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欢楼,乃是京城中最广为人知的寻欢作乐之地,位桂南坊中段,东临黄安街,南畔燕湖。尤一入夜,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燕国民风不似前朝迂腐,女子念书已是常事,除朝堂以外,无论文坛还是商场都不乏女子身影。
这自古以来专为男人而生的青楼楚馆,亦是为了身居高位或是腰缠万贯的富婆阔太们,教养了许多容貌非凡的男子。
按理说的极尽享乐之地,元遥却如坐针毡得很。
“那位孙掌柜爱来这地方,咱请人家,需得投其所好不是?”杨仪舒说着招呼一旁站着的年轻男子给元遥斟茶。
“多谢。”元遥捧起茶杯,尽力掩饰着自己的不自然。
她先前从未来过这样的风月场所,更别说找这儿的郎君侍奉。
“我知公主没来过,忍忍,做生意嘛,”杨仪舒低声在元遥耳边道,随手拿了个柑子剥起来,“对了……”
她忽而欲言又止起来,犹豫道:
“公主可见过段淮了?”
元遥指尖一顿,摇摇头:“没有。”
而后故作轻松笑了笑:
“你知道的,我已许久未参加宫宴了。”
前些日子,年仅二十一的镇北将军——段淮,大败呼桓,将其逼退至库达河线以北,鏖战多年,终平定北漠,战捷归京。
为迎其凯旋,宫内举行庆功宴,论功行赏。
而元遥本是先帝靖元皇帝独女,她那二叔元青弘即位后,为了彰显仁慈,才留了她宗室公主之位,她也只剩下了个名头,名不副实。
自打她自立门户,宫内对其更是不闻不问,这等宫宴,一般不会邀她前去。
杨仪舒闻言有一瞬的诧异,而后变为担忧:
“我还以为,他会去见公主,毕竟你们以前……”
话未说完,下人的通传声忽至,与此同时,一位略显丰腴、气场斐然的妇人出现在了雅间门外。
看见来人,杨仪舒即刻转换神情,熟络地同其打起招呼,那妇人亦热情回应:“杨掌柜的这些日子瞧着纤细了不少,脸色愈发光彩照人。”
“哪里哪里,孙掌柜过奖了,”杨仪舒摆摆手,而后侧过身,手掌摊开至元遥身前:“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姚小姐。”
孙嫣笑着:“听杨掌柜先前描述,我还当姚小姐定是个老成练达的江湖中人,今日一见,没成想竟是这般仙姿玉貌的绝代佳人。”
这话并非全是奉承,孙嫣自幼随商队奔波,如今成了这华北众地最大的米行当家,纵横多年,什么样的人未曾遇见?
但像这种美得不似人间物的,当真不曾见过。
眼前的女子白皙胜雪,说是吹弹可破毫不为过,长睫下一双柳叶眼,好像世间美景皆落其间 。
一举一动仪态万千,气质清冷却不孤傲,疏离又不拒人千里。
孙嫣不由得感叹,只是不知这位姚小姐是个什么身份,衣着打扮虽素净淡雅,可也能瞧出来非富即贵,京城那些个有名的商贾中没有姓姚的,那便只能是世家贵族的贵女。
可娇贵的小姐夫人们大都不问世事,又怎么会掺和这生意场?
元遥听见对方的夸赞谦虚摇头,客气了几句后,邀着人入了座。
“姚小姐放心,今日一早,第一批车队已经启程,余下的大米由各个分库调度过去,最晚月底也能到凉西。”
“有劳孙掌柜费心了,”元遥莞尔颔首,举酒一杯“这杯我敬您。”
“姚小姐出钱我出米,生意往来,何有费心一说?”孙嫣回敬。
地处大燕西北的羌、筰两国频繁交战,使至西北边境流民成患,大批流民涌入边境军镇,偏又逢大旱,凉西百姓苦不堪言,只得“剥树皮以相食,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1】
在这个档口,运送大批粮食过去,若说是想发笔难财,山遥路远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难不成是做善事?又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指不定是什么更深一层的缘由。
孙嫣暗忖,左右自己是个生意人,这么大的买卖不做,多少是不知好歹,何况她与这位姚小姐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只不过先前是由杨仪舒当中间人,从未见过这位幕后买主。
罢了,如何都不是她该揣测的。
还不如说些家长里短热乎热乎:“不知姚小姐可有婚配?”
