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在慕王府,她想多留在若姨身边。
其实她自己也不知为何会对杜若另眼相待,倘若非要说个原因,她想,或许是因为若姨与阿娘是至交好友,她是世上为数不多记挂着阿娘的人。
离开不是真正的失去,遗忘才是。她想尽力留住阿娘在这世上存在过的痕迹,这样阿娘就不算离开她。
只要她还记着,念着,阿娘就会永远陪在她身边。风霜雨露,日月星辰皆是她的化身。
杜若对栖月的亲近亦觉欣喜,任由她将头枕在自己膝上,抬手温柔的抚摸栖月的发丝。
慕卓诚着急的推开房门,瞧见的便是这般温馨一幕。他不由自主的放轻了呼吸,眼神示意杜若,问她什么情况。
多年夫妻,杜若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指了指栖月,对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扬起下巴示意门的方向,让他先出去。
慕卓诚:……
他幽怨的瞥了一眼杜若,转身准备离开时,栖月突然坐起身,她揉了揉眼睛,嘟囔道:“我先回去了。”
“不再睡一会?”
栖月的眼神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迷茫,听到杜若的话,她晃了晃脑袋,慢吞吞站起身:“我回屋休息。”就不打扰你们了。
一句话才说完,她掩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对慕卓诚礼貌的点头致意后,脚步轻快的出了房间。
走到自己的屋子,看隔壁还亮着微弱的烛光,栖月脚步一转,推开了刘凝冬的房门。
“姑娘!”
刘凝冬正在擦拭银枪,看见栖月进来,她立马放下银枪迎了过来。
“都快天明了,怎么还不去休息?”
“我想等一等姑娘,万一姑娘有事吩咐,我能尽快给姑娘办好。”
说话间,两人一起落了座。
栖月问:“师兄可有让你带什么话?”
“这……自然是有的。”刘凝冬凑近栖月,小声揶揄:“殿下近来正为了风家郡主的事烦心呢。”
“他的事还没有着落啊?”栖月惊讶:“这都一年有余了,他不会还在吃闭门羹吧?”
刘凝冬面色复杂的点头,忍不住感叹道:“那位风家郡主姑娘也是见过的,被殿下屡次拒绝,一颗芳心估摸着早都稀碎了。”
“如今殿下幡然醒悟,可是追悔莫及了。”
“唉!殿下如今实在没了法子,故而让属下给姑娘带话,希望姑娘帮他想一想。”
风晴晚为了躲容景烁借故身体抱恙,几个月都没有踏出府门。容景烁整日忙于镇压朝中各路妖魔鬼怪,完善律法忙的焦头烂额。
即使他能在百忙中抽出空去风家也进不了门。
偏他又害怕风晴晚气怒加剧,不敢利用权势擅闯,无奈只能求助自己一向靠谱的师妹。
“这我能有什么法子?两个人的感情总不好让我一个外人指点。”也不怕适得其反。
“殿下早知道姑娘会如此说,特地给姑娘手书一封。”
刘凝冬掏出一封不算薄的信封递给栖月。栖月不用打开都知道她这好师兄能说些什么。
不过,既然信封都到她手中了,她就给个面子瞧一瞧。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飘逸的字迹,“吾妹尚安,为兄近来为一事颇为苦恼……”
栖月快速扫完,容景烁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大张信纸,极大篇幅讲的都是刘凝冬口中的事,仅在犄角旮旯里面出现几句“朝局安稳,勿要忧心”之言。
刘凝冬瞧她看完信面无表情,试探着问:“姑娘打算给殿下回信吗?”
