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穿过虹霓,对船家的震撼是空前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虹霓是怪物,是有实体的。但在今天,这一祖祖辈辈流传的真理,他深信不疑三四十年的说法,被他亲手证伪。
他魂不守舍,喃喃叫着一个名字。
“兰英,我误了你啊……”
当时,街坊邻里都认为他婆娘得罪了虹霓大仙,让他祭祀参拜,祷告求饶。
却没有一人觉得她是生了病,去替她寻医问药。包括兰英自己,也包括他。
“我误了你啊!”
凄厉沙哑的声音刺破空气,一滴清泪缓缓滑下。
转瞬,那滴热液就消失在江水之中。
文辞无声叹息。
有些她觉得是常识的东西,可能别人一辈子也不曾得见。知耻明礼的终究只是少数人,多数的人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无暇去探寻这个世界的真面目。
如果可以教给他、她,或者是她们的下一代,该有多好啊。
文辞在心里默默种下一颗种子。
小寒站在一旁,稚嫩的手紧紧握着文辞的掌心。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她跟着文辞攀上了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山包。
日后有人书她生平时,却会浓墨重彩地记这一笔。
那人轻轻握着她的手,去触碰彩虹。
她去时两手空空,回来时,握住了满手璀璨。
此后转山转水,这一幕都鲜明如初,不曾褪色。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自此,小寒爱上了求索之路。
对虹霓的畏惧消除之后,行船的速度快了不少。三日之后,众人就接近了惠州庐阳郡。
惠州十室九商,河道中千帆竞渡、帆樯如云。遇到其它镖队,免不了一番“合吾”寒暄。
但进了城,就不能喊镖号了,因为庐阳是惠州的省会城市。镖队有三不喊——
路过省会城市不喊;路过镖局所在地不喊;路过柳城不喊。以示尊重,镖队还须下马步行。
其中的柳城是周朝武术之乡,很多大家武师都出自那里,也是他们到朔北必经之地。
眼下起了晨雾,镖船正小心翼翼前进。为避免船只在河道磕碰触礁,狭窄的河道边,有官府专人挥舞小旗,吹响号角,指挥通行。
镖船跟着指示,顺利通过狭湾,在码头排队等了约半个时辰,才成功靠岸。
庐阳城楼有数丈高,威严肃穆,大气磅礴。镖队得排队经过搜查,才能顺利入城。
进城需打点些银子,无定数,只是看守将心情。
若是城门驻军首领是个恶少,遭到盘剥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时的商队,往往需要破财消灾。
义丰走这路已经多年,与城中各方势力关系很是紧密。只要看到他们的镖旗,一般也无人针对。
今日守门的队长是个熟人,方景一见便眼前一亮,遥遥招手,“田师兄!今日是你轮值啊!”
此人名叫田嘉,字子谦,乃是个官家子弟,生得一副魁梧身躯。
他是庶出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没有继承家业的指望。因此,他自小便被父亲送到枫霞寺里习武,希望他学得一身内家功法,能去军队闯荡出个名堂。
陆仁山是枫霞寺住持好友,对他有指点之恩。方景在江湖闯荡时,也曾遇到过他,两人不打不相识。
他学艺归来,先是去边关闯荡了三年。后被调回惠州,当了护城军守将。
田嘉在炎热的天气里,身着轻甲,汗珠从额头鬓角淌进衣领,整张脸都晒成酱色。
他在带人查看过往商队物品,拿着通缉令反复比对有无犯人,面露不耐。这时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方景一行人正在身后看着他,笑得惊喜又开怀。
“方师弟!陆师伯!阮师弟!”
田嘉边走边摘头盔,大步向众人走来。举起袖子擦干汗珠,他先向陆仁山行礼问好,又跟几个小辈儿挨个碰了下拳。
“这次是送人?”田嘉打量着方景身后的文辞和林千星等人。
林千星向前跨出一步,双手抱拳,“师伯,我是师父刚收的大弟子!”他倒是很能屈能伸,这就上赶着给自己降辈分了。
“幸会幸会!”田嘉在身上摸出几块碎银,“初次见面,师伯也没带什么好东西,些许碎银拿去买零嘴吃。”
田嘉家中月例不低,他母亲是商人之女,嫁妆丰厚,也常常贴补他。可他手头却没什么大钱,都是这样被他散财童子一样散了出去。
“多谢师伯!”
