼,被打入无间地狱,受百千万劫,不得解脱。
“怎么不说话了?”叶归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出来,他问:“累了么?”
“没有。”晚间气温寒凉,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手中馒头早已冰凉,我咬了一口,尝试着用舌尖将它慢慢温热,“那她如今如何了?你,知道吗?”
叶归拿起馒头,一点一点掰开送到嘴里,细细咀嚼,“她有她的因,亦有她的果,无需执着。”
见我没说话,叶归又道:“若姑娘暂未打算休憩,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说:“好。”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庙,庙里被送来一个孩子。孩子两岁,正是咿呀学语的年纪。庙中僧人对他的到来很是欢喜,处处照拂,无微不至。”
他说的,是他从境云宫被送往下界的时候?
“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可越长大越让他们觉得,这孩子不对劲。相较于人来说,那孩子更像一个木偶,无悲无喜,无爱无憎。除了日常的吃饭睡觉,打坐诵经外,他最常做的就是坐在后山,用自己餐时省下的馒头,喂山里的鸟雀…”
我静静的听着叶归说的关于他自己的故事,眼皮越来越沉重,只好趴在桌子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空气中的檀香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冽苦涩的青草香气。
“五岁那年…”
叶归的声音飘忽,我听不清,迎面是和煦的微风,以及耳边清脆的鸟鸣。
我睁开眼睛,风和日丽。
一个小和尚坐在山坡上,手中握着半个馒头,他将馒头一点一点撕成小块,投喂身边围着的鸟雀。
“念一。”老和尚的声音惊飞了鸟雀,他拄着禅杖走来,僧衣古朴陈旧,胡须雪白,面上满是岁月雕刻的痕迹,但眼睛却像珍珠一般沉稳,祥和。
小和尚起身,双手合十,“主持。”
老和尚停在他面前,微笑着问:“你在做什么?”
“喂鸟。”
“为什么要喂鸟?”老和尚问。
“因为他们会饿。”
老和尚摇了摇头,“山中鸟雀自有觅食之法,你的喂食毫无意义。”
“真的毫无意义吗?”
“你要说什么?”
“他们吃了我的馒头,便不需要去山中觅食,那些本该丧命于他们嘴里的虫子,也能躲过一劫。这样,也没有意义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规则,亦是天理。天理存才万物有序。”
“那我错了吗?”
“你没有错。”老和尚说:“你的眼睛里看到的或许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代表你错了。”
“不一样吗?”念一抬头看了一眼四周,“可我不知道你们能看到什么。”
“你会知道的。”
“嗯。”
“你接下来准备要做什么?还是喂鸟吗?”
“我不知道了。”念一补充道:“或许,等一下就知道了。”
“既然现在还不知道,那你能再陪我说说话吗?”
念一说:“能。”
“你来到这里三年了。”老和尚放下手中禅杖,席地而坐,拿起刚才念一没喂完的小半个馒头,细心将它撕碎在掌心,“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叫念一吗?”
“我不知道。”
老和尚解释道:“爱不重不生婆娑,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为你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你不要为爱所牵,秉持一念,得生净土。但现在却不知道为你取这个名字,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名字而已,应该无所谓对错。”
老和尚呵呵笑了两声,没有接话,他看到念一的眼里一片墨色,像沉静的深海,映不出眼前秀丽的风光,问:“你在想什么?”
“我没有想。”
“是吗”老和尚将撕碎的馒头屑撒在周围,雀鸟从枝头飞来,很快啄食干净,只留下他手中残余的碎屑,一只雀鸟试探着在旁边飞来飞去,终于在下定决心伸头去啄时,落在老和尚手里,还未来得及吞咽的碎屑掉在地上,被其他同类乘虚而入,吞吃入腹。
念一看着老和尚将雀鸟扑腾的翅膀合拢,整个握在手中,问:“你为什么要抓他。”
“它啄了我。”
“他或许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你手中的馒头屑。”
“你是这么想的吗?”
“想?”念一问:“如果我这么想的话,你会放过他吗?”
老和尚微微一笑,说:“会。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我就放了它。”
“是,我是这么想的。”
老和尚摇了摇头,“我不信,除非你再回答我一个问题。”
念一问:“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要我放了它?”
“因为他会死。”
“死?死不可怕,大家都会死,这不是理由。你需要换一个。”老和尚把视线放回手上,看着鸟儿大张着嘴,喉咙溢出破碎的鸣叫,说:“它太脆弱了,脖颈那么小,又一直在挣扎,我真怕它不小心扭断了自己的脖子。你,想到了吗?”