栖月懒懒掀眼:“自然是要回的。”
不过,建议……是没有的。她又没有这样的经历,哪来建议给他。
谁让他非要拒绝一个对他满心欢喜的人,等人家一颗心凉透了再反悔……
刘凝冬为栖月磨好墨,栖月提笔思索。
看在师兄写了三大张废话诚心请教的份上,她还是稍微顾及一下他“脆弱”的心情,没有如同以往拌嘴那般毫不客气的呛回去,或者奚落一番。
栖月抽出一张空白纸,写下:“好事多磨。”
准备停手时,瞥见他写的三大张纸,又看了看纸上孤零零的一句话。
她又继续写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时不忘提醒他莫要荒废朝政。
放下笔,栖月任由墨迹自然风干。
刘凝冬完成了容景烁的叮嘱,又好奇的与栖月交流起离别几年的事,她越说越兴奋。
天际泛白,她不仅困意全无,反倒精神奕奕。
想起她方才得空去地牢那边瞧见的离奇的情景——不知其数的虫子自寻死路般,争相恐后投入火堆。
这画面实在是……
刘凝冬搓了搓胳膊上冒出来的鸡皮疙瘩。
“没什么?”栖月撑着脑袋望向窗外,眼中神色晦涩难辨。
随口说:“我闲的没事,给他的笛子磕了个口子。”
一个小口子,让他吹奏出的本该控制虫蛊攻击人的曲子变成了让虫蛊自尽的命令。
他的道行还是差了些,根本没有发现笛子某处缺了一小块,或许他能想到的仅是关键时候虫蛊不听他的命令。
然后……
刘凝冬大致清楚了栖月的法子,望向她的眼神愈发倾佩热烈。
她家姑娘还是那么厉害,算无遗策。
栖月突然问:“凝冬,这几年……他们对你可好?”她问的是刘凝冬的家人。
“我时常待在军营,刚回去那阵子他们时常派人前来关心。”
“军营重地,不便他们进入,我都让他们回去了。如此几次,他们便没有再来了。”
“近来……”刘凝冬的脸色忽然变得复杂,“他们频繁邀请权贵世族的公子上门做客,又屡次在家信中提及我年纪不小,怕是打算给我说亲。”
“你如何看?”栖月问。
刘凝冬毫不迟疑的回答:“我自是不愿的。
姑娘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富家子弟都假的很,当初就是他们整日在背后嚼我们舌根,我看他们那些个假惺惺的脸就想给他们来两拳。”
栖月不置可否:“哪日不想待在槐安国了,可以回到我身边。”
总归是她身边出来的人,自然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刘凝冬挠了挠头,“他们其实……也挺好的。”就是最近这事着实是烦人,她都两个月没敢回家了。一回去就要听长辈念叨个不停。
刘家的情况栖月心里门清,若不然,当年她是万万不会答应让刘凝冬留在槐安国的。
“姑娘,我本来想着终于能轮到我来保护姑娘了。结果,就挥那么几下枪。”她沮丧的垂下头:“感觉白来一趟。”
亏她还兴奋的点了好几百人,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把他们留在城外吹了一夜冷风。
慕王爷自己就解决了背后的人,他们根本没出上力。
“话不能这样说。让你们来是来当我的底牌,要是王爷收拾不了背后的人,你们就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
这次的事多方都在暗中窥探,真出了意外,我还得靠你们逆风翻盘呢。”
栖月的一番话让刘凝冬跌入谷底的心情重新攀上高峰。
“姑娘言之有理。”
栖月望了眼天色:“你带来的人王爷会给他们安排地方,你也早些休息。”
……
午后,栖月坐在芳若院中晒太阳。
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脸上,她舒服的眯起眼,昏昏欲睡,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用午膳了,阿欢。”杜若轻推了推她的胳膊。
栖月费力的睁开眼,意识尚未清醒,模糊的瞧见身边站着一道窈窕身影。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一声“阿娘”险些脱口而出,临出口又被她咽了回去。
杜若带着她去了膳厅,慕王爷已经等在其中,刘凝冬慢她们一步进来。
等人齐了,众人一起和乐融融的用了午膳。
用完午膳,刘凝冬准备率领槐安国的将士回去,栖月前去送行。
槐安国与月国以墨江为界。青霜城外,墨江翻涌不息。
刘凝冬与栖月一同站在江头眺望江岸对面的槐安国。
“风急浪涌,行船恐有不便。凝冬,可有把握?”
“姑娘放心,槐安国的人最擅长水战,这等风浪拦不住我们。”
远处的江面驶来两艘巨船,巍峨的船体在江中破浪前行,气势磅礴。
很快,船速开始减慢,稳稳地靠了岸。
船门打开,刘凝冬看见了自己的手下站在船舷处招手,大声招呼:“将军。”
刘凝冬向身后示意,随她来的将士默不作声,井然有序的走上两艘船。
她又转向栖月,认真道:“姑娘,再过几个月便是月国皇帝的寿辰。
各国都会派使臣前往拜贺。我去争取一下,说不定很快我又能见到姑娘了。”
“不必强求,凝冬,照顾好自己。”
刘凝冬向栖月郑重的行了一礼,转身走上船。栖月站在岸边望着两艘船快速驶离,渐渐变为小点。
即使知道还有再见之日,即使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离别,她好像还是学不会怎么坦然承受分别时内心的失落。
她在江边站了许久,狂风吹过,更显得她整个人有种独立于尘世之外的独孤寂寥又好似九天仙人立在薄雾之中下一瞬就要乘风而去。
直至两艘船的影子彻彻底底的消失,她才御马回了城。
回府前她顺道去了一趟自己的商行,然后,她收到了京城的来信。
其实她自己也不知为何会对杜若另眼相待,倘若非要说个原因,她想,或许是因为若姨与阿娘是至交好友,她是世上为数不多记挂着阿娘的人。
离开不是真正的失去,遗忘才是。她想尽力留住阿娘在这世上存在过的痕迹,这样阿娘就不算离开她。
只要她还记着,念着,阿娘就会永远陪在她身边。风霜雨露,日月星辰皆是她的化身。
杜若对栖月的亲近亦觉欣喜,任由她将头枕在自己膝上,抬手温柔的抚摸栖月的发丝。
慕卓诚着急的推开房门,瞧见的便是这般温馨一幕。他不由自主的放轻了呼吸,眼神示意杜若,问她什么情况。
多年夫妻,杜若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指了指栖月,对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扬起下巴示意门的方向,让他先出去。
慕卓诚:……
他幽怨的瞥了一眼杜若,转身准备离开时,栖月突然坐起身,她揉了揉眼睛,嘟囔道:“我先回去了。”
“不再睡一会?”
