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修的项目申请很快递交到了国防科工委,同时也一并抄送给了所,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标准制定和适航审定工作。
这一次,科工委方面的心态已经平稳多了,并没有再搞出把整个帝都的航空泰斗都集中起来关在小黑屋里开会的事情,只是由丁高恒组织了一次内部讨论。
而且,在经过了上一次的路线之争后,“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标准”已经成为了被最上面认可的主基调,所以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火药味十足的争论。
大家主要纠结的地方还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航空工业那边就已经提交上来了第二份制定新国标的申请。
“丁主任,我们的主力审定队伍目前还在所那边跟进航发稳定性测试的GJB/ZA-标准,这时候再来一个新任务的话,恐怕就得以航空工业系统自己的人为主了,这厂是当初给所和厂做备份出身,我担心他们的技术实力跟不上要求啊……”
对于这些科工委前排的大佬们来说,眼前这绝对算是幸福的烦恼。
在过去,他们的日常就是为了钱不够发愁、为了技术不足发愁、为了项目无法通过发愁……
像今天这样为了优秀项目太多发愁还是第一次。
“那是不是考虑让所那边担纲做主……”
有人提出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不过很快就遭到了反对:
“但是人家南郑方面已经把不少前期工作都给完成了,咱们中途横插一脚,把项目主导权交给别人,你让航空工业系统的各厂所怎么想?”
“技术能力这块,我觉得不用担心。”
丁高恒笑眯眯地摆了摆手,足以见得他这段时间的心情相当不错:
“你们可以看一下,厂那边提交的另外一份项目说明里面,第一完成人是谁。”
会议室里顿时传来了一阵纸张翻动的声音。
“常浩南……”
因为上一次的闭门座谈会时间很紧而且级别很高,在座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所以对这个名字未必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有一个人显然是始终关注着常浩南发展动向的。
那就是之前曾经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周琳:
“常浩南,京城航空航天大学杜义山教授的学生,上次从所提交上来的那份《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与评定方法》,第一完成人就是他,没错吧丁主任?”
丁高恒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同时悠悠点头:
“没错。”
会议桌两边的人面面相觑。
“他们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名字?”
也不怪有人会问出这种略显奇怪的问题,航空动力稳定性和飞行器环境耐受力虽然都涉及航空安全领域,但总归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件事情中间也就隔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能在三个月时间里完成两个方向不同的预研计划吧?
“应该是同一个人,这个名字……好像也不是很常见,而且看上面写的工作单位,也都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有人翻到了项目说明的最后,那里写着所有主要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嘶……”
听着周围传来各种表示惊叹和难以置信的语气词,周琳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毕竟真要说起来的话,当初启用常浩南并把他塞进航空工业系统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如果后者能多干出些名堂,她很容易因此而沾光。
“如果他能拿出跟上一份评定方法一样的工作质量,那有这么一个人把关,让厂挑大梁也没什么问题。”
“另外,我提议从冰城那边调几个参与过运B项目的技术人员过去,虽然我们的标准跟FAA不一样,但经验这东西总归是相通的。”
不过在这种时候,也不可避免会有人提出一些其他想法:
“虽然我也不是很想要思考这种可能,但……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毕竟……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
虽然这句话说的并不是很直白,但显然是怀疑航空工业部门是在给杜义山的关门弟子刷声望。
“诸位。”
这个时候,丁高恒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表态了:
“从常浩南同志目前参与过的几个项目来看,都是在他加入之后,进度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相关单位涉及到、、等多个机构,所以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不要随便讲出来为好,就算今天是我们内部会议,也有可能影响团结。”
“而且,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在多个看似相关性不强的领域同时取得成就,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全才。”
这句话说完,会场中的气氛顿时一滞。
能坐在这里的人自然知道,丁高恒指的是谁。
唯一同时参与过两弹一星三大项目的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家郭永怀。
年月日,在从试验基地返回京城的过程中,因为飞机失事而不幸牺牲。
这次空难可以说是我国航空航天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挫折。
许久之后,才有一个声音重新响起:
“永怀同志是因为飞机失事而牺牲,而我们这位新的全才,常浩南同志负责的项目,无论是航空发动机稳定性,还是飞行器防除冰,恰好都涉及航空安全。”
“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这句话总算让沉闷的空气稍稍活跃了起来。
“那飞机防除冰的适航审定工作,就先这么定了,以厂为主,所、厂和所从旁协助。”
丁高恒用两根手指敲了敲桌面:
“另外,向上面打报告,要求气象部门和空军的航管单位配合一下,只要飞机上天,在不影响航线安全的情况下,要给这个项目有关的空域申请开绿灯!”
