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夜色和鬼界很不一样。
段之芜站在窗前,静默地看着院中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直到他们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线里。
少主……
他从未想到,今日一行,竟让他重获至宝。
孟姝还活着,但她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她成了一介普通的凡人,活得烂漫又恣意。
满腔的欣喜之后,涌上的是无限的空寂。
“你也觉得,很巧吧。”
白日,扶光的话仍现耳边。
那时的他故作愤怒,拂袖离去,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那点龌龊的私心吗?
段之芜垂眸自嘲一笑。
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他有想把一切告诉她的冲动,他想让她重回鬼界,昭告三界,真正的鬼王,回来了。
可是,少女今日的笑是那么的陌生。
她身着素衣,提着铃铛,一路小跑在日光之下,背后是碧日晴空,她的笑,有着不同于往日的狡黠明媚,褪去了鬼王华服,就如同挣开了克制自持的枷锁。
三界皆赞,鬼王姝年纪虽轻,却魄力非常,端正柔和,鬼仪万千,从不行差踏错。
可段之芜总觉得,人间这个有些陌生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三界暗流涌动,鬼界与人间,更是诡谲不清,让她做个凡人,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生,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没想到,冥冥之中,她竟再度遇上了扶光,掺和进了渡鬼一事。
回想起百年前,那些鲜为人知的闲言碎语,段之芜心底莫名的烦躁。
有些世事就如同浮烟,命运总会让人捉摸不透,但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
“扶光,只愿你不再记起。”
……
扶光带着孟姝,林宅,期间路上,他们还碰到了岑娘。
她抱着一堆纸钱,正坐在廊下整理着。
清明将至,她应是在准备为林素文烧的纸钱……
岑娘看不见他们,孟姝跟着扶光一路闲庭信步,来到了林敬的卧房。
孟姝没多问,她猜也猜到,林敬多半已经清醒了。
倒是入门前,她多看了两眼插在门上的梨花。
百姓在清明时,常有“插柳”的习惯,可孟姝一路走来,发现林宅插的不是柳枝,而是梨花,不仅如此,方才岑娘头上也簪了一朵白梨。
她眼神默了默,没有多说,快步跟着扶光进了屋内,心中早已了然。
别家清明许是在祭奠,但林宅的清明,却是在思念。
扶光和孟姝走进,还以为是岑娘他们,林敬并未睁眼,一如既往地双目紧闭,平静地躺在榻上。
直到青年人的声音响起,他再度睁眸坐起,看向来人。
见到扶光,林敬起身就要拜。
扶光见状,身似残影,飞快地扶住了林敬的手臂,他蹙眉:“林老不必如此。”
谁知林敬却执意要跪,他一生清风正骨,现在恢复了康健,往昔的青竹之姿隐约可见:“公子和姑娘皆是贵人,救苦救难,和贤当拜!”
扶光没想到他如此执着,眉头一皱,有些不耐,正准备开口时,身后的女子却突然上前,先人一步扶起了林敬。
“林老言重,扶光公子不拘礼节,若林老真想感激,待事情了后,再拜不迟。”孟姝笑道。
说来也是。
林敬点了点头,继而难掩喜悦地看向孟姝:“姑娘和公子深夜前来,难不成是查明了小女的死因?”
