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苏荷这边,蓝衣女郎正大马金刀地坐在榻上,由着琼若包扎伤口。
她正托腮打量着晏苏荷。
但见这美丽女郎小脸惨白,眸子黑如蒲萄,几绺乌发垂于雪白脸颊,美得像个冰雪娃娃。
而她此刻眼眶发红,显然是受了惊吓的模样。
晏苏荷正捧着茶杯,温热茶水暖着她冰凉手心,内心惊惧逐渐平复。
她知道蓝衣女郎一直盯着她。
晏苏荷缓过神来,轻声问:“娘子不痛吗?”
那女郎眨了眨眼,看向自己的伤口,爽朗笑道:“嗐!这点小伤算什么!”
晏苏荷便羡慕地看着她,柔声:“真好。”
“这有什么好的?”蓝衣女郎不解,受多了伤就不怕了,可这有什么好的?
晏苏荷笑着摇头,并不想回答。
她放下茶杯,柔声问:“娘子如何称呼?”
那女郎回答:“陆槿。陆地的陆,木槿花的槿。”
晏苏荷闻言静下,实在怪不得她诧异,只是这一名一字都让她觉得奇怪。
晏苏荷不由问,“娘子是哪人?”
陆槿笑:“苏州。”
苏州陆氏,晏苏荷心道她不会是陆家哪位自己未见过的娘子吧。
便细问:“吴郡陆氏?”
陆槿闻言瞪眼,抬手捶榻,语气不忿:“我可攀不上那样恃强凌弱的大姓。”
晏苏荷一怔,后轻笑:“说得对。”
到底是陌生的路人,晏苏荷便不再追问,朝她道:“今日多谢陆娘子仗义相助,顺路的话,就让我们送娘子一程。”
陆槿惊喜地瞪大眼,然后欢快笑道:“好呀!”
晏苏荷:“不知娘子要去何方?”
陆槿笑眼弯弯:“晏娘子要去何方?”
她轻声:“我要去长安。”
陆槿:“那我就去长安。”
“为什么?”
“因为我没钱啊。”她说得一本正经,弯眉微皱,似有些烦躁。
“阿爹给我的路费都用完啦,我都没钱吃饭了,好在今日追上了娘子。”她顿了会,可怜巴巴地看向晏苏荷:“娘子看我有武功,可不可以雇佣我做你的护卫呀?”
晏苏荷却捕捉到一点,她皱眉:“追上我?”
“是呀。阿爹让我来找娘子的。”
“你阿爹?”
陆槿拍了拍大脑,笑道:“忘了说,我阿爹是普济寺的净空和尚。”
“净空和尚啊。”晏苏荷低语。
她十三岁时外祖去世,曾随母亲回苏州奔丧,那时舅舅们为家产争个不停,她又犯了错,母亲便将她送到了普济寺托主持照顾。
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奇怪的和尚。和尚法号净空。
此次下江南,晏苏荷还专门去普济寺拜访他。
却没想到他还有一个女儿。
晏苏荷看着陆槿标致的脸,回想了下净空法师那俊逸的脸,心里信了三分。
她便问:“你是法师出家之前有的女儿?”
陆槿摇头,“非也非也,我是阿爹的养女。”
晏苏荷挑眉,哦了一声,“之前没听净空法师提起。”
陆槿愣了一下,终于听出她的质疑,她拍腿恍然,从怀中掏出一个木盒,递给晏苏荷:“这是阿爹让我转交给你的。”
朱红木盒上雕刻着莲花纹样,陆葵甫一拿出木盒,木质香气便溢了出来。
晏苏荷打开盒子,檀香味便飘散出来,而里面正安安静静地躺着一串佛珠。
晏苏荷蹙起眉,这串佛珠她认得。
是净空法师一直戴在手上的那个。
她不解地看向陆槿。
却见她双手环胸,毫不在意道:“我阿爹说与你有缘,送你啦。”
晏苏荷静默良久,而后合上木盒,开口道:“陆娘子想留下便留下吧。”
陆槿瞬间开心起来。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你的名字,得改。”
“为什么?”
晏苏荷道:“要避讳皇后殿下,陆娘子若想留在我身边,就得改名。”
陆槿皱起小脸,这个名字陪伴了她十八年,哪里是说改就改的?