……
“丁主任,还有一件事情。”
就在丁高恒拍板决定之后,旁边一位主管对外技术合作的副主任又凑过来说道:
“所参与适航审定的型号是新舟,之前航展的时候,阿古斯塔方面的技术人员在参观并且试乘飞机之后,已经决定跟我们的航技公司开展合作。”
“具体形式是投资万美元,并且愿意负责机上舒适性设备,比如增压、空调、噪音抑制和客舱照明等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条件是他们要在那不勒斯建造一条总装线。”
“这个条件很有诚意,所以尽管还有些细节没有敲定,但航空工业部方面的意见是批准合作。”
“那我们搞型号适航审定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扔下阿古斯塔的人自己干啊。”
该说不说,意大利人在站队方面是有一手的。
在确定了新舟在燃油经济性这个要命的指标上会超过ATR之后,芬梅卡尼卡集团一方面让旗下的阿莱尼亚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号,一方面让旗下另一架主要负责直升机业务的阿古斯塔公司直接跟囊中羞涩的华夏航空工业合作。
考虑到新舟已经是一架开发完成度颇高的飞机,后者也很明智地没有提出要参与飞机总体设计之类的离谱要求,而是把华夏方面能力最薄弱的客舱设备给揽了过去。
民航客机和军用运输机不一样,舒适性的重要程度也就仅次于安全性,大概能跟燃油经济性打个平手。
你可能会赢,但我绝对不输。
“意大利人能有这种效率?”
丁高恒感到颇有些意外。
但他只是稍微思考就做出了决定:
“既然是客机,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嘛。”
“我觉得可以让阿莱尼亚的技术人员全程参观新舟的自然结冰试验,也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在谈合同的时候就要说好,防除冰系统的开发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的,所以意方人员需要听从安排。”
“是!我会后就去传达。”
这一次,科工委方面的心态已经平稳多了,并没有再搞出把整个帝都的航空泰斗都集中起来关在小黑屋里开会的事情,只是由丁高恒组织了一次内部讨论。
而且,在经过了上一次的路线之争后,“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标准”已经成为了被最上面认可的主基调,所以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火药味十足的争论。
大家主要纠结的地方还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航空工业那边就已经提交上来了第二份制定新国标的申请。
“丁主任,我们的主力审定队伍目前还在所那边跟进航发稳定性测试的GJB/ZA-标准,这时候再来一个新任务的话,恐怕就得以航空工业系统自己的人为主了,这厂是当初给所和厂做备份出身,我担心他们的技术实力跟不上要求啊……”
对于这些科工委前排的大佬们来说,眼前这绝对算是幸福的烦恼。
在过去,他们的日常就是为了钱不够发愁、为了技术不足发愁、为了项目无法通过发愁……
像今天这样为了优秀项目太多发愁还是第一次。
“那是不是考虑让所那边担纲做主……”
有人提出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不过很快就遭到了反对:
“但是人家南郑方面已经把不少前期工作都给完成了,咱们中途横插一脚,把项目主导权交给别人,你让航空工业系统的各厂所怎么想?”
“技术能力这块,我觉得不用担心。”
丁高恒笑眯眯地摆了摆手,足以见得他这段时间的心情相当不错:
“你们可以看一下,厂那边提交的另外一份项目说明里面,第一完成人是谁。”
会议室里顿时传来了一阵纸张翻动的声音。
“常浩南……”
因为上一次的闭门座谈会时间很紧而且级别很高,在座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所以对这个名字未必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有一个人显然是始终关注着常浩南发展动向的。
那就是之前曾经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周琳:
“常浩南,京城航空航天大学杜义山教授的学生,上次从所提交上来的那份《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与评定方法》,第一完成人就是他,没错吧丁主任?”
丁高恒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同时悠悠点头:
“没错。”
会议桌两边的人面面相觑。
“他们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名字?”
