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三十章工程“有些钱财完全没必要花……严阁老真是奢侈,每名雇工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对于劳役也给予一个月九钱银子,朝廷还管饭……呵,既然是劳役,凭什么还要给他们付工钱、管饱?都是朕的子民,替朕劳作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朱常洵对着倪文焕抱怨道,他有心停了这耗资巨大的工程。
不过,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没有动它。
毕竟当初严晨昊妥协之后,第一时间就上交了那请求开展北地水利建设的批文,当时他就已经明白过来,这是一场交易。
你用你的兵,我治我的国,内阁同意你出兵,但是伱也得批准这件事,这大概就是最后严晨昊妥协时候的意思。
现在毕竟还没有完全撕破脸,朱常洵还真不好阻止。
倪文焕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他眼睛咕噜一转,已经有了主意。他凑近,轻声说道:
“陛下,这朝廷的公文令书,没有这司礼监的大印,可都做不得准……”
话音落下,朱常洵的眼眸已经亮起,他明白了倪文焕的意思。
却是这些年跟个盖章机器似的盖了这么久,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回转过来,意识到这最终决定权,可是在自己手里啊!
自己想要不想付这么多钱……办法可有的是!
想通了这一节,朱常洵顿时心情大好,对于倪文焕的宠幸,也是更上了一层。
两人又聊了一阵,倪文焕便也告退。
就在他迈步即将离开御书房的时候,身后却又传来了朱常洵状若无意的声音。
“对了,内阁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你可与他多交流交流。”
倪文焕闻听此言,却是心思急转,已然猜到了些什么。
莫非,这位周阁老,也是陛下的人?或许至少,偏向于陛下?
那倒是要好好结交一番……也得注意,抢生意的来了。
“微臣省得。”
他转身回应道。
……
北直隶,一处河道边上。
此时那水流已经被上游的堤坝所截停,露出了河底厚厚的淤泥,民工劳役们挥舞着工具,打着赤膊,正在其中清理。
此时已经是武兴十年的六月末,春耕与夏收均已经结束,民间进入了农闲时期,正好经过数月的准备,材料、工程计划等尽都已经准备完毕,于是朝廷发起民夫,开始了他们的计划。
刚开始的时候,听说有这么一个工程,其实百姓们还是很有怨言的。
任由你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水利工程利民百代,大家只知道又要替朝廷服徭役了。
虽然有规定,只要肯出劳役税,就可以免去徭役,但是大多数百姓依然是出不起,或者是舍不得的,所以只能乖乖前来服役。
原本农闲的时候,还可以打打小工之类的,但是朝廷那可是白卖力气的活计,而且还得自带干粮和工具,这谁乐意啊!要是持续时间长一点,还要糟糕,甚至有时候农活都得耽搁了。
因此每个朝代的大规模的徭役,都是一个重灾区,秦末陈胜吴广、隋末大运河、元末红巾军,直接原因都是因为繁重的徭役。() ()
严晨昊也正是基于此,才制定出了给予一定数量月薪进行补偿的制度。九钱银子并不算多,甚至还普遍要低于一般工人的月薪,然而却比原本那白费力气甚至还要消耗自家存粮、工具要好上许多。
而且要是去打小工之类,还真未必能拿到这些,毕竟就和后世那寒假工暑假工一样,几个月的功夫想要拿到和正式工一样的工资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管饭。
所以这待遇其实也是不错的。
而民间闻听这一次的力役与以往不同,怨气顿时消了,甚至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争相参加,对于这政策的提出者,也是崇敬有加。
此时,他们正士气高昂地清理河道,准备建造这个河段的堤坝,以及种种引水措施。
在人群的另一边,还可以看见几个有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虽然也是一身短打,但是很明显与众人不相类同,那几个监工看到他们,也都点头哈腰,招呼着:
“大人。”
那人也微笑着点头回应。
正是左光斗,他是这一次水利的总负责人,此时挑选了一个河段,前来察看施工的状况。
而从他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出,对于目前的施工状况,他还是很满意的。
他拿起当地的舆图看了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为止,对身旁的官员吩咐道:
“在那一边,可以再建造一个蓄水池,以后旱时便可从此处引水。”
左光斗,他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学得却也很杂,除了儒家学问以及心学等之外,对于水利方面的事情是相当的熟悉,他身边的那些工部的老人,听到这话也是连连称是,没有半点异议。
左光斗大体巡视了一番施工的现场,脸上的笑容颇为灿烂。
工人们有干劲,监工虽然严格但不酷烈,工程的图纸也是由专业人士绘制,因此工作进展的很快。
要是大明北疆各地,都是这般的效率的话,估计到了后年的时候,水利工程就能够基本建设完毕了,从此北地农业,也将会愈发兴盛,首辅的盛世蓝图,又会拼上重要的一块。
他的笑容愈发灿烂。
又走了两步,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对着工地的负责人问道:
“我记得,后天便当是发饷银的日子吧?”
“是的大人,大家伙儿这两天干劲越来越足,也是因为快发饷银了。这倒是破天荒头一遭,徭役还有报酬,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呢。”
负责人回答道。
“好好好,告诉大家,只要各位卖力干活,朝廷绝对少不了大家的!”
左光斗点点头,笑着说道。
想当初他也质疑过首辅,要知道劳役本来就是百姓义务,既然他们不交钱,就应当为朝廷服役,根本没必要给予他们银子。可是首辅大人却说,他修建水利是为民,要是因此损害了百姓利益,又引起了民间混乱,那他宁可不修。
如今看来,果然是自己短视了,发了工资的工人们干劲十足,也十分服从指挥,施工效率提升了足足一倍!