可是阿爹说一定要留在晏姑娘身边呢。
她拧眉朝晏苏荷瞥去,“真的要改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陆槿咬牙狠下心道,“那好吧,改就改,但娘子要答应不能抛弃我哦!”
晏苏荷笑:“要是我不想要你了,便给你足够的银钱离开,好不好?”
陆槿眨眸,眼睛闪闪,睫毛弯翘。她不一会儿笑开:“好啊。”
“那娘子要给我取什么名字?”
山遥路远,车外细雨轻薄,晏苏荷的目光经过茶炉热汽停在窗外那青苍远山上,心情受环境影响,平静淡然。
她想了一会,缓缓道:“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以后你就叫陆葵吧。”
*
雨夜无月,星星也被云层盖住,车队停在江边歇息,有奔流水声陪伴,倒也不算孤单。
入夜后晏期年便快马加鞭离去,而不久后晏苏荷的车驾被人敲响。
晏苏荷推开窗往外看,见雨中站着的是那温润郎君,有些诧异。
她与温行雪一同下江南查案,他是刑部的官,两人必定会碰面,晏苏荷也预料到他会向兄长传信告发。
她并不怨他。或者说,他也是她计划中的一部分。
晏苏荷放下手中的书,柔声道:“温兄。”
温行雪仰视着她,声音在雨夜中格外清磁:“在下有事与五娘商谈。”
“那温兄上来说话吧。”
温行雪点头,移步车前。
他甫一上车,那一身山水气便飘溢而来,晏苏荷静看向他。
“我淋了雨,怕将邪气过给五娘,便坐这好了。”他坐在靠门的、与晏苏荷相隔甚远的位置。
晏苏荷心思微动,而温行雪甫一向她看来,她便移开了视线。
她问:“温兄想说什么?”
温行雪理了理衣摆,开门见山道:“五娘应该知道回长安会面临什么吧?”
“你兄长绝不会给你向上陈情的机会。”
晏苏荷瞬间心一颤。
她知道的,她没有能从这些侍卫手中逃跑的能力,也就意味着她会被一路押送回京,被兄长软禁。
兄长会帮她掩盖下江南的事,但同时也会抹掉她曾经做官的痕迹。
“五娘打算怎么做?”
晏苏荷看向他,一片无声中,她平静的、坚定的清眸好似在说,她会以命相搏。
温行雪似是看穿她的心思,轻笑了声,深长眉眼弯弯,“我有另一条路。”
“就是不知道五娘可愿意尝试。”
他坐在昏暗角落,外面雨声淅淅沥沥,晏苏荷看着他端直清朗的身影,心里不由泛起一丝奇怪情绪。
“什么路。”她声音很轻、很柔。
温行雪微笑地看着她,无端让人安心:“让在下带你逃跑。”
*
江南贪污一案解决,缴获白银五十余万两,财物珠宝不计其数,帝大喜,欲亲见功臣嘉奖,其中方砚清也在其中。
方砚清便是晏苏荷男扮女装假冒的身份。
原本的方砚清出身寒门,是一个入京赶考的士子。晏苏荷在山道上捡到他和同伴的尸首以及名帖,猜测他们是遇到山匪打劫而身亡的。
当时她把他们的名帖藏了起来,让卫士把他们的尸首移交官府处理。而后她便假冒方砚清的身份,去官府认领他们的尸首,从此开始她女扮男装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她被温行雪识破过身份。
三年前,晏苏荷受邀参加诗会,她相貌生得好,又才华出众,是很惹眼的存在。
诗会结束后有人意图对她不轨,是温行雪及时出现救了她。
那时晏苏荷尚小,不懂男女之别,想起坏人的逼问,便很懵懂地请教他:“喉结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喉结?”
温行雪欲言又止,没有与她解释。
后来她问了奶娘,便什么都懂了。
温行雪说带她逃跑,说会安排好一切,晏苏荷半信半疑。
直到第二天车队甲士全部被迷晕,晏苏荷看到他的人马出来,才彻底相信了他说的话。
只是……他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人马?又为什么要帮她?