栖月的眼神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迷茫,听到杜若的话,她晃了晃脑袋,慢吞吞站起身:“我回屋休息。”就不打扰你们了。
一句话才说完,她掩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对慕卓诚礼貌的点头致意后,脚步轻快的出了房间。
走到自己的屋子,看隔壁还亮着微弱的烛光,栖月脚步一转,推开了刘凝冬的房门。
“姑娘!”
刘凝冬正在擦拭银枪,看见栖月进来,她立马放下银枪迎了过来。
“都快天明了,怎么还不去休息?”
“我想等一等姑娘,万一姑娘有事吩咐,我能尽快给姑娘办好。”
说话间,两人一起落了座。
栖月问:“师兄可有让你带什么话?”
“这……自然是有的。”刘凝冬凑近栖月,小声揶揄:“殿下近来正为了风家郡主的事烦心呢。”
“他的事还没有着落啊?”栖月惊讶:“这都一年有余了,他不会还在吃闭门羹吧?”
刘凝冬面色复杂的点头,忍不住感叹道:“那位风家郡主姑娘也是见过的,被殿下屡次拒绝,一颗芳心估摸着早都稀碎了。”
“如今殿下幡然醒悟,可是追悔莫及了。”
“唉!殿下如今实在没了法子,故而让属下给姑娘带话,希望姑娘帮他想一想。”
风晴晚为了躲容景烁借故身体抱恙,几个月都没有踏出府门。容景烁整日忙于镇压朝中各路妖魔鬼怪,完善律法忙的焦头烂额。
即使他能在百忙中抽出空去风家也进不了门。
偏他又害怕风晴晚气怒加剧,不敢利用权势擅闯,无奈只能求助自己一向靠谱的师妹。
“这我能有什么法子?两个人的感情总不好让我一个外人指点。”也不怕适得其反。
“殿下早知道姑娘会如此说,特地给姑娘手书一封。”
刘凝冬掏出一封不算薄的信封递给栖月。栖月不用打开都知道她这好师兄能说些什么。
不过,既然信封都到她手中了,她就给个面子瞧一瞧。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飘逸的字迹,“吾妹尚安,为兄近来为一事颇为苦恼……”
栖月快速扫完,容景烁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大张信纸,极大篇幅讲的都是刘凝冬口中的事,仅在犄角旮旯里面出现几句“朝局安稳,勿要忧心”之言。
刘凝冬瞧她看完信面无表情,试探着问:“姑娘打算给殿下回信吗?”