林千星看了方景一眼,见方景点头,喜不自胜,迅速揣进胸口。他正愁没钱用,这就意外来财,差点儿给他师伯磕上一个。
文辞算是明白自降辈分的好处了。这样林千星就是小辈儿,长辈见面都得给礼物。
文辞好笑,见田嘉侧目,上前道,“田师兄,幸会!在下文辞,字今古。
“文辞是我幼时玩伴,文韬武略样样在行,心性气度也是不凡。她父亲多次帮助过我,文伯伯与陆叔更是知交。”方景不遗余力地向师兄介绍。
在他心里,文辞自然是样样都好。
文辞叫他夸得都要不好意思了,还得强做一副“任你说笑”的“心性不凡”模样。
田嘉先是跟文辞见礼,接着他粗噶的声音故意压低拖长,眼睛在二人身上走了个来回。田师兄促狭地撞了撞方景的肩,“幼时玩伴~”
文辞看出两人感情极好,对他也就随性了一些,抱臂道:“方景的徒弟都给碎银,不知我这“幼时玩伴”有没有什么见面礼?”
“这可难倒我了,”田嘉朗声大笑,“给弟妹的礼我还没准备呢!不如我先带你们在庐阳玩几天,等到别时再送你一份大礼。”
方景踹了他一脚,“你正经点儿!人家还是未许人的姑娘,别乱说!”
田嘉勾住他的肩,朝他挤眉弄眼,“师弟,我懂我懂!”
你懂什么了呀?
啧了一声,方景把他的手拨开。哪知田嘉大手顺势抵住方景胳膊,左脚别在他脚后跟,一个巧力,就要把人往倒放。
“当心。”文辞不由提醒一声。
但方景反应快得很,立马稳住重心,反而一肘直逼自家师兄的眼睛。田嘉面对这来势汹汹的一击,不得不后退一步,暂避锋芒。
见他后退,方景反倒欺身而上,顺势乘胜追击,以掌做刃,直逼田嘉面门。
“好!”
田嘉哈哈大笑,大喝一声,滑步上前,拳头挥动得虎虎生风,来挡方景这一招。
两人手臂如铁器,砰得一声撞在一起。内劲激起气浪,向四周圆环状扩散开去。
他俩却不知疼似的,须臾分开后撤,又再度接触相击。肉/体碰撞的声音如金石铿锵,密集而富有节奏,不绝于耳,听得人热血沸腾。
掌风飒飒,拳风烈烈。方、田二人你来我往,打得尘土飞扬,平分秋色。
众人簇拥在陆仁山左右,对他们的招式指指点点。
“田师兄鹤拳更加精进了!”
“方师兄这招上步抛掌接得妙啊!”
“师父加油!”
文辞早在两人起势瞬间,就后撤给他们腾场地。她看着眼前残影道道,兴奋地握紧双拳,扬声叫好。
这可比方景陪林千星的小打小闹精彩多了!
两人招式精妙,打得飞沙走石,气势汹汹。城门口排队的人不愿进去,磨磨蹭蹭地挪动着,聚集在门口看他们交手。
“好!精彩!”
“厉害!”
“这是内家功夫,没个十几年练不出来啊!”
这话说完,他看到旁边镖旗,心下惊叹,镖局卧虎藏龙可不是空谈。
这时,两人一个错身,齐齐后退。隔着三五个身位,眼神锐利紧盯对方。
二人的胸膛起伏,在烈日下调整呼吸。双方的额头都渗出了晶亮的汗珠,眼神却明亮锋利,闪着棋逢对手琴遇知音的兴奋。
对峙三五息之后,师兄弟默契十足,齐齐动手。
田嘉后脚猛得蹬地,双拳齐出,内劲带出破空之声。方景也气沉丹田,跨步出掌,双手平推接他这拳。
竟都不闪不避,正面对决!
拳与掌交接,气氛一时凝滞,众人恍然觉得四周极静,空气都变得浓稠。下一刻,内力轰然爆开,霎时间尘土飞扬,围观众人急忙后撤。
灰尘散去,众人定睛去看。
只见两人都被冲击得后撤,风暴中心的袖子都被内劲冲破,成了一条一条的破布状。
可等两人站稳之后,二人对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放声大笑。
“哈哈哈师弟又长进了!”
