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栩说出了她把大家叫过来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此次坝上交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我们虽为女儿身,却也应该为时事着想,不能让别人觉得,女子就是不懂家国大事!”
她的声音掷地有力,让在场的女子们神色也严肃起来了。
另一个蓝衫女子出声道:“我们朔北女子也有上战场的。我们虽不曾习武,可也可以创作诗歌,让众人传唱,以长我军士气!”
朔北就在和狼族接壤之处,这里的女子们,纵使总是在拘束家宅里,也都有着几分血性。这是这片烽火狼烟之地给她们的传承。
这时,一个脸蛋红红的姑娘站了起来,她的头发也是扎着小辫子,正是琅族的装束。
“我家就在坝上,之前狼族来偷袭,大家人心惶惶,最后在军队的护送下才安全抵达坝下。一路上,还不时有狼人偷袭,死伤无数。我的亲人们也有留在那里抗敌的,现今音讯全无。在这里住下之后,我也是心情郁愤,做了几首诗,请大家品鉴。”
说着,她也没有将诗歌誊抄到纸上,而是直接站着朗诵了出来。
大家都凝神细听,听到哀婉处,在场有人都忍不住流下泪来,掏出丝帕拭泪。
这一组诗,句句含情,字字泣血。
文辞也是细细咀嚼着。
这首诗用了乐府古题,开篇描写“白骨蔽于野”的场景,化用了《蒿里行》的句子,却不显呆板。
接着她描写了自己逃荒路上的所见所闻。跟以往的男性诗人描写不同的是,她的笔触更细腻,更贴近生活。她用自己灵心善感之笔,描写了逃难路上,大家风声鹤唳的场景。
相比于大的意象,她的笔更着眼于小处。滴米未进嘴唇干裂的老人,平素最顽皮的小孩子不敢哭闹,风沙扬起时有血腥的味道,还有夜里的马蹄声会让大家惊恐逃命,而逃出一里地才发现是一匹受了伤奄奄一息的战马。
她的笔触写了沿途所见,没有过多的渲染,却仿佛把人拉到了那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路上。
全文没有出现士兵和战争,只是写了一众迁移的难民,却让人看见了战争的残酷。
众人听完,有人用乐府古曲哼了出来。胡琴声嘶,更如泣如诉,众女无不垂泪。
“赵妹妹这首诗,真是写得不一般。我之前也写过一些从戎报国之类的,果然还是体会没有你体会深切,写不出这么细腻的感觉来!”底下有个做书生打扮的女子由衷赞叹。
那赵才女不好意思地笑笑,“郑才女谦虚了,你的诗可是学院中的夫子们都交相称颂的,我的只合咱们女儿家自己体味罢了。”
舞文弄墨的女孩子到底少,这一屋子十多人,差不多是雁关擅诗的一半左右了。
她们经常组织诗会,笔墨却不会流传到外面,都是自己欣赏的。
“我看,这诗即便拿给我夫子看,他也是会称赞的!”郑萧可是常年女扮男装混迹于书院的,接受的是跟男孩子一样的教育,自然更容易对比来看这首诗,“我看,你比我好些师兄们都写得强呢!要不要我将你的这首诗请我先生指导一下?”
“闺阁笔墨,随意涂画,哪里进的了举人大人的眼?”赵才女连连摆手,难为情道,“你师兄们都是要考科举中进士的,哪里能跟我相比?纵然是诗词不擅长,也是因为经文耽误了罢了。”
“你就不要谦虚了!”郑萧一摆手。
那赵才女怯怯然甚至有些惶恐道:“闺阁笔墨,不宜流落在外,还是算了吧。”
文辞微微皱眉。
赵才女这首诗其实很好,文辞自己也不是什么特别卑微的性子,不明白她怎么这么贬低自己?
那所谓的郑才女的师兄弟,不会作诗就是不会嘛,找什么被经文耽误了的理由?他们学经文费时间,那赵才女还学插花女工呢,大家都是闲暇时间学的,能学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啊!
但她到底和其他人不熟,只是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郑萧已经将赵才女的诗誊抄下来,展开晾了晾墨迹,又细细品读一番,“就是这一处韵脚似乎有些密了,读起来有些太紧了。”
赵才女连道:“是极是极,我其实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多多修改,大家的建议我细细记下,等回去再修改个百八十遍的。”
“我看这里正好,不必非得在乎韵律如何,反倒受束缚!前人不也说‘不以辞害意’吗?”
