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姜檐说的快了,便是在三日后。
这一日,谢老四一家接到了圣旨,是嘉赏谢姊衣的圣旨。
姜檐回到京城的那一日,便被圣上召进了宫内。
圣上知晓姜檐不喜浮名,对为官一事看得极淡,否则一国丞相也是当得的。
一箱一箱的宝物被太监搬至姜檐的面前任他挑选。
“你这次办事倒是干净利落,想要什么,朕都能给你寻来。”
姜檐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兴致淡淡的在一旁喝茶。
圣上观察着姜檐的反应,“怎么,这些可都是西域的宝贝,独一无二,你竟也看不上眼?”
姜檐道:“圣上将这些宝物,赐给后宫的娘娘们,或许她们会更喜欢。”
圣上挥挥手,太监将盖子盖上抬着退下。
“看来一般的俗物入不了我们姜公子的眼,可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赏点什么,朕委实过意不去。”
也只有在姜檐面前,圣上才能活得自在一些,抛开尔虞我诈,偶尔与姜檐说说闲话,倒也是圣上的一桩乐事。
“不如这样,我把谢姊衣赐婚给你,如何?”
姜檐闻言,倒是没有拒绝。
圣上道:“这圣旨一下,谁敢违逆,宁国之行,你们二人配合得极好,说起来倒是缺了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事情都成不了,朕做主将她赐婚给你,她还能拒绝不成?”
姜檐虽然未赞同圣上的做法,但眼底的波澜却是激荡了起来。
娶她么?
……
谢姊衣从从宁国回到煜国时,她刚到京城便被圣上召进了宫内。
其实姜檐身边的暗卫便是圣上的人,一直也在给圣上传信说明他们在煜国的情况。
而谢姊衣此次控制疫情有功,且舍身取义保下巳安城,又不顾危险配合姜檐除掉宁君,使得圣上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宁国,功不可没。
圣上在询问谢姊衣想要什么奖赏时,谢姊衣却是为谢兰求了一道恩典。
以谢兰当下的情况来看,将来必是要科考进入官场的,但一入官场便如同进了虎狼窝。
谢姊衣怕谢兰有朝一日招架不住,所以想用此次的恩典,来为谢兰提前求一道免死诏,让他以后的为官之路再走得顺畅一些。
姜檐时常在圣上面前说起谢姊衣时,便只是说她喜爱钱财,若是要赏便多赏些钱财,但圣上没想到谢姊衣竟然会帮她弟弟求恩典。
倒是有远见,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毕竟谢兰若是能入朝为官,如今这点利益与弟弟的官途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既然已经答应了谢姊衣要赏她,君无戏言,这要求圣上自然也会同意。
而且谢兰身为皇子伴读,自然是经过夫子精挑细选才举荐到圣上面前。
谢兰是千名学子中挑出来的人品学识俱佳之人,将来便是为官,也必然会是清廉公正之官,所以圣上也不觉得赐下这道诏书会有何变数。
谢兰这样的人,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道诏书。
不过谢姊衣听到又来了一道圣旨时,便觉得今日这道诏书,实在是来得奇怪。
谢姊衣从屋子里出来时,谢老四和杨氏已经跪在院子里了。
谢老四和杨氏自然也早就知道了谢姊衣一系列惊人的功绩,原以为便是普通的嘉赏圣旨,没想到却是赐婚的圣旨。
谢姊衣跪在地上,看着谢老四和杨氏眼里透露出来的询问,也是一头雾水。
直到公公传旨完毕,谢姊衣才回过神来。
不管现下是何种情况,他们也得接旨,抗旨不尊,乃是死罪。
但谢老四还是问了一句:“公公,这圣旨……”
公公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打断谢老四道:“公子姜檐乃是圣上身边的红人,既然圣上下旨,难道咱家还能传错?婚期虽未定下,但往后若有上门向您女儿提亲者,您知道该怎么做罢?”
谢老四一直以来都知道谢姊衣的心思,他这女儿压根就还未对婚姻之事有一丝一毫的念想,而且她对姜公子好似也并不喜欢。
这嫁给喜不喜欢的人,可是一辈子开不开心的事。
谢老四迟疑:“可是这……”
公公脸色冷下来:“您这是向抗旨不尊么?”
杨氏拉了拉谢老四的袖子,摇了摇头示意谢老四不要再说了。
然后公公便将圣旨递给谢姊衣:“谢姑娘,接旨罢?”
