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裴宁轩好似从这声关切里抿出隐隐期许,手一顿,掀开眼帘,狐疑望向那张白里透红的俏面。
“王妃……是不想入宫?”
安子夜一怔。
很快蹙起眉,面露急色。
“怎会,妾身是担忧。还有何事能比王爷的身子更重要?况且……”
她顿住。
两根葱白玉指绕弄起衣袖,压低声,若呢喃。余光却瞟过男子无意摩挲扇骨的食指,暗叹其敏锐。
“况且,昨日王爷才和妾身成亲,今日便病倒,若传出,难免引人猜忌,恐对王爷名声不好。”
裴宁轩听得眉峰一跳。
幽邃凤眸里,清凌凌碎光凝了片息。
待恢复如常,他坐正,神色温和勾唇。
“王妃这可是在怨本王昨夜未去?”
“……”
安子夜暗暗回一记白眼,心想若能夜夜似昨晚,她都该放满城鞭炮庆贺了。和这人说话还是一如既往地累,说真他疑你是假,说假他还要斟酌个半日再断定你是假。
“王爷不来,定是有缘由,妾身怎会埋怨,再说此事又不急,眼下还是保重王爷身体更重要,妾身这就唤叶羽停车。”
懒得同他再多费口舌,少女直起半截身子就去撩车帷。
哪知,一柄折扇突然从旁伸来拦下她。
安子夜转脸,冷不防撞进一双寒潭似的漆眸里,后颈顿生凉意,不自觉避退两分。
裴宁轩看在眼里,含笑挑眉,“无妨,王妃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话落放下折扇,转而拿起桌上书卷,像个没事人,闲闲翻开。
安子夜盯片刻,心知企图无望,只好稳了稳心神,沮丧两息,面上却不显,佯做一脸安心应“好”,老老实实坐回。
车室阒然。
翻书页声如垂挂叶尖的雨珠一滴一滴溅落在湖面,清晰、朗脆,每击一下,便拨紧一回少女的心弦,仿佛存心不叫她松懈。
安子夜如坐针毡,不安分地动动身子,结果脚尖不甚踢到一旁的食盒,才乍然忆起还未用过早食,当即也不打算苦着自己,捧出盒内的精致小碗。
梅子青三足炉,余烬慢燎,轻烟直上,沁爽消暑的沉香徐徐弥至车室角落,缠裹浅淡纸墨气,还有……一股略强势的甜腻香,不知不觉已扒在裴宁轩周身,将他环抱住,散也散不尽。
男子嫌弃地拧眉,掀起眼皮,目光投在正蹲于矮桌前一勺接一勺吃得欢的少女身上。
她今日未涂寇丹,指甲修得圆润晶莹,卧在纤细白嫩的指尖,如夏日朵朵粉莲绽放。
小蒲扇似的长睫抖颤缀着艳阳碎光,倾覆掩在那两只明灿的琥珀瞳上,遮盖了眼底的狡黠之色,确实显得乖巧。
天青色花釉小碗。
细腻甜绵白糯丸子。
半浮半浸在椰乳中的粒粒红蜜豆。
还有……
一身鹅黄衣裙、白得剔透发光的少女。
不知怎地,好似世间惹眼的一时都聚集到他的马车上,裴宁轩不自觉多看了几眼。
直至对方察觉视线,赫然抬头望来。冷不丁目光交接,气氛僵持半息。
心头闪过自己被偷看时脱口的诘问,下意识以为少女要借此反击,他便没给机会,先一步开了口。
“何不端着吃?”
“……太冰了。”
知他这是不满自己的吃相,安子夜却不打算迁就,张开五指,掌心对着男子,展示自己只因扶稳碗就被冻红的指腹,以证实没撒谎。
末了,笑眼弯作两道新月。
“王爷可要尝尝?”