“哪有哪有,田师兄拳法更精深了哈哈!”
方景活动了一下筋骨后,紧紧抱住田嘉,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
周围人看懂这是在切磋,对他们能弄出这动静更加佩服不已,纷纷过来攀谈。
眼见城门更加拥堵,田嘉忙让他们先行通过,并约好明天下值后,带他们去四处逛逛。
进城已近午时,众人找了个惯熟的下脚处。
船上警戒很是耗神。虽没出什么岔子,镖师们却都疲惫得很。
但他们进店时,还是仔细观察了店内环境和住店客人,到后厨看了有无异样,才敢歇息动筷。
陆仁山留了一个人执勤,其他都安心休息去了。
文辞想叫家里侍卫去替他,那镖师却很坚持,遂作罢。
也多亏他们一直这么严谨,一路上才甚少波折。
文辞也很疲惫,但她在船上休息久了。安顿好小寒后,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一路上,小寒都对她甚是依赖。她本来想把小寒送到寄养人家,或是慈幼局,可现在又有些不忍了。
她辗转反侧时,听到街上有喧闹声,索性带着丫头侍卫下楼围观。
“七月初一游艺会,门票只要十文钱!十文钱您买不了吃亏!十文钱您买不了上当!跑马傩舞花鼓灯,唱曲杂耍舞龙狮,拿门票参与抽奖,还可能抽到江南才女之首苏晓梦赠诗!地址启明孤女院,欢迎各界人士赏光莅临!”
街衢通阔,千门洒金。
热闹的大街中央,有一群女童列队行来。
她们都穿着粗布短衣,小辫扎得高高的,显得精气神十足。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些戴着面具,有些簪着花朵。众女童拿着传单,给沿途路人分发。
“各位看官看一看瞧一瞧嘞。启明孤女院游艺会,就在北郊坡子街,欢迎赏光。”
文辞接过传单,来了兴趣,“真有苏晓梦赠诗?”
小姑娘声音脆生生的,自豪地扬起小辫子:“苏姐姐已经接任我们院长了!这回也是慈善捐诗,姐姐有兴趣一定要来看看哦!”
苏晓梦在宁城之时已有文名,不仅是江南四大才女之首,更是个侠骨柔肠的奇女子。她曾数次帮助义士,抚济孤儿,文辞还曾在游船时遇见她,求教过她作曲的问题。
苏晓梦原名苏蝶,出道卖艺只一年,就已然名满江南。但她成名后顾着鸨母恩情,不愿离开,一直在如梦楼当着清倌。
三年前,鸨母去世,苏晓梦给自己赎身后,改名晓梦,不知所踪。
文辞派人去探访,只寻得她一张字条: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哪知她居然出现在庐阳,还当了孤女院院长!
“那我一定得叨扰了!”文辞妥帖收好传单,向小姑娘保证。
启明孤女院,周围看客也在讨论这个地方。
据说这是个只收孤女的孤儿院。
本朝前几年旱涝灾害频发,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孩子更是无人看顾。
“恤孤为施仁之本,慈幼乃养正之基。”天子十分重注慈善,加之民间溺婴现象屡禁不止,特设慈幼局、济慈院等抚恤孤独。
因此本朝慈幼局、孤独堂、孤儿院、济慈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州设立,比前朝多了几倍。
除了官府设立的以外,还有乡绅巨贾们出资建立。徽州富商多,很多都热衷回馈乡里,致力于慈善。
有些释教设立的孤儿院,只收男婴。而官府设立的慈幼局,男女兼收,但女婴丢弃现象更严重,因此女婴多。
启明孤女院是唯一一个,打出旗号只收女婴的。
这话刚说出来时,大家还有些愤慨。后来苏院长上任,舌战群儒,把那些酸儒们说得哑口无言后,又给孤女院筹了一笔资金,这才叫大多数人闭嘴。
文辞听得苏姐姐的英雄事迹,心潮澎湃,动容不已。
别来日月长,故人赤子之心,却更见灼灼。
且待明日相邀,必当把酒言欢,重叙深情。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虹霓是怪物,是有实体的。但在今天,这一祖祖辈辈流传的真理,他深信不疑三四十年的说法,被他亲手证伪。
他魂不守舍,喃喃叫着一个名字。
“兰英,我误了你啊……”
当时,街坊邻里都认为他婆娘得罪了虹霓大仙,让他祭祀参拜,祷告求饶。
却没有一人觉得她是生了病,去替她寻医问药。包括兰英自己,也包括他。
“我误了你啊!”