谢姊衣接过谢恩:“谢圣上隆恩。”
公公走后,谢姊衣看着手里的圣旨若有所思。
她想这无疑又是姜檐搞得鬼,谢老四和杨氏也不知道谢姊衣和姜檐在宁国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一起合作帮助圣上做了好些危险的事情。
只是这和赐婚也没有必要联系,一介民女,就算有功,也不至于让圣上亲自赐婚。
谢姊衣对着正想问她什么话的谢老四和杨氏道:“阿爹阿娘,我出去一趟。”
杨氏其实在春鸳村那日,便觉得那位姜公子好似对衣衣有不同寻常的心思,只是她也不敢确定,没想到如今直接一道赐婚圣旨下来,这婚事便锁死在谢姊衣身上了,也不知道衣衣是否喜欢姜公子。
杨氏道:“你去罢,好好说别冲动,毕竟这是圣旨。”
杨氏知道谢姊衣约莫是要出去找姜檐谈谈,只是圣旨已下,若是不遵便是抗旨。
姜檐这些日子一直与姜夫人住在一起,宁国的事情了,他也不用日日都往宫里跑,所以便很闲。
圣上重新在京城为姜檐建好了新府,但府内除了伺候的下人,便没有其他人了,所以姜夫人偶尔也觉得闲得发慌。
姜夫人看着在廊下逗鸟的姜檐,催促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给阿娘带回来一个儿媳妇,这府里连个女主人都没有,冷冷清清,我都快无聊死了。”
姜檐让姜夫人旁侧的丫鬟去煮茶,然后便听到守门的小厮来报:“府外有一个姑娘说要见公子,可要放她进来。”
姜夫人好奇道:“姑娘?”
姜檐淡淡出声:“阿娘,您的儿媳妇来了。”
自家儿子都如此说了,姜夫人也猜到是谁了。
姜夫人赶忙让小厮将人请进来,转头笑着对姜檐道:“这不就对了,你心悦于她,便要早些下手,莫要让别家的男儿抢先了去。”
姜檐道:“阿娘,我想单独与她说说话。”
姜夫人表示明白,臭小子懂得过二人世界了。
“那你好好跟人家说,你那脾性收敛一些,阿娘去让下人准备些糕点。”
府外,谢姊衣拿着圣旨,想当面与姜檐讲清楚。
小厮从里打开门请谢姊衣进去,姜檐的新府很大,光是从府邸侧门走到后院廊下,便走了一刻钟。
姜檐虽未入仕途,圣上却依旧很看重他,为他所建的府邸是按着嘉仪郡旧府所复刻。
初见那年,谢姊衣八岁,他十三岁,那日正值中秋,他靠坐在刻着山水奇景的廊椅上,慵闲逗鸟。
今日一如彼时,他依旧重新物色了一只红嘴玉圈养了起来。
谢姊衣一言未发,步入廊下凭栏而坐,然后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他,似乎是让他看看。
“这是你让圣上下得诏书?”少女语调平平,话间没什么起伏。
姜檐将鸟食随手扔掉,用手帕细细擦了手,才慢吞吞接过那道圣旨,打开看了起来。
“诏中所言皆是夸赞于你,辞藻甚好,圣上倒是贴心,确是一桩美事。”
谢姊衣:“我并不觉得。”
姜檐合上诏书,唇角弯起一抹弧度:“哦 ?”
“衣衣有何不满?”
明知故问。
谢姊衣完全没料到姜檐会向圣上讨圣旨,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她的后路,圣旨一下,她的婚假之事便与姜檐锁死无异。
“姜檐,你喜欢我么?”
想到她会质问他,亦如在上安城中一般用消失来威胁他,现下这一句,倒是没想到会从她嘴里问出来。
姜檐轻扣圣旨皮面的动作停下来,神色看不出波澜。
“言喜欢倒是有些浅薄,我比较……”
“想把你关起来,阿娘告诉我,喜欢一个人是舍不得将她关起来的,那样你会不自由。”
如此令人咂舌的言语听得谢姊衣眼皮狂跳,他疯了罢?
姜檐将手里的圣旨随意一扔,站起身来,朝着旁侧不动声色的少女走去。
当头的春阳被高大的身躯挡住,谢姊衣呼吸微窒,压迫之感扑面而来,她几乎想下意识的躲开,柔夷撑着廊椅,堪堪起来转身想逃,忽然腰肢被大掌捞住,娇巧的鼻子重重地撞上男子的胸膛,一瞬间的剧烈疼痛之感让她眸间氤氲起生理性的水雾。
头顶清涓野泉一般悦耳的男子声音,继续徐徐缓缓地传入她耳畔。
“约莫我是自私之人,所以我的爱也会自私一些,看到那边的阁楼了么?”
男子抚上怀中少女的后颈,安抚似的摸摸,后而赫然捏住,微微使劲儿迫使少女向他所看得方向看去。
一座华丽不失雅致的阁楼,于水上而建,四面无通达的桥道,在深湖中央,美则美矣,但不像什么正常人住得地方。
“那边是成婚后,我们要住的水月阁,四方临水,无舟难以出行,你觉得那里好么?”
