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你们村有一口方形的井?”文辞不可置信地追问道。
方景也瞬间看了过来,眼睛里有着紧张。
被这样的两双眼睛紧紧盯着,吴悠有些错愕,但还是下意识道:“对,对啊,怎么了?”
方景不由得呼吸急促。
文辞将手搭在他的肩上,感觉到手下的肌肉绷的紧紧的。方景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文辞很清楚他为什么会这样。
方井,方景的老家,就有这么一口井。
方景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江湖浪人一起到处跑了,他只记得自己父母死了,但父母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他都不知道。
失去双亲的时候他太小了,反正在他有记忆以来,他就一直跟着江湖杂耍的那边班子一起流浪了。他身形小,坐在道具箱子上面,身下嘎吱嘎吱的板车就是他的家。
杂耍班子的人是在路上捡到他的,他们也不知道方景家在哪里。但是知道又有什么用呢,毕竟,他的父母亲戚,似乎是都死了。
但对于自己的村子,他还有一点模糊的印象。他记得村口有一口井,十分大,是方形的。
记忆里有两个成年人的身影在井口打水,他坐在旁边玩,他想,那两道身影可能是自己的父母。
但他看不清记忆里的那两道身影的样子,随着年纪长大,身影还越来越模糊了,唯一清楚的,就是那方形的井。
所以陆仁山救下他,问他名字的时候,他就说,自己叫方井。
实际上,他连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在杂耍班子里,他就是被人呼来喝去,直接被叫小不点。
方井,他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陆仁山只当他父母是村里人,没文化,随便这么取的,后来才知道名字的由来。
后来在太守府后院,见到文辞的时候,文辞问他的名字,他吞吞吐吐觉得有些丢人。
文辞道:“方景?很好听啊!景,明也,光也,配你十分妥帖!”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水井的井和风景的景是不一样的。
不过,后来他就一直叫方景了。
方景方井,可见这方形的井对他的意义。
虽然他亲人已经不在,也一直没找过老家,可是突然得知这里有方形的井,内心还是有些悸动。
“吴悠,你们带我们去看看那口井吗?”文辞将带路的铜板给了她,又额外付了一份钱,想让她带路。
“哎?”吴悠有些诧异,“可是篝火会马上要开始了!”
文辞转身对着徐轩竹、林千星和高小圆,“各位,不好意思,我们有些急事,先不陪你们逛了。你们先去吧。”
“什么事啊,你在这么有认识的人?”林千星挠了挠头,不过还是道,“你们去吧,要是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也去。”
“不用了,”文辞拉住方景的袖子,“我们两个去去就回。”
方景从刚刚起就一直没有说话。
他对家乡有很复杂的感情,也不能说有多么亲切吧,毕竟他这么多年,根本没想回去找过。可是得知他有可能来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他还是有些五味杂陈。
文辞有些着急,直接让吴悠和自己一匹马,在前面带路。方景沉默地跟在后面。
“拐过这个弯,前面就是了!”吴悠道。
方景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不知道前面是自己记忆中的模样,还是不是呢?
这一刻,他竟是感到有些心慌。
这大概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好在文辞下马之后,就一直走在他身边。
墙角在视线里渐渐小了,露出了那边的物什。他心里有些踟蹰,脚下的步伐却是没停,直接走了过去。
一口巨井出现在他眼前。
这井口是方形的,方形的井口外面,还有个方形的大石台,石台上四面挖了四个水槽,用来储水。这石槽,可能可以用来洗东西,旁边的台面可以放置物品。
水槽下面,挖了一道排水沟,可以将水导泄出去。石台上有一道一道的花纹,想必是用来搓洗衣服的。井口则有着龙头的雕刻,绕着很粗的铁链子。
方景站在井边,朝里看了一眼,黑洞洞的,看不清情形。
“怎么样?”文辞悄声问他,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方景摇了摇头,“不是。”
他家乡的井,没有这么精致这么大。他记得自己住得是个小村子,也没有在镇上。
其实本来心里就有些预感,也说不上多失望,不过终究有些遗憾。
话出口的那一瞬间,文辞将他的手腕握紧了。
方景感觉到手腕传来的力度,搁着薄薄一层布料,有温热的感觉。他伸手轻轻拍了拍文辞的手背,“没事。”
文辞摇了摇他的手臂,“没关系,咱们一路上,也可以找找。我记得你说,你的家乡就在北边对吧?”
