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夜幕漆黑一片,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夜空。
一辆马车,缓缓驶出紫禁城。
软轿由上好的紫檀木制成,其中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轿子顶端还镶嵌了夜明珠做装饰,月光洒下愈发显得华丽高贵。
马车慢慢驶过街巷,马蹄急踏,鼻中打出一个响啼,喷出一口白气,发出老长的嘶鸣。
在宸安将要睡过去的时候,马车停下,车壁被敲响。
“公主,到灯会了。”青秋轻声在外面传道。
婉筠正准将靠在身上的宸安唤醒,却见他睁开眼,鲤鱼打挺地走出软轿。停下掀帘的动作,疑惑地扭头看婉筠,“阿姊愣着干嘛,快些走啊。”
婉筠尴尬地轻咳一声,跟着他走出去。
下了马车,看到了十里长街灯光辉煌,人声鼎沸。婉筠与宸安双双愣住,被眼前之景所惊。
黑夜中,熠熠闪烁着一簇簇黄色灯光,像花的蓓蕾在做着盛开的梦。
——另一边
“王爷,真不和老王爷说一声吗?”边说边手扶面具,快步跟上前面的男子。
前面戴面具,身披墨黑色缂(kè)丝鹤氅的人停下步子,扭头看他,沉声说道,“一路上你嘴就没停过,早知你话这么多,当初就不该带你出来。”
那名身着靛蓝色的男子跑到男人身旁,“别呀,我不说就是。这京师灯会热闹,我岂能错过?”
男子没理他,只脚步铿锵,在寒夜中匆匆走进灯会。
步入灯会,走了没一会儿。迎面就跑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后面还追着一个头戴帷帽的女子,看见他喊道,“把他拦下,他是偷窃贼。”
玄衣男子将小孩踢倒,走到他身前蹲下,从他手里拿出荷包,递给身边的蓝衣男子。
男子拿着荷包跑到女子跟前给她,“姑娘,这是你的荷包吧?”
女子点头,接下荷包。然后抬头看向那个拦下小偷的男人,透过面纱她只能模糊地看见那个戴面具的男子也在注视她。
女子正欲上前感谢,男子却扭头离开,身侧的蓝衣男子看见玄衣男子走了,也快步跟上去。
——几分钟前
婉筠与宸安进入灯会后,突然人潮向他们的方向奔去,她不知被谁绊了一脚,便与宸安他们走散。
待人群疏通了,婉筠茫然地看着周围的行人,身边的青秋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突然一个小孩,跪到她面前给她磕头,“贵人,小的已三日没有吃饭了。求贵人可怜可怜小的吧。”
婉筠看他在寒冷的冬夜只穿一件轻薄又破烂的布衣,心生怜悯。但是出门的钱都在青秋那存着,自己只留几颗碎银和一些铜钱。
婉筠拿出荷包打算把所有的钱财都给他,却见那小孩伸手夺过荷包,撒腿就跑。
“诶!”婉筠也提裙去追。
————
婉筠看那两个男子走后,低头看那小孩,小孩被踢的捂住胸口来回打滚。
她走近他,小孩捂着胸口摩挲着地如蛆虫扭动般往后退。
婉筠冷着脸居高临下问他,“你可知,按大清律法规定,行偷窃罪会处以三年大牢徒刑,打三十大板。你这般瘦小,几板子下去就会没了半条命。”
又将荷包中的钱倒在手里,“我荷包中只有这么些钱,本来就打算将所有的都给你,你何需去偷。”
将几颗碎银扔给他,“你与家中的阿弟年岁差不多,若不是被这生活所迫也不至于流落街头,这些钱够你买件棉袄和一些吃食。拿去好好过个年吧,莫要再行偷窃之事了。”
小孩一怔,然后急忙拾起碎银给婉筠磕头,“谢谢贵人,小的对不住您,来世小的给您当牛做马。”
“无需这样。你若真心感激我便踏实做个人吧。”
“小姐!小姐!”
