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
舒贵人将碧心叫进屋内,“碧心,去将前几日皇上赏赐的千年人参准备出来,我明天要送给太后。”
“小主,您不是要去见皇后娘娘吗?”碧心疑惑地问。
“皇后如今失宠,现在全依靠着膝下两个儿女,我从她那得不到太多好处。但是,我毕竟由太后带进宫,太后若想从我身上得到好处,便不会不管我。我多到寿康宫走动走动,表示表示自己的忠心,到时有太后帮助,我在宫中便能站稳脚跟。”
舒贵人轻快而娇嫩地笑道,“还得多亏大长公主提醒,好让我多掂量掂量利弊。不愧是太后一手教导出来的,当真是个机灵人。”
“那奴婢就先在这恭喜小主了,祝小主步步高升。”碧心愉快的笑起来,给舒贵人行礼。
舒贵人将碧心扶起,“放心,届时我得了好东西,肯定少不了你的份。”主仆二人相视一笑。
翌日,正是阳光明媚,舒贵人穿着缕金百蝶穿花云锻裙,披着织锦皮毛斗篷,将她衬的更是华贵精致。再配上她楚楚动人的眉眼,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当真是令人怜爱。
——坤宁宫
“娘娘,舒主儿来了。”芷鹤给皇后禀报道。
“让她进来吧。”皇后抚摸着身上的猫,给它顺着毛。
“给皇后,宁妃娘娘请安。”
皇后和宁妃打眼一瞧,看见舒贵人穿的花枝招展,宁妃剥橘子的动作停下,皇后也停下手中动作。
“哟,妹妹今日穿的漂亮啊。”宁妃冷笑道。
“来见两位娘娘,嫔妾自是要隆重打扮打扮。”舒贵人娇娇地笑道。
宁妃想:牙尖嘴利,不知道的还以为打扮的来见皇上呢。
“好了,舒贵人坐吧。”皇后说道,“初入宫,住处可还舒心。”
“托娘娘的福,万事如意。”
皇后唇角微扬。
宁妃这时插嘴说道,“皇后娘娘这猫惹得人爱怜,你瞧,愈说反倒是愈往怀里窜儿。”宁妃掩口一笑。
皇后轻抚软毛,抒怀笑着,“想必是这猫儿通人性,昨儿个便直直往我那坤宁宫去了。”隐了后半句,她意说只望人也如此,皇后暗笑连连。
“嫔妾看啊,这猫儿是单个儿的没去处,才跑娘娘这求庇佑。”舒贵人听懂她的话,就借着猫说自己已有去处,不劳皇后费心了。
皇后停住嘴上的笑,“宫里舌头多的很,本宫劝你多思量一二。”
“娘娘说笑了,盛宠在身,嫔妾只求能安慰度日。”说着还扶了扶头上的碧玉金步摇。
“你可想清楚了,上次这般得宠的人儿,而今在冷宫可是不知生死。”宁妃连连冷笑。
“先皇得宠的妃子,如今可是在寿康宫万人敬仰。”
“你放肆,太后岂是你能随便谈论的。太后乃是先皇的嫡妻,你以太后自喻,莫不是要将本宫赶下后位。”皇后拍着桌子呵斥道。
“皇后娘娘,嫔妾没有此意啊。”舒贵人慌张跪下。
“来人,把她带下去掌嘴。”皇后根本不听她的话,招呼人进殿。
舒贵人被拖出去,“皇后娘娘,您不能这样对我!您打我就是在打太后的脸。”舒贵人直接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
“还不快拖下去!本宫自会向太后禀告。”
室外传来舒贵人的哭惨声。
“娘娘,消消气。”宁妃给皇后倒杯茶。
“本宫念着她是太后的人,又怀着龙嗣,觉得是个可用之人。不计她身份低微,将她拉拢,没想到却是个如此不知好歹的人。”
“狂妄自大,太后也不会留她太长时间。”宁妃喝口茶。
“且看看她能在宫中活多长时间。”皇后呵笑道。
——寿康宫
“芍落姑姑,让嫔妾见见太后吧。”舒贵人跪在地上,手摸着脸,乞求地看着芍落。
“舒主儿,昨日皇后已来见过太后。奴婢劝您最好少攀扯太后,太后没处置您,已是对你开了大恩。”
“太后,求您给嫔妾做主啊。”
“来人,把舒贵人带下去。莫要吵了太后休息。”
佛堂中的婉筠当然听见了外面的动静,她早知道舒贵人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初识舒贵人只觉得她妍姿艳质,没想到如此蠢笨,把自己活活作成这样。
