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日,云朔一如既往地窝在帐内养伤。或与李素儿叙叙闲话,或把玩着李继和寻来的小玩意儿,或跑到帐外晒晒太阳,日子倒是过得悠闲且自在。直到有一天李素儿跑来告诉她,此地诸事已了,不日李继隆就会率军回朝了。

    “终于要回京了,这地方我可是呆不下去了。”李素儿语调轻快,又叫云朔且先收拾收拾行囊,有备无患。

    云朔摩擦着手中的竹笛,垂下了头。

    是该收拾行囊了。

    军营附近有一片小溪,溪水清可见底,是李继和闲时瞎溜达发现的。

    云朔入军营的第一晚就腿上中箭,此后只能呆在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哪儿也去不了。如今军队还朝在即,云朔的腿伤也终于快好了,总算可以四处走动走动了。

    云朔按照李继和的描述信步而去,果然在密林深处瞧见一弯碧蓝的溪水,阳光洒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云朔席地而坐,任暖风拂过面庞。有翠鸟在林中鸣叫,叫声婉转如乐曲。

    云朔安静地凝听许久,嘴角露出了浅浅的笑。

    她取出竹笛,以音相和。

    一首原本轻快的小调,却被她吹得哀婉清冷。

    一曲罢,云朔默默不语。就连林中的鸟兽似乎都有感于曲中的哀婉愁肠,鸣声渐弱渐无言。

    天地寂寥,唯有身畔绿草一如既往地在风中摇曳。

    “这是什么曲子?”

    身后,突兀地传来一抹清朗的声音。云朔听出了是李继隆的声音。

    云朔蓦然回首,展颜一笑,眸如弯月,“你怎么来了?”

    李继隆勾了勾唇,“许你悠闲度日,就不许我偷个懒?”说话间,已大步走到云朔面前,坐在她身边。

    “你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李继隆又问了一遍。

    云朔眼底带了一丝羞怯,“不是什么名曲儿……以前在蜀中胡乱瞎编的,还没取名字呢。”

    李继隆捡起一颗石子,打了个水漂,笑道:“再给我吹一遍,好吗?”

    云朔弯了弯眉眼,抬起手,竹笛靠近唇边,清扬的曲调缓缓倾泻而出。

    暖阳,微风,碧水,蓝天,天高云阔。

    李继隆朗声一笑,“这曲子我喜欢。”

    云朔眼底亮了亮,“果真?你若喜欢,我教你可好?”

    ……

    李继隆愣了半晌,大笑一声:“好。”

    碧水无言,一对模糊的身影映照其中,时而悠扬时而凌乱的曲调断断续续地流淌在林间,少年少女爽朗的笑声夹杂其中,天高云淡,阳光正好。

    等到李继隆磕磕碰碰地吹奏完一整首曲子,晚霞已铺满苍穹。

    云朔惊喜地跳了起来,“李继隆,你真厉害!”

    李继隆将竹笛还给她,“还没什么能难倒我的,等我回去再练练,再给你漂漂亮亮地吹一曲。”

    女孩的笑声嘎然而止。

    云朔低下头,望着手中的竹笛,“李继隆,我要走了。”

    李继隆眼底笑意凝固。

    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是这一刻真的到来时,仍旧打了李继隆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是云朔第一次说离开了。

    可这一次,或许她真的要离开了。

    李继隆知道,若是自己不放,她休想离开半步。

    可她要走的路,当由她自己选择,自己能干涉得了一时,能干涉得了一世吗?

    “你还会回开封吗?”李继隆忍不住问。

    会回来吗?

    她也不知道。

    云朔什么也没有说,可李继隆仿佛已经听到了她的答案。

    两人默默凝望着碧波,半晌无言。

    云朔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默。

    “我欠你的钱,约莫二十贯,入府为婢约十个月,若按一个月一贯工钱算,我还需还你十贯。钱就在营帐里,等会儿回去了我便还你,从此,欠你的便都还清了……”

    “算得这么清楚?还将钱都带来了?”李继隆冷笑了一声,“看来是早有准备了。”

    云朔听李继隆这语气,担心他阻拦,急忙道:“你答应过我……”

    李继隆豁然站起,在云朔面前投下一片阴影,“我李继隆说话算话,你大可放心。”

    留下这句话,李继隆看也不看云朔,便转身离去。

    “……”

    云朔张了张嘴,要说的话还来不及出口,便被那不留情面的背影给敲得支离破碎。

    云朔耷拉着眉,涌起几分伤感——还想好好告个别呢……

    .

