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的,制毒小天才的封号可以封给姜檐。
谢姊衣道:“你这毒确实有些棘手,我倒也不是不想提前吃解药,只是研制碎玉的解药还需要一些时间。”
姜檐闻言垂眼:“我当初就不该留你一个人在秋梧客栈。”
谢姊衣道:“无妨,现下事情已经了了,我去马车上歇一会儿,你去安排那些禁卫罢。”
说罢谢姊衣便上了马车,待姜檐的视线看不到自己后,谢姊衣捂着身子,控制不住地发抖。
碎玉,真是厉害。
……
暴君伏诛,百姓雀跃。
宁国皇位无人继承,动荡不安,急需一个贤能的明君来平定天下,而煜皇便是最好的人选。
圣上开国库,施钱放粮,宁国旧臣愿意归顺煜国者,皆有优待。
三月阳春,春和景明。
这一月,宁国百姓彻底倒戈煜国,甘愿过籍成为煜国之人,天下一统,四海升平。
京城之内,来了位以酿酒为生的老板娘,一手桂花酿名动天下,不仅如此,听闻前些日子的疫病,也是依靠这位老板娘所写的方子控制住的。
众人众说纷纭,都很好奇这位老板娘的容貌如何。
“依我看啊,定是出身宫内,普通人家的女子可没这般见识。”
“宫女年三十才能出宫,难道是位见识颇广的嬷嬷?”
“我家表哥便在宫内当差,也没听过哪位嬷嬷有如此本事,你们瞎猜什么呢?”
“那她到底是何许人也?酿酒酿得如此好便也罢了,医术竟也万分高明,实在是惊世之才。”
“也不知这老板娘多大?婚配否?”
“怎么,你小子有想法啊?”
“去你的。”
而众人讨论的主人公,此时已经在回乡的路上了。
春鸳村,草长莺飞,细雨绵绵。
谢姊衣踩在依旧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土泥道上,一路往自家竹制屋院的方向走。
村子里的变化并不大,点点滴滴的回忆浮现。
还记得小时候她与谢兰没什么好玩的东西,一到下雨天,便会淋着雨跑出来,捏泥人玩儿,谢兰一淋雨便会发热,但下次还是不长记性,时常被阿爹阿娘责怪他不爱惜身体。
景色如初。
昔日的邻里谢姊衣看着却已经不再面熟,反倒是记忆中的议论声让她觉得有一些熟悉。
村里出去干农活的妇人结伴而行,一步三回头打量着谢姊衣,后面干脆停下来看,还不时传来私语之声。
“呦,这是哪家的女娃,这般漂亮。”
“外头的大地方来得罢?这小村子里可出不去这般人物。”
“就是,她身上穿得那料子,可不是普通的,贵着呢。”
“嘶……哎?你们不觉得这女娃越看越眼熟么?”
“是有些面善,这不是那谁家?”
“是是是,是谢老四家的那女娃,幼时就喜欢呆在窗边的那个,她不是还有个痨病的弟弟,难不成是死了?”
“呦,谢老四这是飞黄腾达了呀,给自家女儿穿这般好料子的衣裳?”
“穿得再好又如何,还不是得绝后。”
谢姊衣一家自从离开春鸳村,便一直忙着生意,忙着给谢兰看病,好久没回来,没想到这几个农妇的嘴还是这般恶毒。
如果是幼时,她身板虚弱,又没什么实力,一定不会跟这些人计较,但今时不同往日……
她们说谢姊衣,谢姊衣都不会搭理她们,可是谢兰是她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容不得别人诅咒谢兰。
“你们说谁死了?”
少女眼眸凌凌,身影窈窕,眉眼见自有压迫之感。
知道了少女的来路,这些妇人是不会示弱的。
在这些妇人的印象里,谢姊衣就是出身农家,没啥出息的一个小丫头片子,呆得不行。
“你弟弟啊,谢老四家的那个儿子,我记得小时候就一直身体不好,不然这好端端地回春鸳村做什么,必是回来上香烧纸钱的。”
“哎呦节哀呀,好像叫什么,谢兰。”
“我那时候说什么了?以后必是痨死的,这不,就是事实。”
无风起浪,这些人的嘴真是什么谣都能造出来。
也不知道是春鸳村太过偏僻,还是这些长舌妇的命太硬,她们竟然一丝染过疫病的痕迹都没有,若是她们染了疫病,知道只有她们口中的呆子能医治,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谢姊衣被这些人气笑了,“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说得人乃是皇子伴读,你们说谢兰死了,就是在说圣上给皇子挑了一个死人去伴读,你们难道是在诅咒皇子与已故之人日日同读?”