孟姝抬头,正好对上扶光不怀好意的目光。
“……”
她只好硬着头皮道:“林老放心,眼下我们已有眉目,只是需要您帮个忙。”
……
天边云雾翻卷,星月的身影渐渐藏匿在浓云之后,宅院内的凉风卷过竹林,瑟瑟叶响间,扰乱了行人手中的火烛。
跳跃的烛火随着步伐摇曳着,爬上了廊边白墙一角,泼墨般的题诗下,残花烛影,萧瑟绰绰。
“吱吖——”
厚重冰凉的雕花木门再度被推开,飞扬的灰尘飘下,孟姝扇了扇眼前飘忽的碎尘,先一步踏入了其中。
扶光跟在她的身后,见她如此轻车熟路,回想昨夜那满脖的血迹,不免感到好笑。
孟姝不知扶光心中所想,她径直走到烛台前,将屋内的火烛一一点亮。
“我就是在那,恍惚间看见了林素文。”她指了指前头的书案。
扶光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并无异样。
她蹙眉,明明昨夜就是在这,她不过是碰了一下桌上的笔墨,眼前的场景却陡然变幻。
孟姝思来想去,总觉得那不是幻觉。
尝试着,她再次伸出手。
就在与笔墨相触间,女子脖间青光一闪,沉寂的霓帐再次掀起,纱幔飞舞间,屋内场景陡然一变,案前再次浮现了那道娉婷身影。
扶光抬眸,回首看向孟姝,眼底掠过一抹异色,很快被他隐去。
孟姝愣了一瞬,拉过扶光的衣袖,有些激动道:“就是这样!”
她昨夜见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昨夜的景象再次浮现,孟姝虽已见过一次,可还是觉得奇异非常。
她抬头看向扶光:“你也觉得很奇怪吧?”按照岑娘所讲,那日夜里来寻林素文时,她便不在屋内了。
那晚敲门的人,究竟是谁呢?
孟姝的目光,无意间瞥见案上的墨迹和烛泪,心底蓦然生出一个想法。
“你说,林素文当时会不会是被人引去了梨园,而敲门者,便是凶手?”
扶光眸色沉沉,锐利的目光从案台扫向屋内。
孟姝的猜测,或许是对的。
这也就解释了,她一女子,为何会在夜半去往井边。
屋内外均无打斗拖拽的痕迹,那夜岑娘和罗六叔也并未听见林素文的叫声,只能说明,敲门者是她认识之人。
扶光默了半晌,忽地看向孟姝:“你再试试别的物件,看能否再重现什么。”
孟姝心神一震,扶光言之有理,既然摸笔墨有林素文生前的画面重现,那其他的物件呢?
她缓步走到屋内一角,在那,有块素布包裹着什么东西,孟姝将其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把油伞。
看着有些年头了,伞布微微泛旧,上头画着满簇缬枝而开的梨花,洁白盛雪,一如那人。
眼前的场景再次变幻,这次孟姝和扶光看得更真。
是晨后的雨日,小雨淅淅沥沥挂满了青石瓦巷,烟雨模糊了远山的青黛,雨水顺着石板缝隙,蜿蜒流下。
在书塾的门头,有一白衣少年撑伞驻足,似在等人。
雨水顺着伞缘,滴落在他脚下,溅起的水珠洇湿了衣摆一角,可他却不急不躁,任由英秀挺拔的身姿沐浴在这楼台烟雨中。
过了许久,书塾门前渐渐热闹起来。
七八岁大的孩童从中跑出,身上个个都挎着小巧的书袋,雀跃着,撒腿跑上街前,带着下学的喜悦,也不顾这飘零的细雨。
孟姝看到,在孩童身后,有一白裳女子缓步走出,她长相秀雅,脑后秀发仅用一支木簪绾起,行走烟雨间,娉婷生姿,宛若白梨般无垢,出尘得让人心怜。
见到女子,白衣少年抬步上前,他将手中的伞举过女子,青山雾雨下,他清隽如松,眉宇英姿,难掩其色。
孟姝与扶光看着这一幕,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一个人的名字。
庄文周。
褚镇的春风,缱绻地拂过故人的脸庞,少年低头朝她一笑,眉眼间的温柔化开了这满山的云雾。
“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素文见他笑,她也笑了。
“自然,是来接女夫子回家。”他笑。
素文面上一赧,清丽的眸子看向他:“别胡说,我只不过是来帮夫子抄书的。”
两人一路同行,梨花伞下,少年垂眸看她,“在我看来,素文之才,堪比夫子。”
见她面色染上些许绯红,刻意避开他的目光,庄文周笑了笑,决意不再逗她。
“你明日,是不是就要去普贤书院了?”
