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下,愫愫手里把玩着从霍琰手里拿来的令牌,又想起今日见到霍琰的时候,心底愈发觉得怪异。

    这令牌该是方家极为重要的东西,霍琰今日为何不要回去,莫非是拉不下脸来?还是预料到她不会将令牌叫还于他?

    愫愫寻思着这也不是他如今睚眦必较的性子。思来想去兴许只有一个假设说得通,那就是方家的令牌换了个新的,将旧的这个弃之不用了。若果真如此,明日拿这块令牌出城定然行不通。不过倒也无伤大雅,她原先就已有考量,有这令牌聊胜于无,不必见血罢了。

    想到这里,愫愫将令牌塞在枕头下,拉下床帘入寝了。

    今夜月残,藏在云雾之后朦朦胧胧地透出薄薄的光影来,寥寥月光透过窗子,落在万千人家的檐角,也落在人间未眠人的眉心。

    月光携着晚风一缕,暗自飘瞥,无声藏在至高阁的灯烛下,借着微微摇曳的一点灯火,探看着这一方人间禁地。

    灯火背后,那人长久地静默,唯存书页翻动的声音,还隐约能显出活着的表象。逶迤的白袍覆着数不清的典籍,随着夜风翻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这是夜里唯一的声响。

    朦胧的月光下,愫愫看见他的脚腕上扣着一把沉重的脚镣,铁链延伸到黑暗尽头。耳边是数不清的祈祷声,或轻或重,或真或假,或虚伪,或虔诚。每说一句,那铁链似乎就粗了一分。

    青烟袅袅。

    那高阁似乎远在天边,她走得再久,都无法靠近那高阁一寸;又仿佛近在眼前,近到她一抬眼,她便能听见那声熟悉到骨子里的低喃。

    阿愫。

    “沈缱!”

    愫愫猛然睁眼起身,心不受控制地狂跳。外头不知何时已经亮了,隐约能听见马蹄声。她坐在床上,用了许久才压下那股异样的情绪。

    她已经许久未曾梦到过沈缱了。

    连多久都要忘了。

    人们常说,梦里的人都是将要被遗忘的人,许是她要将沈缱忘了吧。想到这里,这些年尘封的郁气统统涌了上来。

    手里的木簪子首当其冲,悲惨地被折成了两截。

    愫愫恨恨不已。忘了好,省得再想,不就是不出现么,有本事藏一辈子,最好她死了都别让再看到他!

    这股子郁气一直持续到城门口,月玲不敢说话,景原也不敢说话,两个人眼观鼻鼻观心,自觉坐得离愫愫远远的。

    倒不是害怕别的,只是担心一会儿血溅到自己身上。

    愫愫抽出剑,手已抓住了马车横木。

    马车缓缓停在城门前。

    几人在马车中正等着守城兵来盘问,却突然听到马夫一声惊呼。

    “城门开了!”

    愫愫一剑挑开车帘,纵目望去,只见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纵目望去,看不见一个守城的士兵,眼前只有一片宽广的坦途和两侧一片苍翠的生机。

    这般轻易就能出去,让月玲不得不多想,她环顾四周,警惕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地方莫非有人设了埋伏?”

    “先走吧。”愫愫对马夫道。

    马车继续前行,完好无虞地穿过了城门,将都城抛至身后。直到月家的车马全都过了城门,月玲才吩咐停下。

    “就这么放我们出去……这些守城兵莫非是脑子坏了不成?”虽说对她而言是件好事,但昨日他们狮子大开口的时候可不是这般说的。再者,就算是突然悔悟了也该从侧门放她们出去,如此大张旗鼓,真不怕方家砍了他们的脑袋?

    饶是月玲如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他们这番做法的缘由。

    “先走吧。”愫愫放下车帘,淡淡说道。虽然不知道霍琰为何要放她们走,但这对月家而言是件好事。

    她从怀里拿出令牌,毫无留恋扔出窗子。

    两不相欠。

    城楼上,霍琰望着远处的车马,久久不曾回神。手下将令牌呈给他,问道:“大人为何不将赵姑娘拦下来,反倒将她放出去?”

    “我要她亲自回来。”

    “若是赵姑娘不回来呢?”

    霍琰瞥了他一眼,冷淡道:“断无可能。”

    手下立刻低下头,心虚地从霍琰的视线中移走了。

    “那……和亲的事又该如何?”