一路奔波,山林绿野,免不得吃苦受罪,晏苏荷却坐在马车里,安然抵达了长安。
*
皇帝召见功臣那日,晏苏荷去大理寺见了寺卿,跟他解释了提前回京的事——毕竟此时方砚清应该在江南养病才是。
大理寺卿向来看重方砚清,对他能立下大功十分高兴,便立刻让他跟随大理寺其他官员进宫面圣,还透露皇帝打算给他升官的消息。
晏苏荷道谢。
她做男子打扮时会用螺子黛把眉毛画粗画黑,然后脸上扑一层炭粉。但相貌仍旧清秀,不管在哪都会有男女为她倾倒。
若再有人问她为什么没有喉结,就会有许多可怜她的同僚上前帮答:
他阿母怀他时希望这胎是女儿,就寻来一个土方子日日服用。可这世上哪有转性的法子,方郎是个男儿,性别做不得假,也变不成女儿。
可哪曾想这药的副作用竟然长到了方郎身上,不仅喉结不明显,相貌也俏生生的,唉,这事少提,免得方郎伤心。
便这样隐瞒过去。
可今日她没有画粗眉敷炭粉,而是大大方方顶着素脸出了门。
进宫途中,有几个同僚有一搭没一搭与她聊天,多半是惊艳于她的相貌改变前来调侃的。
晏苏荷一一温笑回应。
若是忽略掉她冰冷入骨的手指的话,她表现得还算淡然。
快步入承天门时,前面的队伍突然停下,场面一静,晏苏荷抬眸瞧了眼,只虚虚瞥到宽敞白石砖道上,一人骑马飞驰而来,疾如闪电,还来不及多看几眼,她就得跟着众臣退到一侧。
身边大臣躬身行礼,齐声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小侯爷。”
晏苏荷也低下头行礼。
策马在前的少年身着靛蓝色锦袍,面容俊朗,正目光凌冽地直视前方。高大赤马上他身姿单薄,握着缰绳的手臂却格外有力量感,整个人随着马背颠簸,凶猛而稳当。
马蹄声响,风起尘扬,少年从众官身前飞掠而过,端的是一副肆意无畏模样。
而后面追上来的那位锦绣华服的殿下则朝官员摆手:“免礼免礼!”
便继续踢马朝人追去。他扬鞭策马,金丝华服流光闪烁,一眨眼便跑出一丈远。
而太子的侍从、内侍们正从后面远远跑来,气喘吁吁:“殿下!殿下!您慢一点啊!”
良久,宫道上马蹄声消失,晏苏荷方随大臣起身,听到身边官员讨论,“小侯爷简直是目无王法、胆大包天!竟敢带着太子殿下在宫道上赛马,把皇宫当成什么了?当真是个北地回来的蛮子!”
御史台的人则道:“等我回去一定写篇折子好好参他一笔!”
有人劝:“陛下对萧家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你参他又有何用,何必得罪了人去?”
“呵!监察百官、上呈天听乃本官职责所在,若因畏惧强权而不敢发声,使陛下闭目塞听,才是我等过错!”
“唉!”有人不再劝。
也有人赞同:“御史所言极是。”
晏苏荷听他们说话,才知道那小侯爷是哪位。
原是萧国公府第三子,萧三郎啊。
只是她心神不安,没心思想这些事。
这个小插曲反让她更加紧张,只能用指甲掐着手心,才冷静下来。
晏苏荷垂下眼眸,随官员们一起穿过承天门。
到了宣政殿门口,通传太监的尖声一层层递进去后,便有礼部官员出来迎他们。
她跟在一众官员后面进去。
殿内金碧辉煌,金砖闪耀,而远处陛阶高台之上,一身龙袍冠冕加身的皇帝已经等候多时。
臣子们进入大殿,行跪拜礼,然后侍立一侧,等待皇帝宣召。
随后便是一声:“太子少师、户部晏侍郎权江南监察使到!”