普贤书院,是褚镇最有名的学堂,所有即将进京赴考的才子,都会去那入学。
褚镇所有人都知,庄文周少年英才,履试履中,明年,他将进京赴考。
林素文从腰间的书袋中拿出了一个匣子,她将它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只上好的狼毫。
“这是今日夫子送我的,他说我字写得好,碎银几两还不够抵我这些年的字画,于是舍爱相送。”
今日她将它送给他,“文周,我愿你来年金榜题名,春风得意。”
朦胧的烟雨下,他们站在青山绿水间,远山的风吹过两人纠缠的衣角,庄文周俯身看向她,她眼里有着褚镇的山清水秀,还有个惊才绝艳的少年。
他忽地低低一笑,将匣子重新合上,塞回她的书袋里。
“这只狼毫属于你,你们夫子说的对,你的才学,不止一支狼毫。”何况碎银几两。
“素文,”在清秀的山水间,少年郎俯身于她相望,四目相对间,他对世间这朵最纯洁的梨花,说出了最珍重的誓言:“等我回来,你嫁给我,好不好?”
场景在此落幕,浮光掠影间,孟姝和扶光再次回到了旧败的闺房。
摇曳的风烛顺着陈旧的雕木渗入旧屋的缝隙,昏黄的光影笼下两人的身影,一时间,竟无一人出声。
他们都认出了那只狼毫。
正是书案上的那支。它和它的主人一样,被时光尘封在灰粒中,直至今日,有人推开这扇雕花木门,方才重见天日。
过了半晌,最终还是扶光打破了这片宁静:“接着吧。”
光影再次亮起,这次孟姝触摸的,是梳妆台上锦匣里的一支木簪。
若孟姝没猜错,这多半是林素文死后,所留下的遗物。
这次的景象里,孟姝和扶光看见了梨园。
段之芜站在窗前,静默地看着院中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直到他们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线里。
少主……
他从未想到,今日一行,竟让他重获至宝。
孟姝还活着,但她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她成了一介普通的凡人,活得烂漫又恣意。
满腔的欣喜之后,涌上的是无限的空寂。
“你也觉得,很巧吧。”
白日,扶光的话仍现耳边。
那时的他故作愤怒,拂袖离去,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那点龌龊的私心吗?
段之芜垂眸自嘲一笑。
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他有想把一切告诉她的冲动,他想让她重回鬼界,昭告三界,真正的鬼王,回来了。
可是,少女今日的笑是那么的陌生。
她身着素衣,提着铃铛,一路小跑在日光之下,背后是碧日晴空,她的笑,有着不同于往日的狡黠明媚,褪去了鬼王华服,就如同挣开了克制自持的枷锁。
三界皆赞,鬼王姝年纪虽轻,却魄力非常,端正柔和,鬼仪万千,从不行差踏错。
可段之芜总觉得,人间这个有些陌生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三界暗流涌动,鬼界与人间,更是诡谲不清,让她做个凡人,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生,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没想到,冥冥之中,她竟再度遇上了扶光,掺和进了渡鬼一事。
回想起百年前,那些鲜为人知的闲言碎语,段之芜心底莫名的烦躁。
有些世事就如同浮烟,命运总会让人捉摸不透,但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
“扶光,只愿你不再记起。”
……
扶光带着孟姝,林宅,期间路上,他们还碰到了岑娘。
她抱着一堆纸钱,正坐在廊下整理着。
清明将至,她应是在准备为林素文烧的纸钱……
岑娘看不见他们,孟姝跟着扶光一路闲庭信步,来到了林敬的卧房。
孟姝没多问,她猜也猜到,林敬多半已经清醒了。
倒是入门前,她多看了两眼插在门上的梨花。
百姓在清明时,常有“插柳”的习惯,可孟姝一路走来,发现林宅插的不是柳枝,而是梨花,不仅如此,方才岑娘头上也簪了一朵白梨。
她眼神默了默,没有多说,快步跟着扶光进了屋内,心中早已了然。
别家清明许是在祭奠,但林宅的清明,却是在思念。
扶光和孟姝走进,还以为是岑娘他们,林敬并未睁眼,一如既往地双目紧闭,平静地躺在榻上。
直到青年人的声音响起,他再度睁眸坐起,看向来人。
见到扶光,林敬起身就要拜。
扶光见状,身似残影,飞快地扶住了林敬的手臂,他蹙眉:“林老不必如此。”
谁知林敬却执意要跪,他一生清风正骨,现在恢复了康健,往昔的青竹之姿隐约可见:“公子和姑娘皆是贵人,救苦救难,和贤当拜!”