栖月懒懒掀眼:“自然是要回的。”
不过,建议……是没有的。她又没有这样的经历,哪来建议给他。
谁让他非要拒绝一个对他满心欢喜的人,等人家一颗心凉透了再反悔……
刘凝冬为栖月磨好墨,栖月提笔思索。
看在师兄写了三大张废话诚心请教的份上,她还是稍微顾及一下他“脆弱”的心情,没有如同以往拌嘴那般毫不客气的呛回去,或者奚落一番。
栖月抽出一张空白纸,写下:“好事多磨。”
准备停手时,瞥见他写的三大张纸,又看了看纸上孤零零的一句话。
她又继续写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时不忘提醒他莫要荒废朝政。
放下笔,栖月任由墨迹自然风干。
刘凝冬完成了容景烁的叮嘱,又好奇的与栖月交流起离别几年的事,她越说越兴奋。
天际泛白,她不仅困意全无,反倒精神奕奕。
想起她方才得空去地牢那边瞧见的离奇的情景——不知其数的虫子自寻死路般,争相恐后投入火堆。
这画面实在是……
刘凝冬搓了搓胳膊上冒出来的鸡皮疙瘩。
“没什么?”栖月撑着脑袋望向窗外,眼中神色晦涩难辨。
随口说:“我闲的没事,给他的笛子磕了个口子。”
一个小口子,让他吹奏出的本该控制虫蛊攻击人的曲子变成了让虫蛊自尽的命令。
他的道行还是差了些,根本没有发现笛子某处缺了一小块,或许他能想到的仅是关键时候虫蛊不听他的命令。
然后……
刘凝冬大致清楚了栖月的法子,望向她的眼神愈发倾佩热烈。
她家姑娘还是那么厉害,算无遗策。
栖月突然问:“凝冬,这几年……他们对你可好?”她问的是刘凝冬的家人。
“我时常待在军营,刚回去那阵子他们时常派人前来关心。”
“军营重地,不便他们进入,我都让他们回去了。如此几次,他们便没有再来了。”
“近来……”刘凝冬的脸色忽然变得复杂,“他们频繁邀请权贵世族的公子上门做客,又屡次在家信中提及我年纪不小,怕是打算给我说亲。”
“你如何看?”栖月问。
刘凝冬毫不迟疑的回答:“我自是不愿的。
姑娘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富家子弟都假的很,当初就是他们整日在背后嚼我们舌根,我看他们那些个假惺惺的脸就想给他们来两拳。”
栖月不置可否:“哪日不想待在槐安国了,可以回到我身边。”
总归是她身边出来的人,自然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刘凝冬挠了挠头,“他们其实……也挺好的。”就是最近这事着实是烦人,她都两个月没敢回家了。一回去就要听长辈念叨个不停。
刘家的情况栖月心里门清,若不然,当年她是万万不会答应让刘凝冬留在槐安国的。
“姑娘,我本来想着终于能轮到我来保护姑娘了。结果,就挥那么几下枪。”她沮丧的垂下头:“感觉白来一趟。”
亏她还兴奋的点了好几百人,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把他们留在城外吹了一夜冷风。
慕王爷自己就解决了背后的人,他们根本没出上力。
“话不能这样说。让你们来是来当我的底牌,要是王爷收拾不了背后的人,你们就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
这次的事多方都在暗中窥探,真出了意外,我还得靠你们逆风翻盘呢。”
栖月的一番话让刘凝冬跌入谷底的心情重新攀上高峰。
“姑娘言之有理。”
栖月望了眼天色:“你带来的人王爷会给他们安排地方,你也早些休息。”
……
午后,栖月坐在芳若院中晒太阳。
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脸上,她舒服的眯起眼,昏昏欲睡,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用午膳了,阿欢。”杜若轻推了推她的胳膊。
栖月费力的睁开眼,意识尚未清醒,模糊的瞧见身边站着一道窈窕身影。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一声“阿娘”险些脱口而出,临出口又被她咽了回去。
杜若带着她去了膳厅,慕王爷已经等在其中,刘凝冬慢她们一步进来。
等人齐了,众人一起和乐融融的用了午膳。
用完午膳,刘凝冬准备率领槐安国的将士回去,栖月前去送行。
槐安国与月国以墨江为界。青霜城外,墨江翻涌不息。
刘凝冬与栖月一同站在江头眺望江岸对面的槐安国。
“风急浪涌,行船恐有不便。凝冬,可有把握?”
“姑娘放心,槐安国的人最擅长水战,这等风浪拦不住我们。”
远处的江面驶来两艘巨船,巍峨的船体在江中破浪前行,气势磅礴。
很快,船速开始减慢,稳稳地靠了岸。
船门打开,刘凝冬看见了自己的手下站在船舷处招手,大声招呼:“将军。”
刘凝冬向身后示意,随她来的将士默不作声,井然有序的走上两艘船。
她又转向栖月,认真道:“姑娘,再过几个月便是月国皇帝的寿辰。
各国都会派使臣前往拜贺。我去争取一下,说不定很快我又能见到姑娘了。”
“不必强求,凝冬,照顾好自己。”
刘凝冬向栖月郑重的行了一礼,转身走上船。栖月站在岸边望着两艘船快速驶离,渐渐变为小点。
即使知道还有再见之日,即使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离别,她好像还是学不会怎么坦然承受分别时内心的失落。
她在江边站了许久,狂风吹过,更显得她整个人有种独立于尘世之外的独孤寂寥又好似九天仙人立在薄雾之中下一瞬就要乘风而去。
直至两艘船的影子彻彻底底的消失,她才御马回了城。
回府前她顺道去了一趟自己的商行,然后,她收到了京城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