元遥答:“还未。”
孙嫣有一瞬惊喜,人一到岁数,难免喜欢打听这些,她刚要再开口,就听杨仪舒感慨道:
“别的不说,这事儿我就羡慕孙掌柜,孑然一身多自在啊。”
元遥想起了孙嫣年过三十仍未有家室一事,也将目光投到她身上。
孙嫣嫣然一笑,命人推开内窗,邀二人与她凭栏共赏一楼中处圆台的歌舞。
往下望去,笙歌婉转、舞影婆娑,迎来送往,纵情声色,一派花天酒地的景状。
舞姬退去,换上几个容颜俊美的郎君上台,不多时,丝竹管弦再起仙乐。
“我从不是什么专情的人,如何能为一人所桎梏?”孙嫣捏起酒杯,涂了丹蔻的指尖亮眼得很“这世间悦目的风景那么多,不览个遍我亏得慌。”
她虽愿意替别人家点鸳鸯,可事一关己,便如铜墙铁壁,无人劝说得动,再加上父母已然故去,她便是最大的当家,论谁都做不了她的主。
元遥为她的言语所惊叹,心道能撑得起这么大买卖的女子,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杨掌柜,你瞧那人是不是方老板?”
杨仪舒顺着孙嫣的视线看过去,见正门进来几个人,为首的则是杏欢楼的老板方兴桓。
“不过他身边这位公子我倒是瞅着眼生……”孙嫣迟疑着,若是以往见过,凭这人卓绝的相貌,她应当记得起来,转而问道:“不知杨掌柜可认识?”
杨仪舒看清那人的样貌后一时不知作何反应,只得望向元遥,后者亦是怔愣在了原地
孙嫣口中的方老板正言笑晏晏地说些什么,而站在他一旁的男子,神情淡漠,一身藏蓝色窄袖袍衫,犹如山巅矗立雪松般挺拔,薄唇挺鼻、眉眼锐利,冷傲得很,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哪里像是来寻欢作乐的。
这人元遥并不陌生,只是她从未想过,再次见到段淮,是在这里。
许是太久没见,她莫名出了神,记忆中的段淮还是个半大的少年,清清瘦瘦的,身量不如现在高大,五官也没有如今这般利落。
且她记忆中段淮的性子,跟这寻花问柳之地也扯不上半分关系。
对方好似有所察觉,蓦然侧头,刹那间两人视线相撞,元遥猛地回神,连忙扭开头。
“姚小姐这是看得入迷了?”孙嫣调笑着起身,手掌在元遥面前摊开,“稍后有这楼里的头牌郎君唱曲,不知我是否有幸邀二位一同欣赏?”
元遥不好驳人家的好意,只得将手奉上,硬着头皮,同孙嫣下了楼。
楼下大厅亦非同等座位,临近台前的数张方桌,分别被檀木栅半围了起来,以此同其他桌椅区分。
孙嫣显然是常客,伙计们一见她来,径直领着她们到了其中一张桌子,三人随即入座。
元遥不禁打量着台上,见其装潢确实比颐文馆多了几分奢华。
环视一遭,只见隔壁的几桌客人也已坐定,男女皆有,有些面孔甚至还不陌生。
不知怎的,她的目光忽然被一把短刀吸引,刀鞘通体乌黑,鞘身盘着银纹。
刀被其主人放至桌上,元遥不自觉顺着向上看去,登时一滞。
一双冷漠的眸子正一动不动的盯着她。
竟是段淮。
元遥想了想,不管怎么说两个人也是自幼相识,虽不能修成正果,好歹两情相悦过,这番久别重逢,不好装作素不相识,还不如大方些,这么多年过去了,总能给彼此留些体面。
于是她微微颔首,刚弯了弯唇,谁知那人便果断地将视线移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元遥只得将僵在脸上的笑容收回,看来段淮并不屑于跟她维持体面。
静默几许,方兴桓油腔滑调的声音传来:
“有日子没见着二位掌柜的了,今日怎么想起光顾方某生意了?”