    他微微侧过头,冷淡又漠然,“不是还有一个公主么。”

    只说是公主,又未曾指名道姓。至于和亲的是谁……

    无人在意。

    霍琰收回目光,走下了城楼,很快消失在清晨的浅雾之中。

    马车一路南行,行过瞿峦山脉,终于看不见都城了。途中稍作停留片刻,又继续往南走。终于赶在日头落山之前到达了歧城驿站。

    驿卒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牵过马去,又有一鬓角斑白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出来,领着她们去传舍休息。一路上舟车劳顿,众人都已困乏难耐,一挨着床就睡了过去。

    一夜好眠。

    翌日天刚蒙蒙亮,就听月家侍卫匆匆忙忙地上来禀告,说昨夜有狼闯入,不仅伤了两匹马,还衔走了行路所备的熟干肉。

    月玲眉心微拢,在长廊下徘徊片刻,渐渐琢磨出几分不对劲。

    这歧城到底也是个富庶之地,平日里往来车马,过路行人不在少数,狼怕人,该避着人走。况且此地地势平旷,四周无高山掩护,也并非狼群集之地。

    “可有人受伤?”

    “倒是没有,大家都在屋里睡着。看守的只是交班前去了趟茅房,哪知道遭了狼。”

    “那便备好车马,我们继续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世道混乱,只要没有伤了她的人,一切都好说。

    侍卫脸色瞬间难看,“坏就坏在这儿,在下刚去问了驿卒,前些日子这里刚来了一群打劫的,将这驿站里里外外搜刮得干干净净,别说是两匹马,就是半匹都找不出来。”

    月玲声音提高几分,问道:“那歧城里头,可去打听过了?”

    “在下刚派人去打听,人还未回来。”

    她敲了敲茶盖,嘱咐道:“让他一回来便来见我。”他们这城出得就颇为离奇,指不定有追兵在后头。昨日就该去庙里烧柱香,去去晦气再动身。

    ……

    愫愫刚练完剑回来,见月玲面色不虞,便走过去问道:“怎么了?”

    月玲将方才的事将给她听,末了重重叹了口气,“若是买不到马匹,怕是要出大事。”如今战事焦灼,大周的兵马不知何时就会攻陷都城,到那时天下大乱,要想平安无虞回到岳州更是难上加难。

    愫愫目露深思,“这地方……不该有狼才对。”

    “谁说不是,到底是狼还是披着狼皮的人,谁说得清楚。”她侧过身,双臂支在栏杆边上,遥遥往远处望着。

    她早就预料到这趟路不会太平静,这才第二日,便出了岔子。

    视线不远,有个东西动了下。

    “什么人?”愫愫眼眸微敛,长剑出鞘。

    树后走出来一个哆哆嗦嗦的人影,他手里捧着个陶罐,哆哆嗦嗦跪在地上,“女侠饶命,女侠饶命!”

    “干什么的?”

    他两股战战缩着脖颈,连头都不敢抬,跟个鹁鸪似的。

    “小的,小的是给驿站打杂的,正要给客人送酒去。”

    “送酒?”月玲嗤笑一声,“你当我是三岁小儿?这驿站我让人查探过,就我们几个人,你给谁送酒?给鬼送酒么?!”

    月玲没有耐心听他狡辩,直起身诘问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何要偷听我们说话?!”

    那人怕得直要掉眼泪,愫愫剑还没动,他先咚的一声跪下了,瘪着嘴,也不说话。

    那模样,活像是愫愫和月玲要吃了他似的。

    “哎哟,我说宋三郎你怎在这儿,不是让你给客人送酒去吗!愣在这儿做什么!”长廊那头拐过来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老人,两人侧目看过去,正是昨日她们进驿站时候见到的那位驿卒。

    他拖着跛脚一瘸一拐走到那人身边,正要开口训斥,看见连廊上愫愫二人,立刻拍了一下那被唤作宋三郎的人,恨铁不成钢斥道:“人都在这儿呢,怎不送给二位?”

    宋三郎胆怯望了一眼愫愫手里的剑,心虚地低下头。

    驿卒将他手里的酒抱了过来,使了个手势让他快点走,满怀歉意道:“这孩子脑子不好,让两位姑娘受惊了,这酒是给两位当赔礼的。昨夜狼群闯入,伤了你们的马,老朽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愫愫将剑重新插回去,缓声问:“这里经常有狼群出没么?”