朱常洵对着倪文焕抱怨道,他有心停了这耗资巨大的工程。
不过,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没有动它。
毕竟当初严晨昊妥协之后,第一时间就上交了那请求开展北地水利建设的批文,当时他就已经明白过来,这是一场交易。
你用你的兵,我治我的国,内阁同意你出兵,但是伱也得批准这件事,这大概就是最后严晨昊妥协时候的意思。
现在毕竟还没有完全撕破脸,朱常洵还真不好阻止。
倪文焕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他眼睛咕噜一转,已经有了主意。他凑近,轻声说道:
“陛下,这朝廷的公文令书,没有这司礼监的大印,可都做不得准……”
话音落下,朱常洵的眼眸已经亮起,他明白了倪文焕的意思。
却是这些年跟个盖章机器似的盖了这么久,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回转过来,意识到这最终决定权,可是在自己手里啊!
自己想要不想付这么多钱……办法可有的是!
想通了这一节,朱常洵顿时心情大好,对于倪文焕的宠幸,也是更上了一层。
两人又聊了一阵,倪文焕便也告退。
就在他迈步即将离开御书房的时候,身后却又传来了朱常洵状若无意的声音。
“对了,内阁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你可与他多交流交流。”
倪文焕闻听此言,却是心思急转,已然猜到了些什么。
莫非,这位周阁老,也是陛下的人?或许至少,偏向于陛下?
那倒是要好好结交一番……也得注意,抢生意的来了。
“微臣省得。”
他转身回应道。
……
北直隶,一处河道边上。
此时那水流已经被上游的堤坝所截停,露出了河底厚厚的淤泥,民工劳役们挥舞着工具,打着赤膊,正在其中清理。
此时已经是武兴十年的六月末,春耕与夏收均已经结束,民间进入了农闲时期,正好经过数月的准备,材料、工程计划等尽都已经准备完毕,于是朝廷发起民夫,开始了他们的计划。
刚开始的时候,听说有这么一个工程,其实百姓们还是很有怨言的。
任由你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水利工程利民百代,大家只知道又要替朝廷服徭役了。
虽然有规定,只要肯出劳役税,就可以免去徭役,但是大多数百姓依然是出不起,或者是舍不得的,所以只能乖乖前来服役。
原本农闲的时候,还可以打打小工之类的,但是朝廷那可是白卖力气的活计,而且还得自带干粮和工具,这谁乐意啊!要是持续时间长一点,还要糟糕,甚至有时候农活都得耽搁了。
因此每个朝代的大规模的徭役,都是一个重灾区,秦末陈胜吴广、隋末大运河、元末红巾军,直接原因都是因为繁重的徭役。() ()
严晨昊也正是基于此,才制定出了给予一定数量月薪进行补偿的制度。九钱银子并不算多,甚至还普遍要低于一般工人的月薪,然而却比原本那白费力气甚至还要消耗自家存粮、工具要好上许多。
而且要是去打小工之类,还真未必能拿到这些,毕竟就和后世那寒假工暑假工一样,几个月的功夫想要拿到和正式工一样的工资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管饭。
所以这待遇其实也是不错的。
而民间闻听这一次的力役与以往不同,怨气顿时消了,甚至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争相参加,对于这政策的提出者,也是崇敬有加。
此时,他们正士气高昂地清理河道,准备建造这个河段的堤坝,以及种种引水措施。
在人群的另一边,还可以看见几个有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虽然也是一身短打,但是很明显与众人不相类同,那几个监工看到他们,也都点头哈腰,招呼着:
“大人。”
那人也微笑着点头回应。
正是左光斗,他是这一次水利的总负责人,此时挑选了一个河段,前来察看施工的状况。
而从他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出,对于目前的施工状况,他还是很满意的。
他拿起当地的舆图看了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为止,对身旁的官员吩咐道:
“在那一边,可以再建造一个蓄水池,以后旱时便可从此处引水。”
左光斗,他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学得却也很杂,除了儒家学问以及心学等之外,对于水利方面的事情是相当的熟悉,他身边的那些工部的老人,听到这话也是连连称是,没有半点异议。
左光斗大体巡视了一番施工的现场,脸上的笑容颇为灿烂。
工人们有干劲,监工虽然严格但不酷烈,工程的图纸也是由专业人士绘制,因此工作进展的很快。
要是大明北疆各地,都是这般的效率的话,估计到了后年的时候,水利工程就能够基本建设完毕了,从此北地农业,也将会愈发兴盛,首辅的盛世蓝图,又会拼上重要的一块。
他的笑容愈发灿烂。
又走了两步,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对着工地的负责人问道:
“我记得,后天便当是发饷银的日子吧?”
“是的大人,大家伙儿这两天干劲越来越足,也是因为快发饷银了。这倒是破天荒头一遭,徭役还有报酬,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呢。”
负责人回答道。
“好好好,告诉大家,只要各位卖力干活,朝廷绝对少不了大家的!”
左光斗点点头,笑着说道。
想当初他也质疑过首辅,要知道劳役本来就是百姓义务,既然他们不交钱,就应当为朝廷服役,根本没必要给予他们银子。可是首辅大人却说,他修建水利是为民,要是因此损害了百姓利益,又引起了民间混乱,那他宁可不修。
如今看来,果然是自己短视了,发了工资的工人们干劲十足,也十分服从指挥,施工效率提升了足足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