晏苏荷心一跳,垂眸轻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逼迫自己冷静。
殿外,一身紫袍、身姿颀长清直的官员迈步进来,气势严肃冷厉,一瞬间殿内的氛围都冷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就连龙椅上那龙章凤姿的帝王都忍不住瞧他几眼。
晏期年则淡然地、习惯性抬眸在殿内扫视一周,目光落到一处纤瘦身影时突然冷下,就连脚步都慢了一点。
众人屏住呼吸,正欲顺着晏期年视线瞧去,他却已经自然地向前走去。
晏期年行稽首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让他平身,寒暄了一番,接下来便有官员上前汇报江南一案的情况,皇帝例行表彰,礼官念旨封赏。
在这个漫长的封赏过程中,皇帝手痒地拿起笔,忍不住在摊开的徽纸上画几笔,而后愈发痴迷,偶尔才抬头附和表扬几句。
大臣们都知道本朝皇帝没什么政治手段,好在大虞内有晏国舅主持朝政,外有萧国公安邦定国,臣子们对于皇帝的期待久而久之也就降到了——不成为玩物丧志的暴君就感恩戴德了。
当然,能适当奖赏的话就再好不过!
轮到晏苏荷的时候,皇帝终于有了一丝兴趣。
他听说过这个小官的事迹,不畏权贵、屡出奇策、胆识过人,正是在他的谋划下江南那帮贪官才如此快的妥协,皇帝便很好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由放下笔,往下方站出列的那个臣子看去。
“果真是一表人才啊!爱卿有如此破案才能,怎么会只在大理寺做一个小主簿呢?”
晏苏荷手脚冰凉,恭敬答话:“官职不在大小,只要能为百姓做事,下官便满足了。”
皇帝道:“这可不行啊,官职太低能为百姓做什么事,依我看,以爱卿之能,可以任大理寺少卿之职的嘛!”
大理寺少卿,从五品下的官,让晏苏荷一下就提了两级,不可谓不赏识。
朝臣中有惊异羡慕的、也有见怪不怪的。
而晏苏荷听了这话,却保持着拱手低头的姿势久不答话。
皇帝开始疑惑起来,“怎么,爱卿是不满意这个封赏吗?”语气中有些不满。
而众臣也开始疑惑起来,窃窃私语。
晏苏荷冷汗直流,持着笏板站了片刻,终于在皇帝探究、不满、疑惑的目光下,扑通一声笔直跪下!
她正托腮打量着晏苏荷。
但见这美丽女郎小脸惨白,眸子黑如蒲萄,几绺乌发垂于雪白脸颊,美得像个冰雪娃娃。
而她此刻眼眶发红,显然是受了惊吓的模样。
晏苏荷正捧着茶杯,温热茶水暖着她冰凉手心,内心惊惧逐渐平复。
她知道蓝衣女郎一直盯着她。
晏苏荷缓过神来,轻声问:“娘子不痛吗?”
那女郎眨了眨眼,看向自己的伤口,爽朗笑道:“嗐!这点小伤算什么!”
晏苏荷便羡慕地看着她,柔声:“真好。”
“这有什么好的?”蓝衣女郎不解,受多了伤就不怕了,可这有什么好的?
晏苏荷笑着摇头,并不想回答。
她放下茶杯,柔声问:“娘子如何称呼?”
那女郎回答:“陆槿。陆地的陆,木槿花的槿。”
晏苏荷闻言静下,实在怪不得她诧异,只是这一名一字都让她觉得奇怪。
晏苏荷不由问,“娘子是哪人?”
陆槿笑:“苏州。”
苏州陆氏,晏苏荷心道她不会是陆家哪位自己未见过的娘子吧。
便细问:“吴郡陆氏?”
陆槿闻言瞪眼,抬手捶榻,语气不忿:“我可攀不上那样恃强凌弱的大姓。”
晏苏荷一怔,后轻笑:“说得对。”
到底是陌生的路人,晏苏荷便不再追问,朝她道:“今日多谢陆娘子仗义相助,顺路的话,就让我们送娘子一程。”
陆槿惊喜地瞪大眼,然后欢快笑道:“好呀!”
晏苏荷:“不知娘子要去何方?”
陆槿笑眼弯弯:“晏娘子要去何方?”
她轻声:“我要去长安。”
陆槿:“那我就去长安。”
“为什么?”
