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小太子跌跌撞撞跑过长亭,抓住谢朝蕴的衣袍。
谢朝蕴回过头。
“父皇说您不教孤学问了……是孤做错了事吗?”
谢朝蕴伸手拂去他头顶雪花,温声道:“君子见人,不可不正衣冠。我虽无法再授殿下以礼,但过去曾教导殿下的,殿下也当温故知新。”
“先生教孤的,孤会记在心里的。”他顿了顿,踌躇道:“先生不愿再教我,是因为长公主吗?”
“也许吧。”谢朝蕴淡淡道。
“那孤以后,还能去谢家找先生吗?”
“我虽已辞去太傅之职,不日将会离开都城。殿下有何不解,可去大鸣寺寻见素法师,他学问渊博,自会给殿下解答。”
小太子急忙追问:“先生要去哪儿?”
“岳州。”他走进了雪里。
小太子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曾回头。
他知道,先生不是生了他的气,先生只是……对大诏失望了。
白色的身影沉默融于白色的霜雪,空无一人的宫道往前延展,在一片雪白的天地间,朱红宫门次第而开,又嘎嘎地关上。
落雪覆地,无声抹去行迹。
远处隐隐飘来弦乐之音,间歇夹杂着清脆的笑声,是从高处传来的,不知是父皇同哪位新入宫妃子在摘星台上寻欢作乐,吟咏风月。
小太子回过神,任太监牵着,走回那重重的牢笼。
长公主死后,都城都在传,谢家心存谋反之心。缘由是谢家嫡子收殓了长公主的尸首,让她得以归葬封地。
谢去夷受此案牵连,被罚去三年俸禄,交还宰相职权。谢家自此案后,行事较之往日更为低调。尽管谢家人仍身居朝廷要职,但荀家蒙皇帝恩宠,已隐隐有压过谢家之势。而陆家因诛杀长公主有功,其子弟常受皇帝提拔,烜赫一时。
一切都重回轨道,仿佛无事发生。
唯有此后数年,再不闻谢家弟子谢朝蕴行迹。
长公主之死传到岳州时,已过了年关。愫愫捧着兰花,许久未回神。
上辈子,长公主活得比这一世要长,但也不过多活了三年。不是因谋反,而是抑郁而终。长年的忧思让她积劳成疾,常犯哮喘之症。后又因驸马郑玄战死于边疆,她沉恸过甚,不到半月便去了。
长公主做了上辈子她想做却未做的事——谋反。
上一世直到死前,她也未能狠下心去推翻她篡位的胞弟。这一世虽未能成功,却为天下彰明,萧寅的皇位乃是谋逆所得。
“赵姑娘。”
门外的轻唤声拉回她的思绪,重新将花盆归放窗下,她开了门。
入目是个绾着妇人髻的女子,臂间挽着一只竹篮。
愫愫认得她,正是昨日陪着月玲进来的两名女子,估摸着年纪比她大些,又成了婚的女子,只有她那姓盛名红玉的表姐。
她面上浅浅笑着,眉眼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婉柔,连声音也轻轻柔柔的。单看她的容貌,便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意。
“昨日天黑不便叨扰,今日红玉是特意来找赵姑娘您的。”冷气冻得她鼻尖红红,青丝上落满细碎的雪花,亮晶晶的,像星子般。
愫愫不忍道:“屋外冷,进去说吧。”
“不了不了,只有几句话。”她悄悄看了眼屋内,很快便折回了目光。
