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时辰前,三公主府。
西次间内点了熏香,孔雀蓝釉香炉炉腹浑圆,炉身绘着精致的凤凰纹样,象征着尊贵与庄严。屋内烟香缭绕,空气中散着沉郁的紫藤香,令人心旷神怡。
一方桌案边,围坐了四人。
四人中唯一的女子正一口接一口地饮着茶,她眉眼细长,乌发如云,暗红色的宫装衬得人肤白如雪,整个人如玉瓷般剔透,然而烦躁的表情使她像蒙上了一层暗纱,令人不敢靠近,此女正是朔国三公主华郁。
驸马苏冽小心观察着她的表情,谄媚道:“公主莫急,此事必成。”
华郁抬了抬眼皮,并未理会他,而是转向另一边问:“丞相大人以为如何?”
苏文伯默了默,宽慰道:“事已至此,唯有一等。殿下稍安勿躁,不出一个时辰,李应山必来。”
苏文伯做了快十年丞相,早就是个人精。当初挑中三公主做了儿媳,便是瞧上她的野心,按照他的计划,华郁本该嫁与苏沉舟,而不是他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嫡子!
然而苏沉舟虽是他的长子,却是个庶子,且自小不服他的管教,行了冠礼后便搬离相府自立门户,与相府苏家是再无瓜葛。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声悠扬的哨音,伴着铃铛的响动,一个人踏进屋内。
“如何?!”华郁猛然站起身来。
李应山扫了一眼屋内的四人,简单答道:“可行。”
此言一出,屋内的氛围刹那间松弛下来。
“很好,李统领,真不愧是金吾卫的总管,各方调度都得听您一言。”
华郁喜道:“你放心,跟了本殿下,自有是你做三军统帅的时候。”
李应山沉默片刻,躬身道:“多谢殿下。”
“行了,你退下吧。明日午时之后,去你该去的地方。”
李应山走后,屋子内一直沉默的第四人开了口:“他已经知晓了我的身份,不可留活口。”
华郁道:“大人自放心,李应山的发妻在我们手中,他不敢造次。待我们成事之后,就更不必忧心。”
“我说,不,可,留,活,口。”
那人语气强硬,神情阴冷,一字一顿道:“若是暴露了我,对殿下可没有一丝好处。”
华郁蹙眉沉默,苏文伯却接到:“自然,既然同在一条船上,我们自会保证大人的安全。”
他苍老的面上浮起沉郁,筹谋数十年,就为这一朝,从此朔国便要姓“苏”而非姓“华”了!
……
申时,华郁进了宫。
“郁殿下,您回去吧。”
锦绣宫掌事宫女盈歌蹙着眉,她悄声道:“娘娘暂且是不肯见您的,您改日再来吧。 ”
华郁听罢,表情淡淡,眸色却默然一沉,犹如夜里黯淡无光的天,连半颗星尘也没有。
她甩下一句:“知道了。 ”而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盈歌望着她俏丽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摇着头自言自语:“这是要闹到何时……”
“郁儿走了?”林贵妃见盈歌回来,淡淡问。
“是。”盈歌回:“殿下见不着您,已经离开锦绣宫了。”她犹疑片刻,悄声又问:“娘娘,您为何要这样啊?”
“哼,”林贵妃冷斥一声:“谁让她不听本宫的话,竟想在她父皇的药中动手脚!给她一个教训,保管她日后老老实实的。”
盈歌叹了口气,心里默默为华郁叫哀。
华郁离开了锦绣宫,漫无目的地在宫里转悠。母妃还是不肯见她,可不是她教给自己的吗?
凡事都要不择手段、要争第一、要压过华鸢一头,要做朔国最为人称道的公主。可是现下,不过是稍稍过了头,怎么便变了脸色?
她明白,母妃自还是闺阁少女之时便视皇后为眼中钉,明明林家与洛家皆是簪缨世家,为何那洛明雪为正妃而她母妃林葭却要为侧?可笑至极的是,两人人前人后恶斗了数年,最终却都败给了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的小宫女。
呵,不过也是,说到底她与皇后那个贱妇一样,都深爱着父皇,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女儿伤害他?
可男人岂有一个能靠得住的!!!
她们爱着父皇,可父皇呢,十多年来心中还不是只有那个叫黎晚的卑贱浣衣女?多少痴心错付,红颜白发,还不够痛不够冷不够惨吗?什么正道什么真心,通通都是假的,只有权力是真的、只有手上的兵,才是真的。
华郁的表情一瞬间变得阴鸷,若她为女帝,她要让四海之内的五大国皆臣服在她脚下。她会是朔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她会创造一个连她那战功赫赫的祖父都难以企及的太平盛世!