少年抿着唇点了点头。
文辞看出他兴致不高,提议道,我们到旁边走走马,散散心吧?
吴悠背着手看着他俩,黑亮的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哎?怪不得你们不去看篝火会!你们是不是想两人出去干坏事?”
文辞看着她促狭的小表情,拍了拍她的肩,“好了,劳烦你带路了,你要是想看那个篝火会,现在去吧?”
吴悠来回走了几步,小大人一样道:“我一个月看两回有什么好看的,这不就是热闹给你们外地人看的吗?”
“原来都是为了赚我们外地人的钱啊,那我们更不该去了。”方景挑眉笑道。
文辞见他神情,知道他应该的缓过来了。
“哥哥姐姐们,你们为什么找方形的井啊?”吴悠随意站着,脚后跟在地上一磕一个小土窝,表情好奇。
“你这个哥哥啊,他家里那边,也有这么一口方井!我们想来看看是不是。”文辞指了指方景,手指戳在他的手臂上。
方景反手就抓住了她作乱的手指,那速度,看得吴悠一愣一愣的。
“你们是不是会武功啊?你们是很厉害的大侠吗?”吴悠眼神落在文辞腰间的长剑上,问道。
“也算不得多厉害吧。”方景谦虚道。
“桂溪刀方景嘛,”文辞促狭地调侃他,“劫富济贫啦,惩恶扬善啦,反正在我家那边还是蛮出名的咯!”
“青霜剑文今古,一剑挡住两个人贩子,也不遑多让嘛!”方景抱臂看她,也是说出来她的称号。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说着都忍不住笑起来。
吴悠看着这两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双手握拳,嘴巴都张成了圆形。
“哇!”
文辞见她这样,忍不住笑起来。小孩子们都对传说中的大侠很感兴趣,实际上的大侠,也没有那么多架要打。
就说方景,平时只是充当一个搬运工,要么就是看门的啦。
吴悠神秘一笑,有些期待道:“哥哥姐姐,我知道哪里还有方形的井,你们要是教我功夫,我就告诉你们。”
文辞莞尔一笑,这小孩把学武功当什么了。
“学功夫从小学才好打下底子,你都十岁了。而且我们教你,一天两天也教不会啊。”
学武,那是一天一天实打实练出来的,投机取巧不得,哪有这种一教就能学会。
就教个一两下,怕是连基础招式共有多少招都记不住。
而且如果没有师父一直在旁边看着,小孩儿瞎练,容易伤筋骨。
“那就教我个简单的,我学会了就告诉你们!”吴悠道。
“我们随便进村子,找个路人问问不就知道了。”方景道。
一个小孩子能走多远,她都知道,村里的人只怕也知道吧。
“他们知道的肯定没我多!”吴悠急道,“我爷爷以前是当兵的,他跟我说过!”
“那我们找你爷爷。”文辞牵着马,作势要走。
“你们不能找我爷爷!”吴悠急道,“他,他死了!”
嗯,这好像还真有点麻烦。
文辞看着吴悠转来转去的眼珠子,没有戳破她,而是先问道:“你为什么想习武?”
文辞以为她会说,我想当大侠,我想当英雄什么的。没想到她小嘴一撇,“我又不能读书,学会武功,以后也能干别的事情挣银子。我想帮我爹爹!”
“哦?你爹不让你读书吗?”文辞问。
“不是的,是我们村里的刘秀才,他不教女孩子,我爹给他送礼,他还凶了我爹一顿,”吴悠嘴瘪了瘪,文辞以为她要哭,她却又笑起来了,“所以我想学武!”
