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彻是在一阵焚烧气味缭绕里醒来的,从榻上起身,隔着内室玄帘的朦胧遮掩,卫令姿背对他坐在取暖的炭盆旁。
承阳殿内的炭盆烧出明火,里面火舌燃尽的灰烬飞卷升起扑落。
女子钗冠华贵,发髻两侧金色凤钗上长长的流苏及肩,她不间断往火盆里添烧着什么,身影也因火盆的气流显得摇摆晃动。
她的脚边堆叠着小山似的画轴。
他掀了帘子,方看清了她脚边的东西:“在烧什么?”
但他一时觉得是自己看错了似的。
“画。”听到动静,卫令姿也没有停下。
“哪里的画?”
“密室里的画。”
“什么?”似被女子言语灼伤,萧彻的语调提高,狭长的眼眸紧盯着她。
中气十足,两个时辰的昏迷倒让他养精聚神了。
“闭上眼的人还管得了这些身外物?留着没用的东西,索性烧了把密室腾出来给我放金银财宝。”
又顺手往炭盆里添了把火,卫令姿才捧着肚子缓缓转身,她看向萧彻的眼神淡漠。
听她阴阳怪气,萧彻眉头皱得生紧:“王密呢?”
“死了。”
她脱口而出的话,让萧彻有了明确的判断:“撒谎。”
卫令姿没有好气:“他伤主欺主,死不足惜。”
“你不会杀人。”
萧彻笃定道,“你要真杀了他,又拿这些画出什么气?”
“何以见得是出气?你不是很了解我吗?”卫令姿睫毛下的光芒在火盆的照映下明灭虚实不定,“‘擅长权衡轻重,计较得失,既不会为无谓之事周章思量,也不屑在一目了然的利害间多做犹豫。’”
“把这些烧了,你真长睡不醒的时候我才能心安理得取舍。”
渝州上巳,他对她的评价很中肯。
“小心些。”
画轴在她脚下横七竖八,萧彻恍若未闻,瞧着她仰头不见的姿态上前扶了她一把。
手被甩开,对上女子隐隐发红的眼角时,他愣住了。
卫令姿瞪着他,眼底的愠怒不加掩饰,连额间的花钿都变得微微扭曲:“你要不想活就趁早把遗诏写了,别给我留麻烦。”
萧彻貌似没料到她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他眉头一紧一松,旋即返身去揭了床帘,看到玉枕旁空无一物。
了然回头,见女子迈出门槛、头也不回的背影,他黯然沉吟:“怎么……还是这么狠心呢。”
此刻,荀宫正与其心腹之人正候于承阳殿外,绿珠红珠也静待许久。
走出承阳殿,卫令姿就觉心口堵得慌。
是出气吗?也许吧。
仿佛她晾着安康宫中的人,在里头坐了那么久,就仅是为了等他醒来说这几句话再把他气晕过去。
凤撵刚落在安康宫门前,便有宫人入内通报。
卫令姿顿足看了眼宫院内外,绿珠当即了然先行一步将内里的宫人尽数遣至宫门外,带来的宫卫随之控制住宫门。
连带通报的宫人被遣出,隔着空旷宫院,卫令姿看到通向正厅的帷帘被人轻轻揭开一角,一道精深的探究目光与她相撞。
身侧杜迁抱着匣子,因这个眼神吓得不敢抬头。
这样审视般的眼神,只能是素画的。
待红珠撩开帷帘,卫令姿走进正厅,见到的便是几张表情或凝重或不解的脸孔。
厅中茶几上摆着吃了半碟的干果,一旁暖炉旁架着的水壶发出沸腾的声响,气雾扩散处瞧不见一个喜悦的颜色。
身后两扇门紧紧扣合,荀宫正的人直接把控住了唯一的出入口。
“皇后?”姜太后因这一幕讶然起身。
素画见识过卫令姿上次围宫的阵仗,结合当下所见,不难猜到她们被设计。看穿异常,一时危机感强烈:“皇后娘娘借太后之令传召在前,兴师动众在后,不知所为何事?”
“我早就说了,她答应得再漂亮,也总是要寻个机会对我下手的!”听到素画的话,姜廖氏立时掷了茶几上的杯盖,手指卫令姿,“这才多久就故技重施,你们该信了吧!”
姜廖氏依然梳着高贵的堕马髻,发间头饰较初见时低调了些,但眉梢处的疏狂气焰倒没有褪减多少。
上次的事情实在闹得不好看,姜太后一直想寻契机缓和双方的关系。这次本以为是个好机会,不料又成了一次困局。
“故技重施,只因有人怙终不悛。”卫令姿怒回一声。废话也不多说,只对姜太后道,“太后娘娘,臣妾先斩后奏,一切都为陛下安危。”
听提到萧彻,姜太后便不能安定:“陛下怎么了?”