目光扫向调羹边缘残留的星点唇脂,裴宁轩不作片刻停歇,挪开视线,落回手里书卷。
“本王不喜甜。”
“这样啊,妾身思虑不周,早知不让飞萤准备了。”
这碗见底,少女不慌不忙擦拭嘴角,随后拉过食盒,另端出一碗,持起新调羹继续细嚼慢咽。
裴宁轩:“……”
两碗糖水下肚,马车也抵至了宫门前,转而换步行,正好能叫人消消食。
说是谢恩,实则走个过场,皇帝关心几句途中遇刺的事,再金口玉言要擒杀歹人云云,依惯例赐些金银珠玉,便差不多可以打发了。
安子夜先退出,裴宁轩单独在殿内多留片刻。前世居深宫已够久,她对此处无兴趣,决定去马车上等。
刚提步,却被一个小宫婢给叫住。
“王妃,皇后娘娘邀您御花园一叙。”
该来的果然还是躲不掉。
跟着小宫婢,去到一座五角亭,亭下妇人端坐,身着绣制金色鸾凤华锦裙,怡然呷了口手里的清茶。
闻动静,妇人转过脸,四目相视,安子夜得以看清其容。
妇人生得貌美明艳,雍容华贵,岁月虽磨平她棱角,但也转之赐予她更珍贵的沉稳和内敛。
乍然见她,皇后显然恍惚一瞬,凤目流转微光,载了惊讶、欣喜、还有一缕似曾相识的情绪。
很快安子夜便明白,那是对故土的思念,在时光里慢而久沉淀,再悄然扎根那人眼底。
前世她也是如此。
少女绽开笑,恭敬福身。
“娘娘万福金安。”
“快起身,让姑母瞧瞧。”
邵英噙了笑放下茶盏,捏着帕子招手。待人走近,拉着好一番打量,口里欢喜念叨,“这眉眼,当真与皇兄一般无二……可知上次姑母见你,才是这么小的人儿呢。”
妇人拿手比划。
安子夜见状抿唇一笑,顺势寒暄,“姑母这些年过得可还好?”
月桑长公主和亲嫁来南乾,据飞萤算,离家也有二十五载了。
“好,姑母过得甚好。”
拉着她靠近旁坐下,邵英轻拍她手背,满脸欣慰。
“得淑儿这份记挂,姑母不知有多高兴。对了,听说来时你们路上遇见匪徒?可有伤着?”
“姑母放心,淑儿无恙。多亏王爷顾虑周全,派人及时赶到,才没叫那些歹人得手。”
邵英笑点头。
“那就好,轩儿这孩子属实聪慧,能思旁人所不能想。就说此次迎亲,谁能料到半途会杀出这么一群恶人?唯他有先见之明,早做了打算。”
“……”
少女眸光微定。
盯看一眼妇人那张温婉和善的笑颜,心如明镜。她嫣然抽回手,替皇后斟上一盏茶。
“姑母所言极是,王爷非但容貌举世,才智德行亦无不是数一数二,此次若非姑母从中撮合,淑儿哪能觅得如此郎君。”
邵英听这话笑了笑,眼底却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素闻她这侄女仗宠养得娇纵刁蛮,便以为是个心思简单的,可听适才那寥寥几句,倒有些出人意料,像是话有乾坤。先避开她言语间的暗示,后顺势称赞裴宁轩,借此挑明和亲之举是出自她手笔,却又不忘表示自己非但不埋怨,反而对这桩亲极满意。
哪一方也不得罪,更叫人挑不出错来。
至于真心还是唬弄,就还需多些时日来观察了。
她端起茶水抿了口,温婉一笑。
“淑儿能如此想,姑母也就放心了。”
无论如何,难得有个能供她倾诉思家情的人,邵英吩咐备来新茶和点心,愣生生拉着少女话个没休。
安子夜作为一个冒牌货,秉着话少错少的道理,自觉缄口,倾听居多,只在避不过时才会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捏造“事实”为辅给糊弄过去,好在皇后离开月桑太久,倒也没察觉出什么。
估摸着天色,待一壶顾渚紫笋见底,她才扯出裴宁轩作托辞别,在皇后意犹未尽的视线中跟着宫婢离开。
“日后有王妃常入宫做伴叙话,娘娘再念起故土,也不必如此煎熬了。”候在旁侧的漆嬷嬷接过呈来的新茶给续上,笑开口。
视野尽头的娇俏身影很快隐没在假山拐角处,邵英敛去嘴角的笑,眉宇间恢复平静。
“那倒是其次,这丫头莫辜负本宫的一片苦心就好。”
“娘娘方才为何不提那事?”
“不急。”邵英摇头,“她不是个蠢笨的,才成亲,若就急着让她替本宫看着那野种,难免要心生怨言,日后再起异心。”
漆嬷嬷犹担忧。
“可听王妃话里话外,似很喜爱那野种,只怕娘娘不先点明,日后她会先受了那野种的蛊惑。”
“这大可放心,她是本宫的侄女,那野种又岂会真心相待?等这丫头明白,她之求,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自会知什么最重要,会乖乖助本宫一臂之力的。”
裴氏一族,多生凉薄,想叫一个女子对他们死心,乃至生怨恨,何需费劲?
邵英冷眼,勾了勾唇角,端起茶盏。
刚送到嘴边,却又是一顿。
“对了……你可有发觉这丫头似乎哪里不一样?”
“娘娘指的是?”
邵英摇头,双眸眯成缝似是陷入沉思。
“说不上来,只觉哪里不对。”
漆嬷嬷笑安抚,“娘娘离王宫时,小公主还是没影的事,后来小公主出世,月桑虽送来画像传喜讯,那也只是襁褓中的模样,这么些年可不是变化了许多。”
想了想,邵英也觉在理。更何况那丫头的样貌可是一眼就叫她认出皇兄的影子,哪会有错,便也不再计较。
“王妃……是不想入宫?”