文辞暗叹,确实有些酸儒,不愿意收女弟子。但还是有的愿意收的,她以前拜访过一位师父,就特立独行,收了一屋子的女弟子。
吴悠这个原因,倒让她真有点怜爱了。
不过她没时间留在这里,教她打底子。
“这样吧,我教你一套拳法,我只打三遍,你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
文辞说着,解下腰间剑递给方景,自己活动了下手脚,在井口旁边的空地上演示了起来。
她打得是一套长拳,是小孩子入门学的。但她早已过了入门的境界,如今打起来,自带一股韵味,十分养眼。
吴悠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什么动作。
井口人来人往,有人打水经过,看见她练拳,就走不动道了。
朔北习武成风,这些人也经常比试,也是有眼力价的。
“这姑娘是什么人?在教吴家的三丫头吗?”
“这拳法看着简单,她打起来却看似轻松,实则力重万钧。这是个高手!”
“这拳打得行云流水,真漂亮!”
很快,旁边就围了一圈人。
文辞心无旁骛,一口气打了三遍,这才收势,看向一旁的吴悠,“记住了吗?”
“记住了!”吴悠大声道。
“那打一遍给我看看,”文辞抬眼,看着一圈人,她不习惯教孩子被人围观,于是道,“走,我们到旁边林子里。”
文辞拳法看着就很好,旁边方景看起来也有武功,因此也没人拦她们。她们要走,人们纷纷让路,用敬畏的眼神看着她们。
林子里,吴悠还真把拳法还原出来了,虽然有些稚嫩。
文辞心里叹气,可惜啊,错过了学武的好时候,终究不会有大成就。
吴悠甩了甩自己的小辫子,得意道:“怎么样?要不要收我为徒?”
“我可不会在这县城里待多久,不过,我走之前,你都可以去找我。”
看着女孩额上亮晶晶的汗,文辞还是松了口。
“好哎!”吴悠直接跳了起来。
“好了,那你可以把方井的下落告诉我了吧!”文辞揪了揪她的小辫子。
听着她问“方井的下落”,方景也是有些好笑,当即仔细听着。
“那方井,就是在……”
女孩稚嫩的声音在林中响起,微风袭来,林间树叶也摇动着,风吹过梢头,吹过旷野,一直吹到了篝火会上。
方景也瞬间看了过来,眼睛里有着紧张。
被这样的两双眼睛紧紧盯着,吴悠有些错愕,但还是下意识道:“对,对啊,怎么了?”
方景不由得呼吸急促。
文辞将手搭在他的肩上,感觉到手下的肌肉绷的紧紧的。方景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文辞很清楚他为什么会这样。
方井,方景的老家,就有这么一口井。
方景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江湖浪人一起到处跑了,他只记得自己父母死了,但父母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他都不知道。
失去双亲的时候他太小了,反正在他有记忆以来,他就一直跟着江湖杂耍的那边班子一起流浪了。他身形小,坐在道具箱子上面,身下嘎吱嘎吱的板车就是他的家。
杂耍班子的人是在路上捡到他的,他们也不知道方景家在哪里。但是知道又有什么用呢,毕竟,他的父母亲戚,似乎是都死了。
但对于自己的村子,他还有一点模糊的印象。他记得村口有一口井,十分大,是方形的。
记忆里有两个成年人的身影在井口打水,他坐在旁边玩,他想,那两道身影可能是自己的父母。
但他看不清记忆里的那两道身影的样子,随着年纪长大,身影还越来越模糊了,唯一清楚的,就是那方形的井。
所以陆仁山救下他,问他名字的时候,他就说,自己叫方井。
实际上,他连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在杂耍班子里,他就是被人呼来喝去,直接被叫小不点。
方井,他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陆仁山只当他父母是村里人,没文化,随便这么取的,后来才知道名字的由来。
后来在太守府后院,见到文辞的时候,文辞问他的名字,他吞吞吐吐觉得有些丢人。
文辞道:“方景?很好听啊!景,明也,光也,配你十分妥帖!”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水井的井和风景的景是不一样的。
不过,后来他就一直叫方景了。
方景方井,可见这方形的井对他的意义。
虽然他亲人已经不在,也一直没找过老家,可是突然得知这里有方形的井,内心还是有些悸动。
“吴悠,你们带我们去看看那口井吗?”文辞将带路的铜板给了她,又额外付了一份钱,想让她带路。
“哎?”吴悠有些诧异,“可是篝火会马上要开始了!”