“因为我没钱啊。”她说得一本正经,弯眉微皱,似有些烦躁。
“阿爹给我的路费都用完啦,我都没钱吃饭了,好在今日追上了娘子。”她顿了会,可怜巴巴地看向晏苏荷:“娘子看我有武功,可不可以雇佣我做你的护卫呀?”
晏苏荷却捕捉到一点,她皱眉:“追上我?”
“是呀。阿爹让我来找娘子的。”
“你阿爹?”
陆槿拍了拍大脑,笑道:“忘了说,我阿爹是普济寺的净空和尚。”
“净空和尚啊。”晏苏荷低语。
她十三岁时外祖去世,曾随母亲回苏州奔丧,那时舅舅们为家产争个不停,她又犯了错,母亲便将她送到了普济寺托主持照顾。
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奇怪的和尚。和尚法号净空。
此次下江南,晏苏荷还专门去普济寺拜访他。
却没想到他还有一个女儿。
晏苏荷看着陆槿标致的脸,回想了下净空法师那俊逸的脸,心里信了三分。
她便问:“你是法师出家之前有的女儿?”
陆槿摇头,“非也非也,我是阿爹的养女。”
晏苏荷挑眉,哦了一声,“之前没听净空法师提起。”
陆槿愣了一下,终于听出她的质疑,她拍腿恍然,从怀中掏出一个木盒,递给晏苏荷:“这是阿爹让我转交给你的。”
朱红木盒上雕刻着莲花纹样,陆葵甫一拿出木盒,木质香气便溢了出来。
晏苏荷打开盒子,檀香味便飘散出来,而里面正安安静静地躺着一串佛珠。
晏苏荷蹙起眉,这串佛珠她认得。
是净空法师一直戴在手上的那个。
她不解地看向陆槿。
却见她双手环胸,毫不在意道:“我阿爹说与你有缘,送你啦。”
晏苏荷静默良久,而后合上木盒,开口道:“陆娘子想留下便留下吧。”
陆槿瞬间开心起来。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你的名字,得改。”
“为什么?”
晏苏荷道:“要避讳皇后殿下,陆娘子若想留在我身边,就得改名。”
陆槿皱起小脸,这个名字陪伴了她十八年,哪里是说改就改的?
可是阿爹说一定要留在晏姑娘身边呢。
她拧眉朝晏苏荷瞥去,“真的要改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陆槿咬牙狠下心道,“那好吧,改就改,但娘子要答应不能抛弃我哦!”
晏苏荷笑:“要是我不想要你了,便给你足够的银钱离开,好不好?”
陆槿眨眸,眼睛闪闪,睫毛弯翘。她不一会儿笑开:“好啊。”
“那娘子要给我取什么名字?”
山遥路远,车外细雨轻薄,晏苏荷的目光经过茶炉热汽停在窗外那青苍远山上,心情受环境影响,平静淡然。
她想了一会,缓缓道:“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以后你就叫陆葵吧。”
*
雨夜无月,星星也被云层盖住,车队停在江边歇息,有奔流水声陪伴,倒也不算孤单。
入夜后晏期年便快马加鞭离去,而不久后晏苏荷的车驾被人敲响。
晏苏荷推开窗往外看,见雨中站着的是那温润郎君,有些诧异。
她与温行雪一同下江南查案,他是刑部的官,两人必定会碰面,晏苏荷也预料到他会向兄长传信告发。
她并不怨他。或者说,他也是她计划中的一部分。
晏苏荷放下手中的书,柔声道:“温兄。”
温行雪仰视着她,声音在雨夜中格外清磁:“在下有事与五娘商谈。”
“那温兄上来说话吧。”
温行雪点头,移步车前。
他甫一上车,那一身山水气便飘溢而来,晏苏荷静看向他。
“我淋了雨,怕将邪气过给五娘,便坐这好了。”他坐在靠门的、与晏苏荷相隔甚远的位置。
晏苏荷心思微动,而温行雪甫一向她看来,她便移开了视线。
她问:“温兄想说什么?”
温行雪理了理衣摆,开门见山道:“五娘应该知道回长安会面临什么吧?”