华郁在宫道上走得缓慢,她一个人踱着步,面色沉沉,路过御花园,纤细白皙的指尖轻轻抚过园子里开得最盛的海棠花,恍惚间想象着自己身上暗红的宫装变成明黄色的龙袍,那一定别有一番风韵……
金吾卫已经打点完毕、华鸢与苏沉舟也不在上京、司马佑安眼下不过区区中郎将、陈筹的兵力都在洛城、雍王那边也已安排妥当、父皇的身子也日日衰颓,整个上京都在掌控之中,那位大人的全部计策都使得恰到好处……
很快便好了,只需要再等一日,不,应当是九个时辰,她便能让一切看不上她的人消失。
这样想着,她的心情好了起来。
华郁勾了勾唇,她抬头凝望着澄明的天色,连接着一望无际的宫道,最后瞧了一眼远处未央宫外幽美透亮的琉璃瓦廊,踩着宵禁的鼓声,渐渐消失在午门外。
……
已是子时。
宣政殿的偏殿还点着灯,李应山瞧着那窗内的烛火还点得旺盛,略微犹豫片刻,上前招呼着刘德全:“刘公公,这么晚了,陛下还不歇息?”
刘德全长叹一声:“圣上龙体本就有恙,正遇上早朝参苏相的折子是一本接着一本,这不,正焦头烂额呢。”
“哦?是吗。”李应山冒出冷汗,状似迷茫,不经意间问:“这苏丞相为国为民十数年,忠心耿耿廉洁严明,怎么,竟还有人敢恶意揣测?”
刘德全一甩拂尘,眯着细长眼左右瞧了瞧,低声道:“可不是嘛,说什么苏相私养府兵意图谋反,这话可不就是天方夜谭?”
他摇着头,似是在嗤笑又似在感叹:“陛下虽仁慈,但仍是震怒,说是明日要留了苏相好好盘问盘问。”
李应山听得头皮发麻,他强装镇定道:“是,是啊……”
遭了,若是让陛下提前发觉,扣下苏丞相,那计划定是要失败的,他的眼珠不停地转着,飞速思考着对策。
“不过……”刘德全又道:“说苏相有谋反之心,陛下是全然不信的。”
李应山一愣。
“可这么多的折子也在提醒陛下,苏文伯老了,也许,该歇息了。”
刘德全苍老的面上浮起感慨:“苏相乃是陛下这么多年来最为信任的重臣之一,若是他有什么苦处,陛下定当会为他出面解决。”
“李统领,你知道的,陛下他啊……最是心软……”
夜色如水,清冷又孤傲的月辉撒在宣政殿旁的石狮子上,薄云连绵起伏,四下寂静,只有殿中微微晃动的烛火和时不时传出的咳嗽声,还在诉说人的寸寸愁思。
要换岗了,李应山没再留恋,默然不语,躬身退下。
待他走远,刘德全这才阴沉着脸朝身后微一招手,几个训练有素的暗卫便立刻从高处走出来,他们跪在刘德全跟前,随着他的手势一言不发地跟上了李应山。
“什么!陛下要我致仕?!”
苏府内,苏文伯不可置信,他一把摔碎一旁的青玉瓷器,满面怒容。那瓷器是朔帝所赠,初次得到时,他曾十分钟爱,可时日一长,苏文伯便渐渐觉得,朔帝明明是个废物,德不配位又才疏学浅,怎么配拥有这些好东西?
他起伏的胸口在李应山的注视下慢慢平复,沉声道:“不可再等了……”
……
夜色最浓的时候,空气中似有暗香浮动,缟素一般的月华轻柔地镀在正德宫的窗柩上,结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寒霜。
“是吗。”
刘德全伺候朔帝睡下,在中庭里得了暗卫的回禀,再也控制不住哀觞,小声啜泣起来。他哭得伤心,哭得落寞,像是要把朔帝这几十年来的委屈与不易通通哭出来。
须臾,他擦擦眼泪,与暗卫的领头人鹰谷在月下对视一眼,微微叹道:“难为你们家将军了……此番让他在陛下与苏家之间做抉择,难免要陷他于不忠不孝之地。”
鹰谷始终稳稳地跪在中庭,没有回话,也没有抬头去瞧刘德全的眼泪,此时听罢,他沉声道:“公公不必多忧,自将军行了冠礼,与苏家分道扬镳之际,便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他想了想又续道:“将军曾告诉过卑职,说他感念陛下知遇之恩,心中早已视陛下为亲父,非粉身碎骨无以为报,而苏家于他而言,就只是苏家罢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苏将军……是个好人……”
刘德全努力朝鹰谷堆起一点笑意,在夜的寒风凛冽中,他的心下终于升起一丝暖来。
东方开始泛白,微弱的金色曙光自云边渗出,云影氤氲,重重叠叠,天穹之上镶着几颗残星,不多时便隐去了身形。
万籁俱寂中,宫门各处传来鼓音,这又是一个新日子。
“天亮了。”他说。
西次间内点了熏香,孔雀蓝釉香炉炉腹浑圆,炉身绘着精致的凤凰纹样,象征着尊贵与庄严。屋内烟香缭绕,空气中散着沉郁的紫藤香,令人心旷神怡。
一方桌案边,围坐了四人。
四人中唯一的女子正一口接一口地饮着茶,她眉眼细长,乌发如云,暗红色的宫装衬得人肤白如雪,整个人如玉瓷般剔透,然而烦躁的表情使她像蒙上了一层暗纱,令人不敢靠近,此女正是朔国三公主华郁。
驸马苏冽小心观察着她的表情,谄媚道:“公主莫急,此事必成。”
华郁抬了抬眼皮,并未理会他,而是转向另一边问:“丞相大人以为如何?”
