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清看着满手的泥巴,越发觉得自己不值得,为了一个破男人下乡,这男人还转手就在乡下处对象,真是眼睛瞎了,不会看人。
这么一想,颜清觉得自己为陈启流眼泪更亏了,总不能心搭出去了,眼泪搭出去,身体还要搭出去吧。
她反手一擦把眼泪擦了个干净。
“你帮我装!”颜清这一下想通了,就觉得刚才自己为了发泄情绪努力干活也不对,反正为了陈启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
周奕儒:“凭什么?”
颜清看着站在远处的周奕儒,心里面一阵嘀咕,早就听队里面的知青说周家沟有个长的不错的人,浓眉大眼的个子也高,就是人黑了一点。
抛去人黑,穿的再体面一些,和城里人没啥区别,甚至比这些男知青还撑头。
不过,家里面穷,身世也不好,听说大队长跑了好多关系,才勉强给评了一个中农。
开始颜清嗤之以鼻,这人她在台子上见过,她觉得挺一般,只是泥巴往他身上扔的时候,周奕儒挺直的腰背始终没有弯一下,让她觉得这人挺有气性。
现在再来看啊,周奕儒真如知青说的那样,长相不错,月光从周奕儒的身后穿过,显的人越发高了,也显得周奕儒越发冷清。
颜清看不见周奕儒此时此刻的表情,但是她猜想周奕儒此时一定不耐烦皱着眉头。
不对,他皱眉干什么?今天凭白让他赚了一块钱。
颜清:“你要是不帮我背,我就告诉大队长你收了我的钱,我还要把你的钱减半。”
“你……”
“我这人啊,没啥契约精神。”
周奕儒一听这话,嘴角抽动,你还挺不要脸的。
算了,反正也是自己赚了,背就背。
周奕儒轻松的将背篓背在身上,还将地上的花生叶也捡了起来,这玩意儿能给猪吃。
他也不等颜清,自己大踏步的往前面走。
颜清默默感叹,得亏今天晚上月亮又大又圆,才能看见路,不然自己得摔多少个扑爬。
“啊!”颜清大踏步的跟上周奕儒,却被地上爬行的东西困住了脚步:“蛇,周奕儒,蛇。”
颜清打着哆嗦,她放慢脚步,佝偻着身体往后撤,生怕惊扰了蛇。
“哪里?”周奕儒快步跑了回来,也不等颜清做出反应,一手抓住蛇的尾巴,啪嗒,啪嗒,蛇头在地上摔拌着,和黄土地亲密接触。
周奕儒连续摔了十几下,才把蛇扔在地上:“小了一点。”
他嘟嚷着。
颜清:“你……”
这人怎么这么残忍,好好的一条生命就这么没了,才冒出这样的想法,就被颜清甩出去了,不对,这蛇打算咬自己呢,它不死就是自己死了。
“这蛇是我打死的,该给我。”周奕儒把蛇捡了起来,扔进背篓里面。
“你要他干啥?”
周奕儒:“吃啊。”
他本来想说去县里面卖钱的,但是又怕颜清这没契约精神的人转手告自己的状,或者拿这事儿威胁自己。
毕竟颜清是有前科的。
“它有毒啊!”颜清从小到大都在城里面长大,见过蛇的次数用两根手指就能数完,其余的都是在树上见过。
书上说蛇多为冷血动物,有毒,常见人立起身子,趁其不意就附于身上。
周奕儒回头看着颜清开口道:“乌老二,没毒。”
他懒得跟颜清掰扯,只管往前走,快到晒谷场的时候,他把蛇扔进旁边的草堆里面,惹的颜清又以为来了蛇,好一阵尖叫。
“你干啥?”周奕儒回头,做好姿势,以为颜清又看见蛇了:“在那里?”
周奕儒:颜清这人虽然烦人,娇气,但是运气不错,自己能白白的从她那里得一块钱,还捡了一条蛇。
颜清:“你刚扔了什么?”
她指着旁边的草地,哆嗦个不停:“蛇活了?”
得了,周奕儒收回手:“别大惊小怪,也不准和大队长说。”
晒谷场站着两个人,他们讨论着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给公家交完了,还能余下多少,也祈祷着地里面的稻谷也能争气一点,长的好一点,到时候过年能多吃两碗白米饭。
“大队长,支书。”周亦儒将背篓放在地上:“颜清把地里面的花生拔完了,我任务也完成了,先走了。”
说着,周奕儒就转过身子。
周队长:“你急什么?有人咬你?公分不登记了?”