“杜太医。”卫令姿将杜迁推了出来,双手扶着肚子,找了个离众人颇远的位置坐了下来。
素画心思剔透,发现了杜迁在此不合时宜的同时,眼神锐利瞧见了他怀里的匣子,语含深意:“杜太医好风凭借力,总不能这么快就忘了初心吧?”
“臣……”杜迁左右为难地紧紧握着匣子,手一抖一抖地,时不时瞧卫令姿的脸色。
“拿的个什么,还不交出来?”姜廖氏上手就要抢,也被杜迁闪身躲过。
卫令姿冷眼观察进宫做客的三人神情。
“匣子是臣女送到陛下宫里的,里面是什么我知道。东西落到娘娘手里,臣女认了。”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杏衫女子看向她,干净利落地承认。
“图谋弑君,以一己之身牵累族人,姜姑娘肯认下,本宫倒省了事。”
卫令姿垂眸低语,“弑君乃灭族之罪,交出解方,还能算得个迷途知返。”
话音刚落,荀宫正的人便作势要拿下姜嫣。
姜廖氏挡下荀宫正,护到满脸化为惊愕的姜嫣身前,冲着卫令姿便歇斯底里:“你设计报复不成,就想了这样歹毒的罪名陷害嫣儿?左不过冲着本夫人来,太后娘娘还在,你真以为怀有龙裔就只手遮天了不成?”
这场面见怪不怪,荀宫正的人直接上前按住姜廖氏,限制住了姜家母女的行动。
“没有图穷匕见,也没有用毒晕染,费心将这东西送进宫的人真的很聪明。她在上面熏了过量的安神之物,仅仅利用保留之人的在意之心,便可让人将其日夜置于身侧,无声无息将这些气味融入肺腑,终陷人事不省。”
卫令姿忍下多番心绪,有条理地将萧彻的现状道出。
手中的持珠掉到地上,姜太后脸色惨白盯着姜嫣,满眼难以置信。
她与姜嫣,姜太后选择或会迟疑。萧彻与姜嫣,姜太后的选择就毫无疑问了。
姜嫣似被震撼,对卫令姿言语的一切懵然无状。
素画看过姜家母女后,没有再多问,再试探望了杜迁一眼,便像得到答案。
卫令姿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变化都看在眼里,然后慢慢走到匣子旁。
她心念微动,刻意当着众人的面用怀中取出的铃兰银簪于上轻擦划过:“用了银器都验不出来,足见心迹缜密,至纤至悉。”
银簪在空气中发出“叮铃叮铃”的泠泠声响,一下吸引来了好几道目光。
卫令姿声音渗着寒意:“安康宫现下已被本宫的人守住,姜姑娘若是什么都不说,那今日便没有人能出安康宫的宫门。”
“当中恐有内情,请娘娘容老奴问个清楚。”素画如幽林静谧的眸子在看到铃兰银簪后出现一抹波动。
卫令姿背过身去,荀宫正会意着让人松开钳制。
半个时辰后,她与素画二人在安康宫内室中相对而视。
“匣子是除夕夜时,碰巧姑娘出府有人塞进姜府马车上的。”涉及姜嫣,素画永远会出头。
“碰巧吗?”卫令姿攥着银簪,蹙眉看她。
素画眼角的纹路动了动,显然也知道这个说法无法让人满意。
“只有你们姜家人会觉得碰巧吧。”
卫令姿轻摇着头,不太满意这个词汇,“碰巧数月前有人找上了姜夫人,告诉了她先梁皇宫内的秘事?碰巧除夕有人找上了姜嫣,将这个匣子交给了她?又很碰巧,陛下为此损伤?你们姜家的碰巧未免太多了。”
说是碰巧,更像是贼心不死。
卫令姿语速越说越快,仿佛连她们的对话也要一道争分夺秒。
“从除夕到上元节,半个月时间足够姜嫣在上面费心思了。手段这样阴狠,本宫甚至想要问一句,此事到底是你们不死的图谋,还是姜家包藏的祸心?”
“请娘娘信老奴一次……”
“本宫信过你!”卫令姿愤怒将她的话打断,“是你辜负了本宫的信任。我现在只想知道怎么救他!解方在哪里?”