孙嫣顺着他的调侃:
“方老板这话真没良心,我不过这些日子忙了些,便这般揶揄?”
方兴桓笑笑,才注意到元遥似的,开口问:
“这位小姐是?”
元遥从未对孙嫣曝露真实身份,面对方兴桓自然也应称假名,可段淮就在一旁,当着他的面睁眼说假话,她没来由地心虚。
杨仪舒看出了她的顾虑,遂替她答了。
元遥朝方兴桓微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她不经意间又瞟了眼段淮,他好像并没有在意她们的话,低垂着眼,懒懒地靠在椅背上。
元遥不再看他,将注意投在台上唱曲儿的郎君身上,却听得孙嫣问起了他的名姓。
他的答音令她有些陌生,印象里还应更清亮一些。
镇北将军段淮的名号这些天响彻京城,孙嫣自不会不知晓,一番场面话过后,两桌人终不再交谈,专心听起了曲儿。
这曲儿先抑后扬,前头平缓婉转,进了中段如泣如诉,后头又激昂起来。
正值底下人投入之时,一阵骚动忽起,紧接着是男子的叫喊声,伴随着呵斥:
“别动!”
几个人影像受了惊的耗子一般四处逃窜,吓得大厅的客人尖叫四起。
元遥还没看清楚情况,身前的桌子已经被惊慌的人群撞翻,她躲避之中不知被谁猛地碰了一下,一个不稳险些摔倒。
幸亏有人扶了她一下。
“多谢……”她边道谢边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段淮那张不近人情的面孔。
还没来得及反应,眼前的人已经松开了扶着她手臂的手,冷淡道:
“自己站稳。”
燕国民风不似前朝迂腐,女子念书已是常事,除朝堂以外,无论文坛还是商场都不乏女子身影。
这自古以来专为男人而生的青楼楚馆,亦是为了身居高位或是腰缠万贯的富婆阔太们,教养了许多容貌非凡的男子。
按理说的极尽享乐之地,元遥却如坐针毡得很。
“那位孙掌柜爱来这地方,咱请人家,需得投其所好不是?”杨仪舒说着招呼一旁站着的年轻男子给元遥斟茶。
“多谢。”元遥捧起茶杯,尽力掩饰着自己的不自然。
她先前从未来过这样的风月场所,更别说找这儿的郎君侍奉。
“我知公主没来过,忍忍,做生意嘛,”杨仪舒低声在元遥耳边道,随手拿了个柑子剥起来,“对了……”
她忽而欲言又止起来,犹豫道:
“公主可见过段淮了?”
元遥指尖一顿,摇摇头:“没有。”
而后故作轻松笑了笑:
“你知道的,我已许久未参加宫宴了。”
前些日子,年仅二十一的镇北将军——段淮,大败呼桓,将其逼退至库达河线以北,鏖战多年,终平定北漠,战捷归京。
为迎其凯旋,宫内举行庆功宴,论功行赏。
而元遥本是先帝靖元皇帝独女,她那二叔元青弘即位后,为了彰显仁慈,才留了她宗室公主之位,她也只剩下了个名头,名不副实。
自打她自立门户,宫内对其更是不闻不问,这等宫宴,一般不会邀她前去。
杨仪舒闻言有一瞬的诧异,而后变为担忧:
“我还以为,他会去见公主,毕竟你们以前……”
话未说完,下人的通传声忽至,与此同时,一位略显丰腴、气场斐然的妇人出现在了雅间门外。
看见来人,杨仪舒即刻转换神情,熟络地同其打起招呼,那妇人亦热情回应:“杨掌柜的这些日子瞧着纤细了不少,脸色愈发光彩照人。”
“哪里哪里,孙掌柜过奖了,”杨仪舒摆摆手,而后侧过身,手掌摊开至元遥身前:“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姚小姐。”
孙嫣笑着:“听杨掌柜先前描述,我还当姚小姐定是个老成练达的江湖中人,今日一见,没成想竟是这般仙姿玉貌的绝代佳人。”
这话并非全是奉承,孙嫣自幼随商队奔波,如今成了这华北众地最大的米行当家,纵横多年,什么样的人未曾遇见?
