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璃拿着账本,把去年和今年主要的支出列了个单子,看似正常,但仔细对比,发现今年的原料和用工成本比去年低了不少,按李掌柜的说法,粮食价格每年上涨,今年的原料成本比着去年,应该是只高不低。

    她把做糕点常用的稻米、糖饴、芝麻、鸡蛋、蜜饯和猪油等等列在单子上,准备明天去市场调研一番。

    次日,崔婉璃带着彩兰出门后直奔朱雀门外的穷水巷,那附近有很多粮铺。

    本朝自废除坊市分离制度后,商业活动愈加频繁,滋生了一批粮商,这些商户抱团取暖,铺子大多开在穷水巷附近,毗邻蔡河,方便运送粮食的大船卸货,从扬州等地收上来的粮食,只需两日便可运到汴京。

    崔婉璃到了穷水巷后,先进了卖稻米的商铺里,一个瘦瘦高高的掌柜忙上前问:“小娘子要买什么?”

    “稻米怎么卖的?”

    “每石八百文。”

    “若是我买的量大呢?每个月至少四十石,月结,每石算我六百文如何?”

    崔婉璃看掌柜陷入犹豫,她知道自己应该差不多探到了这家的底价,她此行的目的就是比价,于是说:“掌柜尽可考虑几天,我还有其他要买的,先走一步。”

    见崔婉璃果真要走,瘦高掌柜说这么大的生意,他要请示一下老板,不敢擅做决定。

    崔婉璃摆摆手出去了。

    接下来去的是卖糖的铺子,这家铺子相对较小,毕竟糖的价格比较贵,即便是在汴京,也不能人人都能吃得起的。

    这家铺子的掌柜长得白白胖胖,一看到崔婉璃进门,便笑呵呵地请她落座,边着人去泡茶,边问:“小娘子要买什么糖?我这里的糖是整个汴京种类最全,价格最公道的。”

    崔婉璃把做蛋糕需要的砂糖和麦芽糖说了要求和用量,这位胖胖的掌柜一听,脸上的肉抖了抖,说:“小娘子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崔婉璃笑笑说:“当然不是,我家的铺子要重新开张,等正式营业后,需要的种类和数目比这还要多。”

    胖掌柜立刻正襟危坐,扒过算盘噼里啪啦算了一通,抬头道:“小娘子若是在我这里买的话,砂糖每斤一百二十文,麦芽糖每斤五十文。”

    崔婉璃记下后,说:“掌柜有没有做过朱雀门内东大街上那家桂花糕铺的生意?”桂花糕铺就是沈小娘给她当嫁妆的那家铺子。

    胖掌柜思索片刻后,找出货单查了查,说:“三年前做过,后来这家铺子的掌柜要改买卖契,说是给我让利,那可是逃税,我不想做这种人的生意,就没再给他送货了。”

    崔婉璃点点头,谢过掌柜后,离开了铺子。

    一整天的时间,崔婉璃陆续去了几十家商铺,把价格打听得差不多了,因着这些商铺都在一起,价格相差无几,这家若是定价高了,客人们马上就会去下一家。

    崔婉璃看着写满价格的单子,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按照这些价格采买原料,今年的货款起码要低两成,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她正要打道回府,出了穷水巷后,看到两个年轻人从眼前经过,边走边说话。

    离得近了,崔婉璃听得稍微清楚些。

    “柳兄,今日学政又夸你了,明年的会试,你一定能高中。”

    “多谢曾兄,不过明年全国的考生都要来汴京参加会试,我怎敢居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几乎都在太学,柳兄能在这里拔得头筹,将来的会试甚至殿试,定能旗开得胜。”

    “那就借曾兄吉言了。”

    听到这番话,崔婉璃的心思渐渐活络起来,她让车夫回府前去一趟肉肆,最后带着半只猪打道回府了。

    *

    崔婉璃嫁到郁府后住在汀兰轩,从院子的布置就能看出郁家夫妇对郁文绍的重视。

    他是夫妻俩的小儿子,上面有个姐姐前几年嫁出去了,郁府现在正经的主子有五个,郁太师常年住在近郊的庄子里,郁尚书和大娘子住在东院,郁文绍因早年在战场上受过伤,不喜吵闹,一直住在西院的汀兰轩,婚后崔婉璃自然也住到了里面。

