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炙热的太阳照射得天地一片透亮,大宋皇帝赵匡胤斜坐在西山之巅,仰脖灌了一大口烈酒,又拿衣袖拭了拭嘴。

    极目远眺,太原城星罗密布的屋舍城郭就在他的脚下,似乎旦夕之间便可纳入大宋版图,可从二月份发兵到现在,他已经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了。

    这四个月里,他的大宋精兵将这座孤城四面围困,又数次大败汉军、驱逐契丹铁骑、筑新堤引汾水灌城,甚至有不少北汉军官率众归降,可花团锦簇的光鲜外表掩盖不了的残酷现实是——太原城至今未破!

    这座孤城,泡在汹涌的汾河之水中,看似摇摇欲坠,却又苟延残喘至今。

    “陛下,臣等愿登城杀敌,拼死也要拿下太原!”

    赵匡胤回头,只见抱拳叩首的乃是他的那群亲卫禁军。连日来的攻城不克让这些铁血汉子几近愤怒,不拿下此城誓不罢休。

    手下人的愤怒赵匡胤如何不知,他自己又何尝不气愤?然而打仗终归不能意气用事,看着身后这群儿郎,赵匡胤面色却奇异地平静了下来,他正色道:“你们都是我亲自训练的精兵强将,无不是以一当百,我选你们为亲卫,与我同患难、共休戚,今日我宁可不要太原,也不愿你们为我冒锋刃、赴死地。”

    一番话说得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赵匡胤一双大掌拍向离自己近些的一个卫士的肩膀,仰头大笑了起来,“我堂堂大宋七尺男儿,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

    一行人说说笑笑间,忽而从远方飘来一阵喧天鼓声。赵匡胤面色一整,他朝太原城的方向望去,只见城外火光漫天,白日里将半边天照得通红。

    “官家,”一个小兵快步奔来,“不好了,契丹援兵到了!”

    赵匡胤眉目一凛,原来是契丹军,这又是打鼓又是放火的,是在向城内传信了。

    “领兵之人是谁?”

    “是契丹北院大王耶律乌珍。”小兵道,“此外,斥候来报,北面也发现契丹兵的踪迹,领兵之人乃是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斜轸。”

    契丹援军,又来了。

    几个月前,契丹换了新皇帝,新帝登基后第一次派兵支援北汉,可两路契丹大军甚至还没有踏上太原的土地,便大败于宋军,铩羽而归。这事儿搁谁身上能咽下这口气?契丹再次发兵赵匡胤并不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契丹军竟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成功绕过了宋军所有防线直接冲到了太原城下。

    赵匡胤面容冷峻,他默默盘算着敌我形势。

    这次契丹同时出动南北两院大王,以逸待劳,城内的汉军得知援兵到了也必是士气大振。而宋军这边,大军已经在太原城下苦战了四个月,早已是兵困马乏,况且军队长期驻扎在甘草地上,如今进入盛夏,暑热多雨,军中每日都有不少士兵身患腹病,战斗力已是大不如初。

    赵匡胤再次望向那座被困在洪水中的孤城,很快,他便做出了决定。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宰相赵普。君臣二人视线交汇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匡胤豁然大笑了起来,“也罢,传令下去,招李继勋、赵赞、曹彬、党进觐见。”

    赵匡胤迅速和诸将商议定退兵事宜。而大军劳师远征,纵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太原,可也不能无功而返。一方面,宋军在太原以北的石岭山以及河北西山东等地修建城寨,抵御契丹,另一方面,赵匡胤安排禁军将太原城周边一万多户百姓南迁到大宋境内。北汉国总共也就三万多户百姓,没了百姓也就没了赋税军士,看这太原城还能撑上几年!

    安排好一切后,赵匡胤下令,全军班师回朝。

    围困了太原城四个月的宋军如潮水般迅速退去,只留下了四座空荡荡的营帐,还有太原城内城外的一片狼藉。

    .

    宋军退兵了,悬在太原城头顶的那柄大刀终于被撤走。太原百姓们终于打开了紧闭的房门,重新走上了街市,清冷了好几个月的太原城终于又热闹了起来。

    云朔坐在藏书阁的窗前,她似乎都能在闷热的空气中嗅到那丝丝缕缕的市井烟火气。

    扭头,她看向立在不远处的何二郎,想到那片被洪水淹没的村落,忍不住问了句,“家里如今可还安好?”

