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十三章遗诏颁布,辅助天子!离开了皇宫,严铿马不停蹄,赶到了内阁所在的位置。
此时的三杨,都在内阁之中,他们讨论的内容也正是宣德皇帝的病情,虽然他们没有得到皇帝的召唤,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瞒过他们的耳朵,所以此时也已经到场。
见严铿到来,三人不约而同地住了嘴。
“拜见陈国公。”他们行礼道,而严铿也回礼,表示敬重,然后各自坐下。
“陛下如何?”杨士奇率先开口,虽然他们知道多半宣德是没救了,但是多少还是要问一下的。
“陛下已经于数个时辰之前殡天。”严铿回答道,语气有些哽咽。
三杨闻言当即从椅子上滚落在地,眨巴一下眼睛,已经充满了泪水,嚎啕大哭,向朱瞻基寝宫的方向叩首。
严铿也跟着他们开始痛哭流涕,这是必要的流程,不然传出去怕不是要被人说闲话。
这一番动作完了,几人才开始谈正事。
“陛下在临终之前,令张太后与我共同辅政。”
三杨互相看了看,这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皇帝对于大内的掌控已经没有前朝那么严苛了,一些消息多少可以传出去,他们是知道陈国公被召入皇宫的,自然也是猜到了发生什么。
“我等定当全力协助。”杨士奇是内阁首辅,另两人都是群辅,当然要他来代表众人说话。
当然,他们内心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个陈国公又没有实际行政权,皇帝又年幼,到时候到底该怎么样,还不是内阁说了算。
要知道,六科给事中可是有封驳的权力的!
严铿听完则是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忧愁的样子:
“只是我一介后军都督府都督,本身职责乃是统领北直等地兵马,以此辅政,却是有些奇怪。”
“这倒也确实。”杨士奇还没弄明白他的意思,随口附和道。
“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陈国公请说。”三杨暗自道一声“来了!”,他们早就料到陈国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却是要委屈杨阁老一下,把内阁首辅的位置让出来,如此,我辅政便是名正言顺。”严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转过头,直勾勾地盯着杨士奇:
“当然,我也不会让杨阁老委屈,我打算在内阁中再设一次辅,与首辅共同处理政务……”
“这不可能!”严铿话还没说完,杨荣便当即反对。熟归熟,这可是原则上的问题,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我已经取得了太后与皇后的支持。”严铿就知道会引来他们这样的反应,他淡然地回答道。
杨荣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迅速,但是他当即回击道:“那又如何!内阁辅臣向来由文官担任,可从未有武臣入阁!”
“可有规定武臣勋贵不得入阁?”严铿当即反问道。
三杨顿时哑了火。
这确实没有规定过,只不过一般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选择的都是文臣而已,至于白纸黑字的“只有文臣可以入阁”确实没有规定。
毕竟武臣进内阁处理政务……
“然而此事也是从未有过,陈国公欲要开此先河,是否有些异想天开?”
杨溥回答道,名义上说的是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实际上的意思,却是你想要爬到我们头上,你想多了!
“想想吧,三位杨大人。”
严铿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冷笑,他早就预料到这几人不会轻易把首辅的位置让出来,干脆此时也不装了:() ()
“三位居内阁多年,若是一意反对,我自是没有办法。”
“只是太后与皇后都站在我这边……而批红之权,在司礼监,在她们手里!”
“你……”杨士奇睁大了眼睛,杨荣与杨溥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对方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意思很明白,伱们要是不同意,那你们以后的上奏,我也不同意了。
然而最难受的是,严铿说的还是实话,这是最让他们感到无奈的。
之前无论是永乐皇帝,还是洪熙皇帝,他们选择顾命的时候,都是四个人一起的,这意味着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象征。
然而这一次,宣德皇帝只叫去了严铿一个人,并且留下了遗言,令他与太后共同辅政,没有他们三个的名字。
这意味着,两个人联手,只要他们不愿意,朝廷上的大多数事情就过不去。
官员任免、科举录取、甚至他们的工资条什么的,都需要上交皇帝,他们可没有权力自主批复。
严铿要是请太后把这个一卡,官员们就要遭罪。
这些受苦的官员们会憎恨严铿吗?不会,他们只会讨厌内阁的三个老家伙,把矛头指向文官集团的这三个首脑。
毕竟严铿作为先帝托孤重臣,他入阁本来也无可厚非,正如他说的,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也没有规定过勋贵不能入阁啊!