这一日,谢老四一家接到了圣旨,是嘉赏谢姊衣的圣旨。
姜檐回到京城的那一日,便被圣上召进了宫内。
圣上知晓姜檐不喜浮名,对为官一事看得极淡,否则一国丞相也是当得的。
一箱一箱的宝物被太监搬至姜檐的面前任他挑选。
“你这次办事倒是干净利落,想要什么,朕都能给你寻来。”
姜檐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兴致淡淡的在一旁喝茶。
圣上观察着姜檐的反应,“怎么,这些可都是西域的宝贝,独一无二,你竟也看不上眼?”
姜檐道:“圣上将这些宝物,赐给后宫的娘娘们,或许她们会更喜欢。”
圣上挥挥手,太监将盖子盖上抬着退下。
“看来一般的俗物入不了我们姜公子的眼,可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赏点什么,朕委实过意不去。”
也只有在姜檐面前,圣上才能活得自在一些,抛开尔虞我诈,偶尔与姜檐说说闲话,倒也是圣上的一桩乐事。
“不如这样,我把谢姊衣赐婚给你,如何?”
姜檐闻言,倒是没有拒绝。
圣上道:“这圣旨一下,谁敢违逆,宁国之行,你们二人配合得极好,说起来倒是缺了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事情都成不了,朕做主将她赐婚给你,她还能拒绝不成?”
姜檐虽然未赞同圣上的做法,但眼底的波澜却是激荡了起来。
娶她么?
……
谢姊衣从从宁国回到煜国时,她刚到京城便被圣上召进了宫内。
其实姜檐身边的暗卫便是圣上的人,一直也在给圣上传信说明他们在煜国的情况。
而谢姊衣此次控制疫情有功,且舍身取义保下巳安城,又不顾危险配合姜檐除掉宁君,使得圣上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宁国,功不可没。
圣上在询问谢姊衣想要什么奖赏时,谢姊衣却是为谢兰求了一道恩典。
以谢兰当下的情况来看,将来必是要科考进入官场的,但一入官场便如同进了虎狼窝。
谢姊衣怕谢兰有朝一日招架不住,所以想用此次的恩典,来为谢兰提前求一道免死诏,让他以后的为官之路再走得顺畅一些。
姜檐时常在圣上面前说起谢姊衣时,便只是说她喜爱钱财,若是要赏便多赏些钱财,但圣上没想到谢姊衣竟然会帮她弟弟求恩典。
倒是有远见,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毕竟谢兰若是能入朝为官,如今这点利益与弟弟的官途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既然已经答应了谢姊衣要赏她,君无戏言,这要求圣上自然也会同意。
而且谢兰身为皇子伴读,自然是经过夫子精挑细选才举荐到圣上面前。
谢兰是千名学子中挑出来的人品学识俱佳之人,将来便是为官,也必然会是清廉公正之官,所以圣上也不觉得赐下这道诏书会有何变数。
谢兰这样的人,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道诏书。
不过谢姊衣听到又来了一道圣旨时,便觉得今日这道诏书,实在是来得奇怪。
谢姊衣从屋子里出来时,谢老四和杨氏已经跪在院子里了。
谢老四和杨氏自然也早就知道了谢姊衣一系列惊人的功绩,原以为便是普通的嘉赏圣旨,没想到却是赐婚的圣旨。
谢姊衣跪在地上,看着谢老四和杨氏眼里透露出来的询问,也是一头雾水。
直到公公传旨完毕,谢姊衣才回过神来。
不管现下是何种情况,他们也得接旨,抗旨不尊,乃是死罪。
但谢老四还是问了一句:“公公,这圣旨……”
公公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打断谢老四道:“公子姜檐乃是圣上身边的红人,既然圣上下旨,难道咱家还能传错?婚期虽未定下,但往后若有上门向您女儿提亲者,您知道该怎么做罢?”
谢老四一直以来都知道谢姊衣的心思,他这女儿压根就还未对婚姻之事有一丝一毫的念想,而且她对姜公子好似也并不喜欢。
这嫁给喜不喜欢的人,可是一辈子开不开心的事。
谢老四迟疑:“可是这……”
公公脸色冷下来:“您这是向抗旨不尊么?”
杨氏拉了拉谢老四的袖子,摇了摇头示意谢老四不要再说了。
然后公公便将圣旨递给谢姊衣:“谢姑娘,接旨罢?”
