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满拦江,晨间江上浓郁的水气不得凝结成冰,尽数化成了雾。
谢朝蕴自都城乘船南下,今日已是第十三日。
“先生,过湖之后便是岳州,可要下去?”他们已日夜兼程行了十三日的船,便是犁地的牛都没有他们这般辛苦的。
谢朝蕴淡声问:“离朗州还要多久?”
“估摸着还有一日,明日便可到达朗州。”
“那便继续走吧。”
“遵命。”侍卫重重叹了口气,认命地回船舱。
以往别说是行船,便是驾车,先生也是停一日歇息半日再走。能让先生动摇原则的人他还未见过,这女子是唯一一个。
如此这般,先生倒有几分像当年的先皇。为了讨得皇后欢心,赶了十天的路只为了给皇后庆贺生辰。自从先皇驾崩后,他再也未曾见过如他那般深情不渝的人了。
都城的达官显宦们,比的不是对妻子的深情厚爱,而是比谁纳的妾多,谁夺得了青楼花院里名妓的欢心,谁又诱得女子们前仆后继自荐枕席。
诸此种种,乌烟瘴气,令人作呕。他惯看不来这些,随着先生来朗州也好,顺道能看看江南西道的风景洗洗眼睛。
行舟经过岳州渡口时,与马车擦肩而过。
循着字条上的给的方位,愫愫找到了那药铺所在。上去敲了敲门,里头却许久无人应答。
人去哪儿了?
“掌柜的。”她又去扣了扣门环,不等人来,门却自己开了。
愫愫脚刚伸进去,须臾,又不着痕迹地收回。
此地,有些怪异。
她翻开口袋里的字条,再次扫了眼。梅庄后山渡口以南一里,没看错,就是这里。
“有人吗?”
无人应答。
愫愫仰头看天色,雾蒙蒙的,似乎又要落雪了。若不快些回去,上梅山的路恐会封上。
两相思量之下,她在院门外找了根手臂粗细的木棍,悄藏入披风之中,踏入院门。
她刚入院门,忽然一阵疾风自身后而来。许久未听到门动的声音,愫愫有些诧异,回头看去,院门不知何时竟然锁上了。
有人!
愫愫强压下心底不安,握紧袖中的木棍。如果看到书信时她还有些许怀疑,那么她现在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昨日跟着她上山的,还有今日用祖父的口吻诱使她下山的,不出意外是方家人。
这方家和荀家不愧是蛇鼠一窝,连杀人都走的一样的路数。
好好的正道不走,偏爱装神弄鬼。她这个鬼都没捉弄过人,这些人倒是对这魑魅魍魉之事乐在其中。
这后院空寂无人,也没个遮蔽,显然不是方家为她准备的刑场。如此看来,方家或许是想让他见什么人,或是想要她交代什么事。
正如他所想,走完后院的长廊,出现了一扇沉重的青石门。
和她当时在停云楼见的那石门有几分异曲同工,不过这扇门稍小些许。她伸手抚摸花纹,怪哉怪哉,竟然是月家的家徽。
山中仙鹤展翅来,十里寒梅次第开。
愫愫念叨着这青石门上的话,思忖片刻。这句话自他到梅庄第一日便听人说过,也只当句俗语草草过耳,不曾深思这话下含义。
仙鹤乃西王母之使,随西王母居于昆仑瑶池之上,这话中之山应当指的是昆仑山,和梅山又有何干?仙鹤又为何从昆仑飞到梅山?还是这仙鹤并非仙鹤,而是指代着什么别的?
疑问越来越多,思来想去也理不清头绪,愫愫干脆将这句话搁置脑后,专心找门上的机关。
除了那一行字,这扇门上还写了些别的。
天下攘攘,为情一字,念之伤心,思之断肠。
嗯?
这铸门之人还是个为情所困的痴人?
她目光一掠,继续往下看。
死生百年不足道,唯有功名千古存。
谁知身后功名事,金银作马渡此生。
青蚨未免劳人心,浊酒一杯伴闲亭。
……
门上笔迹有深有浅,有的龙飞凤舞狂草恣睢,有的清瘦雅致小楷澹荡,还有的写得歪七扭八如同鸡爪……
就门上的字迹而言,出自不同人手笔。
事情越发出乎意料之外,如果不是她杀了方怀之,她几乎都要怀疑此举是在耍她寻开心了。
愫愫抬头看着高耸的院墙,心下叹息。
高墙只困得住她这般不会武的普通人,若是她同月如琢一般会武,这堵墙就是再加高个几丈高她都能跃下去,又何必对着这几行文字绞尽脑汁。
愫愫胡乱想着,手摸上墙面正欲探探有何机关,却听墙体内部传出轰隆隆的响声。她下意识往后一退。
门上骤然裂开一道缝隙,灰尘泥土簌簌而下。随着门慢慢打开,一道身影显露出身形。
愫愫还未看清此人容貌,便听他用略带些恼怒的语气说道:“老夫不收为情牵绊之徒,你换一个!”