外面吵闹的让婉筠无法静心念佛,她蹙着眉头。
“公主,您也念了挺长时间了,想必也是累了。奴婢听说御花园的红梅开了,很是漂亮呢,不如和奴婢一起去看看,也好放松放松?”青秋说道。
“如此也好,走吧,绕过她们从另一条道去。”
——御花园
寒冬腊月,婉筠身着素绒绣花袄,披着妆锻狐肷褶子大氅。在一众红梅中,淡雅脱俗。
“公主,怪不得那些小宫女儿们一得了空就往御花园跑,这红梅果真漂亮啊。”青秋眼睛都瞪大了。
梅花散发出阵阵香味,芬芳扑鼻,远远的都可以闻到。一朵朵小小的、不起眼的梅花,却红的耀眼,红得鲜艳,在寒风中傲义凛然的站着,经受寒风暴雪的吹打。
太后给她取的阿日娜,就是草原中的榆叶梅,那是太后最喜欢的花,只是那花只在草原才能活下去。
婉筠也美目流盼地欣赏着,目中流露出赞叹之色。
“江梅闲尽腊梅稀,又是红梅占晓枝。”婉筠不禁感叹一句。
“却忆东坡诗上语,淡妆浓抹总相宜。”身后传来一道温婉柔和的声音。
婉筠扭过头,见到是静贵妃,给她行礼叫了声静娘娘。
静贵妃回礼后,莞尔说道,“公主好文采,方才本宫看到这满园红梅,心中也想的是那句,只是一时脑子转不过弯儿,到忘了前一句是什么了。还得多谢公主提醒。”
“静娘娘过奖了,我也不过是只记得前一句,看来是你我心意相通,倒互相补拙了。”其实婉筠整首都记得,只不过不能直白说出来。
“本宫时常听容嫔说起你,你们认识啊?”
“我与容娘娘在江南时,时常凑在一起绣花。”
“怪不得。容嫔的女红在宫中算是数一数二的,想必大长公主的绣艺也是巧夺天工。若有机会本宫很想见见呢。”
“我的技艺不及容娘娘万分之一,怕是要脏了静娘娘的眼。”
“怎会,本宫的女红一向不好,你再差也差不过本宫去。不如本宫与你交换,本宫的厨艺尚可,本宫到时做一桌菜,邀你和容嫔来尝尝,你二人若喜欢,就教教本宫女红可好?”静贵妃拉过婉筠的手,冲她眨眨眼。
“此事我需和容娘娘商量商量,一日后我会派人给静娘娘答复。”
“好,那本宫在翊坤宫等你们。”
舒贵人将碧心叫进屋内,“碧心,去将前几日皇上赏赐的千年人参准备出来,我明天要送给太后。”
“小主,您不是要去见皇后娘娘吗?”碧心疑惑地问。
“皇后如今失宠,现在全依靠着膝下两个儿女,我从她那得不到太多好处。但是,我毕竟由太后带进宫,太后若想从我身上得到好处,便不会不管我。我多到寿康宫走动走动,表示表示自己的忠心,到时有太后帮助,我在宫中便能站稳脚跟。”
舒贵人轻快而娇嫩地笑道,“还得多亏大长公主提醒,好让我多掂量掂量利弊。不愧是太后一手教导出来的,当真是个机灵人。”
“那奴婢就先在这恭喜小主了,祝小主步步高升。”碧心愉快的笑起来,给舒贵人行礼。
舒贵人将碧心扶起,“放心,届时我得了好东西,肯定少不了你的份。”主仆二人相视一笑。
翌日,正是阳光明媚,舒贵人穿着缕金百蝶穿花云锻裙,披着织锦皮毛斗篷,将她衬的更是华贵精致。再配上她楚楚动人的眉眼,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当真是令人怜爱。
——坤宁宫
“娘娘,舒主儿来了。”芷鹤给皇后禀报道。
“让她进来吧。”皇后抚摸着身上的猫,给它顺着毛。
“给皇后,宁妃娘娘请安。”
皇后和宁妃打眼一瞧,看见舒贵人穿的花枝招展,宁妃剥橘子的动作停下,皇后也停下手中动作。
“哟,妹妹今日穿的漂亮啊。”宁妃冷笑道。
“来见两位娘娘,嫔妾自是要隆重打扮打扮。”舒贵人娇娇地笑道。
宁妃想:牙尖嘴利,不知道的还以为打扮的来见皇上呢。
“好了,舒贵人坐吧。”皇后说道,“初入宫,住处可还舒心。”
“托娘娘的福,万事如意。”
皇后唇角微扬。
宁妃这时插嘴说道,“皇后娘娘这猫惹得人爱怜,你瞧,愈说反倒是愈往怀里窜儿。”宁妃掩口一笑。
皇后轻抚软毛,抒怀笑着,“想必是这猫儿通人性,昨儿个便直直往我那坤宁宫去了。”隐了后半句,她意说只望人也如此,皇后暗笑连连。