除非像下西洋那样触犯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不然是别想指望他们有多团结,明朝的党争可也是相当的激烈。
“我们一起,把这位正统皇帝培养成为圣主明君,不好吗?还是说,三位一定要和我作对?”
严铿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威胁。
三杨沉默了。
严铿也不急,他泡了一杯茶,慢慢地享用着。
良久,杨士奇才开口道:
“如此,也可。”
杨荣与杨溥当即看向了他,眼神中带着急切,就要说话,但却被杨士奇挥手止住。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内阁辅臣虽有理政之权,然品阶太低,不利于处理朝政,我要你上奏陛下,提升内阁臣子的品阶。”
他盯紧了严铿的双眼。
“否则,我们宁可承受骂名,也要与你斗上一斗!”
提升阁臣品阶,无疑是对内阁的一次全面加强,阁权将彻底壮大。而严铿已经老了,他又能在首辅的位子上坐几年呢?
严铿思寻了一下。
“提升阁臣品阶,这样岂不是又一个丞相?怕是有人会以祖制驳斥,不妥。”
毕竟当初洪武皇帝可是说过,有要复丞相之制的,那是可以直接斩首的。
杨士奇眼睛一瞪,就要说话,却被严铿制止:
“但是,内阁阁臣的品阶却也属实太低了。我觉得陛下应该很乐意让阁臣们遥领六部尚书之职,当然,只是虚衔。”
此言一出,三杨的脸色也变得舒缓了起来。
臣子们惯用的手段,不违反规则,而是绕过规则。
“三位看如何?”
“可。”
“那么三位阁老,准备拟定遗诏吧。”
两日之后,遗诏颁布。
遗诏之中,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授陈国公严铿内阁首辅之衔,由张太后与严铿共同辅政。
太子朱祁镇正式登基,定明年为正统元年。
谥宣德皇帝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此时的三杨,都在内阁之中,他们讨论的内容也正是宣德皇帝的病情,虽然他们没有得到皇帝的召唤,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瞒过他们的耳朵,所以此时也已经到场。
见严铿到来,三人不约而同地住了嘴。
“拜见陈国公。”他们行礼道,而严铿也回礼,表示敬重,然后各自坐下。
“陛下如何?”杨士奇率先开口,虽然他们知道多半宣德是没救了,但是多少还是要问一下的。
“陛下已经于数个时辰之前殡天。”严铿回答道,语气有些哽咽。
三杨闻言当即从椅子上滚落在地,眨巴一下眼睛,已经充满了泪水,嚎啕大哭,向朱瞻基寝宫的方向叩首。
严铿也跟着他们开始痛哭流涕,这是必要的流程,不然传出去怕不是要被人说闲话。
这一番动作完了,几人才开始谈正事。
“陛下在临终之前,令张太后与我共同辅政。”
三杨互相看了看,这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皇帝对于大内的掌控已经没有前朝那么严苛了,一些消息多少可以传出去,他们是知道陈国公被召入皇宫的,自然也是猜到了发生什么。
“我等定当全力协助。”杨士奇是内阁首辅,另两人都是群辅,当然要他来代表众人说话。
当然,他们内心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个陈国公又没有实际行政权,皇帝又年幼,到时候到底该怎么样,还不是内阁说了算。
要知道,六科给事中可是有封驳的权力的!
严铿听完则是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忧愁的样子:
“只是我一介后军都督府都督,本身职责乃是统领北直等地兵马,以此辅政,却是有些奇怪。”
“这倒也确实。”杨士奇还没弄明白他的意思,随口附和道。
“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陈国公请说。”三杨暗自道一声“来了!”,他们早就料到陈国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却是要委屈杨阁老一下,把内阁首辅的位置让出来,如此,我辅政便是名正言顺。”严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转过头,直勾勾地盯着杨士奇:
“当然,我也不会让杨阁老委屈,我打算在内阁中再设一次辅,与首辅共同处理政务……”
“这不可能!”严铿话还没说完,杨荣便当即反对。熟归熟,这可是原则上的问题,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我已经取得了太后与皇后的支持。”严铿就知道会引来他们这样的反应,他淡然地回答道。
杨荣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迅速,但是他当即回击道:“那又如何!内阁辅臣向来由文官担任,可从未有武臣入阁!”