文辞转身对着徐轩竹、林千星和高小圆,“各位,不好意思,我们有些急事,先不陪你们逛了。你们先去吧。”
“什么事啊,你在这么有认识的人?”林千星挠了挠头,不过还是道,“你们去吧,要是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也去。”
“不用了,”文辞拉住方景的袖子,“我们两个去去就回。”
方景从刚刚起就一直没有说话。
他对家乡有很复杂的感情,也不能说有多么亲切吧,毕竟他这么多年,根本没想回去找过。可是得知他有可能来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他还是有些五味杂陈。
文辞有些着急,直接让吴悠和自己一匹马,在前面带路。方景沉默地跟在后面。
“拐过这个弯,前面就是了!”吴悠道。
方景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不知道前面是自己记忆中的模样,还是不是呢?
这一刻,他竟是感到有些心慌。
这大概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好在文辞下马之后,就一直走在他身边。
墙角在视线里渐渐小了,露出了那边的物什。他心里有些踟蹰,脚下的步伐却是没停,直接走了过去。
一口巨井出现在他眼前。
这井口是方形的,方形的井口外面,还有个方形的大石台,石台上四面挖了四个水槽,用来储水。这石槽,可能可以用来洗东西,旁边的台面可以放置物品。
水槽下面,挖了一道排水沟,可以将水导泄出去。石台上有一道一道的花纹,想必是用来搓洗衣服的。井口则有着龙头的雕刻,绕着很粗的铁链子。
方景站在井边,朝里看了一眼,黑洞洞的,看不清情形。
“怎么样?”文辞悄声问他,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方景摇了摇头,“不是。”
他家乡的井,没有这么精致这么大。他记得自己住得是个小村子,也没有在镇上。
其实本来心里就有些预感,也说不上多失望,不过终究有些遗憾。
话出口的那一瞬间,文辞将他的手腕握紧了。
方景感觉到手腕传来的力度,搁着薄薄一层布料,有温热的感觉。他伸手轻轻拍了拍文辞的手背,“没事。”
文辞摇了摇他的手臂,“没关系,咱们一路上,也可以找找。我记得你说,你的家乡就在北边对吧?”
少年抿着唇点了点头。
文辞看出他兴致不高,提议道,我们到旁边走走马,散散心吧?
吴悠背着手看着他俩,黑亮的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哎?怪不得你们不去看篝火会!你们是不是想两人出去干坏事?”
文辞看着她促狭的小表情,拍了拍她的肩,“好了,劳烦你带路了,你要是想看那个篝火会,现在去吧?”
吴悠来回走了几步,小大人一样道:“我一个月看两回有什么好看的,这不就是热闹给你们外地人看的吗?”
“原来都是为了赚我们外地人的钱啊,那我们更不该去了。”方景挑眉笑道。
文辞见他神情,知道他应该的缓过来了。
“哥哥姐姐们,你们为什么找方形的井啊?”吴悠随意站着,脚后跟在地上一磕一个小土窝,表情好奇。
“你这个哥哥啊,他家里那边,也有这么一口方井!我们想来看看是不是。”文辞指了指方景,手指戳在他的手臂上。
方景反手就抓住了她作乱的手指,那速度,看得吴悠一愣一愣的。
“你们是不是会武功啊?你们是很厉害的大侠吗?”吴悠眼神落在文辞腰间的长剑上,问道。
“也算不得多厉害吧。”方景谦虚道。
“桂溪刀方景嘛,”文辞促狭地调侃他,“劫富济贫啦,惩恶扬善啦,反正在我家那边还是蛮出名的咯!”
“青霜剑文今古,一剑挡住两个人贩子,也不遑多让嘛!”方景抱臂看她,也是说出来她的称号。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说着都忍不住笑起来。
吴悠看着这两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双手握拳,嘴巴都张成了圆形。
“哇!”