扶光没想到他如此执着,眉头一皱,有些不耐,正准备开口时,身后的女子却突然上前,先人一步扶起了林敬。
“林老言重,扶光公子不拘礼节,若林老真想感激,待事情了后,再拜不迟。”孟姝笑道。
说来也是。
林敬点了点头,继而难掩喜悦地看向孟姝:“姑娘和公子深夜前来,难不成是查明了小女的死因?”
孟姝抬头,正好对上扶光不怀好意的目光。
“……”
她只好硬着头皮道:“林老放心,眼下我们已有眉目,只是需要您帮个忙。”
……
天边云雾翻卷,星月的身影渐渐藏匿在浓云之后,宅院内的凉风卷过竹林,瑟瑟叶响间,扰乱了行人手中的火烛。
跳跃的烛火随着步伐摇曳着,爬上了廊边白墙一角,泼墨般的题诗下,残花烛影,萧瑟绰绰。
“吱吖——”
厚重冰凉的雕花木门再度被推开,飞扬的灰尘飘下,孟姝扇了扇眼前飘忽的碎尘,先一步踏入了其中。
扶光跟在她的身后,见她如此轻车熟路,回想昨夜那满脖的血迹,不免感到好笑。
孟姝不知扶光心中所想,她径直走到烛台前,将屋内的火烛一一点亮。
“我就是在那,恍惚间看见了林素文。”她指了指前头的书案。
扶光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并无异样。
她蹙眉,明明昨夜就是在这,她不过是碰了一下桌上的笔墨,眼前的场景却陡然变幻。
孟姝思来想去,总觉得那不是幻觉。
尝试着,她再次伸出手。
就在与笔墨相触间,女子脖间青光一闪,沉寂的霓帐再次掀起,纱幔飞舞间,屋内场景陡然一变,案前再次浮现了那道娉婷身影。
扶光抬眸,回首看向孟姝,眼底掠过一抹异色,很快被他隐去。
孟姝愣了一瞬,拉过扶光的衣袖,有些激动道:“就是这样!”
她昨夜见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昨夜的景象再次浮现,孟姝虽已见过一次,可还是觉得奇异非常。
她抬头看向扶光:“你也觉得很奇怪吧?”按照岑娘所讲,那日夜里来寻林素文时,她便不在屋内了。
那晚敲门的人,究竟是谁呢?
孟姝的目光,无意间瞥见案上的墨迹和烛泪,心底蓦然生出一个想法。
“你说,林素文当时会不会是被人引去了梨园,而敲门者,便是凶手?”
扶光眸色沉沉,锐利的目光从案台扫向屋内。
孟姝的猜测,或许是对的。
这也就解释了,她一女子,为何会在夜半去往井边。
屋内外均无打斗拖拽的痕迹,那夜岑娘和罗六叔也并未听见林素文的叫声,只能说明,敲门者是她认识之人。
扶光默了半晌,忽地看向孟姝:“你再试试别的物件,看能否再重现什么。”
孟姝心神一震,扶光言之有理,既然摸笔墨有林素文生前的画面重现,那其他的物件呢?