正此时,一旁的古乐琢磨半晌,尔后抱臂道。
意见出现分歧,众女都是针对这句讨论起来,有人说可以不合韵律,有人说不合韵律不成诗。
那赵才女脸都红了,上前将那张纸夺了回来,折了两下塞进了自己的荷包里,“既然郑才女都这么说了,我回去再改改吧。”
“你这是毁尸灭迹啊!”郭栩调笑道,“你这可不管用,我们可都看见了,怕是有才女都背下来,是不是?”
此话一出,众人笑成一团。
“要不这样吧,我就说是我做的,拿去向我先生讨教下。”郑萧真诚道。
古乐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她不悦道:“我说,这是女子诗会,你老提你那师兄师弟师父的做什么?脂粉气中多了男人味儿,简直臭气熏天!”
此话一出,众人安静了些,表情都是有些微妙。这古乐,嘴还是一点儿不留情啊!
“我只是好心想让他们点评一番罢了!既然你们不喜欢,我不问便罢了。”那郑萧也是委屈道。
古乐不客气道:“还有你也是,你穿着这一身男子装扮,不知道还以为我们这一屋子都是你的红颜知己呢!”
嗯,骂完了师父又骂本人,郑萧气极,又说不过她,都想拂袖走人了,又转身口不择言道:“我今日就不与你这寡妇计较!”
古乐面色也冷了下来,拍桌站起来道:“怎么?我寡妇我妨着你嫁人了?”
眼见着事态要升级成骂战了,诗会的组织者郭栩不得不起来劝架。
“今日以文会友,可不是以武会友,大家稍安勿躁,先坐下慢慢说。”
她和文辞一人一个,先将人拉了回去,按在座位上,然后一人给了一杯茶消消气下下火。
郭栩试图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今古,我听说你学诗是从姜太傅的,不如,你也拿出你的作品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怎么?文大才女也要拿出一首太傅满意的作品吗?”古乐讥讽道。
文辞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惹着她了,还是说她今日来诗会就是为了无差别攻击?
她本来想按下不快的,但是此刻也有点忍不了了。
“太傅满不满意又怎么样?我的作品,不是我自己满意就行了吗?”文辞挑眉看她。
文辞不由得声音带了内力,在屋内回荡着。
“可到底,战争诗是要有些丈夫气……”有人在下面小声道。
“何谓丈夫气?”文辞和声反问道。
“就是要宏阔,要关注国家,民生,不能拘泥于自己的小院子。”听着文辞似乎没生气,那声音继续小声回道。
这些就是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这些女子诗人的评价,关心的事情不够宏阔,只拘泥于自身。
而那些写了家国情怀的作品,偶尔有几篇,会被赞赏有丈夫气。
郭栩歪头想了想,背出了文辞的几首诗,“我之前其实就想说,今古的几首纪行诗,就很有丈夫气。”
“可我是女子。”文辞道。
“但你写得足以和大丈夫的诗歌比肩了。”下面有个女子眼睛亮晶晶道,似乎很赞赏文辞。
文辞终于知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问题在哪里了。
“姐妹们,”文辞沉声道,“我来之前,听说这是一女子诗会。当时我还在想,以女子的视角看战争,是怎么样的情形。没想到,来了之后,大家都在模仿男子的视角,甚至过于体现女子视角还是一件自卑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好像走入了一个误区。诗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规则因为是男人制定的,所以我们好像削足适履一样,必须在男人的规则下写诗。
但凡那些涉及闺情愁怨的,一律不登大雅之堂,只有男子气概的才是好诗。有了这个规矩,但凡不符合的就被嘲笑,女子不敢这样写,只敢去写词写曲,久而久之,自己也认为自己写的不登大雅之堂了。”
不同人的视角就是不一样的,何须为自己的灵心善感自卑?就像斋月傅母所说,女子合该比男子更适合练心法呢!
文辞平淡地说着,下面很多人都低下了头,或是若有所思。
“我们写得如何,何须要和他们对齐,由他们评判?要我说,我们女子诗人,须得有自己的规矩和评判标准,不必非得和男子诗歌看齐!
让他们知道,女子写诗,从来不是为了男子认可!”
此话掷地有声,四周静寂良久。
啪啪啪……
古乐率先给她鼓起掌来。
“好!我们不需要向他们证明什么,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
她本来还觉得文辞可能是一个郑萧第二,郑萧那种我和男子一起上学,早就和普通女子不一样了的劲头,她实在看不惯。没想到,文辞却是一个和她想法有诸多相似的人。
她起初看不惯的这人,竟是一知音!