什么为情牵绊?换什么?
她嘴半张着未吐出一个字眼,青石门便砰的一声重重关上了。愫愫脑海宛如山顶上还未来得及消融的雪,一片茫然。
方家人杀人都时兴收完徒再杀?是她不懂,这和养猪到过年宰杀有何区别?
不过此人既然让她重新选择,想来是有利所图,不是为了直接杀她。愫愫心中微定,按照之前的法子,又轻轻触了触墙面。
门又一次轰隆隆打开,这次还未看见人影,那人气急败坏的声音便冲门而出。
“老夫不收,换一个,你给我换一个!”
眼看门又要合上,她先一步拿出袖中木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进门缝当中。
咔一声,门不动了。
“你还未告诉我你是谁,为何我要听你心意选择?”
“我是谁?”那老头子怒目圆瞪,插着腰义正词严道:“我是你未来的师父!”
愫愫眉头一皱。
师父?她可不记得自己拜过什么师父,前世倒是有一个想收她为徒的,可惜她是鬼身,根本举不起剑。此人在他面前长吁短叹几回,也再没有动过收她为徒的念头。
再说看方儋这个方家嫡子就明白,方家人的脑子也聪明不到哪儿去,还收她做徒弟,教她如何在朝中勾心斗角,如何在朝外欺压百姓么?
她冷冷一笑,“非要我选别的,我便偏不选,谁知你们方家人想做什么。”
那白须老头子一听,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哪儿来什么方家人!我都说了,我是你师父,你是我未过门的徒弟!”
未过门的徒弟?
嗤,也亏他说得出口。
愫愫抱胸,不屑道:“你都说了未过门,未过门便算不得徒弟,自然不必照你心意选择。”
再说情怎么了,情乃万物之根系,人若无情,与牲畜何异?
“你你你……”白须老头子颤抖地指着她,显然是被气到了极点。末了,气消了,又无奈道:“到时候你看了物证,就需得随我入山门,不可抵赖。”
“嗯。”愫愫云淡风轻颔首,并不在意地瞥着他。
老头子抖抖袖子,掉出一根秃顶了的毛笔。
“错了错了。”他拾起笔重新塞进袖中,又拨了拨另外一只袖子,掉下一只破破烂烂的纸扇。
“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他继续掏着袖子,又拿出半截竹筒。
愫愫面无表情注视地面的破烂扇子、酸菜坛子、陶酒罐子以及一堆不知从何处捡来的破烂,久久无语。
“哟,总算找到了!”他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小心翼翼展开,放在她目之所及之处。
愫愫抬起眼,心中断定他拿不出什么证据来,眼睛却在看到那纸张末尾的名字时候狠狠一缩。
坏了……
这张纸上的字,好像真是她写的。
“宣庆十五年,你在梅山脚下迷了路,可还记得?我同你说,我带你找路,你做我关门弟子。”
愫愫想起来了。彼时她刚上梅庄不久,为躲月如琢日日纠缠,遍藏梅山不得,只能往山下跑。梅山阡陌纵横,陌生人在山林中行走往往误入歧路。她刚到梅庄,对梅庄地形知之甚少,盲目下山的结果就是困在山谷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时候出来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说知道回去的路,提的还是收徒这种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才用兑现的要求,多犹豫一刻都是她赵愫愫脑子被驴踢了。
当下只顾着回去,到了大路上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就溜之大吉。
面前人证物证俱在,便是她再如何抵赖都无济于事。她叹了口气,硬的不行,便只能用软的了。反正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跟他走。
愫愫原封不动叠好黄纸,嘴角噙着笑。
“您看,我如今已经十六,早过了从师学习的年纪。再者,我天性散漫不喜拘束,性情暴躁,多年后第一次见面便让你受了气,如何撑得气你关门弟子的名号?”愫愫一番话语重心长,推心置腹,说得可谓通情达理。
“你说的倒有些道理。”老头子捋捋胡须,似乎真在重新考量。
愫愫见他表情松动,以为此事有转机,便继续添油加醋:“况且我如今招惹了不少都城世家,您若收我为徒,指不定还得被人追杀,未免太不划算。”
都说得这般严重了,再不回心转意就不礼貌了。
谁知那老头子闻言挑了挑眉,往后退了半步。
“被人追杀,你说的是他们?”