“我…”
老和尚叹了口气,“你要快点了,它坚持不了太久。”
念一皱了皱眉,眼睛盯着老和尚手里的雀鸟,耳边充斥着尖锐的鸣叫,眸色更加深沉。
须臾间他缓缓阖眸,念了句佛号,说:“众生平等。因为众生平等,你不能随意的剥夺他的东西,包括生命。”
老和尚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堆叠到了一起,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他笑得前仰后合,手也不自觉给了力,只好当即摊开手掌,任雀鸟疯狂扇动翅膀,逃离噩梦般的魔爪。
念一不解,“我又错了吗?”
“不。你没错,孩子。”老和尚终于收了笑意,肯定道:“你…没有错。你只是站的太高了。”
这是,他特意为我留的吗?
“饿了吗?”
我脑子有点懵,“啊?”
“我拿去热热。”他伸手去端馒头。
“不用…”我阻止他,捏住了他的手腕,触手冰凉。他低眸,我猛地收回手拿起一个馒头,施了点术法,掌心温热,还散发着阵阵香味。我举起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忘了吗?”
他轻笑,放下装着馒头的瓷碟,“好。”
我拉开凳子坐下,细细的品尝着手里的馒头,“这些都是给我留的吗?”
“是。”
“谢谢。”我抬头看他,他的背不像之前那般挺拔,眼睛低垂着,有些疲惫,“如果累的话可以先去休息。”
他搬开另一张凳子,坐下,说:“不累。”
我热了个馒头,递给他,“你要吃吗?”
他接过,“好。”
叶归吃东西的动作很斯文,一口一口的像是品尝着珍馐美馔。
我静静地看着,不知道说些什么,突然想起许大娘的托付的事,将属于叶归的盒子拿了出来,“这是许大娘要我交给你的。昨日事多忘记了。”
他打开看了一眼,“银子?”
我说:“是你小时候给她的,她都给你存着了,说你大了,该用银子的地方很多。虽然我擅自替你拿回来很是不妥,但她的临终遗言也不好拒绝。”
“嗯,好。”他问:“她都跟你说了什么?”
“很多,她把她知道的都告诉我了。”
叶归:“那还有什么是需要我补充的吗?”
我看着他,觉得他跟之前有些不同,“如果你愿意说的话。”
叶归道:“我答应的,不食言。”
我点点头,“有。”
他放下手中的馒头,抬头看向我。
我说:“你娘…叶夫人她…被封棺后没有死,你也平安降生。那她在棺中,是怎么把你生出来的?”我忽然想到叶归作为唯一的当事人,可那时尚在腹中,也不知有没有记忆,“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算了,我不过随口一问。”
“不是生。”他说:“不是生,是剖腹。”
“剖腹?她自己?”
叶归道:“后山的路本就不好走,抬着棺材又下着雨,更是增加了难度,所以棺材在半路,从坡上滚了下去,她手上的玉镯断裂扎在身上…”他的语气毫无波澜,只客观的陈述着,不掺夹其他感情,“她醒了后,很绝望,哭喊声被湮没在雨声里,没有人听到。但又不想我死,所以拿起断裂的镯子,自己划开了肚子,将我剖了出来…”
我轻咳了两声,理了理情绪,“那三天…你…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问得有些迟疑,叶归弯了弯嘴角,以表安慰,他说:“血。她的血。刚开始是手腕,后来手腕的血流不出来了,就是心口,一下一下,将心血喂到了我嘴里。”
棺中产子的那三日,我想过绝不平凡,却没想过如此惨烈。从棺中醒来的哭喊,到绝望,而后为救腹中孩子,用并不算十分锋利的镯子剖腹取子,再以鲜血喂养,三日不断。一桩桩一件件,需要多大的决心与毅力。
而此举,非执念不得已续。
可执念太重,会化作厉鬼,被打入无间地狱,受百千万劫,不得解脱。
“怎么不说话了?”叶归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出来,他问:“累了么?”
“没有。”晚间气温寒凉,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手中馒头早已冰凉,我咬了一口,尝试着用舌尖将它慢慢温热,“那她如今如何了?你,知道吗?”
叶归拿起馒头,一点一点掰开送到嘴里,细细咀嚼,“她有她的因,亦有她的果,无需执着。”
见我没说话,叶归又道:“若姑娘暂未打算休憩,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说:“好。”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庙,庙里被送来一个孩子。孩子两岁,正是咿呀学语的年纪。庙中僧人对他的到来很是欢喜,处处照拂,无微不至。”
他说的,是他从境云宫被送往下界的时候?