但像这种美得不似人间物的,当真不曾见过。
眼前的女子白皙胜雪,说是吹弹可破毫不为过,长睫下一双柳叶眼,好像世间美景皆落其间 。
一举一动仪态万千,气质清冷却不孤傲,疏离又不拒人千里。
孙嫣不由得感叹,只是不知这位姚小姐是个什么身份,衣着打扮虽素净淡雅,可也能瞧出来非富即贵,京城那些个有名的商贾中没有姓姚的,那便只能是世家贵族的贵女。
可娇贵的小姐夫人们大都不问世事,又怎么会掺和这生意场?
元遥听见对方的夸赞谦虚摇头,客气了几句后,邀着人入了座。
“姚小姐放心,今日一早,第一批车队已经启程,余下的大米由各个分库调度过去,最晚月底也能到凉西。”
“有劳孙掌柜费心了,”元遥莞尔颔首,举酒一杯“这杯我敬您。”
“姚小姐出钱我出米,生意往来,何有费心一说?”孙嫣回敬。
地处大燕西北的羌、筰两国频繁交战,使至西北边境流民成患,大批流民涌入边境军镇,偏又逢大旱,凉西百姓苦不堪言,只得“剥树皮以相食,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1】
在这个档口,运送大批粮食过去,若说是想发笔难财,山遥路远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难不成是做善事?又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指不定是什么更深一层的缘由。
孙嫣暗忖,左右自己是个生意人,这么大的买卖不做,多少是不知好歹,何况她与这位姚小姐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只不过先前是由杨仪舒当中间人,从未见过这位幕后买主。
罢了,如何都不是她该揣测的。
还不如说些家长里短热乎热乎:“不知姚小姐可有婚配?”
元遥答:“还未。”
孙嫣有一瞬惊喜,人一到岁数,难免喜欢打听这些,她刚要再开口,就听杨仪舒感慨道:
“别的不说,这事儿我就羡慕孙掌柜,孑然一身多自在啊。”
元遥想起了孙嫣年过三十仍未有家室一事,也将目光投到她身上。
孙嫣嫣然一笑,命人推开内窗,邀二人与她凭栏共赏一楼中处圆台的歌舞。
往下望去,笙歌婉转、舞影婆娑,迎来送往,纵情声色,一派花天酒地的景状。
舞姬退去,换上几个容颜俊美的郎君上台,不多时,丝竹管弦再起仙乐。
“我从不是什么专情的人,如何能为一人所桎梏?”孙嫣捏起酒杯,涂了丹蔻的指尖亮眼得很“这世间悦目的风景那么多,不览个遍我亏得慌。”
她虽愿意替别人家点鸳鸯,可事一关己,便如铜墙铁壁,无人劝说得动,再加上父母已然故去,她便是最大的当家,论谁都做不了她的主。
元遥为她的言语所惊叹,心道能撑得起这么大买卖的女子,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杨掌柜,你瞧那人是不是方老板?”
杨仪舒顺着孙嫣的视线看过去,见正门进来几个人,为首的则是杏欢楼的老板方兴桓。
“不过他身边这位公子我倒是瞅着眼生……”孙嫣迟疑着,若是以往见过,凭这人卓绝的相貌,她应当记得起来,转而问道:“不知杨掌柜可认识?”
