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夜。
次日,云朔托人给陈戈悦带信,约陈戈悦大相国寺一聚。
自云朔入李府为婢之后,云朔与陈戈悦也偶有相聚,算起来上一次见面已是十几日前了。
这一次见面,云朔发现陈戈悦又憔悴了几分。
当初,官家虽为二皇子与田十一娘赐下婚约,但因两个孩子年岁还小,故迟迟未曾完婚。不过听李素儿说钦天监已择定了良辰吉日,就在七月初三,也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了。
“阿悦,”迟疑片刻,云朔终于说出了那句话,“我要离开这里了。”
“为何?”陈戈悦乍惊之下,瞬间泫然欲泣,“阿朔你不要走,你是不是气我这么久没去找你玩儿?我不是故意冷落你,我只是,我只是……殿下马上就要成婚了,我只想多陪陪他,我只想好好珍惜只有我和他的日子,日后,日后,我便再也没有日后了……”
云朔轻轻地抱住陈戈悦,慢慢拍打着她的背,“傻阿悦,我怎会生你的气呢?过几日,我会和李家姐弟一同前往邵州,大家都很担心李继隆,我们想去找他。”
“那……”陈戈悦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会和李继隆一起回来么?”
云朔沉默了良久,才说:“阿悦,你知道的,我要去找寻娘亲……待李继隆平乱结束,我便会离开大宋,去往北汉都城太原,那里,有娘亲的亲人。”
陈戈悦终于忍不住呜咽了起来。
“你还会回来吗?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我也不知道……”
……
云朔与李家姐弟一行人出发时间定在三日后。
云朔也不知她们姐弟俩是如何忽悠吴氏的,只见出发那日吴氏一个劲儿地叮嘱李素儿到了那边替母亲向老太爷问安,又训诫李继和可向国子监的先生告过假了,路上不可顽皮,到了老太爷府上要守礼……
云朔听着这些话,狐疑地看向李素儿。只见李素儿朝她眨巴眨巴了眼,又规规矩矩地听着吴氏临行前的叮咛。
“娘,你再念叨下去太阳都要落山了,我们还得赶路呢,走了走了出发了。”李继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驱马当先而去。
孩儿们要出远门,时间不等人,吴氏纵有千叮万嘱,却也只得默默咽回肚子,“你们路上多加小心,记得多给家里写信报平安啊。”
李素儿与云朔登上马车,朝吴氏挥了挥手,马车驶动,只留下车轮碾过的细痕。
一行人轻车简装,李继和驱马在前,云朔、李素儿及婢女柳馨乘马车居中,几个护卫跟随在后。一行人约莫穿过两条街,行到一处胡同口停住。
胡同里另停着一辆马车,李素儿吩咐柳馨去往那辆车上,又吩咐护卫将吴氏给老太爷备下的礼物尽数搬过去。
柳馨心中不安,奈何主子有命,不敢不从,当下犹犹豫豫地下了马车。
“让柳馨姐姐替你们姐弟给那传说中的老太爷送礼,好一招金蝉脱壳。”云朔挑帘望向马车外忙碌的众人,笑道。
李素儿面有得色,“那老太爷是族中的一位远方长辈,因老人家寿诞将至,我便以此为由让大娘准我们出府。不过自从二十多年前爹爹举家入京后,两家人往来得便少了,他们也从未见过我,柳馨是我的贴身婢女,没人比她更了解我了,让她扮成我前去贺寿,想来不会有人起疑。”
云朔托着下巴略略沉吟,这瞒天过海之计倒是能解眼前之忧,却不知能瞒过几时。不过李素儿向来心思细腻,想来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倒无需自己操心。
马车摇摇间,车外的鼎沸喧嚣声渐渐变弱。行至城门口,经过守卫的一番盘查,一行人便出城而去。云朔挑开帘子,回望向身后渐行渐远的帝都城门,城门上赫然书着“南熏门”三个大字。
记忆如泉水,汨汨流淌,她想起,去年入京,她正是从南熏门入城的。
城墙坚固,千年如一日的静立无言,而她却已不再是一年前入京的那个她了。
云朔缓缓放下了帘子,不再回首,前方,大片的农田与杨柳正朝着她走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她也该往前行了。
.