“可有规定武臣勋贵不得入阁?”严铿当即反问道。
三杨顿时哑了火。
这确实没有规定过,只不过一般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选择的都是文臣而已,至于白纸黑字的“只有文臣可以入阁”确实没有规定。
毕竟武臣进内阁处理政务……
“然而此事也是从未有过,陈国公欲要开此先河,是否有些异想天开?”
杨溥回答道,名义上说的是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实际上的意思,却是你想要爬到我们头上,你想多了!
“想想吧,三位杨大人。”
严铿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冷笑,他早就预料到这几人不会轻易把首辅的位置让出来,干脆此时也不装了:() ()
“三位居内阁多年,若是一意反对,我自是没有办法。”
“只是太后与皇后都站在我这边……而批红之权,在司礼监,在她们手里!”
“你……”杨士奇睁大了眼睛,杨荣与杨溥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对方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意思很明白,伱们要是不同意,那你们以后的上奏,我也不同意了。
然而最难受的是,严铿说的还是实话,这是最让他们感到无奈的。
之前无论是永乐皇帝,还是洪熙皇帝,他们选择顾命的时候,都是四个人一起的,这意味着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象征。
然而这一次,宣德皇帝只叫去了严铿一个人,并且留下了遗言,令他与太后共同辅政,没有他们三个的名字。
这意味着,两个人联手,只要他们不愿意,朝廷上的大多数事情就过不去。
官员任免、科举录取、甚至他们的工资条什么的,都需要上交皇帝,他们可没有权力自主批复。
严铿要是请太后把这个一卡,官员们就要遭罪。
这些受苦的官员们会憎恨严铿吗?不会,他们只会讨厌内阁的三个老家伙,把矛头指向文官集团的这三个首脑。
毕竟严铿作为先帝托孤重臣,他入阁本来也无可厚非,正如他说的,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也没有规定过勋贵不能入阁啊!
除非像下西洋那样触犯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不然是别想指望他们有多团结,明朝的党争可也是相当的激烈。
“我们一起,把这位正统皇帝培养成为圣主明君,不好吗?还是说,三位一定要和我作对?”
严铿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威胁。
三杨沉默了。
严铿也不急,他泡了一杯茶,慢慢地享用着。
良久,杨士奇才开口道:
“如此,也可。”
杨荣与杨溥当即看向了他,眼神中带着急切,就要说话,但却被杨士奇挥手止住。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内阁辅臣虽有理政之权,然品阶太低,不利于处理朝政,我要你上奏陛下,提升内阁臣子的品阶。”
他盯紧了严铿的双眼。
“否则,我们宁可承受骂名,也要与你斗上一斗!”
提升阁臣品阶,无疑是对内阁的一次全面加强,阁权将彻底壮大。而严铿已经老了,他又能在首辅的位子上坐几年呢?
严铿思寻了一下。
“提升阁臣品阶,这样岂不是又一个丞相?怕是有人会以祖制驳斥,不妥。”
毕竟当初洪武皇帝可是说过,有要复丞相之制的,那是可以直接斩首的。
杨士奇眼睛一瞪,就要说话,却被严铿制止:
“但是,内阁阁臣的品阶却也属实太低了。我觉得陛下应该很乐意让阁臣们遥领六部尚书之职,当然,只是虚衔。”
此言一出,三杨的脸色也变得舒缓了起来。
臣子们惯用的手段,不违反规则,而是绕过规则。
“三位看如何?”
“可。”
“那么三位阁老,准备拟定遗诏吧。”
两日之后,遗诏颁布。
遗诏之中,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授陈国公严铿内阁首辅之衔,由张太后与严铿共同辅政。
太子朱祁镇正式登基,定明年为正统元年。
谥宣德皇帝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