谢朝蕴自都城乘船南下,今日已是第十三日。
“先生,过湖之后便是岳州,可要下去?”他们已日夜兼程行了十三日的船,便是犁地的牛都没有他们这般辛苦的。
谢朝蕴淡声问:“离朗州还要多久?”
“估摸着还有一日,明日便可到达朗州。”
“那便继续走吧。”
“遵命。”侍卫重重叹了口气,认命地回船舱。
以往别说是行船,便是驾车,先生也是停一日歇息半日再走。能让先生动摇原则的人他还未见过,这女子是唯一一个。
如此这般,先生倒有几分像当年的先皇。为了讨得皇后欢心,赶了十天的路只为了给皇后庆贺生辰。自从先皇驾崩后,他再也未曾见过如他那般深情不渝的人了。
都城的达官显宦们,比的不是对妻子的深情厚爱,而是比谁纳的妾多,谁夺得了青楼花院里名妓的欢心,谁又诱得女子们前仆后继自荐枕席。
诸此种种,乌烟瘴气,令人作呕。他惯看不来这些,随着先生来朗州也好,顺道能看看江南西道的风景洗洗眼睛。
行舟经过岳州渡口时,与马车擦肩而过。
循着字条上的给的方位,愫愫找到了那药铺所在。上去敲了敲门,里头却许久无人应答。
人去哪儿了?
“掌柜的。”她又去扣了扣门环,不等人来,门却自己开了。
愫愫脚刚伸进去,须臾,又不着痕迹地收回。
此地,有些怪异。
她翻开口袋里的字条,再次扫了眼。梅庄后山渡口以南一里,没看错,就是这里。
“有人吗?”
无人应答。
愫愫仰头看天色,雾蒙蒙的,似乎又要落雪了。若不快些回去,上梅山的路恐会封上。
两相思量之下,她在院门外找了根手臂粗细的木棍,悄藏入披风之中,踏入院门。
她刚入院门,忽然一阵疾风自身后而来。许久未听到门动的声音,愫愫有些诧异,回头看去,院门不知何时竟然锁上了。
有人!
愫愫强压下心底不安,握紧袖中的木棍。如果看到书信时她还有些许怀疑,那么她现在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昨日跟着她上山的,还有今日用祖父的口吻诱使她下山的,不出意外是方家人。
这方家和荀家不愧是蛇鼠一窝,连杀人都走的一样的路数。
好好的正道不走,偏爱装神弄鬼。她这个鬼都没捉弄过人,这些人倒是对这魑魅魍魉之事乐在其中。
这后院空寂无人,也没个遮蔽,显然不是方家为她准备的刑场。如此看来,方家或许是想让他见什么人,或是想要她交代什么事。
正如他所想,走完后院的长廊,出现了一扇沉重的青石门。
和她当时在停云楼见的那石门有几分异曲同工,不过这扇门稍小些许。她伸手抚摸花纹,怪哉怪哉,竟然是月家的家徽。
山中仙鹤展翅来,十里寒梅次第开。
愫愫念叨着这青石门上的话,思忖片刻。这句话自他到梅庄第一日便听人说过,也只当句俗语草草过耳,不曾深思这话下含义。
仙鹤乃西王母之使,随西王母居于昆仑瑶池之上,这话中之山应当指的是昆仑山,和梅山又有何干?仙鹤又为何从昆仑飞到梅山?还是这仙鹤并非仙鹤,而是指代着什么别的?
疑问越来越多,思来想去也理不清头绪,愫愫干脆将这句话搁置脑后,专心找门上的机关。
除了那一行字,这扇门上还写了些别的。
天下攘攘,为情一字,念之伤心,思之断肠。
嗯?
这铸门之人还是个为情所困的痴人?
她目光一掠,继续往下看。
死生百年不足道,唯有功名千古存。
谁知身后功名事,金银作马渡此生。
青蚨未免劳人心,浊酒一杯伴闲亭。
……
门上笔迹有深有浅,有的龙飞凤舞狂草恣睢,有的清瘦雅致小楷澹荡,还有的写得歪七扭八如同鸡爪……
就门上的字迹而言,出自不同人手笔。
事情越发出乎意料之外,如果不是她杀了方怀之,她几乎都要怀疑此举是在耍她寻开心了。
愫愫抬头看着高耸的院墙,心下叹息。
高墙只困得住她这般不会武的普通人,若是她同月如琢一般会武,这堵墙就是再加高个几丈高她都能跃下去,又何必对着这几行文字绞尽脑汁。
愫愫胡乱想着,手摸上墙面正欲探探有何机关,却听墙体内部传出轰隆隆的响声。她下意识往后一退。
门上骤然裂开一道缝隙,灰尘泥土簌簌而下。随着门慢慢打开,一道身影显露出身形。
愫愫还未看清此人容貌,便听他用略带些恼怒的语气说道:“老夫不收为情牵绊之徒,你换一个!”