这一队人里,李继和一门心思冲上战场去帮兄长杀敌,云朔与李素儿两人则忧心李继隆安危,是以大家都颇为默契地星夜兼程、急速前行,约莫几日光景便赶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邵州。
当初在开封,云朔只知道李继隆此番是镇压蛮贼,不过这蛮贼从何而来,是何模样,却是一概不知。到了邵州之后,她在当地略略打听,方才知晓一二。
原来此番李继隆对上的蛮贼,正是居于邵州以北、潭州以西的梅山蛮族。这些蛮族常年居于梅山一带,与世隔绝,因此也被人称为“梅山峒蛮”。
从唐末五代起,中原混战不休,梅山峒蛮便也趁机在湖南一带作乱,劫掠商人,抢杀民畜,当地百姓不堪其扰久已。地方官也曾多次出兵镇压,奈何这蛮族民风彪悍、力大凶残、善于用毒,又有梅山之地连绵山脉为天然屏障,竟是块儿难啃的骨头。
到了邵州后,李继和自告奋勇,带着两个护卫前去探查李继隆军队动向,云朔与李素儿则留在客栈里等候消息。
李素儿坐在窗前,目光透过连绵的屋舍,望向远方云雾间若隐若现的山峦,“朔娘,你可知,我们此刻所在的这片土地,正是爹爹打下来的。”
云朔当然知道。
五年前,大宋派大将慕容延钊为主帅、李素儿的父亲李处耘为监军,平定荆南、湖南,短短两个月,潭州、邵州等荆湖之地尽归大宋。
那一战,是大宋建国后先南后北统一中原的第一战。
那一战,是李处耘建立赫赫功勋的一战,也是李处耘从巅峰处一落千丈的一战。
当时的李处耘已是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原以为能凭借此次功勋更上一层楼。只可惜,在那一战里,李处耘与主帅慕容延钊不和,二人互相上奏指责对方,最后,李处耘被贬为淄州刺史,三年后,于淄州郁郁而终,至死都未能重回京师。
李处耘死后,官家虽为他停朝致哀,追赠赐官,赐给葬地,可人死不能复生,一代将星就这般悄然陨落。
云朔抚上李素儿的肩,“李将军若泉下有知,见他的孩儿们各个英勇无畏,想来也是欢喜的。”
说话间,房门被一股大力推开,二人惊诧回首,便见李继和风风火火地冲进屋里,抓起桌上的茶壶仰脖就往肚子里灌。
“我已经打听到二哥他们的驻地了,你们快收拾收拾,咱们这便去和二哥汇合。”
李素儿凝眉,“我们这般贸然前去,可否会给二哥添乱?”
“嗨,你们只管听我命令行事,不用瞎操心。”
云朔走上前来,朝李素儿点了点头,又对李继和说,“好,我们听你安排。”
云朔起初也觉得李继和这个小郎君不太着调,不过这一路行来倒是对他颇有改观。这一路上,他们虽尽力低调,两个女孩子也褪下罗裙换上男装,对外只称自己是外出探亲的,可是仍旧难免遭遇宵小觊觎,却没想到都被李继和领着几个护卫将人给收拾了,顺带还将贼人扭送到地方州府给地方官送点儿业绩。
倒是自己轻看了这个李家五郎,他说要保护她们,倒还真不是信口说大话。毕竟,他的父亲是李处耘,他的兄长是李继隆,他自己又岂会是庸碌之辈?李继隆一心把他送去国子监,去学那些文人墨客读书习字考状元,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云朔这些小心思李继和自是不知的,他一心只想速与李继隆汇合,再去和贼人大战三百回合,连番催促了几次,领着一行人风风火火朝着驻地奔去。
听说前些日子大军在潭州发现梅山峒蛮行踪,如今军队驻扎在潭州境内白沙镇一带,距此约三四十多公里,若是快马加鞭,想必还能赶在天黑之前与李继隆汇合。
李继和策马在前为大家开路,李素儿坐在马车内,止不住地摩擦着手。云朔握了握她的手,故作轻松地笑道:“咱们马上就能见到李继隆了,别担心。”
李素儿抿了抿唇,倏尔,才轻点了点头。
云朔轻声一笑,这才扒拉着车窗望向窗外。
此刻,马车行驶在一条蜿蜒的小道上,两侧的松柏高耸入云。远方,带着褶皱的山脉起起伏伏,由东至西连绵而去。
自从离开蜀中,云朔许久未曾见过这般的丛山峻岭了,可眼前的壮阔景色并未使她展颜,反倒让她心下一沉。
云朔不懂兵法,可昔年也曾胡乱读过一些杂书,见此景便忍不住胡乱想着,崇山峻岭,多是易守难攻之地,李继隆却要在此间与那梅山峒蛮拼杀,却不知胜算几何?
道路崎岖,马车也颠簸不止,李素儿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何曾受过这般的罪,须臾,胃里一阵翻腾,竟有些想吐。
云朔瞧着李素儿面色发白,忍不住问:“可要停下来歇息一下?”