文辞见她这样,忍不住笑起来。小孩子们都对传说中的大侠很感兴趣,实际上的大侠,也没有那么多架要打。
就说方景,平时只是充当一个搬运工,要么就是看门的啦。
吴悠神秘一笑,有些期待道:“哥哥姐姐,我知道哪里还有方形的井,你们要是教我功夫,我就告诉你们。”
文辞莞尔一笑,这小孩把学武功当什么了。
“学功夫从小学才好打下底子,你都十岁了。而且我们教你,一天两天也教不会啊。”
学武,那是一天一天实打实练出来的,投机取巧不得,哪有这种一教就能学会。
就教个一两下,怕是连基础招式共有多少招都记不住。
而且如果没有师父一直在旁边看着,小孩儿瞎练,容易伤筋骨。
“那就教我个简单的,我学会了就告诉你们!”吴悠道。
“我们随便进村子,找个路人问问不就知道了。”方景道。
一个小孩子能走多远,她都知道,村里的人只怕也知道吧。
“他们知道的肯定没我多!”吴悠急道,“我爷爷以前是当兵的,他跟我说过!”
“那我们找你爷爷。”文辞牵着马,作势要走。
“你们不能找我爷爷!”吴悠急道,“他,他死了!”
嗯,这好像还真有点麻烦。
文辞看着吴悠转来转去的眼珠子,没有戳破她,而是先问道:“你为什么想习武?”
文辞以为她会说,我想当大侠,我想当英雄什么的。没想到她小嘴一撇,“我又不能读书,学会武功,以后也能干别的事情挣银子。我想帮我爹爹!”
“哦?你爹不让你读书吗?”文辞问。
“不是的,是我们村里的刘秀才,他不教女孩子,我爹给他送礼,他还凶了我爹一顿,”吴悠嘴瘪了瘪,文辞以为她要哭,她却又笑起来了,“所以我想学武!”
文辞暗叹,确实有些酸儒,不愿意收女弟子。但还是有的愿意收的,她以前拜访过一位师父,就特立独行,收了一屋子的女弟子。
吴悠这个原因,倒让她真有点怜爱了。
不过她没时间留在这里,教她打底子。
“这样吧,我教你一套拳法,我只打三遍,你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
文辞说着,解下腰间剑递给方景,自己活动了下手脚,在井口旁边的空地上演示了起来。
她打得是一套长拳,是小孩子入门学的。但她早已过了入门的境界,如今打起来,自带一股韵味,十分养眼。
吴悠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什么动作。
井口人来人往,有人打水经过,看见她练拳,就走不动道了。
朔北习武成风,这些人也经常比试,也是有眼力价的。
“这姑娘是什么人?在教吴家的三丫头吗?”
“这拳法看着简单,她打起来却看似轻松,实则力重万钧。这是个高手!”
“这拳打得行云流水,真漂亮!”
很快,旁边就围了一圈人。
文辞心无旁骛,一口气打了三遍,这才收势,看向一旁的吴悠,“记住了吗?”
“记住了!”吴悠大声道。
“那打一遍给我看看,”文辞抬眼,看着一圈人,她不习惯教孩子被人围观,于是道,“走,我们到旁边林子里。”
文辞拳法看着就很好,旁边方景看起来也有武功,因此也没人拦她们。她们要走,人们纷纷让路,用敬畏的眼神看着她们。
林子里,吴悠还真把拳法还原出来了,虽然有些稚嫩。
文辞心里叹气,可惜啊,错过了学武的好时候,终究不会有大成就。
吴悠甩了甩自己的小辫子,得意道:“怎么样?要不要收我为徒?”
“我可不会在这县城里待多久,不过,我走之前,你都可以去找我。”
看着女孩额上亮晶晶的汗,文辞还是松了口。
“好哎!”吴悠直接跳了起来。
“好了,那你可以把方井的下落告诉我了吧!”文辞揪了揪她的小辫子。
听着她问“方井的下落”,方景也是有些好笑,当即仔细听着。
“那方井,就是在……”
女孩稚嫩的声音在林中响起,微风袭来,林间树叶也摇动着,风吹过梢头,吹过旷野,一直吹到了篝火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