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像清亮的琉璃蜿蜒嵌在草原上。
文辞和方景出了城,顺着河流,没过多久就到了禾苗提过的那个村子。
说起来,后来官兵也到了他们观看篝火会的那个镇子,禾苗的爷爷也被抓走了。
后来听说是禾苗的父亲生了重病,需要很多银子诊治,她爷爷才铤而走险。
虽事出有因,但其他被绑走转卖的人,被杀害的人,他们就没有儿女亲人吗?
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到底是不好的。
镇上里有很多人家参与了,利用篝火会之便,绑了很多人。但镇长倒是不知情。
后来听说禾苗外出学艺了,他们没有再见过。
那个在草原上和她策马比试的小姑娘,也许以后一辈子都不想跟她见面了。
但是文辞也不后悔。
江湖上一路磨练过来,她的心已经变得坚定,明白自己所求所想了。
她有想坚持的道义,有自己的态度和底线,并且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着。有的人,不过是过客匆匆,是人生河流里,美丽的一朵小漩涡罢了。
文辞低头在河边摘了朵野花,别在方景耳后。少年簪花,习武的锐气被冲淡了些,显得形容昳丽,美不胜收。
“这花你戴上更好看。”方景也摘了一朵,插在她鬓角。粉色的花与人面相应,显得生气勃勃。
“小郎君,我与花孰美?”文辞歪了歪头,巧笑嫣然,目露调侃。
这是闺阁少女常问情郎的话,要是答不好,自然是要被“挤兑”一番的。
方景手从花上落下,撩动了她的一缕头发,“物似主人形,花美人更美。”
“想不到嘛!方双双,你还蛮会说情话的!”文辞调侃道。
两人也不赶时间,一路溜溜达达地走过去。
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都是土房,有些破败了。文辞走过去的时候,居然还看到了有一家有炊烟。
农村是习惯吃两顿饭的,半上午一顿,半下午一顿,这家人应该是正要吃上午饭。
文辞见有个老伯在院子里拔草,上前问道:“老丈,备饭呢?这里是井洼村吗?”
那老丈耳朵有些沉,她喊了两声才从地里缓缓直起身,问道:“闺女,咋了,有事吗?”
文辞问道:“老丈,我想问下,你们这里是井洼村吗?”
她们是一路打听着走过来的,应该没有走错吧。就是这村子太破了,看起来已经没什么人居住了。
大概是逃难的时候搬走了不少。
老丈走进请他们进来喝水,“就是!你们找人吗?这里没人了,都搬走了,就剩我们一家了。”
文辞笑着拒绝了,“多谢老丈,我们先不进去了,我们到处转转。”
这村子就这么大,她也不必问,就跟方景两人溜达着转了转。
不必谁带路,方景下意识地,就往村西头走。绕过一个低矮的土墙,果然粗壮的大树下,立着一口方井。
这井小得很,只是方形井口,也没有打水的轱辘。看样子,打水就是直接将桶扔下去,接了水再上来。
方景脑子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太阳毒辣,几人在树荫下乘凉闲谈,小孩子们在井口绕来绕去,甚至有一个从井口一头蹦到另一头,被大人抓起来打屁股。
这井口边,似乎是孩子们经常玩闹的场所。
方景走到那井口处,蹲下往里看去,甚至凑到井口边,对着井里叫了一声。
“井王爷!井王爷!”