杨柯也开口道:“等颜清来了一道把公分登了。”
“你怎么没把颜清一道带上?”
周奕儒:“……”
他没做声,心里面却想着是颜清走路太慢了,又等了两分钟,颜清终于出现在晒坝里面。
一整天的劳作,颜清整个人已经焉了,早上扎好的麻花辫也乱了不少,不过颜清呈现的是一种颓废的美丽。
周队长看着颜清,心中一阵恼火,这种撑头的女娃就不应该下乡,惹的队里面单身男性人人惦记。
要是哪天自己没看住,出了啥大事儿怎么办?
可是又不能把颜清赶回去,真是两头为难。
周队长:“今天表现不错,给你记满工分,周奕儒也是满公分。”
“他为啥?”颜清想着这人也就在旁边站着,啥事儿没干,还偷公家的粮,虽说有一半进了自己肚子里面,但是这一半她可花了一块钱。
刘队长没搭话,收了东西就把两人赶走了。
不过还是照例让周奕儒送回去。
回去的路平坦多了,颜清走路的速度也快了起来,到知青点她也没给周奕儒打招呼,自己径直进了屋。
“颜清,你回来了啊?”周家沟算是西山发展比较好的生产大队了,位于山腰,周围有山,也有不少的耕地,所以在这个年代,周家沟的队员过的比其他大队要稍微好一点。
至少每家能有两三间土房不用一家老小挤在一间土屋里面。
要是家里面男丁多一点的,肯干一点的,甚至有四五家土房。
所以大队对他们这些知青也不错,分了两户院子,挨在一起的,男知青在隔壁稍微大一点的屋,女知青因为人少一点,分的屋也小一点。
不过几个人还是得住在一间屋。
此时杨柳正坐在桌子上面等着颜清呢,她眉眼弯弯,笑着和颜清打招呼:“快来,我给你留了饭。”
杨柳拿掉晚碗上面的盘子,是一整碗的洋芋稀饭,旁边放着点炒丝瓜,没啥油水,和煮丝瓜差不大多。
这么一想,颜清觉得自己为陈启流眼泪更亏了,总不能心搭出去了,眼泪搭出去,身体还要搭出去吧。
她反手一擦把眼泪擦了个干净。
“你帮我装!”颜清这一下想通了,就觉得刚才自己为了发泄情绪努力干活也不对,反正为了陈启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
周奕儒:“凭什么?”
颜清看着站在远处的周奕儒,心里面一阵嘀咕,早就听队里面的知青说周家沟有个长的不错的人,浓眉大眼的个子也高,就是人黑了一点。
抛去人黑,穿的再体面一些,和城里人没啥区别,甚至比这些男知青还撑头。
不过,家里面穷,身世也不好,听说大队长跑了好多关系,才勉强给评了一个中农。
开始颜清嗤之以鼻,这人她在台子上见过,她觉得挺一般,只是泥巴往他身上扔的时候,周奕儒挺直的腰背始终没有弯一下,让她觉得这人挺有气性。
现在再来看啊,周奕儒真如知青说的那样,长相不错,月光从周奕儒的身后穿过,显的人越发高了,也显得周奕儒越发冷清。
颜清看不见周奕儒此时此刻的表情,但是她猜想周奕儒此时一定不耐烦皱着眉头。
不对,他皱眉干什么?今天凭白让他赚了一块钱。
颜清:“你要是不帮我背,我就告诉大队长你收了我的钱,我还要把你的钱减半。”
“你……”
“我这人啊,没啥契约精神。”
周奕儒一听这话,嘴角抽动,你还挺不要脸的。
算了,反正也是自己赚了,背就背。
周奕儒轻松的将背篓背在身上,还将地上的花生叶也捡了起来,这玩意儿能给猪吃。
他也不等颜清,自己大踏步的往前面走。
颜清默默感叹,得亏今天晚上月亮又大又圆,才能看见路,不然自己得摔多少个扑爬。
“啊!”颜清大踏步的跟上周奕儒,却被地上爬行的东西困住了脚步:“蛇,周奕儒,蛇。”
颜清打着哆嗦,她放慢脚步,佝偻着身体往后撤,生怕惊扰了蛇。
“哪里?”周奕儒快步跑了回来,也不等颜清做出反应,一手抓住蛇的尾巴,啪嗒,啪嗒,蛇头在地上摔拌着,和黄土地亲密接触。
周奕儒连续摔了十几下,才把蛇扔在地上:“小了一点。”
他嘟嚷着。
颜清:“你……”
这人怎么这么残忍,好好的一条生命就这么没了,才冒出这样的想法,就被颜清甩出去了,不对,这蛇打算咬自己呢,它不死就是自己死了。
“这蛇是我打死的,该给我。”周奕儒把蛇捡了起来,扔进背篓里面。
“你要他干啥?”