“不必!”李素儿止住了云朔的话,“赶路要紧。”
云朔瞧着外头天色,日渐西斜,估算了下时辰,想必是快到了。
“再忍忍,很快就到了。”
李素儿虚弱地点了点头。
约莫又行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李素儿以为她快要坚持不住之时,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李素儿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喜色,露出了连日来的第一个笑容——这是到了。
云朔扶着李素儿下了马车,前方果然布满了一片营寨。李继和已跑到了军营入口,自报家门,“我是你们主帅的兄弟,快放我进去,我要见我哥。”
那几个把守军营的士兵瞟了李继和一眼,当然不可能就这样把人放进去。其中一人入营内通报,其他人则挺着胸板儿,举起长枪将李继和拦在营外,任凭他说什么也不为所动。
“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不信是不是?好好,你把我哥叫出来,你让他来认认我是不是他弟!你们听到没,我……诶,小哥,你这枪看着不错啊,借我使使……”
吵吵闹闹间,很快从营里出来一名年轻军将。此人也是武将之后,在反复确认过几人身份后,这才将人放了进来。
“我姓马,是李将军的副将。”那名军将自我介绍道。
说话间,李继和已领着云朔和李素儿笑嘻嘻地步入军营,“马大哥,我叫李继……”
说话声骤然止住。
惨痛的哀嚎从四面八方传来,循声望去,抬着伤员的担架络绎不绝地奔向军营西南方向,想必是军医之所在。躺在担架上的士兵皆是一身血红,甚至还断手断臂,其状惨不忍睹。而那些尚还能独立行走的,几乎也都带着伤,凌乱破碎的军服下,血红的伤口皮肉翻卷……
这情形,分明是刚经历过一场恶战。
“呕!”李素儿忍了一路,此时再也没忍住吐了出来。
云朔替李素儿拍了拍背,手却忍不住颤抖,一股凉气从背脊窜出,“李继隆呢?他在何处?”
李继和一把揪住那马副将的铁甲,眉角隐有青筋暴起,“我哥呢?我哥在哪儿!”
马副将面色不改,“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几位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见将军。”
马副将带着他们走到军营最中心处,又将众人迎入居左的一座营帐。李继和率先冲了进去,“二哥!”
帐内,一张小几,一张床,空无一人。
次日,云朔托人给陈戈悦带信,约陈戈悦大相国寺一聚。
自云朔入李府为婢之后,云朔与陈戈悦也偶有相聚,算起来上一次见面已是十几日前了。
这一次见面,云朔发现陈戈悦又憔悴了几分。
当初,官家虽为二皇子与田十一娘赐下婚约,但因两个孩子年岁还小,故迟迟未曾完婚。不过听李素儿说钦天监已择定了良辰吉日,就在七月初三,也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了。
“阿悦,”迟疑片刻,云朔终于说出了那句话,“我要离开这里了。”
“为何?”陈戈悦乍惊之下,瞬间泫然欲泣,“阿朔你不要走,你是不是气我这么久没去找你玩儿?我不是故意冷落你,我只是,我只是……殿下马上就要成婚了,我只想多陪陪他,我只想好好珍惜只有我和他的日子,日后,日后,我便再也没有日后了……”
云朔轻轻地抱住陈戈悦,慢慢拍打着她的背,“傻阿悦,我怎会生你的气呢?过几日,我会和李家姐弟一同前往邵州,大家都很担心李继隆,我们想去找他。”
“那……”陈戈悦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会和李继隆一起回来么?”
