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七十六章朱厚照的自由臣子们终究还是没能压住朱厚照想要出去的心思。
尤其是抄了刘瑾的家之后,朱厚照腰包也鼓了,阻拦他出行的最后一个理由被消弭于无形。
当边疆告急之时,朱厚照终于等到了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有探子密报,蒙古即将犯边。
事实上,这一次倾尽整个草原之力的犯边,却也只是堪堪达到了五万人,相必于原本历史上他们已经衰弱了不少。
没办法,前几年明军的练兵战术实在恶心,京营老是跑到边关去拿瓦剌与鞑靼练手,骚扰得他们不胜其烦。
好在弘治年的时候,因为明朝的腰包里钱不多了,经不起这样频繁的军事调动,于是慢慢的便也停止了下来,这才给了瓦剌和鞑靼喘息的机会,如今稍稍恢复了些实力,可怕的冬天又要来了,便想着再抢一把好过冬。
虽然这个时候羁縻的统治已经有些动摇,随着明朝走过最鼎盛的时期,大明对于边疆的威慑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各个都督们暂时还是没有把自己的贪念付诸实践的胆量。
所以达延汗虽然征服了包括瓦剌部在内的各部,也只是想着在大明的西北边疆抢一把就跑,于是开始集结部队,也就被明朝得到了消息。
但是朱厚照听到这个情报,却是欣喜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当即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
这一天的京师大道上被专人清扫干净,无数的仪仗走过,朱厚照骑着一匹白马行走在大道上,豪气干云。
城门外是礼送的群臣,他们深深拜倒在路的两旁,直到皇帝远去才直起身子。
欢送的仪式结束了。
官员们纷纷散去,杨廷和同样慢慢地往回走,一边走,他还听见前面的两个官员在低声说着话,仔细一看,认出一个是兵部的官员,一个是礼部的。
“陈国公伴随着皇帝出征……不出所料。”
“当然,如今这位国公可是风光的很呐,虽然没有入阁,但是这般的权势与宠幸,简直不输当年的刘瑾啊!”
“慎言!”他的好友赶忙在旁边拉住他:
“将陈国公与刘瑾相提并论,过了!”
“有什么过了,如今这陈国公大权在握,党羽遍及朝野,和当年的刘瑾,有区别么?”那兵部的官员低声说道,神情愤愤:
“现在征伐大事不是自那个劳什子的豹房出,就是出自五军都督府。”
“这一回陛下又在宣府建了‘镇国府’,统筹全国军事,自己更是亲自带兵出征,从头到尾兵部除了奉命运粮之外几乎没有一丁点的作用。”
“我每天在衙门里清闲得都要发霉了!兵部当真是成了空壳子,六部六部,倒不如改成五部!”
当初他进入兵部的时候,还以为能进入大明的军事系统,得到相当一部分兵权,还是有些兴奋的。
结果先是刘瑾专政,镇守太监四处夺他们的权,现在陈国公上位之后,兵部的权力再度被大幅度夺取,也难怪他如此愤然,对着自己的好友大倒苦水。() ()
此时距离刘瑾伏诛已经过去七年,李东阳早已致仕,杨廷和经历了父丧丁忧后起复,再度成为了内阁首辅。
但是他虽然贵为内阁的统领者,却当不得朝野领袖。先不论总领京军的严渊,就是内阁之中,也有一个新晋入阁的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彩和他打擂台。
严渊如今确实也是权势极大的存在,不过说是刘瑾也过了,严渊一直在刻意控制着自己的势力,虽然稳稳压着文官们一头,但是绝不至于权倾朝野,他也担心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因此始终掌控着这么一个度。那官员这么说,也只不过是愤懑之言。
毕竟现在的兵部成了彻彻底底的清水衙门,一点权力都没有了,哪怕刘瑾掌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这么落魄,他当然不爽。
两人又嘀嘀咕咕了一会儿,才各自走散,而杨廷和则是回想着两人的对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作为朱厚照的老师,他自然了解这个弟子的心思。
为了限制文官们的力量,才屡次扶植宦官与勋贵,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权倾朝野的角色与文官们打擂台,转移矛盾的同时打压他们的势力,正德皇帝虽然爱玩不假,但是他也是很有智慧的。
比如说那个豹房,就是一个取代紫禁城的新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虽然朱厚照确实在里面玩乐,但是他也在里面接见朝中重臣,与勋贵们分析边疆形式,每天有许多政令从里面发出,能稳稳掌控大明局势的,能是传闻中这么简单的人吗?