苏文伯默了默,宽慰道:“事已至此,唯有一等。殿下稍安勿躁,不出一个时辰,李应山必来。”
苏文伯做了快十年丞相,早就是个人精。当初挑中三公主做了儿媳,便是瞧上她的野心,按照他的计划,华郁本该嫁与苏沉舟,而不是他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嫡子!
然而苏沉舟虽是他的长子,却是个庶子,且自小不服他的管教,行了冠礼后便搬离相府自立门户,与相府苏家是再无瓜葛。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声悠扬的哨音,伴着铃铛的响动,一个人踏进屋内。
“如何?!”华郁猛然站起身来。
李应山扫了一眼屋内的四人,简单答道:“可行。”
此言一出,屋内的氛围刹那间松弛下来。
“很好,李统领,真不愧是金吾卫的总管,各方调度都得听您一言。”
华郁喜道:“你放心,跟了本殿下,自有是你做三军统帅的时候。”
李应山沉默片刻,躬身道:“多谢殿下。”
“行了,你退下吧。明日午时之后,去你该去的地方。”
李应山走后,屋子内一直沉默的第四人开了口:“他已经知晓了我的身份,不可留活口。”
华郁道:“大人自放心,李应山的发妻在我们手中,他不敢造次。待我们成事之后,就更不必忧心。”
“我说,不,可,留,活,口。”
那人语气强硬,神情阴冷,一字一顿道:“若是暴露了我,对殿下可没有一丝好处。”
华郁蹙眉沉默,苏文伯却接到:“自然,既然同在一条船上,我们自会保证大人的安全。”
他苍老的面上浮起沉郁,筹谋数十年,就为这一朝,从此朔国便要姓“苏”而非姓“华”了!
……
申时,华郁进了宫。
“郁殿下,您回去吧。”
锦绣宫掌事宫女盈歌蹙着眉,她悄声道:“娘娘暂且是不肯见您的,您改日再来吧。 ”
华郁听罢,表情淡淡,眸色却默然一沉,犹如夜里黯淡无光的天,连半颗星尘也没有。
她甩下一句:“知道了。 ”而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盈歌望着她俏丽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摇着头自言自语:“这是要闹到何时……”
“郁儿走了?”林贵妃见盈歌回来,淡淡问。
“是。”盈歌回:“殿下见不着您,已经离开锦绣宫了。”她犹疑片刻,悄声又问:“娘娘,您为何要这样啊?”
“哼,”林贵妃冷斥一声:“谁让她不听本宫的话,竟想在她父皇的药中动手脚!给她一个教训,保管她日后老老实实的。”
盈歌叹了口气,心里默默为华郁叫哀。
华郁离开了锦绣宫,漫无目的地在宫里转悠。母妃还是不肯见她,可不是她教给自己的吗?
凡事都要不择手段、要争第一、要压过华鸢一头,要做朔国最为人称道的公主。可是现下,不过是稍稍过了头,怎么便变了脸色?
她明白,母妃自还是闺阁少女之时便视皇后为眼中钉,明明林家与洛家皆是簪缨世家,为何那洛明雪为正妃而她母妃林葭却要为侧?可笑至极的是,两人人前人后恶斗了数年,最终却都败给了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的小宫女。
呵,不过也是,说到底她与皇后那个贱妇一样,都深爱着父皇,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女儿伤害他?
可男人岂有一个能靠得住的!!!
她们爱着父皇,可父皇呢,十多年来心中还不是只有那个叫黎晚的卑贱浣衣女?多少痴心错付,红颜白发,还不够痛不够冷不够惨吗?什么正道什么真心,通通都是假的,只有权力是真的、只有手上的兵,才是真的。
华郁的表情一瞬间变得阴鸷,若她为女帝,她要让四海之内的五大国皆臣服在她脚下。她会是朔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她会创造一个连她那战功赫赫的祖父都难以企及的太平盛世!