云朔沉默了良久,才说:“阿悦,你知道的,我要去找寻娘亲……待李继隆平乱结束,我便会离开大宋,去往北汉都城太原,那里,有娘亲的亲人。”
陈戈悦终于忍不住呜咽了起来。
“你还会回来吗?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我也不知道……”
……
云朔与李家姐弟一行人出发时间定在三日后。
云朔也不知她们姐弟俩是如何忽悠吴氏的,只见出发那日吴氏一个劲儿地叮嘱李素儿到了那边替母亲向老太爷问安,又训诫李继和可向国子监的先生告过假了,路上不可顽皮,到了老太爷府上要守礼……
云朔听着这些话,狐疑地看向李素儿。只见李素儿朝她眨巴眨巴了眼,又规规矩矩地听着吴氏临行前的叮咛。
“娘,你再念叨下去太阳都要落山了,我们还得赶路呢,走了走了出发了。”李继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驱马当先而去。
孩儿们要出远门,时间不等人,吴氏纵有千叮万嘱,却也只得默默咽回肚子,“你们路上多加小心,记得多给家里写信报平安啊。”
李素儿与云朔登上马车,朝吴氏挥了挥手,马车驶动,只留下车轮碾过的细痕。
一行人轻车简装,李继和驱马在前,云朔、李素儿及婢女柳馨乘马车居中,几个护卫跟随在后。一行人约莫穿过两条街,行到一处胡同口停住。
胡同里另停着一辆马车,李素儿吩咐柳馨去往那辆车上,又吩咐护卫将吴氏给老太爷备下的礼物尽数搬过去。
柳馨心中不安,奈何主子有命,不敢不从,当下犹犹豫豫地下了马车。
“让柳馨姐姐替你们姐弟给那传说中的老太爷送礼,好一招金蝉脱壳。”云朔挑帘望向马车外忙碌的众人,笑道。
李素儿面有得色,“那老太爷是族中的一位远方长辈,因老人家寿诞将至,我便以此为由让大娘准我们出府。不过自从二十多年前爹爹举家入京后,两家人往来得便少了,他们也从未见过我,柳馨是我的贴身婢女,没人比她更了解我了,让她扮成我前去贺寿,想来不会有人起疑。”
云朔托着下巴略略沉吟,这瞒天过海之计倒是能解眼前之忧,却不知能瞒过几时。不过李素儿向来心思细腻,想来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倒无需自己操心。
马车摇摇间,车外的鼎沸喧嚣声渐渐变弱。行至城门口,经过守卫的一番盘查,一行人便出城而去。云朔挑开帘子,回望向身后渐行渐远的帝都城门,城门上赫然书着“南熏门”三个大字。
记忆如泉水,汨汨流淌,她想起,去年入京,她正是从南熏门入城的。
城墙坚固,千年如一日的静立无言,而她却已不再是一年前入京的那个她了。
云朔缓缓放下了帘子,不再回首,前方,大片的农田与杨柳正朝着她走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她也该往前行了。
.
这一队人里,李继和一门心思冲上战场去帮兄长杀敌,云朔与李素儿两人则忧心李继隆安危,是以大家都颇为默契地星夜兼程、急速前行,约莫几日光景便赶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邵州。
当初在开封,云朔只知道李继隆此番是镇压蛮贼,不过这蛮贼从何而来,是何模样,却是一概不知。到了邵州之后,她在当地略略打听,方才知晓一二。
原来此番李继隆对上的蛮贼,正是居于邵州以北、潭州以西的梅山蛮族。这些蛮族常年居于梅山一带,与世隔绝,因此也被人称为“梅山峒蛮”。
从唐末五代起,中原混战不休,梅山峒蛮便也趁机在湖南一带作乱,劫掠商人,抢杀民畜,当地百姓不堪其扰久已。地方官也曾多次出兵镇压,奈何这蛮族民风彪悍、力大凶残、善于用毒,又有梅山之地连绵山脉为天然屏障,竟是块儿难啃的骨头。
到了邵州后,李继和自告奋勇,带着两个护卫前去探查李继隆军队动向,云朔与李素儿则留在客栈里等候消息。
李素儿坐在窗前,目光透过连绵的屋舍,望向远方云雾间若隐若现的山峦,“朔娘,你可知,我们此刻所在的这片土地,正是爹爹打下来的。”
云朔当然知道。
五年前,大宋派大将慕容延钊为主帅、李素儿的父亲李处耘为监军,平定荆南、湖南,短短两个月,潭州、邵州等荆湖之地尽归大宋。
那一战,是大宋建国后先南后北统一中原的第一战。
那一战,是李处耘建立赫赫功勋的一战,也是李处耘从巅峰处一落千丈的一战。
当时的李处耘已是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原以为能凭借此次功勋更上一层楼。只可惜,在那一战里,李处耘与主帅慕容延钊不和,二人互相上奏指责对方,最后,李处耘被贬为淄州刺史,三年后,于淄州郁郁而终,至死都未能重回京师。
李处耘死后,官家虽为他停朝致哀,追赠赐官,赐给葬地,可人死不能复生,一代将星就这般悄然陨落。
云朔抚上李素儿的肩,“李将军若泉下有知,见他的孩儿们各个英勇无畏,想来也是欢喜的。”
说话间,房门被一股大力推开,二人惊诧回首,便见李继和风风火火地冲进屋里,抓起桌上的茶壶仰脖就往肚子里灌。
“我已经打听到二哥他们的驻地了,你们快收拾收拾,咱们这便去和二哥汇合。”
李素儿凝眉,“我们这般贸然前去,可否会给二哥添乱?”