也不怪有人会问出这种略显奇怪的问题,航空动力稳定性和飞行器环境耐受力虽然都涉及航空安全领域,但总归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件事情中间也就隔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能在三个月时间里完成两个方向不同的预研计划吧?
“应该是同一个人,这个名字……好像也不是很常见,而且看上面写的工作单位,也都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有人翻到了项目说明的最后,那里写着所有主要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嘶……”
听着周围传来各种表示惊叹和难以置信的语气词,周琳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毕竟真要说起来的话,当初启用常浩南并把他塞进航空工业系统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如果后者能多干出些名堂,她很容易因此而沾光。
“如果他能拿出跟上一份评定方法一样的工作质量,那有这么一个人把关,让厂挑大梁也没什么问题。”
“另外,我提议从冰城那边调几个参与过运B项目的技术人员过去,虽然我们的标准跟FAA不一样,但经验这东西总归是相通的。”
不过在这种时候,也不可避免会有人提出一些其他想法:
“虽然我也不是很想要思考这种可能,但……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毕竟……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
虽然这句话说的并不是很直白,但显然是怀疑航空工业部门是在给杜义山的关门弟子刷声望。
“诸位。”
这个时候,丁高恒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表态了:
“从常浩南同志目前参与过的几个项目来看,都是在他加入之后,进度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相关单位涉及到、、等多个机构,所以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不要随便讲出来为好,就算今天是我们内部会议,也有可能影响团结。”
“而且,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在多个看似相关性不强的领域同时取得成就,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全才。”
这句话说完,会场中的气氛顿时一滞。
能坐在这里的人自然知道,丁高恒指的是谁。
唯一同时参与过两弹一星三大项目的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家郭永怀。
年月日,在从试验基地返回京城的过程中,因为飞机失事而不幸牺牲。
这次空难可以说是我国航空航天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挫折。
许久之后,才有一个声音重新响起:
“永怀同志是因为飞机失事而牺牲,而我们这位新的全才,常浩南同志负责的项目,无论是航空发动机稳定性,还是飞行器防除冰,恰好都涉及航空安全。”
“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这句话总算让沉闷的空气稍稍活跃了起来。
“那飞机防除冰的适航审定工作,就先这么定了,以厂为主,所、厂和所从旁协助。”
丁高恒用两根手指敲了敲桌面:
“另外,向上面打报告,要求气象部门和空军的航管单位配合一下,只要飞机上天,在不影响航线安全的情况下,要给这个项目有关的空域申请开绿灯!”
……
“丁主任,还有一件事情。”
就在丁高恒拍板决定之后,旁边一位主管对外技术合作的副主任又凑过来说道:
“所参与适航审定的型号是新舟,之前航展的时候,阿古斯塔方面的技术人员在参观并且试乘飞机之后,已经决定跟我们的航技公司开展合作。”
“具体形式是投资万美元,并且愿意负责机上舒适性设备,比如增压、空调、噪音抑制和客舱照明等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条件是他们要在那不勒斯建造一条总装线。”
“这个条件很有诚意,所以尽管还有些细节没有敲定,但航空工业部方面的意见是批准合作。”
“那我们搞型号适航审定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扔下阿古斯塔的人自己干啊。”
该说不说,意大利人在站队方面是有一手的。
在确定了新舟在燃油经济性这个要命的指标上会超过ATR之后,芬梅卡尼卡集团一方面让旗下的阿莱尼亚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号,一方面让旗下另一架主要负责直升机业务的阿古斯塔公司直接跟囊中羞涩的华夏航空工业合作。
考虑到新舟已经是一架开发完成度颇高的飞机,后者也很明智地没有提出要参与飞机总体设计之类的离谱要求,而是把华夏方面能力最薄弱的客舱设备给揽了过去。
民航客机和军用运输机不一样,舒适性的重要程度也就仅次于安全性,大概能跟燃油经济性打个平手。
你可能会赢,但我绝对不输。
“意大利人能有这种效率?”
丁高恒感到颇有些意外。
但他只是稍微思考就做出了决定:
“既然是客机,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嘛。”
“我觉得可以让阿莱尼亚的技术人员全程参观新舟的自然结冰试验,也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在谈合同的时候就要说好,防除冰系统的开发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的,所以意方人员需要听从安排。”
“是!我会后就去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