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战后第一个五年恢复期结束。东北问题基本算是稳住了,各地粮食、油料也很是充裕。朝廷军粮库和各地常平仓也都有了足够的结余,哪怕再开始一场战争也没问题。
历史上这段时间大致对应顺治末年,天气和自然环境本来就处在好转的过程中,小冰期的烈度是逐渐减弱的,如今总算是让大明来吃满这一波天时红利了。
另外,提到顺治不得不说一句题外话,福临在投降大明后的第五年,二十一岁那年,还是寿终正寝了,比他大哥豪格多活了五年。
没人怀疑福临是否有被害,都觉得他是自然死亡——而且,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对周恭帝柴宗训貌似那么礼遇,周恭帝一个八岁小孩儿,最后不也是又活了十三年,到二十一岁时“因病自然死亡”了。
周恭帝之死,可是天下都没人怀疑过。既然如此,福临二十一岁因病老死,也是妥妥的没问题,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满蒙刺头冒出来。
萌芽之中的蠢蠢欲动,也都被大明雷霆干掉,反正现在东北汉人规模已经是满蒙的五倍。曹变蛟和黄得功在边疆地区搞军屯建设也不是吃素的,正好把人心不稳的部分再收割一茬。
局面彻底稳定住之后,隆武十五年底的一次年终会议上,朱树人终于打算部署一些新的动作。
休养生息够了,偶尔也该小规模维持一下行动强度,活动活动筋骨。
大规模的战争他是不会去乱来的,但是作为对满蒙征服战争的后续延伸,追究一些此前与伪清不清不楚的裙带势力的牵连责任,不把问题扩大化,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朱树人想到的第一个需要惩处的对象,就是扶桑地区一些十年前据说违反大明禁令、也违反了扶桑幕府禁令,擅自跟伪清贸易、为伪清提供战略支持的小势力。
这里必须澄清一句——并不是因为朱树人作为穿越者、对扶桑人有什么特别的仇恨和歧视,才去没事找事。而是在明清之际这个当口,这个时代的扶桑人确实本身做得有问题,因为种种蝴蝶效应,被大明抓住了把柄。
为此,朱树人在这年年底的地方实权督抚述职过程中,招来了在辽东半岛和大员岛分别经营了五到十年的小弟郑成功,把自己的诉求告诉了郑成功,
想利用郑成功跟扶桑人比较熟的关系,给对方带个话,让对方严肃处理那些“前些年破坏大明对伪清的贸易禁运、给伪清提供战略物资对付大明”的奸贼。
郑成功乍一听这个要求时,还很是懵逼:“扶桑人当年什么时候支持过伪清?他们都不挨着,大明沿海的贸易都是王爷您和咱两家把持的,扶桑人四面环海,不可能陆路跟伪清贸易吧?”
朱树人却早已拿到了证据:“怎么没支持过?伪清末帝豪格当初之所以在辽东失守后,还能回到吉林将军的辖区死守拖延,害得咱大明又多花了好几年的工夫才彻底扫除干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扶桑的虾夷蛮子给伪清提供了虾夷稻的种子!
另外,听说虾夷人不仅在虾夷岛上居住,连带着虾夷岛北面的枯叶岛的南部!当年豪格得到的黑麦种子来源,根据本王的调查,似乎也跟虾夷人有关!
别看这些虾夷蛮子一开始提供的粮食不多,但新物种的种子的价值何等巨大!这些东西是会几何级数繁殖,最终对国运和天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
要不是虾夷蛮夷违反大明对周边各国的涉清贸易禁运,导致伪清在原本无法大规模种出粮食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聚居区站稳脚跟,大明会花那么大代价才拿下伪清最后的残部?
所以,这笔账要清算,至少要让虾夷人付出相当于我大明对豪格最后决战损失的代价!大明对清最后一战的伤亡,都需要他们买单!否则豪格早在沉阳就死透没处跑了!”
这番话看似强词夺理,但逻辑上还真就讲得通。
郑成功花了好长时间理解大哥的说辞,一开始他下意识想辩解说:虾夷人根本跟大明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约定,又何来违约?