而很明显的,他成功了。
相比于原本历史上他偷偷摸摸地离开,这一次他是大摇大摆,率领着千军万马走出北京的,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抵不过皇帝的意志,这就是他成功的体现。
唉……
杨廷和揉着眉心,他当然欣慰自己的弟子可以有这样的本事,但是这些手段最后被用在了自己的身上,他还是有些无奈的。
唯一还算可喜的是,陈国公不似刘瑾那般愚蠢,他控制着自己的势力,使得朝堂上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使得文官们不至于被彻底地打压。
随着科举新血脉的涌入,他有信心使得文官们的势力恢复。
而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却没有想那么多,他满心都是脱离群臣掌控的欢喜。
回首看着逐渐变小的京师,那恍如牢笼一般的北京城,朱厚照终于克制不住,朗声长笑出声。
终于离开这里了,从此天大地大,任他飞!
他抬眸,眼前是无尽的天地,祖辈的荣耀在他的心头浮现,身后甲胄铁片的碰撞声不绝于耳,这是最好的乐章!
来吧,达延汗,草原上流传着你是蒙古的中兴之主的说法,就让我来会会你!
而严凌混在四周围观的百姓之中,眺望着那远去的车队,他仿佛听到了正德皇帝那兴奋的笑声。
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
严凌轻轻在内心感叹。
他回首,一辆马车静静停在那里,几个仆从正等着他。
自己也该走了。
尤其是抄了刘瑾的家之后,朱厚照腰包也鼓了,阻拦他出行的最后一个理由被消弭于无形。
当边疆告急之时,朱厚照终于等到了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有探子密报,蒙古即将犯边。
事实上,这一次倾尽整个草原之力的犯边,却也只是堪堪达到了五万人,相必于原本历史上他们已经衰弱了不少。
没办法,前几年明军的练兵战术实在恶心,京营老是跑到边关去拿瓦剌与鞑靼练手,骚扰得他们不胜其烦。
好在弘治年的时候,因为明朝的腰包里钱不多了,经不起这样频繁的军事调动,于是慢慢的便也停止了下来,这才给了瓦剌和鞑靼喘息的机会,如今稍稍恢复了些实力,可怕的冬天又要来了,便想着再抢一把好过冬。
虽然这个时候羁縻的统治已经有些动摇,随着明朝走过最鼎盛的时期,大明对于边疆的威慑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各个都督们暂时还是没有把自己的贪念付诸实践的胆量。
所以达延汗虽然征服了包括瓦剌部在内的各部,也只是想着在大明的西北边疆抢一把就跑,于是开始集结部队,也就被明朝得到了消息。
但是朱厚照听到这个情报,却是欣喜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当即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
这一天的京师大道上被专人清扫干净,无数的仪仗走过,朱厚照骑着一匹白马行走在大道上,豪气干云。
城门外是礼送的群臣,他们深深拜倒在路的两旁,直到皇帝远去才直起身子。
欢送的仪式结束了。
官员们纷纷散去,杨廷和同样慢慢地往回走,一边走,他还听见前面的两个官员在低声说着话,仔细一看,认出一个是兵部的官员,一个是礼部的。
“陈国公伴随着皇帝出征……不出所料。”
“当然,如今这位国公可是风光的很呐,虽然没有入阁,但是这般的权势与宠幸,简直不输当年的刘瑾啊!”