她撩起竹篮一角,拿出一枚天碧色的印章,印章后缀的红穗子已然褪色,但印章依旧完整如新。
她抬手让刻印的那面朝上,现出一个稚拙的“赵”字。
“这是我的?”愫愫反复翻看这枚小小的印章,翻遍脑海也未忆起自己是何时雕了这样一枚印章,但这印章上的字又确是她的。
年幼时她曾痴迷过刻章,但那也不过半月光景。
“这枚印章,我过去一直以为是沈缱的。”她神情含了几分窘迫,面颊浮上丝丝红意。
“直到听玲儿说起你与沈缱成婚的事,我才终于明白。”她伸出手,将印章放在她掌心,“沈缱当年在雪地里丢的印章,是赵姑娘你的。”
“雪地里?”愫愫脑海一片空白,“沈缱为何会在雪地里捡到我的印章?”她上次来梅庄的时候,可还是十年前。
“原来赵姑娘不知道么?”她眼角溢出点点笑意,冲淡了方才的窘迫,笑容温婉柔和,“十年前,从雪地里被你救上来的,除了我和玲儿,还有沈缱。”
那时候她满心满眼只有沈缱一个人,沈缱去哪儿,她便也要跟着去哪儿。那日沈缱被她缠得烦了,便只身一人入了后山的梅林。
谁料到她和玲儿不慎踩中陷阱掉了下去,沈缱为了救她们,也不慎掉了下去。这枚印章,便是在那时捡到的。
她抬起眼,笑着道:“赵姑娘,沈缱他很喜欢你。”
盛红玉说完便含笑离开了。
满地冰雪,她脚步却轻快如风。
很多年前,她也是踏着这般轻快的步子去找她喜欢的那个人。可是那个人却不喜欢她,他喜欢的另有其人。她也曾为此苦恼过,也曾不止一次心底骂他不知好歹。
但如今这么多年过来,她遇到了夫君才知,世间许多事并非非要圆满,与其一厢情愿乞求所爱之人的目光,不如与身边之人每日闲谈着每日的茶米油盐。
这也是她今日归还印章的缘由。
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人间一大赏心乐事。
年关一过便迎来元宵,月玲一大早便到了,从马车上蹦下来时,愫愫正巧开门,沈缱也在门外。
她眼珠朝愫愫和沈缱打量一圈,疑惑摸着下颌问:“咦,赵姐姐,你们不是夫妻么,为何要住两间院子?”
愫愫走在沈缱身后,明显能感觉到他的脚步打了个趔趄 。
啧,还是小时候的沈缱可爱,等到年岁渐大,喜怒不形于色,她还得费心思揣摩他心中所想。
虽然他上辈子也没有揣摩过。
不过这谎既然撒了,也只能接着编,撒谎对她而言轻而易举,就是沈缱拙劣到几乎没有的演技容易露出马脚。
她挡住月玲探寻的目光,一本正经:“分屋的夫妻才能相守白头,这是为着长久打算。”
“原来如此!”
月玲面容虔诚如听圣人讲道,重重点头。虽然不知原因是为何,但是赵姐姐姐说的一定是真的!
岳州与朗州相隔得近,元宵灯会自然也相差无几,火树银花,鱼龙飞舞,游人提灯玩赏,有情人月下两相依依。
今日月玲无疑是整条街上最惹人艳羡的人,自她踏上长街,灯笼便一盏一盏往怀里收。只有她看不上的,没有她拿不到的。
燕子模样的,团扇模样的……月玲甚喜荷花,怀中灯笼也都为荷花纹饰。
“赵姐姐,我要那个!”
愫愫指着她怀里:“这模样的,你已有了一个了。”
“多多益善嘛……”月玲拉着她手臂撒娇。
愫愫无奈,扫了眼那谜面说出了谜底。
月玲是高兴了,可那小贩却不高兴了。他捧着灯笼递到她手里,哭丧着脸:“我说姑娘,劳烦您移移脚,上别家看看去吧!”
他这儿灯笼虽多,可也不能逮着他使劲儿薅啊!