但他很快想到:虾夷人是没有跟大明约定,但扶桑的幕府是跟大明有约的,虽然不是严密的纸质条约,至少也是君子协定。
扶桑本就闭关锁国,这几十年以来,对外贸易有很多限制,只给明朝和部分朝鲜、还有荷兰人发放了贸易勘合,不在勘合上的贸易本来就是违法。
而大明既然跟扶桑幕府曾经达成了默契,就是基于“扶桑幕府肯定能对外完成他对内的管理承诺,管住手下人别乱来,不能唯利是图什么钱都赚”。所以大明才没必要专门事无巨细交代!这是大明基于信任才没多说!
现在,既然扶桑幕府管不住虾夷人,大明就要来帮忙管一管了!
何况,扶桑的幕府将军,历来正式名字都叫“征夷大将军”,这个夷就是虾夷的意思。说明扶桑自古连天皇都知道,他们统治的地区是当地的“文明地区”,不包括那些“蛮夷”,所以幕府将军才要去“征夷”,而且这个“夷”始终不算是彻底被征服的状态,所以不是扶桑天皇的臣民。
因此,17世纪的北海道,确实可以说,法理上跟扶桑是两个国家!类似于明清之间的关系!一个相对文明一个相对蛮夷。
既然扶桑管不好自己列岛北段的蛮夷,导致那个蛮夷跟华夏东北地区的蛮夷相勾结、还危害到了大明的平贼进程,那大明就要帮扶桑人管一管,把虾夷剿灭了!
更何况,当时的虾夷人,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反而跟更北面的枯叶岛原住民血缘更近,而跟扶桑本岛的主体民族血缘相去更远。
郑成功觉得王爷的要求很有理有据,并不是盲目地穷兵黩武。他便虚心领受了这个任务,只是出于谨慎又问了一句:
“那如果扶桑的幕府不接受这种警告,还想自行解决虾夷人管束不住的问题呢?”
朱树人:“那就没得说了,咱大明只好以理服人——而且本王会让扶桑幕府知道,越是咱大明以礼相请时它不服,那就有更多账可以算!
据本王所知,扶桑人的萨摩藩,早在三十多年前,就逼迫了我大明的属国琉球、改为向它朝贡吧!这三四十年下来,听说琉球都渐渐被萨摩藩蚕食,事实上逐步形同亡国了!
如果扶桑幕府不答应我大明自行解决虾夷通逆势力,那咱就连琉球和萨摩藩的问题一起清算!要是还反抗,那就再找找别的由头!相信德川家会识时务的!越反抗他们的罪名就会越多!最后丢掉的利益也会越多!只有乖乖认错,才能及时止损!”
朱树人也知道,随着时间来到17世纪后半夜,扶桑国的乱世已经终结了。
而扶桑内部人口膨胀、武士人浮于事的情况又还没有出现,估计至少要再过百年,武士们才会因为繁殖得越来越卷,而对江户幕府不满。现在扶桑人内部的民族认同正是比较强烈的时期。
所以,如果是大明初年,或者后世清朝中期19世纪,想对扶桑动手胜算也还大一些。唯独现在十七世纪中,对扶桑动手是极有可能把大明也拖入泥潭的。
大明现在彻底和平建设也才五年,不该贸然卷入那么大的泥潭。
暂时只在大明绝对占理的方面,稍微切割一点利益,才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做法。这样虽然无法攻上本州岛,拿不到扶桑主体的战略资源(其实扶桑也没什么战略资源,无非是火山列岛都有的金银铜矿产资源,别的是没有的)
而且现在左渡金山和石见银山,都已经被发现开采了,这两处的产量巅峰,大约都在17世纪初,也就是三四十年前、江户幕府刚刚统一扶桑的时候,现在已经微微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种现金牛扶桑人肯定会血拼了老命去保护的,要拿下代价太大。而收益却远不如这些矿山刚刚被发现、潜力还没充分暴露时去捡漏。
但就算不拿扶桑的主岛,如果能拿下虾夷、收回琉球,甚至惩罚性拿下九州,对于未来大明的战略局势也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朱树人既然开发了东北,而且好好经营,未来肯定要好好利用东北的出海口。图们江松花江各自的出海口一定要利用起来,图们江口附近的海参崴肯定也要发展。
这就导致大明需要东北港口在突破日本海时,不被第一岛链封锁。拿下枯叶岛再拿下虾夷,那么虾夷和枯叶岛、千叶群岛之间的航道,就完全成了大明的内海。
将来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大明也可以从自己的绝对领海,突破日本海方向的第一岛链。