谢兰才华横溢,被夫子推荐给圣上,正巧圣上在给五岁的皇子挑选伴读,谢兰便进宫常住了。
虽说无官职在身,但光皇子伴读这一侧身份,也够那些臣子去巴结了。
能给皇子伴读的人,将来必是科考佼佼者,前途无量。
可惜这些妇人压根就意识不到她们的愚蠢。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须臾嘀咕道:“你瞎说什么呢?小时候就呆,这长大了满嘴胡话。”
谢姊衣警告她们:“当今圣上最忌讳鬼神之说,你们往后议论谢兰,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别死到临头还不知所谓。”
那些妇人都是在村里嚼舌根嚼惯了的,向来都是她们骂别人,哪里能让别人骂了她们,听了谢姊衣的话,当场就不乐意了。
“你个小兔崽子,你说谁死到临头了?”
谢姊衣侧眼,向泥道一侧看去,“教训教训她们,让她们在我离开春鸳村之前别再开口。”
妇人看着谢姊衣的举动觉得她莫名其妙,“你跟谁说话呢?”
谢姊衣继续往家里走,而后面的质问声马上便变成了撒泼声。
“你们是谁啊?哎呦打人啦!”
“快来人啊打人了,你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姜檐得知她要回春鸳村,便分了几个暗卫在暗处保护谢姊衣,谢姊衣一直觉得他们多余,如今倒是派上用场了。
谢姊衣回到院舍,谢老四和杨氏正在做饭,清晨一家人才去上了坟,打算再待几日,便回京城了。
此次回来谢兰没有来,他要在宫内陪着皇子,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便只有谢老四、杨氏和谢姊衣回来祭拜烧纸。
住久了京城那样的繁华之地,偶尔回来春鸳村,浮躁的心内还能感觉到一丝宁和。
当然,如果那些妇人能闭上她们的嘴,那便更好了。
谢姊衣不在京城时,她的生意便依旧交给萧掌柜去经营,萧掌柜也算是跟了谢姊衣有些年头了,所以谢姊衣对萧掌柜很是信任。
她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现下回到春鸳村待了几日,她莫名有些不想离开,这村子里虽然条件差一些,但是难得没有京城那些浮躁之气。
谢老四和杨氏见谢姊衣实在不想走,干脆陪着谢姊衣多待一些日子。
谢姊衣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一个姑娘家毕竟与男子不同,会遇到更多的困哪与挫折,难得女儿能有空闲的时间去休息,谢老四和杨氏当然不会催着她回去。
可是这一待就是两个月,可让谢姊衣好好放松了一下,又是疫病又是战乱,那些日子说不累也是假的,刚巧在春鸳村把碎玉的解药配制出来了,休息够了,谢姊衣正想通知阿爹阿娘翌日启程返京,没想到却等来了姜檐。
暖洋洋的太阳下,少女歪歪扭扭坐在秋千上晃荡。
姜檐毫不避讳院子里会不会有谢姊衣的家人在,直接将谢姊衣从秋千上揽起来抱进怀里。
“不是说待几日便回京,为何两个月不见你回去?”
谢姊衣象征性地挣扎着,果然如往常一般挣扎不开。
少女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身子发软,她慵慵道:“怎么哪儿都有你。”
姜檐坐在秋千上,小小的秋千板坐不下他,他却硬挤着也要坐下,他揽着少女让她坐靠在自己怀里,棱角分明的下颌抵在她的肩膀上。
“每次都是我主动来找你,你却没一次是想见我的。”
谢姊衣有些局促,姜檐身形轻摆,秋千不规律地晃动着,她老是有种慌慌的要掉下去的感觉。
姜檐感受着怀里的温暖,听到少女问他。
“朝中的事情不用你处理了么?”
姜檐的面庞微微贴近谢姊衣,似乎想与她靠得更近些。
他没有回答她,反问道:“碎玉的毒解了么?”
谢姊衣点头,身体逐渐有了几分力气,“解了,你放我下来罢。”
姜檐淡声道:“不放。”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不想放。”
谢姊衣对姜檐属实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她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初时那么排斥他了,这种不可控的感觉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一阵春风吹来,拂得人脸颊发痒。
姜檐捋顺少女被风吹乱的发丝,话间意味不明,“我阿娘可喜欢你了。”
“嗯?”
姜檐语气里带着诱哄,“你呢?你喜欢我阿娘么?”
姜夫人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子,人又漂亮,很难有人不喜欢她罢?