婉筠扭头一看,是宸安和青秋呼着白气,红着脸左右寻找她。
她对小孩微微点头,然后便走向他们。
宸安看见她,跑到她面前,“阿姊去哪了,让我们好生找。”
“是啊,小姐,奴婢都快担心死了。”青秋也紧皱眉头地说道。
“方才行人太多了,我被人潮冲散。”
“阿姊我们先回去吧,刚刚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堆人疯了一样地往外冲。一会儿官兵应该就来了,到时看见我们就麻烦了。”
婉筠点头,跟宸安他们回了宫。
——另一边
两个戴面具的人,在人潮拥挤中挤出来,进到一个小巷子里。
看见一个人倒在地上,蓝衣男子上去将两指放在那人鼻下,对旁边玄衣男子摇了摇头,“王爷,没气了。”
“看看他脖子。”
男子将那人脖领处的衣物掀开,在那人脖领处发现一个半月图腾。
蓝衣男子站起身严肃说道,“王爷,我们来晚了。”
玄衣男子沉默半晌。
“走吧。”扭头出了巷子。
翌日
大年三十,宫人们将较亮的衣服找出来,都穿上鲜艳的红衣裳,各宫都忙着洒扫宫殿。
——寿康宫
“公主,奴婢跟那名太医邻坊打听到。自他断了两根指后,因为无法寻脉问诊,每日就是去赌坊赌钱,把家里钱都败光了。只能靠他母亲上街乞讨,前几个月她母亲也去了,穷的只能随便把她母亲葬在后山。”半夏鄙夷地悄声说道。
“你去支点钱,到他家里走一趟。”
“是,公主放心,奴婢肯定把他带到公主面前来。”
婉筠勾唇一笑,“好。”
“奴婢听青秋说,昨夜的灯会很是漂亮呢。”半夏嫣然笑道。
“的确好看,很热闹。”
说着从旁边一个木匣子里拿出两支绒花,对半夏弯眉浅笑,“知道你念着灯会,我给你和青秋各买了一支。今儿是年关,别的宫的宫女都戴花,我的宫女哪能少了?”
半夏磕头哽咽道,“奴婢谢过公主,奴婢何其幸运,此生能侍奉于公主。”
婉筠将她扶起,“应该我对你说谢谢,你既没去灯会,我让你先选。选一支你喜欢的吧。”
半夏犹豫地选了选,最终选了蓝色的绒花。
婉筠笑道,“新岁快乐,下去把青秋叫进来吧。”
半夏也笑道,“是,公主也新岁快乐。”
半夏退下将青秋叫上来,婉筠跟青秋解释后将另一支绒花给了她。
青秋激动地拿起黄色的绒花,“半夏真好,她知道奴婢最喜欢的就是黄色,就给奴婢留下了。”
“那你要去谢谢半夏啊。”婉筠笑着说。
“是,奴婢祝公主新岁快乐。”青秋粲然一笑。
“新岁快乐。”
“对了公主,你今晚穿什么颜色去赴宴啊?”
“我记得我有件翠微色的吉服,就穿那套吧。”
“好,奴婢去给公主收拾出来。”
————
自婉筠屋里出来的半夏,回到屋内,从袖中拿出刚得来的绒花,拿在眼前瞧了瞧,蓝色的花瓣上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仿佛上面还有一层淡淡的霜,散发出冰凉的美感。
半夏目中无丝毫感情,只玩味地左右翻看,而后她嗤笑一声,眼神狠戾起来,从屉子中抽出剪刀,将绒花剪碎。
半夏愤恨骂道,“我才是跟你一起长大的,凭什么你更喜欢青秋,而不是我?”
“我本来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若不是家中变故,我怎么会来伺候你?”
半夏轻唾一口,“我为你端茶倒水,事事都顺着你,你就只给我一个烂绒花?”