同时,如果按照原本的发展惯性,大明要是只拿住一个大员岛的话,对于在东海、黄海方向彻底绝对突破第一岛链,也是不够保险的,因为大员岛两侧的海域上,大明的存在还不够强。
但如果把几十年前刚刚被扶桑灭掉的琉球拿回来,顺带着如果惩罚性再拿到九州,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到时候从大员岛到九州之间的海域,都是大明舰队自由进出第一岛链的自家后院。
相比之下反而是其他国家的舰船,在进入文明时代后,就没法从什么宫古海峡之类的地方,进入东海或者黄海了,整个东海会被包裹起来,成为大明的绝对内海。
朱树人看上的这三个地方,在陆权时代价值并不大,但是随着世界发展的逻辑,进入海权时代,这些战略安全保障点,重要性就会越来越突出。
正好趁着对面的扶桑人还没觉醒、被割了也还不太疼的时候,把这个切除手术做完了,将来就是“自古以来”的事情了。
至于以后对扶桑如何处理,那完全可以交给后人、相信后人的智慧。要是扶桑人继续勾结其他势力对抗大明,那当然要进一步惩罚。
但现在还没理由,大明就可以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到此为止,也是防止大明自己变得下克上尝到甜头,过扩踩不住刹车。
九州琉球虾夷枯叶握在手中后,大明即使再要对付扶桑,也不用横渡上千里的大海去远征了,后勤难度也会降低无数倍。
虾夷和本岛、九州和本岛之间,都只隔了一个短短十几里到几十里的海峡。真要动手,大明完全可以在九州和虾夷提前囤积够兵力粮草,然后再下手,都不用战时再渡海了。
要是这样都打不赢,那朱树人只能怀疑后人的智商和执行力是不是太差了,祖宗给他们抓了这么好的一把牌,应该不至于。
……
朱树人吩咐完之后,具体执行当然就交给郑成功和张名振了。
这俩人基本上也处在大明军功侯爵的顶层了,而且郑成功才三十来岁,张名振也就四十几不到五十,他们还都是朱树人的早期心腹,所以谁不想搏一把、争取有生之年封到国公呢。
谁让朱树人是在南方起家,所以早期心腹里海军将领比较多,这俩人是海军势力的代表,为了大明将来的海权发展,也为了鼓励未来的大明有志青年往大海进军,弄一点海军将领封国公,也能起到激励后人的效果。
在朱树人心目中,这辈子有希望在大明统一后,继续建功立业封公的,除了这俩人,也就只剩一个李定国了。
郑成功谋划了一下行动节奏,做好了武力解决的准备工作后,随后就按朱树人的要求,派出了他留在扶桑的弟弟、田川七左卫门,
作为大明与扶桑初次接洽的中间人,给江户幕府的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带了话。
田川七左卫门虽然姓的是母亲田川氏的姓,但毕竟还是把自己当汉人的,他更以父系郑芝龙的血统为荣。所以给德川家纲开条件时,也不觉得有卖国。
郑家跟江户幕府原本的关系也不算差,毕竟垄断承接了多年扶桑的对华贸易,这次提出的交涉,也算是事出有因。
德川家纲闻讯后,果然是大惊失色,但也没敢为难田川七左卫门。
“什么?大明居然指控虾夷蛮子此前跟伪清保持了多年交易、违背了大明的禁运?”
“虾夷稻算什么战略物资!这只不过是一种可以在寒冷地带种的水稻品种。物种扩散这种事情,怎么能怪到当地掌权者头上!
再说如今伪清不是已经被大明打得覆灭了么!何必还翻这种旧账!虾夷稻虽然一开始是被豪格的伪清所种植,但现在也便宜了你们大明,大明不也在东北关外大量种虾夷稻么?这样算来,我扶桑的虾夷人对大明还有恩德呢!”
对于扶桑人这种说法,大明使者当然不能接受。
大明方面立刻义正词严地表示,哪怕按照对等的原则,扶桑方面的萨摩藩,三十年前敢于夺取大明的藩属国琉球、逼迫琉球改为向萨摩朝贡、甚至渐渐吞并琉球。
而虾夷如今的状态,也不能算扶桑幕府的实控,最多就是一个名义上屈服的藩属!而既然幕府管不住这个藩属、导致其跟大明的敌人勾结,那大明就要管一管!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撂下这句话之后,张名振带领大明的北方舰队,就准备自行对虾夷动手了。
而郑成功带领的大明南方舰队,则在大员岛整军备战,时刻盯防琉球和萨摩方向,
一旦江户幕府敢对北方支援、反击,那郑成功就要在南方进行报复!
