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蓝星地面大约8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正是多次调整轨道后的天门号空间站。
  这个庞然大物,目前已经拥有18372吨的质量,庞大的衍架系统和附属太空舱,组成这个史上最大空间站。
  为了保证这个空间站的安全,航天局甚至在上面,安装了非常多防御设施。
  比如激光炮、缓冲泡沫钢装甲、磁笼系统之类。
  这倒不是为了防御诺亚会之类,而是为了防御太空垃圾,尽管航天局这几年,陆续在清理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但人类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太空垃圾,真的太多了。
  如果是保持相对完整的大块太空垃圾,还可以利用一次性清理机器人,捕获太空垃圾后,推入大气层销毁掉。
  但一部分太空垃圾,是直径只有几厘米,甚至更加小的物品,这些微小的太空垃圾,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
  比如上个世纪,nasa曾经为了一个项目,向近地轨道抛撒了几亿块铜片,这些小铜片,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漂浮在近地轨道中。
  另外还有老毛子废弃的军用卫星中,可能存在一些核设备,这些东西可没有随着老毛子退场,而是继续在轨道上。
  这些老古董,在一开始并没有考虑返回蓝星的系统,如果不出意外,还可以在近地轨运行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航天局也是没有办法,诺亚会可以不在乎这些东西,但自己这边不能不重视。
  万一哪个小碎片,击中天宫空间站、天门空间站,或者飞行中的天舟宇宙飞船,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就在三个月之前,天宫空间站的一个科研舱,就被一块直径2.7厘米的太阳能板碎片击中,造成科研舱内一台价值520万华元的设备当场报废。
  如果当时是击中生活舱,甚至可能危及宇航员的生命。
  幸好为了应对这种危险,航天科工在设计天宫空间站的时候,将生活舱设立在中间,处于科研舱、功能舱的包围之中。
  才没有导致碎片击中生活舱。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太空垃圾袭击航天器了,从2010年至今,相关的太空垃圾袭击事件,一共发生了7起。
  连那个缝缝补补的国际空间站,都在去年年初,被砸了一次,导致一片太阳能电池板被击穿。
  而航天器规模更加多的大中华,遭受太空垃圾袭击的概率,也会因为规模的增加,出现不断提升的局面。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航天局不得不加强对太空垃圾的清理和监控力度。
  天门号空间站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天宫号空间站,要承担最近几年的太空造船厂、补给站、中转站、维修站功能。
  要是被太空垃圾砸坏了,直接经济损失太大了,还会严重拖慢太空战略的进度。
  因此航天局只能加强防御力量,确保天门号的安全。
  今天刚刚发射上来的天舟3部件,被长11运载火箭运送到了天门号的轨道上,调整了一个小时后,双方迅速完成了对接。
  天门号衍架上的机械臂、龙门吊,将飞船的部件从运载火箭上卸下来,然后搬运到指定位置。
  而只剩下芯一级的长11,则在天门号空间站的宇航员配合下,迅速脱离天门号的泊位,开始返回蓝星。
  实际上,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加上采用金翅大鹏号代替芯一级在大气层的作用,导致长11的芯一级,可以做到高效回收再利用。
  比如这一次发射任务中,这一个芯一级的机体,已经连续执行了23次发射任务了。
  按照航天局的评估,该类型的芯一级,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可以重复使用超过80~90次。
  这种重复利用率,对于运载火箭的综合成本,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几次事故,但是以中华航天局那不断提升的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总有效载荷,来评估计算,中华航天局的发射成功率,仍然维持在96.2%的高位上。
  比起nasa此时72.4%的发射成功率,已经高了一个量级。
  当这枚运载火箭完成任务后。
  不到五个小时,从南沙航天城那边,又发射了一枚长11运载火箭,抵达天门号空间站,上面同样是天舟3飞船的部件。
  目前大中华区的八个航天城,都可以执行发射任务。
  有效避免了单一区域,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发射延迟的现象。
  毕竟从布局来看,中高纬度的漠北、酒泉、太原、种子岛、西昌,在冬天很容易受暴风雪、沙尘暴天气影响。
  而文昌、南沙,又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
  大沙航天城无论是在纬度、天气条件上,比起其他航天城,相对而言比较好,每年拥有的发射窗口期,在240~260天左右。
  这种低纬度的沙漠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的沿海,其他地方都很难找了,澳洲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得天独厚。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基本都排满了,甚至感觉有些不够用,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结果。
  八个航天城中,太原、西昌这个两个航天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规模又比较小。
  其他六个航天城,规模目前倒是足够用了,但发射任务又不是地上开车,存在窗口期。
  随着航天战略的不断推进,航天局发现黄修远之前,说航天运输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竟然真的出现了。
  幸好当时黄修远力挺大沙航天城和南沙航天城,将其设计的规模,定在最大的限度上。
  目前大沙航天城一共规划了12个发射场,投入使用6个,正在建设6个;而南沙航天城那边,则是8个发射场,投入使用4个,正在建设4个。
  正是这种前瞻性,才没有导致航天发射任务,出现运载火箭等发射场的情况。
  特别是海边的文昌、种子岛、南沙,三个航天城对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至关重要,内陆的几个航天城,除非是本身有配套工厂,不然只能发射中小型运载火箭。
  当然,大沙航天城倒是一个例外。
  因为这个航天城有一条独立的超大型铁路,这是一条专门建造的铁路,可以运输重量5000吨左右的运载火箭。
  这是西澳的优势,地广人稀、地形平坦,从大沙航天城到海边,一路都是沙漠平原。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越来越多,不得不考虑未来的需要,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射场的数量,最好可以提升到120~140个。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而航天产业的扩张,也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虹吸效应。
