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表演的节目,取得了热烈的反响。
他们并不懂戏曲的表演方式,只是依据文辞对曲子的理解,演了一出“故事剧”。
可好歹是有真功夫的,文辞三人随便拿出些招式,就够这些江湖之外的观众惊叹的了。
最后统计下来,只这一出戏,居然就赢得了一百两银子的打赏。
当然,其中有三十两银子是田嘉友情打赏的。他倒是不偏不倚,三个人每人打赏了十两。
等到园艺会快结束时,还出现了一段儿小插曲。
还是那个请了画师来作画的富家公子,他不仅让画师画了白疏月和他站在一处,还画了另一幅图。
左边是曲玉和白疏月同台竞技,右侧是余怀琬和文辞互相致意。四人动静各殊,各有风采,合在一副画里,却也很和谐。
画师取名四美图。
那画师作画写意不肖形,画成极快,栩栩如生。但凡是见过今天场景的,见到他的画,都能迅速回到当时的场景。
那富家公子自留了他和白疏月同台的那幅,把四美图拿来拍卖。
画作价格高低,除了看画师水平,画作内容,还要看画师名气。没有名气的只能叫画匠,有名气的才称得上画家,画师处在两者中间。
那画师虽画得生动,名气却不是很响亮,按说价格不会太高。
但今天这个氛围很热烈,让人不由得想掏银子。画上的还是美人,很多人愿意买回去收藏一下,顺便支持一下慈善事业。
画有文辞的画作,方景是很想买下来的。
在他看来,文辞的画像流传在外,这怎么合适?要是被一些未娶亲的男子买回去,岂不是于两人名声有碍?
他甚至觉得擅自画下别人样貌的富家公子和画师都很不正派。随便画别人的小像,还要用此拍卖,简直无耻!
但方景今日因着表演,身上没带几个钱。
早年他揭榜帮官府缉盗,自己押镖挣的薪水,都没乱花,约摸有百来两银子。这些陆叔都给他存起来了,说要给他攒娶亲银子。
眼下他手里最多有个十两就不错了。
但他实在不想文辞的画像被其他人拍去,只好求助地看着田嘉。
师兄,帮帮忙!
今日园艺会,田嘉出门是带了银子的。
但他向来洒钱如流水,像之前方景他们表演,他就扔了三十两。其他节目倒没给这么多,但碎银也没少扔。
以他和苏晓梦的交情,帮帮孤女院也是应该。他每年都有固定时间,定期给孤女院拿钱。
他掂了掂钱袋,估摸着还有四十两,也没细数,直接扔给了方景。
司仪宣布底价十两,开始拍卖。方景捏着钱袋正要开口,就听见一个清冷声音响起。
“五十两。”
方景手指瞬间捏紧。
他数了数手里的银两,田嘉的和他的加在一起,四十九两另五十铜板。
一分钱难住英雄汉,这才刚刚开始,就直接抬了四十两。
是他低估了拍卖会,也是他实在太穷了。
他之前潇洒江湖,有吃有穿就行,也没怎么想过后面的事。现在却深切地觉得自己确实该赚钱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开口的是白疏月。他下午说有事,却不知什么时候办完又回来了。
他想要自己的画像,倒也是人之常情。画像落到了他手里,倒比别的人好些。
毕竟现在很多官员富商喜欢包戏子,方景也是听说过一些。昨天他和白疏月吃饭,感觉白疏月应该不会对文辞动什么心思。
他买这幅画应该主要为个收藏或者纪念,估计不会对画有什么龌龊心思。
方景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不要再有人跟了,成全了白疏月吧!
但今天来了好多不差钱的观众,他的期待注定要落空了。
“五十五两!”
“谭资明你五两银子也好意思加?八十八两!”
“鹿容你有娇妻美妾跟我抢什么?九十两!”
“这关娇妻美妾什么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是为启明孤儿院花这份钱。一百两!”
“你们都别跟我争,我是白老板的忠实戏迷,今天这幅画我一定要得到,一百一十两!”
“我愿把画拍下来赠与今古才女,就当交个朋友。一百一十五两!”
方景脸已经完全黑了。
田嘉看他脸色,“师弟,我是实在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一出,也没多带些银子在身上……要不,我叫人回去取?”