历史上这段时间大致对应顺治末年,天气和自然环境本来就处在好转的过程中,小冰期的烈度是逐渐减弱的,如今总算是让大明来吃满这一波天时红利了。
另外,提到顺治不得不说一句题外话,福临在投降大明后的第五年,二十一岁那年,还是寿终正寝了,比他大哥豪格多活了五年。
没人怀疑福临是否有被害,都觉得他是自然死亡——而且,这种事情是有先例的,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对周恭帝柴宗训貌似那么礼遇,周恭帝一个八岁小孩儿,最后不也是又活了十三年,到二十一岁时“因病自然死亡”了。
周恭帝之死,可是天下都没人怀疑过。既然如此,福临二十一岁因病老死,也是妥妥的没问题,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满蒙刺头冒出来。
萌芽之中的蠢蠢欲动,也都被大明雷霆干掉,反正现在东北汉人规模已经是满蒙的五倍。曹变蛟和黄得功在边疆地区搞军屯建设也不是吃素的,正好把人心不稳的部分再收割一茬。
局面彻底稳定住之后,隆武十五年底的一次年终会议上,朱树人终于打算部署一些新的动作。
休养生息够了,偶尔也该小规模维持一下行动强度,活动活动筋骨。
大规模的战争他是不会去乱来的,但是作为对满蒙征服战争的后续延伸,追究一些此前与伪清不清不楚的裙带势力的牵连责任,不把问题扩大化,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朱树人想到的第一个需要惩处的对象,就是扶桑地区一些十年前据说违反大明禁令、也违反了扶桑幕府禁令,擅自跟伪清贸易、为伪清提供战略支持的小势力。
这里必须澄清一句——并不是因为朱树人作为穿越者、对扶桑人有什么特别的仇恨和歧视,才去没事找事。而是在明清之际这个当口,这个时代的扶桑人确实本身做得有问题,因为种种蝴蝶效应,被大明抓住了把柄。
为此,朱树人在这年年底的地方实权督抚述职过程中,招来了在辽东半岛和大员岛分别经营了五到十年的小弟郑成功,把自己的诉求告诉了郑成功,
想利用郑成功跟扶桑人比较熟的关系,给对方带个话,让对方严肃处理那些“前些年破坏大明对伪清的贸易禁运、给伪清提供战略物资对付大明”的奸贼。
郑成功乍一听这个要求时,还很是懵逼:“扶桑人当年什么时候支持过伪清?他们都不挨着,大明沿海的贸易都是王爷您和咱两家把持的,扶桑人四面环海,不可能陆路跟伪清贸易吧?”
朱树人却早已拿到了证据:“怎么没支持过?伪清末帝豪格当初之所以在辽东失守后,还能回到吉林将军的辖区死守拖延,害得咱大明又多花了好几年的工夫才彻底扫除干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扶桑的虾夷蛮子给伪清提供了虾夷稻的种子!
另外,听说虾夷人不仅在虾夷岛上居住,连带着虾夷岛北面的枯叶岛的南部!当年豪格得到的黑麦种子来源,根据本王的调查,似乎也跟虾夷人有关!
别看这些虾夷蛮子一开始提供的粮食不多,但新物种的种子的价值何等巨大!这些东西是会几何级数繁殖,最终对国运和天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
要不是虾夷蛮夷违反大明对周边各国的涉清贸易禁运,导致伪清在原本无法大规模种出粮食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聚居区站稳脚跟,大明会花那么大代价才拿下伪清最后的残部?
所以,这笔账要清算,至少要让虾夷人付出相当于我大明对豪格最后决战损失的代价!大明对清最后一战的伤亡,都需要他们买单!否则豪格早在沉阳就死透没处跑了!”
这番话看似强词夺理,但逻辑上还真就讲得通。
郑成功花了好长时间理解大哥的说辞,一开始他下意识想辩解说:虾夷人根本跟大明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约定,又何来违约?
但他很快想到:虾夷人是没有跟大明约定,但扶桑的幕府是跟大明有约的,虽然不是严密的纸质条约,至少也是君子协定。
扶桑本就闭关锁国,这几十年以来,对外贸易有很多限制,只给明朝和部分朝鲜、还有荷兰人发放了贸易勘合,不在勘合上的贸易本来就是违法。
而大明既然跟扶桑幕府曾经达成了默契,就是基于“扶桑幕府肯定能对外完成他对内的管理承诺,管住手下人别乱来,不能唯利是图什么钱都赚”。所以大明才没必要专门事无巨细交代!这是大明基于信任才没多说!