什么为情牵绊?换什么?
她嘴半张着未吐出一个字眼,青石门便砰的一声重重关上了。愫愫脑海宛如山顶上还未来得及消融的雪,一片茫然。
方家人杀人都时兴收完徒再杀?是她不懂,这和养猪到过年宰杀有何区别?
不过此人既然让她重新选择,想来是有利所图,不是为了直接杀她。愫愫心中微定,按照之前的法子,又轻轻触了触墙面。
门又一次轰隆隆打开,这次还未看见人影,那人气急败坏的声音便冲门而出。
“老夫不收,换一个,你给我换一个!”
眼看门又要合上,她先一步拿出袖中木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进门缝当中。
咔一声,门不动了。
“你还未告诉我你是谁,为何我要听你心意选择?”
“我是谁?”那老头子怒目圆瞪,插着腰义正词严道:“我是你未来的师父!”
愫愫眉头一皱。
师父?她可不记得自己拜过什么师父,前世倒是有一个想收她为徒的,可惜她是鬼身,根本举不起剑。此人在他面前长吁短叹几回,也再没有动过收她为徒的念头。
再说看方儋这个方家嫡子就明白,方家人的脑子也聪明不到哪儿去,还收她做徒弟,教她如何在朝中勾心斗角,如何在朝外欺压百姓么?
她冷冷一笑,“非要我选别的,我便偏不选,谁知你们方家人想做什么。”
那白须老头子一听,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哪儿来什么方家人!我都说了,我是你师父,你是我未过门的徒弟!”
未过门的徒弟?
嗤,也亏他说得出口。
愫愫抱胸,不屑道:“你都说了未过门,未过门便算不得徒弟,自然不必照你心意选择。”
再说情怎么了,情乃万物之根系,人若无情,与牲畜何异?
“你你你……”白须老头子颤抖地指着她,显然是被气到了极点。末了,气消了,又无奈道:“到时候你看了物证,就需得随我入山门,不可抵赖。”
“嗯。”愫愫云淡风轻颔首,并不在意地瞥着他。
老头子抖抖袖子,掉出一根秃顶了的毛笔。
“错了错了。”他拾起笔重新塞进袖中,又拨了拨另外一只袖子,掉下一只破破烂烂的纸扇。
“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他继续掏着袖子,又拿出半截竹筒。
愫愫面无表情注视地面的破烂扇子、酸菜坛子、陶酒罐子以及一堆不知从何处捡来的破烂,久久无语。
“哟,总算找到了!”他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小心翼翼展开,放在她目之所及之处。
愫愫抬起眼,心中断定他拿不出什么证据来,眼睛却在看到那纸张末尾的名字时候狠狠一缩。
坏了……
这张纸上的字,好像真是她写的。
“宣庆十五年,你在梅山脚下迷了路,可还记得?我同你说,我带你找路,你做我关门弟子。”
愫愫想起来了。彼时她刚上梅庄不久,为躲月如琢日日纠缠,遍藏梅山不得,只能往山下跑。梅山阡陌纵横,陌生人在山林中行走往往误入歧路。她刚到梅庄,对梅庄地形知之甚少,盲目下山的结果就是困在山谷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时候出来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说知道回去的路,提的还是收徒这种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才用兑现的要求,多犹豫一刻都是她赵愫愫脑子被驴踢了。
当下只顾着回去,到了大路上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就溜之大吉。
面前人证物证俱在,便是她再如何抵赖都无济于事。她叹了口气,硬的不行,便只能用软的了。反正无论如何她都不能跟他走。
愫愫原封不动叠好黄纸,嘴角噙着笑。
“您看,我如今已经十六,早过了从师学习的年纪。再者,我天性散漫不喜拘束,性情暴躁,多年后第一次见面便让你受了气,如何撑得气你关门弟子的名号?”愫愫一番话语重心长,推心置腹,说得可谓通情达理。
“你说的倒有些道理。”老头子捋捋胡须,似乎真在重新考量。
愫愫见他表情松动,以为此事有转机,便继续添油加醋:“况且我如今招惹了不少都城世家,您若收我为徒,指不定还得被人追杀,未免太不划算。”
都说得这般严重了,再不回心转意就不礼貌了。
谁知那老头子闻言挑了挑眉,往后退了半步。
“被人追杀,你说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