“说什么主仆情深,不过是你在外人端着你大长公主的面子吧。”
————
原来,今早半夏视察寿康宫宫人干活时,听见角落有两人说碎语,她一细听,发现她二人谈论的对象正是她本人。
只听一人悄声说道,“我跟你说,你最近多巴结些青秋姐姐,青秋姐姐人好又开朗,谁见了不喜欢。你没发现,公主近日都唤青秋侍奉,也不唤半夏了。”
另一人疑惑问道,“半夏做错什么事了吗?”
那人摇摇头,“我也不晓得。”而后她想了想,轻笑一声,“想是公主也看腻了她整日摆张臭脸吧,跟谁欠了她钱似的,整日翘个鼻子,颐指气使的,宫里没几个人喜欢她。”
另一人见她说完还模仿了半夏昂头走路的样子,不禁也被逗笑,两人笑得直不起腰来。
半夏听罢冲上去,拽起那人的脸颊子,叫骂道,“你个贱蹄子,说谁呢!”
那人痛得泪花直流,另一个人忙上去阻拦,好容易才将她救下。
拉着那人下跪赔罪道,“半夏姐姐,我们姐儿俩年轻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俩吧。”说罢,扇了自己两巴掌。
方才那人,捂着被拽红的脸,滚着泪珠哭道,“半夏姐姐,我再也不敢嚼您耳根子了,求您饶了我吧。”
半夏哪里能忍得下,正要继续教训,却见婉筠身边的贞儿在寻自己,她只得先放下她二人。
半夏指着她二人,威胁道,“算你俩今儿好运,若再让我听着,非扯烂你们的嘴不可。”
姐妹俩颤抖地连回是,只见半夏走后她二人却露出诡异一笑,站起身回屋,写下一张纸条,放飞信鸽,将情报送到遥远的蒙古……
————
之后的几日,半夏的屉子中,除了那剪碎的绒花,还多了几张不知从何而来的密信……
一辆马车,缓缓驶出紫禁城。
软轿由上好的紫檀木制成,其中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轿子顶端还镶嵌了夜明珠做装饰,月光洒下愈发显得华丽高贵。
马车慢慢驶过街巷,马蹄急踏,鼻中打出一个响啼,喷出一口白气,发出老长的嘶鸣。
在宸安将要睡过去的时候,马车停下,车壁被敲响。
“公主,到灯会了。”青秋轻声在外面传道。
婉筠正准将靠在身上的宸安唤醒,却见他睁开眼,鲤鱼打挺地走出软轿。停下掀帘的动作,疑惑地扭头看婉筠,“阿姊愣着干嘛,快些走啊。”
婉筠尴尬地轻咳一声,跟着他走出去。
下了马车,看到了十里长街灯光辉煌,人声鼎沸。婉筠与宸安双双愣住,被眼前之景所惊。
黑夜中,熠熠闪烁着一簇簇黄色灯光,像花的蓓蕾在做着盛开的梦。
——另一边
“王爷,真不和老王爷说一声吗?”边说边手扶面具,快步跟上前面的男子。
前面戴面具,身披墨黑色缂(kè)丝鹤氅的人停下步子,扭头看他,沉声说道,“一路上你嘴就没停过,早知你话这么多,当初就不该带你出来。”
那名身着靛蓝色的男子跑到男人身旁,“别呀,我不说就是。这京师灯会热闹,我岂能错过?”
男子没理他,只脚步铿锵,在寒夜中匆匆走进灯会。
步入灯会,走了没一会儿。迎面就跑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后面还追着一个头戴帷帽的女子,看见他喊道,“把他拦下,他是偷窃贼。”
玄衣男子将小孩踢倒,走到他身前蹲下,从他手里拿出荷包,递给身边的蓝衣男子。
男子拿着荷包跑到女子跟前给她,“姑娘,这是你的荷包吧?”