安子夜一怔。
很快蹙起眉,面露急色。
“怎会,妾身是担忧。还有何事能比王爷的身子更重要?况且……”
她顿住。
两根葱白玉指绕弄起衣袖,压低声,若呢喃。余光却瞟过男子无意摩挲扇骨的食指,暗叹其敏锐。
“况且,昨日王爷才和妾身成亲,今日便病倒,若传出,难免引人猜忌,恐对王爷名声不好。”
裴宁轩听得眉峰一跳。
幽邃凤眸里,清凌凌碎光凝了片息。
待恢复如常,他坐正,神色温和勾唇。
“王妃这可是在怨本王昨夜未去?”
“……”
安子夜暗暗回一记白眼,心想若能夜夜似昨晚,她都该放满城鞭炮庆贺了。和这人说话还是一如既往地累,说真他疑你是假,说假他还要斟酌个半日再断定你是假。
“王爷不来,定是有缘由,妾身怎会埋怨,再说此事又不急,眼下还是保重王爷身体更重要,妾身这就唤叶羽停车。”
懒得同他再多费口舌,少女直起半截身子就去撩车帷。
哪知,一柄折扇突然从旁伸来拦下她。
安子夜转脸,冷不防撞进一双寒潭似的漆眸里,后颈顿生凉意,不自觉避退两分。
裴宁轩看在眼里,含笑挑眉,“无妨,王妃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话落放下折扇,转而拿起桌上书卷,像个没事人,闲闲翻开。
安子夜盯片刻,心知企图无望,只好稳了稳心神,沮丧两息,面上却不显,佯做一脸安心应“好”,老老实实坐回。
车室阒然。
翻书页声如垂挂叶尖的雨珠一滴一滴溅落在湖面,清晰、朗脆,每击一下,便拨紧一回少女的心弦,仿佛存心不叫她松懈。
安子夜如坐针毡,不安分地动动身子,结果脚尖不甚踢到一旁的食盒,才乍然忆起还未用过早食,当即也不打算苦着自己,捧出盒内的精致小碗。
梅子青三足炉,余烬慢燎,轻烟直上,沁爽消暑的沉香徐徐弥至车室角落,缠裹浅淡纸墨气,还有……一股略强势的甜腻香,不知不觉已扒在裴宁轩周身,将他环抱住,散也散不尽。
男子嫌弃地拧眉,掀起眼皮,目光投在正蹲于矮桌前一勺接一勺吃得欢的少女身上。
她今日未涂寇丹,指甲修得圆润晶莹,卧在纤细白嫩的指尖,如夏日朵朵粉莲绽放。
小蒲扇似的长睫抖颤缀着艳阳碎光,倾覆掩在那两只明灿的琥珀瞳上,遮盖了眼底的狡黠之色,确实显得乖巧。
天青色花釉小碗。
细腻甜绵白糯丸子。
半浮半浸在椰乳中的粒粒红蜜豆。
还有……
一身鹅黄衣裙、白得剔透发光的少女。
不知怎地,好似世间惹眼的一时都聚集到他的马车上,裴宁轩不自觉多看了几眼。
直至对方察觉视线,赫然抬头望来。冷不丁目光交接,气氛僵持半息。
心头闪过自己被偷看时脱口的诘问,下意识以为少女要借此反击,他便没给机会,先一步开了口。
“何不端着吃?”
“……太冰了。”
知他这是不满自己的吃相,安子夜却不打算迁就,张开五指,掌心对着男子,展示自己只因扶稳碗就被冻红的指腹,以证实没撒谎。
末了,笑眼弯作两道新月。
“王爷可要尝尝?”
目光扫向调羹边缘残留的星点唇脂,裴宁轩不作片刻停歇,挪开视线,落回手里书卷。
“本王不喜甜。”
“这样啊,妾身思虑不周,早知不让飞萤准备了。”
这碗见底,少女不慌不忙擦拭嘴角,随后拉过食盒,另端出一碗,持起新调羹继续细嚼慢咽。
裴宁轩:“……”
两碗糖水下肚,马车也抵至了宫门前,转而换步行,正好能叫人消消食。
说是谢恩,实则走个过场,皇帝关心几句途中遇刺的事,再金口玉言要擒杀歹人云云,依惯例赐些金银珠玉,便差不多可以打发了。
安子夜先退出,裴宁轩单独在殿内多留片刻。前世居深宫已够久,她对此处无兴趣,决定去马车上等。
刚提步,却被一个小宫婢给叫住。
“王妃,皇后娘娘邀您御花园一叙。”
该来的果然还是躲不掉。
跟着小宫婢,去到一座五角亭,亭下妇人端坐,身着绣制金色鸾凤华锦裙,怡然呷了口手里的清茶。
闻动静,妇人转过脸,四目相视,安子夜得以看清其容。
妇人生得貌美明艳,雍容华贵,岁月虽磨平她棱角,但也转之赐予她更珍贵的沉稳和内敛。
乍然见她,皇后显然恍惚一瞬,凤目流转微光,载了惊讶、欣喜、还有一缕似曾相识的情绪。
很快安子夜便明白,那是对故土的思念,在时光里慢而久沉淀,再悄然扎根那人眼底。
前世她也是如此。
少女绽开笑,恭敬福身。
“娘娘万福金安。”
“快起身,让姑母瞧瞧。”
邵英噙了笑放下茶盏,捏着帕子招手。待人走近,拉着好一番打量,口里欢喜念叨,“这眉眼,当真与皇兄一般无二……可知上次姑母见你,才是这么小的人儿呢。”
妇人拿手比划。
安子夜见状抿唇一笑,顺势寒暄,“姑母这些年过得可还好?”