她缓步走到屋内一角,在那,有块素布包裹着什么东西,孟姝将其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把油伞。
看着有些年头了,伞布微微泛旧,上头画着满簇缬枝而开的梨花,洁白盛雪,一如那人。
眼前的场景再次变幻,这次孟姝和扶光看得更真。
是晨后的雨日,小雨淅淅沥沥挂满了青石瓦巷,烟雨模糊了远山的青黛,雨水顺着石板缝隙,蜿蜒流下。
在书塾的门头,有一白衣少年撑伞驻足,似在等人。
雨水顺着伞缘,滴落在他脚下,溅起的水珠洇湿了衣摆一角,可他却不急不躁,任由英秀挺拔的身姿沐浴在这楼台烟雨中。
过了许久,书塾门前渐渐热闹起来。
七八岁大的孩童从中跑出,身上个个都挎着小巧的书袋,雀跃着,撒腿跑上街前,带着下学的喜悦,也不顾这飘零的细雨。
孟姝看到,在孩童身后,有一白裳女子缓步走出,她长相秀雅,脑后秀发仅用一支木簪绾起,行走烟雨间,娉婷生姿,宛若白梨般无垢,出尘得让人心怜。
见到女子,白衣少年抬步上前,他将手中的伞举过女子,青山雾雨下,他清隽如松,眉宇英姿,难掩其色。
孟姝与扶光看着这一幕,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一个人的名字。
庄文周。
褚镇的春风,缱绻地拂过故人的脸庞,少年低头朝她一笑,眉眼间的温柔化开了这满山的云雾。
“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素文见他笑,她也笑了。
“自然,是来接女夫子回家。”他笑。
素文面上一赧,清丽的眸子看向他:“别胡说,我只不过是来帮夫子抄书的。”
两人一路同行,梨花伞下,少年垂眸看她,“在我看来,素文之才,堪比夫子。”
见她面色染上些许绯红,刻意避开他的目光,庄文周笑了笑,决意不再逗她。
“你明日,是不是就要去普贤书院了?”
普贤书院,是褚镇最有名的学堂,所有即将进京赴考的才子,都会去那入学。
褚镇所有人都知,庄文周少年英才,履试履中,明年,他将进京赴考。
林素文从腰间的书袋中拿出了一个匣子,她将它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只上好的狼毫。
“这是今日夫子送我的,他说我字写得好,碎银几两还不够抵我这些年的字画,于是舍爱相送。”
今日她将它送给他,“文周,我愿你来年金榜题名,春风得意。”
朦胧的烟雨下,他们站在青山绿水间,远山的风吹过两人纠缠的衣角,庄文周俯身看向她,她眼里有着褚镇的山清水秀,还有个惊才绝艳的少年。
他忽地低低一笑,将匣子重新合上,塞回她的书袋里。
“这只狼毫属于你,你们夫子说的对,你的才学,不止一支狼毫。”何况碎银几两。
“素文,”在清秀的山水间,少年郎俯身于她相望,四目相对间,他对世间这朵最纯洁的梨花,说出了最珍重的誓言:“等我回来,你嫁给我,好不好?”
场景在此落幕,浮光掠影间,孟姝和扶光再次回到了旧败的闺房。
摇曳的风烛顺着陈旧的雕木渗入旧屋的缝隙,昏黄的光影笼下两人的身影,一时间,竟无一人出声。
他们都认出了那只狼毫。
正是书案上的那支。它和它的主人一样,被时光尘封在灰粒中,直至今日,有人推开这扇雕花木门,方才重见天日。
过了半晌,最终还是扶光打破了这片宁静:“接着吧。”
光影再次亮起,这次孟姝触摸的,是梳妆台上锦匣里的一支木簪。
若孟姝没猜错,这多半是林素文死后,所留下的遗物。
这次的景象里,孟姝和扶光看见了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