    何二郎转过身来,拱手道:“大嫂托人来了信,家中房屋有些受损,不过村里人都在帮着修缮。说来还得感谢云娘子,那日水患,你领着兄弟们帮了不少村里人,大家都将这份恩情记在我们家头上,都争着抢着帮我家修缮房屋呢。”

    云朔闻言一笑,“真要说谢,还得我向你道一声谢。”

    何二郎闻言不解。

    “那日在城墙上,若非你及时阻止,只怕如今我也和那郭宰相一样,身首异处。”

    “那日,是我唐突了……”何二郎抿了抿唇,“陛下处置郭无为乃是因为他身居相位却通敌判国,罪不容诛。即使娘子也向陛下劝降,相信陛下是能分辨娘子是真心为太原百姓计的,纵然会生气,却也未必会迁怒娘子。”

    云朔冷笑了一声,“纵是通敌判国,为何早不处置晚不处置,偏偏在他当着满城将士的面劝降的时候处置?陛下杀他,不过是觉得他在战前乱了汉军军心罢了。”

    可叹自己当时竟真的在奢望刘继元能改变主意……甚至有一刻还忍不住想站出来,和郭无为一起,劝刘继元归降。

    若非何二郎拉了她一把,让她从冲动中回过神来,只怕,她亦会成为刘继元的刀下之鬼。

    想到此,云朔不禁自嘲一笑。不管郭无为怀揣着怎样的心思,一心为公也好,藏了私心也罢,他终是拼着一死,喊出了云朔想喊却不敢喊的话。可自己呢,妄想救人于水火,却瞻前顾后,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云娘子……”何二郎唤了一声,又似被什么堵住了嘴似的,吱唔半晌,才低声道,“你有你的立场与坚守……不必一味否定自己。”

    好似一股暖流划过,云朔忍不住牵起了一抹笑,“何二哥,多谢你。”

    何二郎微微一笑,他抬头看了眼窗外,“云娘子,我们该回宫了。”

    “好。”

    .

    云朔回到皇宫后,听玖如说刘继元又出宫去了。

    如今战事虽了,可这位北汉皇帝似乎仍不得闲。

    宋军退兵了,但是契丹南北两院大王还屯兵在太原城下,前驱了狼,后来了虎,刘继元不得不小心伺候着。

    且就在几日前,刘继元派人将城中大水排掉,却不料在宋军猛烈攻势下尚且坚不可摧的太原城墙竟在大水被排后轰然倒塌。云朔听到此事后曾呆了好半晌,却不知那个时候的刘继元是何心情,也不知是庆幸多一点,还是后怕多一点。

    如今契丹大军屯兵于城外,太原城墙却塌了,刘继元又赶忙派人日以继夜地修筑城墙,以免契丹乘虚而入。

    “听说明日陛下会在宫中设宴,宴请那些契丹人。”玖如又说。

    云朔听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她并不关心什么契丹人,这是刘继元操心的事。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了,宋军也退兵了,她该好好想想该如何才能离开这座皇宫,离开这座太原城。

    云朔坐到桌案后,玖如奉上茶水,云朔却只是默默望着案上的那张画像发着呆。

    那张画是云朔两日前所作,画中是一名黑衣男子,气度不凡,可画里的男子却没有五官,让人甚是好奇这般的人物到底长着一副什么模样。

    这样的画,云朔已经画了很多年了。

    如今,她仍旧无法清晰地勾勒出男子的五官,却已知道了这名男子的身份——

    大宋的官家,赵匡胤。

    何曾想,当年带走娘亲的男子,竟然是大宋的官家。

    也就是说,娘亲,十有八九就在开封,就在大宋皇宫。

    开封、大宋皇宫、大宋官家赵匡胤……云朔默念着这几个字眼,眼眶有些胀痛。

    原来,她曾离娘亲那么近,那么近……

    一团茶水洒在了画纸上,晕湿了墨,云朔的嘴角却咧起了笑。

    无妨,反正她很快便会回去了,回到开封去……

    很快,她就会和娘亲团聚……

章节目录

汴水流:北宋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纭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纭迩并收藏汴水流:北宋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