女子点头,接下荷包。然后抬头看向那个拦下小偷的男人,透过面纱她只能模糊地看见那个戴面具的男子也在注视她。
女子正欲上前感谢,男子却扭头离开,身侧的蓝衣男子看见玄衣男子走了,也快步跟上去。
——几分钟前
婉筠与宸安进入灯会后,突然人潮向他们的方向奔去,她不知被谁绊了一脚,便与宸安他们走散。
待人群疏通了,婉筠茫然地看着周围的行人,身边的青秋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突然一个小孩,跪到她面前给她磕头,“贵人,小的已三日没有吃饭了。求贵人可怜可怜小的吧。”
婉筠看他在寒冷的冬夜只穿一件轻薄又破烂的布衣,心生怜悯。但是出门的钱都在青秋那存着,自己只留几颗碎银和一些铜钱。
婉筠拿出荷包打算把所有的钱财都给他,却见那小孩伸手夺过荷包,撒腿就跑。
“诶!”婉筠也提裙去追。
————
婉筠看那两个男子走后,低头看那小孩,小孩被踢的捂住胸口来回打滚。
她走近他,小孩捂着胸口摩挲着地如蛆虫扭动般往后退。
婉筠冷着脸居高临下问他,“你可知,按大清律法规定,行偷窃罪会处以三年大牢徒刑,打三十大板。你这般瘦小,几板子下去就会没了半条命。”
又将荷包中的钱倒在手里,“我荷包中只有这么些钱,本来就打算将所有的都给你,你何需去偷。”
将几颗碎银扔给他,“你与家中的阿弟年岁差不多,若不是被这生活所迫也不至于流落街头,这些钱够你买件棉袄和一些吃食。拿去好好过个年吧,莫要再行偷窃之事了。”
小孩一怔,然后急忙拾起碎银给婉筠磕头,“谢谢贵人,小的对不住您,来世小的给您当牛做马。”
“无需这样。你若真心感激我便踏实做个人吧。”
“小姐!小姐!”
婉筠扭头一看,是宸安和青秋呼着白气,红着脸左右寻找她。
她对小孩微微点头,然后便走向他们。
宸安看见她,跑到她面前,“阿姊去哪了,让我们好生找。”
“是啊,小姐,奴婢都快担心死了。”青秋也紧皱眉头地说道。
“方才行人太多了,我被人潮冲散。”
“阿姊我们先回去吧,刚刚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堆人疯了一样地往外冲。一会儿官兵应该就来了,到时看见我们就麻烦了。”
婉筠点头,跟宸安他们回了宫。
——另一边
两个戴面具的人,在人潮拥挤中挤出来,进到一个小巷子里。
看见一个人倒在地上,蓝衣男子上去将两指放在那人鼻下,对旁边玄衣男子摇了摇头,“王爷,没气了。”
“看看他脖子。”
男子将那人脖领处的衣物掀开,在那人脖领处发现一个半月图腾。
蓝衣男子站起身严肃说道,“王爷,我们来晚了。”
玄衣男子沉默半晌。
“走吧。”扭头出了巷子。
翌日
大年三十,宫人们将较亮的衣服找出来,都穿上鲜艳的红衣裳,各宫都忙着洒扫宫殿。
——寿康宫
“公主,奴婢跟那名太医邻坊打听到。自他断了两根指后,因为无法寻脉问诊,每日就是去赌坊赌钱,把家里钱都败光了。只能靠他母亲上街乞讨,前几个月她母亲也去了,穷的只能随便把她母亲葬在后山。”半夏鄙夷地悄声说道。
“你去支点钱,到他家里走一趟。”
“是,公主放心,奴婢肯定把他带到公主面前来。”
婉筠勾唇一笑,“好。”
“奴婢听青秋说,昨夜的灯会很是漂亮呢。”半夏嫣然笑道。
“的确好看,很热闹。”
说着从旁边一个木匣子里拿出两支绒花,对半夏弯眉浅笑,“知道你念着灯会,我给你和青秋各买了一支。今儿是年关,别的宫的宫女都戴花,我的宫女哪能少了?”