“嫔妾看啊,这猫儿是单个儿的没去处,才跑娘娘这求庇佑。”舒贵人听懂她的话,就借着猫说自己已有去处,不劳皇后费心了。
皇后停住嘴上的笑,“宫里舌头多的很,本宫劝你多思量一二。”
“娘娘说笑了,盛宠在身,嫔妾只求能安慰度日。”说着还扶了扶头上的碧玉金步摇。
“你可想清楚了,上次这般得宠的人儿,而今在冷宫可是不知生死。”宁妃连连冷笑。
“先皇得宠的妃子,如今可是在寿康宫万人敬仰。”
“你放肆,太后岂是你能随便谈论的。太后乃是先皇的嫡妻,你以太后自喻,莫不是要将本宫赶下后位。”皇后拍着桌子呵斥道。
“皇后娘娘,嫔妾没有此意啊。”舒贵人慌张跪下。
“来人,把她带下去掌嘴。”皇后根本不听她的话,招呼人进殿。
舒贵人被拖出去,“皇后娘娘,您不能这样对我!您打我就是在打太后的脸。”舒贵人直接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
“还不快拖下去!本宫自会向太后禀告。”
室外传来舒贵人的哭惨声。
“娘娘,消消气。”宁妃给皇后倒杯茶。
“本宫念着她是太后的人,又怀着龙嗣,觉得是个可用之人。不计她身份低微,将她拉拢,没想到却是个如此不知好歹的人。”
“狂妄自大,太后也不会留她太长时间。”宁妃喝口茶。
“且看看她能在宫中活多长时间。”皇后呵笑道。
——寿康宫
“芍落姑姑,让嫔妾见见太后吧。”舒贵人跪在地上,手摸着脸,乞求地看着芍落。
“舒主儿,昨日皇后已来见过太后。奴婢劝您最好少攀扯太后,太后没处置您,已是对你开了大恩。”
“太后,求您给嫔妾做主啊。”
“来人,把舒贵人带下去。莫要吵了太后休息。”
佛堂中的婉筠当然听见了外面的动静,她早知道舒贵人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初识舒贵人只觉得她妍姿艳质,没想到如此蠢笨,把自己活活作成这样。
外面吵闹的让婉筠无法静心念佛,她蹙着眉头。
“公主,您也念了挺长时间了,想必也是累了。奴婢听说御花园的红梅开了,很是漂亮呢,不如和奴婢一起去看看,也好放松放松?”青秋说道。
“如此也好,走吧,绕过她们从另一条道去。”
——御花园
寒冬腊月,婉筠身着素绒绣花袄,披着妆锻狐肷褶子大氅。在一众红梅中,淡雅脱俗。
“公主,怪不得那些小宫女儿们一得了空就往御花园跑,这红梅果真漂亮啊。”青秋眼睛都瞪大了。
梅花散发出阵阵香味,芬芳扑鼻,远远的都可以闻到。一朵朵小小的、不起眼的梅花,却红的耀眼,红得鲜艳,在寒风中傲义凛然的站着,经受寒风暴雪的吹打。
太后给她取的阿日娜,就是草原中的榆叶梅,那是太后最喜欢的花,只是那花只在草原才能活下去。
婉筠也美目流盼地欣赏着,目中流露出赞叹之色。
“江梅闲尽腊梅稀,又是红梅占晓枝。”婉筠不禁感叹一句。
“却忆东坡诗上语,淡妆浓抹总相宜。”身后传来一道温婉柔和的声音。
婉筠扭过头,见到是静贵妃,给她行礼叫了声静娘娘。
静贵妃回礼后,莞尔说道,“公主好文采,方才本宫看到这满园红梅,心中也想的是那句,只是一时脑子转不过弯儿,到忘了前一句是什么了。还得多谢公主提醒。”
“静娘娘过奖了,我也不过是只记得前一句,看来是你我心意相通,倒互相补拙了。”其实婉筠整首都记得,只不过不能直白说出来。
“本宫时常听容嫔说起你,你们认识啊?”
“我与容娘娘在江南时,时常凑在一起绣花。”
“怪不得。容嫔的女红在宫中算是数一数二的,想必大长公主的绣艺也是巧夺天工。若有机会本宫很想见见呢。”
“我的技艺不及容娘娘万分之一,怕是要脏了静娘娘的眼。”
“怎会,本宫的女红一向不好,你再差也差不过本宫去。不如本宫与你交换,本宫的厨艺尚可,本宫到时做一桌菜,邀你和容嫔来尝尝,你二人若喜欢,就教教本宫女红可好?”静贵妃拉过婉筠的手,冲她眨眨眼。
“此事我需和容娘娘商量商量,一日后我会派人给静娘娘答复。”
“好,那本宫在翊坤宫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