“行吧。”月玲颔首,示意侍女给他些银两,带着一众女眷们羡慕至极的眼光,大摇大摆踏上了烟火繁盛岳南长街。
人大抵总是贪恋热闹的,在梅庄待得久了,对世间的烟火之气不免生出些许眷恋。
愫愫恍然想起了上辈子她过的最后一个元宵。彼时霍琰刚从边关回京,不日便要启程复疆。元宵那日大雪方停,她强拖着病体去霍家找人。
那日霍家好盛的灯火,从长亭一直漫到院墙里头。围墙高耸,兜不住女眷们的笑闹打趣。
唯独她一人站在灯火之外等了许久,未等到霍琰出来,却等来侍女不留情面的驱赶。
说的什么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侍女说,霍琰这次回都城是为着订婚事宜。
回去时天已黑,她拄着根竹杖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沈缱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也不说话,只默默跟着她,等她推开院门才转身离开。
他一身风霜,手冻得通红。她终究心软叫住了他,让他进屋烤火再走。
或许是这举动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他在院门外迟疑许久,神色惶惑,跟丢了魂似的。
她忍不住喊:“你愣在那儿做什么,快进来呀。”
“来了。”
他抬眼的目光,灿若星辰。
屋里四壁空空,稍值钱的物件都被她典当了,连烤火的炉子都买不起,还用是她捡的石块,草草筑了个泥炉。
也许是她模样太过凄惨,沈缱坐在火炉一角,一直没有说话,光顾着给炉子添柴火。
她生气瞪他:“烧完了我明日烧什么?”
沈缱停下手,神情无措,半晌沉默后,讷讷同她道歉,还道:“明日我让人给你送新的来。”
那时候他连中三元,又因话少能干实事,正得皇帝欢心。
也不知她脑袋是哪根筋搭错了,她苦口婆心告诉他不要再喜欢她了,她不值得喜欢。
沈缱生了气,死抿着唇,手上的青筋都崩得清晰可见。她却以为他听进了她的话,继续自顾自道:“今日是例外,下次你勿要来了。”
沈缱第二日果真没有来,只是门口的桂花树上,不知何时多了个兔子灯。
模样憨态可掬,可爱得紧。
是她在元宵那日想要却未能狠下心买的那只。
谢朝蕴回过头。
“父皇说您不教孤学问了……是孤做错了事吗?”
谢朝蕴伸手拂去他头顶雪花,温声道:“君子见人,不可不正衣冠。我虽无法再授殿下以礼,但过去曾教导殿下的,殿下也当温故知新。”
“先生教孤的,孤会记在心里的。”他顿了顿,踌躇道:“先生不愿再教我,是因为长公主吗?”
“也许吧。”谢朝蕴淡淡道。
“那孤以后,还能去谢家找先生吗?”
“我虽已辞去太傅之职,不日将会离开都城。殿下有何不解,可去大鸣寺寻见素法师,他学问渊博,自会给殿下解答。”
小太子急忙追问:“先生要去哪儿?”