但是谢姊衣不明白姜檐为什么这么问,好似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今年该行冠礼了。”
“嗯,我知道。”
姜檐今年年满二十,是到了弱冠的年纪。
姜檐意有所指:“你今年,也该及笄了。”
谢姊衣道:“你这毒确实有些棘手,我倒也不是不想提前吃解药,只是研制碎玉的解药还需要一些时间。”
姜檐闻言垂眼:“我当初就不该留你一个人在秋梧客栈。”
谢姊衣道:“无妨,现下事情已经了了,我去马车上歇一会儿,你去安排那些禁卫罢。”
说罢谢姊衣便上了马车,待姜檐的视线看不到自己后,谢姊衣捂着身子,控制不住地发抖。
碎玉,真是厉害。
……
暴君伏诛,百姓雀跃。
宁国皇位无人继承,动荡不安,急需一个贤能的明君来平定天下,而煜皇便是最好的人选。
圣上开国库,施钱放粮,宁国旧臣愿意归顺煜国者,皆有优待。
三月阳春,春和景明。
这一月,宁国百姓彻底倒戈煜国,甘愿过籍成为煜国之人,天下一统,四海升平。
京城之内,来了位以酿酒为生的老板娘,一手桂花酿名动天下,不仅如此,听闻前些日子的疫病,也是依靠这位老板娘所写的方子控制住的。
众人众说纷纭,都很好奇这位老板娘的容貌如何。
“依我看啊,定是出身宫内,普通人家的女子可没这般见识。”
“宫女年三十才能出宫,难道是位见识颇广的嬷嬷?”
“我家表哥便在宫内当差,也没听过哪位嬷嬷有如此本事,你们瞎猜什么呢?”
“那她到底是何许人也?酿酒酿得如此好便也罢了,医术竟也万分高明,实在是惊世之才。”
“也不知这老板娘多大?婚配否?”
“怎么,你小子有想法啊?”
“去你的。”
而众人讨论的主人公,此时已经在回乡的路上了。
春鸳村,草长莺飞,细雨绵绵。
谢姊衣踩在依旧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土泥道上,一路往自家竹制屋院的方向走。
村子里的变化并不大,点点滴滴的回忆浮现。
还记得小时候她与谢兰没什么好玩的东西,一到下雨天,便会淋着雨跑出来,捏泥人玩儿,谢兰一淋雨便会发热,但下次还是不长记性,时常被阿爹阿娘责怪他不爱惜身体。
景色如初。
昔日的邻里谢姊衣看着却已经不再面熟,反倒是记忆中的议论声让她觉得有一些熟悉。
村里出去干农活的妇人结伴而行,一步三回头打量着谢姊衣,后面干脆停下来看,还不时传来私语之声。
“呦,这是哪家的女娃,这般漂亮。”
“外头的大地方来得罢?这小村子里可出不去这般人物。”
“就是,她身上穿得那料子,可不是普通的,贵着呢。”
“嘶……哎?你们不觉得这女娃越看越眼熟么?”
“是有些面善,这不是那谁家?”
“是是是,是谢老四家的那女娃,幼时就喜欢呆在窗边的那个,她不是还有个痨病的弟弟,难不成是死了?”
“呦,谢老四这是飞黄腾达了呀,给自家女儿穿这般好料子的衣裳?”
“穿得再好又如何,还不是得绝后。”
谢姊衣一家自从离开春鸳村,便一直忙着生意,忙着给谢兰看病,好久没回来,没想到这几个农妇的嘴还是这般恶毒。
如果是幼时,她身板虚弱,又没什么实力,一定不会跟这些人计较,但今时不同往日……
她们说谢姊衣,谢姊衣都不会搭理她们,可是谢兰是她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容不得别人诅咒谢兰。
“你们说谁死了?”
少女眼眸凌凌,身影窈窕,眉眼见自有压迫之感。
知道了少女的来路,这些妇人是不会示弱的。
在这些妇人的印象里,谢姊衣就是出身农家,没啥出息的一个小丫头片子,呆得不行。
“你弟弟啊,谢老四家的那个儿子,我记得小时候就一直身体不好,不然这好端端地回春鸳村做什么,必是回来上香烧纸钱的。”
“哎呦节哀呀,好像叫什么,谢兰。”
“我那时候说什么了?以后必是痨死的,这不,就是事实。”
无风起浪,这些人的嘴真是什么谣都能造出来。
也不知道是春鸳村太过偏僻,还是这些长舌妇的命太硬,她们竟然一丝染过疫病的痕迹都没有,若是她们染了疫病,知道只有她们口中的呆子能医治,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谢姊衣被这些人气笑了,“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说得人乃是皇子伴读,你们说谢兰死了,就是在说圣上给皇子挑了一个死人去伴读,你们难道是在诅咒皇子与已故之人日日同读?”