“你兄长绝不会给你向上陈情的机会。”
晏苏荷瞬间心一颤。
她知道的,她没有能从这些侍卫手中逃跑的能力,也就意味着她会被一路押送回京,被兄长软禁。
兄长会帮她掩盖下江南的事,但同时也会抹掉她曾经做官的痕迹。
“五娘打算怎么做?”
晏苏荷看向他,一片无声中,她平静的、坚定的清眸好似在说,她会以命相搏。
温行雪似是看穿她的心思,轻笑了声,深长眉眼弯弯,“我有另一条路。”
“就是不知道五娘可愿意尝试。”
他坐在昏暗角落,外面雨声淅淅沥沥,晏苏荷看着他端直清朗的身影,心里不由泛起一丝奇怪情绪。
“什么路。”她声音很轻、很柔。
温行雪微笑地看着她,无端让人安心:“让在下带你逃跑。”
*
江南贪污一案解决,缴获白银五十余万两,财物珠宝不计其数,帝大喜,欲亲见功臣嘉奖,其中方砚清也在其中。
方砚清便是晏苏荷男扮女装假冒的身份。
原本的方砚清出身寒门,是一个入京赶考的士子。晏苏荷在山道上捡到他和同伴的尸首以及名帖,猜测他们是遇到山匪打劫而身亡的。
当时她把他们的名帖藏了起来,让卫士把他们的尸首移交官府处理。而后她便假冒方砚清的身份,去官府认领他们的尸首,从此开始她女扮男装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她被温行雪识破过身份。
三年前,晏苏荷受邀参加诗会,她相貌生得好,又才华出众,是很惹眼的存在。
诗会结束后有人意图对她不轨,是温行雪及时出现救了她。
那时晏苏荷尚小,不懂男女之别,想起坏人的逼问,便很懵懂地请教他:“喉结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喉结?”
温行雪欲言又止,没有与她解释。
后来她问了奶娘,便什么都懂了。
温行雪说带她逃跑,说会安排好一切,晏苏荷半信半疑。
直到第二天车队甲士全部被迷晕,晏苏荷看到他的人马出来,才彻底相信了他说的话。
只是……他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人马?又为什么要帮她?
一路奔波,山林绿野,免不得吃苦受罪,晏苏荷却坐在马车里,安然抵达了长安。
*
皇帝召见功臣那日,晏苏荷去大理寺见了寺卿,跟他解释了提前回京的事——毕竟此时方砚清应该在江南养病才是。
大理寺卿向来看重方砚清,对他能立下大功十分高兴,便立刻让他跟随大理寺其他官员进宫面圣,还透露皇帝打算给他升官的消息。
晏苏荷道谢。
她做男子打扮时会用螺子黛把眉毛画粗画黑,然后脸上扑一层炭粉。但相貌仍旧清秀,不管在哪都会有男女为她倾倒。
若再有人问她为什么没有喉结,就会有许多可怜她的同僚上前帮答:
他阿母怀他时希望这胎是女儿,就寻来一个土方子日日服用。可这世上哪有转性的法子,方郎是个男儿,性别做不得假,也变不成女儿。
可哪曾想这药的副作用竟然长到了方郎身上,不仅喉结不明显,相貌也俏生生的,唉,这事少提,免得方郎伤心。
便这样隐瞒过去。
可今日她没有画粗眉敷炭粉,而是大大方方顶着素脸出了门。
进宫途中,有几个同僚有一搭没一搭与她聊天,多半是惊艳于她的相貌改变前来调侃的。
晏苏荷一一温笑回应。
若是忽略掉她冰冷入骨的手指的话,她表现得还算淡然。
快步入承天门时,前面的队伍突然停下,场面一静,晏苏荷抬眸瞧了眼,只虚虚瞥到宽敞白石砖道上,一人骑马飞驰而来,疾如闪电,还来不及多看几眼,她就得跟着众臣退到一侧。
身边大臣躬身行礼,齐声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小侯爷。”
晏苏荷也低下头行礼。
策马在前的少年身着靛蓝色锦袍,面容俊朗,正目光凌冽地直视前方。高大赤马上他身姿单薄,握着缰绳的手臂却格外有力量感,整个人随着马背颠簸,凶猛而稳当。
马蹄声响,风起尘扬,少年从众官身前飞掠而过,端的是一副肆意无畏模样。
而后面追上来的那位锦绣华服的殿下则朝官员摆手:“免礼免礼!”