他下意识地就想这么叫,好像以前也这么叫过似的。
声音在井壁回荡,带着空灵的响动。方景眼波微动,笑出了两排白牙。
这举动有些幼稚,文辞心中便明白了。
找到了,就是这个。
“井王爷!井王爷!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文辞也凑过去,挨着方景蹲下,跟着朝下面喊话。清脆的声音在井里一圈一圈荡着,又撞入井口处少侠的耳朵里。
两人似花花绿绿的两个蘑菇,生长在不知道多少年岁的井口旁,自在地吹着风。
“也算故人重逢了。”文辞笑看进少侠眼底。
方景的故人,她自然要打个招呼了。
看着笑容灿烂的少女,方景心中一动,不由得将她的手攥进手心里。
这一路上,虽有些羞涩,两人的举动是愈加自然而然,愈加亲昵了。
“谢谢。”方景郑重道。
要是他自己,估计是没想过要找找自己的故土的。但是真到了这里,才能感觉到那种根系似的牵绊。
井不像他印象中那么大,灰扑扑的,周围的墙,显得那么矮,还没有超过他胯。
此时他的脑海里却是浮现了一个画面,自己躲在矮墙地后面,在捉迷藏。
有几个同样年纪的孩童在找他,他就悄悄躲着,围着墙边转圈,直到被爬上墙头的一个孩子发现。
他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童年的一切,如今,却是回忆起了曾经的一些片段。
虽然只是片段,但也让他目露怀念。原来他也曾如此无忧无虑地玩闹过啊。
文辞捏了捏他的手心,“不必谢我,你不是还送我一路吗?我也要谢你的话,岂不是谢来谢去,太客气了?”
“那可是付了镖礼的。”方景好笑。
“哦?只是为了镖礼?”文辞挑眉,上午并不毒辣的阳光透过树荫的缝隙撒到她的脸上,碎金一般点缀着,让她鲜活的表情闪闪发光,格外动人。
微风轻抚,碎光摇曳,有一粒微光点在她嘴角。方景忍不住抬手,按住了那粒微光。
四目相对,周遭静寂。
方景俯首,轻轻地,吻了碎金。
两人昏头昏脑的,也忘了问问老丈这村子的情况,知不知道方景生父生母,光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拉着手埋头一通走。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滚烫,手心黏腻冒着汗,两人也没有谁先放开手。唇角像是被羽毛轻抚过的触感,还鲜明的留在上面。
一抬头,土营子城门就在前方了,她们回来了。
“下次吧,下次再好好问问那老丈,看他知不知道你父母情况。”文辞道,她尽量自然地说话。
“嗯,要是知道名姓,我也替他们立个长生牌位。”方景此刻心还在乱跳,刚刚可能是骤然找到故土,他太兴奋,失了平常心,竟鬼使神差地……
是不是有点轻浮了?他默默反思着。
但是他们此刻,也已互许终生,瓷瓷的反应好像也不是很反感。
他正纠结着,就见一队锋锐人马自远处而来,烟尘滚滚,气势逼人。
那队人马大约有十多人,为首的是个身着黑衣,彪悍威猛的青年男子,扛着一柄□□,目光锋锐如雷电。身后跟着齐刷刷的二十多岁的精锐男女,看着都是练家子。
方景忙拽着文辞的手,欲要闪避到路边。
这时,文辞抬眼一看,突然欢快叫道:“大哥!”
马队上的所有人也闻声看了过来,一下子定位到了清脆声音的源头。
那漂亮的脸蛋,飒爽的身姿,不正是他们文辞嘛!
为首的男子惊喜道:“辞辞!可算找到你了!父亲让我来——”
马队瞬间掉转方向,朝文辞他们而来。而这一转头,男子自然也看到了文辞身边的一靛青衣衫的少年。
目光下移,落在那双相牵着的手上,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江湖行走,为方便出招,文辞和方景都没穿宽袍大袖,自然毫无遮掩的,将那双十指相扣的手展现在男子面前。
方景接到那道目光,瞬间握紧了文辞的手。
来着不善。
为这一闪神,为首男子离得极近才勒马,高头大马人力起来,前蹄悬空,扰得尘土飞扬。方景脚下一动,立刻拉着文辞朝后退了一段距离。
“哼,”那男子冷哼一声,下马大步走过来,“这就是方景那小子?”
文辞忙介绍道:“方景,这是我大表哥,燕天雄,学得是燕家刀法,人称赤刀狂,是我大舅舅的儿子。”
她又向燕天雄介绍方景,“大哥,这是义丰镖局的方景,人称桂溪刀,这一路上多亏他帮我许多……”
燕天雄脸如寒霜,不满道:“帮你许多,你就能单独跟他出去这些天,连家都不回来?”