现在,既然扶桑幕府管不住虾夷人,大明就要来帮忙管一管了!
何况,扶桑的幕府将军,历来正式名字都叫“征夷大将军”,这个夷就是虾夷的意思。说明扶桑自古连天皇都知道,他们统治的地区是当地的“文明地区”,不包括那些“蛮夷”,所以幕府将军才要去“征夷”,而且这个“夷”始终不算是彻底被征服的状态,所以不是扶桑天皇的臣民。
因此,17世纪的北海道,确实可以说,法理上跟扶桑是两个国家!类似于明清之间的关系!一个相对文明一个相对蛮夷。
既然扶桑管不好自己列岛北段的蛮夷,导致那个蛮夷跟华夏东北地区的蛮夷相勾结、还危害到了大明的平贼进程,那大明就要帮扶桑人管一管,把虾夷剿灭了!
更何况,当时的虾夷人,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反而跟更北面的枯叶岛原住民血缘更近,而跟扶桑本岛的主体民族血缘相去更远。
郑成功觉得王爷的要求很有理有据,并不是盲目地穷兵黩武。他便虚心领受了这个任务,只是出于谨慎又问了一句:
“那如果扶桑的幕府不接受这种警告,还想自行解决虾夷人管束不住的问题呢?”
朱树人:“那就没得说了,咱大明只好以理服人——而且本王会让扶桑幕府知道,越是咱大明以礼相请时它不服,那就有更多账可以算!
据本王所知,扶桑人的萨摩藩,早在三十多年前,就逼迫了我大明的属国琉球、改为向它朝贡吧!这三四十年下来,听说琉球都渐渐被萨摩藩蚕食,事实上逐步形同亡国了!
如果扶桑幕府不答应我大明自行解决虾夷通逆势力,那咱就连琉球和萨摩藩的问题一起清算!要是还反抗,那就再找找别的由头!相信德川家会识时务的!越反抗他们的罪名就会越多!最后丢掉的利益也会越多!只有乖乖认错,才能及时止损!”
朱树人也知道,随着时间来到17世纪后半夜,扶桑国的乱世已经终结了。
而扶桑内部人口膨胀、武士人浮于事的情况又还没有出现,估计至少要再过百年,武士们才会因为繁殖得越来越卷,而对江户幕府不满。现在扶桑人内部的民族认同正是比较强烈的时期。
所以,如果是大明初年,或者后世清朝中期19世纪,想对扶桑动手胜算也还大一些。唯独现在十七世纪中,对扶桑动手是极有可能把大明也拖入泥潭的。
大明现在彻底和平建设也才五年,不该贸然卷入那么大的泥潭。
暂时只在大明绝对占理的方面,稍微切割一点利益,才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做法。这样虽然无法攻上本州岛,拿不到扶桑主体的战略资源(其实扶桑也没什么战略资源,无非是火山列岛都有的金银铜矿产资源,别的是没有的)
而且现在左渡金山和石见银山,都已经被发现开采了,这两处的产量巅峰,大约都在17世纪初,也就是三四十年前、江户幕府刚刚统一扶桑的时候,现在已经微微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种现金牛扶桑人肯定会血拼了老命去保护的,要拿下代价太大。而收益却远不如这些矿山刚刚被发现、潜力还没充分暴露时去捡漏。
但就算不拿扶桑的主岛,如果能拿下虾夷、收回琉球,甚至惩罚性拿下九州,对于未来大明的战略局势也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朱树人既然开发了东北,而且好好经营,未来肯定要好好利用东北的出海口。图们江松花江各自的出海口一定要利用起来,图们江口附近的海参崴肯定也要发展。
这就导致大明需要东北港口在突破日本海时,不被第一岛链封锁。拿下枯叶岛再拿下虾夷,那么虾夷和枯叶岛、千叶群岛之间的航道,就完全成了大明的内海。
将来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大明也可以从自己的绝对领海,突破日本海方向的第一岛链。
同时,如果按照原本的发展惯性,大明要是只拿住一个大员岛的话,对于在东海、黄海方向彻底绝对突破第一岛链,也是不够保险的,因为大员岛两侧的海域上,大明的存在还不够强。