“大家都知道,此次坝上交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我们虽为女儿身,却也应该为时事着想,不能让别人觉得,女子就是不懂家国大事!”
她的声音掷地有力,让在场的女子们神色也严肃起来了。
另一个蓝衫女子出声道:“我们朔北女子也有上战场的。我们虽不曾习武,可也可以创作诗歌,让众人传唱,以长我军士气!”
朔北就在和狼族接壤之处,这里的女子们,纵使总是在拘束家宅里,也都有着几分血性。这是这片烽火狼烟之地给她们的传承。
这时,一个脸蛋红红的姑娘站了起来,她的头发也是扎着小辫子,正是琅族的装束。
“我家就在坝上,之前狼族来偷袭,大家人心惶惶,最后在军队的护送下才安全抵达坝下。一路上,还不时有狼人偷袭,死伤无数。我的亲人们也有留在那里抗敌的,现今音讯全无。在这里住下之后,我也是心情郁愤,做了几首诗,请大家品鉴。”
说着,她也没有将诗歌誊抄到纸上,而是直接站着朗诵了出来。
大家都凝神细听,听到哀婉处,在场有人都忍不住流下泪来,掏出丝帕拭泪。
这一组诗,句句含情,字字泣血。
文辞也是细细咀嚼着。
这首诗用了乐府古题,开篇描写“白骨蔽于野”的场景,化用了《蒿里行》的句子,却不显呆板。
接着她描写了自己逃荒路上的所见所闻。跟以往的男性诗人描写不同的是,她的笔触更细腻,更贴近生活。她用自己灵心善感之笔,描写了逃难路上,大家风声鹤唳的场景。
相比于大的意象,她的笔更着眼于小处。滴米未进嘴唇干裂的老人,平素最顽皮的小孩子不敢哭闹,风沙扬起时有血腥的味道,还有夜里的马蹄声会让大家惊恐逃命,而逃出一里地才发现是一匹受了伤奄奄一息的战马。
她的笔触写了沿途所见,没有过多的渲染,却仿佛把人拉到了那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路上。
全文没有出现士兵和战争,只是写了一众迁移的难民,却让人看见了战争的残酷。
众人听完,有人用乐府古曲哼了出来。胡琴声嘶,更如泣如诉,众女无不垂泪。
“赵妹妹这首诗,真是写得不一般。我之前也写过一些从戎报国之类的,果然还是体会没有你体会深切,写不出这么细腻的感觉来!”底下有个做书生打扮的女子由衷赞叹。
那赵才女不好意思地笑笑,“郑才女谦虚了,你的诗可是学院中的夫子们都交相称颂的,我的只合咱们女儿家自己体味罢了。”
舞文弄墨的女孩子到底少,这一屋子十多人,差不多是雁关擅诗的一半左右了。
她们经常组织诗会,笔墨却不会流传到外面,都是自己欣赏的。
“我看,这诗即便拿给我夫子看,他也是会称赞的!”郑萧可是常年女扮男装混迹于书院的,接受的是跟男孩子一样的教育,自然更容易对比来看这首诗,“我看,你比我好些师兄们都写得强呢!要不要我将你的这首诗请我先生指导一下?”
“闺阁笔墨,随意涂画,哪里进的了举人大人的眼?”赵才女连连摆手,难为情道,“你师兄们都是要考科举中进士的,哪里能跟我相比?纵然是诗词不擅长,也是因为经文耽误了罢了。”
“你就不要谦虚了!”郑萧一摆手。
那赵才女怯怯然甚至有些惶恐道:“闺阁笔墨,不宜流落在外,还是算了吧。”
文辞微微皱眉。
赵才女这首诗其实很好,文辞自己也不是什么特别卑微的性子,不明白她怎么这么贬低自己?
那所谓的郑才女的师兄弟,不会作诗就是不会嘛,找什么被经文耽误了的理由?他们学经文费时间,那赵才女还学插花女工呢,大家都是闲暇时间学的,能学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啊!
但她到底和其他人不熟,只是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郑萧已经将赵才女的诗誊抄下来,展开晾了晾墨迹,又细细品读一番,“就是这一处韵脚似乎有些密了,读起来有些太紧了。”
赵才女连道:“是极是极,我其实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多多修改,大家的建议我细细记下,等回去再修改个百八十遍的。”
“我看这里正好,不必非得在乎韵律如何,反倒受束缚!前人不也说‘不以辞害意’吗?”