“岳州。”他走进了雪里。
小太子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曾回头。
他知道,先生不是生了他的气,先生只是……对大诏失望了。
白色的身影沉默融于白色的霜雪,空无一人的宫道往前延展,在一片雪白的天地间,朱红宫门次第而开,又嘎嘎地关上。
落雪覆地,无声抹去行迹。
远处隐隐飘来弦乐之音,间歇夹杂着清脆的笑声,是从高处传来的,不知是父皇同哪位新入宫妃子在摘星台上寻欢作乐,吟咏风月。
小太子回过神,任太监牵着,走回那重重的牢笼。
长公主死后,都城都在传,谢家心存谋反之心。缘由是谢家嫡子收殓了长公主的尸首,让她得以归葬封地。
谢去夷受此案牵连,被罚去三年俸禄,交还宰相职权。谢家自此案后,行事较之往日更为低调。尽管谢家人仍身居朝廷要职,但荀家蒙皇帝恩宠,已隐隐有压过谢家之势。而陆家因诛杀长公主有功,其子弟常受皇帝提拔,烜赫一时。
一切都重回轨道,仿佛无事发生。
唯有此后数年,再不闻谢家弟子谢朝蕴行迹。
长公主之死传到岳州时,已过了年关。愫愫捧着兰花,许久未回神。
上辈子,长公主活得比这一世要长,但也不过多活了三年。不是因谋反,而是抑郁而终。长年的忧思让她积劳成疾,常犯哮喘之症。后又因驸马郑玄战死于边疆,她沉恸过甚,不到半月便去了。
长公主做了上辈子她想做却未做的事——谋反。
上一世直到死前,她也未能狠下心去推翻她篡位的胞弟。这一世虽未能成功,却为天下彰明,萧寅的皇位乃是谋逆所得。
“赵姑娘。”
门外的轻唤声拉回她的思绪,重新将花盆归放窗下,她开了门。
入目是个绾着妇人髻的女子,臂间挽着一只竹篮。
愫愫认得她,正是昨日陪着月玲进来的两名女子,估摸着年纪比她大些,又成了婚的女子,只有她那姓盛名红玉的表姐。
她面上浅浅笑着,眉眼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婉柔,连声音也轻轻柔柔的。单看她的容貌,便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意。
“昨日天黑不便叨扰,今日红玉是特意来找赵姑娘您的。”冷气冻得她鼻尖红红,青丝上落满细碎的雪花,亮晶晶的,像星子般。
愫愫不忍道:“屋外冷,进去说吧。”
“不了不了,只有几句话。”她悄悄看了眼屋内,很快便折回了目光。
她撩起竹篮一角,拿出一枚天碧色的印章,印章后缀的红穗子已然褪色,但印章依旧完整如新。
她抬手让刻印的那面朝上,现出一个稚拙的“赵”字。
“这是我的?”愫愫反复翻看这枚小小的印章,翻遍脑海也未忆起自己是何时雕了这样一枚印章,但这印章上的字又确是她的。
年幼时她曾痴迷过刻章,但那也不过半月光景。
“这枚印章,我过去一直以为是沈缱的。”她神情含了几分窘迫,面颊浮上丝丝红意。
“直到听玲儿说起你与沈缱成婚的事,我才终于明白。”她伸出手,将印章放在她掌心,“沈缱当年在雪地里丢的印章,是赵姑娘你的。”
“雪地里?”愫愫脑海一片空白,“沈缱为何会在雪地里捡到我的印章?”她上次来梅庄的时候,可还是十年前。
“原来赵姑娘不知道么?”她眼角溢出点点笑意,冲淡了方才的窘迫,笑容温婉柔和,“十年前,从雪地里被你救上来的,除了我和玲儿,还有沈缱。”
那时候她满心满眼只有沈缱一个人,沈缱去哪儿,她便也要跟着去哪儿。那日沈缱被她缠得烦了,便只身一人入了后山的梅林。
谁料到她和玲儿不慎踩中陷阱掉了下去,沈缱为了救她们,也不慎掉了下去。这枚印章,便是在那时捡到的。
她抬起眼,笑着道:“赵姑娘,沈缱他很喜欢你。”
盛红玉说完便含笑离开了。
满地冰雪,她脚步却轻快如风。
很多年前,她也是踏着这般轻快的步子去找她喜欢的那个人。可是那个人却不喜欢她,他喜欢的另有其人。她也曾为此苦恼过,也曾不止一次心底骂他不知好歹。
但如今这么多年过来,她遇到了夫君才知,世间许多事并非非要圆满,与其一厢情愿乞求所爱之人的目光,不如与身边之人每日闲谈着每日的茶米油盐。
这也是她今日归还印章的缘由。
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人间一大赏心乐事。
年关一过便迎来元宵,月玲一大早便到了,从马车上蹦下来时,愫愫正巧开门,沈缱也在门外。
她眼珠朝愫愫和沈缱打量一圈,疑惑摸着下颌问:“咦,赵姐姐,你们不是夫妻么,为何要住两间院子?”