“啊?我不是跟他单独出去啊……”文辞忙解释道,“我们是好些人……”
“不必多说,先跟我回家,父亲祖母他们都很担心你。”燕天雄不由分说地拉住文辞地胳膊,就想带她走。
“哎,大哥,我还有事没办完——”文辞挣扎道。
“先跟我回去!”燕天雄用了些内力,却发现文辞还是稳稳站在原地,竟能抗住。
方景见他要用强,已是将刀拔了出来。
马队后面的人见此,也是一一拿出了武器。城门外气势紧张,一触即发,惹得守军都是好奇地看了过来。
“你小子,可敢和我决斗?”燕天雄看着方景道。
“有何不敢?”方景捏紧了手中桂溪刀,刀刃寒光闪现。
“看你有没有本事留住我妹妹!”闫天雄将七尺大刀横立身前,内力已是勃发。
“大哥!”文辞无奈直接动了内力,青霜剑唰得出鞘分开二人,颇有些哭笑不得,“你要是要来一个他打不过你,就将我强行掳走的故事,我可就要翻脸了!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打过打不过,他们的决定,就能决定她了?当她是个物件吗?争来争去的。
“底子不错嘛,你这样子,倒是有些像姑姑。”燕天雄看她良久,最后有些怀念道。
“那是,我虽学诗书,可没有忘了武学也是咱们起家的本行!”文辞自豪道。
在外人面前,那是要谦虚的,但是听到自家大哥这么夸她,她满脸得色掩饰都掩饰不住。
“我不强行押走你,但你还要跟这小子混在一起多少日子?”燕天雄脸色不善地盯着方景,方景也毫无惧色地盯着他。
“大哥你一来就自说自话,根本没听我说!”文辞好笑抱怨道,“我在这边还有几个同行的朋友,需得跟他们告辞,再回家去。”
燕天雄看看方景,又看看她,逼视道:“真不是因为这小子?”
此时两个人的手居然还在牵着,燕天雄气不打一处来,“成何体统?在我面前还拉拉扯扯的!还不松开!”
文辞这才反应过来,方景刚刚握得很紧,把她手都捏疼了。她感觉到方景可能面对她家人有些紧张,安抚地捏了捏他的掌心才放开。
燕天雄的眼角抽了抽。
真当他是眼瞎看不见呢?
文辞和方景出了城,顺着河流,没过多久就到了禾苗提过的那个村子。
说起来,后来官兵也到了他们观看篝火会的那个镇子,禾苗的爷爷也被抓走了。
后来听说是禾苗的父亲生了重病,需要很多银子诊治,她爷爷才铤而走险。
虽事出有因,但其他被绑走转卖的人,被杀害的人,他们就没有儿女亲人吗?
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到底是不好的。
镇上里有很多人家参与了,利用篝火会之便,绑了很多人。但镇长倒是不知情。
后来听说禾苗外出学艺了,他们没有再见过。
那个在草原上和她策马比试的小姑娘,也许以后一辈子都不想跟她见面了。
但是文辞也不后悔。
江湖上一路磨练过来,她的心已经变得坚定,明白自己所求所想了。
她有想坚持的道义,有自己的态度和底线,并且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着。有的人,不过是过客匆匆,是人生河流里,美丽的一朵小漩涡罢了。
文辞低头在河边摘了朵野花,别在方景耳后。少年簪花,习武的锐气被冲淡了些,显得形容昳丽,美不胜收。
“这花你戴上更好看。”方景也摘了一朵,插在她鬓角。粉色的花与人面相应,显得生气勃勃。
“小郎君,我与花孰美?”文辞歪了歪头,巧笑嫣然,目露调侃。
这是闺阁少女常问情郎的话,要是答不好,自然是要被“挤兑”一番的。
方景手从花上落下,撩动了她的一缕头发,“物似主人形,花美人更美。”
“想不到嘛!方双双,你还蛮会说情话的!”文辞调侃道。
两人也不赶时间,一路溜溜达达地走过去。
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都是土房,有些破败了。文辞走过去的时候,居然还看到了有一家有炊烟。
农村是习惯吃两顿饭的,半上午一顿,半下午一顿,这家人应该是正要吃上午饭。
文辞见有个老伯在院子里拔草,上前问道:“老丈,备饭呢?这里是井洼村吗?”