正此时,一旁的古乐琢磨半晌,尔后抱臂道。
意见出现分歧,众女都是针对这句讨论起来,有人说可以不合韵律,有人说不合韵律不成诗。
那赵才女脸都红了,上前将那张纸夺了回来,折了两下塞进了自己的荷包里,“既然郑才女都这么说了,我回去再改改吧。”
“你这是毁尸灭迹啊!”郭栩调笑道,“你这可不管用,我们可都看见了,怕是有才女都背下来,是不是?”
此话一出,众人笑成一团。
“要不这样吧,我就说是我做的,拿去向我先生讨教下。”郑萧真诚道。
古乐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她不悦道:“我说,这是女子诗会,你老提你那师兄师弟师父的做什么?脂粉气中多了男人味儿,简直臭气熏天!”
此话一出,众人安静了些,表情都是有些微妙。这古乐,嘴还是一点儿不留情啊!
“我只是好心想让他们点评一番罢了!既然你们不喜欢,我不问便罢了。”那郑萧也是委屈道。
古乐不客气道:“还有你也是,你穿着这一身男子装扮,不知道还以为我们这一屋子都是你的红颜知己呢!”
嗯,骂完了师父又骂本人,郑萧气极,又说不过她,都想拂袖走人了,又转身口不择言道:“我今日就不与你这寡妇计较!”
古乐面色也冷了下来,拍桌站起来道:“怎么?我寡妇我妨着你嫁人了?”
眼见着事态要升级成骂战了,诗会的组织者郭栩不得不起来劝架。
“今日以文会友,可不是以武会友,大家稍安勿躁,先坐下慢慢说。”
她和文辞一人一个,先将人拉了回去,按在座位上,然后一人给了一杯茶消消气下下火。
郭栩试图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今古,我听说你学诗是从姜太傅的,不如,你也拿出你的作品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怎么?文大才女也要拿出一首太傅满意的作品吗?”古乐讥讽道。
文辞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惹着她了,还是说她今日来诗会就是为了无差别攻击?
她本来想按下不快的,但是此刻也有点忍不了了。
“太傅满不满意又怎么样?我的作品,不是我自己满意就行了吗?”文辞挑眉看她。
文辞不由得声音带了内力,在屋内回荡着。
“可到底,战争诗是要有些丈夫气……”有人在下面小声道。
“何谓丈夫气?”文辞和声反问道。
“就是要宏阔,要关注国家,民生,不能拘泥于自己的小院子。”听着文辞似乎没生气,那声音继续小声回道。
这些就是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这些女子诗人的评价,关心的事情不够宏阔,只拘泥于自身。
而那些写了家国情怀的作品,偶尔有几篇,会被赞赏有丈夫气。
郭栩歪头想了想,背出了文辞的几首诗,“我之前其实就想说,今古的几首纪行诗,就很有丈夫气。”
“可我是女子。”文辞道。
“但你写得足以和大丈夫的诗歌比肩了。”下面有个女子眼睛亮晶晶道,似乎很赞赏文辞。
文辞终于知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问题在哪里了。
“姐妹们,”文辞沉声道,“我来之前,听说这是一女子诗会。当时我还在想,以女子的视角看战争,是怎么样的情形。没想到,来了之后,大家都在模仿男子的视角,甚至过于体现女子视角还是一件自卑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好像走入了一个误区。诗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规则因为是男人制定的,所以我们好像削足适履一样,必须在男人的规则下写诗。
但凡那些涉及闺情愁怨的,一律不登大雅之堂,只有男子气概的才是好诗。有了这个规矩,但凡不符合的就被嘲笑,女子不敢这样写,只敢去写词写曲,久而久之,自己也认为自己写的不登大雅之堂了。”
不同人的视角就是不一样的,何须为自己的灵心善感自卑?就像斋月傅母所说,女子合该比男子更适合练心法呢!
文辞平淡地说着,下面很多人都低下了头,或是若有所思。
“我们写得如何,何须要和他们对齐,由他们评判?要我说,我们女子诗人,须得有自己的规矩和评判标准,不必非得和男子诗歌看齐!
让他们知道,女子写诗,从来不是为了男子认可!”
此话掷地有声,四周静寂良久。
啪啪啪……
古乐率先给她鼓起掌来。
“好!我们不需要向他们证明什么,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
她本来还觉得文辞可能是一个郑萧第二,郑萧那种我和男子一起上学,早就和普通女子不一样了的劲头,她实在看不惯。没想到,文辞却是一个和她想法有诸多相似的人。
她起初看不惯的这人,竟是一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