便继续踢马朝人追去。他扬鞭策马,金丝华服流光闪烁,一眨眼便跑出一丈远。
而太子的侍从、内侍们正从后面远远跑来,气喘吁吁:“殿下!殿下!您慢一点啊!”
良久,宫道上马蹄声消失,晏苏荷方随大臣起身,听到身边官员讨论,“小侯爷简直是目无王法、胆大包天!竟敢带着太子殿下在宫道上赛马,把皇宫当成什么了?当真是个北地回来的蛮子!”
御史台的人则道:“等我回去一定写篇折子好好参他一笔!”
有人劝:“陛下对萧家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你参他又有何用,何必得罪了人去?”
“呵!监察百官、上呈天听乃本官职责所在,若因畏惧强权而不敢发声,使陛下闭目塞听,才是我等过错!”
“唉!”有人不再劝。
也有人赞同:“御史所言极是。”
晏苏荷听他们说话,才知道那小侯爷是哪位。
原是萧国公府第三子,萧三郎啊。
只是她心神不安,没心思想这些事。
这个小插曲反让她更加紧张,只能用指甲掐着手心,才冷静下来。
晏苏荷垂下眼眸,随官员们一起穿过承天门。
到了宣政殿门口,通传太监的尖声一层层递进去后,便有礼部官员出来迎他们。
她跟在一众官员后面进去。
殿内金碧辉煌,金砖闪耀,而远处陛阶高台之上,一身龙袍冠冕加身的皇帝已经等候多时。
臣子们进入大殿,行跪拜礼,然后侍立一侧,等待皇帝宣召。
随后便是一声:“太子少师、户部晏侍郎权江南监察使到!”
晏苏荷心一跳,垂眸轻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逼迫自己冷静。
殿外,一身紫袍、身姿颀长清直的官员迈步进来,气势严肃冷厉,一瞬间殿内的氛围都冷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就连龙椅上那龙章凤姿的帝王都忍不住瞧他几眼。
晏期年则淡然地、习惯性抬眸在殿内扫视一周,目光落到一处纤瘦身影时突然冷下,就连脚步都慢了一点。
众人屏住呼吸,正欲顺着晏期年视线瞧去,他却已经自然地向前走去。
晏期年行稽首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让他平身,寒暄了一番,接下来便有官员上前汇报江南一案的情况,皇帝例行表彰,礼官念旨封赏。
在这个漫长的封赏过程中,皇帝手痒地拿起笔,忍不住在摊开的徽纸上画几笔,而后愈发痴迷,偶尔才抬头附和表扬几句。
大臣们都知道本朝皇帝没什么政治手段,好在大虞内有晏国舅主持朝政,外有萧国公安邦定国,臣子们对于皇帝的期待久而久之也就降到了——不成为玩物丧志的暴君就感恩戴德了。
当然,能适当奖赏的话就再好不过!
轮到晏苏荷的时候,皇帝终于有了一丝兴趣。
他听说过这个小官的事迹,不畏权贵、屡出奇策、胆识过人,正是在他的谋划下江南那帮贪官才如此快的妥协,皇帝便很好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由放下笔,往下方站出列的那个臣子看去。
“果真是一表人才啊!爱卿有如此破案才能,怎么会只在大理寺做一个小主簿呢?”
晏苏荷手脚冰凉,恭敬答话:“官职不在大小,只要能为百姓做事,下官便满足了。”
皇帝道:“这可不行啊,官职太低能为百姓做什么事,依我看,以爱卿之能,可以任大理寺少卿之职的嘛!”
大理寺少卿,从五品下的官,让晏苏荷一下就提了两级,不可谓不赏识。
朝臣中有惊异羡慕的、也有见怪不怪的。
而晏苏荷听了这话,却保持着拱手低头的姿势久不答话。
皇帝开始疑惑起来,“怎么,爱卿是不满意这个封赏吗?”语气中有些不满。
而众臣也开始疑惑起来,窃窃私语。
晏苏荷冷汗直流,持着笏板站了片刻,终于在皇帝探究、不满、疑惑的目光下,扑通一声笔直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