杨仪舒看清那人的样貌后一时不知作何反应,只得望向元遥,后者亦是怔愣在了原地
孙嫣口中的方老板正言笑晏晏地说些什么,而站在他一旁的男子,神情淡漠,一身藏蓝色窄袖袍衫,犹如山巅矗立雪松般挺拔,薄唇挺鼻、眉眼锐利,冷傲得很,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哪里像是来寻欢作乐的。
这人元遥并不陌生,只是她从未想过,再次见到段淮,是在这里。
许是太久没见,她莫名出了神,记忆中的段淮还是个半大的少年,清清瘦瘦的,身量不如现在高大,五官也没有如今这般利落。
且她记忆中段淮的性子,跟这寻花问柳之地也扯不上半分关系。
对方好似有所察觉,蓦然侧头,刹那间两人视线相撞,元遥猛地回神,连忙扭开头。
“姚小姐这是看得入迷了?”孙嫣调笑着起身,手掌在元遥面前摊开,“稍后有这楼里的头牌郎君唱曲,不知我是否有幸邀二位一同欣赏?”
元遥不好驳人家的好意,只得将手奉上,硬着头皮,同孙嫣下了楼。
楼下大厅亦非同等座位,临近台前的数张方桌,分别被檀木栅半围了起来,以此同其他桌椅区分。
孙嫣显然是常客,伙计们一见她来,径直领着她们到了其中一张桌子,三人随即入座。
元遥不禁打量着台上,见其装潢确实比颐文馆多了几分奢华。
环视一遭,只见隔壁的几桌客人也已坐定,男女皆有,有些面孔甚至还不陌生。
不知怎的,她的目光忽然被一把短刀吸引,刀鞘通体乌黑,鞘身盘着银纹。
刀被其主人放至桌上,元遥不自觉顺着向上看去,登时一滞。
一双冷漠的眸子正一动不动的盯着她。
竟是段淮。
元遥想了想,不管怎么说两个人也是自幼相识,虽不能修成正果,好歹两情相悦过,这番久别重逢,不好装作素不相识,还不如大方些,这么多年过去了,总能给彼此留些体面。
于是她微微颔首,刚弯了弯唇,谁知那人便果断地将视线移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元遥只得将僵在脸上的笑容收回,看来段淮并不屑于跟她维持体面。
静默几许,方兴桓油腔滑调的声音传来:
“有日子没见着二位掌柜的了,今日怎么想起光顾方某生意了?”
孙嫣顺着他的调侃:
“方老板这话真没良心,我不过这些日子忙了些,便这般揶揄?”
方兴桓笑笑,才注意到元遥似的,开口问:
“这位小姐是?”
元遥从未对孙嫣曝露真实身份,面对方兴桓自然也应称假名,可段淮就在一旁,当着他的面睁眼说假话,她没来由地心虚。
杨仪舒看出了她的顾虑,遂替她答了。
元遥朝方兴桓微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她不经意间又瞟了眼段淮,他好像并没有在意她们的话,低垂着眼,懒懒地靠在椅背上。
元遥不再看他,将注意投在台上唱曲儿的郎君身上,却听得孙嫣问起了他的名姓。
他的答音令她有些陌生,印象里还应更清亮一些。
镇北将军段淮的名号这些天响彻京城,孙嫣自不会不知晓,一番场面话过后,两桌人终不再交谈,专心听起了曲儿。
这曲儿先抑后扬,前头平缓婉转,进了中段如泣如诉,后头又激昂起来。
正值底下人投入之时,一阵骚动忽起,紧接着是男子的叫喊声,伴随着呵斥:
“别动!”
几个人影像受了惊的耗子一般四处逃窜,吓得大厅的客人尖叫四起。
元遥还没看清楚情况,身前的桌子已经被惊慌的人群撞翻,她躲避之中不知被谁猛地碰了一下,一个不稳险些摔倒。
幸亏有人扶了她一下。
“多谢……”她边道谢边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段淮那张不近人情的面孔。
还没来得及反应,眼前的人已经松开了扶着她手臂的手,冷淡道:
“自己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