“嗨,你们只管听我命令行事,不用瞎操心。”
云朔走上前来,朝李素儿点了点头,又对李继和说,“好,我们听你安排。”
云朔起初也觉得李继和这个小郎君不太着调,不过这一路行来倒是对他颇有改观。这一路上,他们虽尽力低调,两个女孩子也褪下罗裙换上男装,对外只称自己是外出探亲的,可是仍旧难免遭遇宵小觊觎,却没想到都被李继和领着几个护卫将人给收拾了,顺带还将贼人扭送到地方州府给地方官送点儿业绩。
倒是自己轻看了这个李家五郎,他说要保护她们,倒还真不是信口说大话。毕竟,他的父亲是李处耘,他的兄长是李继隆,他自己又岂会是庸碌之辈?李继隆一心把他送去国子监,去学那些文人墨客读书习字考状元,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云朔这些小心思李继和自是不知的,他一心只想速与李继隆汇合,再去和贼人大战三百回合,连番催促了几次,领着一行人风风火火朝着驻地奔去。
听说前些日子大军在潭州发现梅山峒蛮行踪,如今军队驻扎在潭州境内白沙镇一带,距此约三四十多公里,若是快马加鞭,想必还能赶在天黑之前与李继隆汇合。
李继和策马在前为大家开路,李素儿坐在马车内,止不住地摩擦着手。云朔握了握她的手,故作轻松地笑道:“咱们马上就能见到李继隆了,别担心。”
李素儿抿了抿唇,倏尔,才轻点了点头。
云朔轻声一笑,这才扒拉着车窗望向窗外。
此刻,马车行驶在一条蜿蜒的小道上,两侧的松柏高耸入云。远方,带着褶皱的山脉起起伏伏,由东至西连绵而去。
自从离开蜀中,云朔许久未曾见过这般的丛山峻岭了,可眼前的壮阔景色并未使她展颜,反倒让她心下一沉。
云朔不懂兵法,可昔年也曾胡乱读过一些杂书,见此景便忍不住胡乱想着,崇山峻岭,多是易守难攻之地,李继隆却要在此间与那梅山峒蛮拼杀,却不知胜算几何?
道路崎岖,马车也颠簸不止,李素儿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何曾受过这般的罪,须臾,胃里一阵翻腾,竟有些想吐。
云朔瞧着李素儿面色发白,忍不住问:“可要停下来歇息一下?”
“不必!”李素儿止住了云朔的话,“赶路要紧。”
云朔瞧着外头天色,日渐西斜,估算了下时辰,想必是快到了。
“再忍忍,很快就到了。”
李素儿虚弱地点了点头。
约莫又行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李素儿以为她快要坚持不住之时,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李素儿苍白的脸上泛起一抹喜色,露出了连日来的第一个笑容——这是到了。
云朔扶着李素儿下了马车,前方果然布满了一片营寨。李继和已跑到了军营入口,自报家门,“我是你们主帅的兄弟,快放我进去,我要见我哥。”
那几个把守军营的士兵瞟了李继和一眼,当然不可能就这样把人放进去。其中一人入营内通报,其他人则挺着胸板儿,举起长枪将李继和拦在营外,任凭他说什么也不为所动。
“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不信是不是?好好,你把我哥叫出来,你让他来认认我是不是他弟!你们听到没,我……诶,小哥,你这枪看着不错啊,借我使使……”
吵吵闹闹间,很快从营里出来一名年轻军将。此人也是武将之后,在反复确认过几人身份后,这才将人放了进来。
“我姓马,是李将军的副将。”那名军将自我介绍道。
说话间,李继和已领着云朔和李素儿笑嘻嘻地步入军营,“马大哥,我叫李继……”
说话声骤然止住。
惨痛的哀嚎从四面八方传来,循声望去,抬着伤员的担架络绎不绝地奔向军营西南方向,想必是军医之所在。躺在担架上的士兵皆是一身血红,甚至还断手断臂,其状惨不忍睹。而那些尚还能独立行走的,几乎也都带着伤,凌乱破碎的军服下,血红的伤口皮肉翻卷……
这情形,分明是刚经历过一场恶战。
“呕!”李素儿忍了一路,此时再也没忍住吐了出来。
云朔替李素儿拍了拍背,手却忍不住颤抖,一股凉气从背脊窜出,“李继隆呢?他在何处?”
李继和一把揪住那马副将的铁甲,眉角隐有青筋暴起,“我哥呢?我哥在哪儿!”
马副将面色不改,“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几位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见将军。”
马副将带着他们走到军营最中心处,又将众人迎入居左的一座营帐。李继和率先冲了进去,“二哥!”
帐内,一张小几,一张床,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