“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可越长大越让他们觉得,这孩子不对劲。相较于人来说,那孩子更像一个木偶,无悲无喜,无爱无憎。除了日常的吃饭睡觉,打坐诵经外,他最常做的就是坐在后山,用自己餐时省下的馒头,喂山里的鸟雀…”
我静静的听着叶归说的关于他自己的故事,眼皮越来越沉重,只好趴在桌子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空气中的檀香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冽苦涩的青草香气。
“五岁那年…”
叶归的声音飘忽,我听不清,迎面是和煦的微风,以及耳边清脆的鸟鸣。
我睁开眼睛,风和日丽。
一个小和尚坐在山坡上,手中握着半个馒头,他将馒头一点一点撕成小块,投喂身边围着的鸟雀。
“念一。”老和尚的声音惊飞了鸟雀,他拄着禅杖走来,僧衣古朴陈旧,胡须雪白,面上满是岁月雕刻的痕迹,但眼睛却像珍珠一般沉稳,祥和。
小和尚起身,双手合十,“主持。”
老和尚停在他面前,微笑着问:“你在做什么?”
“喂鸟。”
“为什么要喂鸟?”老和尚问。
“因为他们会饿。”
老和尚摇了摇头,“山中鸟雀自有觅食之法,你的喂食毫无意义。”
“真的毫无意义吗?”
“你要说什么?”
“他们吃了我的馒头,便不需要去山中觅食,那些本该丧命于他们嘴里的虫子,也能躲过一劫。这样,也没有意义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规则,亦是天理。天理存才万物有序。”
“那我错了吗?”
“你没有错。”老和尚说:“你的眼睛里看到的或许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代表你错了。”
“不一样吗?”念一抬头看了一眼四周,“可我不知道你们能看到什么。”
“你会知道的。”
“嗯。”
“你接下来准备要做什么?还是喂鸟吗?”
“我不知道了。”念一补充道:“或许,等一下就知道了。”
“既然现在还不知道,那你能再陪我说说话吗?”
念一说:“能。”
“你来到这里三年了。”老和尚放下手中禅杖,席地而坐,拿起刚才念一没喂完的小半个馒头,细心将它撕碎在掌心,“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叫念一吗?”
“我不知道。”
老和尚解释道:“爱不重不生婆娑,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为你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你不要为爱所牵,秉持一念,得生净土。但现在却不知道为你取这个名字,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名字而已,应该无所谓对错。”
老和尚呵呵笑了两声,没有接话,他看到念一的眼里一片墨色,像沉静的深海,映不出眼前秀丽的风光,问:“你在想什么?”
“我没有想。”
“是吗”老和尚将撕碎的馒头屑撒在周围,雀鸟从枝头飞来,很快啄食干净,只留下他手中残余的碎屑,一只雀鸟试探着在旁边飞来飞去,终于在下定决心伸头去啄时,落在老和尚手里,还未来得及吞咽的碎屑掉在地上,被其他同类乘虚而入,吞吃入腹。
念一看着老和尚将雀鸟扑腾的翅膀合拢,整个握在手中,问:“你为什么要抓他。”
“它啄了我。”
“他或许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你手中的馒头屑。”
“你是这么想的吗?”
“想?”念一问:“如果我这么想的话,你会放过他吗?”
老和尚微微一笑,说:“会。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我就放了它。”
“是,我是这么想的。”
老和尚摇了摇头,“我不信,除非你再回答我一个问题。”
念一问:“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要我放了它?”
“因为他会死。”
“死?死不可怕,大家都会死,这不是理由。你需要换一个。”老和尚把视线放回手上,看着鸟儿大张着嘴,喉咙溢出破碎的鸣叫,说:“它太脆弱了,脖颈那么小,又一直在挣扎,我真怕它不小心扭断了自己的脖子。你,想到了吗?”
“我…”
老和尚叹了口气,“你要快点了,它坚持不了太久。”
念一皱了皱眉,眼睛盯着老和尚手里的雀鸟,耳边充斥着尖锐的鸣叫,眸色更加深沉。
须臾间他缓缓阖眸,念了句佛号,说:“众生平等。因为众生平等,你不能随意的剥夺他的东西,包括生命。”
老和尚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堆叠到了一起,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他笑得前仰后合,手也不自觉给了力,只好当即摊开手掌,任雀鸟疯狂扇动翅膀,逃离噩梦般的魔爪。
念一不解,“我又错了吗?”
“不。你没错,孩子。”老和尚终于收了笑意,肯定道:“你…没有错。你只是站的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