    “偶尔来一次,算不上经常。”他叹了口气,“原是没有的,是近来许多人去山里找吃的,将这些狼群惊了出来。”

    愫愫点点头,没再问,看着他捧着的酒说道:“如今战乱频仍,粮食难得,这些酒你们自己去喝吧。”

    老者哑然,顿了顿,说道:“这实在是老朽疏漏之过,姑娘不收赔礼,老朽心里岂能安稳……”

    “家主。”

    一位身着长衫的男子匆匆走来,快步走到月玲前面行了一礼。

    此人正是月家派去城中打听的侍卫月钦。

    “如何?”

    “这歧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咱们没有进程的文书,根本进不去。不过我沿路问了几位进城的村民,说里头有马贩子。”

    她思忖着,又问:“可否托那些进城的村民去买?”

    “恐怕不可。”月钦想起那村民的话,顿了顿,“如今马匹贩卖都要官府的文书,除非是暗中贿赂马贩子,不然怕是只能等咱们的马伤养好了再走了。”

    “不可。”月玲立刻摇头,拖得越长旁枝生得越多,此事速速解决微妙。

    那老者似乎看出几人的为难,轻咳了声,望着三人道:“几位勿要着急。入城的文书,老朽有的是,至于买马的文书,也简单。官府有买马的数额,老朽每月都会去市场上瞧瞧,那些马贩子也都认得。”

    驿站管着朝廷信件文书往来,平日里少不了要用到马匹的时候,这驿卒说的买马容易也在情理之中。

    “那边劳烦您了。”

    “无碍无碍,谈何劳烦。”驿卒摆摆手,笑呵呵捋着胡子。

    愫愫道:“我去罢,这里离不得人手。”

    月玲微微颔首,也就任她去了。

    两人来到城门口,那守城的兵士果然认得他,两人寒暄几句,便放他们进了城。

    一切都应他所言,两人也顺利买到了马匹。马贩认得他,还顺手给抹了零头。

    唯独出城时出了些状况,驿卒忽然腹痛要去方便,留下愫愫一人牵着马在街边等着。

    等了半时辰还不见人影,愫愫正要走,背后却来了一列披坚执锐的厢兵。

    为首的眯着眼上下打量着愫愫,又瞅了一眼纸上画像,似是在确信自己没有抓错人。

    他合上画轴塞进衣里,黑眉一抽,“你就是那个偷马贼?”

    “你见过哪个偷马贼敢牵着赃物光天化日之下行走的?”

    他嗬了声,双手抱臂,“既不是偷,那将文书拿出来。”

    愫愫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抽出一张卷纸,这是适才她从那驿卒手里顺走的。此人对这东西不甚上心,就草草卷在袖子里,她没用多少功夫就顺了过来。

    为首的人接过,扫了眼那文书,又原封不动地抛了回去,面容露出几分看好戏的兴味。

    “这东西,是假的。”

    “哦,猜到了。”连印章都没有的官府文书,不是假的也是假的。方才她把这文书顺过来,也是疑心之故。这般说来,这驿卒果真骗了她。

    不过,假的又有何妨。

    她有条不紊地将卷纸塞回去,牵着马就要走。

    “我说,你未免也太不将我们当回事了。”

    愫愫转头,剑锋指着面前众人,从右到左一一扫去,最后停在方才接她文书那人的脸上。

    眉梢微挑,掠过一丝笃定的淡笑。

    “你们打不过我。”

    为首那人脸上本来已经露出了不屑,却不想一见见那剑身上镌刻的梅花,忽然定住了,表情轻慢瞬间转为惊异。

    他视线移到愫愫脸上,颤着声音问:“你是这把剑的主人?”

    愫愫偏头,“不像?”

    “敢问姑娘和我们主上是何关系?”他往前走了几步,表情已不见方才的轻慢,语气很是迫切。

    “你主上是谁?”这把剑是当年入山门时那老头子给她的,难道这把剑在她之前还有别的主人?愫愫捋着零落的剑穗,暗自思忖。

    无静山避世多年不出,这么多年连她也就收了不到十个弟子,都是入了师门的。此人的主人,不该是无静山中人才对。

    “姑娘不认得我,我却认得这把剑。”他定了定心绪,抬眼道:“姑娘来都城,当是受了国师之托罢?”

    “你说柳燃灯?此事同他没干系。”

    他迟疑了下,接着猜测道:“那便是国师将这信物交给了旁人,此人再转交给姑娘的。”

    愫愫心下讶异,他竟猜对了。

    “你主上是谁?”

    风刮得他语调无端凄怆,仿佛染上亘古的伤痛,声音却低得只由愫愫一人能听清。

    “是长公主,萧华诏。”

章节目录

霜剑与孤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锦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翘并收藏霜剑与孤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