月桑长公主和亲嫁来南乾,据飞萤算,离家也有二十五载了。
“好,姑母过得甚好。”
拉着她靠近旁坐下,邵英轻拍她手背,满脸欣慰。
“得淑儿这份记挂,姑母不知有多高兴。对了,听说来时你们路上遇见匪徒?可有伤着?”
“姑母放心,淑儿无恙。多亏王爷顾虑周全,派人及时赶到,才没叫那些歹人得手。”
邵英笑点头。
“那就好,轩儿这孩子属实聪慧,能思旁人所不能想。就说此次迎亲,谁能料到半途会杀出这么一群恶人?唯他有先见之明,早做了打算。”
“……”
少女眸光微定。
盯看一眼妇人那张温婉和善的笑颜,心如明镜。她嫣然抽回手,替皇后斟上一盏茶。
“姑母所言极是,王爷非但容貌举世,才智德行亦无不是数一数二,此次若非姑母从中撮合,淑儿哪能觅得如此郎君。”
邵英听这话笑了笑,眼底却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素闻她这侄女仗宠养得娇纵刁蛮,便以为是个心思简单的,可听适才那寥寥几句,倒有些出人意料,像是话有乾坤。先避开她言语间的暗示,后顺势称赞裴宁轩,借此挑明和亲之举是出自她手笔,却又不忘表示自己非但不埋怨,反而对这桩亲极满意。
哪一方也不得罪,更叫人挑不出错来。
至于真心还是唬弄,就还需多些时日来观察了。
她端起茶水抿了口,温婉一笑。
“淑儿能如此想,姑母也就放心了。”
无论如何,难得有个能供她倾诉思家情的人,邵英吩咐备来新茶和点心,愣生生拉着少女话个没休。
安子夜作为一个冒牌货,秉着话少错少的道理,自觉缄口,倾听居多,只在避不过时才会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捏造“事实”为辅给糊弄过去,好在皇后离开月桑太久,倒也没察觉出什么。
估摸着天色,待一壶顾渚紫笋见底,她才扯出裴宁轩作托辞别,在皇后意犹未尽的视线中跟着宫婢离开。
“日后有王妃常入宫做伴叙话,娘娘再念起故土,也不必如此煎熬了。”候在旁侧的漆嬷嬷接过呈来的新茶给续上,笑开口。
视野尽头的娇俏身影很快隐没在假山拐角处,邵英敛去嘴角的笑,眉宇间恢复平静。
“那倒是其次,这丫头莫辜负本宫的一片苦心就好。”
“娘娘方才为何不提那事?”
“不急。”邵英摇头,“她不是个蠢笨的,才成亲,若就急着让她替本宫看着那野种,难免要心生怨言,日后再起异心。”
漆嬷嬷犹担忧。
“可听王妃话里话外,似很喜爱那野种,只怕娘娘不先点明,日后她会先受了那野种的蛊惑。”
“这大可放心,她是本宫的侄女,那野种又岂会真心相待?等这丫头明白,她之求,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自会知什么最重要,会乖乖助本宫一臂之力的。”
裴氏一族,多生凉薄,想叫一个女子对他们死心,乃至生怨恨,何需费劲?
邵英冷眼,勾了勾唇角,端起茶盏。
刚送到嘴边,却又是一顿。
“对了……你可有发觉这丫头似乎哪里不一样?”
“娘娘指的是?”
邵英摇头,双眸眯成缝似是陷入沉思。
“说不上来,只觉哪里不对。”
漆嬷嬷笑安抚,“娘娘离王宫时,小公主还是没影的事,后来小公主出世,月桑虽送来画像传喜讯,那也只是襁褓中的模样,这么些年可不是变化了许多。”
想了想,邵英也觉在理。更何况那丫头的样貌可是一眼就叫她认出皇兄的影子,哪会有错,便也不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