“慎言!”他的好友赶忙在旁边拉住他:
“将陈国公与刘瑾相提并论,过了!”
“有什么过了,如今这陈国公大权在握,党羽遍及朝野,和当年的刘瑾,有区别么?”那兵部的官员低声说道,神情愤愤:
“现在征伐大事不是自那个劳什子的豹房出,就是出自五军都督府。”
“这一回陛下又在宣府建了‘镇国府’,统筹全国军事,自己更是亲自带兵出征,从头到尾兵部除了奉命运粮之外几乎没有一丁点的作用。”
“我每天在衙门里清闲得都要发霉了!兵部当真是成了空壳子,六部六部,倒不如改成五部!”
当初他进入兵部的时候,还以为能进入大明的军事系统,得到相当一部分兵权,还是有些兴奋的。
结果先是刘瑾专政,镇守太监四处夺他们的权,现在陈国公上位之后,兵部的权力再度被大幅度夺取,也难怪他如此愤然,对着自己的好友大倒苦水。() ()
此时距离刘瑾伏诛已经过去七年,李东阳早已致仕,杨廷和经历了父丧丁忧后起复,再度成为了内阁首辅。
但是他虽然贵为内阁的统领者,却当不得朝野领袖。先不论总领京军的严渊,就是内阁之中,也有一个新晋入阁的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彩和他打擂台。
严渊如今确实也是权势极大的存在,不过说是刘瑾也过了,严渊一直在刻意控制着自己的势力,虽然稳稳压着文官们一头,但是绝不至于权倾朝野,他也担心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因此始终掌控着这么一个度。那官员这么说,也只不过是愤懑之言。
毕竟现在的兵部成了彻彻底底的清水衙门,一点权力都没有了,哪怕刘瑾掌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这么落魄,他当然不爽。
两人又嘀嘀咕咕了一会儿,才各自走散,而杨廷和则是回想着两人的对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作为朱厚照的老师,他自然了解这个弟子的心思。
为了限制文官们的力量,才屡次扶植宦官与勋贵,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权倾朝野的角色与文官们打擂台,转移矛盾的同时打压他们的势力,正德皇帝虽然爱玩不假,但是他也是很有智慧的。
比如说那个豹房,就是一个取代紫禁城的新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虽然朱厚照确实在里面玩乐,但是他也在里面接见朝中重臣,与勋贵们分析边疆形式,每天有许多政令从里面发出,能稳稳掌控大明局势的,能是传闻中这么简单的人吗?
而很明显的,他成功了。
相比于原本历史上他偷偷摸摸地离开,这一次他是大摇大摆,率领着千军万马走出北京的,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抵不过皇帝的意志,这就是他成功的体现。
唉……
杨廷和揉着眉心,他当然欣慰自己的弟子可以有这样的本事,但是这些手段最后被用在了自己的身上,他还是有些无奈的。
唯一还算可喜的是,陈国公不似刘瑾那般愚蠢,他控制着自己的势力,使得朝堂上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使得文官们不至于被彻底地打压。
随着科举新血脉的涌入,他有信心使得文官们的势力恢复。
而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却没有想那么多,他满心都是脱离群臣掌控的欢喜。
回首看着逐渐变小的京师,那恍如牢笼一般的北京城,朱厚照终于克制不住,朗声长笑出声。
终于离开这里了,从此天大地大,任他飞!
他抬眸,眼前是无尽的天地,祖辈的荣耀在他的心头浮现,身后甲胄铁片的碰撞声不绝于耳,这是最好的乐章!
来吧,达延汗,草原上流传着你是蒙古的中兴之主的说法,就让我来会会你!
而严凌混在四周围观的百姓之中,眺望着那远去的车队,他仿佛听到了正德皇帝那兴奋的笑声。
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
严凌轻轻在内心感叹。
他回首,一辆马车静静停在那里,几个仆从正等着他。
自己也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