“不必了。”方景从牙缝里挤出来这句话。
不说下人来回一趟,还赶不赶得上拍卖,就说如今价格,已经抵上他目前全部身家了。
若他真把这画拍了回去,以后有些急事都没地方弄银子。
他孑然一身,快意恩仇,结交众多师友,也有不少仇家。他想自己的宿命,或许就是哪天挥不动刀了,被人斩杀于江湖某处。
这样的他,之前自然也没想过赚钱攒银子。现在攒下的那些,还是陆叔执意要帮他攒的,要不他早拿去接济朋友了。
但现在,他突然有了想好好赚钱攒钱的心思。
不说别的,文辞是他的挚友,是他从小除了陆叔之外最亲近之人。他跟着陆叔到处走镖,江湖四处游逛,但总会隔一段时间回去看看文辞。
现在他想买下文辞的画像,不让其流入心思龌龊之人手里,都做不到!
文辞并不知道,她已经成功让一位不慕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少侠“物质”起来了。
她此时正转头跟管家说话。
为看几人表演,管家刘江一家下午也来了。
文辞自己不便出面,刘江便直接开口,“一百五十两!”
涨到一百两往上了,还一下子涨了三十两,有些人转头看来,看到他坐在文辞下首,也就明白了些什么。
观众虽被他震了一下,却还是五两十两的往上涨。
这时,本端坐在台上看戏的富家公子突然出声。
“本公子愿出价白银两百两,买下这幅画,送给四位美人。”
台下哗然。
要不是涵养极好,文辞都快嘴角抽搐了。
世界上竟有这么合算的事情!
一箭双雕不够,他这是一箭一二三四五六雕啊!
画师是他家本就奉养的,又不额外花银子。他未经别人同意,就把别人的画像拿来拍卖。拍卖一半,居然又说要送给她们四人做人情。
画只有一幅,四人要怎么分?
只一幅画,要他们四人承情,又要给孤女院捐钱二百两,要孤女院承情,是否太为划算了?
他要送,怎么拍卖到现在才送,不一开始送呢?拍卖了半场,最后又被主家买回,不是逗人玩儿吗?
或者说,他是听了台下有人想送给她们,才萌生的这个想法。
无论哪样,文辞都不想承他这个情。
于是文辞对台上的富家公子笑了笑,那纨绔正有些飘飘然,就见文辞轻轻吐出一句。
“二百五……十两。”
很难说这个停顿不是故意的。
一贯一千钱,半吊子是五百钱,二百五两半吊子都算不上。因此,二百五是周朝调侃人的俗语。
那富家公子一下子愣在台上。他倒是没想到文辞这么不给他面子,白给的画不要,竟是还要跟他竞价。
不能吧?二百五十两。
他要的可是现场结清,不能赊账回家补足的。书香门第的官家小姐,出门谁沉甸甸背着银袋子,都是记账商家去府上结的。
而且,他之前也没听说这个文辞,想来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怎么就为园艺会准备了这么多银子呢?
他哪里知道,文辞直接把全部家当带在身边的。而且她本就打算给孤女院捐钱,今日带了三百两的银票。
台上司仪倒是个反应快的,嘴速飞快道:“文姑娘出价二百五十两白银,还有没有出价更高的?二百五十两一次,二百五十两两次……”
那富家公子嘴张了张,其实有些不服气,还想竞价。但他也知道他之前还说要送,现在却花钱竞价有些丢人,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二百五十两三次,无人出价更高,此话归文辞姑娘,成交!”
管家上前递交银票。
画师倒是拿钱办事,并没有对文辞有什么意见,甚至很喜欢这个果决的姑娘,当即包好画纸送了过来。
方景在文辞身后坐着,看着她的背影,已经被文辞的豪气震惊了。
在他想着怎么攒钱,好以后买下来送给自己的小青梅的时候,小青梅却压根不需要他送。
他倒是知道之前亲戚们想侵吞文家财产,但对那些财产到底有多少心里却没个数。
他要是知道文辞在宁城就捐掉了近两千两银子,恐怕更要惊掉下巴。
事情以一个较为戏剧化的方式落幕,观众还是有些喜闻乐见的。
文今古这个名字也在他们口中反复被提及。
文能智对绝对,武能舞枪弄棒,风姿气度不凡,性子还爽快幽默。以后他们在谈起江南才女侠女之流,怕是也会说起今日。
等到结束时,到了无人处,苏晓梦却怎么都不肯收文辞的银子。
“你是为了赎回自己的画,启明怎么能真要你的银子?今日我们也进账不少,你还要出远门,快收好吧!”
二百五十两银子正好五封,还是很有些重量的。文辞把装银子的盒子往苏晓梦怀中一放,苏晓梦一时吃力,居然没来得及搬回给她。
文辞习武之人,力气自然比她大,劝道:“苏姐姐忘了,我给你下帖子说了什么?我本就打算要给孤女院捐些银两的,这也正是凑巧了!你就别拒绝我这份心意了!”