谢姊衣接过谢恩:“谢圣上隆恩。”
公公走后,谢姊衣看着手里的圣旨若有所思。
她想这无疑又是姜檐搞得鬼,谢老四和杨氏也不知道谢姊衣和姜檐在宁国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一起合作帮助圣上做了好些危险的事情。
只是这和赐婚也没有必要联系,一介民女,就算有功,也不至于让圣上亲自赐婚。
谢姊衣对着正想问她什么话的谢老四和杨氏道:“阿爹阿娘,我出去一趟。”
杨氏其实在春鸳村那日,便觉得那位姜公子好似对衣衣有不同寻常的心思,只是她也不敢确定,没想到如今直接一道赐婚圣旨下来,这婚事便锁死在谢姊衣身上了,也不知道衣衣是否喜欢姜公子。
杨氏道:“你去罢,好好说别冲动,毕竟这是圣旨。”
杨氏知道谢姊衣约莫是要出去找姜檐谈谈,只是圣旨已下,若是不遵便是抗旨。
姜檐这些日子一直与姜夫人住在一起,宁国的事情了,他也不用日日都往宫里跑,所以便很闲。
圣上重新在京城为姜檐建好了新府,但府内除了伺候的下人,便没有其他人了,所以姜夫人偶尔也觉得闲得发慌。
姜夫人看着在廊下逗鸟的姜檐,催促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给阿娘带回来一个儿媳妇,这府里连个女主人都没有,冷冷清清,我都快无聊死了。”
姜檐让姜夫人旁侧的丫鬟去煮茶,然后便听到守门的小厮来报:“府外有一个姑娘说要见公子,可要放她进来。”
姜夫人好奇道:“姑娘?”
姜檐淡淡出声:“阿娘,您的儿媳妇来了。”
自家儿子都如此说了,姜夫人也猜到是谁了。
姜夫人赶忙让小厮将人请进来,转头笑着对姜檐道:“这不就对了,你心悦于她,便要早些下手,莫要让别家的男儿抢先了去。”
姜檐道:“阿娘,我想单独与她说说话。”
姜夫人表示明白,臭小子懂得过二人世界了。
“那你好好跟人家说,你那脾性收敛一些,阿娘去让下人准备些糕点。”
府外,谢姊衣拿着圣旨,想当面与姜檐讲清楚。
小厮从里打开门请谢姊衣进去,姜檐的新府很大,光是从府邸侧门走到后院廊下,便走了一刻钟。
姜檐虽未入仕途,圣上却依旧很看重他,为他所建的府邸是按着嘉仪郡旧府所复刻。
初见那年,谢姊衣八岁,他十三岁,那日正值中秋,他靠坐在刻着山水奇景的廊椅上,慵闲逗鸟。
今日一如彼时,他依旧重新物色了一只红嘴玉圈养了起来。
谢姊衣一言未发,步入廊下凭栏而坐,然后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他,似乎是让他看看。
“这是你让圣上下得诏书?”少女语调平平,话间没什么起伏。
姜檐将鸟食随手扔掉,用手帕细细擦了手,才慢吞吞接过那道圣旨,打开看了起来。
“诏中所言皆是夸赞于你,辞藻甚好,圣上倒是贴心,确是一桩美事。”
谢姊衣:“我并不觉得。”
姜檐合上诏书,唇角弯起一抹弧度:“哦 ?”
“衣衣有何不满?”
明知故问。
谢姊衣完全没料到姜檐会向圣上讨圣旨,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她的后路,圣旨一下,她的婚假之事便与姜檐锁死无异。
“姜檐,你喜欢我么?”
想到她会质问他,亦如在上安城中一般用消失来威胁他,现下这一句,倒是没想到会从她嘴里问出来。
姜檐轻扣圣旨皮面的动作停下来,神色看不出波澜。
“言喜欢倒是有些浅薄,我比较……”
“想把你关起来,阿娘告诉我,喜欢一个人是舍不得将她关起来的,那样你会不自由。”
如此令人咂舌的言语听得谢姊衣眼皮狂跳,他疯了罢?
姜檐将手里的圣旨随意一扔,站起身来,朝着旁侧不动声色的少女走去。
当头的春阳被高大的身躯挡住,谢姊衣呼吸微窒,压迫之感扑面而来,她几乎想下意识的躲开,柔夷撑着廊椅,堪堪起来转身想逃,忽然腰肢被大掌捞住,娇巧的鼻子重重地撞上男子的胸膛,一瞬间的剧烈疼痛之感让她眸间氤氲起生理性的水雾。
头顶清涓野泉一般悦耳的男子声音,继续徐徐缓缓地传入她耳畔。
“约莫我是自私之人,所以我的爱也会自私一些,看到那边的阁楼了么?”
男子抚上怀中少女的后颈,安抚似的摸摸,后而赫然捏住,微微使劲儿迫使少女向他所看得方向看去。
一座华丽不失雅致的阁楼,于水上而建,四面无通达的桥道,在深湖中央,美则美矣,但不像什么正常人住得地方。
“那边是成婚后,我们要住的水月阁,四方临水,无舟难以出行,你觉得那里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