周奕儒:“吃啊。”
他本来想说去县里面卖钱的,但是又怕颜清这没契约精神的人转手告自己的状,或者拿这事儿威胁自己。
毕竟颜清是有前科的。
“它有毒啊!”颜清从小到大都在城里面长大,见过蛇的次数用两根手指就能数完,其余的都是在树上见过。
书上说蛇多为冷血动物,有毒,常见人立起身子,趁其不意就附于身上。
周奕儒回头看着颜清开口道:“乌老二,没毒。”
他懒得跟颜清掰扯,只管往前走,快到晒谷场的时候,他把蛇扔进旁边的草堆里面,惹的颜清又以为来了蛇,好一阵尖叫。
“你干啥?”周奕儒回头,做好姿势,以为颜清又看见蛇了:“在那里?”
周奕儒:颜清这人虽然烦人,娇气,但是运气不错,自己能白白的从她那里得一块钱,还捡了一条蛇。
颜清:“你刚扔了什么?”
她指着旁边的草地,哆嗦个不停:“蛇活了?”
得了,周奕儒收回手:“别大惊小怪,也不准和大队长说。”
晒谷场站着两个人,他们讨论着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给公家交完了,还能余下多少,也祈祷着地里面的稻谷也能争气一点,长的好一点,到时候过年能多吃两碗白米饭。
“大队长,支书。”周亦儒将背篓放在地上:“颜清把地里面的花生拔完了,我任务也完成了,先走了。”
说着,周奕儒就转过身子。
周队长:“你急什么?有人咬你?公分不登记了?”
杨柯也开口道:“等颜清来了一道把公分登了。”
“你怎么没把颜清一道带上?”
周奕儒:“……”
他没做声,心里面却想着是颜清走路太慢了,又等了两分钟,颜清终于出现在晒坝里面。
一整天的劳作,颜清整个人已经焉了,早上扎好的麻花辫也乱了不少,不过颜清呈现的是一种颓废的美丽。
周队长看着颜清,心中一阵恼火,这种撑头的女娃就不应该下乡,惹的队里面单身男性人人惦记。
要是哪天自己没看住,出了啥大事儿怎么办?
可是又不能把颜清赶回去,真是两头为难。
周队长:“今天表现不错,给你记满工分,周奕儒也是满公分。”
“他为啥?”颜清想着这人也就在旁边站着,啥事儿没干,还偷公家的粮,虽说有一半进了自己肚子里面,但是这一半她可花了一块钱。
刘队长没搭话,收了东西就把两人赶走了。
不过还是照例让周奕儒送回去。
回去的路平坦多了,颜清走路的速度也快了起来,到知青点她也没给周奕儒打招呼,自己径直进了屋。
“颜清,你回来了啊?”周家沟算是西山发展比较好的生产大队了,位于山腰,周围有山,也有不少的耕地,所以在这个年代,周家沟的队员过的比其他大队要稍微好一点。
至少每家能有两三间土房不用一家老小挤在一间土屋里面。
要是家里面男丁多一点的,肯干一点的,甚至有四五家土房。
所以大队对他们这些知青也不错,分了两户院子,挨在一起的,男知青在隔壁稍微大一点的屋,女知青因为人少一点,分的屋也小一点。
不过几个人还是得住在一间屋。
此时杨柳正坐在桌子上面等着颜清呢,她眉眼弯弯,笑着和颜清打招呼:“快来,我给你留了饭。”
杨柳拿掉晚碗上面的盘子,是一整碗的洋芋稀饭,旁边放着点炒丝瓜,没啥油水,和煮丝瓜差不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