凄厉沙哑的声音刺破空气,一滴清泪缓缓滑下。
转瞬,那滴热液就消失在江水之中。
文辞无声叹息。
有些她觉得是常识的东西,可能别人一辈子也不曾得见。知耻明礼的终究只是少数人,多数的人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无暇去探寻这个世界的真面目。
如果可以教给他、她,或者是她们的下一代,该有多好啊。
文辞在心里默默种下一颗种子。
小寒站在一旁,稚嫩的手紧紧握着文辞的掌心。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她跟着文辞攀上了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山包。
日后有人书她生平时,却会浓墨重彩地记这一笔。
那人轻轻握着她的手,去触碰彩虹。
她去时两手空空,回来时,握住了满手璀璨。
此后转山转水,这一幕都鲜明如初,不曾褪色。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自此,小寒爱上了求索之路。
对虹霓的畏惧消除之后,行船的速度快了不少。三日之后,众人就接近了惠州庐阳郡。
惠州十室九商,河道中千帆竞渡、帆樯如云。遇到其它镖队,免不了一番“合吾”寒暄。
但进了城,就不能喊镖号了,因为庐阳是惠州的省会城市。镖队有三不喊——
路过省会城市不喊;路过镖局所在地不喊;路过柳城不喊。以示尊重,镖队还须下马步行。
其中的柳城是周朝武术之乡,很多大家武师都出自那里,也是他们到朔北必经之地。
眼下起了晨雾,镖船正小心翼翼前进。为避免船只在河道磕碰触礁,狭窄的河道边,有官府专人挥舞小旗,吹响号角,指挥通行。
镖船跟着指示,顺利通过狭湾,在码头排队等了约半个时辰,才成功靠岸。
庐阳城楼有数丈高,威严肃穆,大气磅礴。镖队得排队经过搜查,才能顺利入城。
进城需打点些银子,无定数,只是看守将心情。
若是城门驻军首领是个恶少,遭到盘剥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时的商队,往往需要破财消灾。
义丰走这路已经多年,与城中各方势力关系很是紧密。只要看到他们的镖旗,一般也无人针对。
今日守门的队长是个熟人,方景一见便眼前一亮,遥遥招手,“田师兄!今日是你轮值啊!”
此人名叫田嘉,字子谦,乃是个官家子弟,生得一副魁梧身躯。
他是庶出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没有继承家业的指望。因此,他自小便被父亲送到枫霞寺里习武,希望他学得一身内家功法,能去军队闯荡出个名堂。
陆仁山是枫霞寺住持好友,对他有指点之恩。方景在江湖闯荡时,也曾遇到过他,两人不打不相识。
他学艺归来,先是去边关闯荡了三年。后被调回惠州,当了护城军守将。
田嘉在炎热的天气里,身着轻甲,汗珠从额头鬓角淌进衣领,整张脸都晒成酱色。
他在带人查看过往商队物品,拿着通缉令反复比对有无犯人,面露不耐。这时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方景一行人正在身后看着他,笑得惊喜又开怀。
“方师弟!陆师伯!阮师弟!”
田嘉边走边摘头盔,大步向众人走来。举起袖子擦干汗珠,他先向陆仁山行礼问好,又跟几个小辈儿挨个碰了下拳。
“这次是送人?”田嘉打量着方景身后的文辞和林千星等人。
林千星向前跨出一步,双手抱拳,“师伯,我是师父刚收的大弟子!”他倒是很能屈能伸,这就上赶着给自己降辈分了。
“幸会幸会!”田嘉在身上摸出几块碎银,“初次见面,师伯也没带什么好东西,些许碎银拿去买零嘴吃。”
田嘉家中月例不低,他母亲是商人之女,嫁妆丰厚,也常常贴补他。可他手头却没什么大钱,都是这样被他散财童子一样散了出去。
“多谢师伯!”