苏晓梦没想到她真是想做慈善,但她之前也听说了文辞新近丧父,“若你还是大小姐,我也不说什么,只是你如今……”
“苏姐姐,”文辞按住她的手,认真道,“我虽不肖,也不净是个败家子。你能做孤女院院长,我就不能当个教师挣些银两,非得守着我父遗产坐吃山空吗?”
“是我想岔了。”听了她的话,苏晓梦肃容,把银匣放在一边,给了她一个拥抱。
是了,没了父亲,难道就不能自己打拼挣钱吗?女子难道只有靠父兄夫婿儿子养活吗?
苏晓梦自己,被父亲卖掉,孑然一身挣扎至今,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秦时巴清,以寡妇之身,不也挣得亿万家财吗?甚至如今,还有很多埋头科考的秀才公,靠自家女眷养活呢!
文辞知道她是关心自己,笑着回抱她。苏晓梦舞技很好,腰细身软,抱起来十分舒坦。
自觉占了美人便宜的文辞又拜托她道:“另外,我还想请白老板、曲老板、余才女为这幅画做题跋。这画,也赠与孤女院留藏。”
苏晓梦知道她的顾虑,因这画共画了四人,其实谁拿都显得不太妥当。不如交给孤女院,还很有意义。因此,这画她倒是没有推辞。
“瓷瓷,你这回可是给我们孤女院捐了五百两的大善人,我定要请怀琬给你写个表,刻在石碑上。”
二百五的银子加二百五的画,可不就是五百两嘛。
两人将画和银子收好,相携着往门口去了,园艺会已收摊,其他人先行一步去酒楼点菜了。
文辞松了松紧了一天的束袖,扯平衣上的褶皱,“‘扫眉才’的文笔我是一万个放心,倒是你,居然不给我写个词什么的?”
苏晓梦给她拨开路上的柳枝,免她被剐蹭到,“给你写!给你写腻死人的‘风弄荷露,月吻梨花’。”
文辞佯怒,捏了一把她的腰窝,“好啊!余姐姐‘高情不逐梨花’,你倒送我梨花词是吧?”
苏晓梦捏住她的手,调笑道:“毕竟我们瓷瓷,英豪之气不输大唐‘樊梨花’呢!”
做不做得樊梨花不知道,文辞想着,自己只要能不困居深闺,以泪洗面,“梨花满地不开门”就好。
他们并不懂戏曲的表演方式,只是依据文辞对曲子的理解,演了一出“故事剧”。
可好歹是有真功夫的,文辞三人随便拿出些招式,就够这些江湖之外的观众惊叹的了。
最后统计下来,只这一出戏,居然就赢得了一百两银子的打赏。
当然,其中有三十两银子是田嘉友情打赏的。他倒是不偏不倚,三个人每人打赏了十两。
等到园艺会快结束时,还出现了一段儿小插曲。
还是那个请了画师来作画的富家公子,他不仅让画师画了白疏月和他站在一处,还画了另一幅图。
左边是曲玉和白疏月同台竞技,右侧是余怀琬和文辞互相致意。四人动静各殊,各有风采,合在一副画里,却也很和谐。
画师取名四美图。
那画师作画写意不肖形,画成极快,栩栩如生。但凡是见过今天场景的,见到他的画,都能迅速回到当时的场景。
那富家公子自留了他和白疏月同台的那幅,把四美图拿来拍卖。
画作价格高低,除了看画师水平,画作内容,还要看画师名气。没有名气的只能叫画匠,有名气的才称得上画家,画师处在两者中间。
那画师虽画得生动,名气却不是很响亮,按说价格不会太高。
但今天这个氛围很热烈,让人不由得想掏银子。画上的还是美人,很多人愿意买回去收藏一下,顺便支持一下慈善事业。
画有文辞的画作,方景是很想买下来的。
在他看来,文辞的画像流传在外,这怎么合适?要是被一些未娶亲的男子买回去,岂不是于两人名声有碍?
他甚至觉得擅自画下别人样貌的富家公子和画师都很不正派。随便画别人的小像,还要用此拍卖,简直无耻!
但方景今日因着表演,身上没带几个钱。
早年他揭榜帮官府缉盗,自己押镖挣的薪水,都没乱花,约摸有百来两银子。这些陆叔都给他存起来了,说要给他攒娶亲银子。
眼下他手里最多有个十两就不错了。
但他实在不想文辞的画像被其他人拍去,只好求助地看着田嘉。
师兄,帮帮忙!