在素画每个平静的字符对比下,她说出的每句话都似脱离了方寸。她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冷静到近乎叫她感受不到血肉温度,她也不想理解了。
素画看着她,直等她自己平静下来,才说了一句:“娘娘的心……乱了。”
几个字,她颓然近乎跌坐到椅子上,色厉内荏的本质也似在这一刻无所遁形。
“陷于沼地,要保持理智,脚下慌了很容易越陷越深。”
卫令姿闻言垂头,见凤头鞋尖上的流苏金光熠熠。
承阳殿内的炭盆烧出明火,里面火舌燃尽的灰烬飞卷升起扑落。
女子钗冠华贵,发髻两侧金色凤钗上长长的流苏及肩,她不间断往火盆里添烧着什么,身影也因火盆的气流显得摇摆晃动。
她的脚边堆叠着小山似的画轴。
他掀了帘子,方看清了她脚边的东西:“在烧什么?”
但他一时觉得是自己看错了似的。
“画。”听到动静,卫令姿也没有停下。
“哪里的画?”
“密室里的画。”
“什么?”似被女子言语灼伤,萧彻的语调提高,狭长的眼眸紧盯着她。
中气十足,两个时辰的昏迷倒让他养精聚神了。
“闭上眼的人还管得了这些身外物?留着没用的东西,索性烧了把密室腾出来给我放金银财宝。”
又顺手往炭盆里添了把火,卫令姿才捧着肚子缓缓转身,她看向萧彻的眼神淡漠。
听她阴阳怪气,萧彻眉头皱得生紧:“王密呢?”
“死了。”
她脱口而出的话,让萧彻有了明确的判断:“撒谎。”
卫令姿没有好气:“他伤主欺主,死不足惜。”
“你不会杀人。”
萧彻笃定道,“你要真杀了他,又拿这些画出什么气?”
“何以见得是出气?你不是很了解我吗?”卫令姿睫毛下的光芒在火盆的照映下明灭虚实不定,“‘擅长权衡轻重,计较得失,既不会为无谓之事周章思量,也不屑在一目了然的利害间多做犹豫。’”
“把这些烧了,你真长睡不醒的时候我才能心安理得取舍。”
渝州上巳,他对她的评价很中肯。
“小心些。”
画轴在她脚下横七竖八,萧彻恍若未闻,瞧着她仰头不见的姿态上前扶了她一把。
手被甩开,对上女子隐隐发红的眼角时,他愣住了。
卫令姿瞪着他,眼底的愠怒不加掩饰,连额间的花钿都变得微微扭曲:“你要不想活就趁早把遗诏写了,别给我留麻烦。”
萧彻貌似没料到她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他眉头一紧一松,旋即返身去揭了床帘,看到玉枕旁空无一物。
了然回头,见女子迈出门槛、头也不回的背影,他黯然沉吟:“怎么……还是这么狠心呢。”
此刻,荀宫正与其心腹之人正候于承阳殿外,绿珠红珠也静待许久。
走出承阳殿,卫令姿就觉心口堵得慌。
是出气吗?也许吧。
仿佛她晾着安康宫中的人,在里头坐了那么久,就仅是为了等他醒来说这几句话再把他气晕过去。
凤撵刚落在安康宫门前,便有宫人入内通报。
卫令姿顿足看了眼宫院内外,绿珠当即了然先行一步将内里的宫人尽数遣至宫门外,带来的宫卫随之控制住宫门。
连带通报的宫人被遣出,隔着空旷宫院,卫令姿看到通向正厅的帷帘被人轻轻揭开一角,一道精深的探究目光与她相撞。
身侧杜迁抱着匣子,因这个眼神吓得不敢抬头。
这样审视般的眼神,只能是素画的。
待红珠撩开帷帘,卫令姿走进正厅,见到的便是几张表情或凝重或不解的脸孔。
厅中茶几上摆着吃了半碟的干果,一旁暖炉旁架着的水壶发出沸腾的声响,气雾扩散处瞧不见一个喜悦的颜色。
身后两扇门紧紧扣合,荀宫正的人直接把控住了唯一的出入口。
“皇后?”姜太后因这一幕讶然起身。
素画见识过卫令姿上次围宫的阵仗,结合当下所见,不难猜到她们被设计。看穿异常,一时危机感强烈:“皇后娘娘借太后之令传召在前,兴师动众在后,不知所为何事?”
“我早就说了,她答应得再漂亮,也总是要寻个机会对我下手的!”听到素画的话,姜廖氏立时掷了茶几上的杯盖,手指卫令姿,“这才多久就故技重施,你们该信了吧!”
姜廖氏依然梳着高贵的堕马髻,发间头饰较初见时低调了些,但眉梢处的疏狂气焰倒没有褪减多少。
上次的事情实在闹得不好看,姜太后一直想寻契机缓和双方的关系。这次本以为是个好机会,不料又成了一次困局。
“故技重施,只因有人怙终不悛。”卫令姿怒回一声。废话也不多说,只对姜太后道,“太后娘娘,臣妾先斩后奏,一切都为陛下安危。”
听提到萧彻,姜太后便不能安定:“陛下怎么了?”