那老丈耳朵有些沉,她喊了两声才从地里缓缓直起身,问道:“闺女,咋了,有事吗?”
文辞问道:“老丈,我想问下,你们这里是井洼村吗?”
她们是一路打听着走过来的,应该没有走错吧。就是这村子太破了,看起来已经没什么人居住了。
大概是逃难的时候搬走了不少。
老丈走进请他们进来喝水,“就是!你们找人吗?这里没人了,都搬走了,就剩我们一家了。”
文辞笑着拒绝了,“多谢老丈,我们先不进去了,我们到处转转。”
这村子就这么大,她也不必问,就跟方景两人溜达着转了转。
不必谁带路,方景下意识地,就往村西头走。绕过一个低矮的土墙,果然粗壮的大树下,立着一口方井。
这井小得很,只是方形井口,也没有打水的轱辘。看样子,打水就是直接将桶扔下去,接了水再上来。
方景脑子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太阳毒辣,几人在树荫下乘凉闲谈,小孩子们在井口绕来绕去,甚至有一个从井口一头蹦到另一头,被大人抓起来打屁股。
这井口边,似乎是孩子们经常玩闹的场所。
方景走到那井口处,蹲下往里看去,甚至凑到井口边,对着井里叫了一声。
“井王爷!井王爷!”
他下意识地就想这么叫,好像以前也这么叫过似的。
声音在井壁回荡,带着空灵的响动。方景眼波微动,笑出了两排白牙。
这举动有些幼稚,文辞心中便明白了。
找到了,就是这个。
“井王爷!井王爷!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文辞也凑过去,挨着方景蹲下,跟着朝下面喊话。清脆的声音在井里一圈一圈荡着,又撞入井口处少侠的耳朵里。
两人似花花绿绿的两个蘑菇,生长在不知道多少年岁的井口旁,自在地吹着风。
“也算故人重逢了。”文辞笑看进少侠眼底。
方景的故人,她自然要打个招呼了。
看着笑容灿烂的少女,方景心中一动,不由得将她的手攥进手心里。
这一路上,虽有些羞涩,两人的举动是愈加自然而然,愈加亲昵了。
“谢谢。”方景郑重道。
要是他自己,估计是没想过要找找自己的故土的。但是真到了这里,才能感觉到那种根系似的牵绊。
井不像他印象中那么大,灰扑扑的,周围的墙,显得那么矮,还没有超过他胯。
此时他的脑海里却是浮现了一个画面,自己躲在矮墙地后面,在捉迷藏。
有几个同样年纪的孩童在找他,他就悄悄躲着,围着墙边转圈,直到被爬上墙头的一个孩子发现。
他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童年的一切,如今,却是回忆起了曾经的一些片段。
虽然只是片段,但也让他目露怀念。原来他也曾如此无忧无虑地玩闹过啊。
文辞捏了捏他的手心,“不必谢我,你不是还送我一路吗?我也要谢你的话,岂不是谢来谢去,太客气了?”
“那可是付了镖礼的。”方景好笑。
“哦?只是为了镖礼?”文辞挑眉,上午并不毒辣的阳光透过树荫的缝隙撒到她的脸上,碎金一般点缀着,让她鲜活的表情闪闪发光,格外动人。
微风轻抚,碎光摇曳,有一粒微光点在她嘴角。方景忍不住抬手,按住了那粒微光。
四目相对,周遭静寂。
方景俯首,轻轻地,吻了碎金。
两人昏头昏脑的,也忘了问问老丈这村子的情况,知不知道方景生父生母,光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拉着手埋头一通走。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滚烫,手心黏腻冒着汗,两人也没有谁先放开手。唇角像是被羽毛轻抚过的触感,还鲜明的留在上面。
一抬头,土营子城门就在前方了,她们回来了。
“下次吧,下次再好好问问那老丈,看他知不知道你父母情况。”文辞道,她尽量自然地说话。
“嗯,要是知道名姓,我也替他们立个长生牌位。”方景此刻心还在乱跳,刚刚可能是骤然找到故土,他太兴奋,失了平常心,竟鬼使神差地……
是不是有点轻浮了?他默默反思着。
但是他们此刻,也已互许终生,瓷瓷的反应好像也不是很反感。
他正纠结着,就见一队锋锐人马自远处而来,烟尘滚滚,气势逼人。
那队人马大约有十多人,为首的是个身着黑衣,彪悍威猛的青年男子,扛着一柄□□,目光锋锐如雷电。身后跟着齐刷刷的二十多岁的精锐男女,看着都是练家子。
方景忙拽着文辞的手,欲要闪避到路边。
这时,文辞抬眼一看,突然欢快叫道:“大哥!”