今日园艺会,田嘉出门是带了银子的。
但他向来洒钱如流水,像之前方景他们表演,他就扔了三十两。其他节目倒没给这么多,但碎银也没少扔。
以他和苏晓梦的交情,帮帮孤女院也是应该。他每年都有固定时间,定期给孤女院拿钱。
他掂了掂钱袋,估摸着还有四十两,也没细数,直接扔给了方景。
司仪宣布底价十两,开始拍卖。方景捏着钱袋正要开口,就听见一个清冷声音响起。
“五十两。”
方景手指瞬间捏紧。
他数了数手里的银两,田嘉的和他的加在一起,四十九两另五十铜板。
一分钱难住英雄汉,这才刚刚开始,就直接抬了四十两。
是他低估了拍卖会,也是他实在太穷了。
他之前潇洒江湖,有吃有穿就行,也没怎么想过后面的事。现在却深切地觉得自己确实该赚钱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开口的是白疏月。他下午说有事,却不知什么时候办完又回来了。
他想要自己的画像,倒也是人之常情。画像落到了他手里,倒比别的人好些。
毕竟现在很多官员富商喜欢包戏子,方景也是听说过一些。昨天他和白疏月吃饭,感觉白疏月应该不会对文辞动什么心思。
他买这幅画应该主要为个收藏或者纪念,估计不会对画有什么龌龊心思。
方景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不要再有人跟了,成全了白疏月吧!
但今天来了好多不差钱的观众,他的期待注定要落空了。
“五十五两!”
“谭资明你五两银子也好意思加?八十八两!”
“鹿容你有娇妻美妾跟我抢什么?九十两!”
“这关娇妻美妾什么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是为启明孤儿院花这份钱。一百两!”
“你们都别跟我争,我是白老板的忠实戏迷,今天这幅画我一定要得到,一百一十两!”
“我愿把画拍下来赠与今古才女,就当交个朋友。一百一十五两!”
方景脸已经完全黑了。
田嘉看他脸色,“师弟,我是实在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一出,也没多带些银子在身上……要不,我叫人回去取?”
“不必了。”方景从牙缝里挤出来这句话。
不说下人来回一趟,还赶不赶得上拍卖,就说如今价格,已经抵上他目前全部身家了。
若他真把这画拍了回去,以后有些急事都没地方弄银子。
他孑然一身,快意恩仇,结交众多师友,也有不少仇家。他想自己的宿命,或许就是哪天挥不动刀了,被人斩杀于江湖某处。
这样的他,之前自然也没想过赚钱攒银子。现在攒下的那些,还是陆叔执意要帮他攒的,要不他早拿去接济朋友了。
但现在,他突然有了想好好赚钱攒钱的心思。
不说别的,文辞是他的挚友,是他从小除了陆叔之外最亲近之人。他跟着陆叔到处走镖,江湖四处游逛,但总会隔一段时间回去看看文辞。
现在他想买下文辞的画像,不让其流入心思龌龊之人手里,都做不到!
文辞并不知道,她已经成功让一位不慕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少侠“物质”起来了。
她此时正转头跟管家说话。
为看几人表演,管家刘江一家下午也来了。
文辞自己不便出面,刘江便直接开口,“一百五十两!”
涨到一百两往上了,还一下子涨了三十两,有些人转头看来,看到他坐在文辞下首,也就明白了些什么。
观众虽被他震了一下,却还是五两十两的往上涨。
这时,本端坐在台上看戏的富家公子突然出声。
“本公子愿出价白银两百两,买下这幅画,送给四位美人。”
台下哗然。
要不是涵养极好,文辞都快嘴角抽搐了。
世界上竟有这么合算的事情!
一箭双雕不够,他这是一箭一二三四五六雕啊!
画师是他家本就奉养的,又不额外花银子。他未经别人同意,就把别人的画像拿来拍卖。拍卖一半,居然又说要送给她们四人做人情。
画只有一幅,四人要怎么分?
只一幅画,要他们四人承情,又要给孤女院捐钱二百两,要孤女院承情,是否太为划算了?
他要送,怎么拍卖到现在才送,不一开始送呢?拍卖了半场,最后又被主家买回,不是逗人玩儿吗?
或者说,他是听了台下有人想送给她们,才萌生的这个想法。
无论哪样,文辞都不想承他这个情。
于是文辞对台上的富家公子笑了笑,那纨绔正有些飘飘然,就见文辞轻轻吐出一句。
“二百五……十两。”
很难说这个停顿不是故意的。
一贯一千钱,半吊子是五百钱,二百五两半吊子都算不上。因此,二百五是周朝调侃人的俗语。
那富家公子一下子愣在台上。他倒是没想到文辞这么不给他面子,白给的画不要,竟是还要跟他竞价。
不能吧?二百五十两。
他要的可是现场结清,不能赊账回家补足的。书香门第的官家小姐,出门谁沉甸甸背着银袋子,都是记账商家去府上结的。
而且,他之前也没听说这个文辞,想来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怎么就为园艺会准备了这么多银子呢?