“杜太医。”卫令姿将杜迁推了出来,双手扶着肚子,找了个离众人颇远的位置坐了下来。
素画心思剔透,发现了杜迁在此不合时宜的同时,眼神锐利瞧见了他怀里的匣子,语含深意:“杜太医好风凭借力,总不能这么快就忘了初心吧?”
“臣……”杜迁左右为难地紧紧握着匣子,手一抖一抖地,时不时瞧卫令姿的脸色。
“拿的个什么,还不交出来?”姜廖氏上手就要抢,也被杜迁闪身躲过。
卫令姿冷眼观察进宫做客的三人神情。
“匣子是臣女送到陛下宫里的,里面是什么我知道。东西落到娘娘手里,臣女认了。”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杏衫女子看向她,干净利落地承认。
“图谋弑君,以一己之身牵累族人,姜姑娘肯认下,本宫倒省了事。”
卫令姿垂眸低语,“弑君乃灭族之罪,交出解方,还能算得个迷途知返。”
话音刚落,荀宫正的人便作势要拿下姜嫣。
姜廖氏挡下荀宫正,护到满脸化为惊愕的姜嫣身前,冲着卫令姿便歇斯底里:“你设计报复不成,就想了这样歹毒的罪名陷害嫣儿?左不过冲着本夫人来,太后娘娘还在,你真以为怀有龙裔就只手遮天了不成?”
这场面见怪不怪,荀宫正的人直接上前按住姜廖氏,限制住了姜家母女的行动。
“没有图穷匕见,也没有用毒晕染,费心将这东西送进宫的人真的很聪明。她在上面熏了过量的安神之物,仅仅利用保留之人的在意之心,便可让人将其日夜置于身侧,无声无息将这些气味融入肺腑,终陷人事不省。”
卫令姿忍下多番心绪,有条理地将萧彻的现状道出。
手中的持珠掉到地上,姜太后脸色惨白盯着姜嫣,满眼难以置信。
她与姜嫣,姜太后选择或会迟疑。萧彻与姜嫣,姜太后的选择就毫无疑问了。
姜嫣似被震撼,对卫令姿言语的一切懵然无状。
素画看过姜家母女后,没有再多问,再试探望了杜迁一眼,便像得到答案。
卫令姿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变化都看在眼里,然后慢慢走到匣子旁。
她心念微动,刻意当着众人的面用怀中取出的铃兰银簪于上轻擦划过:“用了银器都验不出来,足见心迹缜密,至纤至悉。”
银簪在空气中发出“叮铃叮铃”的泠泠声响,一下吸引来了好几道目光。
卫令姿声音渗着寒意:“安康宫现下已被本宫的人守住,姜姑娘若是什么都不说,那今日便没有人能出安康宫的宫门。”
“当中恐有内情,请娘娘容老奴问个清楚。”素画如幽林静谧的眸子在看到铃兰银簪后出现一抹波动。
卫令姿背过身去,荀宫正会意着让人松开钳制。
半个时辰后,她与素画二人在安康宫内室中相对而视。
“匣子是除夕夜时,碰巧姑娘出府有人塞进姜府马车上的。”涉及姜嫣,素画永远会出头。
“碰巧吗?”卫令姿攥着银簪,蹙眉看她。
素画眼角的纹路动了动,显然也知道这个说法无法让人满意。
“只有你们姜家人会觉得碰巧吧。”
卫令姿轻摇着头,不太满意这个词汇,“碰巧数月前有人找上了姜夫人,告诉了她先梁皇宫内的秘事?碰巧除夕有人找上了姜嫣,将这个匣子交给了她?又很碰巧,陛下为此损伤?你们姜家的碰巧未免太多了。”
说是碰巧,更像是贼心不死。
卫令姿语速越说越快,仿佛连她们的对话也要一道争分夺秒。
“从除夕到上元节,半个月时间足够姜嫣在上面费心思了。手段这样阴狠,本宫甚至想要问一句,此事到底是你们不死的图谋,还是姜家包藏的祸心?”
“请娘娘信老奴一次……”
“本宫信过你!”卫令姿愤怒将她的话打断,“是你辜负了本宫的信任。我现在只想知道怎么救他!解方在哪里?”
在素画每个平静的字符对比下,她说出的每句话都似脱离了方寸。她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冷静到近乎叫她感受不到血肉温度,她也不想理解了。
素画看着她,直等她自己平静下来,才说了一句:“娘娘的心……乱了。”
几个字,她颓然近乎跌坐到椅子上,色厉内荏的本质也似在这一刻无所遁形。
“陷于沼地,要保持理智,脚下慌了很容易越陷越深。”
卫令姿闻言垂头,见凤头鞋尖上的流苏金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