林千星看了方景一眼,见方景点头,喜不自胜,迅速揣进胸口。他正愁没钱用,这就意外来财,差点儿给他师伯磕上一个。
文辞算是明白自降辈分的好处了。这样林千星就是小辈儿,长辈见面都得给礼物。
文辞好笑,见田嘉侧目,上前道,“田师兄,幸会!在下文辞,字今古。
“文辞是我幼时玩伴,文韬武略样样在行,心性气度也是不凡。她父亲多次帮助过我,文伯伯与陆叔更是知交。”方景不遗余力地向师兄介绍。
在他心里,文辞自然是样样都好。
文辞叫他夸得都要不好意思了,还得强做一副“任你说笑”的“心性不凡”模样。
田嘉先是跟文辞见礼,接着他粗噶的声音故意压低拖长,眼睛在二人身上走了个来回。田师兄促狭地撞了撞方景的肩,“幼时玩伴~”
文辞看出两人感情极好,对他也就随性了一些,抱臂道:“方景的徒弟都给碎银,不知我这“幼时玩伴”有没有什么见面礼?”
“这可难倒我了,”田嘉朗声大笑,“给弟妹的礼我还没准备呢!不如我先带你们在庐阳玩几天,等到别时再送你一份大礼。”
方景踹了他一脚,“你正经点儿!人家还是未许人的姑娘,别乱说!”
田嘉勾住他的肩,朝他挤眉弄眼,“师弟,我懂我懂!”
你懂什么了呀?
啧了一声,方景把他的手拨开。哪知田嘉大手顺势抵住方景胳膊,左脚别在他脚后跟,一个巧力,就要把人往倒放。
“当心。”文辞不由提醒一声。
但方景反应快得很,立马稳住重心,反而一肘直逼自家师兄的眼睛。田嘉面对这来势汹汹的一击,不得不后退一步,暂避锋芒。
见他后退,方景反倒欺身而上,顺势乘胜追击,以掌做刃,直逼田嘉面门。
“好!”
田嘉哈哈大笑,大喝一声,滑步上前,拳头挥动得虎虎生风,来挡方景这一招。
两人手臂如铁器,砰得一声撞在一起。内劲激起气浪,向四周圆环状扩散开去。
他俩却不知疼似的,须臾分开后撤,又再度接触相击。肉/体碰撞的声音如金石铿锵,密集而富有节奏,不绝于耳,听得人热血沸腾。
掌风飒飒,拳风烈烈。方、田二人你来我往,打得尘土飞扬,平分秋色。
众人簇拥在陆仁山左右,对他们的招式指指点点。
“田师兄鹤拳更加精进了!”
“方师兄这招上步抛掌接得妙啊!”
“师父加油!”
文辞早在两人起势瞬间,就后撤给他们腾场地。她看着眼前残影道道,兴奋地握紧双拳,扬声叫好。
这可比方景陪林千星的小打小闹精彩多了!
两人招式精妙,打得飞沙走石,气势汹汹。城门口排队的人不愿进去,磨磨蹭蹭地挪动着,聚集在门口看他们交手。
“好!精彩!”
“厉害!”
“这是内家功夫,没个十几年练不出来啊!”
这话说完,他看到旁边镖旗,心下惊叹,镖局卧虎藏龙可不是空谈。
这时,两人一个错身,齐齐后退。隔着三五个身位,眼神锐利紧盯对方。
二人的胸膛起伏,在烈日下调整呼吸。双方的额头都渗出了晶亮的汗珠,眼神却明亮锋利,闪着棋逢对手琴遇知音的兴奋。
对峙三五息之后,师兄弟默契十足,齐齐动手。
田嘉后脚猛得蹬地,双拳齐出,内劲带出破空之声。方景也气沉丹田,跨步出掌,双手平推接他这拳。
竟都不闪不避,正面对决!
拳与掌交接,气氛一时凝滞,众人恍然觉得四周极静,空气都变得浓稠。下一刻,内力轰然爆开,霎时间尘土飞扬,围观众人急忙后撤。
灰尘散去,众人定睛去看。
只见两人都被冲击得后撤,风暴中心的袖子都被内劲冲破,成了一条一条的破布状。
可等两人站稳之后,二人对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放声大笑。
“哈哈哈师弟又长进了!”