马队上的所有人也闻声看了过来,一下子定位到了清脆声音的源头。
那漂亮的脸蛋,飒爽的身姿,不正是他们文辞嘛!
为首的男子惊喜道:“辞辞!可算找到你了!父亲让我来——”
马队瞬间掉转方向,朝文辞他们而来。而这一转头,男子自然也看到了文辞身边的一靛青衣衫的少年。
目光下移,落在那双相牵着的手上,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江湖行走,为方便出招,文辞和方景都没穿宽袍大袖,自然毫无遮掩的,将那双十指相扣的手展现在男子面前。
方景接到那道目光,瞬间握紧了文辞的手。
来着不善。
为这一闪神,为首男子离得极近才勒马,高头大马人力起来,前蹄悬空,扰得尘土飞扬。方景脚下一动,立刻拉着文辞朝后退了一段距离。
“哼,”那男子冷哼一声,下马大步走过来,“这就是方景那小子?”
文辞忙介绍道:“方景,这是我大表哥,燕天雄,学得是燕家刀法,人称赤刀狂,是我大舅舅的儿子。”
她又向燕天雄介绍方景,“大哥,这是义丰镖局的方景,人称桂溪刀,这一路上多亏他帮我许多……”
燕天雄脸如寒霜,不满道:“帮你许多,你就能单独跟他出去这些天,连家都不回来?”
“啊?我不是跟他单独出去啊……”文辞忙解释道,“我们是好些人……”
“不必多说,先跟我回家,父亲祖母他们都很担心你。”燕天雄不由分说地拉住文辞地胳膊,就想带她走。
“哎,大哥,我还有事没办完——”文辞挣扎道。
“先跟我回去!”燕天雄用了些内力,却发现文辞还是稳稳站在原地,竟能抗住。
方景见他要用强,已是将刀拔了出来。
马队后面的人见此,也是一一拿出了武器。城门外气势紧张,一触即发,惹得守军都是好奇地看了过来。
“你小子,可敢和我决斗?”燕天雄看着方景道。
“有何不敢?”方景捏紧了手中桂溪刀,刀刃寒光闪现。
“看你有没有本事留住我妹妹!”闫天雄将七尺大刀横立身前,内力已是勃发。
“大哥!”文辞无奈直接动了内力,青霜剑唰得出鞘分开二人,颇有些哭笑不得,“你要是要来一个他打不过你,就将我强行掳走的故事,我可就要翻脸了!你们把我当什么了?”
打过打不过,他们的决定,就能决定她了?当她是个物件吗?争来争去的。
“底子不错嘛,你这样子,倒是有些像姑姑。”燕天雄看她良久,最后有些怀念道。
“那是,我虽学诗书,可没有忘了武学也是咱们起家的本行!”文辞自豪道。
在外人面前,那是要谦虚的,但是听到自家大哥这么夸她,她满脸得色掩饰都掩饰不住。
“我不强行押走你,但你还要跟这小子混在一起多少日子?”燕天雄脸色不善地盯着方景,方景也毫无惧色地盯着他。
“大哥你一来就自说自话,根本没听我说!”文辞好笑抱怨道,“我在这边还有几个同行的朋友,需得跟他们告辞,再回家去。”
燕天雄看看方景,又看看她,逼视道:“真不是因为这小子?”
此时两个人的手居然还在牵着,燕天雄气不打一处来,“成何体统?在我面前还拉拉扯扯的!还不松开!”
文辞这才反应过来,方景刚刚握得很紧,把她手都捏疼了。她感觉到方景可能面对她家人有些紧张,安抚地捏了捏他的掌心才放开。
燕天雄的眼角抽了抽。
真当他是眼瞎看不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