谢兰才华横溢,被夫子推荐给圣上,正巧圣上在给五岁的皇子挑选伴读,谢兰便进宫常住了。
虽说无官职在身,但光皇子伴读这一侧身份,也够那些臣子去巴结了。
能给皇子伴读的人,将来必是科考佼佼者,前途无量。
可惜这些妇人压根就意识不到她们的愚蠢。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须臾嘀咕道:“你瞎说什么呢?小时候就呆,这长大了满嘴胡话。”
谢姊衣警告她们:“当今圣上最忌讳鬼神之说,你们往后议论谢兰,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别死到临头还不知所谓。”
那些妇人都是在村里嚼舌根嚼惯了的,向来都是她们骂别人,哪里能让别人骂了她们,听了谢姊衣的话,当场就不乐意了。
“你个小兔崽子,你说谁死到临头了?”
谢姊衣侧眼,向泥道一侧看去,“教训教训她们,让她们在我离开春鸳村之前别再开口。”
妇人看着谢姊衣的举动觉得她莫名其妙,“你跟谁说话呢?”
谢姊衣继续往家里走,而后面的质问声马上便变成了撒泼声。
“你们是谁啊?哎呦打人啦!”
“快来人啊打人了,你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姜檐得知她要回春鸳村,便分了几个暗卫在暗处保护谢姊衣,谢姊衣一直觉得他们多余,如今倒是派上用场了。
谢姊衣回到院舍,谢老四和杨氏正在做饭,清晨一家人才去上了坟,打算再待几日,便回京城了。
此次回来谢兰没有来,他要在宫内陪着皇子,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便只有谢老四、杨氏和谢姊衣回来祭拜烧纸。
住久了京城那样的繁华之地,偶尔回来春鸳村,浮躁的心内还能感觉到一丝宁和。
当然,如果那些妇人能闭上她们的嘴,那便更好了。
谢姊衣不在京城时,她的生意便依旧交给萧掌柜去经营,萧掌柜也算是跟了谢姊衣有些年头了,所以谢姊衣对萧掌柜很是信任。
她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现下回到春鸳村待了几日,她莫名有些不想离开,这村子里虽然条件差一些,但是难得没有京城那些浮躁之气。
谢老四和杨氏见谢姊衣实在不想走,干脆陪着谢姊衣多待一些日子。
谢姊衣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一个姑娘家毕竟与男子不同,会遇到更多的困哪与挫折,难得女儿能有空闲的时间去休息,谢老四和杨氏当然不会催着她回去。
可是这一待就是两个月,可让谢姊衣好好放松了一下,又是疫病又是战乱,那些日子说不累也是假的,刚巧在春鸳村把碎玉的解药配制出来了,休息够了,谢姊衣正想通知阿爹阿娘翌日启程返京,没想到却等来了姜檐。
暖洋洋的太阳下,少女歪歪扭扭坐在秋千上晃荡。
姜檐毫不避讳院子里会不会有谢姊衣的家人在,直接将谢姊衣从秋千上揽起来抱进怀里。
“不是说待几日便回京,为何两个月不见你回去?”
谢姊衣象征性地挣扎着,果然如往常一般挣扎不开。
少女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身子发软,她慵慵道:“怎么哪儿都有你。”
姜檐坐在秋千上,小小的秋千板坐不下他,他却硬挤着也要坐下,他揽着少女让她坐靠在自己怀里,棱角分明的下颌抵在她的肩膀上。
“每次都是我主动来找你,你却没一次是想见我的。”
谢姊衣有些局促,姜檐身形轻摆,秋千不规律地晃动着,她老是有种慌慌的要掉下去的感觉。
姜檐感受着怀里的温暖,听到少女问他。
“朝中的事情不用你处理了么?”
姜檐的面庞微微贴近谢姊衣,似乎想与她靠得更近些。
他没有回答她,反问道:“碎玉的毒解了么?”
谢姊衣点头,身体逐渐有了几分力气,“解了,你放我下来罢。”
姜檐淡声道:“不放。”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不想放。”
谢姊衣对姜檐属实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她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初时那么排斥他了,这种不可控的感觉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一阵春风吹来,拂得人脸颊发痒。
姜檐捋顺少女被风吹乱的发丝,话间意味不明,“我阿娘可喜欢你了。”
“嗯?”
姜檐语气里带着诱哄,“你呢?你喜欢我阿娘么?”
姜夫人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子,人又漂亮,很难有人不喜欢她罢?
但是谢姊衣不明白姜檐为什么这么问,好似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今年该行冠礼了。”
“嗯,我知道。”
姜檐今年年满二十,是到了弱冠的年纪。
姜檐意有所指:“你今年,也该及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