“哪有哪有,田师兄拳法更精深了哈哈!”
方景活动了一下筋骨后,紧紧抱住田嘉,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
周围人看懂这是在切磋,对他们能弄出这动静更加佩服不已,纷纷过来攀谈。
眼见城门更加拥堵,田嘉忙让他们先行通过,并约好明天下值后,带他们去四处逛逛。
进城已近午时,众人找了个惯熟的下脚处。
船上警戒很是耗神。虽没出什么岔子,镖师们却都疲惫得很。
但他们进店时,还是仔细观察了店内环境和住店客人,到后厨看了有无异样,才敢歇息动筷。
陆仁山留了一个人执勤,其他都安心休息去了。
文辞想叫家里侍卫去替他,那镖师却很坚持,遂作罢。
也多亏他们一直这么严谨,一路上才甚少波折。
文辞也很疲惫,但她在船上休息久了。安顿好小寒后,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一路上,小寒都对她甚是依赖。她本来想把小寒送到寄养人家,或是慈幼局,可现在又有些不忍了。
她辗转反侧时,听到街上有喧闹声,索性带着丫头侍卫下楼围观。
“七月初一游艺会,门票只要十文钱!十文钱您买不了吃亏!十文钱您买不了上当!跑马傩舞花鼓灯,唱曲杂耍舞龙狮,拿门票参与抽奖,还可能抽到江南才女之首苏晓梦赠诗!地址启明孤女院,欢迎各界人士赏光莅临!”
街衢通阔,千门洒金。
热闹的大街中央,有一群女童列队行来。
她们都穿着粗布短衣,小辫扎得高高的,显得精气神十足。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些戴着面具,有些簪着花朵。众女童拿着传单,给沿途路人分发。
“各位看官看一看瞧一瞧嘞。启明孤女院游艺会,就在北郊坡子街,欢迎赏光。”
文辞接过传单,来了兴趣,“真有苏晓梦赠诗?”
小姑娘声音脆生生的,自豪地扬起小辫子:“苏姐姐已经接任我们院长了!这回也是慈善捐诗,姐姐有兴趣一定要来看看哦!”
苏晓梦在宁城之时已有文名,不仅是江南四大才女之首,更是个侠骨柔肠的奇女子。她曾数次帮助义士,抚济孤儿,文辞还曾在游船时遇见她,求教过她作曲的问题。
苏晓梦原名苏蝶,出道卖艺只一年,就已然名满江南。但她成名后顾着鸨母恩情,不愿离开,一直在如梦楼当着清倌。
三年前,鸨母去世,苏晓梦给自己赎身后,改名晓梦,不知所踪。
文辞派人去探访,只寻得她一张字条: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哪知她居然出现在庐阳,还当了孤女院院长!
“那我一定得叨扰了!”文辞妥帖收好传单,向小姑娘保证。
启明孤女院,周围看客也在讨论这个地方。
据说这是个只收孤女的孤儿院。
本朝前几年旱涝灾害频发,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孩子更是无人看顾。
“恤孤为施仁之本,慈幼乃养正之基。”天子十分重注慈善,加之民间溺婴现象屡禁不止,特设慈幼局、济慈院等抚恤孤独。
因此本朝慈幼局、孤独堂、孤儿院、济慈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州设立,比前朝多了几倍。
除了官府设立的以外,还有乡绅巨贾们出资建立。徽州富商多,很多都热衷回馈乡里,致力于慈善。
有些释教设立的孤儿院,只收男婴。而官府设立的慈幼局,男女兼收,但女婴丢弃现象更严重,因此女婴多。
启明孤女院是唯一一个,打出旗号只收女婴的。
这话刚说出来时,大家还有些愤慨。后来苏院长上任,舌战群儒,把那些酸儒们说得哑口无言后,又给孤女院筹了一笔资金,这才叫大多数人闭嘴。
文辞听得苏姐姐的英雄事迹,心潮澎湃,动容不已。
别来日月长,故人赤子之心,却更见灼灼。
且待明日相邀,必当把酒言欢,重叙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