他哪里知道,文辞直接把全部家当带在身边的。而且她本就打算给孤女院捐钱,今日带了三百两的银票。
台上司仪倒是个反应快的,嘴速飞快道:“文姑娘出价二百五十两白银,还有没有出价更高的?二百五十两一次,二百五十两两次……”
那富家公子嘴张了张,其实有些不服气,还想竞价。但他也知道他之前还说要送,现在却花钱竞价有些丢人,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二百五十两三次,无人出价更高,此话归文辞姑娘,成交!”
管家上前递交银票。
画师倒是拿钱办事,并没有对文辞有什么意见,甚至很喜欢这个果决的姑娘,当即包好画纸送了过来。
方景在文辞身后坐着,看着她的背影,已经被文辞的豪气震惊了。
在他想着怎么攒钱,好以后买下来送给自己的小青梅的时候,小青梅却压根不需要他送。
他倒是知道之前亲戚们想侵吞文家财产,但对那些财产到底有多少心里却没个数。
他要是知道文辞在宁城就捐掉了近两千两银子,恐怕更要惊掉下巴。
事情以一个较为戏剧化的方式落幕,观众还是有些喜闻乐见的。
文今古这个名字也在他们口中反复被提及。
文能智对绝对,武能舞枪弄棒,风姿气度不凡,性子还爽快幽默。以后他们在谈起江南才女侠女之流,怕是也会说起今日。
等到结束时,到了无人处,苏晓梦却怎么都不肯收文辞的银子。
“你是为了赎回自己的画,启明怎么能真要你的银子?今日我们也进账不少,你还要出远门,快收好吧!”
二百五十两银子正好五封,还是很有些重量的。文辞把装银子的盒子往苏晓梦怀中一放,苏晓梦一时吃力,居然没来得及搬回给她。
文辞习武之人,力气自然比她大,劝道:“苏姐姐忘了,我给你下帖子说了什么?我本就打算要给孤女院捐些银两的,这也正是凑巧了!你就别拒绝我这份心意了!”
苏晓梦没想到她真是想做慈善,但她之前也听说了文辞新近丧父,“若你还是大小姐,我也不说什么,只是你如今……”
“苏姐姐,”文辞按住她的手,认真道,“我虽不肖,也不净是个败家子。你能做孤女院院长,我就不能当个教师挣些银两,非得守着我父遗产坐吃山空吗?”
“是我想岔了。”听了她的话,苏晓梦肃容,把银匣放在一边,给了她一个拥抱。
是了,没了父亲,难道就不能自己打拼挣钱吗?女子难道只有靠父兄夫婿儿子养活吗?
苏晓梦自己,被父亲卖掉,孑然一身挣扎至今,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秦时巴清,以寡妇之身,不也挣得亿万家财吗?甚至如今,还有很多埋头科考的秀才公,靠自家女眷养活呢!
文辞知道她是关心自己,笑着回抱她。苏晓梦舞技很好,腰细身软,抱起来十分舒坦。
自觉占了美人便宜的文辞又拜托她道:“另外,我还想请白老板、曲老板、余才女为这幅画做题跋。这画,也赠与孤女院留藏。”
苏晓梦知道她的顾虑,因这画共画了四人,其实谁拿都显得不太妥当。不如交给孤女院,还很有意义。因此,这画她倒是没有推辞。
“瓷瓷,你这回可是给我们孤女院捐了五百两的大善人,我定要请怀琬给你写个表,刻在石碑上。”
二百五的银子加二百五的画,可不就是五百两嘛。
两人将画和银子收好,相携着往门口去了,园艺会已收摊,其他人先行一步去酒楼点菜了。
文辞松了松紧了一天的束袖,扯平衣上的褶皱,“‘扫眉才’的文笔我是一万个放心,倒是你,居然不给我写个词什么的?”
苏晓梦给她拨开路上的柳枝,免她被剐蹭到,“给你写!给你写腻死人的‘风弄荷露,月吻梨花’。”
文辞佯怒,捏了一把她的腰窝,“好啊!余姐姐‘高情不逐梨花’,你倒送我梨花词是吧?”
苏晓梦捏住她的手,调笑道:“毕竟我们瓷瓷,英豪之气不输大唐‘樊梨花’呢!”
做不做得樊梨花不知道,文辞想着,自己只要能不困居深闺,以泪洗面,“梨花满地不开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