半夏磕头哽咽道,“奴婢谢过公主,奴婢何其幸运,此生能侍奉于公主。”
婉筠将她扶起,“应该我对你说谢谢,你既没去灯会,我让你先选。选一支你喜欢的吧。”
半夏犹豫地选了选,最终选了蓝色的绒花。
婉筠笑道,“新岁快乐,下去把青秋叫进来吧。”
半夏也笑道,“是,公主也新岁快乐。”
半夏退下将青秋叫上来,婉筠跟青秋解释后将另一支绒花给了她。
青秋激动地拿起黄色的绒花,“半夏真好,她知道奴婢最喜欢的就是黄色,就给奴婢留下了。”
“那你要去谢谢半夏啊。”婉筠笑着说。
“是,奴婢祝公主新岁快乐。”青秋粲然一笑。
“新岁快乐。”
“对了公主,你今晚穿什么颜色去赴宴啊?”
“我记得我有件翠微色的吉服,就穿那套吧。”
“好,奴婢去给公主收拾出来。”
————
自婉筠屋里出来的半夏,回到屋内,从袖中拿出刚得来的绒花,拿在眼前瞧了瞧,蓝色的花瓣上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仿佛上面还有一层淡淡的霜,散发出冰凉的美感。
半夏目中无丝毫感情,只玩味地左右翻看,而后她嗤笑一声,眼神狠戾起来,从屉子中抽出剪刀,将绒花剪碎。
半夏愤恨骂道,“我才是跟你一起长大的,凭什么你更喜欢青秋,而不是我?”
“我本来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若不是家中变故,我怎么会来伺候你?”
半夏轻唾一口,“我为你端茶倒水,事事都顺着你,你就只给我一个烂绒花?”
“说什么主仆情深,不过是你在外人端着你大长公主的面子吧。”
————
原来,今早半夏视察寿康宫宫人干活时,听见角落有两人说碎语,她一细听,发现她二人谈论的对象正是她本人。
只听一人悄声说道,“我跟你说,你最近多巴结些青秋姐姐,青秋姐姐人好又开朗,谁见了不喜欢。你没发现,公主近日都唤青秋侍奉,也不唤半夏了。”
另一人疑惑问道,“半夏做错什么事了吗?”
那人摇摇头,“我也不晓得。”而后她想了想,轻笑一声,“想是公主也看腻了她整日摆张臭脸吧,跟谁欠了她钱似的,整日翘个鼻子,颐指气使的,宫里没几个人喜欢她。”
另一人见她说完还模仿了半夏昂头走路的样子,不禁也被逗笑,两人笑得直不起腰来。
半夏听罢冲上去,拽起那人的脸颊子,叫骂道,“你个贱蹄子,说谁呢!”
那人痛得泪花直流,另一个人忙上去阻拦,好容易才将她救下。
拉着那人下跪赔罪道,“半夏姐姐,我们姐儿俩年轻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俩吧。”说罢,扇了自己两巴掌。
方才那人,捂着被拽红的脸,滚着泪珠哭道,“半夏姐姐,我再也不敢嚼您耳根子了,求您饶了我吧。”
半夏哪里能忍得下,正要继续教训,却见婉筠身边的贞儿在寻自己,她只得先放下她二人。
半夏指着她二人,威胁道,“算你俩今儿好运,若再让我听着,非扯烂你们的嘴不可。”
姐妹俩颤抖地连回是,只见半夏走后她二人却露出诡异一笑,站起身回屋,写下一张纸条,放飞信鸽,将情报送到遥远的蒙古……
————
之后的几日,半夏的屉子中,除了那剪碎的绒花,还多了几张不知从何而来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