但如果把几十年前刚刚被扶桑灭掉的琉球拿回来,顺带着如果惩罚性再拿到九州,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到时候从大员岛到九州之间的海域,都是大明舰队自由进出第一岛链的自家后院。
相比之下反而是其他国家的舰船,在进入文明时代后,就没法从什么宫古海峡之类的地方,进入东海或者黄海了,整个东海会被包裹起来,成为大明的绝对内海。
朱树人看上的这三个地方,在陆权时代价值并不大,但是随着世界发展的逻辑,进入海权时代,这些战略安全保障点,重要性就会越来越突出。
正好趁着对面的扶桑人还没觉醒、被割了也还不太疼的时候,把这个切除手术做完了,将来就是“自古以来”的事情了。
至于以后对扶桑如何处理,那完全可以交给后人、相信后人的智慧。要是扶桑人继续勾结其他势力对抗大明,那当然要进一步惩罚。
但现在还没理由,大明就可以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到此为止,也是防止大明自己变得下克上尝到甜头,过扩踩不住刹车。
九州琉球虾夷枯叶握在手中后,大明即使再要对付扶桑,也不用横渡上千里的大海去远征了,后勤难度也会降低无数倍。
虾夷和本岛、九州和本岛之间,都只隔了一个短短十几里到几十里的海峡。真要动手,大明完全可以在九州和虾夷提前囤积够兵力粮草,然后再下手,都不用战时再渡海了。
要是这样都打不赢,那朱树人只能怀疑后人的智商和执行力是不是太差了,祖宗给他们抓了这么好的一把牌,应该不至于。
……
朱树人吩咐完之后,具体执行当然就交给郑成功和张名振了。
这俩人基本上也处在大明军功侯爵的顶层了,而且郑成功才三十来岁,张名振也就四十几不到五十,他们还都是朱树人的早期心腹,所以谁不想搏一把、争取有生之年封到国公呢。
谁让朱树人是在南方起家,所以早期心腹里海军将领比较多,这俩人是海军势力的代表,为了大明将来的海权发展,也为了鼓励未来的大明有志青年往大海进军,弄一点海军将领封国公,也能起到激励后人的效果。
在朱树人心目中,这辈子有希望在大明统一后,继续建功立业封公的,除了这俩人,也就只剩一个李定国了。
郑成功谋划了一下行动节奏,做好了武力解决的准备工作后,随后就按朱树人的要求,派出了他留在扶桑的弟弟、田川七左卫门,
作为大明与扶桑初次接洽的中间人,给江户幕府的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带了话。
田川七左卫门虽然姓的是母亲田川氏的姓,但毕竟还是把自己当汉人的,他更以父系郑芝龙的血统为荣。所以给德川家纲开条件时,也不觉得有卖国。
郑家跟江户幕府原本的关系也不算差,毕竟垄断承接了多年扶桑的对华贸易,这次提出的交涉,也算是事出有因。
德川家纲闻讯后,果然是大惊失色,但也没敢为难田川七左卫门。
“什么?大明居然指控虾夷蛮子此前跟伪清保持了多年交易、违背了大明的禁运?”
“虾夷稻算什么战略物资!这只不过是一种可以在寒冷地带种的水稻品种。物种扩散这种事情,怎么能怪到当地掌权者头上!
再说如今伪清不是已经被大明打得覆灭了么!何必还翻这种旧账!虾夷稻虽然一开始是被豪格的伪清所种植,但现在也便宜了你们大明,大明不也在东北关外大量种虾夷稻么?这样算来,我扶桑的虾夷人对大明还有恩德呢!”
对于扶桑人这种说法,大明使者当然不能接受。
大明方面立刻义正词严地表示,哪怕按照对等的原则,扶桑方面的萨摩藩,三十年前敢于夺取大明的藩属国琉球、逼迫琉球改为向萨摩朝贡、甚至渐渐吞并琉球。
而虾夷如今的状态,也不能算扶桑幕府的实控,最多就是一个名义上屈服的藩属!而既然幕府管不住这个藩属、导致其跟大明的敌人勾结,那大明就要管一管!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撂下这句话之后,张名振带领大明的北方舰队,就准备自行对虾夷动手了。
而郑成功带领的大明南方舰队,则在大员岛整军备战,时刻盯防琉球和萨摩方向,
一旦江户幕府敢对北方支援、反击,那郑成功就要在南方进行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