  目前整个大中华区,服务于航天产业的人员,数量再次刷新记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2万人。
  这个庞然大物,目前已经拥有18372吨的质量,庞大的衍架系统和附属太空舱,组成这个史上最大空间站。
  为了保证这个空间站的安全,航天局甚至在上面,安装了非常多防御设施。
  比如激光炮、缓冲泡沫钢装甲、磁笼系统之类。
  这倒不是为了防御诺亚会之类,而是为了防御太空垃圾,尽管航天局这几年,陆续在清理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但人类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太空垃圾,真的太多了。
  如果是保持相对完整的大块太空垃圾,还可以利用一次性清理机器人,捕获太空垃圾后,推入大气层销毁掉。
  但一部分太空垃圾,是直径只有几厘米,甚至更加小的物品,这些微小的太空垃圾,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
  比如上个世纪,nasa曾经为了一个项目,向近地轨道抛撒了几亿块铜片,这些小铜片,至今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漂浮在近地轨道中。
  另外还有老毛子废弃的军用卫星中,可能存在一些核设备,这些东西可没有随着老毛子退场,而是继续在轨道上。
  这些老古董,在一开始并没有考虑返回蓝星的系统,如果不出意外,还可以在近地轨运行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航天局也是没有办法,诺亚会可以不在乎这些东西,但自己这边不能不重视。
  万一哪个小碎片,击中天宫空间站、天门空间站,或者飞行中的天舟宇宙飞船,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就在三个月之前,天宫空间站的一个科研舱,就被一块直径2.7厘米的太阳能板碎片击中,造成科研舱内一台价值520万华元的设备当场报废。
  如果当时是击中生活舱,甚至可能危及宇航员的生命。
  幸好为了应对这种危险,航天科工在设计天宫空间站的时候,将生活舱设立在中间,处于科研舱、功能舱的包围之中。
  才没有导致碎片击中生活舱。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太空垃圾袭击航天器了,从2010年至今,相关的太空垃圾袭击事件,一共发生了7起。
  连那个缝缝补补的国际空间站,都在去年年初,被砸了一次,导致一片太阳能电池板被击穿。
  而航天器规模更加多的大中华,遭受太空垃圾袭击的概率,也会因为规模的增加,出现不断提升的局面。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航天局不得不加强对太空垃圾的清理和监控力度。
  天门号空间站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天宫号空间站,要承担最近几年的太空造船厂、补给站、中转站、维修站功能。
  要是被太空垃圾砸坏了,直接经济损失太大了,还会严重拖慢太空战略的进度。
  因此航天局只能加强防御力量,确保天门号的安全。
  今天刚刚发射上来的天舟3部件,被长11运载火箭运送到了天门号的轨道上,调整了一个小时后,双方迅速完成了对接。
  天门号衍架上的机械臂、龙门吊,将飞船的部件从运载火箭上卸下来,然后搬运到指定位置。
  而只剩下芯一级的长11,则在天门号空间站的宇航员配合下,迅速脱离天门号的泊位,开始返回蓝星。
  实际上,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加上采用金翅大鹏号代替芯一级在大气层的作用,导致长11的芯一级,可以做到高效回收再利用。
  比如这一次发射任务中,这一个芯一级的机体,已经连续执行了23次发射任务了。
  按照航天局的评估,该类型的芯一级,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可以重复使用超过80~90次。
  这种重复利用率,对于运载火箭的综合成本,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几次事故,但是以中华航天局那不断提升的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总有效载荷,来评估计算,中华航天局的发射成功率,仍然维持在96.2%的高位上。
  比起nasa此时72.4%的发射成功率,已经高了一个量级。
  当这枚运载火箭完成任务后。
  不到五个小时,从南沙航天城那边,又发射了一枚长11运载火箭,抵达天门号空间站,上面同样是天舟3飞船的部件。
  目前大中华区的八个航天城,都可以执行发射任务。
  有效避免了单一区域,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发射延迟的现象。
  毕竟从布局来看,中高纬度的漠北、酒泉、太原、种子岛、西昌,在冬天很容易受暴风雪、沙尘暴天气影响。
  而文昌、南沙,又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
  大沙航天城无论是在纬度、天气条件上,比起其他航天城,相对而言比较好,每年拥有的发射窗口期,在240~260天左右。
  这种低纬度的沙漠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的沿海,其他地方都很难找了,澳洲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得天独厚。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基本都排满了,甚至感觉有些不够用,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结果。
  八个航天城中,太原、西昌这个两个航天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规模又比较小。
  其他六个航天城,规模目前倒是足够用了,但发射任务又不是地上开车,存在窗口期。
  随着航天战略的不断推进,航天局发现黄修远之前,说航天运输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竟然真的出现了。
  幸好当时黄修远力挺大沙航天城和南沙航天城,将其设计的规模,定在最大的限度上。
  目前大沙航天城一共规划了12个发射场,投入使用6个,正在建设6个;而南沙航天城那边,则是8个发射场,投入使用4个,正在建设4个。
  正是这种前瞻性,才没有导致航天发射任务,出现运载火箭等发射场的情况。
  特别是海边的文昌、种子岛、南沙,三个航天城对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至关重要,内陆的几个航天城,除非是本身有配套工厂,不然只能发射中小型运载火箭。
  当然,大沙航天城倒是一个例外。
  因为这个航天城有一条独立的超大型铁路,这是一条专门建造的铁路,可以运输重量5000吨左右的运载火箭。
  这是西澳的优势,地广人稀、地形平坦,从大沙航天城到海边,一路都是沙漠平原。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越来越多,不得不考虑未来的需要,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射场的数量,最好可以提升到120~140个。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而航天产业的扩张,也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虹吸效应。
  目前整个大中华区,服务于航天产业的人员,数量再次刷新记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2万人。