华郁在宫道上走得缓慢,她一个人踱着步,面色沉沉,路过御花园,纤细白皙的指尖轻轻抚过园子里开得最盛的海棠花,恍惚间想象着自己身上暗红的宫装变成明黄色的龙袍,那一定别有一番风韵……
金吾卫已经打点完毕、华鸢与苏沉舟也不在上京、司马佑安眼下不过区区中郎将、陈筹的兵力都在洛城、雍王那边也已安排妥当、父皇的身子也日日衰颓,整个上京都在掌控之中,那位大人的全部计策都使得恰到好处……
很快便好了,只需要再等一日,不,应当是九个时辰,她便能让一切看不上她的人消失。
这样想着,她的心情好了起来。
华郁勾了勾唇,她抬头凝望着澄明的天色,连接着一望无际的宫道,最后瞧了一眼远处未央宫外幽美透亮的琉璃瓦廊,踩着宵禁的鼓声,渐渐消失在午门外。
……
已是子时。
宣政殿的偏殿还点着灯,李应山瞧着那窗内的烛火还点得旺盛,略微犹豫片刻,上前招呼着刘德全:“刘公公,这么晚了,陛下还不歇息?”
刘德全长叹一声:“圣上龙体本就有恙,正遇上早朝参苏相的折子是一本接着一本,这不,正焦头烂额呢。”
“哦?是吗。”李应山冒出冷汗,状似迷茫,不经意间问:“这苏丞相为国为民十数年,忠心耿耿廉洁严明,怎么,竟还有人敢恶意揣测?”
刘德全一甩拂尘,眯着细长眼左右瞧了瞧,低声道:“可不是嘛,说什么苏相私养府兵意图谋反,这话可不就是天方夜谭?”
他摇着头,似是在嗤笑又似在感叹:“陛下虽仁慈,但仍是震怒,说是明日要留了苏相好好盘问盘问。”
李应山听得头皮发麻,他强装镇定道:“是,是啊……”
遭了,若是让陛下提前发觉,扣下苏丞相,那计划定是要失败的,他的眼珠不停地转着,飞速思考着对策。
“不过……”刘德全又道:“说苏相有谋反之心,陛下是全然不信的。”
李应山一愣。
“可这么多的折子也在提醒陛下,苏文伯老了,也许,该歇息了。”
刘德全苍老的面上浮起感慨:“苏相乃是陛下这么多年来最为信任的重臣之一,若是他有什么苦处,陛下定当会为他出面解决。”
“李统领,你知道的,陛下他啊……最是心软……”
夜色如水,清冷又孤傲的月辉撒在宣政殿旁的石狮子上,薄云连绵起伏,四下寂静,只有殿中微微晃动的烛火和时不时传出的咳嗽声,还在诉说人的寸寸愁思。
要换岗了,李应山没再留恋,默然不语,躬身退下。
待他走远,刘德全这才阴沉着脸朝身后微一招手,几个训练有素的暗卫便立刻从高处走出来,他们跪在刘德全跟前,随着他的手势一言不发地跟上了李应山。
“什么!陛下要我致仕?!”
苏府内,苏文伯不可置信,他一把摔碎一旁的青玉瓷器,满面怒容。那瓷器是朔帝所赠,初次得到时,他曾十分钟爱,可时日一长,苏文伯便渐渐觉得,朔帝明明是个废物,德不配位又才疏学浅,怎么配拥有这些好东西?
他起伏的胸口在李应山的注视下慢慢平复,沉声道:“不可再等了……”
……
夜色最浓的时候,空气中似有暗香浮动,缟素一般的月华轻柔地镀在正德宫的窗柩上,结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寒霜。
“是吗。”
刘德全伺候朔帝睡下,在中庭里得了暗卫的回禀,再也控制不住哀觞,小声啜泣起来。他哭得伤心,哭得落寞,像是要把朔帝这几十年来的委屈与不易通通哭出来。
须臾,他擦擦眼泪,与暗卫的领头人鹰谷在月下对视一眼,微微叹道:“难为你们家将军了……此番让他在陛下与苏家之间做抉择,难免要陷他于不忠不孝之地。”
鹰谷始终稳稳地跪在中庭,没有回话,也没有抬头去瞧刘德全的眼泪,此时听罢,他沉声道:“公公不必多忧,自将军行了冠礼,与苏家分道扬镳之际,便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他想了想又续道:“将军曾告诉过卑职,说他感念陛下知遇之恩,心中早已视陛下为亲父,非粉身碎骨无以为报,而苏家于他而言,就只是苏家罢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苏将军……是个好人……”
刘德全努力朝鹰谷堆起一点笑意,在夜的寒风凛冽中,他的心下终于升起一丝暖来。
东方开始泛白,微弱的金色曙光自云边渗出,云影氤氲,重重叠叠,天穹之上镶着几颗残星,不多时便隐去了身形。
万籁俱寂中,宫门各处传来鼓音,这又是一个新日子。
“天亮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