    次日,天刚拂晓,云朔扛起行囊,独自离开了军营。

    昨夜她已和素娘和哥儿等人告别过了,她不忍再瞧见大家一副恨别离的模样,便一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她早已盘算好了,离军营六七里外有一个小镇,她先去镇上租一辆马车回邵州,到了邵州再找一路商队与之结伴去往大宋边境,最后去往北汉太原……

    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云朔的思绪。

    云朔回头,便看见李继隆策马而来。

    云朔瞬间眉开眼笑。

    “李继隆!”云朔跳了起来,朝他挥了挥手。

    李继隆驱马停在云朔身旁,看也不看她,“上马。”

    “我先去附近的镇子,不远,就几里地,你不必相送……”

    李继隆一把捞起云朔的胳膊,云朔双脚悬空,一声尖叫卡在喉间,人已稳稳地坐在了李继隆身前。

    马儿慢悠悠地踱着步,闲庭信步般。云朔盯着前方缓慢后退的古木,一堵滚烫的胸膛贴着后背,她忍不住往前挪了挪屁股。

    哪知她这么微微一动,马儿像是受了惊般,骤然抬起前蹄。云朔被晃得一阵趔趄,险些被甩落马下。李继隆赶忙伸手搭在云朔腰间,将她稳稳护住。

    云朔惊魂甫定,拽着李继隆的小臂,后怕地喘着粗气。

    待马儿恢复平稳之后,李继隆缓缓地抽回搭在云朔腰间的手,手抽回一半时,忽然顿住。

    沉默半晌,他仿佛破罐子破摔般丢掉了全部的理智,反手将云朔死死揽住,他揽得紧紧的,脑袋垂在她颈间,仿佛用尽了生命的全部力气。

    “李,李继隆……”云朔有些被吓到了,她颤巍巍地唤了一声。

    云朔看不见李继隆此刻的模样,她只感觉到箍在腰间的那双手在收紧,不断在收紧,勒得她几乎无法呼吸。背后那堵滚烫的胸膛几乎快要将她灼烧,颈间喷洒着一阵阵温热的气息,引得她一阵战栗。

    云朔从未见过这样的李继隆,她不知道李继隆这是怎么了,她有些害怕。

    “李,李继隆,你放手……男,男女授受不亲……”

    耳畔,传来一声低笑。

    云朔有些尴尬,她回想起和李继隆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确实和授受不亲沾不上边。

    初见时,她救起摔落山涧的他,背着他翻过蜀中的深山;

    再见时,他带着她策马扬鞭,穿过帝都的大街小巷;

    皇城中,他扛起她翻越宫城,躲避侍卫的追击;

    被贼所俘,是他穿杨一箭从贼人刀下救下自己;

    得知身世,是他雨中策马送自己去李府与程大哥对峙;

    中箭伤重,也是他守在身畔,最后甚至一夜抵足……

    一阵风过,吹红了云朔的眼眶。

    “李继隆……”她低低地唤了一声。

    良久,她听见他说:“别再让我碰见你,若有下次,我不会再放你离开。”

    下次……

    也许,再也没有下次了……

    若她在北汉寻到娘亲,她便会留在北汉。

    若她在北汉遍寻无果,她只会追着娘亲的脚印去往另一片土地。

    再也没有下次了……

    云朔伸出一根手指,缓慢地、轻轻地,似乎想要触碰下李继隆箍在她腰间的那双手。

    李继隆松开了她。

    身体骤然失去禁锢,冷风扑面,云朔打了个寒噤。

    云朔盯着落空的指尖,心里瞬间有些空落落的。

    李继隆手握缰绳,道了声,“坐稳了。”

    而后,一声“驾”破空而起,烈马狂奔,很快,那些纷乱的思绪便都被裹挟进了呼啸的风中。

    .

    烈马疾驰,很快便到了附近镇子。

    李继隆牵着马,瞧着云朔与店家交涉,租赁马车,安排车夫。他想起蜀中初遇时,他担心这傻丫头不识人心险恶,分离前替她事无巨细费心安排,如今两年不到,傻丫头也能独当一面了。

    如此也好。

    “这个给你。”一切安排妥当后,云朔伸手,递给了李继隆一根竹笛,“我教你的曲子,别忘了勤加练习啊。”

    一日为师,云朔仍不忘最后一尽师者敦促之责。

    李继隆淡笑一声,却还是伸手接过。

    “我要走了,你回去吧。”

    “好。”

    云朔登上马车,车轮缓缓转动,渐行渐远。

    云朔挑开帘子回望身后,人流如织间,她一眼便望间了那矗立在原地的一人一马。

    胸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胀痛,眼睛也有些酸涩,她固执地望向身后那个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再也忘不见了。

    良久,她坐回马车,捂着嘴无声地哭了一场。

    她不知道自己因何而哭,只任凭眼泪汹涌流淌。

    哭到泪尽,她抹去满面狼藉,目光投向前方的蜿蜒山脉。

    幼时居于山野,她有娘亲婵姨相依为命;

    后来寄居蜀中,她有子慎子隐日日为伴;

    两年开封之行,她有李继隆以及那么多的新朋旧友细心照拂;

    可从今往后,她便只有她自己了……

章节目录

汴水流:北宋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纭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纭迩并收藏汴水流:北宋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