愫愫走在沈缱身后,明显能感觉到他的脚步打了个趔趄 。
啧,还是小时候的沈缱可爱,等到年岁渐大,喜怒不形于色,她还得费心思揣摩他心中所想。
虽然他上辈子也没有揣摩过。
不过这谎既然撒了,也只能接着编,撒谎对她而言轻而易举,就是沈缱拙劣到几乎没有的演技容易露出马脚。
她挡住月玲探寻的目光,一本正经:“分屋的夫妻才能相守白头,这是为着长久打算。”
“原来如此!”
月玲面容虔诚如听圣人讲道,重重点头。虽然不知原因是为何,但是赵姐姐姐说的一定是真的!
岳州与朗州相隔得近,元宵灯会自然也相差无几,火树银花,鱼龙飞舞,游人提灯玩赏,有情人月下两相依依。
今日月玲无疑是整条街上最惹人艳羡的人,自她踏上长街,灯笼便一盏一盏往怀里收。只有她看不上的,没有她拿不到的。
燕子模样的,团扇模样的……月玲甚喜荷花,怀中灯笼也都为荷花纹饰。
“赵姐姐,我要那个!”
愫愫指着她怀里:“这模样的,你已有了一个了。”
“多多益善嘛……”月玲拉着她手臂撒娇。
愫愫无奈,扫了眼那谜面说出了谜底。
月玲是高兴了,可那小贩却不高兴了。他捧着灯笼递到她手里,哭丧着脸:“我说姑娘,劳烦您移移脚,上别家看看去吧!”
他这儿灯笼虽多,可也不能逮着他使劲儿薅啊!
“行吧。”月玲颔首,示意侍女给他些银两,带着一众女眷们羡慕至极的眼光,大摇大摆踏上了烟火繁盛岳南长街。
人大抵总是贪恋热闹的,在梅庄待得久了,对世间的烟火之气不免生出些许眷恋。
愫愫恍然想起了上辈子她过的最后一个元宵。彼时霍琰刚从边关回京,不日便要启程复疆。元宵那日大雪方停,她强拖着病体去霍家找人。
那日霍家好盛的灯火,从长亭一直漫到院墙里头。围墙高耸,兜不住女眷们的笑闹打趣。
唯独她一人站在灯火之外等了许久,未等到霍琰出来,却等来侍女不留情面的驱赶。
说的什么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侍女说,霍琰这次回都城是为着订婚事宜。
回去时天已黑,她拄着根竹杖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沈缱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也不说话,只默默跟着她,等她推开院门才转身离开。
他一身风霜,手冻得通红。她终究心软叫住了他,让他进屋烤火再走。
或许是这举动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他在院门外迟疑许久,神色惶惑,跟丢了魂似的。
她忍不住喊:“你愣在那儿做什么,快进来呀。”
“来了。”
他抬眼的目光,灿若星辰。
屋里四壁空空,稍值钱的物件都被她典当了,连烤火的炉子都买不起,还用是她捡的石块,草草筑了个泥炉。
也许是她模样太过凄惨,沈缱坐在火炉一角,一直没有说话,光顾着给炉子添柴火。
她生气瞪他:“烧完了我明日烧什么?”
沈缱停下手,神情无措,半晌沉默后,讷讷同她道歉,还道:“明日我让人给你送新的来。”
那时候他连中三元,又因话少能干实事,正得皇帝欢心。
也不知她脑袋是哪根筋搭错了,她苦口婆心告诉他不要再喜欢她了,她不值得喜欢。
沈缱生了气,死抿着唇,手上的青筋都崩得清晰可见。她却以为他听进了她的话,继续自顾自道:“今日是例外,下次你勿要来了。”
沈缱第二日果真没有来,只是门口的桂花树上,不知何时多了个兔子灯。
模样憨态可掬,可爱得紧。
是她在元宵那日想要却未能狠下心买的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