    院前立着大片竹林,穿过林子是一大片人工湖,其上蜿蜒着九曲回廊,种着大片荷花,但现在荷花早已谢了,湖上泛着几只小舟,小厮在清理湖面的残荷。

    崔婉璃在廊上走时,湖里的肥金鱼一路跟着游,像是在讨吃的。

    厅堂前面种着一棵银杏树,据说已经活了百年,旁边立着一尊太湖石,彩兰说是官家送给太师的礼物,这种造型规整,尺寸巨大的太湖石,可遇不可求。

    汀兰轩总共有上百间屋子,却只住了两个主子,伺候的人足有五六十,崔婉璃现在还没认全。

    刚坐到椅子上喝了杯茶,就听到内室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她还没来得及起身去瞧瞧,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衣着讲究的妇人远远地过来了,她认出这是郁府的大娘子、郁文绍的母亲。

    崔婉璃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婚后这几日她看出大娘子是个极讲规矩的人,敬茶那日,她对古代的礼仪不甚熟悉,起身后没有理好衣服上的褶皱,她的婆母马上就把脸冷下来了。

    眨眼间大娘子已经到了前厅,婆媳俩还没礼貌性地问候几句,内室又传来咳嗽声,大娘子顾不得礼数,只看了崔婉璃一眼,就直奔内室。

    崔婉璃摸摸鼻子跟上去,门一打开,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药味,若仔细闻闻,还能闻到里面夹杂着一丝血腥味。

    崔婉璃猛地想起,昨天南岭说郁文绍的伤不能让府里的人知道,但已经来不及阻止,大娘子一看郁文绍脸上全是汗,她刚才听到女使们私下说昨天少爷就回来了,但是一直没出汀兰轩,她瞬间就坐不住了,必得亲自来看看。

    见此情景,崔婉璃也不知道说什么,她连郁文绍为什么受伤都没搞清楚,给彩兰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找南岭。

    不一会儿,南岭进来了,大娘子厉声问他怎么回事,事已至此,南岭不敢隐瞒,只得把郁文绍受伤的事情说出来。

    崔婉璃看大娘子脸色越来越白,马上要捂着胸口昏倒的样子,忙伸手扶着,说:“母亲宽心,儿媳会好好照顾二少爷的。”

    大娘子看着她说:“那你今天去哪儿了,怎么没在府里?”

    崔婉璃这这那那了半天,没想好怎么说,彩兰在一旁开口了,“回大娘子,崔娘子今天出去给二少爷抓药去了,回来的时候还买了猪肉,准备给二少爷补身子。”

    崔婉璃看到彩兰使的眼色,忙说:“对啊,母亲,我待会儿给二少爷炖汤喝。”

    大娘子看了崔婉璃一会儿,似乎是在判断她此言的真假,半晌,说:“婉娘,母亲希望你能好好陪二郎,他爹当初就不该让他上什么战场,现在可好,没人能管得了他了。”

    说到这儿长叹一口气,继续道:“大相国寺的主持亲自给你们算的姻缘,母亲只能指望你了。”

    崔婉璃无法对着一位母亲说不,只得答应下来。

    她为了让大娘子放心,亲自去小厨房看着厨娘炖汤。

    厨娘本以为崔娘子要亲自洗手作羹汤,正要夸赞几句,谁知崔娘子来小厨房后,只是亲自把猪肉处理了一下,并且把割下来的猪皮视若珍宝。

    崔婉璃把猪皮长毛的那一面放在火上烤,用刮刀把猪毛刮干净后,拿酒把猪皮泡了起来,告诉厨娘,谁都不要动。

    做完这些后,她端着熬好的骨头汤回了内室,郁文绍已经喝完药了,脸色健康了些,大娘子看着崔婉璃给郁文绍喂了一碗汤,才放心离开了。

    内室的其他人都离开后,空气静默了,为了不让场面太尴尬,崔婉璃勉强找了个话题,“成婚那天,你为什么不在?”

    岂料,说完空气更沉默了。

章节目录

烘焙博主汴京经商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落芳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芳尘并收藏烘焙博主汴京经商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